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效應】愛自己始於看見與理解內在創傷
文斯費利帝一名相當知名的減重診所醫師, 他將一名名為唐娜53歲的婦女,靠著他的減重計劃成功了剪了大約45公斤,結果在短短六個月又胖回來。費利帝醫師 我相當挫折,他之前明明表現得這麼好,他的努力明明換來的成功...怎麼會又回到原點?
費利帝醫師決定找出原因, 他對病人提出一連串的基本問題:你出生的時候有多重?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多重?上高中的時候有多重?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候是幾歲?
本來他要詢問唐娜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是幾歲時,他一時口誤:“你在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是幾公斤?”
唐娜想都沒有想直覺回答:“18公斤“
”18公斤?“費利帝非常驚訝,以為自己聽錯了。
唐娜垂著頭說:”那時我四歲,是跟我父親。“
類似的個案故事層出不窮,一旦他的個案遇到新的男性對他們展開追求, 他們又會復重。
費利帝心想:會不會是他們的潛意識透過增重,想辦法保護自己不要再次受創? 說不定體重就是心理和情緒上界線,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傷害。
為了理解虐待與肥胖隱藏的關聯,費利帝醫師開始在減重門診諮詢時,進一步理解個案早年的遭遇。 他驚駭發現,似乎有一大半的病人都曾經遭到性侵。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得
當我們遇到壓力情境或是創傷事件時,往往會啟動”戰或逃或靜止反應“,而如果我們一直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底下生存,我們的大腦就會一直啟動壓力反應,讓我們得以在這個危險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過去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創傷經驗會讓我們被生理上的恐懼與無助淹沒、製造出無法承受的情緒紊亂,減低自我效率以及自我控制的感覺等。
因此,當我們童年逆境經驗越多,壓力反應系統就要越頻繁、越強烈地對多種壓力來源做出反應,可容忍的壓力反應也就越可能變成惡性壓力反應;經歷過負面事件,不但會影響大腦結構和功能,還會影響發育中的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甚至是連帶改變細胞讀取和轉錄DNA的方式。一旦壓力反應系統失調,就會產生年所生物反應,身體的系統器官也會開始出現各種毛病。人體有點像複雜、巨大的瑞士錶,每一系統要是發生什麼事,心血管系統也會受到波及。
以上的段落皆取自於”深井效應“這本書。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中不只有整理出自己曾有過的童年逆境,也想起我身旁的親友與個案們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男性。
他明明是一位上市上櫃公司裡的高階主管,身旁也都有女性主動對他示好,他卻不敢進入太深層的關係當中。
當我們談了幾次之後,他才娓娓道來他內心真實的恐懼:“你知道嗎?每次女人一掉眼淚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媽瘋狂起來的樣子,她會拿起愛的小手抽打我,一邊掉眼淚,一邊數落著我爸的不是、還有我奶奶怎麼苦毒她這個媳婦...
有次我終於受不了了,把我媽媽對我做的事情跟我爸爸說,我爸居然說:哭什麼?!男孩子連這種事情都不能承擔!以後怎麼承擔大事!不准哭!用你的腦袋想想怎麼辦!”
