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次看到圖哥碗裡有幾粒飯粒沒吃乾淨,我問他:「你媽小時候沒跟你說飯沒吃乾淨會怎樣嗎?」他說:「有啊,什麼會娶到長麻花臉的老婆啊,That’s not true!」可惡,畢竟這ABT已經年近不惑,很難被騙了,於是我放棄用這種傳統故事整他,轉而用他最喜歡的知識教育他,教他背了憫農詩:「去罰寫『粒粒皆辛苦』吧你!」
圖歌雖然愛吃,但也是個工作狂,只要開始工作,他可以10幾個小時不吃東西,雖然我以前就知道這件事,但直到兩人都在家遠距工作,才能親眼見證人的肚子怎麼都不會餓,前幾週換了新工作又熱愛給自己壓力的他,每天上班時間都眉頭緊皺,他的工作區自然散發「不要靠近我」光波,他還沒換工作之前,我們是分開吃飯的,他會開車出門買,我自己在家吃我的水煮餐,但現在他可以十小時不離開座位,我只好不吃水煮餐,煮一些正常的飯菜,午餐晚餐時間都做兩人份,送到他辦公區。
上週他有很重要的任務,辦公區域的氣氛更加凝重了,某天午餐送了水餃過去,下午五點我開始煮晚餐的時候水餃動都沒動,另一天午餐做了熱騰騰的咖哩,到了下午三點才聽到動湯匙的聲音,雖然有點失望,但想想,他沒有要求我煮飯,既然是我自己主動做的,就沒有必要情緒勒索人家,他又不是嫌難吃,只是想工作告一段落才吃。
跟朋友聊到這件事,男友也是ABT的她大叫:「我男友也是!!!!!!」然後說:「我現在才知道,我在家的時候有多過分,我媽煮完飯我都會說『妳先放著我等一下吃』,我現在才知道煮完飯人家不吃的感覺有多差,我真該死!」我也是,直到今年初回台灣的時候,爸爸買東西回來給我吃,我不是說我在開會,就說我好飽我不想吃你不要再買了,現在才知道,跟親愛的家人「一起」分享美食,不是一件那麼簡單就達成的事情。
中秋節連假,看到好多朋友跟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烤肉,想起十年前剛到東京,中秋節學校理所當然地沒有放假,朋友很過分地在視訊吃播月餅給我看,被她姊姊看到還被罵了幾句:「妳很無聊!故意吃給人家看!」結果這已經是我在紐約度過的第四個中秋節,這裡不缺月餅(除了陳耀訓)跟圓圓的月亮,但是每天都很想念台灣的朋友跟家人,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跟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好好吃飯,好好對待身邊的人。
中秋節快樂🎑❤️
#圖為我工作的樣子
#桌上一定要擺滿飲料跟食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賴士葆 Abao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田水利會擁上兆的土地和財產產是懷璧其罪,屢次會長的選舉,民進黨沒有辦法選贏,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收歸國有,從此全面掌控,人財兩得。今天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的法案在立法院通過,不太讓人意外,只是讓人痛心,不管法案多麼不公不義,全面執政、一黨專政的民進黨想通過任何法案,只要透過立法院民進黨的表決部隊就可以...
憫農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那是幾百年前的故事了。
流傳在月夜的傳說,驀然回首已是百年身。
今川義元的軍隊攻來之日,燕夫人突然得悉她的兩個女兒並不是親生。
沒關係,她決定一直保佑視如己出的女兒成長,重新建立門派勢力,隱姓埋名繼續在亂世傳承下去。他們居住的深山,平時人煙稀少,村民都稱呼他們的基地為「鬼城」。
過了不久,令他們一族顛沛流離的今川義元被殺,日本成為織田信長的囊中物。遠離平民百姓村落的燕夫人看着女兒過身、支持女兒的兒子、孫子、每一代的繼承人繼續守護村民傳說中的「鬼城」。
雖然江戶時代在歷史裏描繪成天下太平的世界,但民間一樣有令人煩厭的官吏以及流氓。
偶爾被村民發現身影的她,成為傳說中山林的守護神。燕夫人有點像「水戶黃門」,有時會主持公道,有時又會保護村民。當藩主加重稅收、農民青黃不接時,燕夫人總會開倉濟民。偶爾村民祭典時鬼城還派出使者,與村民同樂。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原來已經是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因「生類憐憫令」聞名於世的德川綱吉的統治。殺人還可能開脫罪名,但殺一條狗,刑罰可能更嚴重。
有一點基本的日本歷史認識的朋友們大概會計算到,燕夫人真身是《盜墓筆記》裡屍變了的活僵屍吧?
