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宮很好玩
#ARVR3D通通有
#不用曬太陽就可以逛
大家知道「線上故宮」嗎?前一陣子我去逛了幾次,非常好玩,有AR/VR、3D、Podcast、Google Arts & Culture等各種介面,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
首先是 #720度VR虛擬實境 ,帶你從故宮正門一路往裡走,平常曬太陽走到腳酸的超大場地和樓梯。在線上故宮,點點箭頭,就身歷其境!
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從哪裡逛,線上故宮同樣也有設定各種主題精選路線,就像有導覽員帶著你逛各個展間。我最喜歡「皇帝的玩具箱」,可以一覽皇帝過去把玩的珍品、金銀文物!
故宮最有名的 #翠玉白菜 、 #肉形石 、 #龍藏經 等經典收藏。在線上故宮,設計成3D展示,可以左翻右翻、各種角度觀賞,甚至比去現場看的還清楚😍
線上限定和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的展覽,精挑細選19個主題,也很值得看,未來也期待會有更多的展出。
其他還有開播到第三季Podcast,每一集講述不同文物故事,例如「張大千其實有些叛逆」、「朕知道了!揭露奏摺秘辛」、「古代的移動便利商店」,光是主題就讓人很想一探究竟。
還有 #線上展覽,除了故宮自己策展,也邀請民眾親自參與線上策展,用不同的角度詮釋文物。像是「超想睡特展」,介紹過去各種形態的床以及與床有關的圖畫,我才了解原來床在古代不僅是臥具,更是坐具被當作椅子使用。
Youtube頻道,不僅有文物與展覽精彩的介紹影片,還有一個相當新穎的主題叫作 #古畫動漫 ,讓書畫上的人物動了起來,就像在看動漫一樣。
#線上故宮
#還可以更好
今天正好教文委員會安排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吳密察院長業務報告,我趁機和吳院長討論線上故宮怎樣可以更好。
院長說,故宮自2000年以來便開始投入 #數位 工作,只是過去都統一放在官網裡。隨著數位內容發展越來越多,又因為疫情,便另外成立 #線上故宮 集結所有的數位資源,讓民眾更容易使用。
#實體故宮國外遊客佔快8成
#線上只佔2成
統計顯示,2019年實體故宮遊客共350萬人次,國外遊客276萬人次,佔整體的78.86%。
但線上故宮2020開辦第一年的500多萬瀏覽人次,國外瀏覽量卻僅佔兩成。
還有,實體八成的國外遊客以中國、日本、南韓等國為大宗;線上兩成的國外旅客改變成以美國、日本、香港、新加玻等國為主。
明顯的是 #中國 消失了,院長回應我中國民眾可能是受到網路 #防火牆 的限制而無法瀏覽。
但我也發現,除了中國, #南韓 也不見了。
目前故宮官網的語言設定分別有中文、英文、日文;而線上故宮只有中文與英文。或許是因為語言限制,影響國外遊客瀏覽的便利性,我建議院長可以研究看看增設線上故宮的語言。
故宮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博物館,實體遊客減少,正是 #化危機為轉機 的機會。
實體故宮外國遊客很喜歡,就要想辦法在線上故宮呈現,拉高線上故宮的國外遊客到訪數及比例。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台灣民眾有實體到訪的機會。外國遊客實體機會減少,必須要把遊客導入線上;更要努力觸及更多國家。
#線上故宮只計算總瀏覽人次
#改變計算項目才能對症下藥
#改善線上瀏覽品質
目前只有計算 #總瀏覽人次 作為成效指標,無法得知遊客平均在網頁的停留時間、不重複瀏覽量、跳出率、瀏覽頁數等資訊。
舉例來說,瀏覽者在網頁停留的時間越高,也就代表內容品質會讓瀏覽者想看完。跳出率越低,也就代表瀏覽者有再次點擊網站內的其他內容。
所以我也建議院長,要增加線上故宮的成效指標,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精進使者的線上體驗。
#線上帶動線下
#更好線上故宮可以吸引更多實體遊客
我認為線上故宮除了因應疫情,還要隨著數位科技發展做整體設計。更好的線上體驗,會促進瀏覽者「想要去現場看一看」的動能;就像我們看到超美的景點照片,也會想著有機會要去看看實體。
線上故宮絕對是一個值得再更多投入的方向,期許故宮進一步行銷到國際各國,帶動臺灣觀光。
#來逛線上故宮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邀請大家有空逛一逛、看一看。留言分享發現了什麼有趣好玩的內容,或是告訴我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方向。
也請大家一起分享給你的朋友、家人,讓更多人都能參觀這麼棒的線上故宮!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鄭匡宇激勵達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幾個月前, 美國衛生部的部長阿札爾(Alex Azar)來台參訪, 本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交流, 卻因為他在總統府拜會致辭時的說的一個字, 引起軒然大波。 客人不小心說錯話其實沒什麼, 但一堆人或許是知識不足, 更糟糕的是蒙著眼睛亂凹, 那就慘了。 我有一個建議, 是讓大家未來在遭遇類似事情時, 都能...
