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日記。沒什麼不得了,沒什麼了不得。
7/31
Part 2。故事的意義慢慢譜寫。
其實從行前到落地美國海關小房間拘留,我不期待家人朋友對我走上這條路的理解。就好像永不氣餒的運動員賭上光陰、青春、歡笑、淚水、龐大練習費用、過程艱辛與苦楚。身體上的練習,心智上的磨練。常常下課同學問我老師為什麼可以這流暢優美,我總是回答「練習」,只有練習才能更好。傻氣往前衝,練習這件事在各種意義接住想放棄,惰性浮現的自我、懷疑的自我、命運掌握在手的自我、金錢桂冠之外還有更多努力價值事物的我。全然純粹的成長自己、挖掘自己。人生的光彩從眼裡流露出來,以毫無懸念的溫柔輕盈凝視前程。
STANDFORD大學的陽光,風吹來好舒服。闊別七十幾天餐廳內用,打完第一劑疫苗的我只敢在進食時摘下口罩,但久違珍稀的體驗讓我五感全開,咖啡裡的倒影漾起美滿幸福的微笑。周杰倫唱著想簡簡單單愛,就這樣牽著手不放開,莫名一陣感動,我也莫名一陣胡亂感動。
開心:D
7/30
好不容易飛了十幾個小時抵達美國,被海關帶到小房間詢問兩小時,三個海關輪流諮詢,除了打四通電話給美國友人也細問我的人生,例如:美國朋友和我的兄弟姐妹父母、為什麼轉換職業、瑜伽課學生、當網紅業配收入。當中間被叫去座位區等候,緊張時刻我開始練習瑜伽站姿戰士一戰士二,吸氣,我感覺到身體警繃,吐氣,我對自己身體微笑。沈著的閉上眼睛靜坐,不安的念頭想法慢慢褪去。直到再度被美國海關呼喚到辦公室內,隨著他們的行政電腦作業輸入我的資料,我一面看著一行禪師的<和好>。
念念分明的提醒自己沒什麼不得了,沒什麼了不得。美麗的關口,我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應許之地。
「小姐你可以走了」。離開關口,奔向花叢。
打完輝瑞疫苗第一劑的手臂肌肉痠痠無力。
7/28
我們都在一條前往我們最真和聖潔本質的神聖旅程。
透過不斷地閱讀、沈濳、靜心、練習,浮出真我。允許經驗著生命給予的一切。感知著自我,感知著天地。
遠行前夕,好友們紛紛捎來祝福。金縷衣、神龜、防護鎧甲、各種台灣美食,還有最重要的是姊姊伊莎,不斷用縝密周全的思考引領我最需要的提醒。沈浸在彼此陪伴的時光,其實,遠行這件事最療癒的所在,是與好友們的牽絆。這份牽絆帶來的力量,讓我更加相信:學習,成長,療癒,轉化,人生翻頁的無限可能。謝謝瑜伽,謝謝大家,謝謝過往的所有經驗,擁有這些過往才又有此刻的我。
二月時我許下願望,後來姊姊和我也替四十歲的自己許下心願。願我們都能心想事成。
7/26
所有的驚喜和好運 ,都是我們累積的人品和善良。
出國前最後來到教室練習空中瑜伽,肉身卻依然防疫在家。以前奢侈的練習身體運動,像和運動熱戀般激情。
休息兩個月的身體再牽手掛布,回憶聯繫過去,思念終於相見,好多心緒紛飛。珍惜著難能可貴的絲線,緊握住擁抱燃燒自己。呼吸在體內鑽進鑽出 ,太陽月亮接力升起。直到失去力氣,直到牽掛不再。
柔韌與自由。
往前邁進時,後腿抬起總是比較緩。沒有關係的。每個階段都是為了下一個階段。
7/24
想法不等於事實。
#正念 #瑜伽 #mindfulness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
房思瑜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言:
之前廣受所有粉絲朋友喜愛的Z阿姨文章來了!
為了這篇文章,我足足催了三週以上,
Z阿姨深受停課不停學之苦(誰不是呢XD)
所以一再拖延交稿日期
現在終於交稿了
讓大家久等了
為了以後Z阿姨的文章
懇請大家一定要用力的掌聲叫好
這樣我才能繼續厚著臉皮去邀稿(這是重點)
看Z阿姨的觀察報告
每每都有一種療癒
如果你也喜歡
請務必要表達出來
用任何方式
只要有表達
都會讓Z阿姨有更多的動力的
【Z阿姨:教養女神的後母反觀察報告】/文:Z阿姨
看到有夥伴留言說,好羨慕Z阿姨可以貼身觀察後母喔。說真的,我也好羨慕自己,可以觀察後母,然後盡情地說後母的壞話,真的有夠好康有夠爽!還以為可以繼續一路爽下去,萬萬沒想到我還沒爽翻天,就先翻了船。原因是,我被後母以牙還牙,被她反觀察回去,淪為後母觀察的囚鳥,這下GG了。
本篇「反觀察報告」的每行每字可說都是本人血淚交織而成的,我要控訴暗黑後母是如何赤裸裸地分析我,把我看光光的。
話說那天,我向後母投訴我家大寶「姊姊」罪狀。大小姐稍有不快就會上演整套SOP,「生氣、大吼、大哭」,而且結局都是千篇一律攻打無辜的妹妹,簡直把妹妹當沙包練習,跟朋友玩耍時也會耍心機聯手外人排擠自己的親妹妹,使妹妹落單哭泣,種種針對妹妹荒腔走板的行徑常常把我氣得半死,害我拳頭都硬了!
