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Archegos暴雷概念股強彈,大量軟體成長股反攻大漲,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發布獲利與展望優於預期的財報,重新帶動了半導體設備與整體類股的漲勢。
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聞名的ISRG,公布營收與獲利優於預期的財報,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全球成長16%,股價高檔大漲近10%再創歷史新高。
昨晚比較慘的是全球用戶數成長與展望遠不如預期的 Netflix 和受到跑步機安全問題困擾的Peloton,以及被Apple搶先Podcast訂閱變現的Spotify,都呈現相對弱勢的狀態。
倒是科技股賭場NASDAQ交易所也公布了優於預期的財報,IPO熱潮帶動了獲利成長30%,今年第一季就衝了275個IPO,其中196件是SPAC,但是第二季目前SPAC上市大幅下滑,可能也預期加強監管後未來這種快錢的成長率不會那麼高了。
「手術機器人概念股」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股市小民- 直覺手術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Inc.,股票代碼 的評價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達文西手術股票台灣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達文西手術股票台灣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科技島也是生技島?3C成癮.眼疾成國病眼球商機疫 ... - YouTube 的評價
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人車概念股生態成型!立委許毓仁:無人車將帶動台灣半導體、IoT 產業起飛
Posted on 2017/09/18
TO 精選觀點 TO 精選觀點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根據 NVIDIA 創辦人黃仁勳預估,無人車技術成熟後, 產值至少 10 兆美元 。全球科技業全都盯著無人車技術發展與產業鏈關係,然而,台灣卻似乎毫無動靜?
上週五 TechOrange 邀請立委許毓仁談來到 TO 直播 談面對全球無人車產業起飛,台灣發展無人車的契機何在?台灣硬體供應鏈的技術優勢為何?台灣政策和人才培育應該如何與時俱進?這篇文章是許立委列出了四點台灣發展無人車產業必須關注的要點。( 責任編輯:劉庭瑋)
無人車 (Autonomous car,或稱 Self-Driving car,美國交通運輸部定為 Automated Vehicles) 是目前 AI 技術具體應用的熱門項目,無人車可以增進人類生活的便利性,提供行動不便者、老年人以及某些不適合自己駕駛(例如身體不適)的人更方便的運輸選擇,甚至因為無需人力駕駛,所以不會受到勞動法令有關工作時數的限制,而更加擴大運輸物流的產業能量。事實上, 這正是 AI 的價值,它能提供一個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方式與經濟結構的機會。 在生活上,AI 可以創造更大的公共利益,像是由 AI 在醫療數據中尋找治療手段的精準醫療計畫、可以執行問診與手術的醫療機器人。在經濟上,自動化的生產模式可以快速提高效率、甚至學習人類主管做出決策。
儘管無人車與 AI 的未來充滿無限的美好想像,但並不表示人類社會不用為進步付出代價,在發展 AI 的道路上,有一些無法迴避的挑戰必須去克服。 首先就是 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育 ,畢竟沒有人才就沒有技術; 其次是 結構性失業問題 ,因為 AI 的普及將逐步取代傳統勞工,缺發專業能力的勞工終將因為工作機會的減少而失業; 第三, 跨世代的技術進步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 ,但企業間的重複投入有可能導致研發資源浪費與效益分散 ; 第四,AI 使用與設計的道德界線與法令規範尚未清晰 ,例如,無人車的安全性與責任規範。
台灣應該怎麼做?
