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打個推薦文惹~
今天來跟大家推薦一下最近使用中的護髮品👉🏻 #魔法晶露 🪄
很久以前我其實不太care髮質這回事🤷🏼♀️,工作造型一下電棒、一下玉米鬚、離子夾⋯我都沒在管我的頭髮,後來頭髮真的名副其實如同稻草!拍照也是髮尾很黃,不管染什麼色過不久最後還是變成稻草黃😭所以一年多前我就一股作氣 全!部!剪!掉!✂️直接砍掉重練重新開始🙂
在剪短之後,計畫要留成飄逸長髮👸🏼,於是開始了用心的護髮人生❤️真的超認真的保養我的秀髮~
除了很多知名品牌,魔法晶露 是我用過非常推薦的護髮產品之一!以價格來說它很親民!算是cp值很高又方便的產品~它是可以直接噴在乾髮上面的,所以造型前可以當抗熱使用!而且它噴出來的霧氣和均勻,因為分子小,所以吸收很快!不會像很多護髮產品用完頭髮像濕濕的、或是油在表面造成看起來頭髮很油!而且我覺得他比起很多市面上的髮油~它完全不會弄到手👋趕著出門時噴幾下,立刻柔順!可以直接出門,不用洗手😀
它的成分除了 #堅果油做外部修護 之外,還有蠻特別的 #cmc細胞間脂質填補空洞 將頭髮的鱗片與鱗片間填補空洞作修復動作,所以它不是只是外在的護髮產品,而已可以增加頭髮本身的強韌度,長期使用可以減少分岔或斷髮呦❤️
另外它還有 #柔軟成份 ,可以讓頭髮更飄逸柔順!我本身是細軟髮都用在髮中1/2一下,蠻推薦粗硬髮、或是自然捲 頭髮大爆炸的朋友可以用在全髮非常柔順呦✨
個人覺得爛髮質不管怎樣看起來就是很俗氣😂 擁有好的髮質真的可以讓一個女生的氣質更升級😚趕快開啟妳的護髮之路吧🥰🥰
附上官網請參考👇🏻
魔法晶露購買連結 https://www.my-kdgo.com/product_view.php?new_sn=11682
魔法晶露FB
https://www.facebook.com/107817811081071/
#護髮產品 #護髮推薦 #魔法精靈粉紅飄逸晶露 #魔法精靈 #改善分岔 #改善毛躁
我其實不care吧 在 靈魂的設定 -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 | 那些他們說的 #內在小孩
.
.
.
原本對於Leela老師的教養相關的工作坊沒什麼回應。
後來看到一段話,內心有稍微被觸動。
「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我把受傷等字眼拿掉了
薩提爾教養近來風行。許多父母和老師都慢慢開始探究,卻在操作時覺得有難處。
有些老師們覺得:孩子們沒有要好好對話。我很快就生氣了,根本難以和孩子們好好對話,勾出他們內在的渴望。
事實上,有可能是,我們沒有先好好照顧自己,卻要扮演逞強的角色。
這個社會對於老師有諸多期待。老師們有一定的形象必須維持,並且必須被擺在高高的神台上。
我也經常被制約,在學校一副道德至上的姿態。這樣的逞強,當然有好處。但是,我真正覺得滿足的時候,是能夠和學生們平等對話,並且在明白他們真實的想法後,與他們交流,分享我遇到某些事會採取的作法。
那是我第一年教書的模樣。
我最初,其實希望可以對孩子們坦露我真實的想法。老師們其實不一定都很聰明,也不一定都很勤勞;我們有自己的缺點,而在人生這條路上,有時候不盡然必須「守規矩」。
這當中有些想法,是和校風相牴觸的。
我甚至覺得,學生反叛些,是必然。整批學生都很乖,就有問題了。
但是,這樣的「理念」,放到實際管理上,其實增添很多變數。當你允許一個人「例外」,你就必須一併公平對待。
換言之,你必須有強大的心臟,面對每天的「驚喜」。
因此,學生的「乖」,後來會逐漸變成老師們的「安樂窩」。這當中的乖,包含了樂於學習,絕不和你對著幹的學生。這減少了很多處理摩擦、在情緒繩索上游走的壓力和風險。
一切皆大歡喜呀。
然而,在舒適圈打滾,卻也覺得,教育不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嗎?老師的工作,何止教學?
