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出門,哭著回家- 英國活體檢驗體驗
今天週五,昨天打完輝瑞疫苗第二劑,沒什麼反應,中午過後,我帶著滿心歡喜的心情去看專科醫生。也許在台灣的朋友們無法體會,看醫生就看醫生有什麼好開心的。
如果你有發嘍我前幾天靠北文就知道我以一個30週孕婦,左胸長一大塊疑似腫瘤合併紅腫熱痛的乳腺炎症狀快要十天,加上咳痰快要十天,一邊跑急診請公立醫院急診部門檢查有沒有危及性命,一方面再度回去排隊透過GP家醫師轉診到專科醫生。
因為我懷孕的關係,插隊排到了「兩週特快」的轉診系統。前幾天,因為我有投保私人醫療保險,本想走私人醫院體系(期望可以比公立醫院快)結果完全被「繁瑣又兩光的行政手續」活活拖了也快兩週。到最後,NHS公立系統還更快!
終於,等了盼了兩週終於看到專科醫師!(在台灣診所走進去繳掛號費,大概20分鐘就看得到專科醫生吧)今天我自己來到UCLH醫院,因為每個部門都不同大樓,幸好離我產檢部門不遠,先來到乳房門診的大樓,想說兩小時後直接去隔壁耳鼻喉科門診大樓。
結果乳房專科醫生先是用手摸了我左奶腫塊的地方,然後用奇異筆畫出硬塊的地方。接著回去等待外科醫生幫忙照超音波,一照發現有奇怪組織,分辨不出來是什麼,他就說要用針頭抽取液體看是不是發炎。
媽呀!我根本毫無準備,這個是手術嗎?我整個人緊繃,嚇到眼淚狂飆,緊張到宮縮,整個奶就這樣被針筒注射麻藥(沒有用)因為都是充滿組織液,然後又被抽出來。醫生說太濃了抽不出來,我整個嚇傻:「那現在怎麼辦?」
醫生說要Biopsy! 我含淚顫抖的問:「你說Biopsy是什麼意思!」醫生解釋是要直接用更大的器具取樣來做活體檢驗。
聽到這裡我簡直要暈倒了⋯⋯全程我完全不敢看,盯著天花板,還戴著口罩,無法呼吸,眼淚一直掉,但又不敢出聲怕影響醫護人員。左手抬高讓護理師抓著,另一隻手扶著肚子內的弟弟,還跟他說「沒事沒事不要怕」,其實這句話也是跟我自己說的。
我聽到了一聲頗大聲類似的釘槍的聲音,一陣劇痛,醫生說好了,現在完成第一次取樣,接著還有兩次。我只希望趕緊過去,說OK,然後繼續看著天花板流淚不敢發出聲音。
回過神來,看到鐵盤上的紗布都是血,我的奶上的傷口我連看都不敢看,就請護理師包起來了。接著我頂著火燒奶的痛,跟行政人員說我要去隔壁耳鼻喉科看診,晚點回來看醫生。
緩緩地走出照度大樓前往下一門診,本來抱著開心期待的心情,沒想到帶著一個火燒痛的左奶,走到耳鼻喉科門診。這是奶爸終於出現,看到老公再度眼淚噴出來,我跟醫生敘述了狀況,還有提供了兩年前做的核磁共振造影,醫生再度放了「不知道有多長」的內視鏡插入我的鼻腔一路到咽喉,就在我剛剛做完乳房活體抽檢後。
當下覺得一天活受罪兩次自己怎麼那麼可憐,但轉念想一想,對於能夠兩週內看到醫生應該要感恩,還可以馬上做檢查,因為有人肯定排隊要看醫生不知道要排到幾年。
耳鼻喉科醫師說內視鏡找不出出血的地方,但因為我懷孕不適合做核磁共振,所以等我卸貨之後再約診,頓時間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加上抗生素吃完後也沒有再出現血痰了。
回到乳房門診,醫生要我等10天報告出來才決定要怎麼建議下一步,雖然痛但我寧願是一個發炎的狀態,手術引流就好了,只要不是什麼不好的東西就好。
踏出醫院,我只想喝杯珍奶壓壓驚,忘記這一切痛,但因為很快要去幼兒園接娜娜下課,去不了中國城,只好在附近的店隨便吃點東西填肚子,回到家有種腎上腺素退去全身鬆軟的感覺。
離卸貨還有兩個月,拜託一切都要平安健康順利啊🙏
圖為意外發現隨身攜帶太陽眼鏡很重要,因為完全看不出來我左胸剛剛被插了好幾針痛到眼神死。
#英國就醫血淚史 #孕期乳腺炎到底是什麼鬼 #孕媽咪們平常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胸部 #人生願望沒病沒煩惱
懷寧醫院掛號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省下診察費(掛號費),
你將失去的是……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透過門診時間,我替病人解說先前的檢查報告,回答了病人提出來的幾個疑問,同時做好衛教。病人看起來挺滿意的,點點頭,邊起身邊問我「醫生,那我直接回去就可以了嗎?」我當然知道他的意思,因為我碰多了。他心裡想的是,就只是「看」報告而已,又沒有開藥,應該不用繳費就可以直接回去吧?