在德川幕府的太平盛世,要賺錢最好當然是開妓院。用不着名聲賽過吉原,錢賺夠就好。
鏡頭離開鞠躬盡瘁的燕夫人,跳到山下花花世界。
這天,遊郭信濃屋的主人熊悟朗遇到奇異的女子—遙香。女子擁有撫摸他人,便能平和地終結他人生命的奇異功能。熊悟朗聽着女子的身世,不禁也回想起自己的人生。
小說分開幾十個篇章,講述200年間存活在這篇土地上不同人類、男女老少的悲歡離合與生老病死。
在眾多大小人物姻緣情仇灰飛煙滅過後,貫徹始終的問題是「生死與對錯之辨識」。人生匆匆幾十載,為的是溫飽?名譽?如果追求的是「幸福快樂」,對於不同年代、背景、性格的人來說,「幸福」又是何物?
恒川光太郎的恐怖懸疑小說《金色大人》原來並不是單純的恐怖懸疑小說。希臘哲學家們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的問題,竟然在腦海中「老是常出現」,強迫你思考。
最要命的是,到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不是恐怖小說,原來是科幻故事!燕夫人根本不是什麼千年女妖或者屍變鬼魅。當人工智能擁有自己情感,把過世的人類的記憶輸入,就可以造成一個新的「人類」。燕夫人以為自己是母親,是因為注入了過世母親的回憶。她會真心愛自己的孩子,但她畢竟是冰冷的金色機械人。
無論戰國還是江戶時代,都不可能有人工智能。假如世界上有時光機,假如未來人類把機械人送到過去,故事就可以成立了。不過江戶時代村民又怎會懂得這些東西,所以稱呼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為「月亮過來的神」就好。
雖然最後發現恐怖小說雖則沒有百鬼夜行,但的確有鬼魅出現;懸疑小說部份結構嚴謹、幾條主線發展亦有條不紊相當出色。但相比起從研究科幻小說的角度出發,200年間紛紛擾擾的人類世界帶出的哲學問題,我認為既耐人尋味,也更值得探討。
「遙香」用日本語閱讀就是「はるか」,可以解「遙遠」。《金色大人》跨越的年代長達200年,遙香身上的「烙印」也橫跨了兩代。擁有特殊的能力是因為你有你的使命,這一點跟日本動漫「被選中的細路」說都幾相似。因此,奇異女子與生俱來的殺人能力並不是偶然。香港電影《大隻佬》中的李鳳儀為什麼要死?「因果」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正慢慢把不同的人類以及事件連結,每個人都背負眼看不見的「宿命」。當你一心以為毅力可以打破命運,命運也正在引導你走回應該要走的道路⋯⋯
2014年的長篇《金色大人》作者為恒川光太郎,是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第67屆得獎作品。或者有些人沒有聽過日本推理作家協會,這是1947年成立的偵探作家團體, 2017年時已紀念創立70周年。
P.S. 看完《金色大人》,我又回去吳偉明《漢神和魂》去跟孔子關羽打交道。
以後也不會再講「日本保留中國的文化非常完善」,因為只看了半本都發現單單是神怪聖人層面,不同之處多得驚人!在日本「符合國情」下當地化的演變,實在有趣。
#歷史小說 #懸疑小說 #恐怖小說 #金色大人 #日本小說 #恒川光太郎 #金色機械
憫農是什麼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ixpro Medium update:
2021.09.11 八月霧
打疫苗
霧中的感覺是一片的濕黏,這是夢嗎?是黎明前的短暫破世,是我們唯一能從母體中傾巢而出,觸碰真理之前的毫米時光,悄悄地從睡夢的隙縫鑽入,延展開來,整個人浸入緩慢、漂浮、無重力般的感覺。