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anice Yan閻奕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數位收聽"Let Everything Happen":https://orcd.co/Let_Everything_Happen 三年前在《我有我自己》這首歌的MV裡「一跑成名」,日前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Let Everything Happen》的閻奕格,在專輯同名歌曲MV中又被導演安排在山上...
「擁抱 釋放 壓力」的推薦目錄: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Luke I am your mother 英國小人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Janice Yan閻奕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Gina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心事- 一个拥抱可以释放200%的压力。 建议大家试一下 的評價
- 關於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一个拥抱可以释放120%的压力所以抱抱” - YouTube 的評價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Luke I am your mother 英國小人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
其實除了這一天,在剩餘的364天裡,我們仍能在日常生活裡,停下腳步採取行動,關心身邊的人,預防自殺的發生。
2015年我們在英國結婚後隨即迎接了第一個女兒的出現,卻沒想到緊接著卻是面對女兒出生不久即離世的傷痛,因為心理的傷痛,每天提不起精神,無法面對外界的一切關心,覺得每當面對到人就會害怕對方提起,心情總是沒來由的低落,不想講話,夜晚也沒辦法入睡,常常自己默默的就開始流淚。
那時的我很自責,每天都想各種原因在怪罪自己,沒能保護好女兒,沒能給她延續生命的機會,每天看著窗外的景色,卻困在自己的世界走不出來,有很多次,都曾想過打開窗,也想直接走到路上,這樣就能讓自己一起去天上,就能陪著女兒,也能看著她長大。
Josh說,我生病了!他很擔心我,怕我會離開他,也怕他自己撐不過去。
後來我開始看心理諮商,開始改變自己多運動,開始用助眠輔助入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慢慢從憂鬱症走出來。
直到了現在,也許不能說傷痛已經過去,但也已經能面對,也能向別人說起這段故事,而也才能擁有Luke跟Esther。
/
#產後憂鬱
記得之前看到有個女星選擇結束生命留下了孩子的新聞,看到各界對她的不捨,寫下沒能及時給予幫助的遺憾,想想,在我們的社會氛圍裡,對於憂鬱症時常都不願意正面討論與面對,覺得是沒面子,甚至覺得就醫就是留下紀錄,難以啟齒,也總覺不會是我,卻常常因此而錯失了治療的時機,最後失去了珍貴的生命。
我們是不是都缺少了憂鬱症的認知與嗅覺?
/
其實在當媽媽之前,我幾乎沒有注意過憂鬱症相關的訊息,在自己經歷過前,不會懂得憂鬱症是什麼,更沒想過憂鬱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接著再迎接Luke跟Esther的到來,我們正式進入為人父母的生活,成為新手媽媽後,很多事情緊接而來必須緊湊的面對,睡眠不足、累積疲勞、經濟壓力、夫妻溝通問題,各種接踵而來的考驗,常常也感覺做事力不從心、莫名想哭,感覺情緒掉到了谷底。
常常回想著進入婚姻育兒的這段日子裡,
在生氣吼罵孩子的那個人,是我嗎?
在夜深人靜疲憊不堪,全身酸痛感覺身體不是自己的,是我嗎?
在無意經過鏡子裡印出那個一頭亂髮脂粉未施,抱著孩子的那個人是我嗎?
/
常常我們都無力的苦笑,生活卻還是要過,卻沒有發現自己的疲累已經到了臨界點,變得急躁不耐煩與容易為了小事而生氣易怒,時間總是感到不夠用,事情感覺永遠做不完,自責內疚的感覺把自己淹沒,生活感到無限焦慮,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
其實,我們真的累了!
