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有緣自會相遇,兩人在一起彼此珍惜,就別亂猜人家的事了,獻上祝福最重要❣️😊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阿亮給民進黨一個良心的建議:不要把高端變成黨產疫苗,因為這樣不科學..... 根據ETTODAY的報導【受到5月以來的疫情影響,一度讓總統蔡英文的民調下滑,出現「死亡交叉」的現象,《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
推測性的報導 在 木容世家——李紹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常重要的整理
【 💬 事件越快,心,則慢 】-- #談台大潑酸事件
面對媒體亂象,除了一味接受,我們如何更聰明的思考?
而新聞報導除了「裸體加屍體、醜聞加緋聞」,還有沒有更好的報導選擇?
這次,讓圖文不符跟大家認真一下,從潑酸事件,來談 #媒體傳播自律的問題--
【 💭 這次的潑酸事件,是如何傳播到閱聽人的眼前呢❓ 】
🚩 #不安的言論
事件一開始是從PTT上開始流傳,因學生在宿舍內聽到窗外的爭執聲與尖叫聲後感到不安,便在批踢踢發文討論。
討論串中,有網友提供了現場的照片,被許多網友認為過於血腥,看了很不舒服後撤下。但由於圖片太過可怕,網路傳播快速,案件很快地傳開。
🚩 #媒體的跟進
事件發生後,許多新聞媒體在第一時間抄文,在事件未明朗的狀況下進行報導。
報導中出現了許多臆測性的字眼,並嘗試描寫案件現場,包括:
① 對於潑灑液體的猜測:包括硫酸、王水
② 與過往其他案件連結:清大王水案件
③ 描寫犯案情節:包括犯案工具、犯案流程、攜帶武器等
④ 提供疑似凶器的製造方式:王水調配比例、酸性腐蝕程度
⑤ 擅自人肉搜索,推測犯案動機:提出兇嫌行兇前的po文
🚩 #聳動的標籤
為了吸引大眾點閱,在事件尚在調查階段時,新聞就多以「台大」「校園」「學生」「潑酸」「命案」「殺人案」「王水」「情殺」等刻意且武斷的標籤作為標題,更有甚者將兇手自殘的現場狀況直接當作標題。
除了引導大眾更多的聯想,也造成許多家長、學生的不安,引起社會大眾對校園安全的恐慌。
🚩 #大肆的曝光
由於命案現場圖片散布,加上媒體關鍵字大量重複的曝光,新聞在社群上不斷轉載擴散,引發更多人的好奇。
→ 在 2017/10/20 晚間,只要搜尋「台大」,google 關鍵字就會出現「硫酸」與「潑酸」。
→ 而新聞中的關鍵字,也在 google 熱門關鍵字前 15 名中佔了 5 個席次。
( https://imgur.com/wNILDNL )
--
【 💭 事件所帶來的思考:不當的報導傳散,將導致什麼問題❓ 】
🚩 #新聞情節的渲染
過往研究指出,新聞媒體基於「新聞性」的考量,會將受害者的激烈情緒反應作為提高收視率的工具,於是追逐受害者成為了新聞報導的「黃金定律」。
然而,這些報導卻會嚴重影響觀者的情緒,如果觀看的版本中的受害者出現情緒化反應,觀者也會覺得問題比較嚴重,甚至更容易覺得自己也可能會遭遇相同的事件,進而引起恐慌。
除此之外,過度描述案件細節也會產生感染效應(contagion effect)或模仿效應(copy cat effect),可能引發更多類似事件的發生。
🚩 #推測性的報導
推測性的報導,除了無益於讓民眾理解事件,不適當的聯想更會模糊事件焦點,並可能造成事件當事人的二度傷害、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 此外,媒體之間有不同的猜測內容,也會混淆民眾認知,造成多重的資訊落差。
--
【 💬 為了避免以上狀況,國外採取了什麼樣的媒體自律方式呢❓ 】
🚩 #以德國慕尼黑槍擊案(2016)為例:
媒體沒有 24 小時疲勞轟炸,只選擇整點時作即時新聞重點;
也有媒體暫停晚間節目,以特別時段更新即時消息。
新聞台並邀請相關人士上節目,宣導民眾應注意的事項,呼籲民眾不散佈不實消息、與警方合作等。
報導的語氣則完全冷靜、陳述事實,鏡頭避免血腥、令人不安的畫面,為求讓民眾安心。
🚩 #以美國發生的高中生假報案遭槍擊事件(2017)為例:
有少數媒體在公布未成年男孩的照片、姓名、學校等個資後,遭到另外一家媒體的譴責!