那片低飽和明亮的霧感驚訝的讓人放下警戒,我可是個完全緊繃的人,就像被高度抽真空的包裝袋,你能明顯看到物體的外體形狀與塑膠包裝貼合的不能在合,簡直就是人體的肌膚那樣,我沒想到在這霧中我卻悠然自得,沒有畏懼、害怕,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過度運轉的腦袋就這樣關機,持續保持在低的輸出範圍,一次面對著一件事情,就像是在理清自己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我還能記得的是,進入霧之前,我做了一連串的身體檢查,是公家單位提供的附屬條件,我必須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核准資格,我不確定為什麼要有這麼高標準完善的措施,但想一想,人們對於進入不確定性的狀態總會保持一種距離與模稜兩可的評語,沒有人敢在這個時代註記下表達我是最為正確的發言人。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被所有人檢視、評價、標記,我們才不是自由的,我們都被彼此規範、評量、分類,也因此開始變成了像是商品一樣,越能夠簡白被人理解就可能越被人接受,跟繪畫上卻是相差甚遠,只有篩選、再篩選、精挑細選、打磨之後,才能夠繪製出的那一條美的線條,那種簡單是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才能鍛鍊出來的,即便是你不停臨摹,也難以複製。
我們活在一個一邊講求獨特性,一邊被分類的時代。
這片霧走到盡頭會怎麼樣,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但目前對我來說,好像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在地圖上的迷霧才會慢慢散去,才會慢慢看見眼前是怎麼樣,前提是,這片霧有個盡頭,也會散去。
在商言商
從以前到現在都被人稱藝術家比較多,還有藝術家脾氣,還有說是時代需要好幾種不同的人,有些要在自己的職位上堅守崗位,有的要固執、堅持己見,這樣社會才會運轉起來,那時我就在想,我自己的觀點是什麼,我喜歡土地,我喜歡自然,但我喜歡待在家看到的自然,但當我到現場看到那片山林大海的時候,那個心情雀躍的感覺是無法比擬的,經過這樣比較,我認為我是怕麻煩,不想痛苦,想逃避過程的長浪,只想要快速地達到終點,這是我的個性。但我卻一直以來堅持著做圖畫圖,慢慢從圖畫到文字,增加風格,增加使用的媒介,試著多點耐心把那條線擺放到我腦子裡,我腦子裡的那位美感大師覺得最漂亮、最「正確」的位置上。啊,想到這,原來我是這樣的人,我是個講求精準、欲求標準答案的人,這大概要從小時候個性的培養開始,如果從小就被壓著尋求被安排的道路,就會想要知道他人對於答案的標準,也就是在一個方格內放入方格就好了,沒必要強求圓形或者三角形。
我懂了。
原來這就是為什麼當別人跟我說可以自由發揮的時候,往往我會陷入一種超級的躁鬱,因為我很明白,我所做的任何一切都不會是對方的標準答案,在談論到與他人的時候,在與他人產生聯繫溝通連結的時候,我更期待得到一個標準的作業流程與答案,因為這更符合他人,在與他人聯繫的時候,我所建立的自我會在一瞬間倒塌,因為我對自己並沒有信心,長久以來我都被說不可能、不可以、不行,長期的否定會造成一個人的人格自信降到低點,尤其是在躁鬱或者情緒不對的時候,那種表現更為直接,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表現,火車脫軌的時候也沒有人能控制,因為它已經離開常態了。
我熱愛常態,我喜歡一日又一日的相同流程,一個舒服的流程,我想沒有人不喜歡。但同時我又追求不同,追求獨特,在這我得聲明,獨特與標新立異並不一樣。常常很多人說那個人很怪,一般來說,我覺得怪這個詞是貶義,但在我們這圈,或者該說,我所喜愛的這些藝術家、設計師、各種不同行業的創作者,那個怪,反而是在稱讚他人的獨特之處,他們在尋找,或者是遵循著自己的獨特發展出新的一種,稍微與他人不同,或者橫空出世的神奇。但我也常講說,這個世界沒有最獨特,只有還沒被看見,或者被認識。所以我就是在這樣一邊求安穩一邊想要打破規矩的狀態下過著日子,在安穩的時候,我選擇的是一位平面設計師、插畫家,現在想當一位能夠勝任統一職稱「設計師」這三字的人,設計師不只是視覺,也包括視覺的背後,理念、群眾、發展、一切的一切;打破規矩的我想當一個任性的人,我想做出我覺得美的東西,我喜歡色塊、插圖、有的時候想要說故事,想要畫漫畫,我沒有特別侷限自己,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都會努力賦予它一個階段性的任務、情節、意義,我不想要空蕩蕩的美麗視覺,友人說,大家都愛假稿,但我一點也沒把這當假的東西來看,它可能會在未來變成某個人喜歡的東西,而成為商業案件的一環,我不想丟失這種可能。
