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日常 | COVID-19確診心境&紀錄
⚠️沒想到會打這麼多,文長請注意⚠️
接近兩年的防守終於破功
🦠沒錯!我們確診了🦠(但也快好了)
聽到醫生打來通知確診那剎那,心想TMD怎麼會感染,但我們還是好冷靜,因為以沖繩感染者的人口比例佔世界前幾名來看,現在被傳染也不奇怪,只是覺得好不甘心!
日本的佛心防疫讓疫情持續蔓延,和疫情共存已是眾所皆知的問題,我沒有完全不出門,即使內用我們也都避開人多的地方,口罩戴好、勤消毒!但不群聚、不酒聚、不出沖繩縣外(除了婚禮返台那次)是我們最基本可做到「守護自己守護沖繩」的事,不然多想趁著沒有海外觀光客時到處去日本各地旅遊。
其實我很猶豫要不要公開,很怕被歧視或公審,看到電視上日本藝人感染復原後被採訪,說自己沒做好防疫害了自己也影響別人,我心想感染是自己的錯嗎?開始怨嘆怎麼周遭有些每天喝酒亂跑的人都不會感染⋯但想了想,決定把確診過程公佈,也讓大家知道目前日本沖繩的疫情狀況。
L先生在租車公司上班,2020年中有一段時間在日居民都很害怕疫情,幾乎不太旅遊,所以他也被迫減薪休息,而我的公司因為專做海外觀光客從那時開始就休業到現在,所以基本上都在家工作。到了2021年,開始防疫麻痺,即使沖繩在緊急事態宣言、醫療崩壞之下,旅遊的還是很多,L先生加班狀況也很明顯。L先生上班要接觸來自各縣的客人、同事工讀生也多,雖然這次的感染源不確定是來自哪裡,但很可惜的是,如果大家能夠克制自己的行動、更重視病毒的存在,也許日本疫情就不會這麼嚴重。
L先生還沒打過疫苗,他預約到月底才能打(很難預約),而我在確診前一週正好打完輝瑞疫苗的第一劑,但還是感染了🥲慶幸的是,我們的症狀都還算輕症。而且夫婦感染至少能互相照顧以免發生意外。
【發病與處理過程】
🔹8/09星期一(L先生有進公司)
➰L先生稍有咳嗽現象,體溫正常
🔹8/10星期二(L先生確診)
➰早上碰到L先生手臂覺得很燙,一量38.1度(但精神很好),叫他先不要去上班馬上聯絡公司,接著前往可以驗PCR的診所(疫情期間不是每間醫院都能接受發燒的病患),但那時候我沒有症狀所以忘記也跟著一起驗。
回家後馬上消毒、全程戴口罩,房間分開。晚上醫生電話通知L先生陽性確診。當初💉打疫苗前買的退燒藥、補給品等,在這次派上用場了(苦笑)
🔹8/11星期三
➰L先生反覆發燒、咳嗽、腹痛,我則是開始輕微咳嗽,其實已經覺得有點不妙了(算是發病第一天)
🏥一開始沖繩縣疫情管理中心打來確認身體狀況,接著詢問要自家療養還是飯店療養,但飯店需要候補,而且不確定要等多久,完全沒有送醫診斷的選項,這時期感染只能自保!我們想說症狀還算輕微,所以同意在家療養。對方告知幾隻電話號碼,在緊急時可以打過去求救🆘
🏥保健所打來確認資料及身體狀況,確認L先生與其他人的接觸狀況(結果公司竟然沒有人符合接觸者),中間提到同居者的我是接觸者,最好去驗PCR,然後叮嚀我要隔離2週。我告知保健所「很多檢驗機構不接受已是接觸者的檢查,而且我開始咳嗽,說不定早已感染」保健所才說會幫我找診所驗PCR。
🔹8/12星期四
➰L先生持續低燒、身體疲倦、背部痛、咳嗽,我差不多跟在他後面出現一樣狀況
🏥換了一個保健所窗口打給我,說會幫我安排檢驗。然後一直跟我說接觸者還是要隔離十四天喔!