或許是 英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長的過程,聽過很多次的論文寫作和研究設計,總覺得少了什麼?今天的這堂課,確實揭露了很多我之前不知道,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事情。
⠀⠀
從 author 的角度,和 reviewer 及 editor 的角度來看文章,通常不一樣。整天的課程除了 author 的甘苦談之外,還讓我們知道,平常那些高高在上的 reviewer 和 editor,拿到稿件時,都在想些什麼。
⠀⠀
之前在想為什麼論文都不被接收時,都沒想到 editor 或 reviewer 在想什麼?或許是在電風扇面前吹著一疊論文,決定哪一篇要閱讀?還是用亂數決定今天要接收哪一篇?
⠀⠀
這個課程告訴我們,有多少機率可以會從 editor 手中存活到 reviewer 身上,再有多少的比例從 reviewer 手上回到 editor 手上。
⠀⠀
⠀⠀
#提高勝率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
就是讓他們覺得你的文章有價值、有臨床意義、對醫學有貢獻。以寫文章而言,要吸引 editor 和 reviewer 的目光,除了標題要訂得好、摘要重點簡單扼要,還要有精美的圖表。
⠀⠀
⠀⠀
👉投稿就像一場交易,得要端出最好的商品。
⠀⠀
自己之前在寫論文時,最常遇到的障礙,就是英文和統計。殊不知,這些也只是評審和編輯考慮的一個面向而已。(而且如果沒有要投那麼高分的雜誌,這些面向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重要。)
⠀⠀
假設 editor 或 reviewer 是個要去買東西的人好了,一定先確認是否是自己要買的東西,然後看產品的外表,最後才會去比較貨品的好壞特性,價格便宜與否。
⠀⠀
以文章而言,外表就是標題、摘要,和圖表。一個好的論文外觀,給 editor 的第一印象自然高,也就有機會落到 reviewer 手上。一個好的圖表呈現,自然可以讓文章大大加分。寫論文跟生產產品一樣,好產品,外表又精美,就能吸引人購買。一樣的道理,高分的期刊當然要收好文章,要怎樣讓自己的論文看起來有價值,除了要有內容,也要知道怎麼包裝。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或許是 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天席捲全球的人性實驗
《魷魚遊戲》(Squid Game)影集,跟上了嗎?
長期的讀者應該知道,我一直在推廣的學習妙招
就是開英文配音和英文字幕版
沒錯,既然沒有要學韓文,追劇就順便練英文囉
正好符合 Min 老師說的「類母語者學習內容」!
我常說現在的學習者很幸福,學習資源充足!
不過,面對琳瑯滿目的學習材料,該怎麼選才好?
Min 老師 Yes Min:當英文家教/書籍譯者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有實用建議
一起來看
#英英字典 #全英文教學影片 #英文字幕的日本動漫
無門檻職場英文系列:https://lihi1.cc/ZsFYm
-
#學習如何有效的學習:1. 內容(續)
#課本沒教的實用事
【 類母語者內容 】
上一篇解釋了學習者應該留意接觸的內容:
目前主要落在哪一類?
如何增加真正有效的那一類?
理想上,母語者內容越多越好
但由於門檻較高
有些初中階學習者可能感到吃力
其實在學習內容的成分裡
混搭「類母語者內容」,是很好的選擇
類母語者內容常比母語者內容好吸收
也較無學習者內容的缺點:
不自然、過於簡化、單調
那麽,什麼算是類母語者內容呢?
