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時,我們會有空嗎?如果能有喝咖啡的時間,我希望能在家裡的沙發上,舒服的享受最後的時刻,那場景應該會很像在演電影吧?
則文是我們【青年接線生】首集來賓,三級警戒期間因為他阿莎力答應當來賓,為我們首播帶來許多人氣。直播前為了瞭解他,我在收集背景資料時,被他「曾到緬甸出家」的經歷吸引,而後一直沒機會聽他分享這段過程。
或許是知道我對他還有許多座談會無法暢聊的問題,則文送來的這本新書《世界末日時,有空喝杯咖啡嗎?》讓我找到了當初最好奇的「出家」經驗,原來緬甸有「短期出家」的習俗,對他們來說,一生出家一次是必經過程,也是被祝福的事,則文一路探尋門路,踏上了他當和尚的冒險旅程。
書裡有一句話讓人羨慕,他說到哪裡都會被認成「當地人」,因為則文富有歷史底蘊,所以更能同理在地,與他們拉近距離,我想也才能有這本書的出版。
跟著則文的文字漫遊,就像是被他拉著一起走進各國,從清邁到越南,再到新加坡、緬甸、柬埔寨,陪著他再次經歷過往旅程,而我也能緩解疫情間無法出國的悶,總有一天也想效法他,帶著台灣的明信片,送給世界各地的有緣人。
不管是個人壯遊或是他的職涯經驗,則文的人生閱歷,常常讓我忘了他才31歲,出了五本書(還是更多?)、擔任過人資經理、行銷主管到現在自行創業,他說:「只要開始選擇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認為他先相信了自我,於是成就了自己。
#何則文
#世界末日時有空喝杯咖啡嗎
#新書推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粉領族、小資女,女人出外工作不稀奇,白天上班晚上持家的職業婦女也不稀罕,但,如果是一九○○年的台灣呢? 女人上班,其實是近一百年來的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值日治時期的台灣就...
接線生歷史 在 咖啡貓aka楊盈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藝論紛紛X 『你說,我收到』「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專訪
首播時間:2020/10/03 pm1:05
迪化207博物館
你有用過轉盤式電話嗎?
你知道在家家戶戶還沒有電話號碼時,接線生竟然有身高和體型限制?
總是推出許多細緻且喚醒人們對老時光美好記憶特展的「迪化207博物館」,這回推出「你說,我收到」通訊特展,且來聽聽館長華安綺的精彩分享!
##活動介紹
提到「通訊」你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馬上回答是現在最當紅的5G、以及最新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年輕人沒有了手機聯繫朋友可能很難過日子。「飛鴿傳書」原來不是歷史劇或小說的情節,台灣以前真的曾經靠飛鴿傳遞訊息,這些珍貴的通訊器材、歷史與故事,2020年夏天迪化二0七博物館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你說,我收到」通訊特展,精彩呈現台灣百年來的通訊演變:原來飛鴿傳書可從唐代說起、沒有生產馬匹的台灣在清代靠著平埔族青年以雙腿來「跑文」,以及近代的郵政、電報、電話、B.B CALL、大哥大到智慧型手機,這些變化影響許多人的生活,也創造了跨越不同時代的通訊回憶。展場中更特別打造「尋找D先生-密室逃脫」遊戲,一起來透過展示與遊戲,讓我們更瞭解通訊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迪化二O七博物館(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07號)
週一至週五10:00 ~ 17:00 (每週二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 10:00-17:30
免費參觀
1.2樓展出 「你說,我收到 – 通訊」特展 2020/8/1-2021/1/17
免費導覽
開館日上午11:00、下午3:00各有一場定時導覽
【藝論紛紛】播出資訊
台北地區FM90.9週六13:05
蘭陽平原FM90.3週日16:00
佳音Love聯播網
佳音電台FM90.9 +羅東電台FM90.3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接線生歷史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22年 #九十八年前世界首部移動電話 可叫接線生放唱片聽歌。Colorized色彩 瘋狂歷史
這片段來自1922年的有趣鏡頭是由百代影片研究人員發現的。 它表明,98年前,#移動技術和音樂結合不僅得到了思考,而且還在試用中。
接線生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粉領族、小資女,女人出外工作不稀奇,白天上班晚上持家的職業婦女也不稀罕,但,如果是一九○○年的台灣呢?
女人上班,其實是近一百年來的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值日治時期的台灣就跟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深深地捲入了工業時代的巨輪裡,也如同英國、日本,台灣開始出現了女性上班族的身影。
這些走出家庭,走入社會,全身上下散發陽光、外向、溫柔又堅毅的女子,總覺得自己和上一代相比非常幸運,有職業、有收入,可以燙頭髮、穿洋裝,還能出門看電影、喝咖啡。但是,那也是個工作與婚姻無法兼得的年代,社會上有專門針對女性的〈職業婦人十戒〉,還有人認為「職業婦女就是低下」。
事實上,若深入了解這些踏出家門、勇敢投身工作的台灣女子,你會發現,早在五○年代經濟起飛的「家庭即工廠」之前,就有無以計數的台灣女人身兼家庭女工,靠精緻的手藝養活一大家子人;一批批在大工廠裡工作的菸草女工、製茶女工、縫紉女工,更是任勞任怨默默工作,以「忍耐」支撐著日本殖民地台灣的經濟。
當溫柔婉約知書達禮的女老師終於站上教育第一線,無疑讓更多台灣少女獲得父母的首肯,真正擁有受教育的機會;眼明手快的電話接線生「電姬」不斷穿梭的快手與細心,一度為台灣人織出最先進的聯絡網絡;而產婆那雙溫柔的手,更不曉得安撫了多少台灣母親的心,接生了多少個哇哇啼哭的「台灣之子」。
車掌、老師、電話接線生、藝妲、咖啡店女給、女工、女事務員、護士、產婆,本書將一一細數她們的辛酸甘苦。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阿嬤或阿祖,在那個似遠又近的日治年代裡,曾留下如此動人的倩影!
作者簡介:蔡蕙頻
一九八一年生於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曾以〈以青春為彈藥,一場無盡的反攻:評司馬中原《最後的反攻》〉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二○○九年「台灣藝文評論甄選專案」文學評論組佳作。
熱愛台灣,喜歡旅行台灣各地找尋每個歷史現場,品嘗各種台灣小吃,用不同語言和不同的人聊天,蒐集各種紀念章。喜歡懷舊和復古的一切事物,著迷於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生活的活潑氛圍,對歷史充滿好奇,喜歡自己找出歷史謎題的答案。
曾出版《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合著)等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dZYzIyAFb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