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某人去子宮頸環紮>
想說有很多咖粉私訊詢問,就請某人把完整的過程分享給大家~
原本以為會順順的孕期,沒想到遇上出血跟子宮頸長度問題,才剛完成了子宮頸環紮手術,想說把過程分享出來,讓遇上跟我相同問題的媽媽們參考。
剛撐過前三個月的孕吐地獄,在 15 週的時候孕吐的狀況似乎有緩和,真的超開心,終於恢復食慾,身體狀況也漸漸穩定,就在準備開始回到日常生活步調的時候。某天晚上突然在護墊上看到一點鮮血,當下很緊張,馬上跟咖郎衝急診,醫生用陰超看完說,說子宮頸上有不小的裂痕,如果持續撕裂沒有復原的話,隨著寶寶與羊水變大,可能會撐不住重量,要我在家安胎一週後回診看狀況。
因為身體一直都蠻健康,我覺得躺一週裂痕應該就會好了吧,聽醫生乖乖地躺一週後回診,想說聽到的應該會是好消息。結果醫生一看,裂痕不但沒有復原,甚至變寬了,子宮頸的長度也來到臨界值 2.1 公分(及格邊緣是 2.5 公分),當下建議我做子宮頸環紮手術,減少未來寶寶掉出的風險。
當下真的很慌,擔心寶寶會有三長兩短,馬上答應兩天後手術。回家上網查了一下環紮手術,除了要住院一天觀察,讓我最害怕的莫過於要從脊隨打麻醉,就這樣戰戰兢兢來到手術當天。
一早跟咖郎到診所報到,醫護人員先要我換上病服,簽手術同意書,然後在手上戳針打點滴(QQ 好痛,他們說我血管不好打...這邊就好痛我後面怎麼辦)。接著就準備要推進手術室,躺在手術台上我超爆緊張,最恐怖的麻醉橋段要來了嗎!這邊提醒媽媽們,如果你脊椎有受過傷,一定要跟麻醉醫師講。我因為之前尾椎受過傷歪掉,很怕麻醉醫師打錯地方,所以有跟他提到這件事情。
麻醉醫師人很好,跟我說他用得針很細,不會很痛的(真的嗎QQ)。 在做每個步驟都會跟我講,首先身體要捲成蝦子狀,讓麻醉師可以觸摸到正確的下針地方,接著它會用酒精大面積塗在脊椎處,「3,2,1,下針囉!」麻醉醫師說完我立馬感受到一陣痛感,身體縮了一下,伴隨而來的是酸酸的液體注入身體。整個過程很快速,我自己是閉眼睛、牙一咬就過去了。
然後麻醉醫師隔 5 分鐘後就會叫你抬抬看屁股,我使盡吃奶的力氣都抬不起來,他確認麻醉生效沒問題了,就會叫醫生進來。我被打麻醉後其實整個超想睡覺,醫生進來後大概只花了 5 分鐘做環紮手術,我只感受到下半身好像有拉扯的感覺而已,整個手術過程 30 分鐘內結束。
結束後麻醉醫師就幫我上止痛點滴,問我會不會孕吐,我說最近有比較好一點但偶爾還是會想吐,麻醉醫師了解後有先幫我加了一劑止吐針在點滴裡。之後就被推到病房中,但在過程中我已經爆想吐,一直忍到病房跟護理師說我不行了,我要吐了。護理師急忙拿塑膠袋鋪在我的頭右側,由於半身麻醉後必須完全平躺 4 小時,因此我只能頭一轉開始狂吐,嘔吐物隨著臉頰流到頭髮跟耳朵,真的非常狼狽。
手術順利結束了,但迎接我的是恐怖的嘔吐地獄,我開始每 30 ~45 分鐘吐一次,是那種胃經攣式的吐法,從中午吐到深夜,每次要吐就會跟咖郎說「我要吐了!」然後他趕快拿袋子接住,事後幫我擦拭臉頰跟頭髮。(咖郎說他看我這樣也快哭了)
由於術前 12 小時不能吃東西,我想我吐出來的應該是胃酸或膽汁之類的,吐到後面我真的快虛脫。醫生判斷我應該是身體對麻醉止痛很敏感,副作用比一般人還要強。期間加的第二針健保止吐,效果大概只能維持一小時,到深夜醫生建議我們打自費止吐,我才比較好一點......(可能也是因為麻醉止痛退得差不多)
昏昏沈沈在病房度過一晚,隔天才能慢慢起身梳洗。整個過程中對我來說最恐怖的是嘔吐副作用,手術的傷口其實沒什麼感覺。出院前醫生內診幫我把止血紗布取出來,也一起看子宮頸跟寶寶的狀況,子宮頸裂痕在手術後看不到了,子宮頸長度也到了4.5公分,重點是寶寶很健康,我跟咖郎都鬆了口氣。
之後就被囑咐要好好吃抗生素跟安胎藥,一週後回診即可,結束了我的子宮頸環紮手術之旅。
回想雖然嘔吐過程很痛苦,但很幸運可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觀察到子宮頸的問題,即早手術。這邊也建議各位媽媽,如果有出血一定要到醫院看看,因為自己真的不會知道裡面發生什麼事情 QQ
