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反同的政大助理教授提出了 #陰道無菌論,當下團隊的醫療人員們都崩潰到不知道如何是好,但隨即又感到深深的悲哀。這不就是 #失敗的性教育,還有失敗的健康教育,才會讓一個在大學任教的成年人講出這種話。
今天的文章我們希望不只是打臉,也趁機會介紹一下人體各處的 #共生菌,以及這些細菌到底會不會致病的知識。
這個世界沒有神聖無菌的陰道,也沒有神聖無菌的陰莖,更沒有什麼神聖標準的性交方式。
任何人要因為任何理由反同,都是可以辯論的。但真心希望在全國性的辯論前,所有辯論人都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就可以不用在電視機前面 #反智,浪費全國人民時間,還要讓其他專家出來努力澄清了...
#陰道裡到底有多少細菌?
首先昨天這位先生提出了陰道無菌,或者是僅有乳酸桿菌的說法,這真的是嚴重錯誤的。陰道是有菌的,而且不只一種。在生育年齡,陰道內的細菌,大約每毫升有1億隻,數量會隨生理週期波動,大概是每毫升 10 萬到 10 億的差距。其中有各種嗜氧菌、微嗜氧菌和厭氧菌。最常見的幾種是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和類桿菌屬 (Bacteroides)。其中可能成為致病菌的 Bacteroides fragilis 也有,但數量不多,大概佔 2-10% 左右。
甚至隨著各種狀況,例如月經來潮、停經、使用抗生素、懷孕... 都會讓陰道共生菌的組成種類與比例產生變化。
在人體沒有疾病或不適的狀況下,這些共生菌的組成跟比例的變化,都是正常的。
#共生菌在正常狀況下是人體無害的朋友
每個人身上都有正常菌叢(Normal Flora),平常你覺得不在意,但是卻有許多功能。例如皮膚表面的共生菌叢,就是表皮弱酸性皮脂膜要維持穩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常人身上攜帶的細菌種類,能被培養鑑別出來的,共超過 500 種,但科學家認為實際數量一定更多,因為不是每種細菌都能被成功採集並培養。而身上帶著這些細菌並不代表感染疾病。
不只是陰道,在人體的上呼吸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皮膚,都可以找到各種共生菌。
而一個地方髒不髒,重點不是看細菌有多少種、也不一定是看細菌有多少量。
舉個例子,嘴巴細菌這麼多、量這麼大,這位政大的老師怎麼不想要每天消毒後再進食呢?照你的邏輯,吃進去一大堆細菌這樣可以嗎?事實上,在消化系統中,其實某些細菌還在消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呢!例如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如果吃下了乳糖,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著大腸內的細菌在幫忙消化的喔!
要導致真正的感染,必須要有病原菌、足夠的病原菌量、不完整的屏障、不夠強大的免疫系統、以及容易染病的宿主(個體),而不是整天想著要「無菌」。
如果該有菌的地方變成無菌了,對人體絕對是一場災難。
#不要用錯誤的觀念捍衛陰道性交
性傳染病的發生,表示有致病的病原體,突破人體的層層防禦關卡,造成感染,這件事不分同性戀與異性戀都是一樣的。
其實這位政大助理教授表現出來的,背後可能是基於某種教派的價值觀,要求夫妻一定要是一男一女、性交一定要是一男一女,甚至是性交一定要用特定的方式,才能達到他所信仰的教派期待。但這種特定的教派價值,他又想要用科學來包裝,才會變得左支右絀。
就算人的陰道真的被弄到無菌了,正常的陰莖也是有菌的,如果要達到無菌的神聖性交,你可能必須在性交前先拿優碘跟生理食鹽水先消毒三輪。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擔心真的是「得病」,那手淫可以嗎?手的角質層超厚喔!比起陰道粘膜還更不容易受損不是嗎?