❓但這邊我有點疑問,我上網查詢,陽性者從確診或發症起那天開始需自家療養10天,且最後的72小時內症狀必須消失才算解除。(事實上應該沒人管)而接觸者從最後接觸日開始算起隔離14天,照理來說我要等L先生接近復原後算起隔離14天才能解除,而保健所則說從先生確診隔天開始,指示的方式不同,其實蠻有可能造成疫情擴散。
🔹8/13星期五
➰一整天幾乎是發燒⇨吃藥退燒⇨飆汗⇨發冷不斷循環🔄兩人的症狀差不多,狂咳、無力感、背痛、鼻塞等症狀。但還好都有一些食慾,基本的營養、水分、電解質補充很努力進行,因為真的超怕「病情惡化」!
🏥保健所通知找到住家附近醫院可驗PCR了,因為沒車,所以特地找附近走路五分鐘可抵達的醫院。原本他還問我有沒有親人可載我去,我滿頭問號誰要載接觸者❓他後來也知道自己問錯(笑)
🔹8/14星期六
➰一樣反覆發燒退燒、狂咳、喉嚨的痛偏撕裂傷痛、無力感、背痛、鼻塞,有點心悸、腹部脹氣感,然後最擔心的味覺及嗅覺喪失也發生了。(無法吸貓⋯⋯也無法用外送美食慰藉)
雖然是在家靜養,但在家就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打掃、洗衣、備餐、整理、消毒⋯⋯每做完一件事後就必須躺回床上休息⋯累
🔹8/15星期日
➰體溫終於來到37度左右,不用再一直吃退燒藥,但身體還是會發熱、咳嗽、疲倦、脹氣,味覺嗅覺依然喪失中🥲
👨🏻⚕️醫院打來告知我確診(都這樣沒確診才怪)
🏥L先生發病第七天收到保健所寄來的血氧機(超感激!),血氧含量正常,至少讓我們安心許多。
🔹8/16星期一
➰體溫36.7-37度。請朋友送來的止咳藥順利減緩咳到要死的情況。燒退了,但身體痠痛、疲倦感加上頭痛,幾乎讓我昏睡一整天,無法思考。
今天是感染後第九天,精神很好,情況也穩定,咳嗽還是一樣,不過味覺與嗅覺恢復了20%,很抱歉讓台灣的家人擔心了😔
在沖繩的公司以及周遭一些友人知道我們的情況,很感謝他們都願意協助我們,我們也都給正面的回覆,意識清楚,呼吸正常,請他們不用擔心,但其實內心很不安,加上新聞又會播報病情惡化在家死亡的案例。自家療養該如何做?怎麼觀察自己的症狀?忽然重症化該怎麼辦?和L先生兩人僅能互相詢問狀況,有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會去隔壁觀察一下是否有正常呼吸。其實覺得很無助心也很累⋯但很幸運慢慢復原了!
統整想說的(讓我發洩一下)
▪️日本感染者越來越多,現在又怪沒有病床、保健所無法提供完善支援,會走到醫療崩潰這一步真的是被他們自己人小看疫情所害的。
▪️ 不幸感染時請自保,目前在沖繩中、輕症者只能靠自己自癒💪🏻輕症10天過後即可解除,沒有嚴格管制很難保證感染者不亂跑,請在日的大家小心。
▪️發病後建議將症狀體溫🌡完整紀錄下來,以便保健所詢問,萬一有變化也能提供參考。
▪️相信打疫苗可以減低重症化的風險,卻很多人以為打完就是無敵。即使感染過還是有可能二度感染,復原後我依然會小心。
▪️自家療養時適時補充營養品,雖然花好多錢,但覺得體力有差。
▪️老實說確診後感到不安又難過,但堅強起來,保持正面心情抵抗病毒很重要!
▪️日本人防疫能不能團結一點(好像來不及了),相關醫療人員真的很辛苦!真的!!!

以上,單純是我在沖繩確診的紀錄
目前已快康復,請大家不用擔心!
