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22 ~ 06/23] 衛生福利部 及 高雄市政府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23]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維持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12日止,希望國人共體時艱,共同抗疫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4835542016188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3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FDzw3NLU7wU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a9JsPEPYSPw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9nw0vzXJvY8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國內疫情由於國人的努力,得到良好控制,惟目前跨區傳播事件仍然存在,而世界各國因解封太快致疫情再起的經驗亦歷歷在目。為確保國人健康,指揮中心經評估後決定,全國再同步維持疫情三級警戒2週(至7月12日止),用2週的時間換得國人平安,希望國人共體時艱,共同抗疫。
●指揮中心指出,考量社區感染風險尚未消除,指揮中心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加強落實以下管制措施,降低社區傳播風險,積極保障國人健康安全:
一、針對確診個案精準疫調,儘速匡列相關接觸者並加強追蹤管理,及早阻斷病毒傳播鏈。
二、針對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無論有無症狀,均須於期滿前1日進行公費PCR檢測,以阻絕病毒進入社區。
三、加速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作業,以減少其感染、或感染後產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機率。
四、推動社區廣篩,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並加速檢驗時效,同時推廣企業快篩與居家快篩,以擴大篩檢量能並強化主動監測機制,儘速發掘社區內可能潛藏病例,有效斷絕所有感染鏈。
五、強化重症醫療照護,透過COVID-19重症個案處置諮詢平臺,由多位專家諮詢委員線上提供醫院臨床重症個案處置意見,以降低個案死亡率、緩解重症醫療量能。
六、啟動「民生供需產業健康監測專案」,針對果菜、家畜(肉品)、家禽、水產、綜合及其他類市場、超市、賣場及夜市等相關職業對象,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地方政府進行人員健康監測,以及時進行各項防治措施,避免災害擴大,降低家戶傳播風險。
●指揮中心表示,現處疫情關鍵時刻,籲請全國民眾持續落實遵循並積極配合三級警戒管制措施,與政府共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6/23] 衛生福利部 因應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啟動「市場專案」強化相關防疫作為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4823298684079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3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FDzw3NLU7wU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a9JsPEPYSPw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9nw0vzXJvY8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針對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發生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於昨(22)日召開會議,與農委會、臺北市政府、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共同討論疫情狀況並研商「市場專案」強化相關防疫作為,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及廠商進行防疫,避免感染擴大。相關措施如下:
一、啟動「市場專案」快速全面篩檢,確保雙北批發市場從業人員防疫安全,避免傳播至家戶及社區之風險,並以社區儘速清零為目標。
二、自6月24日零時起,雙北批發市場所有從業人員未持有6月20日以後檢驗陰性證明者不得進場,且規定須於完成篩檢後方得接種COVIID-19疫苗。
三、為提升雙北批發市場各從業人員篩檢意願,篩檢站設置應鄰近市場並配合其作業時間;專案結束後,仍延長篩檢站設置時間,以利周邊攤商及社區民眾就近篩檢,以社區清零。
四、為加快篩檢速度且減少偽陰性及偽陽性情形,建議僅進行PCR採檢,提升篩檢作業效率;如檢驗陽性者,請地方政府衛生局落實後續疫調及接觸者匡列工作,並請提供疾管署彙整轉送居住地縣市,以進行後續疫調及匡列作業。
五、考量雙北批發市場貨車司機及隨車捆工停留於市場時間較短暫,該類人員之篩檢、疫調及接種作業,將請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人員名冊,由指揮中心轉居住地縣市政府辦理。
六、推動北北基桃批發市場從業人員逐步施打疫苗,以雙北批發市場優先實施,所需疫苗均由指揮中心提供。
~~~~~~~~~~~~~~~~~~
[110/06/22]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說明274萬劑莫德納(Moderna)COVID-19疫苗之分配規劃、第一批次分配原則與接種對象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4146742085068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2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tOJ72DJTuSE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i2UCkyKv-5M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62rbXNop7rM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我國於今(2021)年6月18日及6月20日共計進口274萬劑莫德納(Moderna)COVID-19疫苗,預計於7月1日起配送至地方政府衛生局及指定醫療院所。自7月1日起,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不限廠牌)擴增如下:
1.第一類對象,醫事人員(包含醫事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
2.第二類對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一線處理大體之工作人員
3.第三類對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4.第四類對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因公出國者、外交駐臺員眷、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5.第五類對象,包括「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護者」、「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及洗腎患者,以及「矯正機關(構)工作人員」
6.第六類對象,包括75歲以上長者及孕婦
7.第七類對象,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8.第八類對象,65-74歲長者
9.已完成第一劑疫苗者,可依建議接種第二劑之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第一批疫苗預計配送110萬劑,係以下列原則核估各縣市分配數量,並配送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或其指定醫療院所:
1.各縣市第五類「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與「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尚未接種人數
2.各縣市莫德納(Moderna)COVID-19疫苗第一劑已分配數
3.各縣市65-74歲長者30%人口數