生活呢?我們不也可以和學生分享嗎?
那些生活中的「成功學」,的確很動聽。
但是在活出大把鈔票以前,我們總得活得像個人,明白周圍的人為何有某種行為和態度,能夠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源自什麼信念。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只要孩子故意唱反調,就可以明顯看出,自己不過在說「大道理」。
掛著「老師」的名堂,卻撐不起學生的反制,最後只能用威權壓制,或者委屈討好學生,好讓教學差事好做一些。
這是老師們的為難。
其實,是我們透過「教師」這個角色,看見了自己人生的難處。
———-
不論是大家說的「內在小孩」、「童年陰影」、父母的翻版......
我們透過和孩子們的互動的過程,其實是加速認識自己的過程。
如果我們想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壓制孩子。其實也是簡單粗暴的壓制心裡面那一個面向的自己。那一個由孩子們顯化給我們,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潛在的自己」。
孩子們如果還沒被完全「制約」,他們「較為真實」的一舉一動,我們真的能接受嗎?
人類圖說:七歲以前,孩子們還沒「那麼快被同質化」。面對那樣的孩子們,難道我們都覺得可愛,覺得他們毫無瑕疵?當他們大哭大鬧?我們都能平靜以待?
如果我們真的以為,我們可以透過人類圖,接受自己、「活出自己」。
那麼,在面對孩子時,為何感覺又難以「回到自己」?
這些,都是看似有用又無用的疑問。
—————-
這世界,如果只有我們化身孤島。還真容易活出自我。
而身為父母的人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卻要和孩子共同修煉。
在這個不簡單的任務裡,看見Leela老師說,父母本身更重要。
再再提醒,照顧好自己,再好好面對別人的道理。想愛別人,先把自己愛好。
.
.
.
而我原先以為,我對「教養」的領域有興趣,其實是我自作多情。
朋友告訴我,其實我更注意自己多一些吧。
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沒有開教養課,所以我無法進修;直到Leela老師釋放出機會,我才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回應。
我一點想上「教養課」的衝動,都沒有。
想研究的行動,也難以展開。
直到我看到,「教養不只是針對孩子,更多的是父母本身。」
即便我不是父母,身為師長,我該如何穩定自己,如何適當對待孩子?
我不需要去像父母一樣愛他們的孩子。但可能一些基本的,或許,我可以知道,該怎麼去做?
————
即便題為「教養」。卻未必是要為人父母才能去。
那麼,就來「非自己」的上一次課吧。
https://humandesign.org.cn/workshop/20200701
#偽宣傳
#其實只是想寫出這些
#我根本不care孩子們我只care我自己
#學生看到會哭嗎
#我其實不care吧
Photo credit: Pixabay
我其實不care吧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我的同事們和我談論關於亞洲人對於女性的審美觀,普遍他們認為亞洲人受到殖民主義的影響,所以都想要變成白人,所以要把自己弄的很白,眼睛弄的很大,或者去整形,整的跟他們白人一樣!
有一天我英國朋友也問我說,為什麼動漫裡面,有錢人幾乎都是金髮碧眼,或者被描繪成長得很漂亮的人,都是金髮居多。這個我也很難解釋,總不能直接說,因為我們崇洋媚外,覺得外國人可能比較有錢之類的?因為小時候看的卡通或者故事書裡面,公主或王子也都是金髮?現在想想真的也很怪啊! 然後明明我們幾乎都是黑髮,黑色或咖啡色瞳孔,為什麼動漫常常有不同顏色的頭髮和眼睛出現?