“老師,你不要看我現在這麼成功,其實我之前創業失敗過,那時候的女朋友還跟我說,這樣我爸說你買不起房子,叫我不要跟你在一起吃苦....她哭著這樣跟我說,可是還是離開我,我覺得每次看到女人的眼淚就好像準備要被傷害的感覺,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我很可笑還是很軟弱?“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我想說的是,或許我們內心都有一個受到驚嚇的小孩,卻難以表達自己內在的苦與軟弱,尤其是我們的文化鼓勵著男性應該要堅強且勇敢,甚或是理應要五子登科,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樣態,往往忘記了我們是人,我們會受傷也會有所限制,也忘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以及這個社會所給予的資源與階層上的不平等。
不論是在心理學臨床研究中或是于玥的經驗裡頭,確實也發覺男性確實不擅長求助也不容易表現自己的苦痛。
在”我已經夠好了“一書中一位被訪談的男性這麼說著:「我們男人也會自卑,深切的自慚形穢,但是當我們接觸外界,分享自己時,情感卻大受打擊。 而且不只其他男人這樣對待我們而已,當然他們會痛扁我們,但是女人也是如此。你說你希望我們展現脆弱和真實的一面,但是少來了,你們根本受不了,你們一看到男人那樣,就覺得噁心。」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當我們在一個長期處在高焦慮與高壓力的環境當中生存時,是很難展現自己的脆弱與無助,我們會處在惡性壓力反應之下,自然難以放下防備、難以與他人親近、就好像是刺蝟一樣處於備戰的狀態,長期下來也會對身心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能夠對自我這麼受傷與震驚的內在小孩有多一點的疼惜,停下來對自己說:“沒關係,你會這麼震驚與不知所措是正常的,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我陪你一起面對。”這將會讓我們對待自己的傷痛更加理解與接納一些,也會更同理看待其他人的苦難。
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裡頭提到治療師在協助個案探索自己防備性與挑剔性的行為是怎麼來時,如果停止挑剔伴侶的話,那個案會發生甚麼事?(p.315)
個案回答:「如果我批評別人,別人就不會來傷害我,如果我表現得很完美,就沒有人會批評我。」
治療師邀請個案感謝內在的挑剔專家,讓它免於傷害和屈辱。個案放鬆了一些,更進一步探索挑剔專家是在保護著誰。
個案看見七歲的自己被父親瘋狂鞭打著,不知道該如何抵抗,只能尖叫。而他內心便長出挑剔專家,不斷責備那個小男孩,說他是一個懦夫;治療師邀請個案傾聽那個小男孩的聲音,並且想像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的他,坐上時光機回到當時的場景,保護小男孩並且帶走小男孩到別的地方遊玩。在治療過後,這位個案也較能夠在親密關係裡自在地與伴侶相處,挑剔性的話語也減少了許多。
我們成長的過程往往會發展一種慣性的模式去對應這個世界,這個模式可能一開始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但發展過度甚至太過僵化時,反而會因此阻礙我們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此,倘若花點時間陪伴自己,不帶著批判的心情,只是好奇與真誠的心傾聽自己的內在,便得以在關係中活得更自在與親密。(更棒的是,還可能減重?)
除此之外,在深井效應一書也提及,好好地睡眠、運動、足夠的營養、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及正念也得以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足夠的安全感。其實于玥也認為我們常說身心健康,意味著生理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生理,依照中醫的角度也認為我們的體質與飲食也會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倘若我們能夠先從"好好照顧自己的生理需求"開始,那便是愛自己的很大一步了。
#深井效應 #創傷知情 #愛自己
延伸閱讀: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張沛超著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娜汀.哈里斯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在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Explore 的必吃
文斯費利帝一名相當知名的減重診所醫師, 他將一名名為唐娜53歲的婦女,靠著他的減重計劃成功了剪了大約45公斤,結果在短短六個月又胖回來。費利帝醫師我相當挫折,他 ... ... <看更多>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在 《10嵗女兒的念佛感應故事》念佛送小兔子往生極樂世界了 ... 的必吃
