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出版 新書分享:《#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陳宗暉〈祝你早日康復〉(節錄)
飛魚再度過境的夜晚,部落徹夜未眠的日光燈管下,等待漁人重新歸來的婦女猶如海魚趨光。
「男人下海,我們就不睡覺。下海以前,我會幫他禱告。」
大船下水以前,必須滿載祝福的芋頭。
「好忙啊,還要去抓螃蟹、做芋頭糕。我們婦女要給他們做一個儀式,我很喜歡我們的傳統。但是,如果有好吃的男人魚,我也會吃。」
海被各式水泥擋住,門口沒有海,門口還有飛魚。「我還會夢見我們以前的房子。」我的面前現在坐著一位長髮少女。「以前他們看不起我們的文化,現在又說要回復傳統。傳統就是一直傳,要怎麼回復?我還是會去抓螃蟹、做芋頭糕。但我不一定會去表演那個頭髮舞。」
太陽再次從海裡升起,潛水漁人依約回到陸地。他請我喝魚湯,不強迫我喝酒。「可以邀你吃飛魚,但我不會邀你跟我出海。機動船可以,拼板舟不行。因為我必須顧慮你的生命。」
島上的禁忌在有意無意之間保護了動植物,也保護了你。
「那些被濫伐的森林,現在都還好嗎?」
「樹都長回來了。」在我還不準備相信的時候,他接著說:「因為造船的人比從前少了。」
海風同時流過欖仁舅與木麻黃,發出不只一種聲響。
這個部落不只一個名字。最初的意思是人很多,一群一群人很多。大船從這裡進港。這裡有全島第一棟旅館與至今唯一的提款機。木造涼台搭在水泥堤防上。任憑愛,假借愛,這裡滿地都是隨口的愛與隨手的傷害。
「但是我們真的那麼容易就被統治嗎?」潛水漁人穿起防寒衣,「你看到的是現代化的裝備,還要敲門看看裡面。」
◆◆
日落而息時,青年帶領客人夜訪森林。父親以節制的燈照尋找角鴞,青年負責沿途解說。犯人與軍人盤據的年代,森林周遭的道路已經暢通,一群人在不會迷路的森林裡進行過度興奮的探險。父親模擬角鴞的鳴叫,聲響被麵包樹與台東龍眼樹的枝葉吸收,被樹幹裡的家族刻痕吸收,隱身的角鴞會不會疑惑?父親的父親們徘徊在家族的林地,聽見孫子發出惡靈的聲音不得不感到疑惑。
潮濕的黑暗中,青年偷偷告訴我,剛才有個植物的傳統用途講錯了。「有的是聽我爸說的,有的是自己翻圖鑑。」回來不久的他,還有夜路要走。
夜行有伴。我們往潮間帶而去,父親負責在浪潮裡捕捉,再以上菜的方式將海洋生物拋進水窪,由兒子照光與介紹。當兒子和我們聊星座的時候,父親望著星星想起海上迷航的事。
「你不是蘭嶼人,你的論文為什麼要寫蘭嶼?」青年趁著空檔問我。
夜空是海,海是夜空。「這裡讓我找到一種父親的感覺。」這裡的小孩常常提起父親,那大概是樹與樹之間的關係,樹與船的關係,船與大海的關係。
「父親的感覺?」
「對,這裡給我父親的感覺。」
小時候,我總是羨慕那些有媽媽的小孩,現在,突然想找一個父親。
有些森林充滿等待。有些森林走不進去。
◆◆
站在潮間帶的我,想起潛水漁人。「在我練習夜潛抓魚的前兩年,恐懼逼我拚命上去換氣。」
大海與夜空交織而成的黑暗是流刺網的黑暗。
在海洋的森林裡失去方向,在森林的海洋裡無法定位。在我感到疑惑的時候,我總會聽見年輕時的潛水漁人入水前的最後一個呼吸,讓我也呼吸到勇氣。
野溪流過水泥河床今夜無眠。我躺在受傷的島嶼裡等待痊癒。我隱約明白,真正的康復不是傷口的癒合,日後的復健才是痊癒的開始。我在礁石上練習走路,受傷的地方需要再重建。一層一層過濾我,海浪是物理治療,是草本的藥。來自大海的父親重新認識海,剛回家的青年想要重新變成海。小孩停在礁石上,回過頭來等我。大海需要休息,大海沒有休息。受傷的島嶼繼續流轉。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陳宗暉 創作
#Gloria 手寫,粉專 字遊空間,Instagram:gloria_handwriting
#林依儂 襯圖(照片亦為依儂所攝),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本篇曾獲第11屆 #林榮三文學獎 散文佳作,現收錄於陳宗暉首部文集《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時報出版,2020年9月29日)。編按:「◆◆」符號為篇中所分的段落區塊。
※遠方推薦(節自推薦文,來源為博客來網路書店)
吳明益〈流轉孤島病中書〉(節錄)