接下來舉出三個例子
🐨
一、英英字典
假設我們今天看到一個生字是 prestigious
很多學生會丟 google 或查英漢字典
看到「有聲望的」,然後就結束了
這樣等於是在使用學習者內容
同樣查一個字
不如調整成使用更有效的內容
也就是英英字典
比方說,如果我們查 MacMillian 字典
會看到 prestigious 的解釋是
admired and respected by people
比起「有聲望的」
看到 admired and respected by people
可以提供學習者更多層面的收穫:
1. 複習單字(或許是 respect)
2. 學到新字(或許是 admire)
3. 複習文法(這邊是被動用法)
4. 接觸到英文表達的邏輯
或者,換用另一本字典 Oxford
會看到 prestigious 是
respected and admired as very important or of very high quality
這時的解釋則提供了難度高一點的練習
幾本大型的英英字典
如 MacMillan、Oxford、Cambridge、Longman
對每個字的釋義難度有高有低
無論選的是哪種,累積下來
都遠勝於 Google translate 或其他英漢字典
🐨
二、母語者的全英文教學影片 / 文章:
在自學時,假設我們今天想研究某個文法概念
或是某個主題的相關用語
與其只參考中文的教學資料
我會推薦使用母語者製作的教學影片 / 文章
完全取代或混搭學習者內容皆可
在 YouTube、engVid 上
就有不少好老師拍的影片 👍
要留意的是,如果是混搭
英文內容應為主角,中文內容是配角
因此,順序很重要,要先英再中
先看英文,盡可能把理解度拉到最高
再看中文,確認有無盲點或加強印象
如果是先中再英,大腦就會偷懶關機
🐨
三、有英文字幕的日本動漫
當然,動漫只是一個例子
其他語言的影視作品有附英文字幕也算
如果對日本動漫比英美影視作品有感
我非常推薦使用這一種的內容
而且要用在二刷
像我最近在幫一個學生上她看過的動漫
既然已經知道了劇情的走向
她就可以專心在英文本身
而且這種內容有畫面、情境的搭配
吸收會比只用書本或教學影片好很多
加上是喜愛的內容
學生本來就上得比較開心
當她發現學英文的效果也好
自己也會更有動力 ❤️
對了,英文字幕照理說是給母語者看的
為什麼我不是歸在母語者內容呢?
因為影視作品的台詞
蘊含該語言的文化、時事、歷史元素
但動漫的英文字幕是來自翻譯
而非編劇原本寫出的台詞
🐨
這兩篇總共聊了三大類學習素材
在自學時
我們可以視程度、興趣、情況
去搭配素材成分的比例
但無論比例如何
有成效的配法不外乎是:
類母語者內容+學習者內容
類母語者內容+母語者內容
類母語者內容+母語者內容+學習者內容
最後,如果是在課堂上
學生有老師從旁講解、引導
我由衷推薦學習者內容越少越好
完全不用,其實也沒關係 👌
與其擔心程度而用學習者內容
會變成是讓學生多繞路
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接選擇適合的(類)母語者教材
-
跟我說說,你曾學過有效的 #類母語者內容?
影片配字幕,實在很讚
10/2 來和 Min 老師一起精聽力,更讚!
初階/中階職場英文快來:https://lihi1.cc/
或許是 英文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幾個月前,
美國衛生部的部長阿札爾(Alex Azar)來台參訪,
本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交流,
卻因為他在總統府拜會致辭時的說的一個字,
引起軒然大波。
客人不小心說錯話其實沒什麼,
但一堆人或許是知識不足,
更糟糕的是蒙著眼睛亂凹,
那就慘了。
我有一個建議,
是讓大家未來在遭遇類似事情時,
都能夠逢凶化吉方法,
這個方法是…..