這辯論突顯出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性知識:如安全性行為、定期篩檢和早期治療… 等。
但絕對不是用錯誤的觀念捍衛陰道性交。
底下有一篇有關人體正常共生菌的文獻整理,如果政大的這位老師有興趣,可以再進一步好好閱讀。本篇版權沒有隨意分享,能多救一個是一個...大人的教育不能等啊
#陰道就是有菌
#人類身體得到的第一群共生菌就是來自媽媽的陰道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我有菌我驕傲
#共生菌
--
□ Reference:Anaerobic bacteria: History and role in normal human flora, UpToDate
□ 陰道共生菌與正確保養 https://youtu.be/s9i4VSmOpAs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7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吸水不發霉不吸味不染色 【團購】GOLD 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 ▶️訂購連結 https://mami.pops.tw/rn24o ▍團購時間▍10/1 早上10點~10/7 晚上11點59分 ✅出貨時間:預計10/18起依訂單付款順序完成出貨 (不含例假日) 📌運費說明:本島免運/外島...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A-PEI 阿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任何人要因為任何理由反同,都是可以辯論的。但真心希望在全國性的辯論前,所有辯論的人都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就可以不用在電視機前面#反智,浪費全國人民時間,還要讓其他專家出來努力澄清。」
為反而反
連智都反
這就是公投辯論人的智商極限了嗎?
#說陰道無菌的人大概連腦袋也無腦
#商學院的就別假裝懂醫學專業誤導國民
昨天看到反同的政大助理教授提出了 #陰道無菌論,當下團隊的醫療人員們都崩潰到不知道如何是好,但隨即又感到深深的悲哀。這不就是 #失敗的性教育,還有失敗的健康教育,才會讓一個在大學任教的成年人講出這種話。
今天的文章我們希望不只是打臉,也趁機會介紹一下人體各處的 #共生菌,以及這些細菌到底會不會致病的知識。
這個世界沒有神聖無菌的陰道,也沒有神聖無菌的陰莖,更沒有什麼神聖標準的性交方式。
任何人要因為任何理由反同,都是可以辯論的。但真心希望在全國性的辯論前,所有辯論人都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就可以不用在電視機前面 #反智,浪費全國人民時間,還要讓其他專家出來努力澄清了...
#陰道裡到底有多少細菌?
首先昨天這位先生提出了陰道無菌,或者是僅有乳酸桿菌的說法,這真的是嚴重錯誤的。陰道是有菌的,而且不只一種。在生育年齡,陰道內的細菌,大約每毫升有1億隻,數量會隨生理週期波動,大概是每毫升 10 萬到 10 億的差距。其中有各種嗜氧菌、微嗜氧菌和厭氧菌。最常見的幾種是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和類桿菌屬 (Bacteroides)。其中可能成為致病菌的 Bacteroides fragilis 也有,但數量不多,大概佔 2-10% 左右。
甚至隨著各種狀況,例如月經來潮、停經、使用抗生素、懷孕... 都會讓陰道共生菌的組成種類與比例產生變化。
在人體沒有疾病或不適的狀況下,這些共生菌的組成跟比例的變化,都是正常的。
#共生菌在正常狀況下是人體無害的朋友
每個人身上都有正常菌叢(Normal Flora),平常你覺得不在意,但是卻有許多功能。例如皮膚表面的共生菌叢,就是表皮弱酸性皮脂膜要維持穩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常人身上攜帶的細菌種類,能被培養鑑別出來的,共超過 500 種,但科學家認為實際數量一定更多,因為不是每種細菌都能被成功採集並培養。而身上帶著這些細菌並不代表感染疾病。
不只是陰道,在人體的上呼吸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皮膚,都可以找到各種共生菌。
而一個地方髒不髒,重點不是看細菌有多少種、也不一定是看細菌有多少量。
舉個例子,嘴巴細菌這麼多、量這麼大,這位政大的老師怎麼不想要每天消毒後再進食呢?照你的邏輯,吃進去一大堆細菌這樣可以嗎?事實上,在消化系統中,其實某些細菌還在消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呢!例如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如果吃下了乳糖,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著大腸內的細菌在幫忙消化的喔!