讀宗暉的文字,借用他論文裡的一段話,就像達悟語裡十餘種形容「海」的語彙中,「wawa」意謂著有生命、有情緒的海。海的情緒有時影響了人的情緒,而人的情緒也反饋回海的情緒,我相信讀者在沉浸入他的文字時會感到這一點,從而和我一樣「被這些文章吸引了」。
郝譽翔〈孤獨的長跑者〉(節錄)
唯有創作,是宗暉真正肯敞開心房的時刻,這也使得他的散文風格如此獨特,精緻簡鍊,彷彿白紙上的每一個黑字,都是這只緊閉的蚌殼在長期忍受砂礫琢磨的苦楚後,耗盡了生命元氣,才好不容易淬鍊出來的珍珠,晶瑩,透亮,閃著微微如淚的光。
言叔夏〈飛行器的執行週期〉(節錄)
年少時我們談論起那些關於母親與父親們的事,像流浪表演團裡一個最沉默的手風琴手終年都攜帶著他斗大的琴盒。那時的我們簡直並不知道那些失去與哭泣是什麼樣的意思;而多年以後在這本書裡,母親的病反向結繩一樣地成為了一個原初的標記,「我把最重要的東西都放在這裡了。」撒下麵包屑:「你要記得折返回來取。」
拼板舟植物 在 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
之前本站分享林務局超火紅的2019「里山動物」月曆,獲得很多朋友的熱烈迴響,紛紛詢問如何才可以獲得。現在,林務局即將推出2020「木作之森」月曆、桌曆、筆記本預購活動,有興趣的朋友,請勿錯過,也許您可像我一樣,一次購足大滿足,畢竟這些出版品還兼具收藏價值喔!
月曆每份定價新臺幣300元,桌曆每份定價新臺幣300元,筆記本每本定價新臺幣200元。
預購時間:11月14日(星期四)中午12點至11月25日(星期一)晚上24點止。
預購網址(預購連結將於 11/14 中午 12 點開放):
1. 木作之森月曆(長 75cm*寬 52cm)
(1)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24383
(2) 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30022922
2. 木作之森筆記本(長 17cm*寬 12cm)
(1)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24390
(2) 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30022924
3. 木作之森桌曆(長 12cm*寬 16cm)預購限量 2500 份,每人限購 3 份
(1)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24386
(2) 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30022923
4. 飲食之森桌曆(長 12cm*寬 16cm)預購限量 1000 份,每人限購 3 份
(1)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24392
(2) 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30022926
5. 里山動物桌曆(長 12cm*寬 16cm)預購限量 1000 份,每人限購 3 份
(1)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24391
(2) 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30022925
參考資訊:
小時候玩過的陀螺、家裡廚房的木砧板、電子秤發明之前用的秤桿,知道它們是用什麼樹的木材做的嗎?許多人知道蘭嶼的拼板舟是達悟族特有的瑰寶,但可能不知道拼板舟的船首、船身、船底、龍骨等部位、甚至木釘,都分別來自不同的在地樹種。林務局今(13)日公布耗時9個月企劃製作的2020年月曆「木作之森」及同款筆記本,再度攜手種籽設計,以手繪風格呈現臺灣森林樹種與各類傳統木作器物交織的文化之美,兼具知性與感性。而且本次除了發行月曆與筆記本,更首度推出原木底座的桌曆,都將在11月14日(星期四)中午12點至11月25日(星期一)晚上24點止,於政府出版品通路國家書店及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開放預購!
