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褲賊到殺人犯,犯罪心理學教授籲應 #重視性教育】
「性成癮就像吸毒一樣,一次會比一次大膽,這次偷內衣褲,下次想聞髮香,最後就是對身體的渴望...」
犯下台南女大生命案的嫌犯,在犯案前就曾有偷女性內衣褲的前科,這種戀物癖背後藏著對性的渴望,漸漸扭曲的性價值觀背後也凸顯的台灣性教育的不足。
到底性教育要教什麼?
👉低年級要教 #身體界線👉中年級開始要認識 #法律界線。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孩子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介紹 訪問作者:陳建安 內容簡介: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
成癮防治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介紹
訪問作者:陳建安
內容簡介: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癮、黑吃黑、酒駕、神棍……
是衝動、僥倖心態、精神失常,還是理性預謀?
走進時間收集器──監獄,一窺被禁錮的慾望和眼睛
本書深入解讀臺灣近年來重大刑案,包含隨機殺人、殺童、恐怖情人、性侵、縱火、青少年毒品成癮等社會問題,深入剖析其心理痕跡,揭開犯罪者的精神狀況、異常人格、成長背景以及犯罪促發動機與監禁心理歷程。
本書不是以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的犯罪情節,來滿足我們對違法者的變態圖像,而是作者富有獨特而細膩的社會心理對話,以及逼近圍牆內受刑人生命的日常流淌。
✦你想知道捷運無差別殺人犯──鄭捷的犯罪動機嗎?
✦所謂的正常人和犯罪者之間,距離沒你想的遠,而且存在更多共通點?
✦惡魔真的存在?道德感低落的人就會犯罪?犯罪也會有功能嗎?
✦入監也是要花錢的?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監所的會客室都能看到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另一種狀態存在的人,死囚會想家嗎?死囚症候群是什麼?
我們常常會驚訝於一個好人,怎麼會做出壞人的事。
臺灣近年發生的重大矚目刑案,從北捷案、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小燈泡事件、臺大宅王情殺案、多起家暴弒親案與殺妻兒案、分屍案,以及因債務糾紛潛入女友家中勒斃母女二人案等震驚社會案件,這類犯案者一反過往,多為單純、沒前科者,有些還是一路表現優秀的年輕人所為。
作者簡介:陳建安
大三開始便出入監所至今二十年以上,本身生命經驗就是非典型。接觸過少年、成年到死刑犯,一直覺得跟監獄受刑人談話,比起跟學生聊還容易的大學老師。
學歷:
英國羅浮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社會科學系心理學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碩士
現任職於: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監事
法務部矯正署宜蘭監獄毒品防制計畫督導
經歷: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系主任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戒毒班團體輔導授課教師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極刑犯個輔老師
專長與研究興趣:
犯罪心理學
矯正心理學
犯罪學
社會心理學
作者粉絲頁: 看啥 犯罪心理解剖室 Chen's crimpsych chamber
出版社: 和平國際
粉絲頁: 昶景國際文化
成癮防治科是什麼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矽谷帝國] 書評及贈書抽獎活動 【已截止】
聖誕節前,我收到了天下文化的邀請, 讓我提前閱讀他們即將於 12/27 上市的翻譯新書 “矽谷帝國”,並寫個書評。 我過去有收到一些類似的邀約, 我考慮的除了內容是否有趣、我有沒有時間、最重要的是對於我的讀者有沒有幫助。 稍微看了一下大綱後, 想說聖誕節剛好有一點時間可以閱讀, 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我在矽谷生活、工作即將滿 5 年, 平日也對於各式議題有興趣並寫一些我的心得, 我猜想天下文化邀請我可能就是看重我在矽谷有第一線的觀察及見解,不過實際看完,要開始寫書評感覺好像以前求學時要寫讀書心得報告阿!
