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爸您好~
很冒昧寫訊息給您,我有買您的書,您的書也是我每次跌倒後再爬起來動力來源。
我的小孩是一位非常可愛的中度自閉生,這一路上雖跌跌撞撞,所幸也遇到很多願意幫助她的好老師。
今年她上國一了,我選了一間離家最遠的一間學校讓她就讀,每天接送上下學超過50公里,昨天學校老師說新任校長想見我,想了解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這麼遠的小學校就讀。
我遇見校長就把您的書送給了校長,希望有機會邀您到我們學校演講,我告訴校長,再遠的地方只要能遇到好老師、友善的校園,我都不辛苦,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校長說以往都是校長送人書,從來沒有一位家長送她書,我是第一個,校長也承諾我一定會把書看完,我也跟校長說謝謝您願意當孩子的貴人,非常感謝(鞠躬)。
.
我的孩子是被我訓練很有禮貌,看見老師一定會打招呼,如果老師沒回應,她會一直叫到老師回應為止,所以國小教過她的老師們,大家都知道她學習能力差,但非常有禮貌,每天都笑眯眯的,個性也很温和。
老師們也都知道她有個像您一樣不服輸的媽媽,曾經有老師問我媽媽您沒因為孩子的問題被打倒過嗎?老師說看過很多特殊生的家長,到最後都放棄了。
我回:「有啊!我跌倒了無數次遍體鱗傷,但我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喊大哭,發洩完了,告訴自己不能倒下,我倒了孩子怎麼辦。」
又想到您對蔡傑的長期堅持要求及各項訓練,我做的都不到您書裡所做的一半,所以我必須更努力,我告訴自己要學習您的精神與態度。
去年孩子滿心期待的報名了畢業旅行,結果學校群有老師反對她去,校長和家長會長都願意讓我們參加,連我家長都願意跟去協助了,結果還是無法成行。
我哭了好幾天,我的個性不喜歡求人,我總是告訴我自己,先自助,人助,再求神助,原本被勸退不參加了,後來越想越不甘心,我怎能失信於孩子,我對孩子的身教一向是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後來我請求學校特教組長幫忙,經過特教組長的幫忙,我們終於可以參加了,最後學校也因為我小孩的案例後,開會檢討往後不能有人反對特殊生參加畢旅!
.
傑爸每次看到您po蔡傑的好消息,有好幾次我都感動到流下替您們開心的眼淚,也更鼓勵我不能放棄,因為前面有一座明燈在指引著方向。
我之前也在幼稚園當了2年的特殊生助理員,訓練孩子,而不是讓孩子依賴於我,所以當了第一年後,又接了第二年,雖然薪水很少,但能幫助到家長和特殊生,我很開心。
後來因為身體有狀況手術,今年我推掉了助理員的工作,打算養身,國小特教組長打了10幾通電話,來拜託我幫學校幫助一個兩條腿都手術過的單親小女孩轉學生,組長說這工作只有我夠資格上手,他要我幫忙考慮一下,只要學生的狀況可以了,我就能退場了。
您也知道當我們的世界在下雨時(不能去畢旅),是特教組長幫我們撐傘的,這份人情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還的,所以我又回學校了。
我花了很多心力和精神時間在孩子身上,從幼稚園早療又在家同步複習,又去外面的語療所自費自學回來教她,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她能像蔡傑一樣有養活自己的本事,所以我練訓她自己洗澡、晒衣服、洗碗、洗頭、吹頭髮...這些都是在為未來做準備。
我從來沒放棄過,國小時老師建議我們讀特教班,但我堅持融合教育,因為孩子還小可塑性高,她國小六年真的進步不少,只是您也知道這樣的孩子去普通班很辛苦,在特教班她算能力很好的,所以目前我的目標是向您看齊。
感謝您和蔡傑一直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精神支助,我也有買您的書送朋友和特教老師,謝謝您一直陪伴著我們,希望有天能聽到您和蔡傑的演講。
.
~~~~~~~~~~~~~~~~~~
~~~~~~~~~~~~~~~~~~
.
