#苗博雅是萊豬議員還是助美代表
#難道萊豬吃多就能換疫苗
#領台灣薪水卻贊成全民吃萊豬
8月3日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主持人向苗博雅問道,許多民眾擔憂疫苗打不到,若這時候美國再捐疫苗給台灣,對小英政府聲望會有很大的幫助,但為什麼現在不這樣幹?
苗博雅則回應: 「不是說我們撥一通電話去要多少就有多少,因為台灣對美國付出也沒有付出到這麼多,現在美國FDA通過萊克多巴胺豬肉要賣到台灣,很多人也反對啊。」
關於萊豬的爭議,苗博雅以往都是扮演護航萊豬的角色,這次竟然連疫苗捐贈也能扯上萊豬?
苗博雅曾表示
一、瘦肉精肉品進口,不是藍/綠問題,而是執政/在野的問題。
👉蔡英文在2009年時曾參加反毒牛大遊行,高舉著「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的布條,還表示如果馬政府做不來就叫他下台;如今執政後卻開放萊豬、放寬美牛進口。#難道換了位置就可以換了腦袋
國防部前部長嚴德發曾宣示「國軍所有豬肉供應,都是以使用國產豬肉為原則,優先使用國產食品。」結果今年5月更是爆出國防部採購美國豬肉供國軍官兵食用,產品外箱包裝寫生產地為台灣,但內包裝卻明白標示美國。
👉110年5月10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國防部、衛福部等進行專案報告。
報告中卻變成後勤參謀次長的副食品是使用國產優先,並且在萊豬進口後國防部已經修法禁止加工進口豬肉含有萊克多巴胺。
但既然如此為何不堅持在變更契約時直接與廠商明定所有豬肉食品都只使用國產豬肉呢?
蔡政府有萊豬、馬政府有萊牛,無論哪個政黨,遇到萊克多巴胺通通退讓人民食安。
二、臺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跟進Codex標準
👉反觀民進黨在野時期卻主張「瘦肉精只有零檢出、沒有10ppb」,無非又在打臉自己。
而且,Codex標準是採用ppb為單位;台灣則是採用ppm為單位。難道又是如同高端疫苗EUA一樣做特殊處理?
再者,台灣飲食習慣與美國大不相同,台灣人習慣食用豬肉內臟等,政府若有心為人民把關就應該訂立更嚴格的標準,而不是非要與國際標準一致。
苗博雅到底是美國議員?還是台灣議員?領台灣薪水卻贊成全民吃萊豬!
食安問題不容小覷,需要你我共同關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台北市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美牛 #美豬 00:40 瘦肉精是甚麼 01:42 臺灣美豬美牛進口時間軸 06:35 為什麼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08:57 瘦肉精豬肉的三個艱困議題 瘦肉精美豬是藍綠累積的共業,講實話注定不討好,肯定是藍也罵、綠也不滿。 但還是要基於國家社會的最大...
政府可以為食安問題做什麼 在 葉元之.板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贈送台灣的250萬劑疫苗已抵台,一解燃眉之急,對於美國的慷慨,元之也到AIT粉專留言致謝,沒想到引來許多綠粉回應仇恨言論。
例如:「關貴黨什麼事?你們不是吵著要進對岸疫苗?」「國民黨把反萊豬的氣魄拿出來啊,不要打美國疫苗!」「關你們國民黨什麼事,不要來邀功了」。
令我想到,許多綠粉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到AIT粉專羞辱拜登、挺川普,丟台灣臉也不是第一次了。
以下表明一下立場:
一、美國贈送疫苗是給台灣,而非民進黨,身為民意代表上AIT臉書表達感謝,天經地義。全島一命,難道綠粉眼中只有政治算計?