/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現代媽媽普遍面臨精神跟現實的壓力,近30%的媽媽平均每天睡不到6小時,每5個新手媽媽就有1人很不快樂,85%的媽媽在照顧小孩的時候,會不經意地對小孩發脾氣。
根據臨床統計,70~80%的女性在生產之後陷入緊張不安與心情低落,10~20%會出現產後憂鬱,如果能及時得到支持與幫助,大多可以恢復,但若是沒有重視而忽略,產後憂鬱其實是會一直持續,也會跟著一輩子而進而影響到生活。
/
既使孩子在晚上夜醒12345567次,甚至整個晚上未眠,但在太陽在升起時,身為媽媽的我們仍然得面對為了生活而繼續奮鬥,但媽媽不是不會累,很常的時候,都只能咬著牙閉著眼,硬撐才過來的。
雖然我們都常說“為母則強”,媽媽都是可以很堅強的,但其實也是很脆弱的,是很獨立的,但其實也是很孤單的。
不管孩子哭了,孩子受傷了,孩子被責備了,我們總是第一個把責任攬在身上,除了自責,還有滿滿的愧疚。
我是不是個不盡責的媽媽?
我是不是不配當媽媽?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我卻做不到,我是不是個很糟糕的媽媽?
自從當了媽媽以後,深深了解為什麼媽媽們對用身邊的人給予教養指導棋這麼敏感,因為當我們面對無助的育兒生活,需要的其實只是鼓勵,而不是更多的”疑問“”指導“與”責怪“,這些不會有任何幫助,而只會更加深了內心的壓力。
其實不只是媽媽,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角色,還有社會地位,常常處在壓力中過日子,覺得自己總是可以,再撐一下就過了,但卻不知覺的讓自己生病了
所以,身邊的人很需要被你們適時的關心,被適時的協助,有時候甚至一句鼓勵,一個擁抱,壓力都能被釋放,都是如此珍貴難得,都能讓在無助中的你/我感到溫暖。
/
-口語提到不想活,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
-開始建立遺囑,交代身後事
-將自己心愛的物品贈送給別人
-不願意與人交流接觸,封鎖自己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有這些徵兆時,請多關懷並鼓勵對方尋求專業的協助
*這張照片是那時剛懷上Luke的我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去我很少涉足身心靈療癒相關的課程,總覺得這個領域特別感性,時常堆砌抽象空泛的形容詞,有時候還帶點玄妙色彩。對於習慣以理性實證探究根源的我而言有點難以理解,或者說,某種程度上根本不願意相信。
因此,當「ORSHA」邀請我體驗他們的呼吸法線上療癒課程時,內心一度感到猶豫,很怕自己不是那個圈子的人,對這類活動會「沒有慧根」。
直到跟創辦人深聊後,好奇心被恣意撩撥而起(不得不說創辦人真的很會),於是決定抱著旅行的心態,來這片陌生的心靈屬地溜達看看。
.
ORSHA主推的「覺然呼吸法」,是由兩位美國心靈導師所創立,旨在透過獨特的呼吸方式及引導,覺知內在超然的力量。據說能夠將內心和潛意識做連結,療癒底層的印記,並轉化爲信念系統,幫助身心靈突破瓶頸、達到平衡。
這介紹聽起來有沒有很玄?這正是我最難以理解的身心靈用語啊!
.
