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們瞬間都長大了。(海尼根一歲半,亨利哥三歲半)
有孩子後時間都不知道是怎麼過得。
以前的三年可以去很多國家旅行,可以寫個三本書,可以走跳很多趴踢。現在的三年看孩子學叫媽媽,學走路,學認字,學溝通。
過去這幾年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他們,現在哥哥上學了,弟弟也去托兒所了。媽媽我要開始重新建立/找回自己的生活了。
我永遠都會是你們的媽媽,
也永遠都會在這裡看著陪著你們走過人生的不同階段。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食安跨部處理流程看不到的隱藏功臣-基層衛生所 📌最近全台鬧蛋荒,食藥署還在彰化順鴻牧場抽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的雞蛋。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雖然是由農委會稽查出問題後啟動通報,再聯合衛福部及環保署還有當地衛生局來進行稽查,但其實這些稽查動作,在衛生局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最後全都落...
「托兒所幾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寶寶] 9月出生寶寶就學的苦惱-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兩歲適合上幼幼班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幾歲上幼兒園比較適合 - 親子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寶寶] 自己帶寶寶都幾歲上幼稚園? 的評價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寶寶] 打算幾歲讓小孩去幼稚園? - 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托兒所幾歲 在 托兒所幾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評價
托兒所幾歲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出生嬰兒智商較低?關鍵在缺乏「刺激、互動」 想要提高智商這麼做》
美國布朗大學評估672名3個月到3歲孩子的表現後發現,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出現智商較低的傾向,在語言、肢體動作和整體認知,都不如疫情前出生的嬰兒。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孩子的生活環境缺乏外在刺激,因為疫情導致企業、托兒所、學校、遊樂場關閉,孩子的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失去很多活動和人互動的機會,連親人見面的次數都大大減少,同時爸媽在疫情間也身心俱疲,和孩子的互動減少;這些孩子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出現情緒障礙或自閉症的問題,會是一般人的5倍。
研究發現,根據過去10年統計,3個月大到3歲大的孩子的平均智商是100左右,但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在這期間出生的嬰兒,最新數據平均智商是78,互動少了,刺激少了,智商一差就差了22,這測驗分數「低得驚人」。由於小朋友出生後的頭幾年,是建立認知基礎的關鍵,隨著年齡增長,接受矯正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
無論如何,就算疫情期間爸媽和孩子長時間宅在家,只要保持正向的情緒、盡量和孩子對話互動,對孩子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由於大腦只有在感覺到安全感後才會啟動學習功能,所以爸媽最重要的是要用安全感支持孩子,像是皮膚接觸、增加面對面的時間、幫嬰兒按摩、和寶寶說話,都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同時寶寶在嬰兒時期,聽到爸爸媽媽講的話越多,語言能力和智力的發展就會越好,研究發現,3歲前聽過愈多話語的孩子,智商能提高1.5倍。爸爸媽媽對寶寶講話、問寶寶問題,寶寶雖然還不會回答,但是他的大腦會受到良性刺激,發育得更好。早期語言刺激會影響大腦發育,所以趁寶寶還沒學會頂嘴之前,爸媽不妨好好享受跟小寶貝講話唱獨角戲的樂趣吧!
