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或心裡知道其實是流亡,好像 #Rachmaninoff ,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之一,為逃避蘇共暴政而出走美國,為了生存也為了下一代。沒料到,此一別,他至死也沒有回過俄國。
他在美國事業輝煌,買豪宅,揸靚車,但住New York仍講俄文,請俄國人做司機、廚師,朋友交際都是俄國人的圈子。住在美國25年,他只有一首作品是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完成的,他承認離開俄國, "I left behind my desire to compose. Losing my country, I lost myself too." 他曾在New York Times聯署批評蘇共打壓文化界,遭蘇共杯葛兩年。像 Rachmaninoff這種國寶級的音樂家,歐美各國都恨不得他能成為公民, Rachmaninoff 卻住在美國25年後,才於臨終前入籍美國,誰願意憑無法引以為傲的國籍離開塵世。我畢生最愛兩首樂曲,Rach Piano Concerto No.2是其一。他創作的所有音樂,都隱隱透著這兩個字-----鄉愁。今晚9pm, 逢星期四 #Patreon獨家直播,深入介紹這位作曲家,流亡半生,他的音樂如何牽動異鄉人的靈魂。#Patreon會員可重看昔日50場直播 #會員獨享買書折扣 ✅收看👉🏻👉🏻加入 www.patreon.com/daisywong ,6月26日Patreon post有講睇直播方法。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It Won’t be Long Now – The Diary of a Hong Kong Prisoner of War】在我們出生以前,就已經有無數人走過我們的路,被趕絕到最黑暗處,走投無路。生於1903年的Graham Heywood是牛津大學高材生,畢業後到香港天文台工作,在香港St Andrew’s Church結婚。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Graham Heywood趕緊拆除天文台儀器時被日軍抓住,被關進深水埗戰俘集中營,受盡折磨凌辱,持續忍受著飢餓和疾病,一次又一次聽到「要光復了!」卻都是失望。但你知道他在戰俘營中每天做什麼?工作!量度風向、記錄天氣,即使今天可能就要死,他仍在執行天文台專家的職務。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就算努力工作,打仗打到世界都要毀滅了,誰還在乎什麼天氣紀錄?可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不知自己明天是否依然有呼吸心跳,他仍是有尊嚴地活過每一天,責任感令他時刻記住自己是個「人」,未有因為身陷危難而失去生活的溫度,保持希望,與其他戰俘互相扶持,終於等到光復香港,重獲自由,82歲在英國安祥離世。這本書是Graham Heywood的獄中日記,一名戰俘是個充滿熱誠的生物學家,即使在戰俘營仍每天忙得團團轉,種有機菜、觀察瀕危候鳥,甚至偷偷釀製啤酒!他說,這是一坋很棒的經歷,或許有點太長,但不是完全沒有收穫,另一位戰俘卻形容那段經歷是人間煉獄,“It all depended on their point of view.” Mr Heywood說。即使在黑暗深處,請記住— It Won’t be Long Now。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香港人熟悉的 #維多利亞港 名字來自一位重要的英女皇,今次直播講維多利亞女皇其中五個孫女,這五位公主命運迴異 一個被謀殺、兩個流亡、一個鬱鬱而終、一個心滿意足。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韓劇《Signal》講八、九十年代韓國警隊腐敗不堪,黑警插贓嫁禍一名少年,迫害他入獄至死,劇中警隊串通司法和政界,只得一個警察有良知,他質問一個有份收賄插贓的黑警:「為了些少錢,你竟連自尊也不要?你這垃圾!」黑警答:「我係垃圾,又如何?我沒有自尊,但我家人生活幸福。就算我們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這位正義警察身處1995年,意外發現能跟另一位身處2015年的警察通訊,拚命想還少年清白的他含淚問:「二十年後,警隊仍是這麼腐敗嗎?仍是只要有財有勢,就算惡貫滿盈也沒有後果嗎?」