我通常不會直接戳破他們的計謀,只會笑笑地提醒「離開前,記得要先去繳費喔,不然電腦裡就不會存你的病歷紀錄!」聽我這樣說,病人通常會摸摸鼻子就離開,但是出了門之後,跟診間護理師或去櫃檯跟櫃檯人員「盧」的情況還是偶有所聞。不過,換作是我,我是不可能妥協的。
先前衛生主管機關在推動讓病人線上查報告的措施,醫院或許真的可以配合主管機關的規畫,設置一部專門讓患者使用的電腦,讓患者自己上線「查看」報告結果。但問題來了,看是一回事,看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解讀報告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當然,如果針對報告結果,還要進一步「發問」或進行「專業的討論/諮詢」或尋求「專業的建議/解方」,掛號費與診察費就是必要的,因為這個代表的是專業的價值與專業的尊嚴,所以即使健保體制下這些費用少的可憐,還是必要的。要是病人與家屬吵一吵,或投訴或投書媒體,醫師、醫院、主管機關等,任何一方想要息事寧人,遷就他們的無理取鬧,那麼醫療專業只有繼續被踐踏的分。
現行的健保制度造福不少人,也寵慣不少人,甚至不把專業當回事,連看自費門診的病人也有這種觀念。之前看到同業好朋友在臉書分享,確實感慨萬千。他說到一對前來「諮詢」家族遺傳疾病問題的夫妻,在看診結束後,對著櫃檯人員說「我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問題是,這些問題的人通常都不是阿貓阿狗,隨便就可以回答的。在診間,回答問題的人(醫師),首先必須拚聯考(或大學學測、指考)、考上醫學系,努力念7年畢業後,還要再撐過5年住院醫師訓練、考取專科醫師執照,除此之外,要不斷地累積行醫經驗,多年之後才有資格回答啊!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掛號費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加上主管機關的德政,他們可以不必掛號,就花個幾塊錢,上線拷貝檢查報告,再拿著報告,到網路上去「問醫生」。
如果是一般抽血檢查,或許沒什麼大問題。但比較專業的報告,有時候是要看原始影像、有時候是要搭配其他檢查/病史/理學檢查綜合判斷,在網路上問醫生,醫生在缺乏足夠資訊的條件下,極有可能只能就常態做說明,或可能錯誤判讀。例如,某次的抽血或檢查結果「看起來」正常,但原醫師因為了解患者有家屬史,通常會建議間隔一定時間再回診追蹤。
但在網路上隨便抓一個醫生來問,他只能就報告上的「正常」說明,不會提醒回診再追蹤,這不是他敷衍行事,而是他光憑一紙報告書,很難全面了解,自然不知道嚴重性。少了主治醫師的診斷、解讀與建議的註記,即使有其他醫師幫忙看報告,也無法給予深入的解說與建議,這就是專科之間的差別。
以現在的醫療環境,正牌醫生為避免糾紛與誤診,大多數都不太輕易對陌生人解釋病情了,若在網路上遇到熱心解答的醫生,除了需要擔心自己的病情,同時要擔心自己是否遇到了詐騙。總之,為了省下這些掛號費或診察費,可能會耽誤自己的病情,得不償失啊!
有些「更聰明」的病人,會故意選在醫生看門診的時間,打電話來問自己的報告。當然,可能他已經完成掛號手續,醫生可以看到他的報告,如果醫生願意的話,也可以在電話上向他說明。但這麼做是在干擾看診,等於剝奪其他病人的看診時間,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這些病人以為這樣做是賺到了,其實不然。在電話上說明,和在診間當面「看圖」解釋,是差很多的。另外,電話裡所說的一切,並不會被紀錄到雲端病歷中,所以下次看診時,即使是同一位醫師,都不會看到電話上的說明,或患者補充的其他資訊,也就是說,失去一次醫療紀錄。然而,這次的紀錄重不重要、有沒有可能因為失去了「這片拼圖」讓患者受到傷害?不知道,患者只能自行祈禱不會!
