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攝影在台灣|Night-sky Photography in Taiwan,2020】
天文攝影是我還在學習的攝影領域之一,不止是前製拍攝技巧,需要更多的天文知識與後製技巧,還有用不完的特休與假期(O
天文攝影分成『星野攝影』與『深空天體』兩種,由於我沒有赤道儀,目前拍攝的都是銀河與星流跡(星軌)兩種,也就是星野攝影。
最後兩張照片是我用相機單次曝光拍到的M42(獵戶座大星雲)及M31(仙女座星系),由於沒有赤道儀也沒有疊圖合成,可以看到效果非常的普通。這也是攝影最大錢坑之一,『深空天體』。(相較之下鳥砲好像沒那麼貴了...)
-
不得不說,我的攝影技巧與後製方法,很多都是為了拍攝星空才進階學習而來。永遠都忘不了第一次拍到銀河,那個差點痛哭流涕的瞬間,以及第一次將銀河後製成莫名其妙的模樣。
去年拍得不算多,照片都是我在2020年跑的景點,有武陵農場、大崙山、石門山、日月潭、金剛大道、黃金神社、東峰纜車站、金剛大道、三仙台、客城鐵橋,後來做了課程不得不中斷,手上還有好多清單要跑。
其中有不少地方都是去了兩、三次以上才成功拍到,很多時候都是去敷臉跟吃消夜的。我是個會不斷重複跑同個景點的人,就算是芭樂點也無所謂,為的是更好的天候或是更棒的構圖與前景,不一樣的角度。
-
整理了2020年的星野攝影照片,做個紀念。今年大概在趕進度,才二月就去了4次武嶺,希望2021年能繼續維持這股衝勁,能有更多、更不一樣的作品。(再這樣跑下去,清境7-11的員工都快記得我了😆😆)
-
Olympus PEN-F
Olympus E-M5mk3
Olympus E-M1mk2
Olympus M.ZD 8mm f/1.8 PRO Fisheye
Panasonic Leica DG 12mm f/1.4
Sony A7Rmk3
Sony 16-35mm f/2.8 GM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ongmatin/
拍銀河赤道儀 在 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銀河
照片太美了😍
拍銀河赤道儀 在 里卡豆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中攝點筆記|雪山登山口】
第一次前往雪山登山口拍銀河就成功,感動中😆
之前就知道雪山登山口旁有個蓄水池可以拍銀河,但沒想到就在武陵農場露營區不遠處,從露營區開車上來只要6分鐘。這次的賞櫻之旅差點就沒辦法睡,拍的好開心。
我跟朋友們在02:30起床出發,抵達水池已是滿滿卡位的腳架,還好有兩個小洞可以混口飯吃。拍到後面更是有攝影教學團抵達,水池周遭少說也有30-40個人,比蔣公碼頭還狂。
照片拍攝時間為2/24 04:44,原則上03:20銀河中心就已經越過山頭,可以直接拍到日出。但凌晨只有4度,最後還是決定躲回帳篷去了。
往後幾天月相依然不錯,目前能見度超好、上山剛好,但我要來去補眠了😴😴
最後補上器材與參數:
Olympus E-M5mk3
Olympus M.ZD 8mm f/1.8 Fisheye Pro
Pixi evo小腳架 (無赤道儀)
單張拍攝|F/1.8、ISO1600、30S + Lr調色。
拍銀河赤道儀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的必吃
泛科推坑】 #天文攝影#限時優惠《Star Adventure星空探索者星野 赤道儀 》➡︎ https://goo.gl/9MHpBL 拍下絕美 銀河 及動態縮時攝影的最佳利器! #贈星空攝影入門書⭐手掌 ... ... <看更多>
拍銀河赤道儀 在 [售/新竹]SAM星野赤道儀- 看板DC_SALE - Mo PTT 鄉公所 的必吃
一般在沒赤道儀的情況,拍攝星空會遵照600法則: 即600/鏡頭焦段,來推算 ... 焦段不同,產生的構圖有差異,星野對象單純是銀河話,18mm/30秒沒問題。 ... <看更多>
拍銀河赤道儀 在 Re: [問題] 銀河與星軌的拍法如何更好呢? - 看板DSLR 的必吃
我是比新手再舊一點的新手...看到這篇也想來經驗分享以及跟板上前輩討論一下
因為我目前拍攝及後製的作法也不是說很好
所以也希望上來討論看看有沒有比較好的作法
(比如說...E大前輩可以提供點意見XD)
以下就我的經驗分兩個部分回
一、星軌