原本預期後母聽完我的處境,會暖心地拍拍我說句辛苦了,沒想到後母想都沒想,就沒良心的說:「我早就觀察你很久了,姊姊會變成這樣,原因出在你身上!」
「蝦毀啊!小孩不乖跟我有關!」我差點跪下來喊冤枉啊!
後母接著回我:「姊姊的生氣其實就是戰鬥的表現,為什麼要戰鬥呢?因為她不戰鬥會輸給妹妹,那為什麼姊姊怕輸給妹妹呢?答案在父母的立場,當我的立場偏頗,為維護妹妹權益,而指責姊姊時,老大的內在會有委屈,於是會站起來為自己戰鬥,捍衛自己的權利。」
「可是我有時候我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說,姊姊也照樣無緣由生氣,照樣波及無辜啊。」我努力地替自己辯解,眼角還閃著淚光。
後母說:「那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生氣,形成應對慣性。而且當孩子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代表家庭的應對沒有好好接住過她。」
好樣的,後母果然心狠手辣,完全不留情面,把我劈得體無完膚。好吧,所謂各人造業各人擔,既然都已經走頭無路,不妨姑且試試他途。於是我決定開始調整自己。相處時,每當妹妹跟我抱怨姊姊的種種行徑,或刻意跟我有過份親密舉動時,我會刻意拉好自己跟小女兒的界線,只是陪伴而不過份隨之起舞附和,免得讓大女兒誤會自己和小女兒聯盟。例如,當姊姊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而小女兒主動跑來向我撒嬌時,我會刻意的說「媽媽很愛妳,媽媽也很愛姊姊,妳們兩個都是我最愛的寶貝。」表面上是說給小女兒聽,但實際上是說給大女兒聽。
每天睡前我也會刻意告訴姊姊,今天看到她種種好的表現,並給予真心欣賞。
隔天,真的是隔天,奇蹟就從天而降,姊姊竟然開始主動靠近我,深深擁抱我。接著持續每天刻意的拉好界線、站好立場,一個月下來,姊姊動手打妹妹的情況也終止了,姊妹倆的感情止跌回升,這篇稿子就是趁她們窩在房間裡玩耍時產出的,姊妹倆玩到樂不思蜀。
大寶顧得好,家庭沒煩惱!
在後母的反觀察下,我反而因禍得福,好想抱著後母大喊「觀得好觀得妙,觀得哇哇叫」。
但是話說回來,這樣繼續觀察來觀察去,冤冤相報是要何時了?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後母的薩提爾功力是與日俱增、高深莫測的,不瞞各位,跟在後母身邊學習薩提爾,我老是有種行駛髮夾彎的迷幻錯覺,每每學習到一個段落,終於隱隱看到老師的車尾燈,眼見就快要逼近了,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後母身影瞬間又消失的無影無蹤,那種被甩尾的滋味真令人錯愕啊。為了避免脫隊,大家可千萬不要鬆懈了,好好趁防疫期間,咱們一起待在家好好練練基本功吧。我認為可以練的基本功有以下幾個:
一、練習『讓問題跑一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練瑜珈或者練重訓的經驗呢,如果有的話便會知道「核心」的重要性,我認為「讓問題跑一會」就像核心肌肉,練越扎實就越有比較好的展現,當眼前的困境無法解決,高漲的情緒無法承受時,不如從事件本身登出。給出時間讓事件本身好好延展,讓情緒有流動的空間,停頓一下,內外都能清朗許多。
二、練習『聽核心的對話工具』
把「傾聽、核定、欣賞」三大法寶拿出擦擦灰塵吧。這邊有幾個地雷區可提供給大家參考,對話前可以先審視自己內在,如果還不平穩,或者對方還在情緒上的時候,就不要勉強對話,因為這時所謂的對話只是拿來講道理跟拼輸贏而已。再來是注意自己的語調跟姿態,語調慢一點,身體姿勢要平穩,翹腳或者手抱胸,這些看似是無意識小動作,但絕對砸鍋,不可不慎。萬一覺得自己的對話還不流轉,無法引發孩子的覺察時也別氣餒,因為「陪伴」才是我們對話的重點,孩子可以在陪伴的過程中感受到愛,那也很好的。
防疫期間最怕知道兩個數字,一個是確診數(唉),一個是體重計(夭壽)。但真正教人數也數不清的數字是小孩叫「媽媽」的次數,凡凡總總累計下來,總是覺得心肝頭有點阿雜阿雜。所幸後母仍在這裏,幫我們點起光明燈,療癒眾多地方媽媽的心靈。最後提醒大家,要記得練功才能追到車尾燈喔,休想讓暗黑後母甩掉我們啦。
夥伴們,這週五聽說博客來「每日一物66折」,儀婷老師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入選了,當天買最划算,還沒買書的夥伴趕緊趁66折超大優惠購入,讓我們一起把安全帶繫好,油門給它催落去!
