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
我從小就記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可是卻無法想象他們身處黑暗時的恐懼。我有時候嘗試過閉眼凝思,想著自己再也睜不開眼睛,那種空間與感觸的封閉感讓我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我趕忙睜開眼睛,我是又看見了,可我望著周圍的環境,無數盲道四通八達,我雖然可以看見,但是我發現寂靜無人時,閉上眼,跟著盲道走,我心裡的安全感落實了。
每次門診的病人很多,如果說如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為過,我總以所學的醫術去醫治他們的身體,卻有時能或無能的改變他們的心態,或者被他們改變,那天我遇到了一個盲人,他眼睛看不見,可心裡十分明亮。
「醫師您好,我的腳好像抽筋的痛,這兩天出了點小事情,一時間沒處理,這兩天更疼痛了。」我看著面前戴著名牌墨鏡的女人,她衣著質樸,眼鏡反而顯得很突出。我大致查看了一下她的腳,有些紅腫瘀傷,「X光有看到腳踝骨裂,應該減少活動,如果需要長時間走路,建議穿護踝固定,之後會再安排追蹤X光,骨頭沒有癒合的話,就在受傷部位治療……」「如果情況變得更嚴重疼痛的話,那我會做其他檢查。」我看了看,覺得讓她在醫院東奔西走也怪可憐的,一邊想一邊把她腳踝上的血跡用棉花棒擦去,接著塗上抗生素,包紮一下,聯絡了職能治療老師準備做固定護踝。
「小姐,你一個人自己來嗎?都沒有人陪你嗎」護理師問道。
這個盲人在我們包紮時說起了她的故事:「這傷也怪我,那天我在導盲黃磚道上走,前面就是車站,打算送我弟弟上學去。因為人多,我就走的慢點,誰知道一個孩子玩輪滑從一邊滑到盲道上來,結果我想靠邊閃躲,導盲棍掉地上了,那男孩正好踩滑了,我倆撞一起了,我尋思著不能讓孩子受傷,抱住孩子的上半身摔地上了,結果孩子她媽媽以為我打她家孩子,我捱了結結實實的一巴掌。可誰叫我是個瞎子,罵就罵吧,嫉恨就嫉恨吧,可我又在乎什麼呢?一會人家走了,我在地上摸索著,才發現墨鏡都無意間壓壞了。我坐在地上緩了半天,弟弟沒等到我便找了回來,扶起來之後,就拉著我去買墨鏡了,弟弟不喜歡說話,我坐在眼鏡店屋裡的沙發上,弟弟選了好一會,把眼鏡在我臉上試了又試,終於買下來了。弟弟沒有做上那班車,這不陪我這個瞎子來醫院看看,在外面等著呢。」
我望了望視窗,一個小年輕在門口來回轉悠,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那你挺好的啊!有個孝順又肯讀書的弟弟,不錯了!」我只能安慰著她。
「是啊,瞎子不中用了,之前開了一個盲人按摩店供弟弟上學,現在叫人舉報無證給封了,但弟弟說他找到了工作,不缺錢了,我也就放心了。」盲人摸了一下她那個擦的嶄新的墨鏡。
「人生就像這盲道,看得見有看的見的路,看不見也有看不見的路,看得見未必不是好事,眼不見心不煩,我知足了。」我停下了治療的工作,盲人感到意識到他該離開了。
我聽著她說,也感覺她跟她好弟弟感情如此深厚。我扶著她走出門診的屋子,門外的弟弟不停的感謝我,像日本人一樣90度身體彎腰往前鞠躬,他從口袋裡拿出一些帶盲文和正常手寫的紙片,翻出來兩張遞給我,激動地說:「這是我和哥哥電話,我以後要去上大學了,短時間回不來。以後如果他的腳需要康復治療,就還請麻煩您了,謝謝您。」
我笑著接過一張紙片,上面標著凹凸的盲文和鋼筆寫下的:「希望不會因為我的缺憾給您帶來壞心情。」
我感覺這個弟弟很細心,但他卻說這些都是姊姊做的,他只是不希望自己的不便給別人照成麻煩。也許是出於讚歎,我送他們走後,在視窗望著對面的馬路,不知道是角度的問題,感覺陽光總是在盲道上照耀的更多。
我們的親情常常如此唾手可得,雖然我們擁有更多,但我們卻不如他們珍惜彼此。
先天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光明的,自帶的光斑瑕影也從不是我們屈服生活的理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嘉敏(阿敏),一個努力了三年,都未找到病因的女孩,大家還記得她嗎?(重溫:http://bit.ly/KongGu_ChanKaman2017) 半年內視力急速衰退 一年前我們訪問過她,當時她的視力和聽力還算可以;但一年後我們再聚,病情明顯差了不少,左眼和右眼分別只剩約三成和一成的視力,屬中度...