話說這篇本來也要在媽寶版分享 結果太久沒發文沒看弄懂版規就被水桶了 XD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70的網紅阿諾ShA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阿諾+阿霈 婦產科醫師:林正宗 來賓:江江 00:01:22 Q.為甚麼會孕吐!? 00:02:28 Q.黃體素過敏導致孕吐!? 00:04:54 Q.日本媽媽不大會孕吐!? 00:06:17 Q.孕吐嚴重到要打點滴!? 00:09:00 Q.孕吐時絕對不要喝..可以喝...!! 00:...
「打點滴會痛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永康曾咖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阿諾ShAnN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寶寶]6M寶寶細菌感染住院歷程-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會痛要說! 吊點滴忍痛變靜脈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慢性腎衰竭貓咪的食醫住行- (貓友詢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狗皮下注射會痛嗎-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 ... 的評價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狗皮下注射會痛嗎-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 ... 的評價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吊點滴的時候很有感…心理作用?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打點滴會痛嗎 在 [問卦] 打點滴有多痛? ulin0619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打點滴會痛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周五下班後電話接到一位新病人的通知,手上沒有任何資料,再怎麼急也要星期一才處理。今天上班在我還沒拿到書面資料前,家屬已經等不急打電話來辦公室找我。確認個案的病歷號碼,一邊上線查病歷紀錄,一邊安撫家人。
家:護理師妳可以馬上來看看我爸爸嗎?
護:怎麼了?這兩天有什麼緊急狀況?
家:我爸爸癌症末期,吃不下,一直昏睡,出院的時候醫師有說要有心裡準備。
護:爸爸診斷是肝膽周圍的腫瘤,醫師紀錄上好像腸道都被腫瘤堵住了,我們先討論一下,你覺得如果現在還要爸爸進食,勉強吃了但是消不下去了,怎麼辦?若是吐,會不會更不舒服?你說他現在一直昏睡,怎麼餵?安全嗎?如果試試看用棉棒或滴管給爸爸一點水滋潤口腔黏膜,不要強迫他吃,但是維持舒適就好,這樣好嗎?
家:你們可以來幫爸爸打點滴嗎?
護:所有的醫療處置要醫師評估後才可以確定是否恰當,我沒見過爸爸,暫時不能答應你的要求,很抱歉。生命的末期若身體處於微乾的狀態爸爸比較舒服,呼吸不會像淹水一樣喉嚨有淅瀝呼嚕的聲音,四肢才不會因為點滴水分不吸收導致局部浮腫。
家:看他有時痛到會發出呻吟的聲音,但是止痛藥吞不下,很不忍心。
護:出院時的止痛藥確實是口服藥物,我幫爸爸掛號回來請安寧門診醫師先開嗎啡貼片好嗎?你回來門診拿藥,不用帶爸爸回來醫院,我跟安寧團隊約好時間盡快去幫助你,讓爸爸舒服一些,這樣好嗎?