♥暑期「故事表達營」活動決策已經寄發所有參與的家長,請即刻收信或私訊粉專小編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房思瑜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中午當我知道防疫升到三級之後,我就走進房間告知女兒,原本下午打算去的圖書館和公園可能要取消了。
她上演了一秒變臉的戲碼,瞬間大哭崩潰,對著我叫喊:「我要出去玩!」
那一刻,無論我說什麼她就只有更生氣,甚至補踹我兩腳。
於是身為情緒中心空白的我,為避免換自己暴怒,決定趕快退出戰場,把憤怒留給她自己,於是我轉身離開房間。
大約十五分鐘後,她笑咪咪的出來客廳,找我聊其他事情,彷彿剛剛的情緒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發生的。
我只能在心裡感嘆情緒中心有定義的顯示者,情緒起伏的波段果然與我大不相同啊!
收放自如的能力,也算是她的一項技能了吧?
雖然她仍然抱怨:「這樣子去學校還比放假好玩。」
但我讓她知道,如果她不能忍耐,那接下來她會連學校都去不了。
總之,情緒只要過去,她就會再度變身成為貼心小女孩,非常配合的出門時,將口罩戴好戴滿。
她在生氣抱怨的當口也還這麼說:「你不懂不能出去玩的不開心啦,我受的影響比較大!」
疫情突然升溫對我也是有影響的好嗎?!
原本這週安排要去上的兩堂瑜珈課我自己主動取消,健身行程也忍痛放棄,即便在政府尚未規範前的前幾天,我自己思考之後,還是決定避免人多的場所。
並非單純害怕染疫,而是覺得因為我有孩子,孩子有同學,只要我跟任何接觸者行跡重疊,就有可能影響到孩子們上學,而我知道小孩停課會影響多少父母與家庭。
就像我開玩笑的說:比起病毒,我更害怕小孩在家不去上學😂
當然並非是小看病毒,這玩笑的背後是理解小孩在家會造成許多家長的負擔。
雖然我真的超想去上瑜珈課練習,以應付我教課的需求;也很需要去健身房運動來促進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以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被小孩激怒。
但我依然知道不能只顧自己的喜好,而忽略可能造成的影響。
所以替代方案就是拿出彈力繩在家操自己,瑜珈則是慶幸已經完成師資培訓,知道如何下處方給自己,所以本來就已經每天在家練習了。
老實說,平常如果不是因為有遛小孩的需求,我真的能把自己關在家裡一週都不用出門,因為我有太多可以居家執行的事情了,練瑜珈和呼吸、冥想、運動、看書、寫作、線上課程、追劇。
關在家,我真的不怕找不到事情做,我只怕每件事都想做,忘記該去睡覺。
本來預計下週要正式開始第一堂的瑜珈團體課教學,也被突如其來的疫情升級,打亂了計畫,被迫延期。
但我一點也沒有惋惜或焦躁,非常平和且欣然接受宇宙為我所安排更多的準備時間。
相比去年疫情剛起時,我發現自己內在的安穩與信任是更扎實的支撐著我,我想這也是每天透過冥想、調息、瑜珈、閱讀,清理與療愈自己,讓海底輪不斷向下扎根所帶來的不同吧!
這次沒有過多對生存的焦慮在打轉,而是相信此刻只是過渡時期,一切都會穩定下來的。
我認為,每個人的意念都是股能量,當越多人相信自己會安全且健康的時候,就會使能量聚集於展現這樣的實相上。
因此,請不要小看自己所能做的,除了居家防疫,你發送的想法也會是很好的協助之一。
另一個插曲是,昨天中午聽聞確診數飆升後,想說晚餐和接下來幾餐看來只能在家自己煮了,於是想要去採買家裡完全沒有的青菜。
走進全聯,雖然架上空蕩蕩所剩無幾,但至少放眼望去,人潮沒有我預期中的多,就很安心的在蔬菜水果區拿了幾樣東西準備去結帳。
這才發現,原來不是沒人,是所有人都在排隊,人龍一路蜿蜒到店內最深處,我粗略估計輪到我結帳應該是一個半小時後的事情,於是我把東西一樣一樣放回去,兩手空空的打道回府了。
那一刻我就在想,那串排隊的人,每個人是否帶著覺知,知道自己為何站在人潮之中?是基於需求還是基於恐懼?
