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是一年第11個節氣(國曆7月7或8日),正所謂「小暑一過,一日熱三分。」小暑過後天氣會愈來愈熱。
黃帝內經中提到,「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彭溫雅,夏天養生原則就是可以晚一些睡覺,早一些起床,跟著太陽作息,且夏季養心,應保持心情愉快。
傳統節氣將小暑到處暑間稱為「#長夏」,時間橫跨7、8月,正當夏秋交替,又濕又熱,容易耗損陽氣,使濕氣難以代謝,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因此腸胃不適的症狀特別多,可以多攝取養脾胃的食物,脾胃屬土,因此養脾胃的食材以黃色居多,味道偏甘平,包括地瓜、南瓜、糙米、小米、玉米、馬鈴薯、花生、黃豆、黃椒、木瓜、金針等。而薏仁、綠豆、山藥、苻苓、蓮子、蓮藕、芡實、紅棗、牛肉、羊肉、高麗菜等,同樣有益氣補脾胃的效果。
小暑濕氣重,脾胃正是除濕的器官,因此健脾胃的食物有助於排濕氣,身體水分去除後,身體的熱氣也會跟著排出,也能達到消暑的效果。
#蓮藕
以現代營養學來看,蓮藕所含主要的營養素有維生素B、維生素C、焦性兒茶酚、鉀、鐵、膳食纖維、丹寧酸等,有抗氧化、促進胃腸蠕動、補血、止血的作用。
以中醫觀點來看,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的功效。所謂的生藕並不是生吃,還是得經過川燙再食用,生藕性味甘寒,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瘀,適用於口乾舌燥及火氣大的人;蓮藕煮熟後,性由寒轉溫,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止瀉的效果,適合胃腸虛弱、消化不良的人或是年長者食用。
建議容易胃痛、胃脹氣等腸胃不好的民眾可以蒸蓮藕食用,或是搭配梅子,做成涼拌蓮藕片,不僅養脾胃,也有開胃、改善食慾的效果。
#香蕉
香蕉每100公克含有368毫克鉀、85卡熱量、1.6克膳食纖維。香蕉含有一種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香蕉也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增強腸內有益菌存活、延遲胃排空,增加飽足感。
香蕉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強心降壓的作用,對於夏季容易心浮氣躁的狀況,香蕉富含的色胺酸也有助於寧心安神,甚至有安眠效果。
#南瓜
每年3月到10月都是南瓜的盛產期,除了高纖,果肉呈金黃色的南瓜也富含維生素A、B群以及鉀、鉻、鋅、鎂、錳,具有多種保健功效。
南瓜從皮到籽都很營養,南瓜的果肉含聚多醣,南瓜籽有維生素E、鋅、鎂、多酚抗氧化物、木質酚等,能保護細胞、抗氧化。
南瓜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而且還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南瓜性溫味甘,潤肺益氣,能生肝氣、益肝血,彭溫雅表示,南瓜也是入脾胃的食物,夏天吃南瓜對於排濕、排水和抗暑的效果都相當好。
#綠豆
綠豆清熱解暑,也有養脾胃的效果,很適合夏天食用,但由於綠豆容易造成脹氣,建議可以搭配陳皮一起吃,避免脹氣,且陳皮也有健脾胃及化痰的效果。
民間傳統夏日消暑常用綠豆,無論是用冰糖煮成綠豆湯,或製成綠豆粥、綠豆海帶排骨湯,放涼食用都可去暑熱。綠豆外皮有清熱功效,因此等綠豆湯煮到豆皮稍微破開即可熄火,可加點冰糖,如果搭配薏仁一起食用,利水去濕效果更強。
除了上述食材外,這個時節也有「#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這個時候正是鱔魚最肥美的時候,小暑補身吃鱔魚比吃人參還要好,推薦民眾可吃韭黃炒鱔魚。
中醫認為, #鱔魚 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補血健脾,也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好食物,很適合容易腹瀉、體質虛弱、有三高疾病的民眾或是老人及小孩食用。

日夜溫差大 多按 #太淵穴 防感冒
太淵穴位於手腕大拇指測的橫紋上,也就是脈搏跳動的地方。彭溫雅表示,夏天很推薦按摩手腕處的穴道,因此可以直接將手腕圈住,做扭轉的動作,可以刺激手腕處多個穴道,建議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持續三分鐘。
另外,夏天重養心,彭溫雅指出,小腿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因此這個時節也可以多 #按摩小腿,尤其是位於小腿肚的承山穴,有助於養心,且夏天體內濕氣重,多按摩小腿或泡腳都有助改善下肢循環。
#承山穴 位於小腿後側,提起腳後跟,小腿中央有鼓起的肌肉,肌肉下方凹陷處。是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主管運化水濕,可消除浮腫及小腿痠脹。
#節氣養生 #小暑 #排濕養氣 #彭溫雅 #濕氣調理
提起精神穴道 在 蜜塔木拉 Mitamura ミタムラカフ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體格成績單~~以柔克剛、以靜制動
我的健身房有免費全身的體適能測定機,我幾乎半年都會量一次,但是因為去年狀況不好,一直不敢去測量,昨天提起勇氣測了測,結果讓我感到意外。
90分以上是專業運動員級
80分以上,運動員級
70分是標準
60分是運動不足
結果是「80」! 運動選手級!!
