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文寫作12]既然你是小咖,就為小小咖而寫!
在教爆文寫作課時,
意外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曜宇趁中間下課時,
請我幫他做寫作定位。
我問他:
「你現在從事的領域是什麼?」
他回答我:「行銷相關行業。」
我說:
「那你可以每個禮拜,
先從寫一篇行銷方法文開始,
成為領域行家,是寫作第一步。」
曜宇猶豫了一陣後,
告訴我:
「老師,其實我沒有
很想寫行銷相關。」
「哦!那你想寫什麼!」我好奇問他。
「我想寫一些心靈勵志文!」他說。
「這樣啊!」
我們話題到這邊,
因為上課時間到了。
下一堂下課,
另一個學員黛比來找我,
同樣是聊寫作定位的問題。
她也剛好是行銷領域出身,
於是我給她相同建議,巧的是,
她也不想寫領域相關文章。
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明明是專業領域,
但很多人卻不願意,
以此作寫作主題呢?
「對了,你為什麼不想寫
行銷相關文章啊?」
我好奇問黛比。
「老師,因為我行銷沒有很厲害,
寫出來怕會被專業的人批評。」
這是黛比的回答。
這下,我突然明白了!
為什麼明明領域專業,
是最好入門的寫作主題,
但很多人卻視為畏途呢?
答案是:
因為當我們越專業,
越怕寫出來的文章,
顯得自己不夠專業。
你知道這叫什麼嗎?
在《魅力學》這本書,
提到了一個概念,
叫做「冒牌者症候群」。
簡單來說,
就是越專業的人,
當他要分享自己的專業時,
反而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冒牌者。
很有趣對吧!
我努力回想過去,
想起自己剛出來演講時,
面對的聽眾同樣是老師。
我前一晚一定睡不好,
因為腦中一直在想:
「萬一他們發現,
我也不過只是如此,
那該怎麼辦?」
這樣的焦慮一直到隔天,
身體不時還會乾嘔,
一直到演講結束後,
所有症狀竟又不藥而癒了。
對!因為我太在乎
別人怎麼看自己,
以至於產生自我懷疑。
後來,我是怎麼克服的呢?
我不斷催眠自己:
「厲害的不是你有多強,
而是你願意站上台跟人分享。」
當然,我花了很多時間才克服,
直到現在,面對不同的演講場合,
冒牌者症候群還是會不時來亂。
寫文章也是一樣。
我一開始
並不想寫「創意教學」系列文,
因為我也擔心同行會不會覺得:
「那麼菜還敢拿出來說嘴!」
可後來我還是寫了!
一來,課都備了,
只在課堂上講太可惜!
趁印象深刻,順手寫成文章才划算。
這是「一魚兩吃」的思維。
二來,也許大咖覺得不怎樣,
但我本來就不是寫給他們看的啊!
我想寫給,跟我一樣,
曾經為教學苦惱的教育夥伴看。
這是「利他同理」的思維。
說來有趣,
當我這樣想之後,
我瞬間就有下筆的勇氣了。
因為我知道,
自己是小咖,
但我的文章,
並不是寫給大咖評斷的,
而是寫給小小咖受益的。
你說,那萬一大咖
批得一文不值怎辦?
嗯,我只能說,所謂大咖,
除了實力過人外,氣度也是。
如果你明明用心寫了,
他還批的你一文不值。
我只能說,
他有時間批你,
一來,他沒事忙,
二來,他沒氣度。
那他怎麼可能是大咖呢?
真正的大咖,
不像你想像地那樣,
到處引戰、以征討為樂。
他們往往溫暖,
願意看見後輩的好,
就算你文章真有問題,
他們也會善意的給你建議。
我不知道你的領域是不是,
至少我身邊的大咖:
像是范曉雯老師、易理玉老師、
歐陽宜璋老師等
都是用這樣大咖的氣度,
在照顧我的。
所以,
大膽去寫你的專業領域吧!
記住,
既然你是小咖,
就為小小咖而寫!
⋯⋯⋯⋯⋯⋯⋯⋯⋯⋯⋯⋯
爆文寫作工作坊第二期(2/22)
http://bit.ly/2qrRbq9
#歡迎分享
#成為領域頭部很重要
#寫作不是愛現而是利他
#說你愛現的人多半很自私
成為領域頭部很重要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爆文寫作12]既然你是小咖,就為小小咖而寫!