戴眼鏡眼睛變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孩視力檢查
#不只散瞳檢查 #眼軸測量也是必要喔
#散瞳量度數 #眼軸量長度
防疫這幾個月小孩都待在家
電視.電腦就是他們的好夥伴阿
不然一直喊無聊,媽媽我們都要瘋了😂
但相對的!! #近視的威脅也緊緊跟隨啊🌪
雖然我有帶藥水,但也是點一天忘了三天
發現藥水沒了
還是要來看看醫生拿一下安心
(就像買參考書但都沒看的意思一樣😏)
這次去才知道原來還有 #眼軸 的檢查阿
散瞳檢查後,兄弟倆的遠視儲備量扣搭都被用光了
再不好好保護眼睛,不小心就會變成四眼仔了😩
重點!!弟弟才大班阿~
扣搭就用完也太早😰
哥哥升四年級扣搭沒了我還可以接受
弟弟真的太太太太早了!!
現在我真的要認真每天睡前滴藥水
好好控制他們接觸3C,看書的習慣~等
只能說當媽真辛苦,真的管很大🙄
除了讓他們吃飽,還要讓他們玩
眼睛牙齒甚麼的固定回診檢查
再來就是課業壓力也都要跟著
歐麥尬!!!生小孩不止要三思阿~
至少要考慮三季再說吧🧐
大家對散瞳應該都不陌生
但是眼軸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
都一知半解!!
以下是我問醫生.查網路資料後的整理喔
✔️ #散瞳 是「 #散大瞳孔檢查」簡稱
是為了讓眼內睫狀肌放鬆
這樣就可以把假性度數降低或是消除,測得較為真實度數
因為小朋友的睫狀肌收縮力極強,才容易有誤差範圍
#醫生說也不是人人都會有誤差
但都是以散瞳後度數為根據
像小米寶沒散瞳前測量有近視75度
但散瞳後,確定沒近視還有遠視100多度
表示他眼睛很好~還有扣搭!!
✔️ #眼軸長 ---是測量眼球的長度
這是 #自費項目,收費$200
正常眼球是圓的,如果近視,眼球會變型,逐漸拉長
#眼軸長在不同年紀不同的長度
像哥哥跟弟弟度數目前一樣
但他們的眼軸長就不同,幸好都在正常範圍
目前是 #預先測並記錄眼軸長增加的速率
這樣往後檢查就可以做比較,就能降低孩子近視的可能性
避免演變成高度近視和併發症之類
🔆醫生說建議 3歲以上、具有基礎表達能力的孩子
#每半年接受一次視力檢查
除了 #定期散瞳劑驗光外,
還建議 #自費每半年檢查一次眼軸長度
Lu媽本身是高度近視,深知戴眼鏡的困惱阿
(戴口罩會起霧.戴假睫毛會搓到.沒眼鏡像瞎子...等)
#大家要接龍戴眼鏡的困惱嗎🤣
而且高度近視的,我還因此眼睛比較凸
我也覺得好醜啊!!
真的很羨慕沒有近視的人
所以希望小孩不要跟我一樣啊!!