謝謝媽媽願意跟我分享,
您們的故事,
真的很令人感動!
.
雖自己陷入泥沼之中,
不放棄,先自助,而得人助,
.
為孩子而努力,
培養出一定的能力之後,
心有餘力,還能幫助他人,
這就是....善的循環。
.
蔡傑六歲時,
我看到一篇報導...
一個38歲自閉症的媽媽說:
「我的孩子是高功能自閉症,
拿到美國哥倫比亜航太科學碩士學位,
回台灣之後,
3個月換了3所國營公司,
總是名列前矛進入國營事業,
但最後都因人際關係而遭離職,
.
也因為一再在職場上的挫折,
導致他的孩子缺乏自信,
每天在家,不與人接觸,
不斷的自殘與問題行為,
使得我們兩個年過七十的老人....
每日都膽顫心驚的過生活」。
.
怎麼會這樣!
不是沒學歷,也不是沒能力,
只因為「人際關係」的挫敗,
就導致無法好好工作。
.
人際互動本來就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跟你說話,你自然就會回應,
我隨便使個眼色,你自然就會看懂,
我比手劃腳,你也能輕易解讀出來,
.
因為你不回應,
想裝做...沒聽見、沒看見,
你反會更難過!
.
「人際互動」我用一句話形容~
就像正常人呼吸一樣簡單!
.
這根本就不需用透過大人的教導,
小孩子都能自己學會的能力,
全世界就只有自閉症...學不會。
.
這篇報導,並不是個案,
很多自閉症家庭都有類似的遭遇,
我開始知道....
學歷,對自閉症而言,
好像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
如果我們的孩子學不會生活,
學不會正常溝通與好好互動,
也沒辦法和父母和平相處,
那...這個孩子長大之後,
該怎麼辦?
.
所以...訓練,不能等,
一定是從小就要開始了,
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
十幾年的努力,
蔡傑高中畢業後要開始工作,
也順利就業,
.
曾經被醫生判定是重度身障的孩子,
十五年之後...
可以靠自己的勞力賺到錢,
.
雖然先天的限制,
導致我們的孩子無法讀書,
得不到好的學歷,
.
但,
透過後天的訓練與努力,
是可以培養出該有的....
工作態度與抗壓性。
.
你們知道嗎?
身障的孩子能享受到....
自己賺錢,自己花錢的樂趣,
我們當父母的會有多開心!
.
蔡傑,也不是個案,
很多願意為身障兒努力的家長們,
其實也都做得到!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蔡傑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Annababy療癒之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閱讀心得:你知道你一直在言語霸凌嗎 ...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電子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電子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筆記-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心得的推薦與評價,PTT - 疑難雜症萬事通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看板book - PTT 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BOOKing閱讀心得(書評,書宣)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book -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有個讀者告訴我,他很感念長輩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在教養上有眾多不合,尤其是講話總帶著威脅或是利誘的口吻,溝通仍然無效。
看著好好臉蛋腫一大包,我可以想像如果婆婆在場大概會說:哎呦,蚊子怎麼這麼壞,把你的臉咬成這樣。
是蚊子壞壞嗎?我想不是。
婆婆的話有錯嗎?當然不是。
回歸這些言語最中間的那個點,來自於關心。
當我們站在「其實他只是關心孩子」這個角度,就能更柔軟的看待狀況!
我的作法是不糾正長輩的說法,選擇用翻譯的方式告訴孩子。
「好好的眼睛被蚊子叮了,奶奶捨不得啊~謝謝媽關心孩子,我們以後會更注意。」
正向教養告訴我們,不要奢望去改變他人,而是從自身做起感染他人。
回顧【孩子最重要的養份】#比教養更重要的事
文末來聊聊我的阿嬤,以我的教養理念回頭看,他應該是很NG的長輩😝
🔸雞腿排加一盒自切蔬菜就是我的減肥利器:https://pse.is/3mfv6u
🔸完美兒童房,什麼都有的iloom:https://pse.is/3l8l93
🔸Irobot掃地/拖地機器人王者:https://reurl.cc/ZG3RQ3
🔸日本食品團:https://reurl.cc/MA5YZ4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35hxy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日前在教養群討論到長輩帶孩子的各種問題該怎麼辦?