●指揮中心說明,為確保維持國家及社會正常運作的相關基礎設施不受COVID-19疫情影響,第七類對象需經各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並造冊,列為國家關鍵設施或維持設社會正常運作必要工作人員,並送指揮中心。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符合前述條件並造冊之對象,除了已陸續配送的國防軍事相關人員之外,包括高鐵、臺鐵、油氣水電與通訊等國家關鍵設施必要人員、全國第一線郵務處理人員、國家(含大考)等考試工作人員、高密度接觸孩童的幼兒園與國小安親班教育人員、托育機構人員、各類批發市場與屠宰市場工作人員、科學園區防疫工作人員、媒體第一線採訪工作人員、戶役政系統機房人員等。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疫情較高風險的雙北等縣市,從事保母、計程車駕駛、外送員、國道客運司機、貨運司機、傳統市場合法攤商及賣場(含超商)收銀人員等,共計約50萬人,將特別納入此批COVID-19疫苗實施對象。上述對象的疫苗需求量將直接配送至各部會指定醫療院所。另,基於65-74歲長者一旦感染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亦同時開放接種。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指揮中心強調,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的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請民眾在接種mRNA疫苗後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110/06/22] 衛生福利部 因應印度變種病毒蔓延,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期滿者均須進行PCR檢測,以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14115755421500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6.22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tOJ72DJTuSE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i2UCkyKv-5M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62rbXNop7rM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監測報告,印度變異株(Delta)已在全球約92個國家現蹤並持續蔓延,不但具高傳播性及對風險族群容易造成重症或死亡;且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歐盟及相關文獻均指出,若資源許可,無論有、無症狀,隔離期滿皆須採檢,同時國內監測資料也顯示,部分居家隔離接觸者是於隔離期滿之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陽轉為確定個案等綜合考量。指揮中心經與地方政府審慎討論取得初步共識,調整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者相關採檢策略。
●指揮中心指出,除了原本隔離或檢疫期間「有症狀者」及經疫調之風險評估匡列之接觸者,應立即採檢外,對於COVID-19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及自國外入境者,即日起於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滿前1日,無論有無症狀者,均須進行PCR檢測。採檢所需相關費用均由政府支應。
~~~~~~~~~~~~~~~~~~
[110/06/22] 衛生福利部 保健闢謠:「蜂蜜」是天然的,糖尿病患者吃了不會影響血糖值,是真的嗎?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14056
一、蜂蜜的成分含有水分及微量的維生素,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種單糖,由於單糖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採用,讓血糖快速升高,提供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吃蜂蜜後會升高血糖,對疾病的管理和血糖的控制並無好處。
二、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定時定量攝取含糖食物,若要食用蜂蜜,仍須將蜂蜜視為糖的替代品,納入總熱量的計算範圍之內,與營養師討論合適的攝取份量,以及適合個人的飲食計畫,嚴格控制並適量攝取,避免血糖波動太大造成身體的負擔。
三、良好糖尿病控制方法,除健康飲食外,規律運動、體重控制、按時服藥及養成血糖自我監測也都是控制糖尿病重要關鍵因素。
資料來源: 糖尿病與我手冊、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
[110/06/22] 衛生福利部 食藥闢謠專區:聽說便秘時可以多吃竹筍,這是真的嗎?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5049&id=27137
便祕的成因有很多,水喝太少、腸胃蠕動慢、缺乏運動、心理壓力等都可能造成便秘,竹筍雖富含纖維質,但如果水喝不夠,可能會導致便秘更加嚴重。
食藥署提醒,食品本身並沒有治療任何疾病的功能,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
[110/06/23] 高雄市政府 0623高雄市新增本土確診個案+9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257333754328222
●全國案14300、14302、14299、14357、14358、14359、14361在高雄市公共場所活動史足跡請參閱圖卡
●市府官網查詢 https://bit.ly/3zS2dDZ
●回顧本市確診個案足跡 https://reurl.cc/eEdVOx
●安全第一!雨太大可擇日補打疫苗 https://bit.ly/3zLr8c7
●請收到通知單再來接種;未收到通知單請洽區公所
○前往接種時,請攜帶健保卡身分證通知單接種意願書印章
○免預約|免排隊|一定打得到
●高齡長輩若已過接種時間,可至本市5大接種站或就近到社區接種站接種,詳細開設時間及地點請至衛生局網站查詢 https://bit.ly/3jeDh3J
●高雄市6/26(六)起提供孕婦接種疫苗服務 https://bit.ly/3qoFU4s
●COVID-19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https://reurl.cc/R0zxYG
●曾出入相關場所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 #發燒、 #上呼吸道、 #腹瀉、 #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至就近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就醫,不得搭乘大眾運輸。
●就醫時請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暴露、周遭其他人是否有類似症狀等。
●提醒曾經於附表中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相關症狀請撥打1922、或者 #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大雨過後要注意環境衛生,防止登革熱發生,請民眾不要忘記巡倒清刷,將家中容器清理乾淨,共同維護生活環境清潔。
~~~~~~~~~~~~~~~~~~
[110/06/22] 高雄市政府 媽咪、寶貝的健康 #高雄守護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255040671224197
●6/23起,高雄市孕婦經婦產科醫師進行評估、造冊後,皆可至指定醫療院所或指定接種站接種疫苗。
●準媽媽們如果想要接種疫苗:產檢時可以和您的婦產科醫師討論,了解您和小朋友、還有血壓和懷孕的狀況,由醫師評估是不是能施打疫苗、施打哪一款疫苗(Moderna或AZ)。
●高雄市孕婦預約接種三途徑:
○孕婦原就診婦產科醫院,如為COVID-19疫苗合約醫院:請孕婦所屬產科醫師評估,如果可以接種,預約在原醫院接種。
○孕婦原就診婦產科醫院,如非COVID-19疫苗合約醫院:請孕婦所屬產科醫師評估,如果可以接種,則開轉診單,預約合約醫療院所或大型接種站(巨蛋/鳳山)接種。
○每週六、日下午14:00-16:30巨蛋及鳳山體育館:請欲接種孕婦事前報名預約:07-8220300;接種當日請帶健保卡、媽媽手冊、原產科醫師開立之「轉診單」報到。
○高醫鍾飲文院長說明孕婦、免疫風濕疾病患者可否接種疫苗Q&A https://bit.ly/3vTC1Wo
●中央公布擴大接種對象: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及高風險接種人員等專案對象,高雄市將按相關名冊通知,7/1起進行施打。
https://bit.ly/3j36luA
●0622高雄市無新增本土確診個案+0
●市府官網查詢 https://bit.ly/3jeAffR
●回顧本市確診個案足跡 https://reurl.cc/eEdVOx
●6/23起將開放孕婦接種疫苗,高雄市提供免費計程車接駁服務,如需預約請洽區公所。
【新聞稿:孕婦將開放接種疫苗陳其邁:提供免費計程車接駁服務】https://bit.ly/3d29k2M
~~~~~~~~~~~~~~~~~~
[110/06/22] 高雄市政府 「半導體暑期營」報名開跑 創造年青學子科技就業的先機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4BEB40D7BE720967
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2021新鮮人就業意向」結果,顯示年輕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以「資訊/科技業」(33.7%)居冠;104公共事務部協理張雅惠也指出,科技業擴廠、人才難尋,南部的同業平均薪資甚至比北部多3%至16%。