該媒體發布新聞譴責這樣的報導是在受害者家屬的傷口上灑鹽。透過媒體之間正面的比較與彼此牽制,也可以達到他律的效果。
🚩 #其他案例:
此外,也有許多國家積極地以組織的方式協助規範報導受害者時的原則,例如:
美國專業新聞記者協會,有在新聞倫理中放入減少傷害(minimizing harm)與問責(accountability),同情(compassion)與易感性(sensitivity),顯示新聞倫理領也域感受到採訪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傷害。(1996 年新增)
荷蘭的記者協會倫理守則也提到, 不應該報導受害者與家屬的痛苦,或將犯罪所造成的傷害展示出來。
瑞典媒體聯合委員會的新聞倫理守則,則要求記者要盡可能的體恤犯罪或災難受害者,尤其要公開其姓名或照片時要特別注意。
--
【 💬 既然有這麼多的規範,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的媒體亂象呢❓原因是-- 】
事實上,過去記者在寫新聞時,還或多或少會堅持原則,強調忠於事實、表達清楚、平衡報導、保護受害者等等。
但是快速的網路世界,改變了新聞傳播的環境,「即時」變成了新聞的最高準則!
在快速產出新聞的要求下,自然無法對事實做過多的查證,導致許多猜測性的報導產生。
同時,資訊過載的網路現象,也會讓不聳動的報導乏人問津,為了短時間的點閱率與流量,報導就逐漸傾向娛樂化、戲劇化,大量出現聳動的標題、吸睛的圖片。
--
【 想讓媒體環境變更好,你可以這麼做☝️ 】
如果,你也希望能改善媒體環境的話,那可以試試看這些事情:
💡 不聽信、分享尚未求證的新聞
💡 不隨意網路上散佈個人猜測言論與現場照片
💡 如有第一手現場照片或資料,請提供給警方、或相關單位
💡 避免跟隨媒體貼標籤造成二次傷害
或是,在所有你認為不合適的新聞下面貼上這張圖。
讓我們一起保持理性,不渲染、不誇大,
用律人律己的態度,分享媒體自律原則,一同打造良好媒體環境吧👍
--
📖 參考資料:
媒體觀察基金會
http://mediawatch.org.tw/news/4722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要
http://www.ncc.gov.tw/chine…/…/11090/2713_21612_130517_1.pdf
當媒體過度報導兇殘細節 是否間接成了害人兇手?