有心人士請勿斷章取義,謝謝☺️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接觸 卻 沒確診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我是角爸。今天來跟大家談談一個禁忌的話題──設立界線。
「設立界線」這四個字常常被列為與BPD相處的首要任務,或者是必要條件,或者是第一個被拉出來談的原則。但這四個字看起來我們好像明白意思,實際上我想了很多年才終於想通。
以我與角媽相處的例子來說,由於角媽在年輕時與第一任交往,首次認識了BPD症狀時,她就知道如何與BPD相處的原則,也就是她自身在還沒確診為BPD之前,就已經知道設立界線這件事,所以當她身為BPD,她更清楚知道,別人會怎麼採取跟她之間的相處行動。
所以她最先排斥的,就是「設立界線」。
我想這個原則遍及所有的BPD,也就是所有的BPD應該都一致最討厭這件事。別人要跟他們設立界線。但偏偏這件事卻又是所有針對BPD的專業書籍上講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設立界線,顧名思義就是設定出一個原則,規範出一個距離,如果妳超過了這個距離,做了違背這個原則的事,我就沒辦法再和妳維持這樣的關係。這對BPD來說是極端痛苦的事,因為BPD是多麼的想和人建立關係,只是他們的關係是過度的,無法控制的。
這是很矛盾的事。明明知道人與人之間都應該要有一個距離,但他們就是無法處理好這個距離,所以才會常常導致自己痛苦,身邊的人也痛苦。
專業書上說,設立界線就是要幫助BPD能重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一種理性的態度,來讓BPD理解與認識人跟人之間恰當的距離應該是什麼。
原理是沒錯的,只是到底該怎麼做,基本上我沒辦法在書上看到有用的例子,最終我們還是靠自己摸索出我們的答案。
以我和角媽的故事來說。我並不是一個良好的範例,因為我沒有設立任何界線,甚至在相處了兩三年之後,我和角媽說過這樣一句話「雖然書上說要設立界線,但是我不覺得這是適合我們的方法。」(這句話我是在第三階段時的某一天講的)。但是說是這樣說,我還是有一條界線存在,那就是拿刀。
這是發生在老大出生,我和角媽一起回她的娘家做月子的那個月發生的事。做月子的那段期間,可以算是我們彼此相處的狀況最糟的一個高峰,如果以我區分我和角媽的相處階段來說,這算是第二階段的起頭。也就是認識了BPD也磨合了一陣子,但還沒真正找到適當的對應方法的那個階段。這也是我們最波瀾起伏的一段日子。
做月子的那個月,因為產後身體的不適與我們照顧新生兒的疲累,都讓我們身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緊繃與壓力點,一個月內幾乎每個禮拜都有爆炸的大事件,有一次的大事件就是角媽衝到廚房拿起菜刀,蹲坐在牆壁。當時我既憤怒又害怕,我覺得這已經超過我的理智線,超過我這輩子能接受的範圍了,所以我表面上希望解決事件,但是我已經暗地下了要離開的決定,從這一刻開始萌芽。
我內心計劃著當我決定要分開的時候,我該怎麼收拾行李,該怎麼處理過程,該怎麼成功執行,一方面還是維持著日常的運作。
在做完月子回台北的時刻,當時我們決定由角媽外出工作養家,我留在家照顧小孩,因為當時角媽還無法接受我與外界接觸,所以由她來負擔家計。當時孩子還在娘家由外婆照顧,我和角媽北上面試,在等面試的時間,我在角媽面試的公司外頭附近的騎樓下等待,等待的期間我看著人來人往。差不多過了30-40分鐘,我看著一位女性的背影過去,正好對上從公司面試出來的角媽的視線,角媽站在原地,站在那裡看我,我知道不妙了,她走過來我旁邊沒有講話,然後和我一樣蹲坐在騎樓旁,我心裡處於一種很不舒服與不平衡的狀態,正等待著事件發生。我說了不恰當的話,角媽生氣的掉頭就走,我心裡的線也斷了,我決定就是這個時刻。我也掉頭往反方向走,決定執行我的離開計劃。我騎車回到家中,收拾我的證件護照跟幾件簡單的衣服,手機關機,開始騎著車往南跑,想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縣市,一切從頭來過,我會寄錢給角媽,但是我不會告訴她我在哪裡。
當時天色開始變黑,我一路經過新竹,邊騎淚水也邊流下來,不知道到底為什麼我的人生要走到拋妻棄子的在異地謀生的這個下場。直到苗栗的時候因為路線比較複雜,我不得不打開手機查看地圖,馬上就接到角媽的奪命連環叩。我接起電話角媽哭喊著我在哪裡。
後來我還是回到台北來解決這件事,我們從在一起到當時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朝夕相處24小時在一起,直到那天晚上我們才首次分離。隔天早上我們見面了,回到詳談的階段,又重新修復關係。我告訴角媽,這一切的起源,都來自她拿刀子的那一天。「拿刀是我的界線,因為當妳拿起了刀子,我就不會再跟妳說真話,妳拿起刀子就是在威脅全世界不能跟妳說真話,因為大家都害怕妳,妳想要的是這種結果嗎?」
從這次事件之後,角媽確實沒有再拿過刀子,雖然有幾次很接近,我也有先擋在往廚房的路上,但幸好就是沒再發生。
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提起界線這件事。
設立界線這件事,就像是在跟BPD說「我就是要和妳維持距離,在這個距離之內,妳都不能進來」,這句話在BPD耳裡聽來,就是在說「你永遠都不能接近我」一樣,判了死刑。
但是以陪伴者來說,設立界線又是必須的事,因為如果沒有設立界線下去,陪伴者也終究會精神出毛病,承受不住那個過度的精神壓力,然後演變成另一個BPD。
那究竟該怎麼辦?