托兒所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委屈>
朋友打電話給我,一肚子委屈。
「在朋友關係裡受了委屈。在育兒生活中受了委屈,我想為自己多保留一點餘裕,卻發現不管怎麼做,我老是在受委屈。」
----------------------------------
由於關鍵字「委屈」的頻率出現的太高,我問她。
「為什麼這些事會讓妳感到委屈呢?」
「因為我心裡面其實有更想做的事啊,但是為了他們,我把我的時間精力全部都給出去了。到最後我連一丁點的時間和力氣都不剩了,就只剩滿滿的委屈啊!」
「那妳幹嘛不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再來做其他的事呢?妳的委屈來自於妳老是把自己排在最後順位。那個掐著妳自己脖子的不是別人,是妳自己吧!」我說。
「妳怎麼可以這麽一針見血啊!」
「因為我曾經也是超愛委屈自己的過來人啊!」我苦笑。
----------------------------------
她說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可是連好好思考那些事該怎麼做,以及付諸行動的時間都沒有。
「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孩子。我也為了要讓孩子有朋友,持續著一些讓我覺得心好累的交際。我真的很累,很累,非常累。」
朋友說當了媽媽後,會覺得應該將100%的自己都奉獻給孩子,雖然小孩的幼稚園明明有可以托兒到傍晚的服務,自己也有想要快點著手進行的工作,但就是會忍不住每天早早就接回家。
「總覺得我不能當個自私的媽媽,他那麼需要我,我要快點把他接回來。」
「那什麼時候妳才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我甚至不敢想什麼是自己的事,覺得在他長大之前,我就是好好照顧他。但我又覺得委屈,有時候甚至想對小孩和先生大發脾氣。」
「可是,長大是指幾歲呢?」
「還有一直黏在一起,究竟是來自孩子的“需要”,還是媽媽的不安呢?」
我覺得她說的我都懂,我們就是那種多留點時間空間給自己,就覺得自己怎麼會那麼自私可惡,切蛋糕的時候會把自己忘記算進去的類型。
因為太習慣把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的需求前面。姑且不論這種思考模式是怎麼形成和被植入腦袋的,總之我覺得這真的很不健康。
----------------------------------
當了媽媽一陣子後,為了要精確做好時間管理而把時間的使用方式視覺化。留給小孩的時間是綠色,工作的時間是橘色,家庭和先生的時間是藍色,自己的時間是粉紅色。
每次我都是從綠色開始整理,之後是藍色,橘色,剩下了才留給粉紅色。
整理了之後覺得粉紅色少的好可憐,明明就是我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老是把自己排在最後?而且粉紅色的部分甚至還不是完全留給自己,還有參雜著一些自己甚至沒有那麼想做的煩雜事物。
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整,發現「習慣把自己擺在最後順位」這個症頭真的很難改(可能個性也有關係),唯一的作法就是在可行的情況下,超前部署和未來的自己預約。
----------------------------------
預約每個星期一都留段時間給自己好好沈澱,預約一個月之後的美髮院,預約兩個月之後的花藝課,預約三個月之後的精油考試,預先買好這個月要讀完的書。光是預約這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過程就讓人滿心期待,感覺到自己正在回應自己的心靈需要。
發現先滿足了自己的心,再去為別人付出時,就沒有那麼感覺「委屈」了。而那些繁雜的瑣事好像也變得沒有那麼讓人不耐。
我把這個方法告訴她。
----------------------------------
回想起大概是豆豆一歲多時,某天推著嬰兒車在商店街眼神死的遊蕩,覺得我已經疲累到瀕臨瘋狂邊緣,感覺人生很黑暗。此時眼角瞥見一間我時常經過,有提供臨時托兒服務的托兒所。
以前每次經過我都是想說算了算了!我就忍一忍,忍這幾年,忍過去就好了。但是那天我真的是累到眼前都發黑了。
深呼吸後,推著嬰兒車進去繳了會費還有托兒一小時的費用,然後坐在托兒所對面的星巴克送給自己1小時的時間。
喝了什麼我早就想不起來,但那1小時我永遠難忘,開心到差點落淚。
那不是我把什麼都處理好了所以剩下來的1小時,而是終於正視到自己身心渴望而去爭取來的1小時。那個1小時意義重大,可以整理思緒,還有去調整內心那個早就失衡的天平。
----------------------------------
時常聽到呼籲媽媽們要多多「愛自己」,但我覺得愛自己真的是個很籠統的概念。
唯有去傾聽自己內心聲音,明白自己的極限與界線,理性的拆解自己與周圍每段關係後,才有辦法做出自己也認同的行動與調整。
然後朝「我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去愛你」的方向慢慢前進。(很難,但好需要!共勉)
----------------------------------
💖邀請大家一起進行身心療癒
🌱東京非日常podcast 夏日雜學篇(歡迎和我和show一起瘋狂大笑)
https://apple.co/2WkudRB
