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玻璃杯-從不小心學習小心】 #好好案例
今天是亮亮上鋼琴課的日子,好好跟我在家發了一場脾氣後才上桌吃晚餐,看著z先生帶亮亮出門的背影時,沒注意到桌邊的玻璃杯,我看著他手一直推,克制住想要遏止他的心,嘣的一聲,杯子碎了,好好大哭。
我先看看好好,告訴他「玻璃杯被你的手推倒了,掉在地上碎掉了,地上都是玻璃碎片」
▶️不帶情緒的訴說現狀。
好好看著地上的殘骸,放聲大哭。
我讓哭聲跑一陣子,直到好好看著我『喊著媽咪抱抱。』
「沒問題,媽咪一定會抱你,但是地上都是碎片,腳踩到會受傷,請你稍等一下,我去拿掃把來整理」
▶️正確的擁抱永遠不會寵壞孩子,在這個事件上,抱抱嚇一跳的孩子很正常,但是面對孩子造成的問題更是先決條件,讓孩子練習耐心等候不用急著第一時間抱他。
有些人會認為,孩子打破玻璃是做錯事,怎麼可以抱他。但是我認為,孩子的每個行為都不是故意惹怒大人生氣的,來去找找背後的原因。
好好收起哭聲,開始看著我動作。
我一邊掃著一邊跟好好解釋我的動作。
「你看,這是玻璃碎片,刺刺的,碰到會好痛哦!好危險要快點掃起來。」
▶️描述狀況,讓孩子知道你在做什麼,不用急著趕快整理好,你整理的太快太好,孩子就沒有機會去理解已經造成的災難。
「如果打破玻璃,小朋友第一時間要站在原地,然後大聲的告訴媽媽,這裡有玻璃打破了,請來幫忙。」
▶️請不要預設孩子是故意打破的,告知假如再次發生時正確的作法
「好好知道如果打破玻璃要怎麼辦了嗎?」
▶️確認孩子有聽進去了
『叫媽咪來幫忙~~』
好好的烏雲走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心。
『為什麼玻璃會破掉,不鏽鋼不會呢?』
「媽媽也不知道要怎解釋玻璃為什麼會破掉耶,晚點爸爸回來再問他吧。」
▶️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不會,再找機會跟孩子解答。
掃完之後我再用吸塵器吸了一次,請好好在這個階段才來幫忙。
「好好去沾溼抹布來擦地板」
▶️讓孩子練習替自己的錯負責,假如他不願意行動,至少要待在現場等處理完,不能造成麻煩還不關自己事跑去玩。
『好~』小胖腿咚咚咚的跑去洗抹布,在地上嘿咻嘿咻的擦著。
結束後我抱著好好,替他刷牙前先聊聊天。
「剛剛玻璃破掉的時候,你怎麼哭哭啦?」
▶️不急著在事情當下多聊,孩子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情,玻璃摔破在面前對孩子來說是一場很罕見的場景。
『我嚇一跳!玻璃破掉了。』
「媽咪看到玻璃碎一地也嚇了一大跳,你覺得為什麼破掉了?」
▶️提醒孩子事發原因
『杯子沒有小心就掉下去了。』
「好好眼睛盯著門,手手沒有注意到杯子,才把玻璃杯推下去了。」
▶️觀察的重點是就事論事,不加以揣測孩子的心態,誠實的敘述狀況提醒孩子。
有些人會覺得孩子這樣回答是睜眼說瞎話,但你不是孩子,選擇問孩子想法時,請有一顆信任的心。
「那你記得玻璃杯掉下去要怎麼辦嗎?」
▶️再次確認孩子有記得處理方式。
『要趕快叫媽咪來幫忙,刺刺會流血~~』
「媽咪剛剛告訴你的你都有記住,謝謝你仔細的聽我說話,這樣我就不會好擔心你受傷。那好好知道要怎麼做玻璃杯才不會掉下去嗎?」
▶️給孩子一個肯定,提醒孩子該怎麼不再犯。
「要眼睛一直看著杯子!!!」好好超級認真。
『眼睛一直看著杯子是好方法,或是你可以把杯子放在靠近餐桌中間的地方呢?』
▶️認同孩子的說法,再給一個好的作法。
「我覺得媽媽說的是好方法,我還是覺得眼睛一直看著杯子比較好啦~~」
『好哦,那我們來試試看你說的是不是好方法,我可以相信你下次會很注意你的玻璃杯嗎?』
▶️用啟發式問句引導孩子,而不是上對下的要求孩子。
「可以」好好誠懇的點點頭。
『謝謝你願意認真的照顧你的玻璃杯,我會再買一個給你,這幾天你就沒有玻璃杯可以用,你先用其它的杯子吧。』
▶️請讓孩子體會到這件事情的「小麻煩」以本次案例而言,好好就沒有玻璃杯能用了。
『蛤~~~可是我喜歡玻璃杯,你現在去買。』
「買杯子需要時間,我答應你過幾天我有空,會去買一個給你。好好知道如果不想要沒有玻璃杯要怎做嗎?」
『要很小心,眼睛要一直看著!』
▶️由孩子主動說出來且承諾的,遵守的機率較高,但如果他沒有因為一次就學會,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啊,看看你身邊學了幾十年的老公吧(敲木魚)
/
💡當孩子打破東西時,你會怎麼做呢?