因此台灣要發展無人車與 AI 就不能只是口號,必須要有具體實踐的作法。我認為應該要從四個面向著手:
首先, 要從基礎來擴大培育人才 ,從小學到高中都應該規劃電腦科學教育並且學習程式設計的邏輯,到了高等教育的階段更要結合 AI 相關產業的需求來深化各領域人才的專業知能,並且以開放的心態推動國際人才的交流,給予更方便的身分文件與獎勵誘因。
第二, 針對勞工提早進行電腦應用能力的提升 或是電腦專長的培訓 ,讓勞工能適應於 AI 時代,降低結構性失業的衝擊,履行社會責任。
第三, 政府要帶領無人車與 AI 產業發展 ,包含半導體與晶片、IoT 系統與安全等 ,建立相關的數據標準化及共享機制,提出獎勵與補助並整合各企業的研發資源共同投入,創造最大的研發成果。
第四, 政府應該要建立 A I 發展的 管理考核機制 ,包含制定適用無人車的交通政策與法規,並且定期公布 AI 發展報告書讓國人能夠了解進度。
立法委員 許毓仁 測試無人車自動駕駛 :https://www.facebook.com/congress.jason/videos/1937697809775520/
美國和中國正積極發展人工智慧
美國白宮的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 ( NSTC ) 在 2016 年 6 月已經提出「國家人工智慧研究發展戰略計畫」(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倡議由聯邦政府主導 AI 研發,結合企業資源、培育專業人才、制定法律規範、進行國際合作;並且在同年 9 月由交通運輸部發表「聯邦自動駕駛車輛政策」(Federal Automated Vehicles Policy) 作為無人車發展的規範。
而 大陸國務院在 2017 年 7 月也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預計在 2020 年要追上先進國家的 AI 技術與應用、 2025 年要領先全球的 AI 技術與應用、2030 年要成為全球的 AI 中心。
總結
當大國政府都有計畫地搶資金、搶人才、搶市場,台灣政府必須更快地提出有步驟的發展計劃來整合產、官、學的力量,推動台灣的創新科技產業能迎頭趕上。在本會期 我也將推動「無人車和自動駕駛」的立法並且成立無人車與智慧交通聯盟 (Autonamous Driving and Smart Mobility Alliance), 結合政策和法令的引導, 推動台灣的新產業 。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09/18/self-driving-car-in-taiwan/
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03年前後,國際大型投資銀行設計了現金結算的連動債商品,透過相對高利率和台灣本土銀行的強力攜手合作,連動債商品大熱賣,理專和銀行業者大賺手續費。
經過2007年的金融海嘯後,投資人終於嘗試到連動債的「威力」,全球投資人聞風色變,一時之間,投資人的「寵兒」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2009年,一種由對等網路支付系統和虛擬計價工具的數位貨幣誕生了,它的名稱是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的產生是透過一種稱為「挖礦」的過程來生產,使用者透過處理交易驗證和記錄,可以獲得比特幣當作手續費,或者得到新生產出來的比特幣,然後用來交換貨物、服務、其他貨幣。
比特幣在2013年後快速盛行,因為美國、中國、英國、日本、歐洲先後擴大印鈔挽救經濟,2013年爆發賽普勒斯的銀行危機,不少投機客和富豪把資金轉換為比特幣,企圖規避市場風險,推崇比特幣的集團,宣稱對實體貨幣產生不信任感,反而是比特幣更為安全和無泡沫化,沒有發行機構,也不受任何政府和銀行的控制,比特幣從個位數美元,2013年底飆升到接近1200美元,全球掀起投資比特幣的風潮,連「挖礦設備」的售價也水漲船高。
但這樣的金融新玩具熱潮很快就退了,2014年整年,比特幣價格全面下跌,2014年3月,比特幣交易所運營公司「MTGOX」宣布破產,2015年,比特幣跌到300美元附近徘徊,2015年8月,該公司社長Mark Karpels被日本警方證實涉嫌監守自盜,導致比特幣無端消失,不管如何,比特幣的投資熱潮顯然已是過去式。
2011年,科技業開始傳出3D(3D printer)列印技術即將大出於天下的消息,全球許多國際媒體描述3D列印技術非常有可能帶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將震撼未來的製造業,一些相關的3D印表機製造商,從塑膠、金屬、樹脂紙、陶瓷、石膏、蠟、砂、食品等多元材料都可以用來印刷,而且因為科技演進和量產的利多因素,3D印表機造價從台幣上百萬大幅下降到數萬元不等的價位,完全符合許多工藝設計者、模型玩家、醫療器材、個人化商品的需求,而且這項技術還沒有普及到大量的百姓家中,這意味著背後還有廣大的消費需求,甚至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還核准3D列印的處方藥「SPRITAM」,如果考慮醫療市場的需求,3D列印未來的發展前景,好像是顯而易見的樂觀。
Stratasys和3D Systems是3D列印這個產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全球最大的產品出貨量, 3D列印議題幾乎傳遍了各大財經雜誌和媒體,2011到2014年初,這兩家公司和3D列印相關概念股,股價全面飆漲,投資人開開心心享受科技帶動股價上漲的氛圍。