https://www.peopo.org/news/255485
媒體有責勿使社會恐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對「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聲明
http://mediawatch.org.tw/news/4722
中華民國新聞自律公約
http://www.cts.com.tw/about/cts/pdf/新聞自律公約.pdf
「你以為我們愛下這種聳動標嗎?」點閱率,早已成了新聞記者們的恐慌病https://buzzorange.com/2015/09/02/new-media/
「即時新聞」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上)
https://theinitium.com/artic…/20151015-taiwan-InstantNews01/
「沒什麼比理解作惡的人更難了」,家庭、媒體和同儕壓力都可能是原因:隨機殺人的犯罪心理學觀察(中)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1126
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受害者應面對的新聞倫理:多元觀點的論證(新聞學研究 http://www.museum.nccu.edu.tw/word/140512013.pdf)
從慕尼黑 OEZ 槍擊看自律德國:沒有嗜血媒體,也沒有消費事件的個人秀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1263
一個美國高中生之死──美國媒體與台灣媒體的「新聞」處理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05&nid=8028
阿孝上課:新聞學
https://sites.google.com/site/jour328/Home/xin-wen-lun-li
一個媒體工作者的告白:不想要嗜血的媒體,就別當嗜血的讀者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4929
推測性的報導 在 簡報.簡單報 EasyPresentation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你也希望能改善媒體環境的話,那可以試試看這些事情:
💡不聽信、分享尚未求證的新聞
💡不隨意網路上散佈個人猜測言論與現場照片
💡如有第一手現場照片或資料,請提供給警方、或相關單位
💡避免跟隨媒體貼標籤造成二次傷害
或是,在所有你認為不合適的新聞下面貼上這張圖。
讓我們一起保持理性,不渲染、不誇大,
用律人律己的態度,分享媒體自律原則,一同打造良好媒體環境吧👍
【 💬 事件越快,心,則慢 】-- #談台大潑酸事件
面對媒體亂象,除了一味接受,我們如何更聰明的思考?
而新聞報導除了「裸體加屍體、醜聞加緋聞」,還有沒有更好的報導選擇?
這次,讓圖文不符跟大家認真一下,從潑酸事件,來談 #媒體傳播自律的問題--
【 💭 這次的潑酸事件,是如何傳播到閱聽人的眼前呢❓ 】
🚩 #不安的言論
事件一開始是從PTT上開始流傳,因學生在宿舍內聽到窗外的爭執聲與尖叫聲後感到不安,便在批踢踢發文討論。
討論串中,有網友提供了現場的照片,被許多網友認為過於血腥,看了很不舒服後撤下。但由於圖片太過可怕,網路傳播快速,案件很快地傳開。
🚩 #媒體的跟進
事件發生後,許多新聞媒體在第一時間抄文,在事件未明朗的狀況下進行報導。
報導中出現了許多臆測性的字眼,並嘗試描寫案件現場,包括:
① 對於潑灑液體的猜測:包括硫酸、王水
② 與過往其他案件連結:清大王水案件
③ 描寫犯案情節:包括犯案工具、犯案流程、攜帶武器等
④ 提供疑似凶器的製造方式:王水調配比例、酸性腐蝕程度
⑤ 擅自人肉搜索,推測犯案動機:提出兇嫌行兇前的po文
🚩 #聳動的標籤
為了吸引大眾點閱,在事件尚在調查階段時,新聞就多以「台大」「校園」「學生」「潑酸」「命案」「殺人案」「王水」「情殺」等刻意且武斷的標籤作為標題,更有甚者將兇手自殘的現場狀況直接當作標題。
除了引導大眾更多的聯想,也造成許多家長、學生的不安,引起社會大眾對校園安全的恐慌。
🚩 #大肆的曝光