其實我媽前幾天,一看苗頭不對勁,就傳訊息叫我去囤貨,我都勸她冷靜,告訴她政府不會限制我們不能買食物餓死,台灣的糧食也一定足夠,再隨機應變就好。
我並非在說恐懼是壞事,就像我之前在聊恐懼的那集Podcast中提過,我們不需要跟恐懼對抗,只需要留意因為恐懼做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到達自己所要去的位置。
我們是可以學習與恐懼共存的,而且事實上,恐懼也是我們大腦杏仁核能同理他人痛苦很重要的關鍵,基於同理也才能夠付出善意與做出利他的行為。
讓我們都透過這百年難得一遇的過程,練習與恐懼和平相處,也練習將恐懼化為支持自己與他人的力量吧!
#正在考慮趁居家隔離期間來做瑜珈教學直播
#協助大家安撫身體和心靈
#有興趣的話下面留言讓我知道吧
房思瑜父母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5ssx077jqw/hqdefault.jpg)
房思瑜父母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咱们继续太乙金华宗旨,上一期讲了此书的来历,以及我个人对于“元神识神”“回光守中”这些概念的理解,那今天我们就重点讲一讲修炼!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方法讲得非常明确具体。整个四、五、六章就是简单直白的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非常神奇的是跟我两年前在马来西亚的内观修行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小部分理念略有不同。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观呼吸”。所以我对这一修行方式是有切身体会的。而且你看啊,整个东方文明一切与哲学宗教有关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方式为最基础。道家的吐纳、禅宗的入定、连儒家都有静坐,还有密宗的脉轮、瑜伽的冥想。可见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在寻找、摸索一种方法,将心中不断升起幻灭的妄念止住,仿佛突然之间都明白了,只有遏制住识神的活动,才能让元神获得觉醒。那第一个动作就是正身安坐将你的视线集中在鼻端,但目的并不是让我们观察鼻子,而是将我们的心念收拢回来置心于一处。因为人的眼睛与心念,是非常活跃好动的。什么叫心猿意马,就是心念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意识像野马一样肆意奔腾。而鼻端就是一个栓猴栓马的木桩,木桩不是重点,重点是把心念栓住。总结起来就八个字:观鼻存想,意守天心。简单吗?其实超难的!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你稍微一晃神就突然惊觉,自己怎么在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注意啊,它并不是刚一出现就被你发觉,而是肆意飘荡了很久,而且它不仅仅飘荡到一个念头,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同的念头,当你突然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杂念持续了多久,又是从哪里萌生你完全不知道,然后赶紧把心念重新收拢回来。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你能保持“无念”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佛家将这一方法称为“止观”。
小时候去寺庙偶尔观察佛像,就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所有佛菩萨的形象都是低眉垂目半睁眼的,然后我就去问周围的老人和僧侣,得到的答案都是因为慈悲,不忍看世间苦难。诶,这个回答高大上,高到你不会且不敢有任何质疑。直到我自己做了这个动作,才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在“观呼吸”,这就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引导我修行、修心,只有收服心念才能脱离尘世万千苦海。所以教会我收服心念的方式就是在渡化我,所以老人与僧侣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这里面隔着一层他们的理解和它他缺失的认知。如果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越是复杂的理念、越是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附加他人的理解,就越是难以穿透时间,将他最原始的表达传送于我。反之越是简单、基础、直白,就越容易传达,所以大道一定致简。自此之后我再看到佛像,仿佛佛祖就在跟我说两个字:照做!有很多小伙伴提出这样的质疑,说这个不能瞎练吧,这肯定需要有正派宗师的引导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正心诚念的人仅仅用观呼吸的方式来收拢自己内心的杂念,怎么就走火入魔了呢?这,这肯定是电视剧看多了呀!其实我也有跟这本书的翻译者:张卜天老师聊起这件事,为什么西方人按书中的方式修行更容易显现效果,而中国人反而会遇到一些阻碍。就是因为咱们血液里本身就流淌着儒道两家的文化基因,咱们看到书中某句话,就会很自然的往更深层去解读、引申、联想,西方人不懂这个,他只能按字面的意思单纯理解。所以我觉得真的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过玄幻、深奥、复杂。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
而且我觉得一定要有正派宗师的指引,跟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存在着悖论…一定要有宗师指引、不然容易走火入魔、那就说明只能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那为什么会有这本书的流传呢?作者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俩不见面我也能将我对这个世界认识传达给你。写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就是让那些没有机缘遇到好老师的人,也可以看书自学嘛!我当然承认,伴随着名师指引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普通人要去哪里寻找这样一位老师呢?而且他怎么判断这位老师的理解一定正确呢?万一你觉得他无比正确,然后你问:师父您的师父当年是怎么教您的?