林務局自2018年起推出手繪風格系列月曆,該年企劃製作的「飲食之森」曆,以和煦繽紛的色彩呈現森林生態系中各種可食植物,看見森林如何點亮人類飲食文化;2019年「里山動物」曆,配合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推動,以Q版風格展現臺灣原生動物的多樣美麗,提升大眾對伴生於里山環境的野生動物與棲地的關注。2020年則延續「飲食之森」的概念,以「木作之森」為主題,持續宣導臺灣森林生態系的多元服務價值,每月份選取最能代表臺灣常民文化的木作器物,以及用於製作這些器物的各個樹種與它們的花、果實及種子,溫潤呈現臺灣森林與你我的在地生活連結;除了科普傳統木作知識,更回顧先民就地取材、永續利用森林資源的傳統智慧。
2020年「木作之森」月曆以環保紙張印製,每份定價新臺幣300元;同款筆記本運用月曆內的元素,挑選26種樹木繪出相對應的木作器物,並保留空白表格,讓大家可自由揮灑,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發現,每本定價新臺幣200元。首次出版的桌曆,除了2020年的「木作之森」,林務局也順應粉絲對過去兩年月曆主題的喜愛與呼喚,一口氣推出「飲食之森」、「里山動物」及「木作之森」3款桌曆,每份定價新臺幣300元,讓身為植物粉、動物粉、木作粉的民眾,都能買到自己心中的最愛。這次的桌曆底座皆以國產樟木製作,除了必要的乾燥等程序,不做多餘的加工,確保無毒與天然手感;等到一年過去,還可以換上風景明信片或家人合照等等,繼續讓來自臺灣森林的樟木陪伴你一年又一年。
更多資訊來源:https://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64873
拼板舟植物 在 小林賢伍 KengoKobayash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 | 日本人眼中看到の蘭嶼
達悟族的「Tao」有「人」的意思,畫在拼板舟船艏與船尾上的圖騰是船之眼。飛魚是守護神的代表。而且,這裡保存了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且歷經無數次颱風的半地下式傳統建築。守護著海洋跟島嶼的tagakal帶有放空、涼亭的地方。動物不懼怕人類。從早春進行到夏天的神聖飛魚季儀式藉由觀察月亮圓缺來決定日子。
在這裡,我就像是回到原始的人類一般,每天在氣象台看著從地平線升起的朝日,時而躍進清澈湛藍的大海,時而觀察著那些從沒見過的植物、昆蟲,有時回過神來發現身上多了一些傷痕。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旅途的回憶。
太陽下山後,月光照亮了這個沒有什麼街燈的島嶼。抬頭往上看到的是,在都市永遠都看不到的滿天繁星。在這個自古以來沒有太多改變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地球的美。仔細想想,現代人追求方便的生活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將經過一百年、一千年才形成的地球資源瞬間化為烏有。
這是一趟著眼台灣未來,找尋台灣最後秘境之旅。攝影師 小林賢伍
Ayoy
Ali Ispalidav 司秀梅 -
南投羅娜部落(布農族)、蘭嶼高中 英文老師
廖阿貫 Akuan - 台灣原聲教教育教會
H.F. Hung
Yihao Cheng - 米大創意有限公司
沙浪:封面/浮潛/摩西漢堡 - 東清部落
周先生:地下屋導覽 - 野銀部落
Enchu Wang 王恩竹 - 朗島部落
黃承國:賞珊瑚礁 - 蘭嶼高中
鍾家駿 - 蘭嶼中學 電影「只有大海知道」主演
TzuYu Yen 老師 - 椰油國小
翻譯 MaruTang
Ulung Lupiliyan - 排灣族 青年會會長
Owen Hsu - 水中攝影機
Chi Nan Lin (Eric)
只有大海知道 -Long Time No Sea-
https://www.facebook.com/LongTimeNoSea2018/
無論你是心動或感動,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見一位日本人眼中美麗又迷人的蘭嶼。Ayoy:多謝
拼板舟植物 在 科學小原子#59 達悟族拼板舟船體建造 - YouTube 的必吃
http://activity.pts.org.tw/titv/titv_science/index.aspx建築/結構科學老師:謝迺岳部落達人:李終路演出學校:椰油國小 拼板舟 是由許多塊木板拼接而 ... ... <看更多>
拼板舟植物 在 魚飛文創(蘭嶼部落遊學) - 造舟植物解說。拼板舟是用甚麼 ... 的必吃
造舟植物解說。拼板舟是用甚麼樹木?哪種木頭?哪個部位做的。走入山林,就能明白達悟族人對山林果園的經營方式。造舟用的植物,幾幾乎都是達悟族食用的果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