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桑田變蒼海
#洄游成龍少年ㄟ
#里海生活環境教育
#與水共生生態復育
風頭水尾的惡地變風光明媚的寶地
▪️成龍溼地 3部曲。
吳同學(大四):從小我就在 #觀樹基金會 的陪伴下長大,雖然在外地念書,只要放假我就會回來當導覽人員⋯
戴同學(大二):我跟吳同學的妹妹是同班同學,我很喜歡自己的家鄉,周末、寒暑假我們都會ㄧ起回到成龍⋯
眼前為我導覽與我一起拍攝影片的大學生們,面對鏡頭時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談,感覺這ㄧ刻對他們而言毫不陌生,不意外,這就是在風頭水尾、與水生共生的困境下成長的 #成龍青少年。
早在2019年造訪成龍溼地時便有耳聞- 口湖鄉成龍村 的小朋友看到老外不僅不會怕生閃躲,完全可以英語對談hold住全場!好奇是什麼樣的成長過程,讓這個雲林遍鄉漁村的孩子可以不畏懼現實,且對自己的家鄉有這麽深厚的情感!?
口湖跟雲林縣西南沿海鄉鎮一樣,位於灌溉渠道最尾端,長期仰賴抽取地下水作為養殖或農業灌溉之用,地層下陷嚴重。民國75年的韋恩颱風嚴重海水倒灌,無奈桑田變成蒼海,居民的農田、魚塭與墓地漸漸成為濕地,魚蝦蟹類與底棲生物生態豐富,卻也吸引候鳥前來棲息。
除了林務局「生態休耕」的補助外,2009年開始 #觀樹教育基金會 longstay 駐點是最大的轉折點,以成龍溼地發展環境教育,推動「里海生活」實踐,進行「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 #向濕地學習」、「#成龍濕地三代班」的概念,長達十年的社區陪伴與環境教育,帶領 成龍國小.濕地學堂 師生從事濕地探索教育活動,有計劃的深植下一代生態環境教育的觀念,因此每一位成龍少年都可以開口導覽解說。
另一關鍵是自2010年策畫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活動,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者駐村,透過居民與藝術家、志工的參與,共同完成屬於成龍溼地的環境藝術創作。
兩個10年過去了,成龍溼地 也於2019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地方級重要溼地,持續它的環境生態永續發展外,不同世代居民的延續與參與,去年陸續修復了 成龍集會所 ,且開設了 成龍.捌貳 咖啡,透過在地青年們的努力,開始 #成龍深度微旅行 的文化觀光。
去年後疫情下的 #流動藝術饗宴-我們結合音樂、舞蹈與自然生態進行了一場無牆藝術的行動劇場,以及產地到餐桌的在地風味料理- #微醺餐桌 ,本著「#讓社區生活更好」的共識,促成社區居民的參與與創作,凝聚共識,也讓外地遊客感受到成龍溼地的深刻。
套句觀樹教育基金會王昭湄主任的話:成龍濕地起因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擷取,最後讓老天爺把土地收回去。」推動環境教育最終仍是要修補在地人跟環境的緊張關係,因此來到成龍溼地便不只是一個拍照打卡遊山玩水的觀光景點而已⋯
看到這些 #走出去卻從沒離開自己家鄉的成龍青少年們,定期洄游的魚兒對這塊土地的真摯情感,如同吳同學講的:可以向外人介紹自己的家鄉,改變大家對成龍村的印象,尤其是豐富的生態環境,這是他最得意的事情!試想如果每個年青世代都能以自己的家鄉為榮,願意洄游盡一己心力,也許遍鄉不會被遺忘,創生也不會那麼刻意跟辛苦。
最後要謝謝成龍青少年們,帶給我們這麽棒的成龍美時/食,我想有機會再遇到 成龍 Jackie Chan 大哥,鐵處長一定要拗他來ㄧ趟這個充滿故事的小漁村- 喝杯成龍加比配上獨家的烏魚子司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成龍濕地地層下陷 在 Picklif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Yunlin 雲林
\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如同這片濕地由來。
-
#成龍濕地
原本是口湖鄉居民賴以為生的耕地,因地勢偏低、長年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嚴重下陷,水患不斷,加上颱風引發海水倒灌,變成一塊廢耕的濕地,而成為溼地植物與水鳥的樂園。再經過一些規劃及佈置,也成為小而美的觀光景點。