矽谷帝國這本書是翻譯的書, 2018 年英文版就上市了, 得到了以下一些獎項:
800-CEO-READ商業書獎
《富比士》行銷長社會影響力必讀書單
《君子》年度最佳選書
Women.com 年度必讀書單
Book Riot 科技與新創事業文化必讀書單
有別於一般覺得矽谷所有都是好棒棒的觀點, 這本書差不多是光譜的另外一邊, 從書名來看, 就是作者覺得矽谷的各個企業在許多領域已經變得巨大,並且造成許多問題。
書中介紹了矽谷的一些過往歷史, 矽谷從什麼時候、因為什麼而開始崛起, 矽谷巨頭在現在比過往的企業都了解他們的消費者,並且積極在各個領域建立影響力。
書中許多觀點讓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沒有在矽谷待過、抑或是只是要讓沒在矽谷的人有一些錯覺。舉例來說,其中一段說了:
“這群矽谷人就像住在新一代的象牙塔,雖然正在塑造文化,卻並未定期與自己社經圈子以外的人互動; 例如科技公司派出豪華大型接駁巴士,接送員工往來於科技園區和舊金山之間,就是最為人所知、廣為報導的例子。這些公司的主要員工組成是一群畢業於常春藤聯盟的男性,可以每天享受著無限量的食物、飲料與服務。這些絕不是你我身邊的人,我們也就難以判斷,他們能不能代表廣大的民眾。”
豪華大型接駁巴士-> 我知道美國的公車系統可能沒有很好, 但要說一般矽谷公司的接駁巴士豪華, 可能就太誇張了。 另外, 作者以科技公司的福利加上許多員工是常春藤大學畢業的來論述說這些不是一般人,不能代表廣大的民眾, 如果說是要做政府或民意代表的組成還合理, 但是科技公司和代表廣大民眾的關係我不是很懂。 一方面來說,近來科技公司都了解員工組成許多多元化,紛紛發表 diversity report, 揭露公司的各性別、人種的組成, 同時在雇用上朝向多元發展,之前我分享越來越多公司都有的學徒計畫就是一個例子 (軟體工程師進入科技大公司的的另類通道- 學徒計畫)。 另一方面來說,要了解民眾,許多科技公司是用科學的方法,如基於統計理論的各種 A/B 測試,或是做各種使用者調查研究,科技公司越能貼近各個族群,才能有成功的產品, 所以作者的單純用以上論述來做出的結論是有問題的。
另外一段提到了
“新科技也可能減少政府不可或缺的收入。舉例來說, 自駕車(理論上)會讓停車罰單、超速罰單和其他罰款忽然歸零。學會的報告指出:「加州各城市,平均每年收取 4,000 萬美 元的拖吊費,由政府和拖吊公司分帳。簡單來說,不當駕駛行為帶來了數億美元,這是一筆重要的資金,能用來補助交通基礎建 設與維護、公立學校、司法人員薪俸、家暴防治宣導、保育以及許多其他公共服務。」有了手機,車主就能遠端支付停車費,不用擔心來不及繳,但也就會減少政府歲入。而如果自駕車代表以 後的車禍事故會減少,就會影響保險機構的收入。整體而言,矽谷的科技透過自動化、或是創造出需要法規管制的新事物,還會再進一步給國家造成困難。 ”
我也是大開眼界, 原來自動駕駛讓停車罰單或是超速罰單減少是作者不樂見的, 大家沒有逾時繳款被罰錢也是對於政府財政收入的傷害。 如果有更好的系統預防車禍、或是讓交通更加安全,大眾按時繳納罰款,應該是要被鼓勵的不是嗎?
作者認為矽谷顛覆了許多過往的規則、在我們生活的許多面向提供了服務,讓我們幾乎離不開這些公司。 但此同時, 矽谷的擴張又沒有幫助政府解決許多像是糧食問題、失業問題、藥物成癮等全國性的危機。 我覺得科技公司的創立都有其一開始想要解決問題的目標, 民間企業本來的目的就是盈利,作者評論科技公司只關注於某些特定的議題視乎不太公正、科技公司可以幫助慈善或是支援一些議題, 但要專注慈善或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話也就和企業的本質相衝突 (是政府或慈善基金會的權責)。
作者在許多章節提到了許多政府的角色及在科學研究、創新的支持,但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功勞。
“美國政府其實做了許多好事,也透過各種方式資助科學及研究,才讓我們得以擁有今日的各種科技奇蹟,但民眾常常會忽略這些政府作為。美國政府透過合約形式,資助馬斯克的太空旅行,但等到馬斯克把一台特斯拉送上太空,卻只有他得到所有榮耀。在打造 Siri 與網際網路的過程中,美國政府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另外,也是靠著政府建造及維護的道路,才讓科技勞工能夠抵達上班地點。”
對於政府給予 SpaceX 合約,讓 Elon Musk 有機會把特斯拉在一系列實驗火箭試射後送上太空我是覺得很合理, 大家可能沒有特別想到政府在 SpaceX 太空計畫關鍵作用。 但和蘋果的 Siri 關係,是靠政府的道路我就覺得這個邏輯完全不通,感覺是找不到理由而任意找一個牽強的放上來, XD,如果是這樣子, 美國政府對於在美國產生的事務都有關鍵影響力了。
這本書也談到矽谷在醫療、教育、慈善領域的介入,而共享經濟、女性在矽谷企業的比例也是有單獨的章節。 總結來說, 我也是學習了解到一些矽谷於醫療、教育、慈善方面的嘗試。
我並不同意作者的許多觀點, 對於許多論述也是覺得理由不嚴謹。 但閱讀這本書, 讓我了解到不同角度的人觀察矽谷的現象及他們的解釋,我也從而知道不是我的同溫層的論點。