在教爆文寫作課時,
意外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曜宇趁中間下課時,
請我幫他做寫作定位。
我問他:
「你現在從事的領域是什麼?」
他回答我:「行銷相關行業。」
我說:
「那你可以每個禮拜,
先從寫一篇行銷方法文開始,
成為領域行家,是寫作第一步。」
曜宇猶豫了一陣後,
告訴我:
「老師,其實我沒有
很想寫行銷相關。」
「哦!那你想寫什麼!」我好奇問他。
「我想寫一些心靈勵志文!」他說。
「這樣啊!」
我們話題到這邊,
因為上課時間到了。
下一堂下課,
另一個學員黛比來找我,
同樣是聊寫作定位的問題。
她也剛好是行銷領域出身,
於是我給她相同建議,巧的是,
她也不想寫領域相關文章。
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明明是專業領域,
但很多人卻不願意,
以此作寫作主題呢?
「對了,你為什麼不想寫
行銷相關文章啊?」
我好奇問黛比。
「老師,因為我行銷沒有很厲害,
寫出來怕會被專業的人批評。」
這是黛比的回答。
這下,我突然明白了!
為什麼明明領域專業,
是最好入門的寫作主題,
但很多人卻視為畏途呢?
答案是:
因為當我們越專業,
越怕寫出來的文章,
顯得自己不夠專業。
你知道這叫什麼嗎?
在《魅力學》這本書,
提到了一個概念,
叫做「冒牌者症候群」。
簡單來說,
就是越專業的人,
當他要分享自己的專業時,
反而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冒牌者。
很有趣對吧!
我努力回想過去,
想起自己剛出來演講時,
面對的聽眾同樣是老師。
我前一晚一定睡不好,
因為腦中一直在想:
「萬一他們發現,
我也不過只是如此,
那該怎麼辦?」
這樣的焦慮一直到隔天,
身體不時還會乾嘔,
一直到演講結束後,
所有症狀竟又不藥而癒了。
對!因為我太在乎
別人怎麼看自己,
以至於產生自我懷疑。
後來,我是怎麼克服的呢?
我不斷催眠自己:
「厲害的不是你有多強,
而是你願意站上台跟人分享。」
當然,我花了很多時間才克服,
直到現在,面對不同的演講場合,
冒牌者症候群還是會不時來亂。
寫文章也是一樣。
我一開始
並不想寫「創意教學」系列文,
因為我也擔心同行會不會覺得:
「那麼菜還敢拿出來說嘴!」
可後來我還是寫了!
一來,課都備了,
只在課堂上講太可惜!
趁印象深刻,順手寫成文章才划算。
這是「一魚兩吃」的思維。
二來,也許大咖覺得不怎樣,
但我本來就不是寫給他們看的啊!
我想寫給,跟我一樣,
曾經為教學苦惱的教育夥伴看。
這是「利他同理」的思維。
說來有趣,
當我這樣想之後,
我瞬間就有下筆的勇氣了。
因為我知道,
自己是小咖,
但我的文章,
並不是寫給大咖評斷的,
而是寫給小小咖受益的。
你說,那萬一大咖
批得一文不值怎辦?
嗯,我只能說,所謂大咖,
除了實力過人外,氣度也是。
如果你明明用心寫了,
他還批的你一文不值。
我只能說,
他有時間批你,
一來,他沒事忙,
二來,他沒氣度。
那他怎麼可能是大咖呢?
真正的大咖,
不像你想像地那樣,
到處引戰、以征討為樂。
他們往往溫暖,
願意看見後輩的好,
就算你文章真有問題,
他們也會善意的給你建議。
我不知道你的領域是不是,
至少我身邊的大咖:
像是范曉雯老師、易理玉老師、
歐陽宜璋老師等
都是用這樣大咖的氣度,
在照顧我的。
所以,
大膽去寫你的專業領域吧!
記住,
既然你是小咖,
就為小小咖而寫!
⋯⋯⋯⋯⋯⋯⋯⋯⋯⋯⋯⋯
爆文寫作工作坊第二期(2/22)
http://bit.ly/2qrRbq9
#歡迎分享
#成為領域頭部很重要
#寫作不是愛現而是利他
#說你愛現的人多半很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