🎉本集送出【最強表達高手的攻心簡報術】
🎉記得上FB或youtube留言按讚加分享我們會抽出一名幸運的朋友把書送給你
▶▶▶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歡迎來信:service@rucoltd.com
➡鄭匡宇學院網站:www.learnforbetter.com/
➡youtube頻道:www.youtube.com/KuangYuCheng
➡FB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powerintalk/
↓↓↓鄭匡宇【隨時來點正能量】podcast上線囉
蘋果:https://apple.co/3529MdS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motivateyou
或許是 英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北韓YouTuber」vs.「搞笑諾貝爾」。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北韓YouTuber」獲得67.3%的票數。
向來神秘兮兮的北韓,現在大外宣手法升級了!找來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年輕「小姐姐」當起YouTuber,揭密平壤人民的生活。
有一支「事實查核」的影片,內容就是一名年輕女生說,最近北韓被西方媒體抹黑,因為疫情關係經濟快崩潰,還出現恐慌囤貨潮,她要實地走訪查證,然後就走進一間非常整潔明亮的超市,旁邊的顧客很悠哉地選購商品,然後這個小清新YouTuber就訪問了一些顧客,看看物價有沒有因為疫情而上漲。最後再用英文駁斥說:「在對抗COVID-19的戰爭中,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假新聞!」還有另一支是帶觀眾直擊北韓夜生活,青年節演唱會,然後就看到台下觀眾對著台上唱愛國歌曲、唱軍歌、唱聲樂的歌手「很刻意地」揮手、打拍子!還有一支影片內容是,一個7歲小女孩在一個北韓豪宅裡,裝模作樣地彈鋼琴,然後還要小跳步跑回自己房間,幫窗台上的盆栽澆水,反正就是要強調「北韓人民一點也不窮喔~」。
這次北韓大外宣不用以往的國寶主播「李春姬」,換成年輕妹妹就是因為想要跟國際接軌,《紐約時報》就有說到,金正恩上台後大力推動國家現代化,對外宣傳也跟著與時俱進,試圖利用新媒體來翻轉外界對北韓獨裁、落後的刻板印象,營造北韓更加現代化、更友善的一面,金正恩當然也是聰明人,YouTube這種低成本的媒體,就成為平壤當局的最新武器。而且用年輕妹妹也比較賞心悅目嘛,不然找李春姬來拍大外宣,這麼慷慨激昂,觀眾可能覺得北韓要打過來了。
有專家分析,北韓會有這樣的轉變,或許是因為明白他們「擋不住外國勢力入侵」,也就是來自南韓的流行文化,所以乾脆就接受它,而且還打算轉守為攻,想做出能與外界匹敵的內容。你認為金正恩辦得到嗎?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或許是 英文 在 神氣小儒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人英文不太好,所以英文片段可能會唱錯 請見諒😂😂
歌詞:
觸發開關 靡靡之音
禁錮身軀 喘息低吟
耽溺於快意 like a sweet candy
千百錯漏 循循善誘
純白無垢 止步此刻
親吻這雙手 give me your candy
偏愛用失魂落魄的眼眸
索取渴求已久的觸摸
甜膩呼吸會令人著魔 that's not lie
單音節詞掩蓋所有陰霾
嘴唇成全你所有期待
屏息聽1、2、3 是否意猶未盡
斷續節奏敲進骨骼裡 啃咬每寸神經
Can you feel? just tell me
那左右搖擺不定的本性 在挑釁
重複那1、2、3 是誰不懷好意
任憑處置如空殼身體 宣洩摟緊用力
Close to me,don’t leave me alone
墜落吧 down
眉目之間 藏著什麼
面具背後 躲著什麼
誰在乎是出於本意 或許是虛情假意
追尋所謂 始終如一
口是心非 表裡不一
統統都摒棄 let’s start! you and me
貪婪與現實夢境的廝纏
摧毀難堪壓抑的不安
誰細訴此夜千金不換 over drive
“停下來 已經快停不下來”
看穿你的期待 you could be mine
等待著1、2、3 縱容慾望橫溢
刺探你最深處的秘密 別停止這遊戲
Ride on me,so you're going to be
往甜美的深淵繼續沉溺 down
目標是跳動的紅心 精準無誤致命一擊
若逃脫是你本領 被俘獲納入戰利品
曖昧尚微醺 猜不透 道不明 仍迷醉
無法掌控的情緒在洶湧迸裂
剩餘的理智散落殘缺 in your way
試圖抵達的彼方早已目的昭彰
只求喚醒更多虛妄 in my way
疲於救贖索性病入膏肓
倦怠清醒不妨直至消亡
屏息聽1、2、3 是否意猶未盡
斷續節奏敲進骨骼裡 啃咬每寸神經
Can you feel? just tell me
那左右搖擺不定的本性 在挑釁
重複那1、2、3 是誰不懷好意
任憑處置如空殼身體 宣洩摟緊用力
Close to me,don’t leave me alone
墜落吧 down
或許是 英文 在 英文單字發音教學:probably 可能;或許- YouTube 的必吃
加入吉娜 英文 FB 粉絲頁學習更多道地美式口語 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聯絡吉娜:KK音標課程基礎 英文 從頭學起學好 ... ... <看更多>
或許是 英文 在 全民學英文- 用來表達「或許、可能」的副詞有「probably」與 ... 的必吃
用來表達「或許、可能」的副詞有「probably」與「perhaps」兩種,不過這兩個單字不僅有不同的用法,就連在句子裡所要表達的可能性也有高低之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