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我這幾年學到最重要的事是什麼,那絕對是”珍惜”這兩個字 #一個屋簷下 的朝夕相處,讓我除了工作之外,更珍惜的是這些朝夕相處的夥伴,彼此頻率相同,酸甜苦辣都還是互相尊重包容,即使戲殺青了好長一段時間,還是一見如故,今天很開心藉由宣傳讓大家都聚在一起,雖然可惜無法全員到齊,但話題中也不少提到這些人,露營這一整天,有白爛有認真,又互嗆,也有溫暖,最後更是離情依依的結束這個活動,在此我也要跟 陳玹宇 Xuan 道歉,原因是什麼也請關注 台視戲劇 即將釋出的露營單元
陳文山 奇怪怎麼無法tag爸爸?
#吳佳姍
宜霈vs大牙
米可白
林筳諭 / 勇兔
盧彥澤Zach
何宜珊
潘逸安 Pan
于晴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住民族學生體育政策 報告》 ~高金素梅2021.09.02 今天,我要跟我的族人報告:在這幾年我所推動「原住民族體育人才培育」的成果,以及後續我要持續追蹤與落實哪些政策及計畫。 另外,我也要跟大家說明:為什麼我在立法院會不斷地爭取相關原住民族政策、預算、補助要點,特別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報告的「...
我也要跟 在 RUBY's photography︱羅馬尼亞情旅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兩個媽媽疼的小娃兒👶🏻
願我能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紀錄妳成長的每個瞬間📷
一轉眼女兒就要兩歲了,再次感嘆那些流逝掉的時間,然後默默的我也要跟女兒的媽媽認識20年了👭
我們從個位數的歲數認識到現在,可以說有三分之二的人生都有對方的陪伴,想著明明都還沒30,卻有個已經認識要20年的朋友,感覺真的很不可思議☺️
你們也有認識超過20年的好朋友嗎?
📷 IG: salutruby
我也要跟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有最理想的方法,只有合時宜的方式】
最近看到各種減重飲食的學術論戰,包括前幾年開始流行的生酮飲食、減醣斷糖飲食、間歇性斷食、多日斷食法、高植物性蛋白飲食⋯。
有些專家會「高舉單一旗幟」,覺得自己認定的某種飲食方式才是經過驗證、最有效、最正確、最能幫助患者的方式。
而有些討論串下面的粉絲們,因為「個人過去經驗不錯」而分享贊同、大力推崇該方法。
兩者在各自的立場上,其實都沒有錯誤,只是我們總是習慣把「個人經驗給過度擴展到他人身上」。
醫師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刻意反思,我們其實也很容易落入思維的陷阱:「覺得適合A的治療方式可能也適用於B、C、D」。
民眾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與他人開放討論、多方經驗嘗試,可能也就會認為「自己經驗過的這種方式才是最好的方法」。
集合兩者的誤會,最後再加上一點社群媒體力量的魔法:「越是簡單單一的口號理念,越是容易傳播影響思維。」
大家好像就變成,非找到「最理想的治療、飲食模式」不可。
又或者是「我的理論才是對的」、「其他人的方法都是錯誤的」。
事實上臨床的情況常常不是如此。
在門診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背景條件的患者。
有人是生酮飲食失敗了,又或者成功瘦下但因為無法堅持辛苦的飲食內容而復胖。
有人因為間歇性斷食之後發現自己白天很沒有精神體力,有的則是成功瘦下幾公斤之後卡關。
有人則是受夠只能喝高蛋白粉的生活,在進行一兩週之後就果斷放棄。
有人其實是睡眠作息出狀況,導致嘗試了各種減重飲食方式都還是沒辦法減少體重。
當然上面的各種情形來說,一定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以同樣的方式減少不少體脂肪、確實改善體重體態問題的。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沒有一種完美減重飲食方式,是可以永遠不變、直接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並且得到相同理想的結果。
但是大家直觀的思維,總希望能夠找到「最佳唯一解答」,一次解決所有人的問題。
認為把所有的問題歸因在一件事情上,然後好像只要改變它,一切都會永遠的不一樣了。
事實上減重就和任何健康疾病問題一樣,沒有單一的解方,同時更需要「因時制宜、因人而異」的規劃討論,嘗試進行之後再逐步修正內容。