家:我爸爸會很快離開我們嗎?
護:爸爸知道你們都很愛他,相信出院回家這兩天你們家人都陪著他,應該講很多話吧!你看到爸爸雖然昏睡但是我猜想他一定覺得很平安,因為他在他一輩子熟悉的地方休息,家人講話他都聽到,如果可以,請你與家人握著他的手好好謝謝他栽培你們兄弟姊妹,請他不用掛心家裡的事情,你會好好照顧媽媽並撐起這個家的未來,以前如果有什麼小爭執請爸爸原諒,向爸爸道歉,說家人對他的愛,希望他沒有罣礙。陪媽媽一起替爸爸選一套他最喜歡的衣服備著,不管他什麼時間要出發遠行,都有家人滿滿的愛與祝福。(我一邊講,電話那頭一邊傳來啜泣聲)你還好嗎?再交代一件重要的事情,等一下回來開嗎啡貼片時,請醫師開一張疾病診斷書,我希望爸爸不會太快用到,但是如果必須派上用場時,不必慌張,拿給來家裡鑑定的衛生所醫師參考,那是最後那張畢業證書的參考依據。可以嗎?
#接近生命末期時需要的食物與水分可能極少
#人工營養對於安寧療護病人的存活並無明顯助益
#家人與照顧者可以透過提供食物以外的其他方式對病人表示關愛
「人生」這本書,沒有人讀得透
打點滴會痛嗎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寶貝幫TV_育兒大解密】《婆婆硬勸「催生的小孩不好」? 有這些情況一定要催生》
朋友超過預產期10天了還是沒有產兆,醫生建議可以催生,否則胎盤會逐漸鈣化,影響到供給胎兒的養分和氧氣,造成胎兒危險。但婆婆卻堅持不准催生,還說 : 「小孩是我們家的,如果出什麼事我們以後負擔會很大。」要媳婦不能催生也不要剖腹產,讓她很傻眼。催生真的這麼不好嗎?其實催生用的藥劑,不管吃的、塞的、打點滴的,目的都只是引發身體自主性子宮收縮,絕不是靠「催生藥物」本身把孩子催出來,而是靠「催生藥物」引起「子宮自發性的收縮」,順利地將胎兒生產出。只要胎兒夠大,已經滿40週,就可以進行催生,甚至有的胎兒待到41週,還在肚子裡捨不得出來,建議一定要催生,避免孩子過大造成難產!
至於催生會不會比較痛?答案是不會,因為一般陣痛的間歇性疼痛會逐漸增強,催生就是引發進入更頻繁的收縮,所以會讓人誤以為催生比較痛,其實只是長痛跟短痛、早痛或晚痛的差別,並不會「比較痛」!
★最實用的影片,讓媽咪育兒更輕鬆,寶寶更健康💕
打點滴會痛嗎 在 阿諾ShAnN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阿諾+阿霈
婦產科醫師:林正宗
來賓:江江
00:01:22 Q.為甚麼會孕吐!?
00:02:28 Q.黃體素過敏導致孕吐!?
00:04:54 Q.日本媽媽不大會孕吐!?
00:06:17 Q.孕吐嚴重到要打點滴!?
00:09:00 Q.孕吐時絕對不要喝..可以喝...!!
00:10:07 Q.懷孕期間頭暈是荷爾蒙影響嗎?
00:11:17 Q.吐太嚴重有可能會有尿酮症!!!
00:11:28 Q.如何判斷症狀是否需要就醫處理!?
00:11:44 Q.吃了又吐對寶寶營養有影響嗎!?