𓃉隸屬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𓃉地點:H547+CQ 口湖鄉 雲林縣 (google位置搜尋)
台61及台17線往南小路右轉進去約一分鐘到達
⠀⠀⠀⠀⠀⠀⠀ ⠀⠀⠀⠀⠀⠀⠀ ⠀⠀⠀⠀⠀⠀ ⠀⠀⠀⠀⠀⠀⠀ ⠀⠀⠀⠀⠀⠀⠀ ⠀⠀⠀⠀⠀⠀⠀ ⠀⠀⠀⠀⠀⠀⠀ ⠀⠀⠀⠀⠀⠀⠀ ⠀⠀⠀⠀⠀⠀⠀ ⠀⠀⠀⠀⠀⠀⠀ ⠀⠀⠀⠀⠀⠀⠀ ⠀⠀⠀⠀⠀⠀⠀ ⠀⠀
#聽竹風鈴撞擊聲很平靜
#下午太陽很耀眼⠀⠀⠀⠀⠀⠀ ⠀⠀
⠀⠀⠀⠀⠀⠀⠀ ⠀⠀⠀⠀⠀⠀⠀ ⠀⠀⠀⠀⠀⠀⠀ ⠀⠀⠀⠀⠀⠀⠀ ⠀⠀⠀⠀⠀⠀⠀ ⠀⠀⠀⠀⠀⠀⠀ ⠀⠀⠀⠀⠀⠀⠀ ⠀⠀⠀⠀⠀⠀⠀ ⠀⠀⠀⠀⠀✄--------------------
⚲ 成龍濕地⠀⠀⠀⠀⠀⠀⠀
+更多雲林景點請搜尋 #pick雲林
成龍濕地地層下陷 在 直接跟農夫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訂購只到3/28
【385天慢養,郭棟阿公的超胖文蛤 要上岸了! 】https://bit.ly/3fg9gOF
要改變長輩的觀念不容易,郭棟阿公不只觀念前衛,更堅持八年要影響家鄉一起轉變!
雲林口湖是文蛤重鎮之一,1986年的韋恩颱風以及1996年的賀伯颱風,讓臺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的環境問題逐漸呈現,口湖成龍村也一夕之間海水倒灌,農田成了滄海,人口逐漸外移。
阿公的兒子明源,成為社區推動濕地文化與友善農耕,引動青年復興農村的要角。阿公則是從2013起就堅持 #不抽地下水 ,引入海水混養文蛤、白蝦與虱目魚,並帶動周邊生產者一同轉型。
高鹽度的水養,生物的生長速度會較緩慢,不過肉質也相對較緊緻肥嫩。郭棟阿公從去年3月開始放養的文蛤苗,歷經了385天,終於要在這個月底進行捕撈!
今年魚塭生產順利,文蛤們也都長的非常大顆,希望這些作品都能到懂他的人家!💪
✨小提醒:郭棟阿公會在寄出前先幫文蛤吐沙,烹煮前只要簡單清洗就OK!
郭棟阿公的文蛤訂購只到3/28,捕撈後新鮮寄出👉 https://bit.ly/3fg9gOF
成龍濕地地層下陷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另一塊命運同樣曲折的濕地,是位在雲林口湖的成龍溼地,這裡原本是農田,但是因為地層下陷加上風災侵襲,積水排不出去,意外變成一塊生態豐富的溼地。但是當地村民抱怨,大量候鳥飛來這裡棲息,把他們養殖的石斑和鰻苗,都快吃光了.為了讓村民生計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農委會跟民間基金會合作,連續兩年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一起來看看,到底帶來什麼新生機.
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溼地,原本是農耕地,但當地長期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1986年受到韋恩颱風侵襲,1996年再遭賀伯颱風肆虐,當地積水無法排出,逐漸形成了面積約171公頃的鹽淡混合溼地,每年冬天到隔年春天,吸引大批候鳥前來棲息,十分壯觀。不過,成龍溼地橫跨口湖鄉的成龍村與台子村,大部分屬於私人土地,村民頻頻抱怨,溼地上的鳥類猛吃養殖魚類,讓他們財產蒙受損失。
當地漁村缺乏其他經濟來源,青壯人口外流嚴重,在地村民很擔心,呼籲政府不能只顧溼地,不顧居民生計。2009年開始,觀樹教育基金會與農委會合作,長期進駐成龍溼地,進行環境教育。並從去年起,連續兩年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邀請各國藝術家進駐創作,與村民互動。
來自印度的女藝術家Shilpa,用當地蚵架竹子打造一處蚵棚風車,希望讓災地鄉親感受到,「風」是成龍地區重要的資源;法國籍藝術家瑪莉安,則用蘆葦紮起鳥類,讓孩童們大呼驚奇。最有趣的是美國藝術家Roy的新潮地景藝術,靈感來自沿海先民最早的""插蚵養殖技術""。去年藝術節之後,工作團隊還請來生態養殖業者為居民上課,介紹新技術與觀念。
但是私有土地與環境保育的衝突,仍需要政府協助解決,當地居民希望政府的規畫,讓村民真正看得見未來。
曾經是地層下陷區的成龍濕地,意外變成水鳥天堂,但是村民的生計也要顧,觀樹基金會仍在不斷努力嘗試,希望讓成龍溼地,成為經濟發展與生物多樣性,和諧共榮的新範例。
記者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