高雄市經發局為協助有意投身半導體產業的學子,昨(21)舉辦「半導體產學交流暑期營」線上說明會,吸引北、中、南各校共128名學生參加。會中同學發問踴躍,包含可投多少家企業、是否提供實習機會、履歷樣式及輔導機制、面試流程方法等等,充分展現對半導體產業躍躍欲試的企圖心。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半導體產學交流暑期營將於7月6日、7日舉辦3場產學交流工作坊,不僅請來台大、交大、成大專業講師分析產業趨勢,更有英特格、恩智浦、穎崴、日月光等9家大廠分享經營理念與人才需求。接續22日的遴選直升面試工作坊,更將個別輔導雕塑專屬履歷,助攻有意加入半導體高雄隊的學子搶佔就業先機。現在報名任一場次並參與面試者,還有機會抽到iPhone12,報名要趁早。
廖泰翔指出,去年以來半導體大廠投資高雄破千億,未來橋頭科學園區、仁武產業園區、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開發後,更將創造超過2萬6千個高階就業機會。因此為儲備企業人才庫、助攻青年學子加入半導體高雄隊,特別規劃「半導體產學交流暑期營」,邀請產、學專家分享趨勢並與學子直接互動交流,再輔以面試技巧傳授、舉辦人才媒合會,一條龍服務優秀青年在地就業。
曾獲iMAPS(國際微電子構裝協會)頒發國際服務貢獻獎,現任義守大學產學智財營運總中心主任徐祥禎也帶領17位學生參與說明會。他表示,看旺未來5G、半導體需求,盼透過產、官、學通力合作,共同推動高雄5G AIoT發展。他強調,從智慧城市、製造業所需的封裝與測試及智慧機械領域等,「半導體高雄隊」將成全球重要的供應鏈之一,對半導體產業有興趣的畢業生,現在報名暑期營正對時。
高雄市經發局指出,為落實防疫,「半導體產學交流暑期營」將以視訊方式辦理,歡迎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大三以上和研究所學生報名,不僅將有名校教授講解產業發展與未來趨勢,還能與多家國際半導體科技大廠高階主管互動交流,後續也將協助媒合心儀企業面試並傳授技巧。報名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6me2D。
~~~~~~~~~~~~~~~~~~
[110/06/22] 高雄市政府 房屋拆除後記得向當地稅捐稽徵機關申報停止課徵房屋稅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6B620E16493BF79F
有民眾近日詢問房屋早已拆除為何還收到房屋稅單?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房屋遇有焚毀、坍塌、拆除至不堪居住程度者,應由納稅義務人申報當地稅捐稽徵機關查明屬實後,在未重建完成期內,停止課稅。有些民眾在房屋拆除後,未即時向當地稅捐稽徵機關申報註銷房屋稅籍,直到房屋稅開徵收到房屋稅繳款書時才提出申請,民眾逾期申報若無法提出房屋實際拆除日之具體證明,只能以申報當月開始停止課徵房屋稅。
該處提醒納稅人別讓您的權益睡著了,房屋拆除應即時向當地稅捐稽徵機關提出申報,經稅捐機關派員勘查屬實後,就會註銷房屋稅籍,並停止課徵房屋稅以節省您的荷包。民眾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向房屋所屬各稅捐稽徵機關洽詢,亦可利用該處0800-726969或0800-000321轉2免費電話,將有專人為您提供服務。
~~~~~~~~~~~~~~~~~~
[110/06/22] 高雄市政府 領有工廠登記證之房屋,房屋稅可減半課徵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1409F0FA5EF89637
近日常有公司向稅捐處詢問,房屋供工廠使用房屋稅可否申請減免?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合法登記之工廠供直接生產使用之自有房屋可申請減半課徵房屋稅。即申請供工廠使用減半課徵房屋稅房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依工廠管理輔導法辦理登記之合法工廠並領有工廠登記核准函。
二、房屋為工廠自有。
三、供直接生產使用之房屋。
上述所稱供直接生產使用之自有房屋,係指從事生產所必需之建物、倉庫、冷凍廠及研究化驗室等房屋;但不包括辦公室、守衛室、餐廳、違建、未辦工廠變更登記之增建廠房、空置不使用等房屋在內。
稅捐處進一步表示,房屋若符合上述規定,房屋稅可由原營業用稅率3%減半徵收改為1.5%,納稅義務人應於減免原因、事實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稅捐稽徵機關申請核定;逾期申請者,自申請日當月份起減免。納稅人若符合條件,盡速把握上述申請期限,以保障自身權益。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282439195544496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443859205047690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衛生福利部 #高雄市政府 #公告
托 育 一條 龍 專案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滿滿政績大平台~好議員,會做事!!
2月6日,投下不同意罷免!
再見2020,有始有終,議會工作報告來了!
忙碌又艱辛的一年終於要結束了,大家都辛苦了!
12/25剛好是我就職兩週年。謝謝鳳山的大家陪我一起度過每一天!在今年的最後一天,有始有終,我和我們團隊一樣繼續拚,持續關心鳳山大小事。
這個會期的議會也非常精實,許多延宕了三個會期的議案,在議會與市府的順暢溝通下,終於都有了實質進展。
但我也要提醒邁市府,新的一年在環保公衛、性別友善、人本交通等各個議題,我會繼續用力監督不手軟,可要做好準備隨時接招!
依照慣例,接下來就來詳細報告本會期的問政重點!
也祝大家新年快樂,在家跨年最安心!
黃捷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6l8pGZ
20201008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https://reurl.cc/4mLm7j
20201012教育部門質詢1 https://reurl.cc/Y6YV1a
20201012教育部門質詢2 https://reurl.cc/gmd9lz
20201015農林部門質詢 https://reurl.cc/x0KOnV
20201019交通部門質詢1 https://reurl.cc/9XWYad
20201019交通部門質詢2 https://reurl.cc/pyG7l8
20201022警消部門質詢 https://reurl.cc/m9gedG
20201022衛環部門質詢 https://reurl.cc/Gr1MAx
20201028工務部門質詢 https://reurl.cc/OqOxMy
20201102民政部門質詢 https://reurl.cc/KjGVqe
20201105社政部門質詢1 https://reurl.cc/VX9ydY
20201105社政部門質詢2 https://reurl.cc/OqZ1p3
20201207黃捷市政總質詢 https://reurl.cc/EzAqgR
🙋♀️第四次定期大會黃捷質詢議題
👉預備會議好吃驚,議會改革從議員做起
1.爭取議員公費助理加班費。
2.要求委員會即時直播。
3.要求程序委員會讓議員列席。
4.倡議無紙化,環保從議會做起,預算書及議事錄電子化。
👉初次交鋒其邁市長,全面檢討工業管線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08|https://reurl.cc/4mLm7j
1. 全面加裝LDS即時洩漏定位偵測系統。
2. 大社降乙編,工業管線退出市區。
3. 災情發布公開透明。
4. 疏散避難演練增加場次。
👉健康校園,關懷弱勢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12|https://reurl.cc/Y6YV1a
1. 修訂學校團膳合約與午餐手冊杜絕萊豬入校。
2. 聲援遭霸凌康軒員工,市府需拿出態度。
3. 英文兩班三組持續推動,推進英語共好。
4. 擬定降低特教師生比草案。
5. 滿天星計畫,保護初審學生權益。
6. 代理教師給足完整一年聘期。
7. 檢討今年兩歲專班申請比序問題。
8. 校外團體入校教學提供實際教案與教材審核。
👉金曲32在高雄,活化澄清湖球場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12|https://reurl.cc/gmd9lz
1. 全力爭取金曲32在高雄海音中心。
2. 業餘甲組高雄城市球隊規劃。
3. 爭取澄清湖棒球場職棒一軍賽事。
4. 要求市府提出「職棒高雄隊」進程。
👉邁向友善動物城市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15|https://reurl.cc/x0KOnV
1. 街道犬貓動物遺體人道處理。
2. 動物用藥違法名單公開透明。
3. 廢除格子籠並加速輔導轉型友善雞蛋。
👉輕軌二階成圓,盤點捷運黃線問題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19|https://reurl.cc/9XWYad
1. 要求輕軌二階依原路線成圓。
2. 黃線公聽會鳳山問題大盤點,要求納入公民參與。
3. 要求捷運局資訊公開,簡報會前上網公告。
👉人本交通不能停,友善綠色運輸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19|https://reurl.cc/pyG7l8
1. 掌握公車司機勞動狀況。
2. 完善共享運具自治條例。
3. 提升交通小綠人佈建率,增加圖示多元性。
👉照顧警察權益,爭取消防員安全裝備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22|https://reurl.cc/m9gedG
1. 比照雙北,持續爭取警察一週一勤務。
2. 員警制服換季自主選擇。
3. 補齊消防隊美式梯預算,保障消防員安全。
👉美豬稽查人力,廢棄物與中油跳俥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22|https://reurl.cc/Gr1MAx