00:13:05 Q.之前冒冷汗眼前發白又吐又拉為什麼!?
00:14:31 Q.孕初期容易喘不過氣!?!?
壹壹產後護理之家給我們舒適的錄影場地。
壹壹產後護理之家 https://pse.is/GKRJ4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開啟小鈴鐺只要一有新動態馬上會收到通知唷!
https://www.youtube.com/user/qqshanny
阿諾FB: https://www.facebook.com/no1118
阿諾IG: https://www.instagram.com/qqshanny/
阿霈FB: https://www.facebook.com/apayapay/
阿霈IG: https://www.instagram.com/jujuandmeand/
PS.影片無授權於任何上傳喔
打點滴會痛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今年1月正式上路,面對死亡愈來愈多人有不同的反思。每段生命都有終點,但當面臨這一天時,你願意終日躺床上,無論有無意識、痛不痛苦,都要插著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等醫療器材;強迫灌食、打針、抽痰...只求生命可以延長嗎?
致力推廣「尊嚴善終」的加護病房醫師陳秀丹,親身經歷無數個病床邊上演的真實故事,透過她臨床的第一線觀察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只有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學會如何真正活著。
被截肢的阿嬤給我的省思
陳秀丹醫師分享,當她在台北榮總當總醫師時,遇過一個病人是一位阿嬤,送醫時因嚴重的敗血性休克,已意識不清。施予各式各樣的急救措施後,仍無法恢復意識,加上兩隻腳都已壞死,為了保命,最後鼠蹊部以下部位以及手指頭全都截肢。
當時因為阿嬤心律不整,陳秀丹醫師想替其做心電圖,卻突然發覺「阿嬤根本沒有雙腳及手指能夾心電圖的導線」,又想到這個被自己救回來的老人家,會是一個沒有雙腳、沒有手指頭,只有頭與軀幹的人;而當阿嬤呼吸器用到期限,將轉到呼吸照護病房時,她的兒子與陳秀丹醫師開玩笑說道:「醫師,我們沒有錢可以辦出院,我要去賣外幣才行。」
「到底我們救人是要把病人帶到什麼樣的境界?」陳秀丹醫師說,上述的案例給她很大的省思。當醫師把病人救回來,理論上應該要有生活品質;而若急救只是讓病人「痛苦、苟延殘喘」地活著,生活品質及尊嚴全部失去,她認為,這樣的醫療結果是失敗的。
陳秀丹醫師提及,英國醫學會對醫療的目的有一個定義:「醫療的目的是要增進病人的健康,或是減少傷害。」一旦無法達到如此的目標,治療的正當性即消失,此時若撤除或不給予維生醫療,是既不違法、也不會違背倫理原則。
「醫療的本質是行善,」陳秀丹醫師進一步說,當給病人的是無止盡的痛苦時,此時的醫療就成了一種「惡」。
病床上的你,希望如何被對待?
陳秀丹醫師坦承,很多人平常沒有好好孝順父母,等到雙親身體出狀況,他們無法面對父母即將往生的事實,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彌補過去的失責,所以要求醫師搶救到底。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理由,包括為了維持父母還在的假象;為了領取退休金、高額保險金的私心;害怕他人指責不孝等錯誤觀念,都讓這些家屬要求醫師無論如何都要急救,不願意放手。陳秀丹醫師透露,上述都是真實案例。
「真正的孝順是平常就要做的事,」陳秀丹醫師強調,父母親還能說話、走路,子女就應該多陪伴;有空時給父母打個電話、陪他們看看電視、聊聊天,而不是整天當低頭族滑手機,這些都是能做得到的。
「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陳秀丹醫師指出,人要將心比心,作為子女、親屬的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假如今天躺在床上的人是我自己,我希望被怎樣對待?