师父说:我看书自学的,你说你怎么办!所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书本,都只是在引领你入门,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段小故事…有一个高僧云游四方,一天夜里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不远处一栋民宅闪烁着一层淡淡的佛光,心想这户人家一定有一位大修行者,于是登门拜访。没想到开门的竟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老太太,高僧被请进屋,少坐饮茶、相互攀谈。得知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居住,平时的生活就是吃斋念佛。高僧问说您平时都诵些什么经文呢?老太太说哎呦这不懂,只知道多做善事不杀生,平时就多念念“那么阿弥陀佛”,高僧噗嗤就乐了,那么阿弥陀佛…是南无阿弥陀佛!老太太一听,啊是这呀…哎呦你看看我,老糊涂了啥也不懂,谢谢大师指点。高僧也双手合十点头,说那行,老人家早点休息,我还得夜路赶到山顶的寺院投宿。于是走出村庄一路上山,到了半山腰呢,再回头看看村庄里老太太的房子,表情瞬间凝固,之前那淡淡的佛光怎么没了…于是高僧赶紧折返下山,又敲开老太太的房门说:老人家,您之前那“那么阿弥陀佛”才是对的,千万不要跟着我的念,您原来怎么念就还是怎么念。第二天夜里,高僧还是不太安心,出了庙门站在山顶遥望村庄,老太太屋外的淡淡佛光依然没有再出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是这位高僧不小心打碎了她的信念,所以我一直觉得信念远比正确重要得多。但是大家也不要误解,我绝不是说正确不重要。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就不存在绝对正确,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接近。所以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信念就变得更为重要一些。
当然这本书里也会单独有一个篇章叫做“回光差谬”,就是你在练习时容易犯下的错误…第一大谬误就是不要过分执着于一呼一吸,你不能像个拿着鞭子监督奴隶的监工,一直紧张兮兮的高度警惕,不准偷懒啊,不对。但是又不能过分松懈,懈到昏昏沉沉、心如死灰,犹如枯木顽石。杂念确实没有了,生命迹象也没有了。咱们是要把识神收服,而不是把他弄死。一定是顺其自然、心神安逸。即无杂念、又十分清醒,那八个字怎么说的?观鼻存想,意守天心。什么叫存想,存想就是保持意识的清醒。道家也将这种难以描述的尺度解释为: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总之就是一种似观非观、似想非想状态。就是你一定要寻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分寸感。第二个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他是放在后面几个章节讲解的,我也把他提到前面来归为一类,就是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就是你不要急着去验证他,功夫到了该来的自然而然的来,有了某些阶段性的进展,也不要执着于这些进展…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把这一功课完全融入你的身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的生活方式。第三个要注意的,他也是放在独立的一章叫“回光活法”,是不要荒废自己的正业,如果能够保持每日清晨静坐一时半刻最好,其实练习到了一定程度,你是能够做到即使不静坐也可随时、随地、随事的内观,感受自己的呼吸,牵住自己的妄念。我觉得这一点也很好,不然我去修仙了,父母妻儿谁来养!另外也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搞得神神怪怪,不要刻意做给别人看。
接下来就是第九章百日筑基,就是你要用差不多100天的时间,为修炼内丹打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当然有的人慢一点、有的人快一些,所谓的百日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净化身心的过程。我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内观是15天,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身体的变化了,比方说你会觉得整个人特别清爽、特别精神、特别明朗,不浑浊!你所有感官在逐渐变得敏锐,尤其是对食物深层的味道,会比之前更丰富。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你知道天气很热,马来西亚嘛,而且那个地方没有空调,但是你并不会感觉很闷很燥。百日我是真的没有体验过,书中描述的状态是:精足、气满、神旺。然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奇妙的感觉,大概有几个类型。第一种叫神入谷中,就是你在静坐时,如果周围有人讲话,你会觉得这个声音很远,是从遥远深邃的山谷中传出来的,而且还带着回声。你并未刻意去听,但却又非常清晰。第二种叫做虚室生白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团弥散开来的白光,仿佛身处云雾之中。第三种叫做神归顶天,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非常的绵软轻盈,而且伴随缓缓上浮的感觉。但并不是真的飞起来啊,是一种气场向上汇聚于头顶的体验。当你真的能够做到“心空漏尽,内丹也就逐渐形成,他并不是一颗实体的药丸,说到底他还是你的一种感受。据说能看见一些奇妙的图案,所以荣格为什么会将书名定位“金花”的秘密呢!就是因为荣格走访了众多欧洲的“修行者”,把他们眼前出现的图案绘制出来。欧洲人觉得这就是神奇的“曼陀罗”所叫做金花的秘密。