由於命案現場圖片散布,加上媒體關鍵字大量重複的曝光,新聞在社群上不斷轉載擴散,引發更多人的好奇。
→ 在 2017/10/20 晚間,只要搜尋「台大」,google 關鍵字就會出現「硫酸」與「潑酸」。
→ 而新聞中的關鍵字,也在 google 熱門關鍵字前 15 名中佔了 5 個席次。
( https://imgur.com/wNILDNL )
--
【 💭 事件所帶來的思考:不當的報導傳散,將導致什麼問題❓ 】
🚩 #新聞情節的渲染
過往研究指出,新聞媒體基於「新聞性」的考量,會將受害者的激烈情緒反應作為提高收視率的工具,於是追逐受害者成為了新聞報導的「黃金定律」。
然而,這些報導卻會嚴重影響觀者的情緒,如果觀看的版本中的受害者出現情緒化反應,觀者也會覺得問題比較嚴重,甚至更容易覺得自己也可能會遭遇相同的事件,進而引起恐慌。
除此之外,過度描述案件細節也會產生感染效應(contagion effect)或模仿效應(copy cat effect),可能引發更多類似事件的發生。
🚩 #推測性的報導
推測性的報導,除了無益於讓民眾理解事件,不適當的聯想更會模糊事件焦點,並可能造成事件當事人的二度傷害、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 此外,媒體之間有不同的猜測內容,也會混淆民眾認知,造成多重的資訊落差。
--
【 💬 為了避免以上狀況,國外採取了什麼樣的媒體自律方式呢❓ 】
🚩 #以德國慕尼黑槍擊案(2016)為例:
媒體沒有 24 小時疲勞轟炸,只選擇整點時作即時新聞重點;
也有媒體暫停晚間節目,以特別時段更新即時消息。
新聞台並邀請相關人士上節目,宣導民眾應注意的事項,呼籲民眾不散佈不實消息、與警方合作等。
報導的語氣則完全冷靜、陳述事實,鏡頭避免血腥、令人不安的畫面,為求讓民眾安心。
🚩 #以美國發生的高中生假報案遭槍擊事件(2017)為例:
有少數媒體在公布未成年男孩的照片、姓名、學校等個資後,遭到另外一家媒體的譴責!
該媒體發布新聞譴責這樣的報導是在受害者家屬的傷口上灑鹽。透過媒體之間正面的比較與彼此牽制,也可以達到他律的效果。
🚩 #其他案例:
此外,也有許多國家積極地以組織的方式協助規範報導受害者時的原則,例如:
美國專業新聞記者協會,有在新聞倫理中放入減少傷害(minimizing harm)與問責(accountability),同情(compassion)與易感性(sensitivity),顯示新聞倫理領也域感受到採訪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傷害。(1996 年新增)
荷蘭的記者協會倫理守則也提到, 不應該報導受害者與家屬的痛苦,或將犯罪所造成的傷害展示出來。
瑞典媒體聯合委員會的新聞倫理守則,則要求記者要盡可能的體恤犯罪或災難受害者,尤其要公開其姓名或照片時要特別注意。
--
【 💬 既然有這麼多的規範,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的媒體亂象呢❓原因是-- 】
事實上,過去記者在寫新聞時,還或多或少會堅持原則,強調忠於事實、表達清楚、平衡報導、保護受害者等等。
但是快速的網路世界,改變了新聞傳播的環境,「即時」變成了新聞的最高準則!
在快速產出新聞的要求下,自然無法對事實做過多的查證,導致許多猜測性的報導產生。
同時,資訊過載的網路現象,也會讓不聳動的報導乏人問津,為了短時間的點閱率與流量,報導就逐漸傾向娛樂化、戲劇化,大量出現聳動的標題、吸睛的圖片。
--
【 想讓媒體環境變更好,你可以這麼做☝️ 】
如果,你也希望能改善媒體環境的話,那可以試試看這些事情:
💡 不聽信、分享尚未求證的新聞
💡 不隨意網路上散佈個人猜測言論與現場照片
💡 如有第一手現場照片或資料,請提供給警方、或相關單位
💡 避免跟隨媒體貼標籤造成二次傷害
或是,在所有你認為不合適的新聞下面貼上這張圖。
讓我們一起保持理性,不渲染、不誇大,
用律人律己的態度,分享媒體自律原則,一同打造良好媒體環境吧👍
--
📖 參考資料:
媒體觀察基金會
http://mediawatch.org.tw/news/4722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要
http://www.ncc.gov.tw/chine…/…/11090/2713_21612_130517_1.pdf
當媒體過度報導兇殘細節 是否間接成了害人兇手?