我會在今集直播為大家解構這部神劇,並講述南韓如何走過黑暗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能讀到被雷電擊中一樣、久久不能釋懷的好書,一輩子沒有多少次,《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麥田捕手)》是其中之一。中學時讀到它,很難相信這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的文學經典居然曾是禁書,給高中生教授這本書的老師也被開除 (後來復職)。那可是美國,不是大陸啊。今天,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Trump在社交媒體被禁,參議員Josh Hawley因為挑戰選舉人團而遭出版商取消合約……美國進入空前大撕裂,如同Jared Diamond在《Upheaval (崩潰)》預言一樣。《The Catcher in the Rye》當年被禁,「官方」說法是因為內容包含粗口、性、吸毒之類,但真正的原因是有人覺得它anti-white。這部僅七萬字的小說,最常出現的字就是「phony」,直擊美國人的虛偽。有個人讀完這本書向John Lennon開了五槍。兇手稱,John Lennon口口聲聲唱「Imagine there’s no possession…」,自己卻賺大錢,係「phony」。將別人的文字扭曲去符合自己扭曲了的頭腦,那就可以隨便剝奪別人的生命。如果你以為有病的才會做出這種事,那麼這種病已成pandemic。村上春樹則對《The Catcher in the Rye》有另一種從未有人想過的另類解釋。今集直播深導重溫這部經典小說,還有它對當代美國、香港和世界的意義。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因果 李偲嫣離世,她作為正義聯盟創辦人,必會站在正義一方,接受上帝正義的審判。韓劇《鬼怪》講陰間使者帶領亡者喝孟婆茶,以忘掉今生的一切。有兩個男人,是因車禍喪生的有錢佬和他的司機,陰間使者每人給了一杯茶,司機道謝並喝下,有錢佬拒飲,憑什麼要我同這個下等人受相同待遇?竟喝一樣的茶!他幾年工資都買不起我手上這隻錶!陰間使者說:這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論生前的身份地位,都喝一樣的茶,一旦穿過這道門,什麼都帶不走,權力、地位、金錢,統統化為烏有,全部reset。今日受苦,但我們只見局部,神的計畫在所有人意料之外,但善良最終一定帶來好結果,惡人也必遭惡報。今集講前世今生、因果、韓劇《鬼怪》,還有我在自己的書《鬼故》所寫的一對台灣婦人有能力看到人的前世,只要望望現在的你,你什麼都未講,她就能講出你現在做什麼,身邊有什麼人,因為那些人,包括你現在的伴侶、孩子、父母、同事……前世甚至再再前世已經認識了,那知道前世又有什麼用?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跳舞,真係齋跳舞……】#舞肺 事件揭露了一群富婆同青靚白淨跳舞老師的歡樂時光。鑽研藝術很好,有些跳舞老師甚至可能在俄國是舞林高手,只是為了生活無奈得很。我認識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練,每次上堂都被闊太摸,嚴詞拒絕後還被她嘲諷:「有咩咁巴閉?做得呢行預咗俾人摸啦!」自古以來就有女人像這位闊太,自恃有錢有勢就抽男人水,也有才華橫溢的男人做鴨,戰國謀略家蘇秦才智超班,也被指跟燕國國君夫人通姦;呂不韋為嬴異人搭路返秦國爭王位,也是先冧掂華陽夫人家姐,歷史上要成功的人,靠的不是IQ,而是AQ和EQ,能忍,而且必須忍到最後,忍到底,鬥長命,千古巨著《史記》中誰最能忍?誰只忍到一半以至埋門一腳也被斬?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從「教仔」可以看出太多父親的品格,比較一下拜登的兒子和特朗普個個端莊能幹的子女;連大貪官和珅都教子嚴厲,禁止兒子收賄,有次發現個仔收了些少錢立即將他痛打一頓,喊住叫佢睇吓老竇幾折墮,你仲要學!看看現任泰王VS現任愛民如子的不丹國王;再看IQ和EQ頂尖、成功幫越王勾踐復國的范蠡後來從商發達之後,教出兩個仔一個殺人一個白癡……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細細聲問——你有覺得自己老了嗎?這些大概應稱之為「中年危機」的感受?突然覺得自己被後生仔女取代的失落......為此,一定要看韓劇《未生》,我認為是一生中必看的10部劇之一,另外還會推介幾部必睇韓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溫):