填好報名表,幾天後,接到一通來自Eva的電話,她是一位經過認證的專業引導師。在課前,她會預先和每位學員聊聊此次參與的動機和想法,並給予一些建議指引。Eva帶給我的感覺是真誠、富關懷力且具同理心的,從言談中亦可以感受到她對於課程的用心。
終於到了上課那天。我打開電腦視訊,在安靜舒適的空間,和幾位夥伴們一同在線上經歷了呼吸的旅程。
具體細節就不贅述了。這堂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不需要「慧根」去「想像」身心靈的變化,而是藉由特殊的呼吸導引,你的身心靈「就會產生」變化,那個變化是實際存在、可確切感知的,而不是形而上的,這打破了我既定的認知。
在過程中,我感到胸口發熱、四肢發麻,思緒高速運轉,同時也忘卻了時間的存在,處於心流之中。結束後,花了好一段時間才回到現實世界,彷彿穿越了一條幽深的隧道。清醒後,有一種剛做完運動的酣暢感,也很像早上睡醒那般身體重啟的感覺。
這些變化之所以如此具體,我認為與課程中所實施的「快速而深層」的覺然呼吸法息息相關。平常我們不會使用這種方式呼吸,在大量氧氣灌輸到身體的過程中,生理上會產生實質感受性的變化,途中再經由引導師所帶領的冥想,連結到心靈深處。
在課後與學員的交流裡,聽見每個人的感受與變化都不盡相同。我發現很多參與者是因為某種目的而來,也許是工作壓力過大、也許是親密關係受挫、也許是過往人生中解不開的結。在呼吸、冥想、交流的過程裡,去釋放、擁抱、並想通一些事情,得到療癒。有的人甚至會在呼吸法的過程中看到畫面,或經歷某些情境而微笑或哭泣。
我可能因為不帶目的,心靈上沒有跑出特別的念頭,但生理上確實感受到了未曾經歷過的變化,我覺得這個體驗很有趣,在生活中可以達到冥想與運動兼具的效果(別懷疑,雖然照片看起來像在睡覺,但做起來挺不輕鬆的),幫助我的思緒更清明。在未來的一個月裡,我會嘗試維持呼吸法的習慣,作為日常的調劑,也好奇是否能從中得到更多的可能。
.
如果你想追求內心的平靜、想排解某些情緒、或者想突破生活中的瓶頸,又不想單純的靜坐冥想,那麼,你可以來試試ORSHA的《覺然呼吸法課程》,透過Eva專業的引導,去遇見那位不同的自己。
#Orsha
#覺然呼吸法
#身心靈麻瓜都能很有感
_
Orsha.wellbeing
✨《覺然呼吸工作坊》(單堂):https://reurl.cc/AkxXp8
✨《綻放幸福》(為期3個月一系列的豐富課程):https://reurl.cc/xGdeXz
✨ORSHA創辦人特別提供張J讀者額外專屬優惠(市面上唯一),
於報名表中輸入折扣碼:JJ2021
《覺然呼吸工作坊》課程可折抵 $200
《綻放幸福》課程可折抵 $499
✨另外,ORSHA也提供張J讀者30分鐘免費電話諮詢服務,給你建議與指引(不須報名課程):https://reurl.cc/9rMlaV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Janice Yan閻奕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數位收聽"Let Everything Happen":https://orcd.co/Let_Everything_Happen
三年前在《我有我自己》這首歌的MV裡「一跑成名」,日前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Let Everything Happen》的閻奕格,在專輯同名歌曲MV中又被導演安排在山上跑了整個早上,再帶去海邊曝曬一下午,「跑美」封號實至名歸,閻奕格只能苦笑:「兩張專輯的主打歌都好像在測試我的體力,訓練我變成長跑選手。可能是為了增強我在宣傳期的體力,所以安排特訓吧,哈哈!希望可以跑出好成績。」
因為屢次被稱讚「跑步的樣子很好看」,導致閻奕格拍MV似乎逃不掉「奔跑」這個主題,繼《我有我自己》之後,她在《Let everything happen》裡再次翻山越嶺,奔跑穿越風景壯麗的山谷稜線與廣闊岩岸間,領略心境的改變。為了要展現遼闊美景,許多畫面都是出動空拍機遠遠拍攝,讓閻奕格一個人孤獨地在山海間奔跑,相當辛苦。同時,頂著三十多度高溫,卻身穿冬裝的她,從早上七點一直跑到傍晚,豔陽高照令她曬出衣服印子,直到一個月後的現在都還沒消除。下午抵達東北角俗稱82.5K的拍攝地點,已經被曬到昏頭的閻奕格,眼巴巴地望著許多揹著氣瓶的潛水客經過,心癢難耐,原來當地是個知名的潛水地點,讓她恨不得跟著跳下水擁抱海洋。
MV中的閻奕格用奔跑、拳擊來釋放壓力、轉變心情,現實生活中閻奕格的抒壓三寶則是甜點、潛水和撸貓。閻奕格自認不是一個很愛向朋友討拍的人,不開心的情緒多半是自己消化,所以偶爾吃半塊小蛋糕、與男友合吃一碗刨冰,都可以讓她開心起來。熱衷於潛水的她,總是能在美麗的海底世界獲得心靈上的療癒。而心愛的貓兒子Jasper更是她的心肝寶貝,「不管發生什麼事,回家抱抱貓兒子,心情馬上就好了。」