《大亨小傳》作者史考特·費茲羅傑的名言:「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不侷限自己,心胸開拓,藉由不斷更新資訊與思想來持續進步,才有可能成為高手。
這本書在我看來有許多和我認知不同的論點, 我也沒有同意作者提到的許多論述。 但我認為我們在人生的選擇上, 很大一部分要研究趨勢並借重趨勢來發展, 工業革命之後的自動化造成許多時代的大變革, 目前資訊革命及網路革命也正在重覆類似的軌跡,許多產業正經歷資訊化,我們一般人如果可以在這個時代抓住這樣的機會, 也是對於個人及職業的累積有正面的幫助。 就如同台灣過去電子業的起飛時期, 參與到那個時代的紅利讓許多人都在短時間內得到超乎其他職業的發展, 矽谷帝國這本書提到的許多科技公司巨頭及各個領域的矽谷嘗試, 也算是驗證目前的科技影響力,對於未來, 我相信大家也可以從此書找到一些大勢來依附並且規劃發展。
最後,感謝天下文化的贊助,我有 3 本書要舉辦抽獎送給大家。
【活動辦法】
1. 按讚此篇 Facebook 文章
2. 在美國加州時間 1/3(週五)晚上 8 點之前,在此 Facebook 文章下方留言,寫下你所認知的矽谷是怎麼樣子的,或是你的生活和矽谷有什麼關聯。
3. 我會在活動截止後抽出 3 名讀者,每人可得一本《矽谷帝國》。
4. 得獎名單會於 1/4 (週六)公布在這裡及粉絲頁。
5. 抽中的讀者,如果你人在台灣,天下文化可以提供紙本書或電子書的選項,如果你在海外,天下文化僅能提供電子書的兌換方式 (Readmoo 讀墨及 KOBO 平台)歐。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12/SiliconStatesReviews.html
成癮防治科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介紹
訪問作者:陳建安
內容簡介:
人性若是邪惡,犯罪還需要解釋?
善惡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容易跨越嗎?
僅憑外顯行為,就能將人歸類為好人或壞人嗎?
情殺、隨機殺人、分屍、家暴、性侵、
縱火、毒癮、黑吃黑、酒駕、神棍……
是衝動、僥倖心態、精神失常,還是理性預謀?
走進時間收集器──監獄,一窺被禁錮的慾望和眼睛
本書深入解讀臺灣近年來重大刑案,包含隨機殺人、殺童、恐怖情人、性侵、縱火、青少年毒品成癮等社會問題,深入剖析其心理痕跡,揭開犯罪者的精神狀況、異常人格、成長背景以及犯罪促發動機與監禁心理歷程。
本書不是以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的犯罪情節,來滿足我們對違法者的變態圖像,而是作者富有獨特而細膩的社會心理對話,以及逼近圍牆內受刑人生命的日常流淌。
✦你想知道捷運無差別殺人犯──鄭捷的犯罪動機嗎?
✦所謂的正常人和犯罪者之間,距離沒你想的遠,而且存在更多共通點?
✦惡魔真的存在?道德感低落的人就會犯罪?犯罪也會有功能嗎?
✦入監也是要花錢的?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監所的會客室都能看到什麼樣的故事?
✦身為另一種狀態存在的人,死囚會想家嗎?死囚症候群是什麼?
我們常常會驚訝於一個好人,怎麼會做出壞人的事。
臺灣近年發生的重大矚目刑案,從北捷案、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小燈泡事件、臺大宅王情殺案、多起家暴弒親案與殺妻兒案、分屍案,以及因債務糾紛潛入女友家中勒斃母女二人案等震驚社會案件,這類犯案者一反過往,多為單純、沒前科者,有些還是一路表現優秀的年輕人所為。
作者簡介:陳建安
大三開始便出入監所至今二十年以上,本身生命經驗就是非典型。接觸過少年、成年到死刑犯,一直覺得跟監獄受刑人談話,比起跟學生聊還容易的大學老師。
學歷:
英國羅浮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社會科學系心理學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碩士
現任職於: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監事
法務部矯正署宜蘭監獄毒品防制計畫督導
經歷: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系主任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戒毒班團體輔導授課教師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極刑犯個輔老師
專長與研究興趣:
犯罪心理學
矯正心理學
犯罪學
社會心理學
作者粉絲頁: 看啥 犯罪心理解剖室 Chen's crimpsych chamber
出版社: 和平國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