... 兔子有點 受驚嚇 了所以牠很害怕然後我女兒就把這個兔子放在那個揹貓用的揹 ... 呢有一天這個女孩子有一天就跟她講她說我很害怕每天 都有個有個小孩 ... ... <看更多>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在 [寶寶] 致我們來不及長大的寶寶-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以下文長,慎入>
部落格網頁版: https://goo.gl/y4e8Ar
-------------
寶寶,這是媽媽最後能為你做最有意義的事。
事情已經過了兩年多,我才有勇氣提筆面對整件事帶給我的傷痛跟衝擊。
近來恰巧看了祖克柏在哈佛的畢業演說,讓我領悟了:也許悲劇發生也是可以有意義的,
對的事就該去做,不該因為害怕沒人支持或可能遭人謾罵而不去執行。
如果我的分享能帶給類似遭遇的人些許安慰、再站起來的勇氣,
或僅只是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那即使要面對回想時的痛苦,也沒有那麼難忍受了。
更進一步的,即使看完文章會放在心上的人可能並不多,但如果能幸運的,
讓幾位新手媽媽更意識到睡眠安全的重要,那即使只有千百分之一的機率,
只要能減少悲劇發生的可能性都是好的。
所以,
心中的聲音驅使我寫下這篇文章。
給所有同樣不幸或是幸運的媽媽寶寶們。
曾經,
我有過一個男寶寶,是我們的第一個寶寶,我們叫他米米。
他已經會對我們笑、會努力想往前爬卻只往後退、會在起床時把臉埋在床墊裡磨一磨賴床
我總愛聞他細細的髮絲間淡淡的奶香味,偷偷輕咬他白嫩嫩的肥肥小臉,
把他抱在懷裡又親又摟的逗得他呵呵大笑。
為了陪他長大,我還請了育嬰假全職帶他,
但他卻來不及長大,來不及會走、來不及叫爸爸媽媽。
他的時間永遠的停在6個月。
身為新手媽媽,懷孕時就認真看了很多書,第一個寶寶一定要好好的教他養他,
所以我們用了百歲所提倡的趴睡,讓寶寶睡得更安穩,媽媽也能輕鬆點。
而米米的睡眠確實越來越拉長了,
所以為了讓他可以自行入睡,我們又採取讓他哭到睡著的方法,
慢慢的他也越來越不哭了,常常可以翻一翻就自己睡了,
而且早上還自己開心地在床上玩,等著我去抱他。
為了訓練他獨立和大人不互相干擾,又分房讓他睡在自己的嬰兒房中。
他真的是很棒的寶寶,睡眠上很規律不太需要操心。
但冬天到了,還是怕他冷,所以小被子、小毯子的還是一件件的加。
怕他睡醒會無聊,所以放了他喜歡的絨毛玩偶陪他。
嬰兒床和床墊尺寸不合,怕他睡到硬的床框,所以圍滿了床圍,保護他不撞到頭。
怕下雨颳風會吹進房間,所以幫他把窗戶關好。
雖然一切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一步步地做了好像也很合理沒甚麼問題,
但我從沒想過,最後卻是把他放在了危險的環境裡。
那是個平常的4月的禮拜天,我跟老公起床後準時在9點一起去兒子房間抱他出來。
進門後窗簾還沒開很昏暗,但寶寶完全沒被腳步聲跟叫聲吵醒,
動也不動的趴睡在原本掛在床欄邊的小毯子上,
我頓時閃過一股不祥的預感。
老公還不覺得有異狀,自顧自地拉開了窗簾,
陽光透進來的同時,我也把寶寶抱了起來,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就像坐雲霄飛車突然墜落那樣,眼淚也瞬間就掉了下來。
那已經不是我香香軟軟的米米寶,
他冷冷僵硬的,臉色暗暗的,
我完全的失去了理智。
是老公叫我打了119,是老公在電話指示下做了CPR,
我只是一個勁的在旁邊手足無措的哭著,
連講119電話都毫無條理的講不清楚,
腦中只有「拜託~救救我的寶寶」這句話。
在等待救護車跟開到醫院的途中,就像永恆那樣漫長,
但我想媽媽的直覺是最準的,我從抱起他的那刻就知道,
他已經永遠的離開我了。
儘管醫護人員還是盡責的搶救了一陣子,
最後我還是只能抱著他冰冷的、小小的身體,
口中不斷喃喃自語的唸著:媽媽再把你生回來喔…記得要回來找媽媽喔…
我從來不知道一向理智的我,
會有這樣失控在醫院止不住地大哭的時候,
眼淚一個勁的流,止也止不住。
頓時,我只覺得我的心被掏空了,
好像有人把我的生命、我身上的一塊肉強行奪走了一部分,
我真的願意拿我自己去換回他。
而我終於了解了甚麼叫天人永隔,
前一天還擁抱在懷裡的、會笑會叫的小人兒,
前晚睡前還撐起頭,目送我離去的我的小人兒,
在甚至不知道哪一刻開始,已經遠去,而我再也看不到、摸不到他了。
我就像一個行屍走肉頓失人生的重心和意義,
悲痛、悔恨、自責、愧疚、憂懼、抗拒的情緒排山倒海而來,
我整個的被壓垮了,
而身體上無止盡漲奶的痛,更諷刺地提醒我身體還以為我仍是一個母親,
但我再也不是母親了。
當天就被傳到警局做筆錄、
鑑識人員到家裡勘驗,還不屑的教訓我們2歲前怎麼可以分房睡。
隨後法醫、檢察官又傳問了一輪,
還來不及收集起破碎一地的自己,
便被推著向前開始了一連串司法過程。
在急診室是我見他的最後一面,
我再也提不起勇氣看他被法醫解剖後或躺在那小的令人心碎的棺木的樣子,
我決定讓他在我印象中永遠是我活潑可愛的寶寶,
而不是現在這個陌生又了無生氣的樣子。
我們幫他選了樹葬,還有甚麼比青翠綠意的草地和生氣勃勃的大樹更適合他,
心中也許只是希望大樹會代替沒有機會長大的他,
成長茁壯、十年百年都屹立著。
法醫的結論是窒息,我開始怨他的毯子、怨他的小床,
所有會讓我想到他的死的東西,我都無法面對的扔了。
司法的程序讓人受盡煎熬,不斷的回顧交代所有細節,
一次次地把稍微結痂的傷口毫不留情的又剝開淌血,
儘管我願意用生命換回他,
但諷刺的是面對他人的質疑,人還是保護性的為自己辯護。
最終,雖然不起訴了,可我們也已經傷痕累累。
最初的幾天,我完全無法入睡,
總是想著他知不知道?他害不害怕?他痛不痛苦?