🗨本週四(8/26)會和日本畫畫家林葳老師以及專業和服老師紀子線上進行「美」的對談,詳情請見IG
https://www.instagram.com
----------------------------------
Pic:時常陪玩得太賣力而全身痠痛的母親,必須要適時開啟省電模式才可以XD
托兒所幾歲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食安跨部處理流程看不到的隱藏功臣-基層衛生所
📌最近全台鬧蛋荒,食藥署還在彰化順鴻牧場抽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的雞蛋。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雖然是由農委會稽查出問題後啟動通報,再聯合衛福部及環保署還有當地衛生局來進行稽查,但其實這些稽查動作,在衛生局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最後全都落到了衛生所的公共護理人員身上。
📌衛生所表面上的中央主管機關是衛生福利部,但其實衛生所的實務工作卻擴及4署2司,包括國民健康署、健康保險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疾病管制署、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心口司,部分基層衛生所還必須查訪新設立的商家、輔導食品業者登錄資料到平台、訪查過期食品及誇大不實等等業務,甚至連交通部也來吃豆腐❗75歲高齡駕駛換駕照也要衛生所做體檢。
📌實際上,衛生所公共衛生業務涵蓋了中央每一個部署司,上級未橫向溝通,不清楚其他部司局給了基層哪些業務,每個單位都指派一點點,加起來才會導致公衛護理人員的業務包山包海,#2796人兼辦多重業務,時間被嚴重切割。
📌另一方面,要求衛生所稽查地方幼托兒所、商店等機構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因為衛生所除了有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還要連結社區資源,與社區保持友好關係,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衛生所不僅會在個案管理還有行政管理的角色之間混淆,#還有球員兼裁判的衝突。
以下幾點為我這次質詢的提案:
✔請食藥署應評估「食安業者登入管理」執行之人力盤點及成效。
✔請衛福部重新確認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在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並全面盤點目前公衛護理人員的所有業務內容。
✔請衛福部清查各單位(衛生所)申請留停比例與原因。
#質詢
#食安
#公衛護理核心任務盤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_WL5d0zPgY/hqdefault.jpg)
托兒所幾歲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感恩得無話可說,這個訪問不單止解答了很多在我人生中,我思考了很久而沒有答案的問題,帶我得到真正的快樂、自在,去繼續我的使命,甚至得到生命的真諦。最後的幾分鐘,瓊英桌瑪竟用“廣東話”唱[心經]給我們聽,她從來未試過。How lucky we are!!!
如何化傷痛為巨大的力量? ~ [相聚一刻] ep234 Part 1
播出:2019年2月4日, 8pm
嘉賓:Ani Choying Drolma(瓊英卓瑪), Selina Lai
主持:Esther Lee
監製:Weller Choi, Tony Chau
場地:相聚一台
嘉賓查詢:WhatsApp@6998 3791
入會查詢:WhatsApp@5741 6869
Part 1 https://youtu.be/qLDWElSvJbk
欲收看所有節目,可成為免費/正式會員:
www.togetherradio.net
內容:
能夠採訪瓊英卓瑪(Ani Choying Drolma)真的很榮幸!生活有時可以很殘酷,當我們童年時發生的事情都是傷害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變得苦毒、扮演受害者,無法繼續前進、好好生活。或者,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嘗試治愈過去的痛苦。Ani(解女尼)如何度過難關,成為今天的她?
作為一個國際上那麼成功的icon人物,她如何同時過著如此簡單、輕鬆的生活?她為什麼這麼幸運?她如何處理自己的名氣和聲譽?她怎麼能夠為世界、為尼泊爾做這麼多?她現在在做什麼慈善項目?Ani為什麼如此喜歡QT(量子觸療)?QT如何幫助尼泊爾的人民?
Ani如何看待尼泊爾的性別歧視、男女不平等,以及女性普遍的低社會地位?她能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一個人為何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幫助她的國家和人民呢?什麼是慈悲?我們怎樣才能對自己富有同情心?
最後,我們非常榮幸能,Ani為我們唱歌,第一次用粵語唱{心經}!特別鳴謝 Selina Lai用廣東話,分享很多Ani的有趣故事。今集不容錯過!