在我不是良好的設立界線的範例的前提下,我提出我的想法,請大家斟酌服用。
設立界線,不能夠用「這是我的界線」(雖然我前面的例子是這樣說),或是「我要跟你設立一個界線」,這樣的說法。因為這是一種打契約的句型與概念,這是會讓BPD很絕望,且對兩人的關係形成一種沒有互相幫助的做法。
假如和BPD只是一般的友人,不熟,或是諮商師這種關係,可能還可以用這種句型來設立界線,但是陪伴者不行。
最適合陪伴者的做法,需要幾個前提:
1.需要有建立信任感的行動,且曾經得到BPD的認同。
2.建立言行一致,且曾經得到BPD的認同。
然後才能做
3.在到達界線的那一次修復關係的時候透露「我很愛你,但是這次是我的極限了,我沒辦法再承受第二次,我最終還是會崩潰。」
這是BPD最合理能夠接受「界線」這件事產生的情境。而前提是陪伴者是真誠的。
所以回過頭來說,設立界線這件事,重點不是在「設立」,而是在「界線」。在適當的時機讓BPD理解「線」在哪裡,「線」是什麼,越過了「線」會發生什麼情況,當「線」的概念成形,不需要設定也就存在在那裡了。
如果沒有經過上面的故事,只看這一段,也許會覺得「設立界線」不就是這樣嗎?要設立界線當然要知道線是什麼(講出事情)線在哪裡(講出情境)越過線會發生什麼(威脅)。但是必須要透過上面的故事,才更能鮮明的描述,設立界線不是只是單純為了設立界線而做,必須要讓BPD真確的理解這件事對於陪伴者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與對這段關係造成多麼不可逆的傷害才行,所以,必須要經歷過一次。
單純的設立界線,只會產生單純的威脅的效果,並不會讓人心服與認同。
最後回到我和角媽現在的狀態。
故事中的界線是產生在第二階段的開頭,在這之後我們還是陸陸續續經歷了許多風波與故事。而「同理心」的產生,是在第二階段的結束與第三階段的開頭,從那時起,我和角媽的關係才真正開始得到具體的改善。
現在我和角媽的第四階段,也就是每個BPD都可能達到的未來,我和角媽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界線,她知道我的點,我知道她的點,我們在這些時刻都會懂得去尊重對方,不再為了「爭權」而去挑戰對方的點。所以在這個階段,設立界線也不叫做設立界線,而是我們尊重彼此的界線,這是透過許多的互信與磨合,得來的結果。她相信我是可信任的,會同理她的,所以她願意尊重我,我也實質上在每一次敏感的關頭,理解她,認同她,不激怒她,不貶低她,所換來的等重的尊重。
角媽聽完我說我要寫這些設立界線的故事,她說,「其實我們就是互相磨合,學會了怎麼互相相處而已,在某些事上她讓我一點,在某些事上我讓她一點,後來也就只是這樣而已。」
現在的角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重心,就不再像過去一樣,會緊抓著負面的情緒不放,也因為沒有緊抓不放,所以和我一樣,有些敏感的時刻,過了沒幾天就什麼都忘了。我要角媽也來寫一些文章,角媽說要是當下沒寫,過幾天就忘了,可是當下又常常沒空,所以文章量就變得很少。這就是角媽的日常,也是成長之後的BPD和過去變得不一樣的地方。
接觸 卻 沒確診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爆卦] 希望我家能讓你們有所警惕 https://disp.cc/b/163-dCAf 『我們家的例子或許你們看了會明白,也因為昨天有版友發了文也讓我想把我們家的狀況分享出來,也許我們的狀況可以讓你們有所警覺。
家裡的狀況
爸爸,先說他的先天狀況,他年紀已經很大,行走不便,兩腿已經換上了人工膝關節,其實年限已經差不多加上跌倒他從年初就開始沒有出門,出門只去診所和掛號加上不良於行配合老人卡固定計程車外出。另外他就是超高風險群,高血壓+糖尿病+超高年齡。
媽媽,除了因為親戚有個孤老的必須定時探訪醫院外沒有其他的路徑,頂多家附近的麵包店採買麵包和固定店家買冷凍食品外不會去哪(也是有固定掛號檢查身體)。年齡也只比爸爸小兩三歲而已。
我老婆,上班下班固定外,我偶爾下班會帶他一起採買和吃碗麵就回家,其實我們也都非常固定,沒有特別跑哪。