指責孩子的粗心嗎?或是背負著家人的壓力,唸著你給孩子用這麼危險的東西?
📌蒙特梭利告訴我們,孩子的一切都 #必需是真的,透過這些真實的,可能會有危險的物品,才能建構出孩子的「小心」
你可以想像,當孩子身邊接觸到的是打不破的碗,太輕拖不出聲音的椅子,鋪滿軟墊怎麼摔都不會痛的地板~在這樣的環境裡,小心有意義嗎?
我想沒有。
我們能夠做的只有提供最小危險的物品,像我家的杯子只會碎成大塊狀,不太會有細小的碎片。
也可以讓孩子做在低矮的離乳桌椅上練習(就算掉到地上也不見得會破)
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做到預期內最小的傷害,但是不要因為怕孩子受傷,就不給他練習的機會。
過多的愛,只會成為孩子的阻礙。
我一直信奉 #瑪麗亞蒙特梭利 的這句話。
📌媽媽,請幫助我,讓我能自已做!
Mom,help me do it myself!
期許和你一起幫助孩子,相信他們能夠自己做。
若你喜歡陪伴孩子認真度過每一天,別錯過9/27的 #kidsread ,還有我的新品首賣最優惠歡迎加入破喉嚨❤️
🔸大V好好買,我的選物平台上線啦:https://www.haohaobuy.me
🔸#五倍券方案十月起跑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xulgl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第一次畫畫就上手,買過都推薦的點點筆:https://reurl.cc/mvqlvW
🔸Jojo精品童裝,零碼出清價格親切很多:https://pse.is/3md7ju
🔸母嬰好物,bbox寶寶水壺:https://reurl.cc/NZ60De
🔸玻璃瓶身更安心的平價調理機,小份量嘟嘟好:https://pse.is/3kzl2q
🔸Lingumi 月費最優惠,輕鬆學英文~只有大V團獨有:https://bigv.com.tw/lingumi/
#好亮育兒日誌
#大V聊教養
我不是故意的爸爸媽媽請耐心教我 在 任性四寶媽的三隻魚與小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老師是怪獸👾
這本書也蠻吸引三哥的
一開始是書名吸引他,但內容媽媽也覺得蠻有趣的!
但是我們實際生活上遇到的老師不是怪獸喔~ 😄
即使是自學
每週我都會有安排他們到圖書館的時間
二哥、三哥都很愛看書
但是三哥因 #ADHD 對於書的內容真的就要比較挑,沒有辦法吸引他的,他大概2頁就會開始翻白眼了🙄️⋯⋯
以前的我真的很沒耐心,加上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我也很討厭旁邊有人跟著不耐煩,我會瞬間冒火,但是自從孩子自學之後,我一直不斷修正自己跟三哥的相處方式!
很多人都說;
常聽到的問題⬇️
ㄧ、妳讓他回學校就好了,幹嘛給自己找麻煩
二、妳怎麼不讓他去學校上課接觸人群就好了
三、妳怎麼需要連他怎麼吃飯都要一直唸
四、自己教有比較好嗎?
五、他看起來很ok啊!妳想太多了!
六、他長大就好了啦!只是妳沒教好而已!
我個性很任性,我不會在意別人怎麼說,甚至我聽到了我會翻白眼🙄️!
但現在我漸漸的不會翻白眼了🙄️
不是我不任性了,而是我知道很多人不怎麼真正了解這樣的孩子,外表看似正常,但是實際相處卻是問題不斷!
我想告訴大家依我家三哥的狀況來解說大家對上述問題的疑慮!
一跟四的問題有點類似⬇️
相信沒有人喜歡給自己找麻煩,我也是一個一直在想辦法的媽媽
我以前確實做事情常常給自己找麻煩,但是身為多寶媽媽之後,我一直在錯誤中學習,怎麼不給自己添麻煩,也可能在我的幼童成長環境家裡雖然沒有給我很多物質上的享受,但是給了我很多的愛,我爸爸媽媽從來不覺得我是他們的麻煩!
同樣的我從來不覺得孩子是我的麻煩,如果可以對孩子有幫助的能嘗試的我都會想嘗試!!
