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一直到此時此刻,泰國北部仍有數萬名華人,時時高唱中華民國國歌,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
.
讓我們先回到1981年,也就是40年前的台灣,雖然外交處境孤立,尚處戒嚴之中,但就整體上看來,社會發展還算安定,一年之內就有41萬名新生兒出生。然而在同一時間,兩千公里外的泰國的北方,一群「中華民國國軍」卻為了生存孤軍奮戰,應泰國政府要求出兵圍剿泰共,此役史稱「考科考牙戰役」。
.
數百兵泰緬孤軍將士用命,經過22天激戰,成功力退兵力約達三至四千人的泰共。當泰王蒲美蓬蒞臨慰勞,卻發現戰士不諳泰語,才知原來主力是來自中華民國的孤軍戰士,下令予以高額撫恤金以及歸化為泰國籍的機會。然而,當時的台灣政府恐怕不敢「與有榮焉」,因為這群人之所以流落他鄉,正是因為遭到國民政府出賣。
.
一直到現在的泰北,仍有七萬名左右以中華民國為驕傲的華人棲居當地。孩子們在學校讀台灣捐贈的課本,讀台灣地理,唱中華民國國歌,將台灣島視為應許之地,期望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國。只是事情恐怕沒有他們想像的這麼簡單。李立劭導演的《邊城啟示錄》(2012)完整疏理了這段歷史課本絕對不會告訴你的悲催故事。這群國軍與其後裔,就這麼不幸落入了歷史的裂縫之中。
.
如果國人有聽過「孤軍」,所知大概是來自柏楊所著的同名小說或者朱延平導演改編的暢銷電影《異域》(1990)而來。該片由集結當時中、港、台一線演員如柯俊雄、庹宗華、劉德華與斯琴高娃,轟動一時。作品基於史實改編,描寫的正是當時從雲南撤退至邊界的孤軍。
.
1949年,國民黨敗退遷台。但在泰緬邊境,戰爭卻從未止息。在1950年,緬甸爆發孟果大其力戰役,孤軍以三千兵力擊敗七倍兵力的緬甸國防軍。1951年,孤軍真的實現「反攻大陸」,一度進佔雲南六縣。1953年,中共支持緬軍進攻孤軍基地猛撒,爆發薩爾溫江戰役,孤軍再次取勝。直到1960年的江拉基地保衛戰,才吞下敗果。
.
1961年,緬甸向聯合國告狀,國民政府屈於美國壓力,終於決定撤回孤軍。但在《邊城啟示錄》之中,老兵卻指證歷歷,原來國府當時僅要求老弱殘兵和眷屬撤退,暗自要求可用士兵找地方躲藏三個月,伺機而動,持續為反攻大陸做好準備,要他們自己想辦法求生路,忍辱負重。殊不知留下來的軍人,活生生成了政治犧牲品,後來反而被國民政府視為累贅,推說是他們自己不願撤退,不給予協助。
.
這群國軍戰士與後裔,既不可能投靠敵人中共,在泰國境內又被視為外族,苦無身分。在沒有選擇之下,也只能堅持對中華民國的效忠。即便為了生存而幫助泰國剿共,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不能忘根,身為中國人(中華民國人)的根源。在現在的雙十國慶盛典,你可以看見人們揮舞著中華民國國旗與泰國國旗的場面,抬頭又可看見國父孫中山與泰皇照片齊掛牆上的弔詭情景。
.
不過《異域》受到歡迎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七年級生之後對泰北仍有一批國軍後裔的事實了解有限,或者多半聞所未聞。也因為台灣本土意識躍居主流,一群中華民國的鐵血支持者的故事聽來令人覺得尷尬。也因此,沒什麼再願意去面對他們的身分,也不想正視他們的需要。
.
在《邊城啟示錄》之中,你可以看見一群身處台灣的孤軍後裔如何述說他們的心境轉變,因為心向祖國而來到台灣築夢,卻被視為「非法移工」。囿於法規限制,大多數人無法取得台灣的身分證與居留權。矛盾是,早期如果要有機會爭取身分,還得必須先花高價買到假護照潛入台灣。
.