香港人不能不認識這個人,事實卻幾乎無人聽過他的名字──楊衢雲。1861年生,在香港讀St Paul,創立香港史上第一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主張推翻滿清,後來孫中山由美國來港,把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楊孫二人都是英語流利、有國際視野,都是大佬,最後楊衢雲成了興中會第一位會長,指揮起義,事敗流亡,再回到香港繼續努力,卻於1901年在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被清政府派人暗殺,終年39歲。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家人害怕被滋擾,跑馬地墓場的墓碑連名字也沒有,只刻有編號6348。後世人只知孫中山是「國父」,楊衢雲的名字卻連聽都沒聽過,因為蔣介石下令要抹掉楊衢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從小在教科書讀到孫中山是偉人、國父、無私讓位予袁世凱……吓?真的嗎?還是我們都被騙了?今日中國之所以有共產黨就是因為孫中山。辛亥革命其實只是符碌?碰上明明有兵在手都驚到震的廢官,捐狗窿逃走棄城才令革命成功?Patreon獨家直播 ,王迪詩同你詳細講這段香港人必須知道的歷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一段四百幾年前的歷史,又同今日熟口熟面。當我們每年去四次日本、三次韓國旅行,炒樓炒股票不亦樂乎,狂追TVB膠劇,社會最激烈的討論也不過是港女十宗罪,那看來歲月靜好的一年,我們卻懵然不知其實香港已經走到盡頭。今次直播講明朝並非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在那看來繁榮太平的1587年,明朝開始步向滅亡。 深入導讀《萬曆15年》,並會講我個人的分析——書中未能解釋點解明神宗突然short咗,仲企硬罷工30年的真正原因。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周庭被冠以 The Real Mulan 的稱號登上了BBC。睇住周庭、之鋒由十五六歲嘅𡃁仔𡃁妹一路成長,愈大愈堅強,雖然仍是愛玩Gundam嘅𡃁仔同BB咁樣嘅𡃁妹,卻比那些一把年紀的人更成熟勇敢。有人說不知香港人前世做錯什麼,今世會得來一個林鄭,但確實也不知香港人前世積了什麼福,今世會得到這麼優秀的年輕人。周庭被捕,我問自己23歲的時候,我在做什麼。明明可以像一般少女那樣拍拖扮靚追韓星去日本旅行,她卻偏偏選擇擔起了時代的使命。如果我有命活到73歲,我將會做什麼。看看黎智英先生, 一個富豪本來可以去外國安享晚年,他卻明知會被捕仍選擇留低。人生就是由一連串「選擇」而組成。選擇留下來的人,都是用自己的命來做抵押品,去換取更高的價值。今次直播就講吓人生的選擇、各種選擇引致的得失、代價與收穫、錯過與遺憾,還有我從周庭身上看見的青春與無悔。願每一位香港人都用自己的「選擇」去守護我們所真心相信的。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木村拓哉24歲演《悠長假期》,靚仔到唔係人類,但我反而到現在才迷上成面皺紋的47歲木村大叔。有人話佢老得一塌糊塗,甚至有網民話佢有張相似「湯渣」(吹到厚厚的微曲短髮真心係中年男人大忌,秒變老坑 + 娘味升級) 我是到最近看《BG貼身保鑣》,真是服了,木村拓哉實在太出色!他和太太工藤靜香因為熱愛滑浪,未到四張已經容顏盡失,但日本很多明星都對年齡和衰老相當坦然,不會像韓國、大陸和香港一些藝人整成膠面,那個角色就算卑微衰老也就要活像那個角色,不會像劉華那樣chok到六十歲。為什麼日本演員可以這樣?我認為跟日本文化有很大關係。看著木村的轉變,由盛世美男變成蒼老大叔,似乎很唏噓,我卻由蒼老大叔才開始能夠欣賞他。我也曾經覺得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終究都會失去,包括青春、愛情、生命,每個人最終都會死,然而木村卻令我看見了如何不用唏噓地做人。直播同你講木村拓哉、他30年來哪部戲最好看、講我認為超級好睇的《BG貼身保鑣》、也講一些日本文化文學。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 為什麼這個我認識多年、有學識、對我不錯的人,甚至是結婚二十年的伴侶或曾共患難的知心友,竟然會是藍絲?!背後成因是什麼?