1. 補足美豬稽查人力經費。
2. 事業廢棄物區內處理。
3. 加裝清運車輛GPS。
4. 制定中油跳俥停工標準。
👉路平標準公開,統一違建處理規定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028|https://reurl.cc/OqOxMy
1. 道路刨鋪標準公開PCI數據。
2. 修正道挖條例霸王條款,回歸道挖客觀標準。
3. 統一違建舉證標準,追蹤違建代履行收費標準進度。
👉食品安全專案報告
1. 補足稽查人力。
2. 校園團膳契約修正。
3. 國產豬標章換軌要順暢。
4. 夜市小吃豬肉成分溯源。
👉建置港人諮詢窗口,持續推動友善性別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102|https://reurl.cc/KjGVqe
1. 建立港人來台諮詢單一窗口。
2. 整合法條查詢系統。
3. 增加同志業務業務聯繫會報開會次數。
4. 高雄加入國際彩虹城市網絡(RCN)。
5. 不分性別保留伴侶註記。
👉血汗公共運輸OUT,杜絕社工薪資回捐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105|https://reurl.cc/VX9ydY https://reurl.cc/OqZ1p3
1. 建置司機超時過勞配套輔導機制。
2. 爭取社福產業陪鑑制。
3. 明訂拒絕社工薪資回捐條款,公開回捐機構黑名單。
4. 爭取鳳山24小時幼兒臨托。
5. 收出養訪視評估需有多元家庭意識。
👉場址活化與公共安全,守護市民好生活
1. 鳳山公有市場再生活化
2. 工業管線沿線設置警示告示牌
3. 3D圖資應全面建置
4. 規劃社區避難演練場次
5. 修改《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監理檢查費收費辦法》
6. 減少娛樂課徵稅,促進藝文消費
👉第一次其邁市長總質詢,八題重擊百裂拳
完整質詢影片 20201207|https://reurl.cc/EzAqgR
1. 職棒高雄隊進度具體期程。
2. 爭取鳳山寵物公園兩年完成。
3. 改善空污扶植綠電,還給市民好空氣。
4. 公告違法房東,保障租屋族權益。
5. 鳳山溪曹公圳禁止放生,制定水域管理自治條例。
6. 性騷擾防治宣傳改善,嚇阻行為人。
7. 爭取「人行道稽查小組」一千萬預算成功。
8. 全力爭取金曲32在高雄,打造文化鳳山中城軸線。
🙋♀️第四次定期大會黃捷提案
👉民政委員會提案
1. 建請高雄市政府法制局整合「高雄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查詢系統」。
👉社政委員會提案
1. 建請規劃鳳山24小時臨時托育。
2. 建請社會局於社會局網站公開回捐機構黑名單。
3. 建請社會局於委補案投標廠商聲明書明訂回捐機構不得投標條款。
4. 建請全面調查育兒資源中心、公立幼兒園、托兒所是否有使用超標塑化劑舒適毯及相關商品。
👉財經委員會提案
1. 建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青年局針對鳳山鳳山第一公有市場和第二公有市場,兩座老舊公有市場活化再造。
👉教育委員會提案
1. 建請教育局全面盤點校園屋頂光電設置比例,研擬全面裝設目標。
2. 建請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盤點在高雄港人子女並給予教育生活協助。
3. 建請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依規定足額補助「40歲以上教職員身體健康檢查」。
4. 建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針對黃埔新村「以住代護」設置考核標準。
5. 建請高雄市政府運發局積極爭取「P. LEAGUE+職籃聯盟」高雄市代表隊。
6. 建請高雄市政府運發局進行「甲組成棒高雄城市隊」可行性評估。
7. 建請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進行「立德棒球場」符合職棒標準之擴建可行性評估。
👉農林委員會提案
1. 建請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動物保護處研擬「街道犬貓動物路殺人道處理辦法」。
2. 建請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動物保護處研擬「高雄市寵物公園標準設置規範」。
3. 建請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辦理「食魚教育」。
4. 建請水利局制定《高雄市水域管理自治條例》。
👉交通委員會提案
1. 建請觀光局編列預算於壽山動物園周界設置電圍網。
2. 建請高雄市政府觀光局盤點所轄之景點公廁並設置幼童洗手台。
3. 建請廣設鳳山區行人號誌,藉以保護行人通行安全。
4.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對於高雄市公車司機超時過勞問題,應會同勞工局共同研議配套輔導機制。
5.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針對鳳山區明德訓練班(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門口增設You-Bike站點。
6.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針對行人號誌小綠人可以呈現各種方式試辦。
7.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每年應舉辦兩場機車工坊座談會,邀集市民、專家學者及民意代表共同討論本市交通問題及保障弱勢機車族群的權益。
8. 建請高雄市政府人行道稽查小組,應針對鳳山區人行道進行修復、增設、移除障礙物及加強取締,還給行人舒適的行走空間。
👉警消衛環委員會提案
1. 建請警察制服換季自主。
2. 建請優先修繕2012年以前建置監視器。
3. 建請補齊監視器影帶調閱人力權限。
4. 建請改善救災救護無線電訊號不良問題。
5. 建請完成數位手提無線電個人配發作業。
👉工務委員會提案
1. 建請都市發展局主動盤點、公告違建出租屋名單。
2. 建請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針對鳳山區85期鳳山火車站周遭人行道應完善建置。
3.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褒揚東街、澄清路至褒揚東街、文平街口。
4.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福誠一街、三誠路至瑞春街、三誠路雙向道路。
5.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福誠一街、三誠路至五甲三路、三誠路雙向道路。
6.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福祥街、五甲三路至忠誠路、福祥街雙向道路。
7.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國興街至國隆路雙向道路。
8.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南京路往北-國興街至國泰路二段、南京路往南-國泰路二段至輜汽路雙向機車道。
9.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保成一路及保華一路雙向道路。
10.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文龍東路、鳳松路至文龍東路、青年路二段。
11.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文衡路.青年路二段至文衡路.文濱路口雙向道路。
12.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刨鋪五甲一路國泰路二段至五甲一路立志街口雙向道路。
13.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與違章建築處理大隊應建立「違章建築公共安全認定」協作機制。
14.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應將騎樓整平資訊公告,每年度預施作、已施作及遇到障礙困難詳細說明。
15.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訂定「樹木修剪後木料回收」相關機制與標準。
👉法規委員會提案
1. 建請修正「高雄市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六款」草案。
2. 建請修正「高雄市公園自治條例條第十九條第一項第八款、第九款及第二十條第十一款」草案。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2月6日鳳山挺捷!】
加入!挺捷志工隊:
https://forms.gle/NQygP3LA6rMt6bni7
陳情 / 政策建議,請洽:
(07)710-1230/鳳山區中泰街42號
托 育 一條 龍 專案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挖出了好多我們的歷史啊~
與王堅院士有關的日子
本文來自杭派工程師。撰文 | 猛哥;視頻 | 阿竜
…………………………………………………………………
21年前,他是學界翹楚,比爾·蓋茨最信任的人之一。
11年前,他受馬雲之托,在阿裡掀起技術革命。
從“騙子”到“雲計算開拓者”,十年一覺“飛天”夢。
他就是王堅,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
1
那年,李開復37歲,受比爾·蓋茨之托,帶著一項使命飛抵北京。
甫一落地,他就到處尋找電腦使用者介面領域的頂尖人才,跑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沒有。後來,北京大學電腦系圖形學老師董士海給他指了條道。
董士海在視覺化領域深耕多年,熟諳學界,他想了想,說,“有一個,在杭州!”