************************************************************
瓊英卓瑪(Ani Choying Drolma)在世界各地超過二十個國家開過演唱會,出版超過10張梵音專輯,自傳有超過十五種語言翻譯,在youtube上的片段有上千萬點擊率⋯她是被譽為"世界梵音第一人"的尼泊爾著名歌唱家女尼瓊英卓瑪(Ani Choying Drolma)。
Ani(解女尼)出生於尼泊爾,來自中國藏區。同年時,父親生性暴躁,幾乎每天都毒打她和母親。經歷家庭暴力和目睹女性在社會面對的不公平,她在13歲時選擇到加德滿都北部山區的"蘭吉貢巴寺"出家修行,追隨被譽當代大圓滿成就者祖"古烏金仁波切"。仁波切以愛與寬容療愈了瓊英卓瑪的心靈創傷,還發掘了她的歌唱才華,從而改寫她一生。
音樂事業帶來的收入讓瓊英卓瑪在尼泊爾開展了慈善事業,包括女尼學校丶幫助單身母親的日間托兒所丶支持婦女創業項目、支持地震和愛滋孤兒的生活教育項目丶腎病醫院和診所、地震後重建學校等等。
在過去20年間,瓊英卓瑪讓唱頌梵音,成為她的日常冥想和修行,她的歌聲安撫了世上許多人的心靈。也是因為這樣,她常被邀請到歐美各地演出和演講。在世界各地,很多人問她修行和生活上的困難,她常常以"Simple Kindness"作回應。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瓊英卓瑪來[相聚一刻]分享。(文字來自"自在社")
https://www.facebook.com/selina.lai.9461
如想查詢瓊英卓瑪在尼泊爾的項目,請pm Selina Lai,Ani在港的聯絡人,功德無量!
回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LDWElSvJbk/hqdefault.jpg)
托兒所幾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攸關幼托制度的「兒童教育及照顧法」已經研議十多年,到現在還在立法院,無法順利完成立法。現在傳出,這個星期四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審查兒照法,打算先切割處理2-6歲的托育問題,對此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今天出面反對,表示兒照法涵蓋0-12歲的托育制度,不應該被斷頭去尾。
今年二月在台南發生有托嬰中心的保母,把哭鬧的八個月大小女嬰放進置物櫃結果悶死。還有這孩子全身都是傷,也疑似是保母打出來的。
為了杜絕黑心保母,民間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原本寄望透過【兒童教育及照顧法】,整合0-12歲托育制度,無奈現在卻傳出,政府的兒照法要放棄整合,單純先處理2-6歲的托育問題。
原本的兒照法涵蓋0-2歲的嬰幼兒托育、2-6歲的幼托整合、以及6-12歲的學童課後托育,但因為範圍太廣、立法困難,現在傳出教育部打算先斷頭去尾,讓聯盟很錯愕。
不過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以及多位幼教學者態度不同,反倒希望2-6歲的兒照法能在這個星期四初審通過,因為目前幼稚園歸教育部管、托兒所歸內政部管,幼托整合談了十幾年,不應該再等下去,如果切割處理能順利通過,幼教學者也樂觀其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Iox9A-hBg/hqdefault.jpg)
托兒所幾歲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兩歲適合上幼幼班嗎?... | Facebook 的必吃
不管幾歲上幼稚園,前半年都是在練身體@@……我大兒子目前大班,班上生病的人沒斷過。一般會建議中班再去是因為有一定程度的表達能力,在學校發生什麼事回家會講(還會講 ... ... <看更多>
托兒所幾歲 在 幾歲上幼兒園比較適合 - 親子板 | Dcard 的必吃
小孩已經一歲四個月了,工作則是留職停薪,生為孩子後就全心投入帶孩子,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留職停薪也漸漸的要進入尾聲了,開始思考幾歲該送幼兒園或 ... ... <看更多>
托兒所幾歲 在 [寶寶] 9月出生寶寶就學的苦惱-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孩子預計半年後2足歲才要去上幼幼班,不是現在立刻馬上*********
孩子107年9月初出生,目前一歲六個月
語言與認知發展應該都超前不少,現在可以自己唱三到五首歌唱完整首
每天會自己要求拿家裡的書要爸媽陪看,還會依照心情挑選書籍內容
做錯事例如跑到廚房裡面被爸媽發現,問孩子這樣可以嗎??