而他需要我的時候,我卻在安穩的睡著。
後來,漸漸地打起了精神,
猜想他在天上看著也不希望我們這樣痛苦,
但每每在想念時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影片,總會在任何的場合都不住的掉淚。
支持我的彷彿只有要再努力把他生回來的念頭,
沒辦法理會同事懷孕不要間隔太近的苦勸,
只因為要不是這樣的念頭我根本撐不下去。
當時搜尋到PTT板上一粒麥子的文章,邊看邊哭的同時,
她正向的態度真的讓我得到了安慰,
覺得有類似遭遇的人也能勇敢地再站起來,我們最終一定也可以的。
兒子走後4個月,我終於如願懷孕了,
而且奇妙的是正好在我們收到傳票去法院開庭當天,
好像在告訴我整件事到此終於結束了。
果然後來司法程序告一段落,而我終於又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義,
但漸漸的我也越來越體認到這是一個新的生命,
他已經走了而這不是他,
後來知道這次是女孩,更讓我有深深的失落感。
曾經我也悲傷到覺得我只要他,我不要其他更漂亮更可愛的寶寶,
但女兒生下來之後,我天天都覺得女兒是兒子特別帶給我的禮物,
要不是他發生了這樣的事,我不會這麼快又懷孕而有這個女兒,
為此我由衷的感謝他。
我還是一樣愛他,我也愛我的小女兒,
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人可以同時對兩個小人兒內心有同樣多的滿溢的愛。
他永遠活在我心中,
曾經我以為我再也走不出來,若是不再悲傷就像忘了他一樣感到愧疚,
現在我相信他即使不再投胎做我的孩子,
他也是在天上開心無憂無慮地看著我們和他的小妹妹。
他會知道我們從來只想給他最好的,他會知道我們有多愛他,
他會希望我們繼續好好的過我們的人生。
所以我們更要代替他,把人生過得充實快樂而有意義。
我天真的相信好事壞事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只是當下的我們看不出全局的安排,
也許過了十年、二十年再回首,會突然懂了:啊~原來是這樣啊。
這是我的故事。
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戰哪一派是好的對的,
只是希望媽媽們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內心的聲音,如果覺得心裡有點不安就不要做;
如果堅持分房趴睡是最好的安排,那就必須為自己寶寶的生命負責。
但分房跟趴睡,我覺得真的是危險的。
希望大家真的不要像我們一樣,很傻又天真地以為可以各派都擷取一部分,
融會貫通的都用用看適不適合,
結果在毫無預警之下造成了憾事。
寶寶的睡眠安全我覺得是值得好好推廣的,
儘管現在兒童手冊中都有清楚的說明跟圖示,
可是如果能像是母乳哺育的推廣普及,從媽媽教室、醫院衛教、政策宣導等,
讓新手爸媽們不只清楚明瞭,還能有以標準做法為目標的態度和觀念。
當然我也清楚很多時候要讓寶寶自己睡嬰兒床執行上很不容易,
甚至對較貧困的家庭來說是有困難的,這樣的情況下只好更注意寶寶的睡眠狀態。
不過像是可愛的小毯子、棉被、枕頭、絨毛娃娃等,琳瑯滿目的商品,
雖然讓嬰兒床繽紛又可愛,任何媽媽看到都很容易手滑,
卻是寶寶未必需要或是可用防踢被去安全替代的。
為了自己的寶寶安全著想,
他們需要的真的不多,
只要一張穩固的嬰兒床、不過軟的床墊,穿個肚圍、防踢被、睡袋不著涼,
簡簡單單就好。
關於仰睡或趴睡,
在生了女兒之後,我們內心有極大的陰影,所以是絕對不敢再讓她趴睡了。
當然原本兒子趴睡的環境就不完全符合百歲所提倡的條件,所以我也無權評論甚麼,
只是如果多數國家都建議仰睡是更安全的,趴睡會提高猝死的風險,