舉個例子來說,當患者腹部超音波報告寫著:肝臟有1顆1.5公分的結節,看起來像是血管瘤,但建議要回診追蹤。你卻在網路上找到熱心的醫師,詢問他的意見,問他「肝臟有血管瘤該怎麼辦?」網路醫生根據片面訊息,告訴你「血管瘤是良性的!」於是患者放心,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賺到了。
事實是,患者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肝癌的高危險族群,照理說,主治醫師都會建議定期照腹部超音波的追蹤,即使這次報告正常,也應該要持續回診。但為了省下一次的掛號費,無法得知不回來追蹤的嚴重性,甚至忘記上一次的腹部超音波結果,也有看到疑似血管瘤的病灶,但只有0.5公分。不過,因為患者本身壓根不記得,就不知道病灶正在「長大中」。
患者不說,「從路邊揀來」的熱心醫生當然不可能知道這麼多。於是,原來以為的「良性」腫瘤,已經悄悄地長大了。當沉浸在「自己賺到」的喜悅時,卻持續一年體重不明原因減輕,膚色也愈來愈蠟黃。等到總算願意再次就醫,就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不是為了省一筆掛號費,聽從醫囑回診聽報告,門診醫師就能透過病歷紀錄,合理懷疑「事有蹊蹺」並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即使是在下一次的追蹤時才發現,也還有機會提早治療。只是這些機會,都被自以為聰明的省錢給錯失了。
寫到這,可能有人想要發問「哪會有這麼巧合的事?」就是有,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所以,當一個人自以為聰明的省下掛號費/診察費時,不僅在無形中踐踏了醫療專業,更有可能讓自己處在危險的處境中而不自知。
阿金醫師說:
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一個人自以為聰明、想方設法能省則省,想要「免費聽檢查報告」,卻不想支付掛號費或診療費。只是省小錢卻可能壞大事,不願支付掛號費(診療費)的同時,就等於踐踏了醫師的專業,甚至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本文收錄在《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bit.ly/36DIACp
懷寧醫院掛號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晚和大家分享「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第1091010梯次」得獎的作品,有一篇是台南南寧高中高一的王同學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高一生對本書的領悟,令人阿金很感動!結果有一位熱心的網友搜尋後和阿金分享,原來這梯次得獎的作品中,有6篇是看阿金的《ICU重症醫療現場》,太令人感動了!!!我要來逐一聯絡給這六位高中生一點獎勵~
這些年來,「同理心」雖然已經被污名化了,但是,無可否認的,在醫療上能夠「易位思考」、「同理對方的感受」,才能促進彼此的溝通,阿金看了斗六高中高二的賴同學的心得,深深受到感動,引用WS Lu的留言:「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潛移默化人生」和大家分享。
======
又來了,我不禁搖頭嘆息,眼見在醫療場所上家屬激動的咆哮,威嚇滿臉疲憊又無奈的醫療人員,這樣的爭執,在新聞上一次次的上演、越演越烈。我不禁反思,醫病之間,到底少了什麼?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看到阿金醫師在改善醫護關係上的付出與改變,並找到能解除現狀的可行的解決之道——同理心。
首先,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是能實現友善和平醫療環境的最重要關鍵。在《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勇敢而發真心話》這本書中,阿金醫師於一則一則的小故事中做出了最佳示範。如病人在看病時偷偷錄音,或是家屬偷偷餵病人符水、藏護身符等行為,往往被醫療人員視為不信任的舉動,然而阿金醫師卻轉念並思及病人家屬的立場,因而大方的告訴家屬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必躲躲藏藏,甚至分享自己小時候曾有的類似經歷,他開明的想法不僅化解了家屬的不安並肯定其付出,更使家屬能與醫療團隊建立信任,毫無保留的一起對抗疾病。透過將心比心,阿金醫師除了醫病更醫心,除了救病人更救家屬。因此即使面對臨終前的病患,阿金醫師也希望能做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使家屬能夠好好的跟病人告別,使病人無罣礙的離開,而家屬能夠消除內疚和自責,他如身處每個個體的立場,一一為每個人設想。而這樣善用易位思考的應對態度不僅僅限定於醫療場所,更適用於人們生活上的進退準則。