會自己說"爹低/媽媽會罵罵,趕緊跑跑",然後就跑去跟阿罵告狀 = =
可以指出/說出大概10本以上有聲書籍裡面動物,汽車,建築物等等的內容。
要教孩子做一些他沒做過的事情,還會直接指揮爸媽或是阿嬤去做
看我們做幾次才會跟著做。會主動要求要跟其他小朋友去玩
或是想要邀請小孩子來家裡玩,有其他小孩來也很積極想要跟對方做朋友
會介紹家裡的玩具要給其他人玩,覺得目前在家照顧的方式,已經漸漸
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所以想讓孩子今年9月滿2足歲時先去上幼幼班
但在與學校洽談的時候,才發現問題大條,因為9/1後出生的小孩
要明年度才能上幼幼班,或是今年上幼幼班,明年要留級一年繼續上幼幼班
即使幼稚園願意配合讓孩子都提早就讀(其實才差不到一星期阿,阿阿阿),
小學這邊也會留級一年,怕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怕孩子被其他
孩子欺負嘲笑)
是有想過幼稚園提早念(算實際年齡明明就剛好),然後幼稚園不要留級
大班的時候直接考國小提早入學考試無縫接軌上小學,但要是不幸提早入學
考試沒過關,變成孩子大班時要留級一年好像更糟,覺得有點過於冒險
。而且家裡學區的小學還是總量管制小學,問題又更複雜了
想問問有沒有一樣困擾的家長,你們怎麼處理這問題呢??
--
一個只會使用榔頭的人,所有問題看起來
都像根釘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51.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83294853.A.7A9.html
我也是這樣猜,但不知道真實的狀況是怎樣
現在是考慮這樣沒錯,另一個方案就是不上提早上幼幼班,但是要帶孩子到處去上課
可是又變成媽媽要因此留停一年跟孩子到處去上課
唉唷 寫錯了 抱歉
不是為了跳級,而是現在孩子就有上學去參與大量活動與同儕互動的需求
但爸媽又不想要讓孩子留級,所以才這麼苦惱
感謝經驗分享
小孩有因此很委屈還是受到欺負等等的嗎??
感謝經驗分享
問題在家裡已經無法滿足小孩的需求,雖然也是差不多兩歲足歲
,但是在學制上就是等同提早一年上幼幼班
完全沒有想過小班多念一年的選項耶,感謝你突破盲腸
感謝經驗分享
唸五年不是問題,單純擔心孩子心裡會有啥影響而已
上才藝班的選項也不錯,但是媽媽就得留職停薪一年陪著上課
是這樣說沒錯,只是一起玩一年的同學突然離開到其他班級,這樣孩子不會覺得很怪嗎
如果先念一間幼稚園的幼幼班,然後再轉學到另一家幼稚園的幼幼班
這樣會比較好嗎
如果孩子現在沒有明顯需求,我也覺得就照規定晚一年入學就好
但是家裡可以提供給孩子的東西不夠她所需,她很明顯需要更多
所以小班留級一年比較好嗎
唉唷,沒經驗自然會瞎操心阿
這個也沒想過耶,感謝突破盲腸,不知道家裡附近有沒有這樣的學校
我很魯啦,從小就被一堆天資恨天高的同學壓在地上打 XD
因為按照學制變成提早入學,幼稚園階段一定會多讀一年
這也是讓人很頭痛的點,但是因為在這一兩年的努力,過敏的狀況好很多
皮膚基本上沒症狀了,食物的話,只剩大魔王蝦子還沒克服,但已經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吃超級無敵小塊跟牙籤尖端一樣大小的蝦子就整個胸口發紅了
現在吃一小塊小指大小的蝦子只會稍微皮膚癢
混齡幼稚園這選項感覺是最佳解 !