大家也真的要好好保護自己寶貝的眼睛喔
近視....真的很麻煩🤨
戴眼鏡眼睛變凸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尚是殺人凶器?】
時尚時常被負面解讀,與奢侈、危害健康,近年則是與不環保畫上等號......這些或許都是事實,但時尚也是文化是藝術,讓我們一起從各種角度認識他吧。
以下文字節錄自大寫出版《時尚受害者:時裝工業奪命圖鑑史》一書
1827年由義大利浪漫詩人賈科莫.李歐帕狄(Giacomo Leopardi)所執筆的〈時尚與死亡的對話〉(Dialogue between Fashion and Death)一文中,擬人化的「時尚」聲稱她是「死亡」的姐妹,並自豪地述說自己參與過許多致命的遊戲,「用過緊的鞋子讓人跛行,用緊身馬甲讓人無法呼吸、眼睛爆凸⋯⋯我說服並限制了所有的上流社會人士,每天忍受千萬種不便與不適,經常承受痛苦與折磨,有些人甚至懷抱著對我的愛意光榮地死去。」
19世紀初期之際,男女都被視為時尚奇想之下的受害者,兩尊「毋忘人終將一死」(memento mori)的蠟像相互呼應,有如一對陰森的書檔,提醒觀看者時尚與人生一樣脆弱而短暫。(圖1)
不過到了1830年,性別差異變得比較明顯,男士實用的黑色西裝象徵著西方的民主、理性與工藝技術進步,這樣的態度出現在一幅名為〈生活好輕鬆〉(Living Made Easy,圖2)的諷刺漫畫裡,畫中有一頂旋轉的帽子,能提供戴帽子的人單片眼鏡、雪茄、香氛盒、整副眼鏡,甚至還有一個號角狀的助聽器,這些物品增進了他的視覺與聽覺,提供愉悅的氣味和煙草之類的興奮劑,一切全都觸手可及,「不必忍受手持的不便」。(圖2)
從1999年到2006年之間,日本攝影師都築響一(Kyoichi Tsuzuki)拍攝了一系列的照片,題名為《幸福的受害者》(Happy Victims,圖3),每張影像都描繪出某位時尚品牌搜集狂的「窩」,從愛馬仕(Hermès)上癮者優雅內斂的衣櫥,到日本網路龐克(cyberpunk)品牌Fötus狂熱粉絲家中蔓延的霓虹。
其中某個主題尤其展現出時尚受害者的情況,在一間幽閉的小房間裡,一名年輕女子陳列出她的收藏,服飾、鞋子、化妝品、香水,都是美國品牌安娜蘇(Anna Sui)所販售的,四周布滿假皮草、鉤針織物、蕾絲,呈現出爆炸式的波希米亞風格。女子斜倚在照片前景,妝容完美、雙眼緊閉,瘋狂血拼之後,精疲力竭地躺著,也許死了,就在她所購入的一團五彩繽紛混亂之中。
這張照片可以解讀為對品牌忠誠度的尖銳批判,不過讓都築真正著迷的,是這些日本人「如何過著時尚粉絲的生活,他們並不富裕,事實上,購買這些衣服的人住在很小的地方,省吃儉用買下服飾,但是卻沒有什麼美麗的地方可去。」
他留心不在自己的文字陳述中對時尚消費做出批判,並指出其他被視為較具有文化價值商品的收藏家,像是收集書本或黑膠唱片(我甚會把「古著」也算在內),不像醉心於衣著的人那般會被人瞧不起。(圖3)
#BeautiMode #時尚 #書摘 #時尚受害者時裝工業奪命圖鑑史
戴眼鏡眼睛變凸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嘉敏(阿敏),一個努力了三年,都未找到病因的女孩,大家還記得她嗎?(重溫:http://bit.ly/KongGu_ChanKaman2017)
半年內視力急速衰退
一年前我們訪問過她,當時她的視力和聽力還算可以;但一年後我們再聚,病情明顯差了不少,左眼和右眼分別只剩約三成和一成的視力,屬中度視障:「日頭會怕光,夜晚會夜盲,眼裏面嘅感光細胞好多都壞死咗,醫生話暫時無任何藥物同治療嘅方向。從來無諗過突然之間,會喺半年之內差咗咁多,我仲睇到路,不過睇唔到字,視野上只能睇到輪椅闊度嘅範圍。」阿敏無奈地說。
度數不停變 每月需換眼鏡
而更麻煩的是,她眼睛的度數會不停變化,試過近視變遠視,遠視再變回近視,可能一百多度變成二百多度,又從二百多度減至幾十度,所以她幾乎每個月都需要更換新眼鏡,即使經過多重努力,成功申領綜援,但要應付每個月換眼鏡,經濟上仍是很吃力:「無任何病因走嘅路係困難嘅,我今日好努力好辛苦之下先爭取到去驗查,知道對眼發生咩事,我至少知道有咩方法可以保護佢哋。」