而在李立劭導演齊稱「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的二部曲《南國小兵》(2015)之中,可看見時年十歲、1961年撤台的馬有福等人在「回歸祖國」的境遇。最終章《那山人這山事》(2018)則持續深入泰北帕黨與南投清境的游擊隊後裔生命史。部部可觀,具有人文與歷史厚度,是極重要的紀實。
.
在《那山人這山事》之中,孤軍後裔沈慶復之女沈培詩在台灣就讀大學,她說若說自己是「中國人」,會被認為是「大陸人」,說自己是「華人」,對於聽者來說也很模糊,但又不能說自己是「台灣人」。只好索性自稱「泰國人」。新一代的孤軍後裔仍然堅守對中華民國與「國語」的認同,但也漸漸融入泰國文化。不過他們知道,自己終究是外來者,也不可能倚靠泰國予以資源。背棄他們的中華民國,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
泰緬孤軍顯然是不會是一個好處理的題材,因為它的存在顯然根本「政治不正確」,但換句話說,不同黨派也都可以從他們故事當中找到投射點。相當敬佩李立劭導演願意費心十餘年時間,長期紀錄這些險些被遺忘的故事。他的確對政治背景有所勾勒,但更多在於人的處遇本身。更重要的是,作品更不只是反映孤軍後裔的狀態,同時也呼應了對國家主體欠缺認同的國人現狀。
.
看著、看著,不免覺得諷刺。失根、失去身分、被各界視為皮球踢來踢去的異域人,似乎比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我們有著更強烈的國家與民族認同。那到底對於我們(不僅是台灣人,也包括外島如金門、馬祖)來說,我們到底是什麼人?什麼形貌的共同體?又或者,我們是認同自己是什麼人,是不是真的如想像般重要?
Giloo紀實影音 #Giloo #李立劭 #邊城啟示錄 #南國小兵 #那山人這山事 #異域 #滇緬游擊隊三部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Marc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慶餘年》卡司陣容可以說十分強大。由張若昀、李沁領銜主演,陳道明、辛芷蕾、宋軼、李純、肖戰聯袂主演,絶對堪稱是一部顏值與演技均在線的大製作。 《慶餘年》的亮點有如下三方面: 第一:劇情緊湊不拖沓,再加上范閒現代思維的設定,讓劇情更逗趣。 第二:老戲骨和青年演員相得益彰; 第三:特效逼真,打鬥...
「慶餘年故事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Marc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故事背景架空歷史,一個病入膏肓的21世紀青年穿越 ... 的評價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背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背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結局大揭密!原來范若若比大宗師更猛!11分鐘看完 ... 的評價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了幾十年的端午,吃了不下幾百個粽子,獨獨今年的感受特別不同。
過往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有色香味的記憶總合。是兒時跟著媽媽備料包粽忙亂搗蛋的幸福滋味;是廚房鍋鼎氤氳粽香四溢的期待心情;是龍舟在大雨滂沱的台南運河上喧天鑼鼓中奮力競速的歡鬧場景。
但今年此時,我們熟悉的、後人演繹的節慶團聚氣氛明顯褪淡,節日本身原有的、悠遠的悼祭和驅惡雙重意義,像是帶著警世姿態清楚浮現。
五月節的菖蒲艾草,不再只是跟著習俗傳說,來點應景點綴的生活風雅而已。
侵門踏戶的疫毒、比想像中更近的死亡,短短月餘已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各式「現代防疫」的恐懼,內服外用居家隨身,端午的驅惡解災避疫,從來沒有如此真實且迫切。
抱石投江的屈原,也不只是節日舞台後方隱隱約約遙遠模糊的故事背景。
因君王聽讒疏賢而抒發的《國殤》,諫君不成悲恨抑鬱寫下的《離騷》,看在千年之後自栩民主的我們眼中,雖深幸時代進步無須以自戕死諫,可嘆的是面對置若罔聞的當政者失能又傲慢,人民無奈無力的怨與憤,竟猶能跨時空疆域而感同身受。
最不一樣的端午節,
卻是最貼近紀念本質的端午。
詩人愛國諫君,
菖蒲艾草避疫。
祝大家端午佳節~~
就算沒有團聚也要記得視訊💕
一定要平安健康!💐
以我喜歡的凌宗勇菖蒲艾草花束、朋友家的聖安娜花藝,和自己插來妝點節日的小瓶花,獻上祝福。
#也悼因疫而逝的亡者
#數百人命的死也是一種諫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大家敬愛的「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教授於今日往生,感謝他在偉大的時代寫下偉大的故事。
請求他在天之靈保祐台灣和全球,早日控制武漢肺炎疫情,也讓台灣疫苗揚名國際!