哇賽,未免太拚了
沒經驗的新手爸媽專長就是瞎操心阿 XD
更何況我們小時候都是上傳統幼稚園,一年一年生級,腦海裡根本沒有
混齡幼稚園這種東西
目前是打算幼幼班唸一年,混齡幼稚園唸四年,只是不知道幼稚園能不能配合就是了
同幼稚園的同學都去念小學了,自己還待在幼稚園,感覺挺差的
但這是我個人想像的,不太清楚孩子到底會怎麼應對,好在上面很多人給
經驗分享,似乎影響不大
感謝經驗分享
孩子現在有上學的需求阿,如果沒有需求就慢慢照制度走省事很多這我也知道呀
不知道是幼幼讀兩年還是混齡讀四年比較好,但這兩個選項都比原來自己想的方案好
感謝經驗分享,請問當初有考慮幼幼念一年,混齡念四年嗎
先初步篩選一下可以少跑幾家參觀呀
感謝經驗分享
所在區域是滿競爭的沒錯,都要排一年到兩年
感謝經驗分享,看起來蠻多人即使大班多讀一年也沒特別感覺
新手爸媽專長就是想太多
別擔心啦,孩子每個階段成長都會有很多變化的,盡心為孩子規劃但不強求成果,能心安
自己沒愧對孩子就好
我家屁孩表達的部分應該還好,很會說了,連台語英語都會說一些了
現在一歲半家裡能提供的已經有點吃力,畢竟我跟太太都要上班目前照護主力是岳母
託嬰一年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們再研究看看,感謝建議
感謝經驗分享
幼幼班讀兩次也一樣問題呀,因為只是同學會直接到其他學校,孩子留在原學校,先託嬰
一
年感覺更好一點
混齡的方式也挺好的,還在比較這三個方案
先託嬰再接著唸幼稚園,幼幼班念兩次,幼幼班念一次混齡念四年
感謝經驗分享
感謝建議
大孩子跟小小孩考量不一樣吧,喂
對啊,孩子還沒長大也不太確定會走不拘小節路線還是跟爸媽一樣神經纖細,在幼幼班與
小
班處理完比較好
這邊的學區很集中,同學們會一路同班到國中,到同一高中的機率也不低,所以特別焦慮
這件事
這邊學區的關係,這些同學可能會伴隨孩子一路上高中甚至大學,9~12年以上的時間同班
或同校,會差很多的,並不是什麼來來去去
混齡的選項感覺挺好的,也比較不會有像是留級的感覺
這個選項也有考慮,但還在比較這三個方案中
我自己喜歡先想好,想好了就照著規劃走,就比較不會到時候才煩惱東煩惱西
前面不少人分享沒影響或是更好,但也有少數人分享會介意,為什麼要忽略孩子有可能會
有不同的發展,教育要適性而為不是嗎!
03/04 20:08
我小時候不留行混齡這種幼稚園,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就是一屆一屆升上去,哪裡知道世界
變化有這麼快
03/04 20:20
前面寫好幾次了,小孩現在家裡無法提供她所需,可能得幼稚園才能比較符合她需求,只
是去幼稚園的話,會遇到多唸一年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所以才來聽聽意見,我沒有覺
得孩子早發展晚發展會怎麼樣,只是希望她能快樂長大,也不要因為爸媽的錯誤而受限
03/04 20:20
實在很納悶定見在哪裡?? 混齡是版友推薦也不是我想的,定見到底在哪裡?????
講到跳級是為了原本不想要像是留級的狀況,現在有混齡的選項,或是多送一年託嬰,自
然就不需要額外煩惱跳級問題
※ 編輯: deltaz (223.139.83.5 臺灣), 03/04/2020 21:28:36
感謝經驗分享,看起來沒影響居多
請問是故意轉學嗎?還是剛好搬家之類的因素???
對你有造成什麼困擾嗎?還是根本無所謂呢?
所以是特地規劃的耶,不知道你媽媽有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做??