此外,透過這本書,也讓我了解要同理醫護人員。這書中呈現不少最近醫療環境中的問題,如曾有人以為護理師上班很悠閒,能邊工作邊喝珍奶,卻不知實際上是因為護理師們根本沒時間吃正餐。倘若我們能夠除去埋怨和責怪,以理解的心態,試著同理醫療人員的辛勞,才能在疾病之外,也治癒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有受傷的心。實際上,社會氛圍中也常出現有權勢之人,利用勢力施壓走後門,想要獲得最頂級的醫療品質,殊不知可能因此造成醫護人員的困擾、反感,且為了因應其特殊要求使醫護礙手礙腳,導致效率差;又或者因為想省下掛號費,錯失下個醫生判斷疾病的線索,耽誤自己的病情。因此我們應該尊重醫生判斷,而非踐踏他們的專業。
醫病外,同時顧及(同理)病人心理上的需求,更是這個團隊的堅持。「不管遠與近,都要你平安到家」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當中阿金的團隊為了完成年近百歲的病人的唯一心願——回家,百餘次來回確認航班、醫療器材、甚至是天候等,為了只是能讓病人安全回家,這則故事讓我想到我自己到醫院的經驗。因為家族遺傳的甲狀腺亢進,每兩個月,我會到醫院例行性的抽血以及回診。每次來到這棟龐大建築物外,我總會回想起第一次來到醫院的感受。排除幼年時吊點滴的模糊印象,四年前,是我第一次進到大醫院。還記得當時,這片雪亮的玻璃門上一枚指紋也沒有,有如高不可攀的冰崖,我畏畏的雙手奮力的推開這扇冰冷的大門。霎時,嚴寒的冷風及刺鼻的氣味狠狠撞上了我,嚇得我直打冷顫;挑高且寬廣的大廳,更顯我的渺小,那時的我看來,醫院是可怕的冷血怪物。然而看診氣氛與我預想全然不同,不是冷言冷語,而是溫暖的關懷。醫師護士語氣溫和猶如冰天雪地中的暖陽,他們完全明白我緊張的心情,不僅沒有露出些許不耐,更以家常的口氣與我閒聊,化解我的心中的冰針。他們是始終在冰冷的雪地中,保持為溫暖的人。於是,在「醫病」外,他們同時為我「醫心」。對我而言,醫院不再冷冰冰,而有了溫度。
除了感受到被同理,在今年暑假的EMT-1(初級防護員)課程中,我也體認到同理他人的重要。在EMT-1(初級防護員)為期一周的訓練,令我感受最深的既不是連續操作五分鐘CPR的疲累,也不是記憶繁瑣的評估流程的枯燥,更不是初次看見血淋淋斷肢照片的驚嚇,而是我親自躺在擔架上動彈不得的不適。冰冷堅硬的後背板,如躺在石頭地板上般難受;頭部及頸部固定器則像嚴格的教官,一丁點的移動也不允許,狠狠地將我釘在原位,只剩下雙眼能四處轉動,這時,我才知道,防護員踏實且熟練的操作有多重要,若不是曾經扮演過病患的角色,我怎會體會到躺在擔架上心裡的不安。原來,同理是那麼重要。
我發現,許多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糾紛,往往是欠缺同理心而產生。我們時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憑藉現有的眼界,大肆批評或帶著歧視的眼光去衡量事件,忽略當事人的立場及感受,也從不探究事件形成的背後因素。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醫療環境裡的紛紛擾擾,就好像社會中種種衝突的發生。我在這些第一首的現場紀錄中不只看到如何緩和醫病關係,更學會善用同理心待人處事,或許如此作為於一時半晌間成效並不是那麼顯著,但我相信只要秉持易位思考,同理會如水滴般,慢慢一點一滴滲入堅硬的岩石中,一點一滴的組織友善和平的社會!
======
1.雲林斗六高中高二 賴X昕 「同理,能醫病醫人又醫心」特優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23346
2.台南南寧高中高一 王X陞 「《ICU重症醫療現場》閱讀心得」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489147
3.新竹香山高中高二 林X翎 「生命化彩蝶,悠遊新世界」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43229
4.彰化高中高二 楊X傑 「一位重症醫師的心裡話」 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988
5.彰化高中高二 楊X權 「沒看過這本書,別說你懂 ICU」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2996
6.桃園新興高中高一 林X如 「醫護人員的辛苦」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620
《ICU重症醫療現場》Momo 66折
https://reurl.cc/q8X0MR
《百大良醫》投票
https://reurl.cc/6lYVmZ
懷寧醫院掛號費 在 懷寧醫院- 門診及保險體檢服務時間 - Facebook 的必吃
另收40元郵寄費。 6 個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