二、感謝美國,不代表覺得民進黨做的好,這些綠粉毋須沾沾自喜。台灣至今仍然疫情嚴重,疫苗短缺。
就是因為政府的無能,人民的怒吼,美國才會出手加碼。這也凸顯政府採買的國際疫苗量少、到貨慢,部署完全失敗,引發不可擋的民怨,民進黨才到處求援,但已經造成台灣疫苗施打率嚴重落後他國。
三、國民黨反萊豬,但從頭到尾未曾反美,反萊豬是食安問題。如果反萊克多巴胺就是反美,那民進黨在野時也反美牛,所以民進黨也是反美的嗎?
四、民進黨民代及綠粉面對執政黨的無能,總是用抹紅在野黨來轉移焦點。不要以為每次只要打出抹紅牌,就能掩蓋荒腔走板的內政問題。
附帶一提,如果只是一般綠粉,當然可以忽略,但可怕的是,這些辱罵我的綠粉,許多都是沒有頭貼、發文沒人按讚的1450,可見幕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系統性的在網路上帶風向。
不管是誰,在AIT粉專放任手下的「蟑螂亂竄」,不僅丟台灣臉,更是欲蓋彌彰,看的出來心急想要洗白政府,反而讓人更注意到政府施政的無能。
政府可以為食安問題做什麼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早上我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持《新冠肺炎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九)-防疫升級!社區感染連環爆》座談會。一開始我介紹了英國變種病毒B1.1.7, 南非變種病毒B1.135及最近在美國加州流行的B.1.427及B.1.429,變種病毒, 它們的特性與對不同種類的疫苗的感受性的差別。籲請指揮中心盤點瑞德西韋的儲量,並建議政府應持續進行病毒基因定序。
我也引述中央研究院何美鄉研究員在臉書上的建議,國產疫苗應趁這波疫情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現場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表示贊同,金傳春建議可以執行head to head comparison試驗,政府應當機立斷與國際接軌。我也進一步說明,國政基金會3月11日疫苗系列第七場座談會,會中就曾討論國產疫苗三期問題,當時他請教官方代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陳惠芳,原本二期試驗只需1300人,食藥署為「緊急授權」則修正為二期要做3000人以上,是否可以滾動式修正,二期作1300人就去國外做三期,但陳副署長當場表示廠商只能二擇一。我認為現在是非常時期,是否可以召開專家會議進行試驗修正,趕緊讓國產疫苗進行三期試驗,建議國產疫苗可以先將1300人的報告完成後送食藥署審查,若取得通過後現在就可以在台灣進行三期試驗,一來解決國產疫苗三期試驗問題,二來也可以對目前疫情緩解有所幫助,形成雙贏局面。
國政基金會連勝文副董事長建議,應儘速透過民間組織,跟國外購買保護力較高的疫苗,並希望政府不要干涉。美國媒體都已在報導二代疫苗,第一代疫苗民進黨因為意識型態已經有重大失誤,我們更應該提前部屬第二代疫苗。政府應協助國產疫苗儘速通過三期臨床試驗並拿到國際認證。據聞韓國積極與美國做合作夥伴爭取代工疫苗,台灣政府是否也應協助業者爭取去美國代工。
立法委員賴士葆表示,立法院正在修法紓困3.0,讓地方廣設快篩中心。賴士葆指出,國內防疫破功五大原因為不快篩也不普篩、意識形態作祟、疫苗採購決策錯誤、華航3+11跟萬華破口、疫苗不夠用。另外,印度、韓國都有代工AZ,而我們主政者到底有沒有跟美國等國去交涉代工。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強調,疫苗數量嚴重不足,以衛福部疫苗接種優先順序來看,光醫事人員就佔了33萬人,也就是說,每人施打兩劑最少就需要66萬劑疫苗,如果疫苗數量遠遠不足,要如何保障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政府應該更積極向國外採購才是!