- 談歷史、踢爆「偉人」孫中山、談馬克思、尼采....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古典音樂與西方政局歷史】貝多芬、蕭邦都係手足?有人以為古典音樂好悶,同今日生活無關,那是誤解,其實作曲家的人生同西方動盪的歷史時代不可分割,同政治有好大關係。那個年代一樣大把人爭住舐當權者鞋底,有良知的音樂家一樣面對清算打壓,冇咗份工……同今日一模一樣。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再聽蕭邦,就會一下子明白,驚嘆:「啊!原來係咁!」同純粹「幾好聽」完全兩回事,今日的香港人再聽蕭邦,入心入肺。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深入導讀一本書和一部電影,一個由年輕時去闖世界、到決定做警察、到自殺的人,他生命裡有沉甸甸的兩個字──理想。家人政見不同,對不公義和醜惡的現實看不過眼,想改變卻只落得孤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城市生活壓力大,喜歡旅行是因為它可以讓人逃離繁忙的生活節奏。不過,每次回歸現實,回復日常工作的一刻,就覺得自己用盡旅行時存下的力量。要休息,其實內心平靜最重要。在韓國,當地人愛到寺廟體驗,希望在心靈旅行中,找到平靜。 當城市人太習慣喧鬧,遇到壓力就縱慾,甚至逃避,最終只會和自己內心越走越遠。想深一...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Crystal Lau 劉凱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瘋狂男生宿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 看板Korea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我的出走日記-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高分治愈韓劇《我的大叔》一口氣看完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直到抵達平安為止(重刷)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我的出走日記 的評價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Crystal Lau 劉凱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全新版2.0嬰兒車 • 帶著BB去旅行 > @育兒好物
經過今次7天關西帶著珍寶珠出走生日之旅,決定分享下出走前幾天買的bb手推車,在旅程它陪伴上山下海,以及推著奔跑飛馳大概17分鐘(無錯是奔跑,重要的事說三次,危險⚠唔好學)
話說慳家的我,無奈都會有黑歷史,曾經為了慳錢在淘小姐訂購嬰兒車,還要訂購過兩次,都是不合心意,um....是浪費金錢的🤦🏻♀
到最後經過一輪資料搜集,買了一架沒實物看,給錢後便取貨的車(坐過山車心情)取車當天寶珠坐上完全無哭鬧非常配合。回到家立即全車拆掉椅套太陽檔清洗,準備去旅行用
出發機場坐的士時收摺放在腳前。在登機閘口收摺好用環保裝好,一邊抱住寶珠另一邊車孭上身排隊準備上機,放上行李櫃。
到達關西機場落機後抱著寶珠雙手開車,一開收車扣車子便完全打開,即時有車坐✌🏻