因為個人認為星軌要拉得長 搭配上地景才好看
所以一有機會拍攝星軌都希望至少曝光一個小時以上
但是一旦單張照片曝光時間越久 照片滿天星的機會就越大
可是又想要星軌長才好看...這真的是個兩難
後來我有去請教一些拍天文的前輩拍攝方法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
拿個電子定時快門線 曝光時間1分鐘 拍個很多張 拍到電池沒電或自己開心為止
每張照片間格時間1秒鐘 然後用JPG檔案格式拍攝
拍個幾百張照片以後用startrails這個軟體疊起來
(startrails軟體網址 我不是打廣告QQ https://www.startrails.de/html/software.html )
(2012.03.12 我有寫了篇startrails教學
https://blog.xuite.net/ambercys0302/blog/58343247
疊完以後就有星軌照片了
至於疊完以後的星軌照片有沒有破綻...老實說1秒的照片間隔在原圖還是看得出來
可是縮圖以後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例如這張照片就是這樣弄出來的 https://photo.xuite.net/ambercys0302/4254311/3.jpg
如果真的對這1秒產生的星軌中斷很挑的話 那可能真的要去找一台機械式相機來拍了...
二、銀河
目前我拍過的只有兩種類型...一種就是直接單張拍
另外一種就是上赤道儀拍 所以只能根據這兩種的經驗來回orz
相機器材部分 就是500D和我用的KIT鏡 以及男友的24mm
其他有時出來插花的全部都是偶爾才能借到的鏡頭orz
個人認為不論是直接拍和上赤道儀拍...拍攝環境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 如果在台北市市區內 以單純一台相機一隻腳架拍是拍不到的...orz
所以我都跑到高山上去拍
但是在高山上除了要考慮光害的影響(例如 來自西邊的光害)
還要考慮水氣的影響
假設今天高山天氣好 但是水氣重 就算肉眼看起來天空是黑色的
背景天空拍出來還是會呈現一片橘色
照片還會有朦朧美(?) https://photo.xuite.net/ambercys0302/4254101/24.jpg
回到我單張拍攝的經驗
最近一次是上星期去中橫的時候看到銀河
手邊沒帶快門線 只有好友出借的腳架一隻和500D一台
在天空完全沒光害的情況下
ISO開1600 曝光時間30秒 光圈3.5
https://photo.xuite.net/ambercys0302/4254101/2.jpg
雖然這張相片是用這組拍攝參數
但我覺得這是個很微妙的東西...也很難說拍銀河一定要固定用那些參數
完全要視當天的情況 相機的特性還有個人的口味而定XD
其中環境是最重要的 空氣濕度低又沒光害很容易就可以拍到銀河
單張拍攝雖然方便 但是拍出來的銀河還是會比有上赤道儀所拍出的銀河來得黯淡
個人看法是...如果只能拍單張的話
在相同ISO相同曝光時間底下 光圈越大的確是會有助益的
但如果真的不想要拖星軌 原PO乾脆想辦法弄(或借)台小的赤道儀好了XD
(小的赤道儀其實不算很貴 最便宜的(沒記錯的話)就大約是C家L鏡入門價)
如果小赤道儀追蹤精密且使用得當 用的又是廣角鏡的話
單張照片曝個十分鐘以上應該沒問題
我和我男友的記錄是 用FE2 20mm/f2.8這顆鏡頭
GP赤道儀自由追蹤(放著讓赤道儀自己跑) 30分鐘都還看不太出來有拖線
有圖有真相 https://photo.xuite.net/ambercys0302/4254101/12.jpg
然後 有赤道儀就可拍好多張銀河不拖線的照片
就可以利用軟體把同一系列的照片疊圖疊起來
比如說拍個十分鐘的照片十張 再把那十張照片疊起來
最後成品照片相當於一張有一百分鐘的曝光量
目前我最常聽到拿來疊天文照片的軟體是DSS(Deep Sky Stacker)
可以把用赤道儀追蹤所拍攝的相片自動化疊圖
不過在疊圖之前還需要用DSS做一些影像處理的基本步驟(消Dark, Bias, Flat之類的)
這如果要打出來太長了 而且有前輩比我更了解 我就不在這班門弄斧了
做這些影像處理最主要可以消掉一些惱人的雜訊和鏡頭上的不完美
有興趣的可以找書來看 市面上有一本專門講這些星空攝影處理理論的中文書
疊完的成品就是把好幾張照片疊成一張照片
我通常都是把他丟進photoshop處理...