▶向台灣疫苗之父與兒科大師致敬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 序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台灣的公共衛生與醫護體系因連年戰亂而惡化,1950年的零歲平均餘命,男性才53歲,女性才56歲,小兒的主要死因幾乎都是傳染病!預防接種與抗生素治療是防治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因此疫苗的研究發明與製造量產,成為當時公共衛生的重要挑戰!李慶雲教授奉獻一生於台灣疫苗的研發,造福台灣子民甚至全人類,是台灣醫界的傳奇典範!
我在1975年進入台大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就讀,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徐澄清教授和林家青教授。1977年畢業後,當時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的林家青教授,留我下來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助教。除了協助林東明教授的流行病學教學與研究之外,也協助當時在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畢思理教授(R. Palmer Beasley),進行B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研究,負責研究資料的處理分析,以及王安電腦統計程式的設計撰寫。
我第一次見到李慶雲教授,就是在畢思理教授的辦公室。李教授的英俊挺拔與溫文儒雅,讓我印象深刻,畢思理教授鄭重向我介紹,李教授是台灣疫苗研發的拓荒者和領航者!1979年4月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因台美斷交撤離台灣,我在當年9月以教育部公費留考奬學金,赴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攻讀人類遺傳與流行病學博士學位。1982年返國後,回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擔任講師。在這段時間,兩位教授合作執行新生兒B型肝炎預防針接種的臨床實驗,1983年在《刺絡針(Lancet)》期刊發表研究結果:「接受預防接種者,慢性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下降,效果相當顯著。」
1984年台灣展開了B型肝炎的全國預防接種計畫,後來的一系列研究顯示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的出生世代,不僅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降低,嬰兒猛爆性肝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也都大幅下降。張美惠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先在1997年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全世界第一篇「疫苗預防癌症」(B型肝炎預防接種降低肝細胞癌發生率)的重要論文。台灣和全世界的年輕世代,能夠透過預防接種避免B型肝炎所造成的肝病死亡,應該要感謝畢思理教授和李慶雲教授合作的臨床實驗。這是一個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典範研究,也為全人類帶來很大的健康福祉!
畢思理教授結束在台灣的B型肝炎系列研究後,回到美國擔任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但是他仍然很關心台灣的公共衛生發展,特別是B型肝炎防治的成效。畢思理教授每次從美國回到台灣,都會拜訪李慶雲教授討論B型肝炎研究,並且閒話家常,我很榮幸有很多次都被邀參加!每次畢思理教授都稱李教授為George。我第一次聽到畢思理教授說:「我的好朋友、老朋友George!」我還愣住了一下,幸虧黃綠玉教授告訴我George就是李教授,我才恍然大悟!直到畢思理教授於2012年辭世,我常能見到兩位大師的情同手足,彼此惺惺相惜!更能從他們的交談中,體會到學術研究的樂趣、攜手合作的珍貴、以及美好友誼的永恆!
