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9~10(半夜)
來說些很實在又殘忍的話
很多時候
別人在問我的職業時
我都會說自由業
有時候去腳底按摩
師傅很愛聊天的那種
我就會說我是在西門町幫朋友賣衣服的
從以前到現在
我如果說我是戲劇系的
很多人會說
喔~我知道!雲門舞集嘛!
我如果說我是演舞台劇的
很多人會接
喔~~就是歌仔戲嘛!
我如果說我是演員
很多人會說
那為什麼我沒有看過你?
誰說一定要被你看過才叫做演員?
只看台語八點檔的人怎麼會知道電影演員?
只看外國影集的當然也不會知道戲說台灣很紅的演員有誰
愛看大愛劇場的不一定知道新創電影
有一堆,就不用再舉例了吧!
開店可以只開一家小小的很精緻
不一定要變成世界連鎖量販店
是不是人人都知道不代表你成功與否
但很弔詭的是
要很多人知道你才會有更多的演出機會
跟只開一家小店的邏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
曾經很長時間不願意說出自己的職業是演員
因為隨即而來的問話常常令人感到反感和難過
好像不是一個紅的演員就沒資格說自己的職業是演員
我怎麼沒有看過你?
我怎麼沒有看過你?
我怎麼沒有看過你?
說出自己是演員其實並不丟臉
如果你真的很愛這個職業
又何須在意別人的言語?
我不會說我隸屬哪裡
我會說
我都有嘗試在做
什麼都可以參上一角
我只能說
演員還是需要有知名度和被看見的
這是我們身為演員該努力的地方
那是價值和影響力
不是傻傻地默默地在某些時候把自己照顧好就行
你是要站在台上、站在人群面前的人
就不能太自卑(也不能太驕傲)
你是做什麼的啊?
我是一個表演者
什麼都能演!
戲說台灣 影集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彼岸之嫁(2020)
.
幾點想法
.
1.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抓這部影集的重點會是什麼?到後來才發現它其實是一部講述家庭利益與個人自由戀愛之間取捨的故事,然後將這點與華人世界的冥婚習俗做連結,順勢帶出現代女性的價值精神,這何嘗不是個有趣且聰明的嘗試。
.
2.回過頭來思考,既然這奠基於原著小說的設定看起來這樣扎實,但為甚麼實際拍出來卻如此的慘不忍睹。我想主要原因有可能會是,許多亞洲區的電影創作者譽到國際平台時,便會下意識地調整自己原先的創作模式,將其原們的創作脈絡,丟入一種自以為類型的模板當中,殊不知如此類型先行的做法,卻是導致原本故事崩壞的理由。因此,若我們觀看這個故事,我們會發現原本理當層層堆疊的敘事線,因要配合類型化的要求,分岔出兩個主要的支線。一個是浪漫愛情喜劇、一個是驚悚懸疑路線,並不是說多重的類型並不能加在同一部影視作品當中,而是,在混雜類型的同時,你故事本身的主軸應該會是什麼?如果是愛情,那就好好地講愛情,讓他們好好的相處,而不是到最後才突然覺醒。而如果是驚悚懸疑,那就好好的辦案,給我們一個更複雜更糾結的破案故事。而不是以那種愛情喜劇的天真拿來辦案,然後又拿那種驚悚懸疑的故佈疑陣拼貼感情糾葛,這樣到後來甚麼都會不是。
.
3.而正當整部電影在糾結要破案還是愛情的當下,我想他們常常忽略家庭與個人的追求才是這部作品最主要的衝突。然而我想《彼岸之嫁》最失敗的地方便是對於家庭描述的失職,看完了六集之後,我還搞不太清楚潘家與林家的互動關係到底是什麼?我也搞不清楚林母是在忙什麼?林姐到底在意什麼?甚至麗蘭與天白的內心中,家庭到底對他們來說究竟是什麼?我知道他們曾經拿責任與愛來搪塞,但總感覺這不是真正的原因,甚至他們的意圖就我看來與大壞蛋林天青並沒有多大差別,只是林天青更自私一點,然後會運用別人對於家庭完整性過度的信任罷了。所以透過這個改編,製作團隊究竟想要說什麼呢?是愛情的偉大,還是自由意志的勝利?那從中他們口口聲聲的家庭價值在哪裡?我是越看越不明白
.
4.個人覺得兩個最糟糕的戲劇手段,一個是用嘴巴把觀眾想要知道的資訊直接講出來,這類設計常常安排角色一搭一唱,然後假裝問,假裝答,就把整部戲都講完了。另一種很爛的設計是天外神力解決戲劇衝突,也就是說在絕境的時候突然天降神兵解決了對手,然後從此世界太平。恰巧,這兩個手段,正式《彼岸之嫁》最常用的模式,天白很神祕,觀眾不認識他,那就找個人把他的過往全部講給你聽,案情好像有點停滯了,那就找人來聊一下請她艮大家講。最後二郎打天青很辛苦,快死掉了,那就快點找天上的將軍下來幫忙,那之前的努力到底是為什麼。
.