我們當然都會希望長輩遵照自己的方式照顧,無法如願時能否各退一步?
🔸畢竟爺奶能給予的養份是任何人都給不起的,那就是對孫子孫女的「愛」。
📌當時我是這樣回應媽咪問題的:
不同教養者辛苦了,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比自己對孩子更有耐心。
也許先溝通公公也能接受的部分就好,要求長輩去修正觀念是很困難的,把握大前提~
開口時先誇獎他。
▶️再給別人建議時先誇獎接受度會提高
接著給他好一點的選擇,像是要給零食,那我們準備好切好的水果,請他改給這個。
▶️無法改變長輩動作,就從內容下手
餵飯看能不能讓他們先給孩子吃十五分鐘再接手餵等等。
▶️給一個折衷的作法
換個角度想,公公給孩子的愛,是無法取代的養份~
🌟植物長大需要陽光空氣水,孩子長大只需要吃飯睡覺還有愛。
愛絕對是比教養更重要的部分✨
願意跟孩子互動,好好說話,一起過生活是最重要的事。
🔸來聊一下我的阿嬤,自從結婚後過年沒有回南投,對阿嬤的回憶越來越模糊,但我依稀記得在溪野間跑跳的童年,總有人喊著說夭壽喔的背景聲😝
我小時候是阿嬤帶大的,直到小學三年級才回台北~在我的童年回憶裡,阿公阿嬤佔了絕大部分。
絕對是現在媳婦會說教養地雷的那種阿嬤!
❗️❗️追著餵飯,沒事就給食物吃,糖果巧克力沒少過、哄睡發脾氣,也因為不識字沒辦法跟我共讀,情緒來的時候會當著我的面跟朋友互罵髒字,甚至有時候會挨揍。
可是我仍然很愛他,想起童年還是暖暖的。
我記得..
當我調皮搗蛋受傷時,阿嬤罵著地板或是牆壁說XX壞壞。
阿公追著餵飯氣著說從來沒見過這麼難養的孩子,不吃餓死算了,卻在幾分鐘後心軟帶我吃冰淇淋。
也記得當我在外闖禍弄傷別的孩子時,阿公跳出來說孩子這麼小還不懂啦~大家不都打來打去。
是啊,我回想小時候你們的教養~每樣都很地雷..
但是,我真的很愛你們,謝謝在我的童年有你們相伴,用你們的愛滋養我。
現在我再也看不到阿公,阿嬤因為距離一年有碰一次面就很不容易了。
每每想起我的童年,腦中仍然會響起那聲聲呼喚的夭壽喔~嗯湯靠啦~拿a架善喔。
親愛的阿公和阿嬤,我很想你。
❗️重申,我從來都沒有「甲善」過,從小就是臉頰肉滿載的孩子~我阿嬤是那種看我產後還有70kg也會說「拿a甲善喔」的那種阿嬤。
🔸世界上有一種體重叫做 #阿嬤覺得瘦,你家也有這種阿嬤嗎?
#好亮育兒日誌
#比教養更重要的事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Annababy療癒之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有個個案問我問題,
讓我想起了這篇文章。
四年後,還是很實用,
歡迎大家複習。
【你在修佛還是修魔?】
(原撰於2017/5/1Annababy療癒系統網誌: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04929243304646/)
這篇文章的觀點,
與我觀察靈性老師的觀點非常相近。
觀察一位靈性老師或者宗教派別有幾個重點:
1.他是否會以為他是誰,然後就忘了他是誰,他是否如實接納自己,不給自己貼標籤。
2.他給你的是批判,還是在調整你的心態。
3.他是否藉由恐懼的思維,企圖要你有金錢上或精神上的臣服。
以上三點,提供參考,這些觀察,代表對方心態的平衡度,一個平衡的導師,才能給你平衡且有效的指引,充滿意識型態的教導,只會讓你入魔,不會成佛。
沒有永遠的老師,也沒有永遠的學生,
當你決定要崇拜一位靈性老師時,
不妨試著觀察看看,對方是否真的開悟?