感謝你的詳細資訊,謝謝
幼稚園的幼幼班通常是預先佔名額(有些要繳預約金,有些沒上學的空檔也是按月收費),
等滿兩歲插班入學,說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對於九月出生的小孩,實際上就是晚其他同學
一兩星期入學而已
如果完全按照學制,以我女兒出生日期來看,會是2歲11個月入幼幼班,或是3歲11個月入
小學,我們現在一歲半已經教的很吃力也無法提供孩子較多同儕互動的機會,勢必得上托
嬰(原本因為過敏嚴重的關係本來想自己帶到三歲11個月直接入小班)或是幼稚園
你沒看過不代表沒有
高雄市龍水里近年一年大概300個新生兒(龍年好像上漲到380左右),學區裡的小學幾乎都
是龍水里的小孩,招生人數大概300,國中更少一點大概260,也都是龍水里的小孩為主,
所以這邊的小孩很容易會一路從幼稚園到國中都讀同一個學校,上同一個高中的比例也不
低。要不是學校已經都總量管制導致有些里內的小孩被擠出去,不然集中的程度還會更高
03/05 00:06
其他孩子9/1入學,9/2後出生的孩子要等過完生日後才可以入學,所以學校9/1會少收一
個學生,等過幾天過完生日用插班名義入學
03/05 00:23
私立兩歲就可以入學,只是會變插班(實際上也就是晚幾天入學而已),並沒有法規規範插
班為違法行為,公幼沒有招生盈利壓力,加上求公平性,當然就是完全按照學年度的規定
來招生,兩者是不一樣的狀況
03/05 00:26
欸,無鳥可扶 XD
發現多讀一年影響似乎不大所以就放棄囉,目前是比較傾向先托嬰(如果找得到有空位的
托兒所的話,但我看很難,我們這邊都要提前一年預約,只能碰碰運氣了)
不是為了早讀晚讀而煩惱,而是因為現在家裡無法供應孩子所需,所以才考慮送去託嬰或
是幼幼班,但送幼幼班又會遇到多讀一年的問題,不太確定多讀一年對孩子有甚麼影響才
上來發問
自己 03/05 00:51
不是要立刻馬上現在就入學啦,9月才入學,那時候是兩足歲,是我說的不夠清楚
,造成你誤會
前面內容已經反覆說過啦,現在家裡照顧得有點吃力才要送去讀幼稚園或是托嬰
不是為了啥比較
前面也有人分享會在意這件事情了,我做決策喜歡每個面向都評估想一想
不會因為僅僅有少數孩子會覺得不開心受影響就不去考慮這件事情。最後可能因為
種種限制,做出來的決定與考慮項目很少所做的決定一樣,好像有點白費力氣
但我自己是不會這樣覺得,也很習慣這樣的決策過程了
打算是這樣走沒錯喔,感謝經驗分享。目前在猶豫是否多送一年托嬰,然後正常按照學制
上幼稚園,或是提早上幼稚園唸兩次幼幼班。想請問你唸兩間幼稚園,是刻意安排的呢
還是恰好因為其他因素而換學校呢??
中山國小有10班,七賢國中有5班,一間幼稚園依大小不同有大概20~40個小孩
算一下就知道有幾個孩子一路一起長大的機率沒很低喔
是說3年級5年級要重新分班??? 怎麼現在跟以前年代完全不一樣阿!!!!
只能送私立但不是偷送,過生日就可以大大方方入學了,只是會比9/1以前出生的孩子
晚一星期入學而已
覺得好可愛的理由阿,但莫名很想笑,對不起
剛剛查了一下,這個似乎是94年開始的政策,難怪我完全沒印象
感謝建議,已經開始在找了,但是覺得要找到有名額的有點困難
請問是全國統一實施嗎?? 被你講一講現在有點懷疑是不是記憶太差完全忘記這件事
還是小時候真的沒有分班??? 我是7最頭出生,小學在嘉義念的
入學狀況其實就跟8月底出生的小孩差不多(相差不到兩星期),有這麼嚴重的話
是不是應該也特別針對8月底出生的小孩做些調整呀
總覺得現在這種按照生日一刀切的方式很不符合個別小孩的需求
回文回了兩天聽聽其他人的經驗怎麼了嗎??還是媽寶版有規定對於不了解的事情
不能發問與討論。發現自己跟現在小孩的教育體系資訊脫節,就不能收集完資訊
問完為什麼再做決定嗎??? 還是大家說了就照做不要發問, 這說法很東方
原本考量過敏的狀況是考慮到四歲或五歲才上幼稚園的,沒想到在家裡自己顧
在一歲半的時候就很吃力了,只能改變計畫趕緊找托嬰或是幼稚園
用兩歲下去評估,除了"講話別人全部聽得懂"之外,其他都是符合進度的
同溫層超級厚的區域,一堆同事都住在這裡
考慮事情前不是要先收集資料,收集一下其他人經驗怎麼了嗎
不會焦慮阿,反正家裡有點顧不來,上學不要差人太多就好
同溫層夠厚就會遇到,我小學是大校有十幾班,同班同學一起考上同一個國中班級,
高中不是同一班就是隔壁班
對阿,目前也是這樣打算,只是要找到託嬰或是幼稚園插班的名額好困難阿
話說回來,其實上面回文說念兩次幼幼班或是大班的,照學制來看都是提早
入學的孩子。完全照學制的話,只會念一次而已
上面經驗分享一堆讀兩次幼幼班或是大班的,照公幼學制都是提早入學的
私幼的話則是插班入學
所以你是想表達甚麼???