森林的昆蟲學
這座森林比我想的更大更深,我在這邊遇到了很多沿著森林駐紮的人們,有獵人、神秘學家、商隊、天文學家、吉普賽人⋯⋯各式各樣的人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來歷,有著自己的獨特故事與本事,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是剛爬上新樓層的新玩家,他們在這座森林嬉戲、狩獵、交流、策劃⋯⋯他們總是能夠定睛看到我所看不到的,想出我想不到的,作為剛來的人,我努力地追尋著他們的腳步。好幾次的狩獵我都無能為力,是那個追趕不上他們腳步的落後者,幾個人幾個腳步,輕巧的像是開了地心引力的玩笑,穿梭、躲避、拉滿弓,咻地一聲穿過獵物的頭顱,倒地悶聲,那一晚我坐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解剖,然後交給擅長廚藝的人料理,他們總能做出讓我驚艷、讚嘆的美食,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混到了這座森林,覺得自己是個無用之人。
有的時候我會跟幾位談到自己的情緒低落,但他們都會正向地鼓勵、引導,但在我眼裡看來,卻覺得自己真的無用到了極點,就像是在找人安慰,祈求別人的憐惜,佔用了別人的時間,哈,我真個十足可悲的人。渴求別人的憐憫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滿足自己被人安慰的狀態,甚至把自己先行放到低位,成為一個不得不使他人安慰,而非怒斥的,一個被設定好的局面,簡直就是卑劣極點。
於是在一晚,我爬到樹的鼎點,看著星空給自己下了重重的鎖鏈,要自己好好地分析現況,把不足的地方學習起來,把壞的地方改掉,我不需要堅持,我只需要表現出被人認可的狀態就好,從頭到尾我只是想要被接受、接納、融入而已,人生的課題好像也就是這樣,就像離開自己的村落,那一晚有人說著,觀看這個世界的同時,小心不要被改變了。在這邊她所說的改變,我想可能是指同化吧?但在這座森林,我發現自己不能一個人過活,不能一個人狩獵,必須要有他人的幫忙,不管是陷阱、弓箭、路線、巡邏⋯⋯多件我過往自己一個人活著過來的時候所做的任何一切,在這座森林都行不通、做不來、不被通過,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那個不足變成了一種競爭、比較上的失落感,原來我以前的信心在別人眼裡恐怕只是不成熟、不足,我才明白,原來一切是比較來的。
於是我開始學習與實作,就像是把過往的東西擺著,偶爾掃掃灰塵,但不停的把新東西搬進來到自己的房間,考慮著要放置在哪,我自己也才發現,我自己卻沒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於是在這不同之下,我開始思考,什麼事需要的,什麼是目前可以使用,什麼是可以被我放在最之後的,被排序,是因為時間有限,不能跟過往那樣,隨心所欲,當礦工、當紡織、當鍛煉師、當農夫,東摸西望,最後卻沒試到一個自己想要的。但也多虧到了這座森林,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更別提我認識遇到的人都相當厲害,我能從他們身上學習的,相當多,這讓我感到心安與慶幸。
放鬆
我常被人說要放鬆,但其實因為一些關係,我已經很久沒有真的放鬆了。我很懷念以前吃肌肉鬆弛劑的時候,能夠避免掉那些疼痛感,不需要考慮太多,好像真的放鬆下來了,除此之外我真的沒想到有什麼時刻我是放鬆的,大概只有短暫幾秒,結果又回到了原本緊繃的狀態。也難怪當我真的從職位退下來後,我整個日子變得荒唐而又緩慢,卻沒有像日劇那樣拍出來的精緻度,果然戲劇就是被裝飾過的糖果,真正的內部的苦糖早就被換掉了。