要導致真正的感染,必須要有病原菌、足夠的病原菌量、不完整的屏障、不夠強大的免疫系統、以及容易染病的宿主(個體),而不是整天想著要「無菌」。
如果該有菌的地方變成無菌了,對人體絕對是一場災難。
#不要用錯誤的觀念捍衛陰道性交
性傳染病的發生,表示有致病的病原體,突破人體的層層防禦關卡,造成感染,這件事不分同性戀與異性戀都是一樣的。
其實這位政大助理教授表現出來的,背後可能是基於某種教派的價值觀,要求夫妻一定要是一男一女、性交一定要是一男一女,甚至是性交一定要用特定的方式,才能達到他所信仰的教派期待。但這種特定的教派價值,他又想要用科學來包裝,才會變得左支右絀。
就算人的陰道真的被弄到無菌了,正常的陰莖也是有菌的,如果要達到無菌的神聖性交,你可能必須在性交前先拿優碘跟生理食鹽水先消毒三輪。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擔心真的是「得病」,那手淫可以嗎?手的角質層超厚喔!比起陰道粘膜還更不容易受損不是嗎?
這辯論突顯出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性知識:如安全性行為、定期篩檢和早期治療… 等。
但絕對不是用錯誤的觀念捍衛陰道性交。
底下有一篇有關人體正常共生菌的文獻整理,如果政大的這位老師有興趣,可以再進一步好好閱讀。本篇版權沒有隨意分享,能多救一個是一個...大人的教育不能等啊
#陰道就是有菌
#人類身體得到的第一群共生菌就是來自媽媽的陰道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我有菌我驕傲
#共生菌
--
□ Reference:Anaerobic bacteria: History and role in normal human flora, UpToDate
□ 陰道共生菌與正確保養 https://youtu.be/s9i4VSmOpAs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看到反同的政大助理教授提出了 #陰道無菌論,當下團隊的醫療人員們都崩潰到不知道如何是好,但隨即又感到深深的悲哀。這不就是 #失敗的性教育,還有失敗的健康教育,才會讓一個在大學任教的成年人講出這種話。
今天的文章我們希望不只是打臉,也趁機會介紹一下人體各處的 #共生菌,以及這些細菌到底會不會致病的知識。
這個世界沒有神聖無菌的陰道,也沒有神聖無菌的陰莖,更沒有什麼神聖標準的性交方式。
任何人要因為任何理由反同,都是可以辯論的。但真心希望在全國性的辯論前,所有辯論人都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就可以不用在電視機前面 #反智,浪費全國人民時間,還要讓其他專家出來努力澄清了...
#陰道裡到底有多少細菌?
首先昨天這位先生提出了陰道無菌,或者是僅有乳酸桿菌的說法,這真的是嚴重錯誤的。陰道是有菌的,而且不只一種。在生育年齡,陰道內的細菌,大約每毫升有1億隻,數量會隨生理週期波動,大概是每毫升 10 萬到 10 億的差距。其中有各種嗜氧菌、微嗜氧菌和厭氧菌。最常見的幾種是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和類桿菌屬 (Bacteroides)。其中可能成為致病菌的 Bacteroides fragilis 也有,但數量不多,大概佔 2-10% 左右。
甚至隨著各種狀況,例如月經來潮、停經、使用抗生素、懷孕... 都會讓陰道共生菌的組成種類與比例產生變化。
在人體沒有疾病或不適的狀況下,這些共生菌的組成跟比例的變化,都是正常的。
#共生菌在正常狀況下是人體無害的朋友
每個人身上都有正常菌叢(Normal Flora),平常你覺得不在意,但是卻有許多功能。例如皮膚表面的共生菌叢,就是表皮弱酸性皮脂膜要維持穩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常人身上攜帶的細菌種類,能被培養鑑別出來的,共超過 500 種,但科學家認為實際數量一定更多,因為不是每種細菌都能被成功採集並培養。而身上帶著這些細菌並不代表感染疾病。
不只是陰道,在人體的上呼吸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皮膚,都可以找到各種共生菌。
而一個地方髒不髒,重點不是看細菌有多少種、也不一定是看細菌有多少量。
舉個例子,嘴巴細菌這麼多、量這麼大,這位政大的老師怎麼不想要每天消毒後再進食呢?照你的邏輯,吃進去一大堆細菌這樣可以嗎?事實上,在消化系統中,其實某些細菌還在消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呢!例如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如果吃下了乳糖,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著大腸內的細菌在幫忙消化的喔!