我兒子,一歲半左右,疫情爆發後再也沒帶他出門。
我,疫情爆發後,我去了大賣場兩趟購買物資外就是固定上下班帶老婆,以及你所知道的全聯之類的固定採買。因為我們家庭考量的原因,我是在家帶小孩。
我會從頭說明起我們家到現在月底所發生的種種,以及講一下面臨到的所有狀況。
5/18我爸爸有感冒症狀(輕微)因為平時配合的家庭醫生沒開門想禮拜三再去。
5/19我爸爸開始不愛吃甜(以往能吃的甜度開始變得不能接受。這時還沒發燒,醫生看完後給了一般的感冒藥就回家了。
5/20爸爸開始發燒,也是今天開始爸爸忽然胃口不好,四肢疲弱,我們因為爸爸平時出門都很固定+爸爸年初摔倒後身體就開始不好,以為是感冒讓身體不好。
這時我開始打1999和平時配合的大醫院詢問可否看急診(此時因為新聞播報說急診關閉不收人,沒足夠資訊下爸爸身體虛弱我不想白跑一趟讓爸爸勞累。)
打了很多電話得到的消息是
:我們只收治重症病患。
這時問爸爸,爸爸雖然已經不太想講話,不過都還是能表達意識狀態。
5/21媽媽那邊得孤老親戚因為生命跡象已經也有問題,所以也在準備後事。爸爸依然同樣狀況,無法親自下床,走路吃力,發燒持續所以我一早就開車帶著爸爸去平時的診所看病。醫生此時有詢問爸爸是否要去通報和篩檢。爸爸覺得沒必要,因此拿了退燒藥後即回家。晚上吃藥後就有退燒(不過還是37度以上)
5/22白天沒什麼大問題,孤老的親戚走了媽媽執意要出門,我這時覺得已經不太對勁了,我請媽媽不要出門,媽媽還是出門幫親戚處理後事。晚上爸爸忽然急速惡化(發燒更嚴重,意識迷茫)我打了半小時的救護車才來,緊急送醫院。
本來以為是什麼併發症,因此我在兩天前已經請媽媽準備好衣物讓媽媽去陪爸爸。上救護車也是媽媽陪爸爸去。
到了醫院後過了半小時,醫院醫生跟我打電話。
:對不起,請問是xxx兒子嗎?
:我是。
:你爸爸的狀況很不好,血氧已經在60多了,關於一些可能隨時要準備的文件我們不希望你媽媽簽署,希望年輕人能來。
:好的。
我趕緊到醫院,醫生只讓我進去見爸爸。
我跟爸爸講的最後一句話。
:爸爸,你還要好好的康復,不要想太多,小屁孩還在等著你寵他。
爸爸這時帶著呼吸器,還是有意識的跟我點了點頭。
好了,接下來的半小時最難熬。
爸爸確診了,急診室驚呼,(用代號稱呼)(可是我一聽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明白是在說我們家)
Oh shit XXX確診了,糟糕了。
醫生過了十五分鐘後出來,跟我們說爸爸確診,並且討論是否氣切以及我們的簡易接觸史。
這時也許病患的量還沒多到誇張,所以護士們也只叫我們在外面,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時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我怕媽媽不舒服,而且我慌亂了,醫生也因為判斷說我跟媽媽都是親密接觸者,只要有一個採檢就行,因此只有我去做篩檢。
可是我已經觀察到,很多都是中老年紀也許沒這麼嚴重可是都是類似症狀的患者不斷的往急診室走。
第一次快篩,我是陰性,因此我們就回家等消息了。
回到家以後,我們開始緊急打電話。
媽媽因為這時還沒有症狀,我也都有貼身照顧爸爸快篩陰性,所以我們還沒有自覺性,我們只知道我們必須開始隔離了。全家在客廳戴著口罩討論接下來該怎做。然後我叫媽媽開始自己住(他們臥室有獨立浴室)不準出來。
5/23正常的一天,由於我們臨時被告知確診,我們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我們不敢外出,所有該通知的鄰居、親戚之類的都通知。媽媽那一邊也因為我那時沒能阻止他,所以讓她那邊葬儀社、醫院、親戚為數不少的人被自我匡列。(沒任何通知)
晚上接近10點的時候醫生忽然打給我,跟我通知,我爸爸血氧已經掉到更低的數字了,拉不回來,我再三的拜託他們,也很感謝這位醫生,他最後用對講機按擴音,然後用手機讓媽媽和爸爸說最後幾句話。
5/24 凌晨接到電話。
媽媽午餐過後開始發燒,這兩天我已經打了上百通電話1922 1999疾管署,你想得到檯面上的電話我都打過了,沒人理我們。最後某個單位直接跟我們講。
:你現在是陰性對不對?