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如果有一天她老到、病到不能吃,死亡就是無法避免時,我不要被插鼻胃管,也不要被打點滴;如果心跳停了,我也不要做心臟按壓術。」
陳秀丹醫師說明,台灣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可以保障國人生命末期不要受苦;也有《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國人遇到五種情境時,能選擇有尊嚴地自然老化。
《病人自主權利法》5大可終止或撤除急救的適用對象:
末期病人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永久植物人狀態
極重度失智
病人疾病狀況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者
「你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兒子很孝順你,他就會完全聽你的。」陳秀丹醫師連忙說了好幾聲「不」,她表示,很多孩子在父母親面臨緊急關頭時容易失去理智,可能旁人的一句「唉呀,你怎麼沒有急救?」就會讓他們內心動搖。
陳秀丹醫師呼籲,每個人都該好好重視自己的善終權,平時就應跟家人談論生命無常之事,以及因應對策。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等方式,簽署預立醫療指示,及早為未來的善終準備。
不只手要寫,嘴巴也要說,能讓周遭的人都知道,未來你的家人也就比較沒有壓力。」除了預立醫療指示外,陳秀丹醫師說,更應「廣為宣傳」,包括孩子、親友在內都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主張。到真正發生狀況時,就能讓這群了解自己意願的親友團,當自己「善終後援會」的成員。
「善待你周圍的人,就好像他明天即將離你遠去。」陳秀丹醫師如此總結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更多早安健康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diVvzoP-2f8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要不要幫父親放鼻胃管?安寧醫師:父親自己答了這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978
#陳秀丹 #病主法 #預立醫療指示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打點滴會痛嗎 在 會痛要說! 吊點滴忍痛變靜脈炎 - YouTube 的必吃
提醒您,如果去打針時,會覺得很疼痛不舒服,千萬別忽視,小心會因此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高雄有一位陳先生,急性腸胃炎到醫院 打點滴 ,打針過程中他一直 ... ... <看更多>
打點滴會痛嗎 在 慢性腎衰竭貓咪的食醫住行- (貓友詢問) - Facebook 的必吃
請問大家打皮下都是用蝴蝶針注射還是用點滴滴呢?我原本是自己在家用蝴蝶針+注射,最近換個醫生說注不對地方硬推會很痛,建議我改用點滴滴,可是變成針頭很大一支,下 ... ... <看更多>
打點滴會痛嗎 在 [寶寶]6M寶寶細菌感染住院歷程-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看著正在家裡呈大字型熟睡的寶貝,回想起去年那段綠膿桿菌感染後住院21天的日子,雖