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说:壮哥,这…这真的有用吗?我觉得这个话得分两头说,读书归读书,修炼归修炼!咱们由浅入深…读任何书都一样,首先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可以更多面的了解自己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我在想象一个最低作用的场景是,就是如果有一天一位欧洲青年拿着这本书说:你知道这个嘛?你可以很淡定回答:嗯,读过!如果你自己本身很认同这本书的方法,诶!你们就可以各自聊聊东西方对此书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你不认同这本书的说法,那更有意思!你就可以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说:不会吧,你们还真练啊!这时候这老外肯定就蒙了…嗯…你们不练嘛!此刻你也无需明确否认,只留给他一个饱含深意的微笑。怎么样,有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自己跟自己开的玩笑。接下来聊一聊修炼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道家养生著作,我们先不谈它玄幻的一面,单纯从我们以往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来看,你觉得“养生”二字能做到吗?我觉得可以…如果一个人面对任何生活中复杂事物都能做到,不烦扰、不动气、不妄想、不奢求,那不活该人家健康长寿!再接下来更上一层,能不能获得通天达地的智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历史上的众多牛人都习惯于静坐养性…佛祖、老子、孔圣这就不用说了。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近且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王阳明牛不牛!曾国藩牛不牛!都是既能做学问,又能干实事儿大神。进了朝堂就是精明睿智的政治家,进了学堂就是圣贤道德的教育家,最不可思议的进了战场就是百战百胜军神,为什么?静坐养性,内观冥想。究竟在用怎样的方式成就他们的智慧?我几年前看一部书叫“战国纵横”,后来改名叫“鬼谷子的局”,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子上山拜师的前几年,什么都没学,天天就在那打坐磨炼心智。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我想这要是我,早就撂挑子走人,但是越看越明白。你想啊一个人能沉寂下来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那么无聊的静坐上,那这个人对于时间的理解跟普通人一定是不一样,那得多能沉得住气!因为很多人很多事,输就输在心急浮躁。几年的时间,每天都在摒除杂念就做一件事“观呼吸”,你说这样的人做起实事来又是多么专注?因为他已经非常习惯于“置心于一处”,他就把手头要处理的这一件事当作“鼻端”当作“呼吸”,此外不生一念。因为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让琐碎的妄念拆的七零八落,就一定没有凝聚起来更具有力量。再来这样的人精力一定极其旺盛,因为他平时可以控制心念,它本身消耗的精力就少。你呢?家事、琐事、暧昧事,事事烦扰,你领兵打仗,碰到一个这样的对手。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冷静专注、精力充沛!这谁能扛得住啊!所以他不但不会耽误你的事业,反而会赋予你更强大的能量。其实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已经值了…但我们还是要再往上说一层,如果真的练成内丹,修成长生不老。或者他仅仅只是让我年迈的时候更具活力,更不容易生病,我觉得我已经快乐似神仙了。这两集节目太乙金华宗旨,绝对值得你召集一家老小组团观看!尤其适合转发给家里的亲戚长辈…以后过年团聚,再有七大姑八大姨,问成绩、问工资、问女朋友、问生孩子!你就说:二姨二姨,我欲修仙。有成之日,必带你升天。节目最后壮哥不得不再次反复的强调,这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于各位而言不一定正确,它只能作为你学习的参考。如果有兴趣,还是要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去多看一看其他老师的理解,但同样只能作为参考。相信聪明如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领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w-y4K8VpeE/hqdefault.jpg)
