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用處?
有人在台中講座時問老闆我跟剪溜,書寫這本百年中藥行的故事,是有想要幫他們對政府發聲,或是請政府為他們做些甚麼嗎?
我覺得無論人、事、物或是一整個行業,會逐漸走向衰弱或消失,必然有許多個人、時代、社會、文化或制度的變動所致,至於我們家柑仔店,最想留下的是人事物在某個時間或奮力、或失落活著的證據。
這個證據就是「故事」。
時光催動著歷史,歷史不斷地在人眼中流轉變動,那迷人多彩的故事就這麼被催生出來,搭配上不同說書風格,一個故事也可有數種不同風光,意味著承載這故事的人事物,將被聽者記錄或傳播,待下一個說故事人運送他前往未來。
至於被我們說出的故事,能達到甚麼效益?難以知曉,我只明白一件事,若故事被人遺忘,那被記錄的一切也將消逝,更枉論有甚麼作用了。
將故事記錄下來,是老闆我跟同伴覺得唯一能抵抗時代、防止遺忘的方式,我們相信只要字裡行間有溫度,前後文章有人情,故事終將發生難以想像的漣漪。
能讓更多人看見中藥行歷史切輾後的精華與光陰炮製的氣味,大概就是這本小書想做的。
#感謝邊譜書店提供場地
#感謝來訪聽老闆我跟剪溜幹古的朋友
#感謝那個被老闆我逼來買了十幾本書的學弟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