:對
:那你現在沒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對不對
:對
:那你要出門我們沒法控制你
:你的意思是我可以開車載媽媽去看醫院嗎?
:我沒教你這麼做,妳不要釣我。
帶媽媽去醫院後,我那天非常無助,我到我們家附近的大醫院,我在急診的停車場門口下車詢問,我媽媽發燒了,我們家有確診者,請問你們收嗎?
歷經了6個小時,媽媽也確診了。這六個小時我只看到的是進進出出的病患大多都老人家,救護車下來的都是重症病患。也根本收不了,甚至連輪椅都不夠只能讓不良於行的病患坐在椅子上等待。
5/25補充一點禮拜一晚上已經接到關懷電話,禮拜二開始有負責我們的人開始做簡單疫調以及足跡確認,因為我父母確診,我強烈今天要求帶我老婆和兒子去篩檢。
關懷我們的人員答應我開車外出去篩檢,在出發前兒子也開始發燒,早上出門,因為兒子還小的緣故我們要求兒子做完快篩後我們回去等通知。
這時我看到其實比起前一天更多症狀更嚴重的老人家們不斷送進來。
5/26兒子告知確診,老婆陰性。
晚飯過後,我開始出現症狀,而且不輕微,我判斷之後請求救護車篩檢。晚上八點到凌晨兩點接近三點回家,我快篩還是陰性,醫生判斷不太對幫我做X光和CT,我沒抽血檢驗是因為我畏針,覺得有問題CT和X光就可以判斷。醫生說我確實有肺炎,我自己判斷該有的症狀都有,拿了藥以後他們原本還要我搭防疫計程車回家,(此時還沒開放搭乘確診病患,雖然我是陰性不過我該有的一個症狀一個也沒少)
最後安排了救護車才總算到家。
5/27我不敢把我確診的事情跟我媽媽講,我兒子發燒很嚴重,我也開始持續向熱浪式得一波一波的發燒症狀發作(此時血氧95,前幾天還沒發作前從親戚那拿到血氧機我還有98)
兒童醫生追蹤問診是跟我們提到她怕的是之後兩三個禮拜的免疫風暴,要我們注意小孩子兩三個禮拜後的肚子疼發燒症狀。
我媽媽關在房間裡更不敢跟我們講實話,不過感覺他已經開始症狀再讓他不舒服,也許是兩個親人的走加上病痛的發作。
確診當天我已經打了不知道多少通電話,我非常的無助,我知道基層都忙翻了,可是我們家真的已經沒有任何本錢再因為延誤或是有機會的情況下浪費任何一滴點原本可能可以提早治療的時間。
5/28原本通知媽媽可以入住檢疫旅館,當天到今天都沒任何反應,中午過後我和老婆感覺媽媽忽然狀況變得很不好,再拜託關懷我們的人員協助下,媽媽原本要住檢疫所改直接住進負壓式隔離病房。
5/29今天也許媽媽因為住進了醫院,我全身緊繃的心情放鬆,晚上燒更嚴重,我血氧掉到88-90。不過自己判斷還能正常,加上醫療量能吃緊我就沒要求再去醫院了。
媽媽血氧掉到80沒跟我們講,小孩發燒痊癒。
5/30媽媽狀況還是很不行,也許疾病加上自己一個人在醫院,醫生有把他血氧拉回到95。我發燒看起來還是會持續燒,關懷中心跟我講會請醫生視訊看診。親戚特地送了麥當勞來,這是我們這一個禮拜唯一能吃得下口的食物。剛順完文章醫院打電話告知有點打不上媽媽的血氧,由於症狀未達到健保卡的標準,治療用藥2萬元需自費。
.