下機乘搭南海電鐵,推到坐位前空間,兩個簡單收車步驟,便可收折到最小,收摺後更可自行站立放在腳旁不佔位置。
通過JR入閘機時車剛剛好通過,坐鐵路去遠目的地,調較腳位可平放😍對比舊款這個設計很好,無段式可調靠背角,自定舒適位置,任意調整到半臥位置。
今次旅程除了有一兩天下雨,其他日子都天氣好,在猛烈陽光下開太陽檔遮擋,比舊款加大了,還寫著UPF50+預防紫外線🌞
行程期中兩日到了京都和嵐山行駛崎嶇凹凸不平石路,上落斜坡,橫街狹窄小巷,寶珠依然安穩在車中,前後輪子都有避震功能及前輪360°旋轉,穿梭人群中完全冇難度😆
到了最後一天準備回港,卻因安排時間不當,快錯過原定鐵路班次,先生一人推兩個20kg行李奔跑,而我就推著珍寶珠像烈火戰車奔跑飛馳,由心齋橋頭中段一直開始奔跑至難波站再直跑到南海電鐵全程約17分鐘,幸好碰上好好的地鐵職員,他帶路和同我地跑先趕得上電鐵,真係十分感激他🥰!同時寶珠還安睡所以沒嘈醒她收車,反而直接把車推進坐位前沒想到車子剛剛好放到狹窄空間,而寶珠姐由我開始跑到坐車到機場由頭瞓到落尾沒醒過🤩也許我推車技術一流🤪
(先生講得岩,早買早享受,如果帶淘小姐買的嬰兒車去日本一定會哭出來😅)
⭐️這嬰兒車不能單手收接和6m+才可用。
謝謝你收看我的長文。
📍購買店📍
當時我買沒優惠,現在跟店主商議會有優惠給大家
((原價錢 HKD 2,6xx))
現在只要說出優惠碼就可享有優惠喔🤩
有興趣請留言💁🏻♀️
#baby #6m #珍寶珠 #水晶 #育兒日記 #育兒生活 #育兒 #育兒好物 #大叔系少女 #pockit #gbpockit #allcity #bb車 #嬰兒車 #我不是廣告 Crystal HY Lau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瘋狂男生宿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一新生生活過了一個月了,我還活著✌️。
我每天最疲累的不是看功課,竟然是盯袁圈圈帶東西回來,他的學校簡直是詭異的黑洞,他腦袋瓜也很詭異的有很多洞。
每天打開他書包都有驚喜箱的感覺,例如老師要求鉛筆盒裡要放五支鉛筆,我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打開鉛筆盒從四支、三支、兩支,週五只剩下書包側邊插著一根鉛筆,整個鉛筆盒詭異的消失。
然後會在便當袋裡面找到鉛筆盒。
#鉛筆盒幹嘛放便當袋
#很詭異的裡面還有一盒沒有蓋子的粉臘筆
#粉臘筆散整袋
#😱😱😱😱😱
也有時候鉛筆都瞬間回到筆盒裡,但橡皮擦和尺就離家出走了。
#很不合群的一群人
#到底有沒有團隊精神
#所以我都一次買一盒橡皮擦沒跟你開玩笑
#書局老闆以為我是中盤
#但圈圈不見一次要付錢和我買
#我賭他年底就破產了
也有的時候書包裡乖乖的躺著鉛筆盒,我感到欣慰的打開來,裡面是空的呀。
💢💢💢💢💢💢💢💢💢
#太驚喜了我不喜歡
#幹嘛這樣欺騙你媽的感情
水壺沒帶是家常便飯,便當更常丟在學校三四天,所以上週我去開家長會其實是去隔壁班撿他的便當盒,去圖書館找他的水壺,然後發現他整袋的美術用品人間蒸發(裡面有彩色筆、粉臘筆、剪刀澆水一堆東西),櫃子裡只有一個空空的袋子和一雙不知道哪天穿的襪子。
我都覺得兒子的櫃子好有禪意,襪子像藝術作品般放在櫃子正中央。
#哩娘咧其他東西咧
#東西不只丟班上
#他丟整校各個角落
為了治他健忘的症頭,我買了個他愛的單字小本子,還是他愛的貓咪圖案,每天用注音和圖寫下他要去學校找的東西,然後一週後發現要用a4紙才寫得完。
重點是,第二週那本小本子就不見了。
😤😤😤😤😤😤😤😤😤😤
#算了你就好好擁抱你自己的黑洞吧
#我不想理你了