時隔已近一年,許多畫面仍然歷歷在目,更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感謝住院的日子裡有媽
寶版文章的陪伴,且當時爬文時發現版上相關文章極少,故決定也來分享一下心得,希望
讓父母們遇到時能夠參考不慌張(當然希望大家用不到最好)。
主角為當時6個月20天的男寶,平日由媽媽全職照顧。去年5月底孩子快篩陽性確診,接著
便是一連串的燒燒退退,最高曾燒到40.3度,但食慾與活動力正常,奶量與副食品也無異
狀,僅有伴隨腹瀉情形。
確診隔日,孩子退燒後活動力明顯下降許多,整個上午昏昏沉沉,奶量僅剩一半,甚至中
午那一餐奶完全不喝,媽媽直覺是不太對勁,因為他一餐240ml的奶總是3-5分鐘內喝完,
故我又預約了診所的視訊門診,醫生一看到孩子昏睡與聽完病情描述便說「建議趕緊帶去
大醫院急診,可能需要住院」,也幫忙開住院建議單還親自送到家裡來。
下午至急診時,醫生聽到孩子不吃不喝,活動力不佳,也評估先住院觀察。然而到了晚上
病情突然急轉直下,當護理師想替孩子打點滴,發現針紮下去時孩子哭鬧反應不大,護理
師嚴肅的問我:「孩子平常氣質這麼好嗎?不太會哭鬧?」,後來我才知道這樣的反應在護
理師眼裡是個狀況不佳的警訊,且護理師提到孩子有脫水情形導致血管塌陷,試過了四肢
皆無法順利找到血管,陸陸續續有不同護理師前來支援以及使用機器設備找血管,始終無
法順利裝上點滴管線,後來僅有從頭部血管抽血先去做相關檢查,此時孩子仍幾乎呈現昏
迷狀態。
晚上23點時多小兒科主任至病房與我說明擔心會演變為休克,需要盡快打點滴以及注射抗
生素醫治,但最重要的點滴管路無法ON上,只能先以鼻胃管灌入電解水,並嘗試是否能從
鼠蹊部裝上中央靜脈導管。翌日凌晨0點多,支援的醫師至專責病房,耗時了兩個多小時
依然無法順利裝設,或許是有餵食電解水後孩子精神恢復了,也或許是整晚全身不同部位
皆不斷挨針,孩子的尖叫與哭鬧聲迴盪在病房裡,每一次紮針孩子都哭到聲嘶力竭,看著
他小手小腳佈滿傷口,我也只能抱著他的頭在他耳邊不斷哼著他最愛的兒歌,心理卻是無
數次吶喊「為甚麼他要承受這種痛」。直到凌晨4點,才終於從左腳順利裝上點滴管路。
早上8點多,主治醫生告知我,從感染報告裡的一些數值,懷疑是細菌感染引起的敗血症(
診斷證明書為細菌感染引起菌血症),故先投廣效型的抗生素,包含腦膜炎的預防性投藥
,但還得細菌培養才能確切對症下藥。
第三天中午12點多,醫生來電與我說明孩子抽血報告感染指數仍是偏高,需要持續打抗生
素,且血液細菌培養結果為血液中有「綠膿桿菌與大腸桿菌」,其中醫師嚴肅的提及感染
到「綠膿桿菌」不太妙,是一株有致死率的細菌,也有預後不佳的風險,雖然目前孩子生
命徵象是穩定的,但還是不能放心。
第四天早上10點,專科護理師至病房與我說明孩子發炎指數仍偏高,醫生考慮後續使用瑞
德西韋、類固醇與降腦壓的藥物。我忍住情緒詢問孩子有沒有生命危險,她說第一天最危
險,當時所有醫療團隊也很緊張若為敗血性休克便很棘手,但有撐過危險期了,只是因為
感染數值仍降不下來,孩子腦部囪門也有稍微異樣,故現況較為擔心會不會細菌跑到腦部
引起腦膜炎。
專科護理師離開後,我馬上傳訊息給孩子的爸:「如果真的有甚麼後遺症,我們也只能認
了」,爸爸回覆我;我們的寶貝,當然會」,這短短一句話,讓我眼眶馬上泛淚。
下午13點,主治醫師致電給我,經過團隊討論,建議孩子轉院到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畢
竟孩子感染的是危險致命的細菌,發炎指數又居高不下,怕有緊急狀況時在醫學中心處置
會較好。15點多由主治醫師與護理師一路隨時監測孩子的生命跡象等數值,並陪同我們搭
乘救護車至轉院後的醫學中心,後續便開始了漫長的治療療程。
由於綠膿桿菌非屬常見的細菌,主治醫師告知至少需要14天的抗生素治療,每天每隔8小