其實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老師
也都是每個人的學生。
另外,要很注意很注意的是,
我發現身邊有很多入了魔的人,
不乏是熟讀佛經之人,
這些人的誤區在於,
以為自己熟讀了多少遍的佛經,
就有多高的功力,
因此產生出分別心,
事實上,念萬遍有口無心的經文,
還不如一遍真真切切的體會。
==================================
導語:開悟者的特質是因開悟而來,是開悟的副產品,但他不是因為這些特質而開悟的。杰德•麥肯納說,“你若問我如何吃飽,我注意到每次我吃了一頓美食之后都會打嗝,所以我告訴你去打嗝,因為那就代表吃飽了,這完全本末倒置吧!你還是很餓,但現在你也像豬一樣不停打嗝。而且這種模仿把戲最糟糕的是,你停止去尋找食物了。”
在靈修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大師”,甚至“上師”。說實在的,靈修這玩意兒,是無法比較境界的,也就是說,大師與否,很難去客觀地衡量。
我看過太多“意識飽暖”的大師,他們精通某一個領域,也許是佛法,也許是道家,也許是新時代靈性,也許是印度教的傳承或是藏傳的傳承,也許是儒釋道三家都貫通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口若懸河地侃侃而談,讓人折服贊嘆。但是深究之下,這些大師的人性面還是非常旺盛,性格的陰暗角落也藏污納垢了不少東西。我剛開始非常不解,怎麼說法說得這麼好的人還會這樣?還會做這種事?碰到洪南州老師之后,他用了一個名詞“意識飽暖”來形容這些人都是頭腦知道一些大道理,但是沒有進到心裡,所以行為也沒有改變。
所以,我更確認了自己“不崇拜”大師的看法,因為一崇拜某人,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力量交到對方手中。而且,當我們拿崇拜的眼光看對方的時候,給對方加了很多光環,所以他的缺點你就可能看不見了。
就算是真正的開悟大師,我們也不要崇拜他們。因為,一旦你把他們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你就會誤以為,他們和你是不同的,你永遠到不了他們那個境界。其實,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得。所以,我們不要把老師放在太高的位子上,給自己找藉口說:我永遠到不了那個境界。其實,我們都到得了,intention(意圖)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耽誤了自己。
其次,如果我們特別崇拜某個人,就會不自覺地學習他的一些行為,以為只要我們做到了,就會像他一樣。這也是很多靈修的誤區。佛陀在菩提樹下,目睹流星而悟道,很多人就拼命打坐,好像打坐就可以讓他們解脫開悟似的。有些人也會不自覺地學習上師的穿著、打扮,甚至言談舉止,好像做到了那些,就會和他們一樣似的。所以有位智者就說:別追隨智才的腳步,追隨他們所追尋的。
自己想要開悟,所以行為舉止就表現得像開悟的人一樣,這其實是在壓抑自己。明明沒辦法“不執著”,還要裝著不執著,明明無法放下,還要口口聲聲說寬恕、原諒,這些都是在壓抑自己的陰影。開悟者的特質是因開悟而來,是開悟的副產品,但他不是因為這些特質而開悟的。
我喜愛的美國作家杰德•麥肯納的《靈性開悟——最豈有此理的事》一書中就提到:
印度有些聖人只朝北而坐,所以現在開始我也要時時朝北嗎?要是聖人愛挖鼻孔呢?我是否必須朝北,每天挖八次鼻孔?何必呢?我的人生使命是去模仿聖人嗎?不是吧。假如我吃飽了,而你餓肚子。你問我要如何才能吃飽。嗯,我注意到每次我吃了一頓美食之後都會打嗝,所以我告訴你去打嗝,因為那就代表吃飽了。完全本末倒置吧?你還是很餓,但現在你也像豬一樣不停打嗝。但這種模仿把戲最糟糕的是,你停止去尋找食物了。你現在注定要失敗﹔你確保自己會挨餓。
這裡就說的非常清楚了。修行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內心要轉化,再好的老師,也只能給你指引,領你上路,但是無法背負著你到達目標。那一步一腳印的功夫,還是你自己要去承擔的哦!