#原本想問前輩這種症頭幾歲會緩解
#但轉頭過去看到四十幾歲的鐘點大叔依舊沒痊癒
#我就去開一瓶酒了
#反正你爸都活得好好的
#你應該也會吧
#小一新生
#袁圈圈
#袁點點
#男生宿舍日記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城市生活壓力大,喜歡旅行是因為它可以讓人逃離繁忙的生活節奏。不過,每次回歸現實,回復日常工作的一刻,就覺得自己用盡旅行時存下的力量。要休息,其實內心平靜最重要。在韓國,當地人愛到寺廟體驗,希望在心靈旅行中,找到平靜。
當城市人太習慣喧鬧,遇到壓力就縱慾,甚至逃避,最終只會和自己內心越走越遠。想深一層,寺廟體驗與旅遊的本質相同,都是通過第二個空間發掘自己,只是有時候,我們的心靈也需要出走流浪一下,尋找自己的答案。
果籽 :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5dFeQEJT7s0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MAIMBRO-gMQ )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
#濟州 #城市生活 #城市人 #心靈旅行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我的出走日記- Explore 的必吃
和編劇前作《我的大叔》三兄弟相比,《我的出走日記》三姊弟妹的人設很貼近大多數庸庸碌碌的職場人,包括自己本身或是親友同事,總會有那麼一兩位某些部分人格特質與琦 ... ... <看更多>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高分治愈韓劇《我的大叔》一口氣看完 的必吃
高分治愈韓劇《我的大叔》一口氣看完,少女與落魄大叔相互救贖的愛情故事 ... 都市美女与乡下帮工的爱情一口气看完《我的出走日记》大合集. ... <看更多>
我的大叔 我的出走日記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 看板Korea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不知道自己被關在哪裡,好像被囚禁了一樣,完全沒有讓我覺得暢快的事,既黑暗又煩
悶,我想要獲得解放。」
如果曾有過這種感覺,千萬別難為情,因為你可能也在等待一場出走。《我的出走日記》
溫柔掃描那些無以名狀、卻始終存在的不適感,也精準戳破亞洲社會的必須體面;追劇過
程就像一場心靈瑜伽,狂喜也好、哀鳴也罷,更多的是沈默時的自我對話,不假裝幸福、
不假裝不幸、誠實面對自己。
/
如果在別的故事,廉家三姊弟只能領到配角的劇本,但看完《我的出走日記》後,更能佩
服曾打造《我的大叔》《又,吳海英》朴海英編劇的膽識與用心:
大姐琦貞頂著毛燥捲髮,嚷著冬天前要隨便找個人談戀愛,但潑辣少根筋的個性卻讓人卻
步;二哥昌熙的滿口大道理,是自命不凡也是自我質疑,不滿足於現狀看在父親眼中、卻
是好高騖遠的孩子氣;小妹美貞則是趨近透明的存在,面對上司刁難忍氣吞聲、與同儕保
持安全距離,活得沒有稜角、卻與一切格格不入。
「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個瞬間都在勞動」,美貞的不與人爭、不麻煩人
、不善表達都讓我充滿既視感;伴隨這三不而來的,是情緒垃圾無法被有效消化,厭世的
根日漸茁壯,內化成習慣性的自我檢討—表面看來,美貞與同事成立的「出走同好會」是
推動角色成長的催化劑,實際上從現狀解放的不只是他們,即使故事沒有明顯高潮起伏,