房思瑜父母 在 李芷婷Nas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麗舊世界》👂 數位下載
鏈接🔗https://www.soundscape.net/a/12288
*建議開啟CC字幕及調到最高4K畫質觀看*
-
不要抗拒內心的呼叫!意識到你已經覺醒。
當美麗的舊世界逐漸凋零,全人類陷入迷惘
自我放逐到未來的道路上,剩下的只有勇敢
我預見了勇敢將會指引我,找到真正的答案
「放下一切吧!自成一格的宇宙,才沒有盡頭
所以再見了,美麗舊世界;曾經的美好,長存在心裡。」
《美麗舊世界》序章 - 雅攸思的崛起與流放
2000.10.05 致霧社群,德路固部落
這晚,一陣嬰兒的哭聲傳出房門,「薩允,恭喜妳!這次又是個女孩,看起來很健康!」說完薩允便抱著新生的嬰兒流下了喜悅的淚水,瓦力斯與薩允的第二個女兒,就出生在這個四周不環海,長年被籠罩在霧中的山間部落,座落於距離城市超過五十公里遠的高山深處,瓦力斯將這個哭聲特別宏亮的女嬰命名為「雅攸思·瓦力斯」。他用慈父的眼神看著剛出生的嬰兒,喃喃自語念道雅攸思,這是一個古老且不能被遺忘的名字。就在那一年,地球上的各種科技飛速發展,他們稱為千禧年,在這個歷史上的黃金年代,人類初次嚐到網際網路帶來的甜頭,世界的扁平化使人與人之間競爭關係更加激烈。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場上,大部分的人把注目焦點放在功成名就的贏家,落敗者不斷重啟挑戰,一開始勝多敗少,階級關係保持流動,幾次之後,暫時落後成為底層的人,發現越來越難翻身,甚至到最後也逐漸沒有人在乎他們的處境了。就在這個時期,在世界的中心,一道高聳的城牆被漸漸築起,用來區隔出勝者與輸家。
2008.12.31 東大墩市,龍目井區
在分配不均以及資源銳減的社會結構底下,舊世界的遊戲規則已經逐漸失靈,新加入賽局的玩家們則開始陷入迷惘,此時,年輕的瓦力斯與薩允帶著雅攸思與另外兩個孩子來到大城市,幾經波折之下終於成為一名貨運司機,負責為紡織工廠運送製作布匹所使用的原物料,每天穿梭在這座看似欣欣向榮的都市之中,踏實又努力的他,希望能透過自己每天辛勤的工作來養活自己與家人,瓦力斯:「孩子們,爸爸能給予你們的並不多,只希望你們能夠平安長大,當有一天你們脫離這家時,如果可以順利成為政府的僱員,過上安穩的日子,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而當雅攸思開始學習這個世界的一切時,儘管很聽話的依照父親的期望發展,但始終壓抑不住內心對於未來有更天馬行空的想像,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雅攸思在這過程中,默默的發現了只屬於自己的驚人天賦-「預見未來的能力」。
2018.12.11
「好好照我的話做,我說不定,會考慮給你個機會!」。「你們就是因為吃不了苦,所以才沒有價值,我當年…」。「很抱歉,雖然你是最優秀的,但是這個位置前面還排了很多人…」。年幼的雅攸思逐漸長大,在過去十年間,片段的窺看到未來的世界,有一場被稱為世代戰爭的衝突已經無法避免,在反烏托邦的氛圍下,貧富差距造成人們居住的城市一面富麗堂皇,另一面滿佈廢墟,人的痛苦與快樂也往相反的兩個象限極端的發展,雅攸思看到了最終的苦難「掙扎中的靈魂啊,孤單如你,在不得已的世界追求著物質的生存,忘記了生命的目的不僅僅是存在,放下吧!追尋自己內心的聲音,這裡才能找到唯一的解答」。儘管在父母的不理解下,雅攸思決心離開了家。她要告訴跟她一樣純淨的靈魂,如何不被完全只追求物質的世界所污染,如何洗滌自己內心深處的污垢,如何跟隨本心,找到自己的使命。她知道,她的聲音可以做到這樣的事,讓舊的世界,有新的可能性。
2019.08.02 幽州赤縣,東郊城區
當雅攸思的光芒日益閃耀,當年的贏家,也就是現在豎立在舊世界中心的神祇們,看到雅攸思的崛起內心躁動不已,坐在過去光輝時代用黃金與白銀所堆起的寶座上,向雅攸思伸出橄欖枝,希望汲取她開創的小世界換祂光輝時代的延續。「妳是一個特別的女孩,我給妳一個機會,只要你願意奉獻出妳所預見的未來,並將妳的聲音為我所用,相信我,我會傾盡我的所有資源,讓妳成為這個世界的皇后,萬眾的目光將會聚焦在妳的身上。但相反,妳若膽敢拒絕我,在這個贏者全拿的世界,妳將沒有舞台,也不會被記住、妳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這個無法被拒絕的邀約,在大部分人眼中,絕對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卻也沒有多少人發現,多少年來前仆後繼的新秀們,在答應了條件之後,成為維繫舊世界規則的養分,一個個被消耗殆盡。這個被美麗糖衣包裹著的是毒藥,讓人不僅無法自拔,也無法自救!不過這一次不同了,雅攸思的內心幾乎沒有掙扎,她聽完之後就果斷地拒絕了,並說「在我看到的未來,那裡沒有誰是皇后,也沒有什麼輸或贏,只有傾聽內心的聲音,並且成為正面的影響力,這才是我的使命,我預見,我們會連結起這個世界,建立新的秩序,一個在乎每一個人的新世界,所以,不,就算我會一無所有,再見了,美麗舊世界」。於是,雅攸思選擇了將自己流放,從此一個人漫步在荒郊野外,她該往哪走? 心裏肯定已經有了答案。
2020.06.24 福摩薩島,塔加勒市
雅攸思告別了世界的中心,來到了一個被稱為勇敢之地的城市,在這裡住一群來自各地的勇士。早在很久以前,他們就聽過雅攸思的故事並深深被觸動,並很熱情的接待了雅攸思並許諾成為她的守護者,協助雅攸思完成她的使命,而她隱隱的知道,就是勇敢一步步帶領她走到這裡,並且在這讓她找到了希望。「如果你聽得到我的聲音,請不要抗拒內心的呼叫,意識到你已經覺醒,告別你心中的美麗舊世界,跟我們連結在一起並開始行動吧!從你可以改變的事情開始。」