5.講些看的時候生氣的事,第一,我一直搞不清楚潘麗蘭家的阿嬤到底是幹嘛的。我以為她是個幫傭,但如果身為一個幫傭,她說話以及出現的方式感覺都不太對,可能我見識太少,但我還沒有看過幫傭跟著主人去別人家作客然後還在那邊大聲跟對方女主人說話,這對於我個人而言感覺很奇怪。第二,我覺得整部戲的破案過程一直處於一個很隨機的狀態,也就是根本沒有人真的在做事,她們就在那邊裝忙,然後等待事件發生,尤其是吳慷仁飾演的天庭守衛,通篇除了知道她可能會變魔術把妹之外,看不出她到底哪裡厲害,更逞論他會有什麼作為。
.
6.看到林天白一直想到劉文聰,很好奇他的火柴跟汽油桶去哪了?
.
7.說個優點,看的出來當時的東南亞華人真的很有錢,Netflix也真的很有錢,但很多有錢人縱使有很多錢,但不會花,那就只是土豪。
.
8.《戲說台灣》領先國際平台三十年。
戲說台灣 影集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彼岸之嫁(2020)
.
幾點想法
.
1.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抓這部影集的重點會是什麼?到後來才發現它其實是一部講述家庭利益與個人自由戀愛之間取捨的故事,然後將這點與華人世界的冥婚習俗做連結,順勢帶出現代女性的價值精神,這何嘗不是個有趣且聰明的嘗試。
.
2.回過頭來思考,既然這奠基於原著小說的設定看起來這樣扎實,但為甚麼實際拍出來卻如此的慘不忍睹。我想主要原因有可能會是,許多亞洲區的電影創作者譽到國際平台時,便會下意識地調整自己原先的創作模式,將其原們的創作脈絡,丟入一種自以為類型的模板當中,殊不知如此類型先行的做法,卻是導致原本故事崩壞的理由。因此,若我們觀看這個故事,我們會發現原本理當層層堆疊的敘事線,因要配合類型化的要求,分岔出兩個主要的支線。一個是浪漫愛情喜劇、一個是驚悚懸疑路線,並不是說多重的類型並不能加在同一部影視作品當中,而是,在混雜類型的同時,你故事本身的主軸應該會是什麼?如果是愛情,那就好好地講愛情,讓他們好好的相處,而不是到最後才突然覺醒。而如果是驚悚懸疑,那就好好的辦案,給我們一個更複雜更糾結的破案故事。而不是以那種愛情喜劇的天真拿來辦案,然後又拿那種驚悚懸疑的故佈疑陣拼貼感情糾葛,這樣到後來甚麼都會不是。
.
3.而正當整部電影在糾結要破案還是愛情的當下,我想他們常常忽略家庭與個人的追求才是這部作品最主要的衝突。然而我想《彼岸之嫁》最失敗的地方便是對於家庭描述的失職,看完了六集之後,我還搞不太清楚潘家與林家的互動關係到底是什麼?我也搞不清楚林母是在忙什麼?林姐到底在意什麼?甚至麗蘭與天白的內心中,家庭到底對他們來說究竟是什麼?我知道他們曾經拿責任與愛來搪塞,但總感覺這不是真正的原因,甚至他們的意圖就我看來與大壞蛋林天青並沒有多大差別,只是林天青更自私一點,然後會運用別人對於家庭完整性過度的信任罷了。所以透過這個改編,製作團隊究竟想要說什麼呢?是愛情的偉大,還是自由意志的勝利?那從中他們口口聲聲的家庭價值在哪裡?我是越看越不明白
.
4.個人覺得兩個最糟糕的戲劇手段,一個是用嘴巴把觀眾想要知道的資訊直接講出來,這類設計常常安排角色一搭一唱,然後假裝問,假裝答,就把整部戲都講完了。另一種很爛的設計是天外神力解決戲劇衝突,也就是說在絕境的時候突然天降神兵解決了對手,然後從此世界太平。恰巧,這兩個手段,正式《彼岸之嫁》最常用的模式,天白很神祕,觀眾不認識他,那就找個人把他的過往全部講給你聽,案情好像有點停滯了,那就找人來聊一下請她艮大家講。最後二郎打天青很辛苦,快死掉了,那就快點找天上的將軍下來幫忙,那之前的努力到底是為什麼。
.
5.講些看的時候生氣的事,第一,我一直搞不清楚潘麗蘭家的阿嬤到底是幹嘛的。我以為她是個幫傭,但如果身為一個幫傭,她說話以及出現的方式感覺都不太對,可能我見識太少,但我還沒有看過幫傭跟著主人去別人家作客然後還在那邊大聲跟對方女主人說話,這對於我個人而言感覺很奇怪。第二,我覺得整部戲的破案過程一直處於一個很隨機的狀態,也就是根本沒有人真的在做事,她們就在那邊裝忙,然後等待事件發生,尤其是吳慷仁飾演的天庭守衛,通篇除了知道她可能會變魔術把妹之外,看不出她到底哪裡厲害,更逞論他會有什麼作為。
.
6.看到林天白一直想到劉文聰,很好奇他的火柴跟汽油桶去哪了?
.
7.說個優點,看的出來當時的東南亞華人真的很有錢,Netflix也真的很有錢,但很多有錢人縱使有很多錢,但不會花,那就只是土豪。
.
8.《戲說台灣》領先國際平台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