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輕症案例太多造成限縮醫療量能,建議應設立加強版檢疫所與防疫旅館,並由地方政府審核。強調普篩及篩查是地方防疫最重要的一環,並應由地方設計及督考篩檢站;另外,地方政府能否採購疫苗問題,指揮中心以國安問題認為不可行,建議各縣市政府可以以某些熱點做清零篩查、及保護,申請對疫區民眾的緊急疫苗使用,由地方向中央緊急申請疫苗並向疫苗廠購買疫苗。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目前缺乏基層醫療的防疫政策,希望中央或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另外,很多基層醫療人員都在擔心是否能打到疫苗,也建議是否可以對醫護人員進行抗體快篩,並呼籲疫苗快點進來,讓醫護先有保護力,最後也希望台灣可以安然度過。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提到,現在各醫院的醫護人員施打比例有慢慢提高,新光醫院有五成五,亞東醫院也有七成了,但是現在疫苗數還是太少了!希望六月初一定要有疫苗進來!去年疫苗已經在提前佈局的部分失去先機,如果跟美英一樣,能在今年初開始就讓第一線的醫護等高風險的人員能夠優先施打,那今天還會爆發本土疫情嗎?洪子仁強調應該要思考,快篩在社區感染要扮演甚麼腳色?建議設置基層聯防機制,如果可以在社區佈下第一道防線,找到社區傳播個案找出,對於未來防控思維應該要改變!陳宜民對此也痛心的表示,政府沒有想到怎麼樣保護基層醫療!
台大兼任教授金傳春表示,今天面對的是變種病毒,要防疫成功,防疫政策要走在病毒前面,要對人口密度高、交通量大的地區設置社區篩檢站進行強化偵測。痛批政府對於長照機構及其他的高風險群,都沒有重視到。建議政府應該要對變種病毒提出新的防疫政策,最後呼籲民眾減少移動,多洗手!
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心華表示,目前快篩現場的號碼牌是秒殺,政府是否在控制壓低篩檢的數量,來控制確診數字的高低。並認為,疫苗採購還是充滿太多的意識形態及政治力量,我們不是怕中央統籌,而是怕中央捅刀。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採購國際上的優良疫苗,為什麼要否定透過對岸經銷商或是額外採購的方式?採購疫苗在法規的部分有很多可以調整的空間,政府不應該一概否定。
最後陳宜民引述牛津大學數據提到台灣每千人的篩檢率僅0.18,新加坡則有13.1。目前國產快篩試劑靈敏性、特異性都有90%以上,可以妥善運用、檢傷分類,提供醫護建立信心。
政府可以為食安問題做什麼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苗博雅 #台北市 #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 #美牛 #美豬
00:40 瘦肉精是甚麼
01:42 臺灣美豬美牛進口時間軸
06:35 為什麼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08:57 瘦肉精豬肉的三個艱困議題
瘦肉精美豬是藍綠累積的共業,講實話注定不討好,肯定是藍也罵、綠也不滿。
但還是要基於國家社會的最大利益,講點實話:
1⃣️ 瘦肉精肉品進口,不是藍/綠問題,而是執政/在野的問題。執政的都想開放,在野的都會反對。政客互罵「昨是今非」,本質就是政治攻防口水。
2⃣️ 這次不是「進口美豬」的問題。外國豬肉包括美豬早在2005年(扁執政)就全面開放進口。但不容許驗出瘦肉精殘留。
3⃣️ 這次也不是「進口瘦肉精」的問題。瘦肉精牛肉早在2012年(馬執政)開放進口。
當時馬政府制定進口牛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值10ppb。臺灣市面上的美牛,早已一部分含有瘦肉精,國人已經吃了八年。
4⃣️ 這次爭議,精確地說,是「制定進口豬肉殘留萊克多巴胺最高容許值」的問題。是允許進口萊牛八年後,是否進一步「允許進口萊豬」的問題。
5⃣️ 攝取多少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負面影響?會產生何種影響?至今科學界還有爭論。
2012年7月5日,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在美國提議表決之下,以69對67通過「牛肉、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標準。
但歐盟至今仍主張Codex制定的最高殘留量,還是不能排除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因此沒有跟進Codex標準。
6⃣️ 既然有爭議,為何臺灣要跟進Codex標準?