孩子如果只有50分的資質,我對自己的期許就是不要因為我的錯誤
讓孩子變成40分,在保持孩子快樂學習的前提如果能讓因為家庭的力量
變成有55芬甚至60分就很棒了。反過來說,如果孩子有一百分的資質
,也不願意看到被我拖累變成只有90分,唯一期望就是孩子能快樂學習
充分發揮他的天資,不會因為外部因素而受限
那到底我預計孩子滿兩歲要去讀幼幼班哪裡有問題??
收集資料問清楚有啥問題,哪裡一直強調小孩聰明??
這兩個字你哪裡一直看到?? 通靈嗎?!
單純只是同溫層的孩子大多就是這樣一路發展,規畫起來自然是會這樣規劃
規劃歸規劃,還是得隨時看看小孩的狀況來調整
所以沒經驗小孩讀兩次幼幼班來發問不行嗎??? 板規有規定是吧
還是你看了不順眼就不能發問
※ 編輯: deltaz (220.138.117.83 臺灣), 03/05/2020 12:14:41
M大你這樣說我是完全同意啦,只是身為爸媽,難免會多想
話說回來,看過這些一樣都是很聰明的孩子間的競爭,完全可以感受出
家庭教育的差異,即使天資差不多,有些是一路壓迫式教育硬推上去的,
有些是走自然野放路線,有些則是爸媽規畫一個大方向,提供資源讓孩子
自由發展,雖然乍看成就都差不多,但在圈子內的人還是可以很明顯看出差異的
不管孩子最後成就怎麼樣,都不希望因為家庭因素而被拖累
有50分的資質不要被拖累成40分,有100分的資質不要被拖累變95
盡力就好
過度焦慮當然不是好事,不過我都要步入中年了,個性要改也很困難
對我來說這個課題是如何避免把自己的憂慮傳給小孩,還在思考這問題該
怎麼解決比較好
不願意就尊重孩子意見呀,這不是很直覺可以下的決定嗎
※ 編輯: deltaz (220.138.117.83 臺灣), 03/05/2020 13:15:49
哪個123呀??? 不太清楚你指的是???
岳母有點不堪負荷,小朋友的需求越來越高
EQ部分真的很困難,我自己都沒多好了,實在沒臉說孩子
希望孩子不要遺傳到我的缺點就好
※ 編輯: deltaz (220.142.51.226 臺灣), 03/05/2020 17:09:04
※ 編輯: deltaz (220.142.51.226 臺灣), 03/05/2020 17:09:30
處女座表示.......
但我不是處女座的,哈
當初會預計在家裡帶到四歲本來就是有考慮身體狀況的,隨著孩子成長
過敏變好,當然會跟著調整作法
實在回文回到有點灰心,不知道是我表達的哪裡不好,孩子目前1歲6個月
預計上上幼幼班的時間點是兩足歲,不是馬上立刻現在
混齡很棒,然後覺得時代變遷真快 XD
整串難得看到提早上學是正面回饋的耶,請問覺得感謝當初決定的點在哪裡呀
八月出生的孩子如果按照正常時間入幼幼班,年紀一樣是剛滿兩歲阿
不該??? 不就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你說的內容哪個字是我說的??? 不要自己腦補一堆然後再根據自己腦補的內容
下評論,對於當事人而言會很阿雜
過敏這件事不可能沒考慮好嗎 = = 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治療他的過敏了
怎麼可能做這種重大決定不去考慮
你媽媽與老師當時都是審慎思考下才做的決定,本來就不可能有一定對的答案了
也沒有人可以保證看起來最好的選項就一定沒問題,所以如果可以的話
放下這個想法吧,人生會更快樂一點
不確定會不會所以才來問問版上有經驗的家長呀
也有考慮到處去上課,不過岳母可能沒辦法負擔,太太要留停一年來配合
怎麼覺得有點幽默 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