可是我也只會最初階的處理 拉拉色階/曲線 調調顏色飽和度之類的...QQ
調到自己覺得顏色漂亮雜訊滿意以後就停手了
例如夏季銀河疊圖後處理完的成品 ↓
https://photo.xuite.net/ambercys0302/4254101/7.jpg
噢還有...如果要拍銀河記得要先確認相機前面的保護鏡!!!
遙想我之前某次去拍的時候 天氣很好 拍的也很開心
回來以後照片處理完我都快昏倒了
當時拍銀河的有兩台相機 400D / 500D
400D + 24mm + B+W保護鏡一枚
500D + 18-55mm + marumi保護鏡一枚
同一天同個時間拍銀河 用400D拍出來的照片比500D拍出來的照片好太多了!!
400D拍出來的照片色彩繽紛 就是上面夏季銀河疊圖後處理完的成品
而500D拍出來的...(嘆氣) https://photo.xuite.net/ambercys0302/4254101/6.jpg
拍攝時間一樣 後製處理手法一樣 所以環境和後製問題排除
再來就是相機機身、鏡頭、保護鏡這三種有可能出問題
後來交叉比對之後...(同顆鏡頭換機身 同顆鏡頭保護鏡拆下來)
發現...marumi的保護鏡會濾掉一些可以讓銀河看起來色彩繽紛的頻段QQ
( marumi 誤我兩晚O__Q" 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
所以如果要拍色彩繽紛的銀河...請小心保護鏡
或者在拍的時候乾脆把保護鏡拿下來算了
以上是小小個人經驗談 如果有誤或者有更好方法也請版友和前輩們指正
感激不盡
※ 引述《carl3104 (Carl)》之銘言:
: 小弟最近在嘗試拍攝星軌和銀河這類星空攝影,由於手邊沒有赤道儀,
: 又是在光害嚴重的平地拍攝,因此效果差強人意,
: 我的相機是NIKON D50,鏡頭是18-55VR,拍攝參數在相簿裡,
: https://tinyurl.com/3r2e4jw (FB版,需登入)
: https://tinyurl.com/3zqzxs8 (奇摩部落格不需登入,點圖可放大)
: https://tinyurl.com/3s7h8uk (這裡有兩張去年拍的舊作)
: 星軌的部分,除了雜訊比較嚴重和難以避免的光害外覺得還可以接受,
: 但拍銀河這部分就蠻受挫的,遇到最大的問題是,
: 即使光圈開到最大f3.5,ISO開最高1600,
: 都還是要大概30秒的曝光時間,才能勉強拍出銀河的輪廓,
: 但30秒的曝光時間已經足以產生一點點星軌了,小圖可能還看不出來,
: 大圖就很明顯,既非點點繁星又不是真正那種長的星軌,覺得不是很好看,
: 想請教各位前輩如果換更大光圈的鏡頭,是不是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呢?
: 像是17-50/2.8,在17端有2.8光圈,相同曝光之下快門可以更快,
: 以減少星軌的移動呢? 如果不花錢,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 另外,請問這種星空攝影有沒有一些後製的常用技巧?
: 總覺得怎麼調怎麼怪... 先感謝前輩們解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9.216.7
※ 編輯: ambercys 來自: 1.169.216.7 (07/30 21:58)
※ 編輯: ambercys 來自: 1.169.216.7 (07/30 22:47)
※ 編輯: ambercys 來自: 140.112.4.183 (03/22 11: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