#李芷婷 #美麗舊世界 #AfterUtopia
歌曲介紹:
專輯同名主打歌,這是一首描寫李芷婷個人出道歷程的歌曲。出身於賽德克族的傳統家庭,從小,李芷婷心中就一直懷抱著音樂的夢想與天賦,當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讓自己走出舒適圈時,就像蝴蝶破繭而出一樣,釋放了美麗的翅膀,同時發現了世界的遼闊與現實;接著,來自舊世界的各種試煉與誘惑就開始考驗著她。「聽我的!妳可以成為下一個某某某」「跟我走,我帶妳走捷徑」就像毒蘋果一般香甜可口,卻又致命。令人意外的是,李芷婷始終跟隨著自己內心的聲音,決定走一條自己的路,找到屬於自己的新世界。「放下一切吧!自成一格的宇宙,才沒有盡頭。所以再見了,美麗舊世界;曾經的美好,長存在心裡。」
李芷婷堅定的唱道「我從來不去想結局會是怎樣,也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信念,確實的傳達到聽眾的耳朵裡,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微光,也希望能鼓勵這個時代的人們,勇敢的追求自己心之所嚮,不再為別人的價值而活,只為能成全新的世界而感到幸福。
CREDIT
導演 Director:豪貳 Howard K
製片 Producer:調皮 Naughty K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何俊毅 Chun-Yi Ho
製片助理 Producer Assistant:賴亭妤 Tingyu Lai、微笑麥克斯 SMILEMAX
攝影師 DOP:塗士謀 ToSmall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man:鐘啟銘 Chi-Ming Chung
二機攝影 2nd Cameraman:黃煒程 Wei-Cheng Huang
攝影助理 Camera Assistant:簡靖宗 Ching-Tsung Chein、葉辰威 Chen-Wei Yeh
燈光 Gaffer:賴楊文 Yang-Wen Lai
燈光大助 1st Lighting Assistant:張志明 Chih-Ming Chang
燈光組 Lignting Assistant:徐鉦淯 Cheng-Yu Hsu、陳達峰 Ta-Feng Chen
美術 Art Director:周志憲 Chin-Hsien Chou
執行美術:王筱恬 Hsaio-Tien Wang
美術助理 Art Assistant:王家瑜 Chia-Yu Wang、沈昌緯 Chang-Wei Shen、 呂彥霆 Yen-Ting Lu
場務Chiu Grip:林龍輝 Bryan Lin 、林韋廷 Wei-Ting Lin
造型 Stylist:李懿格 YIKOLEE
造型助理 Stylist assistant:李驊娟 EMILY LEE
Makeup:Ginger Chen
Hair Stylist:黑鵝摩沙 / Cheng
攝影器材 Photographic Equipment:用力拍電影有限公司、仰角國際影業有限公司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利達數位影音科技
特殊攝材:異能影業有限公司
Editor:豪貳 Howard K
Colorist:姜玲玉 LynnChiang
VFX:Artery Vision 動脈視覺
編舞及舞監:
Yu He Lin 林宇禾 (MoveOn)
舞者:
Amanda Lee 李佳蕙
Nineru 邱九儒
Chen-Lun Wang 王鎮倫
Shaddai 陳姵樺
Phill Huang 黃宇麟
Oreo Wong 翁蕊
Jin Kuo 郭靜蓁
kung 宮銘祥
詞:李芷婷/黃建東
曲:楊子樸/潘偉凡/李杰珉
編曲:潘偉凡/李杰珉
和聲:簡愛
電吉他:徐平
電貝斯:吳俊佑
鼓組:許沐恩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混音:潘偉凡/李杰珉
錄音室:唯有音樂錄音室/強力錄音室/荒原錄音室
錄音師:楊敏奇/李詠恩/潘偉凡
母帶後期:Ted Jensen @Sterling Sound
💙 Youtube頻道更新 💙
每周二 《日常不婷更》 20:00
每周四 《芷是想尬聊》直播時間 21:00-22:00
每周六 《即興ONE TAKE未修音》或《LIVE演唱會系列》或《自彈自唱ONE TAKE未修音》12:00
-
\訂閱起來🔔/
▶ 🔎 Facebook
李芷婷 Nasi 官方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NasiLoveMusic/
李芷婷 Nasi 全球官方後援會 ➡️ https://reurl.cc/kdqAXG
▶ 🔎 Instagram
李芷婷 Nasi 官方IG ➡️ https://www.instagram.com/zhiting_li/...
▶ 周邊商品 蝦皮商城🛒
https://reurl.cc/D9X5oO
▶ LINE 貼圖 販賣URL
李芷婷 Nasi ♪ 搞怪日常篇 ➡️ https://reurl.cc/R4OMWn
▶ 芷婷粉絲專屬LINE群
加入後援會後私訊小編!!
李芷婷 Nasi 全球官方後援會 ➡️ https://reurl.cc/kdqAXG
合作邀約
☎️ 02-2564-2595 唯有音樂有限
✉️ jin@onlymusic.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R4hghE7Pj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