未雨綢繆 學習點字
面對着未知的病因、度數不停變化的眼睛,阿敏已有心理準備隨時失明,但她並沒有氣餒,更表現出一貫樂觀積極的性格,把握僅餘視力的日子,到盲人輔導會學習點字、定向行走等失明人士的生活技能:「今日我能學到嘅,我都盡力去學。」
多重殘障 坐輪椅的失明人士
「如果嘉敏無用手杖嘅時候,大家唔會留意到佢視力係有問題,其實社會係有多重殘障嘅人士。」阿敏的定向老師胡崇平(胡Sir)說。
阿敏是胡Sir第一個坐輪椅而視力有問題的學生,他認為可能是社會人士對多重殘障者認識不深,而且香港地少人多,經常人車爭路,亦導致他們鮮會獨自外出。胡Sir強調,就算輪椅朋友視力有問題,也可以提供協助,令他們有能力去生活、自己照顧自己,並多接觸社會。
同路人互勉互助
身體未出問題之前,阿敏的工作是服務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而現在即使坐在輪椅上,她仍沒有忘記這班小天使:「有時返去探佢哋,我好開心佢哋記得我,佢哋嘅童真、單純和笑容,已經可以令到我哋好開心。」
即使現在成為需要被幫助的人,但阿敏仍會盡能力扶持同路人,好像採訪當天,她就出席了「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的一個籌款活動:「我坐喺輪椅上仲可以同呢班罕有病小朋友、有特殊需要嘅小朋友,一齊去相處、去玩,好開心。」快樂對阿敏來說,就是這樣簡單。
只要相信夢定能飛
「我想喺仲睇到嘅時候,繼續去欣賞大自然,我睇唔到嘅時候,心裏面都會有一份美好回憶。」就是這樣,阿敏衝破自身障礙,在社會熱心人士的幫助和鼓勵下,她努力挑戰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包括玩滑翔傘和潛水,她寄語大家:「大家有一份生命,有一份視力﹑聽力,行得走得跳得嘅時候,要珍惜。」
申請獎學金完讀書夢
除了上天下海,阿敏更做了一個更大的挑戰,就是在獎學金的支持下,報讀了四年制的「語文及通識榮譽文學士」,基於阿敏的身體狀況,學校特別處理不計她的學分,但阿敏指仍會拼盡全力,希望靠努力戴上一頂四方帽畢業:「我知道當中一定辛苦嘅,睇同聽嘢都會辛苦,體力上亦要應付,但我會用我嘅努力去捱,去走呢一段路。」
香港人好有愛
一年前《港。故》有關阿敏的故事播出後,引起了極大迴響,不少有心人紛紛網上留言支持,亦有人親手寫上鼓勵卡,更有人主動致電為阿敏提供協助,證明這段路縱使艱難,但阿敏絕不會孤單,而這亦是她努力生存下去的動力:「好多人都會問,點解我仲可以支持到今日,我只能講身邊嘅一句加油,一句努力,一份笑容,一句多謝,都能令我繼續努力去走,香港人其實好有愛、好有心嘅。」
第100集的《港。故》用9分鐘,回顧阿敏過去一年的高與低、得與失,當你覺得人生沒趣味,讀書很苦悶,工作很大壓力,家庭事業都不順利時,請看看阿敏的故事,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就像流行曲歌詞一樣「你是你本身的傳奇,前路裏振翅再高飛,即使不完美,只需經歷你自己」。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戴眼鏡眼睛變凸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太陽眼鏡 專題 - 林一盈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Larry是一位職業司機,近視600度及散光200度,平時駕駛只戴普通眼鏡。他太太恐怕太陽紫外光會長期傷及Larry眼睛,建議他轉戴近視太陽眼鏡。
(一) 聽說偏光鏡片能阻隔大量太陽眩光,是否選擇這些鏡片比其他更好?偏光鏡能否同時配上度數配戴?0:33
(二) 市面上有些變色鏡片可配度數,這些太陽眼鏡能有效地遮擋紫外光嗎?1:02
(三) 如長期在陽光下工作而不配戴太陽眼鏡,會引致哪些眼疾?(FindDoc 健康資訊) 1:30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