【你在修佛還是在修魔】
我不是佛教徒。
好像一夜之間,我身邊的人都在修佛,
用心觀察,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有的人修了佛后,像黑社會老大,
動不動就威脅你,你這樣做會下地獄,
你那樣做會有報應。
你吃塊肉,他橫眉冷對,
你無意中說了一句佛不好的話,他怒目圓瞪,
教訓你半天,如果你不聽他的,他鄭重地宣布,你會不得好死。
真正的佛永遠給人力量,給人安寧。
這種動不動就嚇唬別人的,不是佛,是魔。
有的人修了佛後,像得了焦慮症,在家搞衛生,不小心打死一隻蟑螂,她難受好幾天,因為殺生了,可能會下地獄,又因為那隻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輩子的父母,否則,它不會無緣無故來到他家裡。
有的人修了佛后,變成了超級好人,看到別人有困難,立即興奮起來,衝上去要幫忙,也不考慮別人需不需要他的幫忙,也不考慮自己這樣幫忙會不會擾亂別人的生活,反正他是一定要幫,一定要關心。
因為他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夠幫到別人。其實別人不需要他的幫助,只是是他需要別人的困難,別人有困難了,才能有機會展示他修行的功力。
看到別人哭,他才有機會感嘆自己生活的美好。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他認為可以為自己積點德。大多數人生活如果出了問題,當務之急是要讓自己靜下來,靜下來,問題輕易就解決了。如果你真想幫助別人,更應該靜下來。你的平靜安寧,可以讓對方覺得安全,覺得生活依然如故。
可是有些修佛人,他看到你有問題,他急啊,像一隻猴子一樣在你旁邊上竄下跳,一會提醒你要這樣,一會又提醒你要那樣,一會又說你這問題有多嚴重多嚴重,甚至還會說有什麼鬼神,擾得你不得安寧。這種關心,如同咒詛。
有的人修了佛後,喜歡放生,認為幫助了那些小生命。曾經親眼目睹一件事,許多佛徒去海邊放生,放下去一會,白花花死一大片,因為他們放的許多是淡水魚龜,根本不適合在海水裡生活。
有一個人花幾千元錢從南海打撈一隻烏龜,然後放生到北海。放完後,心裡特高興,認為做了一大好事。我想如果那隻烏龜會說話,它可能會說:“我操你大娘,我在南海一家團聚,過著快樂的生活,你硬是把我弄到北海,讓我妻離子散,我詛咒你下輩子生孩子沒屁眼。”當然,這隻烏龜也有可能會很高興,因為免費旅遊了,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
現在放生,在一些地方已經成了一條產業鏈,這邊剛放下去,那些魚啊龜啊,還昏乎乎的,那邊就被人打撈上去,下了鍋,或者重新賣給另外一些準備放生的人。
有的人修了佛後,喜歡講放下,這個也放下了,那個也放下了,不去賺錢,不去工作,不去交友,不入世,天天窩在家裡,天天說放下。遲早有一天,身邊的人都會遠離他,把他也給放下。這種放下,分明是逃避。
就像有些人說自己潔身自愛,其實是沒有能力與異性互動,沒有能力得到異性的愛,為了安慰自己,也為了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只好說自己潔身自愛。我們畢竟活在這個俗世裡,所以還是要入世的。
有的人修了佛後,遇到問題,立即給佛上昂貴的供品,上昂貴的香,以為越貴,佛祖就越會保佑他。這分明是在賄賂佛,把佛當成了小人,以為佛拿人東西,手就短了。
許多修佛的人,其實是在用他的行為舉止謗誹佛。拜佛、上香、放生都是好事,只是別太過了,別太執了。太執著修佛,太執著增加功德,本身就是有問題。
有時想一想,修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顯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為了顯示自己了不起?為了將來去極樂世界?還是為了讓自己有能力和勇氣好好地生活?