要導致真正的感染,必須要有病原菌、足夠的病原菌量、不完整的屏障、不夠強大的免疫系統、以及容易染病的宿主(個體),而不是整天想著要「無菌」。
如果該有菌的地方變成無菌了,對人體絕對是一場災難。
#不要用錯誤的觀念捍衛陰道性交
性傳染病的發生,表示有致病的病原體,突破人體的層層防禦關卡,造成感染,這件事不分同性戀與異性戀都是一樣的。
其實這位政大助理教授表現出來的,背後可能是基於某種教派的價值觀,要求夫妻一定要是一男一女、性交一定要是一男一女,甚至是性交一定要用特定的方式,才能達到他所信仰的教派期待。但這種特定的教派價值,他又想要用科學來包裝,才會變得左支右絀。
就算人的陰道真的被弄到無菌了,正常的陰莖也是有菌的,如果要達到無菌的神聖性交,你可能必須在性交前先拿優碘跟生理食鹽水先消毒三輪。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擔心真的是「得病」,那手淫可以嗎?手的角質層超厚喔!比起陰道粘膜還更不容易受損不是嗎?
這辯論突顯出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性知識:如安全性行為、定期篩檢和早期治療… 等。
但絕對不是用錯誤的觀念捍衛陰道性交。
底下有一篇有關人體正常共生菌的文獻整理,如果政大的這位老師有興趣,可以再進一步好好閱讀。本篇版權沒有隨意分享,能多救一個是一個...大人的教育不能等啊
#陰道就是有菌
#人類身體得到的第一群共生菌就是來自媽媽的陰道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我有菌我驕傲
#共生菌
--
□ Reference:Anaerobic bacteria: History and role in normal human flora, UpToDate
□ 陰道共生菌與正確保養 https://youtu.be/s9i4VSmOpAs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吸水不發霉不吸味不染色
【團購】GOLD 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
▶️訂購連結 https://mami.pops.tw/rn24o
▍團購時間▍10/1 早上10點~10/7 晚上11點59分
✅出貨時間:預計10/18起依訂單付款順序完成出貨 (不含例假日)
📌運費說明:本島免運/外島運費$350/海外不配送
📌客服line@:@vao3183e
以前的我每隔幾個月就要換砧板,覺得麻煩又花錢,而且砧板不耐高溫又容易發霉,使用上真的不安心,
直到用到 #GOLD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用了一年多都沒發霉,一試成主顧呀❤️
上次開團有很多粉絲沒有買到,這次為大家爭取到第二團‼️
✨要為全家人的食安問題把關,真的要精挑細選安心好用的砧板!
GOLD LIFE砧板採用美國原產FSC認證的原木纖維,利用高溫壓縮的技術去除原木毛孔,因為高密度,所以可以讓砧板達到抗菌效果!