https://www.peopo.org/news/255485
媒體有責勿使社會恐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對「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聲明
http://mediawatch.org.tw/news/4722
中華民國新聞自律公約
http://www.cts.com.tw/about/cts/pdf/新聞自律公約.pdf
「你以為我們愛下這種聳動標嗎?」點閱率,早已成了新聞記者們的恐慌病https://buzzorange.com/2015/09/02/new-media/
「即時新聞」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上)
https://theinitium.com/artic…/20151015-taiwan-InstantNews01/
「沒什麼比理解作惡的人更難了」,家庭、媒體和同儕壓力都可能是原因:隨機殺人的犯罪心理學觀察(中)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1126
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受害者應面對的新聞倫理:多元觀點的論證(新聞學研究 http://www.museum.nccu.edu.tw/word/140512013.pdf)
從慕尼黑 OEZ 槍擊看自律德國:沒有嗜血媒體,也沒有消費事件的個人秀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1263
一個美國高中生之死──美國媒體與台灣媒體的「新聞」處理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05&nid=8028
阿孝上課:新聞學
https://sites.google.com/site/jour328/Home/xin-wen-lun-li
一個媒體工作者的告白:不想要嗜血的媒體,就別當嗜血的讀者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4929
推測性的報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阿亮給民進黨一個良心的建議:不要把高端變成黨產疫苗,因為這樣不科學.....
根據ETTODAY的報導【受到5月以來的疫情影響,一度讓總統蔡英文的民調下滑,出現「死亡交叉」的現象,《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新聞節目《關鍵時刻》曝光最新的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民調脫離死亡交叉,讓他直言,「蔡英文總統的表現,讓我非常服氣」。吳子嘉表示,蔡英文的民調已經脫離死亡交叉,信任度是48.6%,不信任是47.7%,滿意度是49.6%,不滿意是48.4%,這個現象表示民調下滑的現象已經止跌。
吳子嘉分析,蔡英文信任度48.6%、滿意度49.6%,行政院長蘇貞昌滿意度45.0%、民進黨的好感度41.3%,全都是4字頭表示趨同性、一致性很大,幾乎都是同一批人的基本盤,反觀國民黨好感度僅27.1%,比上個月還下降2.1%,負面評價卻高達60.6%】
吳董會不會服氣得太早了一點啊,其實以數字來看,信任度和不信任度的差距只有0.9%,這是在誤差範圍之內ㄟ,這到底是數據上的誤差抖動,還是真正的一去不回頭,這就讓人可以好好思考了,看看阿亮到底有甚麼想法。
另外,【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這次BNT疫苗採買成功,有6成8的民眾認為應歸功民間大企業,僅有4.2%民眾認為應該歸功於民進黨政府,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台灣社會絕大多數人對這次歷經波折採購成功,心中毫無懸念。這次BNT疫苗採買成功,應該歸功於誰?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4%民眾認為應歸功民間企業,4.2%認為應歸功民進黨政府,19.2%認為民間企業與政府都有功勞。對於政府堅持疫苗採購有保密條款,有15%民眾非常能接受,25.4%還算能接受,23%不太能接受,29.5%一點也不能接受。】
還有,我國外交部超急的。高端一通過,立馬訓令各外館詢問邦交國是不是需要我們捐高級疫苗。根據匯流新聞網的報導【國產高端疫苗有可能捐贈台灣邦交國,遭到國民黨批評是拿邦交國當白老鼠。民進黨黨團今(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初步可以去了解邦交國意願,當然要經過當地國衛生單位以及法律規定,「目前還在進行意願調查中」。書記長羅致政表示,台灣要對國際貢獻做最好表現,台灣研發的疫苗如果有效,當然會願意捐贈,但也要當地國有需求以及意願,初步可以去了解邦交國意願,當然要經過當地國衛生單位以及法律規定,「目前還在進行意願調查中」,如果別的國家願意接受是雙贏,既可鞏固邦交,又可推動防疫。】而且現在外交部都不出來講話,都是民進黨出來挺,這樣簡直變成了黨產疫苗啊,為什麼民進黨要為了一家民間企業辯護到底,這實在讓人很困惑,阿亮上周都說了是因為高端缺錢,民進黨也缺錢嗎?這樣黨產會會不會有意見?我覺得台灣好熱情喔,才剛過一兩天EUA馬上問人家要不要,阿亮覺得會有多少國家要呢?