體脂肪已降到19.5, 筋肉量多出了1.5公斤,脂肪量少了2公斤!!
基礎代謝量(每天所消費的卡路里)從同年齡一般女性平均的1196, 我拿到了1328,按%計算的話,我是比平均多出了將近3%!!
兩隻手的筋肉呈結實有力狀況(紅色),核心部分(上半身軀幹)仍然需要加強,但是整體來說,真的有大大進步!
自己為自己按個讚了!
其實,去年一整年我感覺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雖然沒有什麼重大狀況,但卻會經常出現一些小不適和小不調。
以為選擇多做一些強度高的心肺有氧運動,這些小小不調就會減少,一堂飛輪有氧再加一拳擊有氧,拼了命去做,但我發覺反而這些又跳彈又猛跑的內容,雖然可以讓我在短時間享受「爆汗」的感覺,但做完反而不會感到舒服,而是疲勞。
這些疲勞累積愈多,身體也產生了許多反彈,例如反應在腸胃消化上、呼吸上、皮膚上、睡眠品質、血壓、血糖、精神等等。
而且怪異的是,體重、體脂肪並沒有隨著運動量而減少,反而增加。
所以平日晚上大概五點左右改吃流質菜湯,以後就不進食,想是不是可以達到減重目標,結果成效不彰。
反而有時走路有點軟腳的感覺。
就算這樣體重也沒有下降。
然後因為在游泳池中連做了三天彈跑,腳底出現了足底筋膜炎,迫使我連走路、下床都覺得痛苦,一切高強度的運動項目也必須停止。
我是個一天不動筋骨,就會全身不舒服的人。
少了高強度的運動,只好選擇瑜珈、皮拉提斯等較為靜態的運動。
以往一天1小時高強度心肺有氧,1小時的游泳,改成一天早晚各1小時的瑜珈、柔軟操、放鬆操、腳部好了一點之後,有時也搭配緩慢的水中慢步。
晚上仍然吃菜湯,但是湯汁少一點,多放了些蔬菜,再加一顆雞蛋,補充營養,早上一定會來碗堅果五穀粥,自己買堅果、黃豆粉、芝蔴粉、糙米粉、奶粉等來調的。
我逐漸發現,有些人會為了體重增加了感到焦慮,一直會想用減少炭水化合物等食物量下手,然後也會陷入做運動就會瘦的迷思。
我起初也是想減少炭水化合物和油脂攝取,同時再增加運動量,看看會不會有成效。
但我忘了,我本身的肌肉量高,脂肪量本身就低,多出的體重本來就是長期鍛練筋骨,筋肉量增加的結果,肌肉量高了,自然代謝高,反而是需要足夠的熱量來支持維持。
雖然高蛋白高纖的飲食很重要,但基本的炭水化合物和油脂的攝取,像我這種快接近「運動員」級的身體來說,是維持體能、甚至是消除疲勞的重要物質。
所以,我改變成「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增加柔性、靜態運動,早餐和中餐都有足夠的炭水化合物,晚上以用料豐富的湯品為主,常吃像雞胸、豬肉、雞蛋來增加體力。
尤其是所謂呼吸和運動之間的協調,一天內只要有空出來的時間一定會站起來做個十分鐘的呼吸伸展,調整精氣神。
洗澡時,利用皂水的滑溜效果,押壓、押摩自己的肌肉和穴道,也是放鬆肌肉、消除疲勞的好方法。
結果半年的努力,證明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最了解,傾聽自己的身體想要表達什麼,盡力找出問題所在,再努力改變。
別人的方法,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方法,唯有了解自己,為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體重雖然沒有明顯下降,但是體力和精氣神都改善了。
精氣神的改善,比和體重計上的數字來的真切實在。
反而看看老公的數字,居然從75一直退步到70~
當上主管就是應酬、外食、晚食的機會增加,所以就算體重沒有什麼改變,但是體能測試、筋力都不理想。
我現在不是只照顧自己,還要拖著老公一起「養生」了,責任重大呀。
以下是以前的體能測量結果和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a.15474723254…/1794625347426966/…
持績為保持健康努力加油!
提起精神穴道 在 還分布了許多穴道。頭皮下方布滿具有調節內臟 ... - Facebook 的必吃
提起 頭部的保健,一般人都會直接聯想到頭髮的保養與清潔,而頭髮下所覆蓋的頭皮,卻 ... 當我們的精神情緒處於緊繃狀況時,不僅全身的肌肉會開始僵硬,呼吸變得急促 ... ... <看更多>
提起精神穴道 在 我的10個提神方法#電力滿格密技- 閒聊板 - Dcard 的必吃
大家好! 我是一名正在和論文苦苦奮鬥的研究生,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每天看書打字的枯燥感,常常讓我的下午在「想打起精神卻哈欠連連」的狀態下荒廢。 ... <看更多>
提起精神穴道 在 想睡覺怎麼辦? 2招穴道按壓幫你提振精神!提神養生茶這樣泡 ... 的必吃
提神 穴道 一:合谷穴合谷穴位於手的上方,可以先將大拇指與食指併在一起,中間會有一塊肉 ... 何醫師提醒,大家如果工作工作到一半,覺得特別沒有 精神 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