《Let everything happen》這首歌表達了閻奕格現階段用正面態度來探索生活的人生觀,三年前閻奕格唱了《我有我自己》表達了自己歷經抑鬱低潮後重新再站起來的堅毅,三年後邁入三字頭,面對人生的態度有了更多體悟也更加豁達,造就這首歌的誕生。閻奕格認為,在用正面的態度來探索生活的同時,有負面的情緒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需要刻意壓抑,「我現在的態度就是,不論好事壞事,就放馬過來吧,尤其是2020年發生了這麼多沒法控制的事,所以更要學會let everything happen,就讓它發生吧,我都不會畏懼。」這首歌不僅是唱給她自己聽,更是唱給大家聽,希望在遇到逆境時聽到這首歌可以得到放開心胸的力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jUtaf7G694/hqdefault.jpg)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Gina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首都
也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飛到遙遠國度
看見大自然給予人類美麗的極光景象🤗
Don't forget to turn on the bell icon for future uploads 🔔✔️
追蹤Gina music社群挖掘更多音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inamusicl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ina_yujia_liu/
spotify 歌單👉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2EfPjFfdqN8NzUwj1XNoZC
For business inquiries about copyright issues, photos and song submissions,
please contact: https://www.facebook.com/Ginamusicla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cial Media:
▶ Download / Stream link : http://ncs.io/StockholmLights
👑Diviners:
► Instagram: https://bit.ly/2uWEKRr
► Twitter: https://bit.ly/2JMmMWT
► YouTube: https://bit.ly/2LimoFh
► Soundcloud: https://bit.ly/1IkwBHJ
► Facebook: https://bit.ly/1S4RQka
► Spotify: https://spoti.fi/2NEQWhs
►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2NDvsl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YRICS:
A pair of jeans, a shirt or two
一條牛仔褲 一兩件襯衫
We didn't pack as if we weren't going back
我們沒有穿得好像無家可歸似的
It doesn't matter if it's true
這一切是不是真的 已經不重要了
I've got a feeling love will give us what we lack
我感覺到愛會給予我們所缺少的東西
The world is waiting up
這個世界正在等待
The world is waiting half a step beyond our door, yeah
這個世界就在我們大門向前半步的地方等待著
And if it's not enough
如果這還不夠
I wanna see the stuff the world has got in store
我想看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
I wanna take it all in
我想把這個世界都收入囊中
I'm fallin'
我正在墜落
This cityscape by night
這城市的夜景
Wanna catch in my photos
我想用相機拍下這景象
Where you go
你將要去的地方
Every corner twice as bright
每過一個拐角 世界便更加亮眼
They'll be my treasures
這一切都將成為我的寶藏
Forever
直到永遠
When I can't hold you tight
當我不能緊緊地擁抱你
I'll see the Stockholm lights
我將看見斯德哥爾摩的極光
The Stockholm lights
斯德哥爾摩的極光
Tomorrow feels a year away
明天就像要一年後才會到來
Like this second's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就像這一秒的開始和結束
But if in time it's yesterday
但如果這是在昨天
Your picture's gonna bring it home to me again