此人就是王堅。
李開復又多方打聽,大家都說王堅是國內研究“人機界面”最優秀的一個人。
人機界面,是人與電腦之間傳遞、交換資訊的媒介和對話介面,是電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堅生長在西子湖畔,卻南人北相,身材高大,總是頂著一頭亂髮,挎著黃色軍用挎包,衣服皺巴巴,走路一顛一顛,脖子前伸,全然不關心外界的書生派頭。
細數王堅的經歷,完全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他生於1962年,被打上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癡迷大飛機,卻在1980年考入杭州大學工業心理專業,讀研期間常去浙江大學旁聽電腦課程,他的碩士論文《人機交互和多通道使用者介面》是中國第一部人機交互的論文,後來還影響了航太工程。
這多少算間接圓了他的“飛天”夢,也許是覺得不滿足,很多年後,他乾脆直接上陣,帶領一幫年輕人編造另一個版本的“飛天”夢,歷經挫折,每當下屬們洩氣時,他總會講,過去“那麼多優秀的工程師一輩子連造飛機的機會都沒有”,相較之下,現今一切堅持都是值得的。
1990年,王堅獲得心理系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就晉升為教授,1993年又列為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心理系系主任。1998年8月,杭州大學與浙江大學合併,王堅新增了一連串耀眼的頭銜:中國人類工效學會理事、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
不過,李開復一門心思要找到他,可不是因為這些頭銜,而是另有緣由。他給王堅發出郵件,邀請他來京參加一個典禮。
2
1998年11月5日,北京天氣蕭瑟,長安街兩邊的白楊樹正在凋零。
但與北京火車站相去不遠的國際俱樂部門庭若市,來了300餘人,均為中國電腦業的翹楚,包括18位院士、56位教授、4位大學校長、9位系主任、27位研究員、7位所長、1個總工程師、1個高級工程師和1個總裁。
此外,還有29個政府官員和美國駐華使館的1位外交官。
王堅沒有到場。但這個小插曲絲毫沒有影響李開復的好心情。
科技部部長及教育部副部長先後登臺致辭,此外資訊產業部及中科院等官方機構都贈送了花籃。
這些官員和學者聚集一堂,只因美國微軟公司在中國建立了一個研究院。
微軟CTO 奈森·梅爾沃德是敦促比爾·蓋茨做出此項決議的“推手”。當天,他在祝賀視頻中說:“因為人才是成功研究的先決條件,我們決意追隨人才,到人才濟濟的地方開設研究院。”
李開復進一步解釋說,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初衷是“彙聚中國本地的優秀人才和微軟公司自己的專業人才,彙集其思想。”
此話當日與會者都未給予足夠的注意。只有王選(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電腦漢字雷射排版技術創始人)隱約覺得微軟志不在此,“有眼光”,還有“遠大戰略。”
1999年春節前,微軟中國研究院開始大規模招攬人才,觸角幾乎覆蓋了所有一流科研院校。
《經濟日報》說微軟中國研究院“一網”就“網”了十幾位拔尖人才。
3
儘管1998年的秋天,李開復和王堅沒能見面,但兩人在通了五封郵件後,再次約定見面。
李開復出差時,曾專門去浙江大學找王堅,沒見上,後來微軟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沈向洋(剛宣佈從微軟離職。此前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美國工程院院士)去浙江大學做演講,李開復囑託他去與王堅見一面,仍然緣慳一面。
李開復只好在郵件上邀請王堅北上,“看看研究院。”
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如此執著,這令王堅既驚訝又感動,他回信說:“我來北京看你。”
1999年1月10日,李開復終於見到了王堅。沒有寒暄,開門見山。談話只有半小時,但對聰明人來說已經足夠。
當王堅回到杭州時,一封電子郵件已在等著他,那是李開復發的。儘管李開復很希望王堅能夠加盟微軟中國研究院,但抹不開情面直接挖人,畢竟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是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顧問。
李開復只是提出可以和王堅的實驗室合作,這讓王堅很開心,覺得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但幾天後,他給李開復回信說,要到微軟中國研究院做訪問學者。
導致王堅改變主意的原因是作為系主任和副院長,需要參加無數的冗雜會議,這令他不勝其煩。
1999年的春天剛開始,王堅來到微軟中國研究院。接觸越深,李開復越希望王堅把“訪問”變成“加盟”。
最後,還是王堅自己捅破窗戶紙。到了夏天,他向李開復明確表示要到微軟來工作。
王堅被任命為多通道使用者介面組的主任研究員,組員有張高(中科院博士)和韓堅(清華大學博士)兩個年輕人。
以潘雲鶴的身份和學養,自然不能阻攔王堅的出走。
那個夏天和潘雲鶴一樣心情複雜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黨委書記李生,他是哈工大電腦系的老系主任,也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博士生候選人(因為選擇提副教授沒有繼續讀博,張大鵬遂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博士生)。
李開復給李生寫了一封信,說要挖走三個人,即:荀恩東、王海峰和劉挺。
荀恩東,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工作了兩年,後被引入香港科技大學,現在北京語言大學任教,研究機器翻譯和語法分析。
劉挺,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呆了一年,又返回哈工大教書,現在是哈工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
王海峰,是中國最早做搜索的一撥人,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李開復親自帶他。一年多後,跳槽到東芝中國研究院,2010年加入百度,深得李彥宏信任,2019年5月出任百度空缺了10年之久的CTO。
巧合的是,同月,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所涉專業為“人工智慧”方向的候選人共有五位,分別是王海峰(百度),沈向洋(微軟中國),楊強(微眾銀行),莊越挺(浙江大學),鄭慶華(西安交通大學)。
候選名單中還有兩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企業人物,分別是李彥宏和王堅,均位元列工程管理學部“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專業。
一個月後,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公佈,李彥宏、王海峰、沈向洋落選,王堅仍在列。
能PK掉沈向洋和王海峰等老同事,足以證明王堅的卓越,此時他的身份是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20年前,當王堅離開杭州來到北京時,創業失敗的馬雲正帶領一幫人從北京折返杭州,希冀東山再起;當王堅正式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時,馬雲與“十八羅漢”在湖畔花園創辦了阿裡巴巴。
一個是風頭正勁的學術明星,一個是屢敗屢戰的創業者,誰能想到這兩個人將來會有交集,並作出驚天之事。