另外,根據經濟日報的報導:【台積電南京廠從進攻7奈米先進製程改為28奈米成熟製程,供應鏈原推測是為因應美中貿易戰,不讓中國大陸生產用於國防軍事的戰略晶片。但不到半年,台積電就決定上修南京廠建置規模,顯然客戶端對28奈米需求超乎預期強勁,才是台積電策略調整的主因。台積電供應鏈透露,不少28奈米製程設備已停產,但為支應台積電未來驚人的需求,設備商須配合設法重新生產,以利南京廠在2023年能達到10萬片月產能的需求,將對設備商帶來龐大商機。】但是之前不是說有美方介入導致擴產計畫放棄嗎?怎麼現在又過了?難道不怕美方制裁嗎?
另外,不久之前,根據BBC的報導,七月二十六日,在天津舉辦了中美會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峰與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舉行會見:【天津會談期間中國激烈抨擊美對華政策 提出「糾錯清單」 謝爾曼說「不尋求衝突」】,【謝峰在會後稱,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做「假想敵」,導致中美關係目前陷入僵局,面臨嚴重困難。謝峰表示,中方在會談中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分別為「糾錯清單」,以及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26日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中國的一系列舉動與美國的價值觀及利益相違背,謝爾曼與王毅會面時對此表示關注。聲明形容會面有「坦誠而開放」的討論,謝爾曼告訴王毅,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這樣的明刀明槍的互動,雙方的關係有改進嗎?還是真的為了拜習會鋪路嗎?還是雙方要一路對抗下去了,如果雙方真的要一路對抗,為什麼我們不能多拿到一些美國的moderna疫苗?
今天沒有贊助的晚餐是東方文華Bencotto套餐~~~價格:7600元~~~~
主廚精選冷肉盤及特選義大利乳酪
Bencotto沙拉
牛肝菌菇寬帶麵
主廚家傳番茄澳洲牛肉寬扁麵
爐烤美國肋眼牛排、洋芋泥、炒蘑菇
瑪格麗特比薩
傳統提拉米蘇
巧克力協奏曲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解析美麗島電子報民調
22:00 民進黨成敗在高端?
42:00 外交部探詢友邦要高端疫苗嗎?
56:00 從台積電南京廠看美中貿易戰
01:06:00 中美天津會談 糾錯清單
推測性的報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Delta病毒株的威力多強?傳染力不同,是不是整個疫調、隔離、檢疫的模式和方法都要改變?但我國的邊防檢疫還是沒有變啊!
delta病毒株要命的地方是連症狀都改變了,以前都以為必定會有的嗅覺喪失反而不是最明顯的病徵,反而比較像流行感冒的鼻水頭痛變成主要病徵,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全球已有92國受到最早於印度發現的Delta病毒侵襲,傳染力強1.6倍,症狀也不同,不能靠發燒篩檢,TOCC要加強查問「兩痛一水(頭痛、喉嚨痛、流鼻水)」,還有四種人,一定要做基因定序。陳秀熙表示,Delta病毒量高、傳染力是最早發現於英國的Alpha病毒之1.6倍,較容易發生氣膠傳染。美國、以色列、澳洲、新加坡等國都在緊張,採取封鎖邊境等更嚴密的防疫策略,同時盡可能加速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速率,台灣也要採取不一樣的防疫策略了。】
delta病毒株有多厲害?ettoday的報導:【根據《新京報》報導,廣州警方公布的監視器畫面顯示,第三代病例黃姓患者曾與第四代病例魯姓患者同一天在同一家餐廳分別用餐,並曾先後進入同一間洗手間,但雙方從沒有任何肢體接觸,14秒就完成病毒傳播,但其中一人未戴口罩,是這一波疫調結果中,接觸時間最短的1例。澳洲的新南威爾斯追蹤病例也發現,推測有數名患者在沒有身體接觸的情況下,只是擦肩而過就感染。】