但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人發現,3D列印似乎距離充滿每個家庭或個人工作室的目標還相當遙遠,或許有人會花大把鈔票買台3D印表機印一些個人化產品,但這些消費者畢竟還是少數,而且大部分的3D印表機功能還是相當有限,從精密度到速度,還是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如果真的要製作個人化商品,上網找專業的工藝設計者,花點小錢省時間省設計心力,工藝設計者又能賺到設計財,消費者得到自己想要的個人化商品,這樣遠比自己買台3D印表機,還要花時間心力設計來的更有效率。
仔細觀察Stratasys和3D Systems最近幾季的財報,不難發現,3D印表機的出貨量跑不出爆發力,甚至這兩家公司的本業沒辦法穩定賺到獲利,於是股價直直落,3D列印的美夢逐漸被投資人給淡忘掉了。
最近兩年來,相當熱門的投資產業還有機器人產業,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產業會引入機器人科技,可能是幾隻機械手臂的工業自動化系統,也可能是像掃地機器人那樣的獨立個體,或者是家庭代工用的組裝機器人,或是像醫療用的達文西機器手臂「(The da Vinci Surgical System)」,外科醫生使用融合高科技電腦與靈活的機器手臂,外科手術可以出現進一步的創新與突破,不管是哪一種,經常涉略財經雜誌和新聞媒體的讀者,肯定都會認同機器人在人類世界中,會越來越盛行,取代人類許多職缺只是時間問題,全球機器人的使用數量確實也在成長,許多投資人會認為像ROBO這種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ETF也適合投資,因為機器人產業在未來,似乎沒有悲觀的理由。
1995〜2013年全球工業用機器人年度出貨數量 2012〜2017年全球工業用機器人供應數量 事實上,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需求確實在成長,但是機器人可是有所區分的,包含傳統的製造業工廠機器人、貼近人類生活的機器人、第一產業(農林漁牧)用的機器人、服務產業用的機器人,傳統機器人和第一產業的機器人需求成長速度較緩慢,貼近人類生活的機器人,像是家用打掃的機器人或智慧型家庭電器,這部分成長速度相當快,不過需求佔整體機器人產業的比重相對較低,服務業的機器人則具備較有爆發力的成長,不過目前的需求佔整體機器人產業的比重也是相對較低。
機器人產業的投資重點不在於傳統的機器人,這部份成長力相對有限,反而是機器人的軟體研發才是這產業的核心價值,還有機器人的三維運作和視覺靈敏度,具有這些優勢的機器人,才能符合服務業的需求,成長爆發力也會最驚人,不過機器人從研發、測試到實際銷售,往往需要蠻長的時間,而且大量的資本資出不保證成功,講到這裡,就點出投資機器人產業的問題所在,如果整體機器人產業每年的成長速度相對比較緩慢,那麼ROBO ETF短期內又怎麼會有爆發力呢,拉長時間來看,投資人對ROBO股價的期望度,恐怕會遠遠高於機器人產業的實質成長力道。
除了3D列印,比特幣、連動債、機器人產業,金融市場經常不定時會推出許多新的金融商品或主題,許多發行單位還會結合全球各大媒體的勢力,讓想要行銷的產品快速全球興起熱潮,業者就能順水推舟,大賺交易佣金或手續費,很多投資人在樂觀的氣氛之下,往往一窩蜂被吸引進場投資,隨著時間流逝,才發現當初業者和媒體所描述的優勢,似乎無法有效帶給自己財富,自己對投資商品的期待越高,失望也越高,但對於金融業者來說,重要的是,精心設計和行銷的新產品,究竟能不能熱銷出去,至於投資人所購買的金融商品是否會賺錢,那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
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達文西手術股票台灣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必吃
最後網站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母公司直覺手術(Intuitive)如何賺錢?則補充:不景氣或股市崩盤,還是有人生病,生病就得開刀治療。 直覺手術從上市以來已經經過了兩次股票 ... ... <看更多>
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達文西手術股票台灣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必吃
最後網站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母公司直覺手術(Intuitive)如何賺錢?則補充:不景氣或股市崩盤,還是有人生病,生病就得開刀治療。 直覺手術從上市以來已經經過了兩次股票 ... ... <看更多>
手術機器人概念股 在 股市小民- 直覺手術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Inc.,股票代碼 的必吃
直覺手術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Inc.,股票代碼:ISRG) 核心業務:#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可說是手術機器人的鼻祖! 甚至在上一個多頭(2004~2007年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