機緣就是這麼神奇。
4
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專家學者們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基礎研究,而不用操心經費及產出。
在王堅看來,研究院要做的就是提出新概念,“我們不是要改進現有的而是要提出新的,不是把人家已經做過的東西做得更好,而是要做人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即使是三流的開創也要比一流的跟隨更加艱難。所以,王堅一直給自己出難題。夏天開始的時候,他帶領張高和韓堅全力投入“人機界面”的研究,改進中文輸入法就是他加入微軟後的“首秀”,結果“驚豔”。
1999年10月18日,李開復帶領微軟中國研究院的6個研究員(王堅、李勁、周明、高劍峰、沈向洋和張益肇),抵達微軟美國總部,親自向比爾·蓋茨彙報。
李開復著重介紹了中文輸入方面的研究,比爾·蓋茨非常感興趣。回京後,微軟中國研究院專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佈會。
王堅最後上臺,他說“做研究不一定隨大流。”
2001年,微軟中國研究院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2004年,王堅出任常務副院長。他的主要成果包括:SQM大規模資料處理系統、數位墨水、支援亞洲語言的無模式切換使用者介面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世界上首次推出手寫數學公式識別器,並在胡錦濤主席2006年訪問微軟時專門為主席和夫人作了演示。
王堅深受比爾·蓋茨信任。他帶的組是研究院裡當面和比爾·蓋茨討論問題最多的小組。
微軟正處巔峰期,微軟亞洲研究院兵強馬壯,王堅有足夠的空間去大展拳腳,直到一個叫劉振飛的人找上門來。
5
劉振飛,現阿裡巴巴合夥人、高德總裁,不過2008年他找到王堅時,還是淘寶網技術保障總監,他因為資料上的技術難題,想挖王堅的手下,結果被跳票,他索性直接去挖王堅。
王堅當時帶人所做的專案正和資料相關,通過海量資料分析瞭解使用者習慣、優化軟體反覆運算。有人寫郵件給王堅,描述了他在比爾·蓋茨面前提到軟體的資料分析,比爾·蓋茨說你應該去找王堅。
劉振飛畢業於北京大學,是王選院士的高足,眼光可謂毒辣。
那年夏天,阿裡巴巴CPO彭蕾(阿裡巴巴創始人、合夥人,現任Lazada董事長)親自找到王堅,一見面就說:“我們現在很差,就希望你來拯救我們”。
她說的是阿裡巴巴的“登月計畫”。
頭一年,馬雲召集阿裡巴巴的高管們在寧波開了一次戰略會,決定要把淘寶、支付寶、B2B 等子公司的底層資料打通,實現“商業新文明”。為此,阿裡巴巴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技術“救星”。
王堅就這樣進入了彭蕾的視野。
彭蕾說,阿裡巴巴的資料就是一座金山,但不知道如何挖掘,現在是坐在金山上吃饅頭。
王堅心動了。
2008年11月18日,阿裡巴巴宣佈,王堅博士正式加盟阿裡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一職,直接向馬雲彙報工作。
馬雲表示:“王堅博士將幫助阿裡巴巴集團建立世界級的技術團隊,並負責集團技術架構以及基礎技術平臺建設。”
彼時,阿裡巴巴高管中不乏技術牛人,比如中國開源第一人章文嵩。他本碩博均就讀於國防科大,師從電腦學院泰斗胡守仁教授(我國第一台億次銀河巨型電腦研製的設計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1998年創建LVS(Linux Virtual Server),2000年,Google搜索“wensong”會出現上千萬條記錄,2009年加入淘寶後,帶動了一系列開源運動。
但為何馬雲偏偏如此相信王堅?
除了都充滿理想主義氣息之外,在阿裡巴巴安全團隊負責人吳翰清看來,原因是“王博士是唯一一個能把技術講得連馬雲都能聽懂的人。阿裡有很多技術VP,但他們都沒有王博士這本事,所以他們也只能做到VP,而做不到CTO。”
被馬雲任命為CTO是王堅加入阿裡巴巴差不多四年後的事情,卻招致了這家公司史上最強烈的反彈。
阿裡巴巴已很長時間沒有CTO,上一任CTO還是吳炯。
吳炯曾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後赴美,1989年畢業于密西根大學,1996年加入美國雅虎,負責搜尋引擎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開發。他1997年結識馬雲,2000年初成為阿裡巴巴的天使投資人,2000年5月正式加入阿裡巴巴,擔任CTO,領導開發了阿裡B2B網站,淘寶網以及相關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設計。2005年阿裡巴巴合併雅虎中國後,他還主持了雅虎中國搜索事業部的工作。2008 年離職,專做投資人。
兩相對照,吳炯的光環太矚目了,而王堅進入阿裡巴巴後,卻成了名噪一時的“騙子”。
6
一切皆因阿裡雲所起。
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向全世界宣佈:“美國要在十年內,把一個美國人送上月球,並將使他重新回到地面。”從此,美國雄心勃勃的“阿波羅登月計畫”開始實施,共分為“水星計畫”、“雙子星座計畫”及“土星計畫”三步。
雖然沒有關於阿裡巴巴“登月計畫”的具體時間表,但顯然也採用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9月10日,阿裡巴巴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阿裡雲成立了,它要為阿裡巴巴“登上月球“提供無盡的算力。
王堅擔任阿裡雲首任總裁,他對400多名團隊成員說:“如同電力是工業社會的底層設施,雲計算將取代傳統IT設備,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底層設施”。
雲計算這項新技術的雛型來自上世紀70年代,1963年,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向麻省理工學院提供津貼啟動MAC專案,要求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多人可同時使用的電腦系統”技術,這產生了“雲”和“虛擬化”技術的雛形。
2003-2006年Google發表了四篇文章,分別是關於分散式檔案系統(GFS),平行計算(MapReduce),資料管理(Big Table)和分散式資源管理(Chubby)。至此奠定了雲計算發展的基礎。
2006-2008年,亞馬遜、Google、微軟、IBM等巨頭相繼推出雲服務生態系統和雲計算平臺。
這樣看來,中國雲計算起步並不算晚。但先行者註定孤獨。阿裡雲成立之初,雲計算在中國還是個新名詞,外界充滿不解。
一個令阿裡雲老員工們記憶猶新的細節是,公司剛成立的前兩年,他們出差用餐時,開發票的服務員總是“好心”地將“阿裡雲計算有限公司”加一個字“阿裡雲電腦有限公司”。
王堅從微軟亞洲研究院帶過來的林晨曦等人成為阿裡雲乃至中國雲計算的最初班底。
林晨曦,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亞洲第一個ACM全球大賽總冠軍,2005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他和同事們“每天思考著全人類命運這樣的宏大未來,從不為經費擔心。“ 有一天,王堅把他和孫冰(奧林匹克資訊學競賽冠軍)叫到辦公室,說他和馬雲聊得非常好,打算去阿裡,準備做雲計算,如果他們有興趣,可以一起去。
王堅的遊說很具有鼓舞性,他說,“雲計算這件事非做不可。如果我們所有的資訊計算都必須通過國外的系統,那麼未來的中國不堪設想。”