根據bbc2021年六月七號的報導,這系列的追加實驗是各種混打疫苗的成果,還不是所謂的booster加強疫苗,這個實驗主要針對的還是延長免疫力的效果,而不是針對變種病毒的測試:【被稱為新冠疫苗加強劑(CoV-Boost)的這一試驗,將測試七種不同的疫苗,包括阿斯利康、輝瑞、諾華和楊森的疫苗,其中一些疫苗將以半劑量進行注射。
英國布拉德福德皇家醫院(Bradford Royal Infirmary)領導這一試驗的迪內什·薩拉拉亞教授(Dinesh Saralaya)說,試驗應該顯示不同的新冠疫苗如何相互配合。
他說,「參與試驗者將獲得與他們已經接種的疫苗不同的疫苗,通過這樣的混合,我們將發現哪些組合是最有效的,可以為我們提供持續的保護。」」
但是,六月底左右,印度衛生部又公開討論了所謂的DELTA病毒的再變種,DELTA PLUS。根據明日科學的報導:【6月22日星期二,印度衛生部向大眾描述了Delta plus變體,新冠病毒(COVID-19)引人關注的病毒株最先出現在英國肯特的Alpha,接著包括南非的Beta、巴西的Gamma,和印度的Delta。而印度病毒株Delta plus是否也具有高傳染性呢?印度病毒學家Gagandeep Kang 表示:「目前尚需要大量臨床數據來做判斷,Delta plus是否真的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變體,也別太早斷定風險。」
(...)
印度衛生當局表示,他們已經對Delta plus變種進行了實驗室測試,發現它可能更容易傳播,更容易與肺細胞結合,甚至還會對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mAb)治療更有抵抗力。)
國事如麻,病毒壓力大,最後還要跟某速食店的工作人員連線問問看目前工作的狀況如何啦!
#陳秀熙 #Delta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推測性的報導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10417東森 有詭?北市雅房租金只要1千元「限女大生」還送零用錢
東森原影→https://youtu.be/NzN-v7dAqFU
租屋網站上在找有緣的房客,仔細看條件,地點在台北市,月租金卻只要1千元,5坪雅房有陽台,家具齊全,更好康的是免費提供三餐,但身份要求女大生,另外三大條件,必須喜歡小孩、重視衛生、個性開朗好相處,真的越看越奇怪,尤其這一行字,我們還會另外給5000~10000元的生活費,這個物件被po在網路討論,網友調侃,到底是在租屋?還是在租身體?
記者/林佑之、凱銘 採訪報導……↓
房仲作家/陳泰源:以隔間雅房至少最低也要3千塊錢起跳,而且這個已經是最便宜,而且是最簡陋的狀態,所以說以單就現在這個物件月租金才1千塊錢,可以說是相當的詭異。
專業房仲一看都覺得案情不單純,屋主劉小姐在租屋網解釋,是讓來台北讀書的女生無後顧之憂才提供1萬的零用錢,其他網友則當起鍵盤柯南紛紛推測是在找包養,但有人說包養幹嘛要要求喜歡小孩?而且包養1萬塊太少,明顯是要找保母或家教。
房仲作家/陳泰源:去看房子的時候建議一定要白天,第三點,一定要攜伴前往,畢竟這個租屋網站它沒有辦法過濾房東的身份。
如今打開租屋網,這個物件已經搜尋不到,但有網友現身說法曾經跟房東本人通過電話,答案揭曉就是要幫忙照顧小孩,屋主是單親,對人很好,只能說租屋條件真的千奇百怪。
房仲作家/陳泰源:包含說像實名制,以及看屋的時候還要附上名片,房東也要確認說房客是不是付得起租金,職業正不正當,收入穩不穩定。
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各取所需,沒有誰對誰錯。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OUlcx5W3y8c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4/210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