在WTO架構下,欠缺科學證據支持的食品安全或動植物檢疫,可能會被認定為「非關稅貿易障礙」,引起與其他會員國的經貿紛爭。
如果拒絕接受國際組織制定的食安與檢疫標準(例如Codex的最高容許量),必須要提出更強力的科學證據,在經貿糾紛上要負擔很高的舉證責任。
而臺灣在2012年已跟進Codex的牛肉瘦肉精殘留標準。且至今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符合Codex標準的進口瘦肉精牛肉在台灣造成食安風險。
如果持續拒絕開放豬肉,很難自圓其說。除非可以提出「牛肉可以、豬肉不行」的科學證據,否則很可能被認定為「非關稅貿易障礙」,違反國際經貿應該遵守的準則。
而在美中貿易戰,世界供應鏈重組的時刻,背負著違反國際經貿準則的指責,對臺灣爭取國際貿易協定是不利的。
7⃣️ 2012年馬政府開放瘦肉精牛肉,有經立法院審議。蔡政府用「行政命令」,是不是故意繞過立法院?是不是拒絕國會監督?
這次能夠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開放萊豬進口,是因為2012年,馬政府為了開放萊牛,立法院修改《食品安全衛生法》,賦予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制訂最高容許殘留量的權力。
2012年立法院所審議的,並不是萊牛的最高容許值,而是要不要給行政機關以行政命令制訂容許值的權力。
2012修法通過後,馬政府開放萊牛的最高容許值,也是以行政命令規範。
8⃣️ 瘦肉精豬肉艱困議題之一:如何落實標示,保障人民選擇權?
「選擇權」是食安的核心訴求之一。
有些民眾「就是不想吃到」,政府說「在安全容許值內吃到不會怎樣」並沒有回應到人民「想擁有選擇權」的核心問題。
落實選擇權的前提,是「正確清楚標示」。沒有正確清楚的標示,選擇權都是空談。
但萊牛進口了八年,當時馬政府主打的「三管五卡」並沒有真正全面落實。牛肉產地標示仍然零零落落,稽查也不夠確實。
另外,公立學校、公立醫院、軍隊等機關的團膳,食用者無選擇權,政府怎麼把關?
我已經檢視許多採購契約,都沒有明定嚴厲的罰則,嚇阻力顯然不足。且查核也不積極。
如果萊豬的把關機制只有比照美牛,顯然不足以回應人民的憂慮。
9⃣️ 瘦肉精豬肉艱困議題之二:最高容許值如何制定?如何落實檢驗與食材溯源?
2012年民進黨反對豬肉解禁的原因之一,是「國人飲食習慣不同」。此原因至今沒有改變消失。
最高容許值的制定,是科學和食安問題。但現今的科學證據,多是以健康成人為實驗基礎。
脆弱族群如兒童、慢性病患、孕婦等,能比照健康成人的標準嗎?政府所做的科學實驗,訂出的容許值,是否足以保障脆弱族群?而國內的檢疫機制,以及食材溯源機制,是否足以確保食安?
|108年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
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0039
|107年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225
🔟 瘦肉精豬肉的艱困議題之三:臺灣本土畜牧業的升級
臺灣肉品好吃、優質,毋庸置疑。但本土畜牧業的運輸、保存、販賣,急需現代化,才能為業者爭取更長遠的未來。
政府提出「百億基金」因應瘦肉精豬肉的衝擊,能否引入資源協助產業建立「冷鏈」,進一步提升國內食安品質,並建立以及肉品外銷的基礎建設?還是淪落為舊式撒幣補助,錢用完不留下痕跡?
上述三個議題,才是未來國會監督的重點所在。
針對大家關心的食安選擇權、產地標示等議題,我也會在臺北市議會繼續為市民監督把關。
勘誤:7:33 食品安全檢驗與動物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口誤為規定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鄭之毓 | 腳本、拍攝、剪輯、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