我知道他們是想要跟我討論在亞洲歧視女性的問題,但我有時也想要反駁,例如我會說,這不完全是受殖民主義影響,同時也跟古代有關,例如膚色較深可能代表多為勞動工作者,像是貴族們或者是讀書人都是白白的,千金小姐之類的,所以可能也有關係。
我也提到,像是現在台灣比較不一定是越白越好,也有很多人喜歡小麥膚色的運動型美女,以前日本也曾流行109辣妹(雖然這個也跟美國當時流行有關)。
雖然現實中,我也知道主流的正妹,大部分就是一個樣,在台灣幾乎都是走,可愛路線,或者性感路線,最好童顏巨乳之類的(還要瘦)。當然也有少數貧乳控,可是白富美真的還是一個趨勢。一白遮三醜。我也聽過很多台灣男生批評CCR,例如說外國男生就是喜歡醜女,之前我看一個Youtube 黑素斯講的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並不是外國男生喜歡醜女,是他們比較不在意外表,個性合不合的來比較重要。我也覺得滿有道理的,當然說是這樣說,就像是大家都知道寫程式要寫測試,可是現實中大家還是不太寫測試一樣的道理。
要真的只看對方內心的美可能還是理想大於現實,不過除了外表我們還能不能看到其他的東西又是另一回事。中國網友的那些留言,就是讓人感覺,他們只看得到外表,其他都不重要,就跟韓國現今社會一樣,如果你長得不好看,連工作都拿不到面試。這樣的社會真的很可怕,然後要努力找到好對象結婚,結婚以後在家全職帶小孩又會被說是媽蟲,出去外面工作又會被認為是女強人,不重視家庭。日本也很多女生努力地念書,就是為了可以找到一個好老公,成為一位好媽媽。然後要成為一位好老婆好媽媽,除了要宜室宜家還要努力打扮自己,要讓男朋友覺得帶的出門,讓老公覺得有面子,才不會被說是黃臉婆。如果老公外遇之類的,還要被說都是因為自己在家裡不打扮,自己在家裡是米蟲,或者說整天只會吵架。
當然不可否認,我們長期受到歐美審美觀影響,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我們流行服飾,流行文化,流行的髮型等等,都一直有受到影響,畢竟所謂的時尚的概念,一開始也是在開發中國家先比較盛行,這跟他們當時的貴族也有關係,貴族的時尚文化會演變成大眾時尚。反觀為什麼東亞比較沒有呢?有一部份大概也是因為,東亞的皇室比較少會拋頭露面,並且去引領時尚之類的吧!大部分的宮女或者皇帝,王的妃子們都在深宮後院,即使有錢人,也不會讓家裡的千金整天拋頭露面去外面交際。(或許有一天我會去唸個流行文化史之類的)
總之,令我覺得不爽的點大概就是,這篇文中提到中國網友對於她的態度,完全不care她講話的內容,只會一直批評她醜,讓人覺得很火大。雖然這大概也是不用想也可以預測到的事情,我也不期望台灣的酸民對於外貌的重視性會比較少,可是真的看到那些留言還是覺得傻眼。我相信至少台灣的酸民們對於華裔影后,而且是一線的電影明星不會這樣,尤其是在公眾場合這樣大肆批評。
又讓我想到上次在阿聯酋的飛機上的台灣大叔大嬸們批評台灣空姐的長相,還稱讚長榮航空服務很好,空姐都很正。就只是因為人家鳳眼單眼皮,只是因為人家不是你所謂的“美女”就代表人家不是好空姐嗎?就代表人家的努力都不算數嗎?台灣的空姐文化也真的很令人詬病,還有很多科技業都找正妹當櫃檯門面之類的,或者偏好找女性當PM之類的。然後長得漂亮(大眾覺得美的美)就很容易被人家說是花瓶,或者靠關係之類的,長得不好看(大眾覺得得不好看)就會被人家使喚或者在背後說話。
雖然我也不是很喜歡我第一間公司的主管(以前在DHL的),可是我更不爽聽到別的部門的男性主管批評他是老處女(他到六十幾歲都沒結婚),即使是在所謂的外商,在台灣的職場還是充滿著歧視。
當然我相信台灣這幾年一直有在改變,職場上對於女性的壓迫可能也比日韓來得好一點,等哪天我回台灣工作我就可以來實際幫大家開箱一下^^
說起來我從來沒在我的粉絲頁PO過我自己的照片(好像有人以為我之前換日線文章上的照片是我,其實不是,只是他們隨便找了一張照片,我只PO過自己的背面),也是因為我覺得網路上太多酸民了,所以還是保有自己的隱私比較好,以免酸民們拿我的長相來品頭論足,我也不是什麼網美,也不想當網紅,不靠臉吃飯XD 也拜託大家不要想辦法來肉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