林晨曦和孫冰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其實很簡單,我相信王博士。只能選擇相信。“
儘管阿裡雲是2009年9月10日才宣佈成立,實際上早幾個月前就開始運轉了。林晨曦記得很清楚,阿裡雲第一個員工在2008年10月24日入職,正好是1024。“冥冥註定,阿裡雲和代碼脫不開關係。”
林晨曦成為阿裡雲第一任技術總監,入職後“兵荒馬亂,十幾個人邊寫代碼邊四處招人。”
阿裡雲當時辦公室在北京上地,沒有空調,夏天很慘,工程師們只好買來一堆冰塊,放在臉盆裡降溫。此外,辦公室還經常停電。
有次馬雲來京,專門去阿裡雲辦公室,想看看工程師們到底在做什麼。林晨曦打開電腦想給馬老師看看,不巧還停電了,馬雲只好坐在辦公室等了半個小時,直到電力恢復。
環境確實太差了。許多工程師來面試,一看樓裡這麼破,就不想來了。林晨曦趕緊解釋,這只是暫時的,新的寫字樓還在裝修。
饒是如此,在那個破舊辦公室裡,2009年2月1日,阿裡雲工程師寫下“飛天”第一行代碼。
“飛天”是阿裡雲為了“登月計畫”而做的分散式運算系統,其英文名是Apsara——吳哥王朝的阿僕薩羅飛天仙女,寓意希望為人帶來幸福。
“飛天”是想將全球數百萬台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電腦,讓任何企業、機構和個人只要聯網就能獲得即開即用的計算能力。
關於“飛天”,林晨曦有個通俗的比方:
有一波人不知天高地厚,想做分散式系統,好比大家把腳綁在一起,單、雙報數,然後同時邁步。人數少時,這很簡單。但是當人足夠多時,就不簡單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邁腳,但實際上不是,這是分散式系統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同時性具有相對性;有人邁左腳,有人邁右腳,有些人兩隻腳一起邁,就有人摔倒了,摔倒的人會把邊上的人帶著摔倒,這是分散式系統遇到的第二個難題;還有第三個問題,那就是異構,有的人長得高,有的人長得矮,步伐不一樣,就會帶來困難;還有很多動態環境下帶來的不確定性,路面有石頭,或者颳風下雨……最後還是走到了終點。
可誰也沒想到,“終點”那麼遠,“走”得好辛苦。
7
馬雲對王堅是百分百支持, 要人給人、要槍給槍,阿裡巴巴內部各路精兵強將都彙集到阿裡雲。
有一次元旦年會上,王堅把馬雲叫來給工程師們打氣。馬雲說他不懂技術,但很尊敬搞技術的人,認為技術大牛都是俠客,還說“程式都是bug 組成的”,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接著,馬雲更是豪氣的說“登月計畫”是一定要做的,先砸10 個億,不夠再砸10 個億,直到做出來為止,再次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一開始大家都志得意滿,意氣風發,覺得一群技術牛人在一起還有什麼是做不出來的?
但現實是,沒有先例可循,阿裡雲得從零開始。
在林晨曦看來,“阿裡雲就像是一個軍隊,在攻佔一個看起來不可能攻克的山頭,一批衝鋒者倒下了,下一批衝鋒者接著頂上。其實是很悲壯的,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到底能不能成功。”
工程師們的黃金時間只有幾年,不願意在黑暗中一直摸索。各種爭吵和懷疑出現。壓力實在太大,很多人只在團隊呆了半年就走了。
甚至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追隨王堅而來的人也在放棄。2010年,一位老部下離開阿裡雲時,深情又失落地對王堅說,做雲計算的感覺就像集體合圍抱一棵大樹,誰都知道最終大家的手會連在一起,但誰也不知道那一刻會發生在何時。
2011年底到2012年初,是阿裡雲最艱難的時候。
在阿裡巴巴外部,業界都不看好雲計算。中國IT 領袖峰會上,李彥宏說“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馬化騰則認為"它是一個超前的概念,目前佈局為時過早。"
在阿裡巴巴內部,大家都在看王堅的笑話,譏諷他是糊弄馬雲的“騙子”。其它部門的技術leader們都虎視眈眈,就等阿裡雲解散,然後去“瓜分”工程師。
有一次一群人吃飯,劉振飛問王堅,外面那麼多人罵你不靠譜,看你好像不在乎。眾人都愣住了。王堅埋著頭,想了半天說了一句,“我這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
當王堅被燙的體無完膚時,馬雲又添了一桶開水。2012年8月14日,他發文任命王堅為CTO,全面負責規劃、制定和實施集團技術發展戰略。
阿裡巴巴內網徹底炸了,反對之聲洶湧不止,概而言之就是:王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浪費資源無數,不被追責,反而高升,難以服眾。
沒人知道那段時間王堅承受了多少壓力。“有時候堅持是很難的,有時候放棄是很難的,進退維谷,但是具體到做飛天這件事我覺得堅持是很難的。”
關鍵時刻,又是馬雲撐了王堅和阿裡雲一把。他在內網公開回應:“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瞭解的也並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假如,10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裡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
為此,王堅對馬雲無比感激,後來寫書時,把這段話作為前序。
8
因為“理想主義”和“太執著”,王堅被認為是阿裡巴巴最像約伯斯的人,他的書架上也有一本沃爾特·以撒森寫的《約伯斯傳》。
約伯斯不好相處,以“現實扭曲力場”著稱。無獨有偶,王堅身邊人也能感受到他的“現實扭曲力場”。
那幾年,阿裡雲的工程師們一旦決定留下來,就會成為王堅的“腦殘粉”,他們堅信王堅的方向永遠正確。即使錯了,也是他們這些執行者錯了,“能力無法匹配博士的要求”。
王堅極具感染力,總喜歡給部下講雷達的故事。在二戰勝利前夕,《時代》週刊封面本來要刊登雷達的照片,都已經通知發明雷達的團隊了,這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結果發行前,改為刊登原子彈的照片。雷達團隊非常沮喪,因為從整場戰爭來說雷達的意義才是最大的。
每次王堅講這個故事時,聽眾都很興奮。他總會用“你們在做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不要怕犯錯”一類的話來鼓勵大家,然後眾人就覺得在做著一份無比光榮的工作。
2012年8月,王堅把每年一度的阿裡雲“飛天獎”頒給了全體員工,頒獎詞是一句略帶悲情的話——“堅持就是偉大”。
那年下半年,淘寶系“去IOE”完成,“飛天”已經跑得比較順暢,林晨曦可以放心離開了,“我在阿裡四年,其實相當於呆了十年。阿裡雲是一年走完了正常研發兩年半的路。人的頻率調快了兩倍半。”
離職那天,他和同事們在西湖國際旁邊的一家小館子聚餐,氣氛有點沉重。王堅開玩笑,“我們不應該這麼自私,晨曦不只屬於阿裡。”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林晨曦覺得不是傷感,不是難過,恍惚覺得:“在阿裡雲的四年,像是過完了一輩子。以後的事情,都是下輩子的。”
榮光時刻到底來臨。2013年8月15日,“飛天”5K系統上線提供服務,這是中國第一次實現單個集群超過5000台伺服器的通用計算平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這種能力的公司。
阿裡雲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同年12月,啟動“登月計畫”。
“去IOE”完成後,阿裡雲沉澱了一套“商業-開源-自主” 軟體交互反覆運算的工程管理方法,成功服務國內關鍵行業客戶超過20萬家,推動了國內企業向雲計算的全面轉型。
後來,那些早年離開的工程師,一直在想,阿裡雲最終能成功,王堅的堅持是不是唯一的原因?