所以對我來說當然是自己帶比較好啊~在學校老師沒有義務也沒有那個時間對我的孩子同樣事情一直不斷叮嚀,在家我可以為了吃飯的方式跟三哥說上幾十次幾百次!!
問題二⬇️
我有時間能自己帶我就自己帶,因為我可以隨時提醒他,我申請自學不是不要讓他接觸人群,而是希望他可以用更好的狀況回到學校,試問你們有多少人在不知道孩子的情形下接受孩子表現出你們認為的不乖與衝動,還不是第一印象就是家長沒有在教!!
我認為盡量幫助孩子,讓孩子有更好的狀況再回到團體生活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結果,應該會比讓他在團體中受到挫折、排擠,孩子的心已受傷之後再來教孩子你錯在哪裡來得好~
加上我也不希望孩子在團體生活中因為自己的 不一樣 造成老師、學校的麻煩 , 對孩子一點幫助也沒有不是嗎??
問題三⬇️
我們家三哥 對吃的總是無法抗拒,是天生的吃貨,很多人都說,他要吃就讓他吃,但是想請問你們如果有天跟你吃飯的朋友是一個狼吞虎嚥、餐桌禮儀不好的人,你們會覺得這樣一起吃飯很開心嗎??並不能因為他是孩子,他就有權利可以在餐桌上不注重形象跟禮儀,這樣的孩子他會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會考慮到前因後果,我也知道這不他願意的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只有家人知道,外人知道嗎?? 所以我必須在他吃東西的時候一直不斷在他旁邊提醒他、教他,不然我是吃飽太閒喔,孩子吃飯我一直在他旁邊碎念幹嘛??
(在我娘家,我們吃飯不能有聲音,爸爸媽媽會說沒有禮貌,吃東西不能狼吞虎嚥也會被念)
問題五⬇️
你們看到孩子通常都只是短暫的時間,在沒有事做的的時候孩子當然是很正常的狀態,但是一但在玩遊戲或是進行其他活動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出現 #ADHD 的特性 ,大腦就會開始不聽使喚了,不要隨便輕忽媽媽的判斷後,等到看到孩子的行為時候又在那邊靠邀說,他的行為好像很衝動之類的,好像都講不聽~(還展現出一副覺得爸媽沒在教的嘴臉)
問題六⬇️
這點應該是我最討厭的,我當然也知道長大就好了,但是你想過在他長大的過程中他會因為 #ADHD 受到多少排擠還有不被諒解嗎?? 對我來說孩子的成長過程真的比老公重要 😂 我一直相信一個不快樂的童年真的會給孩子將來帶來很大的影響 !!
你又知道老娘沒有在教了,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教育理念,用在三哥身上就是不行,我試過了幾百次,我總覺得他好像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我才發現三哥真的不一樣,我很慶幸我自己是一個對孩子不怕麻煩的媽媽加上外婆的敏銳度,才能讓我這麼快地發現孩子的問題在哪裡!!
要說到家中有 #ADHD的孩子會有什麼情況應該可以講到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症狀,但是很遺憾的很多孩子都只被歸類在,不乖、家長沒有在教、天生不乖
所以我常常跟朋友說,如果真的覺得孩子哪裡不對勁真的還是要尋求專業,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孩子啊~
我也是可以讓三哥自然發展,但是我只要想到很多行為、想法會跟著他一直長大有可能就延續下去我就覺得好可怕,所以我寧願現在辛苦一點,也不要將來看著孩子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而受傷
#ADHD的孩子 真的需要一直不斷不斷的提醒他
#如果你覺得一直聽到我在他旁邊提醒很煩的話那請你離開謝謝
#媽媽做任何事情不需要被理解只需要被諒解
#我不奢望每一個人都要諒解我但若無法諒解的別給我添麻煩請離我遠一點謝謝
#五寶媽咪的育兒日記
#家有自學生
#高齡產婦的育兒日記
#五寶媽
🎁目前開團商品 ⬇️
⬇️ 8more是台灣第一家白木耳專賣店 👈 開團時間至9/26截止
購買網址 👉 https://8more.tw/kXWg8
🎁 開團預告 ⬇️
頑皮小猴學乘法
邏輯推理系列-數學烏扥邦各
我不是故意的爸爸媽媽請耐心教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養的路上,孩子從只會接受到開始付出
還記得孩子第一次用胖胖的小手,努力地拿著食物要放進你的嘴裡跟你分享的認真表情嗎?還記得當你咳嗽的時候,孩子也會拍拍你的背讓你舒服一點嗎?還記得孩子也會用力地抱著你,想在你傷心的時候可以給你一些溫暖與勇氣嗎?