你的照片會讓我再次明白
The world is waiting up
這個世界正在等待著
The world is waiting half a step beyond our door, oh-oh
這個世界就在我們大門向前半步的地方等待著
And if it's not enough
如果這還不夠
I wanna see the stuff the world has got in store
我想看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
I wanna take it all in
我想把這個世界都收入囊中
I'm fallin'
我正在墜落
This cityscape by night
這城市的夜景
Wanna catch in my photos
我想用相機拍下這景象
Where you go
你將要去的地方
Every corner twice as bright
每過一個拐角 世界便更加亮眼
They'll be my treasures
這一切都將成為我的寶藏
Forever
永遠
When I can't hold you tight
當我不能緊緊地擁抱你
I'll see the Stockholm lights
我將看見斯德哥爾摩的極光
The Stockholm lights
斯德哥爾摩的極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_x6yxiLXc/hqdefault.jpg)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若圍繞著你旋轉是我的宿命,我願意用一輩子去守護你的光芒……。」
在黑暗廣袤的宇宙中,我隻身漂流千年,直至閃耀如星的你劃破寂靜而降臨。凝望著你,我才明白,原來所有的寂寞都有意義。
謝謝你曾帶給我的光和熱,即使我們終將告別,也請讓我用生命、永恆地守護你……。
◎理想混蛋首張專輯【愚者】
◎抒情主打〈行星-Galaxy Ver.〉 重新詮釋最初的心碎感動
說到理想混蛋,許多人都會想起他們的第一首單曲〈行星〉。2018年3月,〈行星〉的不插電單曲版本,在網路上如病毒一般迅速蔓延,從獨立音樂平台StreetVoice一路延燒到YouTube。細膩而動人的歌詞、溫柔而明亮的聲線,撫慰了無數在深夜裡輾轉難眠的失戀靈魂,也讓「理想混蛋」這個名字逐漸被大家所記住。在理想混蛋於五月剛推出的首張創作專輯【愚者】中,製作人李宗軒特別邀請編曲鬼才姚頭(姚書寰),為這首理想混蛋的代表作重新編曲,製作出截然不同的「Galaxy Version」。
由情感豐沛的鋼琴聲作為基底,揉合氣勢宏偉的弦樂團,搭上爵士鼓的重擊與宇宙電波音效,宛如一趟聽覺的銀河星際迷航,將漂流於宇宙的廣渺感做了全新的一番詮釋。主唱雞丁在錄音時,起初難以適應這個濃重的編曲版本,在配唱和製作人的鼓勵之下,終於拋下包袱,在不開任何一盞燈、漆黑的錄音室裡,用盡全力釋放情感,將義無反顧的單戀完美唱出。
◇◆◇◆◇◆◇
◎邀請創傷型圖文作家「豆苗先生」合作
◎動畫音樂錄影帶賦予〈行星〉全新生命
銀河版〈行星〉的音樂錄影帶,理想混蛋邀請擁有許多粉絲的知名圖文作家「豆苗先生(Mr. Doumiao)」一同合作,為這首歌量身打造完整的動畫音樂錄影帶。豆苗先生之前就曾為理想混蛋的單曲〈平衡木〉設計過封面,本次再度攜手更顯合作默契。「其實接到行星MV任務之前,我手上才剛結束一個動畫案不到一天,我正信誓旦旦的說要放自己一個假,結果跟理想混蛋一起吃完尾牙後,我的假期就結束了!」豆苗先生笑著說。原來理想混蛋借請客之名義,行發派任務之實,酒酣耳熱之際把製作MV的重責大任交給了豆苗。提及為何會邀請豆苗先生合作這首歌曲,理想混蛋團員們認為豆苗先生真的是「創傷型」的作家。「他的作品會挖開人心底深處的傷口、情緒,完全躲不掉。而對於情感很濃烈的〈行星〉這首歌,這就是我們要的!」
豆苗先生表示:「一開始聽到新版本行星的時候,壓力是很大的。如果原先的單曲版本,是一種淡淡的哀傷感,那新的Galaxy Version就像直接對心臟開了一槍那麼衝擊。所以在設計內容的時候,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從故事腳本、角色設定、風格、顏色等等都非常的不容易,希望能將自己聽覺上的震撼還原到畫面中,也因此製作期比預計的更長。完稿當天,我跟製作團隊一起看首播的時候,自己也默默地鼻酸了好幾次,多麽好的一首歌啊!很慶幸也很榮幸,能夠參與〈行星〉這首歌的MV製作。感謝理想混蛋們的信任,也希望大家會喜歡這首有著巨大能量與溫度的歌。」
〈行星-Galaxy Ver.〉的MV充滿許多值得細細去品味的細節。憂傷而明亮的故事,透過製作團隊精緻的作畫與後製處理,搭配音樂交織出深刻的情緒曲線。創作這首歌曲的主唱雞丁,在觀看MV後也不禁落淚:「我是很不容易哭的人。可是在看到豆苗傳過來的完成品時,我真的熱淚盈眶、非常深刻地想起當初寫下〈行星〉的心境。那些我以為已經逐漸遠去的悲傷和刻骨銘心全部都回來了,但也同時能夠好好勇敢地面對、擁抱了那年的自己。」
◇◆◇◆◇◆◇
【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 Director:朱聖智 Sheng Chih Chu