那也不需鐵齒的反其道而行。
畢竟如果是為了讓寶寶睡得更好更穩,新生兒仰睡只要把手腳包好,減少驚嚇反射,
也是可以慢慢睡過夜的。
至於趴睡頭形美觀,相對於生命安全我想更是其次的問題了。
對於堅持要趴睡的爸媽們,
趴睡真的不是可以看看網友很多人推薦,就嘗試跟著做做看的事,
畢竟自己寶寶的安全,別人是不需要負責的。
衛福部的統計資料是很嚇人的,台灣2013到2015年的死因統計,
3年間就有110個寶寶死於「嬰兒猝死症」,
其中之一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
在外人看來這只是一個不痛不癢的統計數字,
身為其中之一的我們明白每個數字背後代表多少痛苦。
若這份統計中嬰兒猝死的定義不含睡眠中窒息死亡的寶寶,
那真正死於沉睡的寶寶甚至是更多的。
相當於一年有33個小寶寶,每個月有近3個小寶寶來不及長大、3個悲痛心碎的家庭。
那不是甚麼偏鄉、經濟狀況不好、父母無暇照顧、教育程度不夠才會發生的悲劇,
而是很有可能會默默發生在你我身邊的。
而一歲前寶寶的十大死因除了各種先天後天疾病外,
只剩下事故傷害和睡眠中發生的嬰兒猝死兩項,
近五年的統計結果嬰兒猝死都高居死因的第四到第六名。
可能也因此,政府和媒體也愈來愈重視睡眠安全觀念的推廣,這也是我們樂見的事。
曾經,我也以為寶寶對睡眠環境適應得很好,
以為寶寶已經會翻身不會有危險,
以為呼吸是寶寶的本能,只要側個頭翻個身、把被子撥開就好,怎麼可能會窒息?
以為長輩以前也都是這樣帶小孩不會有問題,
但寶寶真的比我們想像的脆弱,
太多的以為最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現在新手爸媽的教育程度都拉高了,人人都很重視教養食安問題,
最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卻是容易忽視的,
像是行車坐安全座椅、建立睡眠安全環境,常常容易在執行後便漸漸妥協了。
希望藉著我們的經驗,能喚醒更多人的重視,
對於這篇冗長的文章看到最後的每一個人,真的謝謝你們的耐心,
如果你身邊有類似遭遇的親友,或是有即將為人父母的新手爸媽,
都歡迎註明出處、分享出去,
也許這個小動作就能減少悲劇發生在你周遭親友身上的機會,
或是能在黑暗中帶給他們一絲光明。
如果你本身就有類似的遭遇,有任何需要也歡迎私下聯絡我。
在當時我好想要有個悲傷治療團體,只要聽聽我們說話,讓我們聊聊各自的遭遇。
心裡藏著好多好多事不能跟朋友,甚至親人吐訴,
所有的壓力和崩潰都埋藏在我跟老公自己的心中。
所以我很樂意,也很榮幸傾聽你的故事。
在醫院等待急救時,我無助的哭到不能自已,
一位帶著小孩的媽媽雖然不明白我們發生甚麼事,
還是很好心的特別過來遞了幾張面紙給我,在那當下就像遇到一個溫暖的天使一樣,
她也許不會記得這個小動作,但我卻會一輩子記得而且感激她,
也許我們在不經意中都有帶給別人一絲溫暖的力量。
最後,希望每個媽媽懷胎十月、忍受艱辛不便才好不容易出生的寶寶,
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
希望再也不要有破碎的家庭、心碎的父母。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這樣的悲傷故事成為絕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37.1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96851414.A.E9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