左思右想,最放鬆的狀態應該就是躺著看漫畫了。
植物跟盆栽
當初買的那小盆,只有一根立著的,真的被養起來,長到現在超過數十根了,過往的我總是個綠殺手,長都長不成,養都養不大,現在能夠熬過來,讓我覺得,你呵護它,它就會回饋到你身上,也給了我一點信心,讓我想要去找幾個盆栽來分種,想讓它多點空間長大,也多點朋友。
我喜歡造型的盆栽,也意識到很多人在做,也有些興趣。
2022
還剩下三個月,我看了我當初寫的好幾個目標,好像都沒有達到,有點可憐。(果然我是個無法按表操課的人,更別提意志力了)
都不知道還該不該再跟自己說「要加油了」。
憫農是什麼 在 賴士葆 Abao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農田水利會擁上兆的土地和財產產是懷璧其罪,屢次會長的選舉,民進黨沒有辦法選贏,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收歸國有,從此全面掌控,人財兩得。今天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的法案在立法院通過,不太讓人意外,只是讓人痛心,不管法案多麼不公不義,全面執政、一黨專政的民進黨想通過任何法案,只要透過立法院民進黨的表決部隊就可以遂行目的。「反消滅水利會全國自救總會」召集人說民進黨鴨霸,企圖用國會多數暴力沒收人民或人民團體的財產,強行改制,犧牲農民權利。當民進黨的當權派良知完全泯滅,仗勢立法院民進黨佔人數的優勢,用多數暴力粗糙的修法,巧取豪奪,這就是活生生在台灣上演所謂的民主國家透過法律程序搶奪民財的案例。民進黨內只有極少數的諤諤之士發出沉痛的呼籲,前立委林濁水說連日據時代都賦予台灣農民自治權,民進黨卻要沒收,令人憤怒。前民進黨籍台南縣長蘇煥智說農田水利會改制就是未經水利會員同意,強制解散取得水利會財產。自救會打算提出釋憲申請自救,其情可憫,怎奈大法官幾乎都是蔡英文提名的人,釋憲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監察院只會糾舉辦綠不辦藍的法官、檢察官,為什麼不敢打老虎糾舉政府表面依法行政,實際上違法亂紀,以國家機器的公權力立法鯨吞蠶食搶奪民財的公務機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V_I8RUgolI/hqdefault.jpg)
憫農是什麼 在 張嘉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牽水藏(狀)是雲林特有祭儀,有著超過170年的歷史,早年因大規模水災造成無數民眾不幸罹難,倖存下來的居民為了祭祀不幸罹難的親人,才有了現在的牽水狀習俗。眾人為了緬懷先人投入慎終追遠的民俗之中,也象徵著臺灣人民悲天憫人的情操。
每年農曆6/7、6/8,在我們雲林的四湖、口湖等沿海地區都會舉辦牽水狀祭典,在民國97年被縣府登錄為地方無形文化資產,到了民國99年則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及重要民俗活動。
我在影片中參與的「挑飯擔」則是祭典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雖然扁擔有一定的重量,但與先人們遭受的苦難相比這點沉重根本不算什麼,也時時刻刻提醒的我們千萬不要輕忽大自然的力量。
我始終相信透過這樣的方式除了可以傳承珍貴的傳統文化傳承,還能讓下一代瞭解故鄉的歷史背景並體認到防災的重要性,並凝聚大家熱愛家鄉的心,這也是牽水狀祭典能夠流傳至今的最大原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e8Gv2cVim8/hqdefault.jpg)
憫農是什麼 在 蘇運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suemifeng
