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起 #大學開學 了,還沒給#大一新生 們Tips:
1️⃣盡量跟教授做朋友,你的分數會有保證,而且人生以後有事你都可以問這些可靠的大人前輩
2️⃣我鼓勵大家如果發現自己不適合身處的系,愈快計劃轉校/轉系對你的人生更有利。大學選錯系很常見的,我也是轉校轉系生,別怕
3️⃣找找學校最貴的資源建在哪,利用它,賺回學費!例如心理諮商服務、我學校飛輪健身房超豪華,所以我都去報
4️⃣找一天沒事做閒逛學校。我大三才發現我學校圖書館有整套《進擊的巨人》漫畫看,還有《日語園地》讓我跟日本人老師講話,我好興奮
5️⃣有些學校的學生很會打扮,有些學校大家比較樸實。你可以自己決定走哪個路線,前者可以練習出社會後也能每天快速熟悉地打扮出門,順便增加桃花運;後者快捷方便爽朗,都有優點,忠於自己就Ok
6️⃣有問題別問教授同學,直接打電話去那個系/單位問。我都是自己問那個系的職員,成功選修含金量高的外系課(創業 投資) ,問老師老師也會叫你自己去問系辦工室的
7️⃣我試過被大一學妹在dcard寫我又蹺課又睡覺甚麼的。別理這些「學生」,我覺得大學就把你自己和身邊的人看成大人。想想看大人分組專案上課應有的EQ、態度,別把自己看人的標準留在高中的層面
8️⃣重出席率的課堂,盡量找朋友。想見到朋友的動力可以簡單地讓你出席得更勤奮🤣
暫時想到這麼多🤔..
是不是有些毒舌😳 #有用的話分享一下 希望幫到各位新生嘿嘿
(最近都有人叫我海恩姐姐/ 學姐了.. 好吧那我就姐下去吧🥲
(已經當不了妹妹了嗚嗚… #大學生活
成大資工轉系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10人就1人轉系!頂大掀轉系潮,最多學生逃離「這2類科系」】
台灣大學109學年有634人申請轉系,人數創新高,台大、清大平均每10個大一生就有1人申請轉系。以往被認為是「鐵飯碗」的台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109學年高達38人申請轉出,人數是全校最多;交大、成大統計,從傳統工科轉入電機系、資工系的學生也居高不下。
台、清大統計,2校經濟系分別吸引118人、30人申請轉入,居全校之冠。台大社會科學院長王泓仁表示,院內生申請轉進、轉出頻率確實較高,主因是學生考量日後就業難易度,以及被社會認定的冷門、熱門科系價值觀影響...⬇️⬇️⬇️
📲給忙碌的你》下載商周Plus,隨時掌握最實用的商業解析: https://bwnet.pse.is/SUR5H
成大資工轉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還記得,之前「#PTT之亂」在PTT上面有一則帥到離譜的教授被貼出來嗎?沒錯,他就是最讓人想要轉系的成大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 #洪瀞!最近他也出了新書,我大概10月就讀完了這本書,如果要推薦給年輕學子們閱讀的年度好書,我想這本應該可以列進去。
覺得不管以下我說甚麼你都沒有要認真看,只想看帥氣照的人可以掏出信用卡買書了,各種連結請參考。
博客來 https://bit.ly/04400284-B
誠品 https://bit.ly/37iGwPQ
金石堂 https://bit.ly/04400284-K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04400284
單純從書名來看,《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自己的力學」其實並不是好懂的概念,但「帶你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這就是一個很吸引閱讀的起點。
老實說這樣的標題很容易淪為某種朝會或是心靈演講上「言不及義」的直銷雞湯話術。但閱讀洪瀞教授寫的本書之後,你就很難不想到那部電影《#三個傻瓜》。
《三個傻瓜》對很多台灣觀眾來說是非常特殊的觀影經驗,也許你要說這片過於天真樂觀也可以,或是過於說教刻板也沒問題。但這片確實激起了很多人在求學之途從來沒有思考過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何你要學習?」
台灣的觀眾對於故事裡的三個角色非常有認同感,其實是兩個。主角就是阿米爾·汗飾演的藍丘,他象徵理想熱情突破窠臼,勇敢挑戰威權制度。這是多數我們都辦不到的美好想像。
馬德哈萬飾演的法罕比較接近《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推崇的方向,你應該找到自己喜歡的,也許現實不足以支撐你的理想,但你仍然要嘗試看看。
法罕後來去當野生動物攝影師,這需要很高的理念才能支撐現實。多數人只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日子當目標的話,無疑是緣木求魚。
另一個角色是沙曼·喬希飾演的拉加,他念書充滿了各種「旁門左道」,他念書很沒有信心,只好求神拜佛,加上家務很多讓他分心的問題,導致他學習充滿了家人壓力期待,他根本不適合這樣的高壓競爭。
也許考上名校對他來說,就是光榮使命,但對於更多人來說,唸名校是學習的起點,只是對於拉加來說,已經是一個階段的終點。這麼說來很喪氣,但我們是否看過太多天才保送生,國中高中一路跳,到了大學就遜掉?
《三個傻瓜》是一個倒敘法,最後兩個好朋友加上一個討厭鬼,展開三人尋找藍丘的旅程。可以說這段旅程,其實就是找回學習最初的熱情,為何你要學習?
學習到底帶來甚麼?這電影不就也是我們從離開學校之後,才重拾真正學習的態度?因為我們都離開了那些「被迫學習」的時光之後,才明白甚麼是你心裡追求的疑問、好奇心。
受限於國人科舉制度底下培養出來的陳年學習史觀,其實我們只懂得被迫念書與死背,那些答案背後所連動的史觀、邏輯,卻是大家長期缺乏的訓練。
洪博士這本書對我來說,他運用了自身所學的高專業知識,結合通俗白話語言,變成一篇篇能讓初階,或是正值學習起點的朋友們,成為很好的一道「力學」,進而變成「勵學」,你才懂為何成人世界說的「鼓勵學習」,如此空泛蒼白的口號,其實是很值得思考。
如何「跨界學習」?成為你專業上的思考王者只是起點,能切換到不同學科、領域,才剛好是我們這個世代必要具備的「斜槓」態度。
書中另外提到的「懂王」,其實更是訓練我們多元思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態度,其實你我身邊都有懂王,懂王可能真的是「略懂略懂」,但他們都會說得一副非常有自信,就算錯了你也覺得好像不該糾正他們。
然而,懂王的存在,不就是對我們各門學科的絕佳隨堂抽考嗎?
過去嬰兒潮之後信奉的單一職場,能在同一個戰場上,以專情專心的武士道奉獻精神,對初始職業真愛不死,早就是千禧世代的童話故事了。
新世代需要具備的三頭六臂本領何其多?如同洪博士提到的,其實哲學就是科學之母,對多們學科都需要具備思辨力,進而產生聯想力、理解力。
兩千年後出生的新新人類們如今都需要面對知識、資訊載體大幅爆炸的同時,還能夠找出屬於自己的溫柔熱情視野,無疑更是困難。
《#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除了讓我們看到洪教授到底有多帥之外(笑),也能窺探他從小留學生時期,如何克服生存與生活上的壓力,最終能激勵大家找回學習的初心。
#自己的力學
#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
#洪瀞
#圓神出版
#哥倫比亞大學周瑜民
#成功大學福山雅治
#帥到轉系
#為何我不是念成大土木
#我知道你只有看書封面就買了
#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