每片砧板的顏色可能會深淺不同,而使用之後難免會有刀痕,這都是正常的狀況,
但請放心,刀痕中仍不會發霉,而抗菌效果也不會效力衰退‼️
總之,砧板不會吸水、發霉、吸味,甚至切紅蘿蔔、蔥、芒果、火龍果也不會染色喔!😍
輕薄好拿,正反面皆可用,且耐高溫達176度,可放烘碗機/洗碗機、可當隔熱墊,還可當餐盤,真心推薦給你們!😉
#特點
✔️正反面皆可用,可切/拍/剁
✔️四個角有止滑矽膠墊,安全不滑動,亦可拆洗
✔️懸掛開口置中,吊掛不傾斜方便瀝水
✔️耐高溫176度,可當隔熱墊,可進烘碗機、洗碗機
✔️可當擺盤餐盤
✔️款式、尺寸齊全,符號每個人的需求
✔️通過多項專業檢測、天然無毒
🔸開團品項有一般長方形的砧板S/M/L/XL、單柄砧板M/L、砧板架,
為大家爭取幾個組合方案,比單買還要優惠很多!另外還有主廚刀、料理切刀、多功能廚房剪刀可選購~
▍下單禮▍
凡是下單付款完成,就有機會抽中《台灣製造三烤檸檬竹鹽》1瓶 (市價$330/共3名)
▍粉絲分享禮▍
將此篇貼文按讚、公開分享,留言並tag兩位好友:"我喜歡GOLD 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因為_______",
就有機會抽中《小蒼蘭神奇去污乳(135g)》*1 共5名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熊熊想起這支影音躺在硬碟三個月了都還沒剪完,趕緊將它完成...😅
所以影片中有出現荔枝、芒果,大家不要覺得奇怪😆
後來疫情比較趨緩,KT又開始在外奔波,於是 #愛妻便當 就這樣宣告落幕,哈
蠻佩服自己當時做了一個月的便當,讓全家都吃得健康,也慶幸有拍攝了這兩支影音,為自己的突破做個小小的紀錄,分享給你們😉
【開團預告】
時常在我的影音、貼文、限動出現的 #GOLDLIFE美國原木不吸水抗菌砧板,至今用了一年多完全沒有發霉喔!
上次開團有很多粉絲沒有買到,這次為大家爭取到第二團囉‼️
它是採用美國原產FSC認證的原木纖維,利用高壓縮的技術去除原木毛孔,達到不吸水、不發霉、不吸味、抗菌的效果,就算是切芒果&火龍果也不會染色!😍
【特點】
✔️正反面皆可用,可切/拍/剁
✔️四個角有止滑矽膠墊,安全不滑動,亦可拆洗
✔️懸掛開口置中,吊掛不傾斜方便瀝水
✔️耐高溫176度,可當隔熱墊,可進烘碗機、洗碗機
✔️可當擺盤餐盤
✔️款式、尺寸齊全,符號每個人的需求
✔️通過多項專業檢測、天然無毒
🔸開團品項有一般長方形的砧板S/M/L/XL、單柄砧板M/L、砧板架,
為大家爭取幾個組合方案,比單買還要優惠很多!另外還有主廚刀、料理切刀、多功能廚房剪刀可選購~
🔺即將在明天10/1(五)早上10點 FB粉絲團 開團🔥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NewShowBiz完全娛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天之驕女
#完全娛樂
成為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9VHpN62jkqCCntHxymPOA/join
更多偶像獨家請訂閱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ShowBiz?sub_confirmation=1
-
歡迎幫助完娛提供多國字幕翻譯讓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享受完全娛樂
翻譯字幕請直接私訊"完娛臉書"提供給我們喔:)
https://www.facebook.com/setshowbiz
-
三餐外食,每天通勤在外趴趴走,擔心保護力不夠嗎?
快試試富美一吃成主顧,酸酸甜甜很有感的「善存益生菌」!
一包3效,守護全家人💪💪💪
✅助消化 ✅好順暢 ✅還可以提升保護力*
水果口味,酸甜好吃,每天吃都沒問題😋
#善存益生菌
#3效守護全家人
*改變細菌叢生態、維持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明星商品」 一家人益生菌(60包) - 陽明生醫 的相關結果
一家人益生菌 全家人都能吃的好菌(益生菌) YMB520專利益生菌+優選6種好菌 改變細菌叢生態,幫助消化,輕鬆順暢. 通過專業認證 ‧國家級單位DNA鑑定的專利菌種,品質有 ... ... <看更多>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全家都可以吃的老人益生菌推薦 - 方格子 的相關結果
這款老人益生菌推薦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它有出好多系列,有專門出防護、過敏、針對女性私密益菌,還有提升睡眠品質系列的益生菌,很貼心的一個品牌;所以我們 ... ... <看更多>
我有菌我全家都有菌 在 全家人都可以吃的益生菌!! 看看親子部落客怎麼說? 的相關結果
親子部落客指定推薦,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吃的食食課課益生菌。 ... 我不會說益生菌有多神奇、有多大功效,天天吃沒有特別感覺,但只要有一兩天沒吃,身體就會明顯感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