當然也有許多修得非常好的,跟他待在一起,非常舒服,非常安寧,感覺有一股安寧的能量,流入你的身體裡。
佛只能給我們解脫痛苦的方法,佛不是超人。佛不可能超渡我們,隻有我們自己才能超渡自己。超渡自己,深入自己的內心,用智慧,化解內心種種負面情緒。
你就是你自己的佛。
佛就在我們自己的心裡。
#Annababy療癒系統
#Annababy諮詢說明:https://goo.gl/6HesZs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閱讀心得:你知道你一直在言語霸凌嗎 ... 的必吃
本集感謝杏香茶莊與讓狂人飛教育平台贊助,也歡迎問梅塔人生問題,線上24hr回覆你的人生百問喔(⁄ ⁄ ⁄ω⁄ ⁄ ⁄)⁄:[email protected]梅塔 ... ... <看更多>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書籍板 - Dcard 的必吃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是我意識到要「閱讀自救」的起頭,應該早點遇見這本書的,接下來是我(很主觀的)閱讀心得, ... ... <看更多>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 在 [心得]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網誌好讀版
https://hangy0203.blogspot.com/2021/06/blog-post_23.html
這本書是在介紹非暴力溝通,那就要先了解什麼是暴力溝通,也就是命令、批評式的溝通
方式。其實家庭、親密關係或職場(尤其職場)常常充斥著暴力溝通,例如父母會說,叫你
做就做,問那麼多做什麼;職場主管會說,你不做,後面還很多人要排隊進來。
雖然暴力溝通在權力關係下,可以迅速的讓對方照你說的做,但長期會造成失去信任還有
溝通管道的問題。例如父母強迫小孩做行為,小孩在父母沒看到的時候就會陽奉陰違;在
職場上,長期的暴力溝通會讓部屬不願意願發言,即使他們發現有不合理的狀況會造成單
位損失。
大道至簡,非暴力溝通也很簡單,有四個步驟:1.觀察:發現具體的事實,用不帶評論的
方式說出來 2.感受:了解「自己」在這件事背後的感受為何 3.需要:找出前面的感受,
是因為自己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 4.請求:具體明確的向對方表達要求,但對方要有拒絕
的權力,要不然仍是在命令。
以下舉例:我很常在床邊還有書桌亂丟衛生紙。如果用暴力語言,老婆會說:你總是亂丟
衛生紙。我就會反駁,我那有總是…;或她說:你是豬,我就會回豬很可愛。用非暴力溝
通,老婆看到亂丟的衛生紙,1.觀察事實:我看到那團衛生紙已經在床邊三天了。2. 找
出自己的感受:我覺得用過的衛生紙在地板很噁心 3.找出自己的需要:我希望我們一起
生活的空間,是很乾淨清潔的。4.具體請求:我希望你二團衛生紙,至少有一團要立刻丟
到垃圾筒。
再舉一個書中的例子,老婆參加研習學到新東西,很開心想跟老公分享,但老公在滑手機
不理他。老婆可以說:1.觀察:昨天想跟你聊天的時候,你說你沒有空。2. 感受:我感
到很失落 3. 需要:我很想跟你分享我的想法,並聽你的看法。4. 請求:請你跟我說你
什麼時候有空。
我強烈推薦閱讀這本書,書裡有很多例子可以參考,看完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當中實踐。
如果大家在情緒快來的時候都緩一下,想想非暴力溝通可以怎麼說,就會減少很多衝突。
非暴力溝通的發明人盧森堡博士認為人有二種,一種人要爭誰對誰錯,另一種是放下對錯
,過得開心的人。我們可以自己選擇要成為那一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56.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5659897.A.23B.html
※ 編輯: jdjs (101.9.156.26 臺灣), 07/07/2021 20:11:54
※ 編輯: jdjs (101.9.156.26 臺灣), 07/07/2021 20:13: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