劇本 Script:朱聖智 Sheng Chih Chu/蘇子傑 Tzu-Chieh Su/盧可沛 Look Lu
原畫 Lead Animator:朱聖智 Sheng Chih Chu
動畫 Animator:蘇子傑Tzu Chieh Su/游智傑 Chih-Chieh Yu
合成 Compositing Artist:游智傑 Chih Chieh Yu
特別感謝:豆苗先生 Mr. Doumiao/竹林三閒影像有限公司
【音樂製作團隊】
作詞 Lyricist:邱建豪 Kidding Chiu
作曲 Composer:邱建豪 Kidding Chiu/郭哲成 Jerry Kuo
製作人 Producer:李宗軒 Alex Lee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曾維梃 Wei Ting Zeng
編曲 Arrangement:姚書寰(姚頭) Johnny Yao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郭哲成 Jerry Kuo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李宗軒 Alex Lee
貝斯 Bass:王育嘉 Yu Chia Wang
爵士鼓 Drums:盧可沛 Look Lu
鋼琴 Piano:林奕承 Ivon Lin
弦樂 Strings: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International Master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弦樂樂團總監 Strings Coordinator:李朋 Peng Li
弦樂製譜 Strings Copyist:蔡慧蓮 Lien Lien Cai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姚書寰(姚頭)Johnny Yao
和聲 Backing Vocal:姚書寰(姚頭) Johnny Yao/理想混蛋 Bestards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李宗軒 Alex Lee/劉璆 Qiu Li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築流音樂 Raise Music/61 Music Studio/九紫天誠 Sky Fire Studio, Beijing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帕斯混音工作室 BYPASS Mixing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唐承運 ChengYun Tang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翼研娛樂 EMStudio
OP:好混蛋音樂有限公司 Bestards Music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ISRC:TWHE52000005
理想混蛋 首張全創作專輯【愚者】
各大通路 數位實體全面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b53zM3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Qd570O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qdnmyq
誠品書店:https://reurl.cc/V603Ky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nzqnW6
滾石購物網:https://reurl.cc/Y1YrRO
Follow Us!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DLM8XANgng/hqdefault.jpg)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一个拥抱可以释放120%的压力所以抱抱”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一个 拥抱 可以 释放 120%的 压力 所以抱抱”. 24,528 views24K views. May 24, 2022. 88. Dislike. Share. Save. 陶绿绿tll. 陶绿绿tll. 606 subscribers. ... <看更多>
擁抱 釋放 壓力 在 心事- 一个拥抱可以释放200%的压力。 建议大家试一下 的必吃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一个拥抱可以释放200%的压力。 ... Jia Jia and 770 others like this. 149 Shares. 李侑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