時打一次抗生素。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不管是住院時還是出院後詢問過的小兒科醫師,都
是回答此株細菌感染機率低,熟悉的診所醫師甚至說機率是萬分之一,但平常身體內可能
就有此細菌存在,不作亂時在體內尚相安無事,但一旦身體免疫力下降(如此次猜測為確
診導致免疫力下降),細菌便有可能趁虛而入進到血液裡,造成感染。
轉院後第三天一樣發生了無法裝新靜脈針的問題,醫師與我討論後,決議裝設中央靜脈導
管,但此為侵入性的管路,除了須簽署同意書,也需要打局部鎮定與麻醉劑。下午醫師先
嘗試由鼠蹊部放置中央靜脈導管,仍是無法順利放置,最後陸續打了6劑的鎮定劑與麻醉
劑,才順利的從他頸部大靜脈裝設中央靜脈導管,醫生也請我務必顧好導管,畢竟若不小
心拉扯掉,恐會導致大失血。
看著他每天頸部背著兩條管路,我除了戰戰兢兢還是戰戰兢兢,尤其他已經會翻身甚至想
扶站,每天只有趁他睡覺時趕緊把握時間簡單梳洗或吃飯,視線一刻皆不敢離開他,只要
他稍微拉扯或折到,我便是立刻順管路或是把管路放到他身後。
在隔離病房的日子裡非常煎熬,進去後便無法出來病房,每天與孩子的活動空間就在那一
張病床上,且因為有點滴管路,我無法抱著他靠近窗外看他最愛的天空。但隨著入住時間
拉長,或許是環境適應了,也或許是他知道護理師姊姊們送熱水送物資,定時來打抗生素
,是最重要的腳色,他從一開始看到護理師會大哭,轉為看到護理師進來病房便是對著她
們笑,想與她們互動,讓不同護理師不約而同跟我回饋:「看到他笑容就不累了」、「已
融化」等。我也笑笑的回應護理師:「他還不會口語表達,笑容就是他對你們辛苦付出的
真誠感謝。」其實孩子這些小小的改變看在我的眼裡何嘗不是既心疼又欣慰呢!
轉院後入住第15天,原以為14天療程已結束,孩子精神與食慾也恢復不少,但當再次抽血
檢查,孩子的發炎指數仍高於正常數值不少,主治醫生面有難色地跟我說須要進一步檢查
腦膜炎、腎臟發炎可能性等等,當天下午安排了抽腦脊髓液的檢查,當我抱著他去找護理
師,護理師看了我一眼說:「媽媽,孩子交給我就好,你可以在外面等。」我不自覺哽咽
的說「好」,原來焦慮不安的心情早已表露無疑寫在臉上,貼心的護理師怕我看孩子挨針
又會心碎,才請我在外等侯。抽完腦脊隨液後必須6小時不能起身,因為得壓緊傷口,也
盡量至少抽的一小時前先讓孩子喝奶,避免抽取過程中孩子吐奶。所幸最後檢查結果未有
感染腦膜炎。
第19天再次抽血檢查,隔天醫生巡房時表示已為正常值,同意明日可出院。第21天,終於
帶著他見到了久違的老公,久違的親友,親身感受到了久違的日曬。
謝謝那段期間遇到的所有醫療團隊人員,尤其出院後打給建議帶去急診的小兒診所醫生感
謝她時,她竟然還能直接說出我兒的名字,還有專責病房裡的護理師,即使全副武裝揮汗
如雨,仍是敬業的提供協助以及給予孩子溫暖。
曾經在感到絕望時我覺得他的人生彷彿空白了21天,我無法帶他外出曬太陽、無法煮營養
的副食品給他吃,但現在回想,這21天也讓他感受到了這世界的人性善良與美好。
最後謝謝你,我的小太陽,當初小名取名小太陽就是期望你會是個樂觀陽光的孩子,並且
帶給身邊的人溫暖,這一次的歷程雖然你讓初為人母的我掉了數不盡的淚水;體會了何謂
媽媽既堅強也脆弱的心情,但你也讓我看到了你的韌性你的倔強,是你的溫暖笑容療癒了
我、療癒了辛苦的醫療人員們。經過這一次考驗,媽媽和爸爸別無所求,只願你平安健康
長大。
最後也提醒家長們,當孩子發高燒時更重要的是觀察退燒後孩子的狀態,若持續有活動力
不佳等異狀,最好再送醫確認病況才不會錯失就醫良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9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3907093.A.7D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