有一次,林晨曦和老同事們聚會,為這個問題一直聊到淩晨3點,結論是:“如果換一個人,也許早就掛了10遍了”。
在2012 年的阿裡雲年會上,王堅走上台,他緊攥話筒,幾次抬眼望向遠處,幾次欲言又止,最終泣不成聲。
他說:“這兩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只是,我上臺之前看到幾位同事,他們以前在阿裡雲,現在不在阿裡雲了。”
這其中就包括吳翰清,2012年9月離職創業,就在“飛天”即將展露曙光的前夕。走之前,王堅約他長談,臨別時,他流淚說:“博士,其實我一直是相信你的!”
兩人相對,淚眼凝噎。
當吳翰清創業後,才深深體會到王堅的不易。“現在我回想起來,王博士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沒有太多的創業經驗和產品經驗,僅憑著一腔熱忱帶領著一群同樣熱忱的工程師們在做世界上最難的技術之一。走了很多彎路,也傷了很多人的心,但也栽了很多樹,讓後人乘了涼。”
9
乘涼者甚多。
阿裡雲趟出一條路後,國內雲計算熱潮興起,2013年就此成為中國雲計算的轉捩點。UCloud和七牛雲等協力廠商雲計算企業成立,騰訊開放平臺也是這一年對生態企業開放,AWS高調入華。
2014年9月19日,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在上市故事中,阿裡巴巴一再強調的核心業務之一是“雲”和大資料,業務戰略是“雲+端”。這個基於“雲”的宏大敘事,正是始於六年前王堅掀起的內部技術革命。
技術底座已經構築,接下來就是高歌猛進。
馬雲再次展現了善於點將的本領,用阿裡小貸負責人胡曉明(現為螞蟻金服總裁)接替王堅,擔任阿裡雲新CEO,給這家技術公司注入商業基因。
到2016年,阿裡雲營收規模已躍居亞太第一,全球第三,連續數年保持三位數的增長。
同年,王堅卸去阿裡雲總裁及阿裡巴巴CTO兩職,專任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目前,40%的中國500強企業、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類公司是阿裡雲的客戶。
在阿裡巴巴內網,王堅被貼上各種各樣的的標籤,出現頻次最高的有:“遠見”、“先知”、“堅定”、“堂吉訶德”……
但這個被稱為中國10年來最成功CTO的男人卻說,“我是一個既得利益者。”
2018年,王堅受邀參加央視《朗讀者》節目,誦讀了喬恩·克拉考爾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回憶起阿裡雲的創業史。
他對董卿說,計算像是一口井,井裡有著最珍貴的水資源。隨著大家對計算需求的增大,要有人想辦法把井水變為自來水,讓它順暢地流入尋常百姓家。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建水廠、鋪管道、做水龍頭、裝水錶等一系列環節的精密配合。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新理念的接納,因為第一口自來水從水龍頭裡流出之前,沒有人相信。
在阿裡雲出現之前,國內也沒有人覺得這個新技術能推動社會進步。
王堅說,他願意做那個引水的人。領著一群年輕人,去做一個中國人從來沒有做過,只在他們腦子裡存在過的東西。
2017年,中國電子資訊技術年會上,王堅代表“飛天雲作業系統核心技術及產業化”專案接過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獎牌,這是該獎項設立15年以來,首次頒發的特等獎。
中國電子學會鑒定認為:“飛天系統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可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對我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產業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動作用,是以企業為主體的雲計算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成功實踐。”
有人在知乎上寫下這樣幾句話:“10年前,我也覺得博士(王堅)是個騙子。現在看看,我覺得他是個偉人。我覺得沒有這些別人嘴裡的偏執狂,世界又怎麼可能被改變。”
10
道不孤,必有鄰。
王堅現在更多扮演的是阿裡巴巴技術先驅的角色,當下研究旨趣是“城市大腦”,開闢以資料資源為關鍵要素的城市發展路徑。
人類最偉大的作品是城市,但也帶了“城市病”。在王堅看來,“城市大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讓城市的資料流程動起來,產生價值。
解決交通問題,並不是“城市大腦”的唯一功效,它是未來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可以在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做出更多貢獻。
互聯網、資料、雲計算,這三者始終讓王堅念茲在茲,在他心目中就如同火,新大陸和電,足以改變世界,值得用一生去探尋。
英雄所見略同。李開覆沒有看走眼,馬雲也沒有看走眼,他真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
2014年,吳翰清重回阿裡雲,回首往事,他說時光本身無法倒流,如果能穿越到那個時間,他可能不會選擇離開,有可能選擇在這個公司把這個事情做成。“其實我從王博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堅持,其實他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個人的軌跡,有一點顛覆我的世界觀。”
被改變的不止吳翰清一人。
如今,阿裡巴巴技術大牛雲集。許多人,無論是才智,還是年華,都不遜於10年前的王堅。當國家給予民營企業技術人至高榮譽時,對他們而言,風好正是揚帆時。
王堅的故事,重新定義了阿裡巴巴工程師這個群體,他們腳踏實地,但高舉理想主義旗幟,不墜青雲之志。保不齊,若干年後,他們之中會湧出又一個院士。
十年一覺“飛天”夢,譭謗也好,讚歎也罷,對王堅來說,皆為過眼雲煙。他撰有《線上》,結尾如此寫道:
什麼是對技術的熱愛?你真的相信技術會改變很多東西嗎?你有沒有足夠的自信和熱愛去捂暖這條蛇,哪怕它蘇醒以後可能會咬你一口?當你熱愛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很難預料最終的結果。
但是“如果困難出現,就要戰鬥到底。“ 那是他最喜歡的《進入空氣稀薄時代》中的一句話。
參考資料:
1.《追隨智慧——中國人在微軟》,淩志軍,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 《道哥:王博士》,吳翰清,道哥的黑板報
3. 《阿裡雲第一任技術總監的故事》,林晨曦,阿裡雲橙
4. 《雲之戰》,孫宏超,騰訊深網
5.《雲計算深刻改變未來》,張為民,科學出版社
6.《王堅:一個預言家的命運》,張寒、周欣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