編導仍用綿密的對白與事件,成功鋪陳劇中主要角色們的集體出走—不只地理、更是心理
上的。
當沈默的美貞遇上更沈默的具先生,在這個來自不同世界的謎樣男人身上,她看見的是另
個自己:厭世也好宿醉也罷,都是對世界的武裝,存在感趨近於零的美貞需要重新想起自
己是誰、以及自己有多好—縱使孫錫久濃烈的雄性魅力,為這段以「崇拜」為名的彼此承
接增添不少浪漫遐想,但在柏拉圖式的漫談中,美貞真正體會到無需患得患失的對等關係
,深陷泥沼的具先生則找到酒瓶以外的浮木,能夠確確實實讓他抱著,不再沈淪。
/
對我來說,琦貞的課題並非愛情,而是年齡。
前半段的單身焦慮,源自大眾對適婚年齡的期待,琦貞總是口無遮攔的直率又不符合世俗
審美—她與單親爸爸泰勳的緣分正巧始於失言,而風流主管提供情感諮詢這條劇情線寫得
真好:在感情市場沒有老手菜鳥之分,琦貞在關係裡保有自我的直球對決,給予熟習把妹
攻略的上司不少反思,互動引人發噱。
琦貞的解放之旅,並未因為脫單而畫下句點,取而代之的是陷入婚姻焦慮。這是我第一次
看朴海英編劇的作品,她對角色人設的掌握與台詞流露的同理卻徹底收服了我。當她在最
後一集又因為失言冒犯路人,對方給出的回應,是我所能想到給予全天下被年齡追著跑的
男女、最適合而溫柔的宣言:
「我本來以為到了30歲的自己會很帥氣,結果只是一場空,接著想著『40歲我會怎麼生活
?50歲呢?活著幹嘛?』結果都是一樣,50歲真的會來得很突然,那種感覺就像13歲的時
候,稍微睡個午覺就突然醒來一樣。」
/
《我的出走日記》最傑出的,是抓到日常與戲劇間微妙的平衡,才得以將如此抽象的情感
詮釋得淡而有味,尤其喜歡李民基的演出—隨著劇情推進,觀眾會發現昌熙看似什麼都要
、其實最無欲無求,出走對他來說是恆變的追尋,連串變故先為他解開物質慾望的框架、
接著再放下生離死別的執著;他很善良,願意耐著性子傾聽客戶一小時的抱怨,或和父親
吵架後仍幫他轉到愛看的節目,但唯有他終於接受自己平凡的宿命,才有活出非凡價值的
踏實。
對我來說,昌熙的存在至關重要,特別是幾度陶醉於琦貞和泰勳的戀愛氛圍、以及美貞和
具先生的崇拜與寵溺,差點就把「出走」這回事跟找到伴侶畫上等號,與前任分手後的昌
熙沒再踏入穩定關係,卻看清交往時慣有的自卑,雖然單身卻更懂得說愛。李民基完全活
在昌熙的情緒之中,特別是喪母後與死黨的閒聊,話題不全關於母親、卻在意會到一切都
曾有母愛關照後掉下眼淚,深深讓人疼惜這個角色。
/
學生時期有大量的時間花在通勤上面,除了把握時間看書補眠,剩餘印象真的就是車廂籠
罩的疲憊感、窗外風景的小確幸、以及與陌生人的摩肩接踵。在朴海英編劇的故事裡,主
人翁們不必活得偉大、卻務必活得誠實,因此《我的出走日記》不是會讓人熱血爆棚的劇
、但流露的真誠也極具感染力,讓觀眾不至於跟著角色陷入低潮,相反地,會跟著他們緩
慢走在更認識自己—與自己困境—的解放之路上,並在那些被同理的片刻,得到不只七秒
鐘的滿足與溫暖。
與《我的出走日記》的相遇,是上半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推薦給大家。
—
更多影劇推薦評論,歡迎追蹤
https://instagram.com/reggie_screening?igshid=NmZiMzY2Mj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46.1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59450807.A.35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