講講情況。
1、誰在跟我說疫苗的事情,我可以很明白的講。我爸爸很怕死,他早就問過他配合的醫生診所可不可以打疫苗。醫生跟他講他年紀大,等過一陣子數據比較多了他再打會比較安全。側翼的垃圾們,你們自己都可以滾動式調整,你們就不允許老百姓們滾動式調整?
2、我四次陰性,別再跟我講笑話。我就是例外,懂嗎?我就是,別以為你陰性就沒事。底下附圖證明好嗎?
https://i.imgur.com/uLHEnG4.jpg
3、政府去年守得好,去年的紅利加分沒讓他們為所欲為嗎?錯了就改,為什麼這點看不懂?什麼叫做去年守得好你們不感激,今年你們就抱怨連連?
4、去年的相信政府,如今就是我們家最鐵的寫照。你們在笑中國不好,我只講問題點。
ㄧ、去年全世界大國家有哪個幹得比中國好?事實上中國死的人不少,最少今年已經壓制下來也有(沒選擇)疫苗可施打。
二、他們邊境隔離你們要不要去看看有多嚴格?
三、我岳父岳母能天天出門打牌遊玩。對,他們的政策就是痛下去並且嚴格控制才能穩定住。
5、1922、1999、疾管署、衛生局基本上都單幹,資料整合不到位。而且各有各的說法以及一套SOP。當然,上禮拜是最兵荒馬亂時期,我能諒解我能體諒。只是我們家這樣我當下沒有任何幫助感我非常的無助。
6、我和我老爸老媽其實症狀(發燒、胸悶)前其實我這兩天回推有發現到,我們對甜的東西感度變很高,以往我們能吃的甜的食物變得很難以下嚥(非水果比較準確)。我們家都是這樣(小孩畢竟還無法表達因此無法判斷是否一樣)
7、我和我老婆從來不覺得我們能躲過,我們遵守著各項SOP還被調侃,你們家都這樣了,你覺得你躲得過嗎?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躲得掉,只是為什麼乖乖遵守就被當笑話來看呢?我當然知道你們已經每天上班十二小時很累,我也不想浪費資源在我們年輕人身上。
8、禮拜日我爸確診到禮拜三,我可以很明白的講,假使我們家沒有自覺就開始居家隔離的話,這三天的空窗期其實才是最恐怖的。這也是疫調應該到最後沒有任何的意義可言的原因。
9、回到上一點,因為臨時,我們什麼都沒有準備,我卡費沒繳銀行雖然讓我遲繳不過我卡上限接近臨界點,現金沒人敢收,連外送都不送上樓,我們也不敢叫。畢竟我們只剩現金和還需送上樓(雖然有電梯)
10、里長很沒用,不用請里長幫忙,1922、1999會講叫你要跟里長溝通消毒和丟垃圾?實際上應該還是關懷你的單位幫你受理丟垃圾的服務。
11、我不知道為什麼沒人能理解,高危險族群群聚家庭,即使我們沒確診,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心力處理每一餐,為什麼沒有配合的需求餐廳可以固定提供餐點。
12、補充第二點,我陰性,所以地方都知道我症狀一定確診,上面的卻說我陰性,你們懂狀況了嗎?某醫生拍桌罵的我感同身受,有多少我這類陰性的人在上面只是一個數據?甚至連數據都不是?補充一點,我兒子能住防疫旅館,我和我老婆不能因為我們陰性,還要再抓我們去挖鼻孔。
13、鼻孔的處o權很珍貴,你們要好好珍惜,被強插真的很不好受,尤其都有了症狀卻還是陰性。
希望我家的狀況,能讓你們明白,台灣現在面臨到的情況不是你每天跟朋友討論吃夏慕尼還是馬辣外帶爽爽吃然後下午去好市多採買這麼開心。
尤其老人家,你們家真的老人家硬頸講不聽的,帶他去台北大醫院走一遭看看好嗎?
另外細節上的瑕疵之類的請容許我還在有症狀無聊時能竭盡所能把記得的消息打出來,可能會有誤差,請體諒。盡量不再回文。』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