我在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時候,曾經和內人邀請畢思理教授伉儷、李慶雲教授伉儷一起用餐。我們談了很多B型肝炎的最新研究,以及臺灣B型肝炎防治的卓越成果,現在已經記不清楚當時談話的詳細內容,反而讓我和內人至今仍然印象深刻的,就是李教授對師母無微不至的體貼照顧。李教授伉儷的鶼鰈情深,真是令人羨慕!唯有如此恩愛的夫妻,才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才能培育出很優秀的子女。李教授在接受口述訪問時,提到自己在「神召會」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師母。他平常會陪師母上教會,但是直到師母過世前一個月,他才接受洗禮,為了兩人在天國再相聚,李教授對師母的愛是天長地久的!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這一本書,不僅詳細記錄了李教授一生的精彩故事,三位編著者也很用心地把李教授生活的時代背景,做了很翔實的描述,讓讀者們能夠深入了解臺灣醫學教育與醫藥研究的長期變遷,更加欽佩李慶雲教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積極奮鬥,以及「培育英才、提攜後進」的用心良苦!深切期盼一代又一代的台灣醫界同仁,都能夠見賢思齊,作出更傑出的醫藥研發與人才培育,讓臺灣醫界繼續在世界上發光發熱,帶給全人類更多的健康福祉!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Marc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慶餘年》卡司陣容可以說十分強大。由張若昀、李沁領銜主演,陳道明、辛芷蕾、宋軼、李純、肖戰聯袂主演,絶對堪稱是一部顏值與演技均在線的大製作。
《慶餘年》的亮點有如下三方面:
第一:劇情緊湊不拖沓,再加上范閒現代思維的設定,讓劇情更逗趣。
第二:老戲骨和青年演員相得益彰;
第三:特效逼真,打鬥刺激畫面燃。
電視劇在開頭對原版小說進行了十分巧妙的改編,將原有的穿越題材,改寫成了文學專業學生的小說創作。解決了人物的背景來源問題。
整個故事的展開就從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閒的視角切入,帶有現代觀念的范閒與古代江湖遭遇,自帶了不少笑料。講述了名為尚書養子,實為慶帝之子的范閒(張若昀 飾)年少習武,學成赴京,在熟悉京都的過程中結識了宰相之女林婉兒(李沁 飾)等一眾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等種種考驗的過程中,飽嘗人間冷暖,匡扶天下大義的故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UV7NHZiM5I/hqdefault.jpg)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份看似簡單到無法再簡單的餅乾食譜,有著百分之百純粹法國血統。雖然至今無人能真正證明,到底是誰發明了這份餅乾食譜,不過追溯至13世紀,與她關聯度最高的就是法國最北邊陲地理區Nieulles地區。「Ch'ti Biscuits」也正是該地區最為古老的糕點之一。這樣一份歷經幾個世紀的餅乾食譜能夠流傳至今,或許正因為她實在太過簡單,即便在物資貧乏的農村或歷經朝代動盪的變革洗禮,人們卻永遠記得她純粹的味道。
另一個有趣的故事背景是源自1510年開始,在每年九月中旬住在阿爾芒蒂耶爾 (Armentières) 城市的尼爾勒人 (Nieulles),會舉辦一場慶典活動。慶祝活動的最高潮就是當時的公爵 雅克•德盧森堡 (Duck Jacques de Luxembourg) 會從市政廳的鍾樓陽台上,把「Ch'ti Biscuits」及其它在宴會後所剩餘的糕點,拋到大街上給居民。我想這也太有趣了,直接讓不萊嗯聯想到,在台灣傳統廟會活動中,也會在慶典的尾聲,會從祭壇上拋出一種用紅色薄紙包裹著的條狀鹹味糕餅,小時候跟著阿嬤參加進香團時,也會跟著搶呀!(Sorry整個法國高尚感突然間Low掉)
雖然這不算是不萊嗯所研發的食譜,但是經實作證明也未免太好吃。既無無膨脹劑添加、材料作法又簡單,一定要推薦給大家。就讓她在大家手中繼續流傳下去吧!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www.briancuisine.com/?p=5580
「Twin Musicom」創作的「Italian Morning」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演出者:http://www.twinmusicom.or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QSg9wfs9X4/hqdefault.jpg)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背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必吃
該作品講述一個有著神秘身世的少年 ...庆余年有历史背景吗?讲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_吾爱诗经网2019年10月15日· 《庆余年》是一本架空历史小说,意思就是说没有真实的历史 ... ... <看更多>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背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必吃
該作品講述一個有著神秘身世的少年 ...庆余年有历史背景吗?讲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_吾爱诗经网2019年10月15日· 《庆余年》是一本架空历史小说,意思就是说没有真实的历史 ... ... <看更多>
慶餘年故事背景 在 《慶餘年》故事背景架空歷史,一個病入膏肓的21世紀青年穿越 ... 的必吃
《慶餘年》故事背景架空歷史,一個病入膏肓的21世紀青年穿越之後起死為生,變成一個牽繫繁多秘密與爭端的權貴高官私生子,誤打誤撞卻也命中註定地捲進了波瀾壯闊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