眉頭一緊一馳,背影一隱一閃,“半山腰上的人”擁有自然的饋贈,縱使遍佈溝壑瘡痍,仍能從縫隙中流淌出彩色的河。蘇運瑩在不經意間看到電視中茶農採茶的畫面,他們不知疲倦耕耘希望的身影,讓她體會到了生活的真諦,這份拔地而起的頑強,才是生活最動人的倒影。MV中蘇運瑩身著白色連身裙穿梭於燈束之中,透過肢體語言投射出生活的曲折艱辛,MV把鏡頭對準“半山腰上的人”,他們在山川湖海中翻騰,在自然給予中生存,在苦難中生出向陽的花,蘇運瑩用開闊療愈的唱腔撫慰著搖搖欲墜卻堅守信念的靈魂,用音樂記錄平凡生活中肅然起敬的身影。生活倒影,既如煙,也如詩。
・Song Lyrics・
半山腰上的人 他還好嗎
為什麼看起來 總有悲傷眼睛
路 過 他 的 人 們 也許會問候 也許會就走
也許還沒等他回過神 就已是朝夕又交替
沒有人知道他 他還 好嗎
為什麼遇到的 總是苦難的呢
路 過 他 的 朋 友 不必用憐憫 不必要問候
也許還沒等他回過神 就又是一年春天過去
風輕輕拂過半山腰 他的眼睛總有些落寞
雲輕輕蓋過他頭崖 他的眼睛總是有淚痕
他在等什麼 他在盼著 什麼
沒有人知道他 他還 好嗎
為什麼遇到的 總是苦難的呢
路 過 他 的 朋 友 不必用憐憫 不必要問候
也許還沒等他回過神 就又是一年春天過去
風輕輕拂過半山腰 他的眼睛總有些落寞
雲輕輕蓋過他頭崖 他的眼睛總是有淚痕
他在等什麼 他在盼著 什麼
風輕輕拂過半山腰 他的眼睛總有些落寞
雲輕輕蓋過他頭崖 他的眼睛總是有淚痕
他在等什麼 他在盼著 什麼
風輕輕拂過半山腰 春天時刻萬物蘇醒了
雲輕輕蓋過他頭崖 悲傷過去迎來朝陽
他終於笑了 他終於笑了 他笑得好看
(嘿 年輕的小夥子 你怎麼看起來沒有精神 你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阿媽 阿媽幫你出出主意 阿媽家裡養的雞鴨鵝 魚鳥菜葉 我每天都給它們澆水 覺得很幸福 ,生活是這樣的,你要學會堅強和面對還有發現身邊的美好,你看對面的高山多漂亮)《海南話 黎族話》
・Song Credit・
作曲Composed by : 蘇運瑩
作詞 Lyrics by: 蘇運瑩
制作人 Produced by: 荒井十一
編曲 Music Arranged by:Ari阿瑞 @elevenzmusic、荒井十一
鼓 Drums by:荒井十一
貝斯 Bass by:貢多傑 @elevenzmusic
吉他&鍵盤 Guitars & Keys by:Ari阿瑞 @elevenzmusic
鋼琴 Piano by:Ricky Wong
和聲編寫&和聲Backing Vocal Arranged and Performed by:Ari阿瑞 @elevenzmusic
黎語獻聲Special Narration by:蘇媽媽
主唱&和聲錄音Vocal & Backing Vocal Recorded by: 荒井十一、倪涵文 @55T.E.C.,Beijing
樂器錄音 Instruments Recorded by:李游、倪涵文@55T.E.C.,Beijing
音樂編輯 Music Edited by:荒井十一、克昶、倪涵文
製作統籌 Coordinated by:許夙 @elevenzmusic
混音母帶 Mixed and Mastered by:周天澈 @TC Faders
・更多蘇運瑩消息・
蘇運瑩官方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uemifeng/
蘇運瑩官方 Weibo : https://www.weibo.com/suemifeng/
Sony Music Taiwan CPOP - 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 Taiwan CPOP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蘇運瑩
#生活倒影
#訂閱頻道開啟鈴鐺接收影片通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35lMQxak4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