我並不特別推從「用某一種方式」來進行減重,就是絕對正確的事情。
因為以宏觀的角度來說,飲食也僅是整個減重事件的一個環節,患者的睡眠作息、生活模式、運動習慣、月經週期、減重經驗、遺傳體質、背景疾病⋯通通都有可能造成影響。
今天有一對夫妻回診。
兩個人幾週前開始一起來減重,初期體態是差不多的,但是老婆還是改不掉甜食飲料的習慣,老公則遵循醫囑,結果老公同樣時間減少的體重明顯就多了一些。(當然除了飲食,也可能是男生代謝比較好,或是其他原因)
即使是一起生活的夫妻都有如此的差異,更何況是來自各地四方不同體質狀態、不同健康背景的人們。
自己在門診,其實最怕遇到患者這樣說:
「醫生,我朋友在你這邊瘦了10公斤,我也要跟她一樣,你可以幫我嗎?」
有時候大家的身體條件背景可能有極大的不同,妳可能是減重新手、運動老手、身體有其他的疾病問題,又或者是西藥反覆減重的慣性患者。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依照個人的條件情形,給予每個人當下最適合的醫療建議。
每個人的情況都有不同,
因此毋需與他人比較。
沒有最理想的單一方法,
只有最合時宜的各種方式。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我也要跟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原住民族學生體育政策 報告》
~高金素梅2021.09.02
今天,我要跟我的族人報告:在這幾年我所推動「原住民族體育人才培育」的成果,以及後續我要持續追蹤與落實哪些政策及計畫。
另外,我也要跟大家說明:為什麼我在立法院會不斷地爭取相關原住民族政策、預算、補助要點,特別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報告的「體育」。
這是因為要落實「專款專用」,如果今天沒有專款專用的預算科目,我們原住民族權益常常受到學校、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漠視甚至是犧牲。這也就是我極力爭取「原住民族學生體育發展」相關政策及預算的初衷,以及捍衛在體育發展的原住民族孩子權益。
完善的「原住民族體育人才培育」政策,才是體育發展的基礎。
延伸閱讀:
《原住民族學生體育人才資料庫建置報告》~高金素梅2021.07.23
https://reurl.cc/GmMEd3
《強化原住民族體育政策》
~高金素梅2021.03.25
https://reurl.cc/MAVo4n
《體育這條路 我們又再一次突破了》
~高金素梅2020.12.14
https://reurl.cc/yEGaDl
《體育署每年兩千萬辦理 多元智能計畫》
~高金素梅 2020.11.04
https://reurl.cc/mLAQxj
《原住民族體育人才培育政策》
~高金素梅2020.03.20
https://reurl.cc/gW1oa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4cWaj4qu50/hqdefault.jpg)
我也要跟 在 大海旅人吳威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近常常看到一則新聞,NBA球星Kobe跟LeBron都四點起床訓練
成功的人擁有的自律生活!
我也要跟他們一樣成功了嗎!? 嘿!
#nba巨星的自律生活
--------------------------------------------------------------------------------
威毅我的社群:
Instagram : http://bit.ly/2wEvILk
Facebook: : http://bit.ly/2xcuUuP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9_5JXx9V9I/hqdefault.jpg)
我也要跟 在 大牌髮型師J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給應屆大學畢業生,三點建議
「機會~靠自己~面子」
希望你們好好運用🌈
當初我出來創業
美到家帥到家
被當成笑話來看待
當初在笑的老闆們~我都有看清楚
是誰,我也要跟你們說聲謝謝
#相信我笑聲是助力💪
#台灣加油一起加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2esLfBNN1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