覺得教養很難嗎?為什麼那些溫馨又快樂的美好畫面,總像是夜空中綻放的仙女棒,有時短暫的像是不曾出現,只讓人覺得漫漫長夜中的無盡孤單與煎熬,總是疲倦,總是冷。不要氣餒,只要陪伴孩子成長的根基札得深,愛的灌溉夠勤奮,孩子很快就從單純的接收者,慢慢的變成了付出者。
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吃和睡,好像就只會長大,偶爾的笑一下,還會讓自己懷疑,是不是眼花看錯了?這時期,你提供給嬰兒良好而安全的環境成長,孩子的心性都會比較穩定,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他只是不會說,但他會感受。
嬰兒睡眠時間開始變短,你的陪伴漸漸就要變多。陪孩子玩,唸故事書給他聽,他的笑容一定與日俱增。
當孩子開始讀幼兒園,進入了團體學習階段,要不厭其煩的跟孩子進行大量的對話。透過引導孩子說出一天的經過,也同時加強著他的記憶力、表達能力,和思考的建構力。
陪伴孩子讀書,和訓練孩子說話,這兩件事,真的很重要。這可以參看我的第一本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因為,在十歲左右,當孩子的情緒,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免不了要上演幾次,親子之間的火爆衝突。這時,可以讓孩子閱讀適合青少年讀的書,和好好的聽孩子說出心中的話。
有一次跟讀國一的長子聊天時問他:「你覺得在這個年紀,什麼能力是你覺得最重要的?」他說:「好好說話的能力!」我問他:「為什麼呢?」他說:「這樣人家才知道你在說什麼?或才可以了解你提出的問題和想法。」
記得,長子剛讀小學時,老師很喜歡請他幫忙教不會的同學,因為,有些孩子只聽得懂孩子說話的方式。我也很鼓勵他多教同學,我跟他說:「當你在教同學時,其實,你更加強了自己的理解,還訓練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在付出時,收獲卻更多。」
他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在成長,付出自己的同時,收獲了更多的能力。而很多同學,卻連好好的說話,和清楚的表達出心中的想法,都沒辦法做到,這不但讓同學挫折,甚至會故意犯錯引起注意。除了缺乏訓練與引導,最大的原因卻是,在說話時,常常會被父母打斷。父母的急躁與沒耐性,不但會讓孩子覺得不受尊重,也同時讓孩子變得沉默和沒有自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孩子的方法,真的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整。
孩子愈大,愈需要尊重他、信任他、支持他,讓他說出與釐清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當孩子有機會慢慢的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才可以建構他的自信心與付出他的能力。
長子國三時,我跟他去騎單車,騎了很遠之後,他說:「媽媽,我們可能騎錯了路!」因為他跟同學和同學的爸爸,騎過一次。但是這段路我沒騎過。我鼓勵他說:「不要擔心,我們剛才騎一條直路,然後右轉成大L型。現在,你可以選擇從原路騎回去,或是,再右轉,騎成大ㄈ型,最後,再右轉,就會變成大口型,回到原點。我們只要記得回家的方向就好。」他說:「媽媽,那我們再往前騎,我不想騎原路回去。」
在人生行進的路上,當孩子面對了困難或擔心或疑惑,不要被心中的假想敵所打倒。冷靜的分析狀況給孩子聽,讓他思考後做選擇。然後,尊重他的選擇,支持他的決定,就繼續陪伴下去。
一路上,長子因為跟他記憶中騎過的經驗,沒辦法完全吻合,他透過網路地圖找過幾次路,我都鼓勵他不要擔心。他透過現代科技,讓自己更有信心,勇敢的騎下去,這又訓練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持續到底的堅毅,與不放棄。他騎著大車,在恣意追風後,會停在前面等著騎小折的媽媽,這是他完成自我與體貼別人的雙贏。
在教養的路上,孩子從只會接受到開始付出,也不過是幾年的功夫。在初期,你愈用心的引導與等待,孩子的成長就與日俱進。在求學期,你愈放心的尊重與支持,孩子的成長就突飛猛進。這中間,要用無數的愛做灌溉,去傾聽與回應,不難,卻有辛苦與委屈,需要很多的包容與彈性,凡事熟能生巧,其實,減少跟青春期孩子的衝突後,就是開啟了增加了解彼此的機會之門。
當父母愈有耐心地跟孩子溝通與分析,孩子就能學會更冷靜的面對問題。當父母讓孩子在呵護備至中慢慢的成長時,不要忘了,要欣然接受孩子對你的付出與關心。這可以參看我的新書:《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親子是緣,可以相處的時間,沒有你以為的多,要讓彼此都可以在接受與付出中,一起共好的生活。
教養是引導孩子生活,同時保持紀律與界線,讓孩子學會每一個階段該學習的能力並且懂得付出,才能如倒吃甘蔗的放心與放手的讓孩子去開創自己的人生。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