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抗疫(十九)
早上起床看到訊息時以為是愚人節的笑話. 跑去對方網站看才知道不是笑話.
實在沒想到我們這個時代竟然還有人沒有告知並取得同意就堂而皇之盜截他人的圖片, 做商業廣告, 圖利己私.
花了我一早上去討公道. 也非常感謝各位臉友們出來伸張正義.
氣到忘了闖Bubble 2第269關. 生氣好累, 真不值…
根據經驗, 盛怒之下千萬不要做菜, 那只會糟蹋材料. 所以本來想怒喫僅剩的粗肥胖白蘆筍, 改成非常不健康不養生, 可是很能療癒心靈與情緒創傷, 星級餐廳喫不到的法式煙燻大香腸.
法國香腸很多種, 今天要介紹怒喫的叫saucisse de Montbéliard. 一種煙燻的生肉香腸, 買回家要煮過才行. 據說在當地找到燻香腸的遺址, 表示兩千年前高盧人和羅馬人就已經在做了.
Montbéliard是一個位在法國東邊阿爾卑斯山區Franche-Comté的一個小鎮. 中世紀時期這座小鎮是香腸集散中心. 這香腸說真的名氣不小, 幾乎熟食店裡都有. 但是直到2013年才拿到產地保護認證IGP.
製作程序滿嚴謹的: 高山草原養牛, 牛乳用去做乳酪, 乳酪剩餘的拿來餵豬(豬喫的比人好... 唉). 只有這種方式餵養出來的豬的肉做成的香腸才能用這個產地名稱
香腸材料很簡單: 當地豬肉肥瘦, 高山香料carvi(葛縷子, 類似孜然)和樹脂薰香, 豬腸衣(不可用人工品), 禁止添加色素和人工香精. 然後用松脂或雲杉脂冷燻6小時至最多5天.
香腸長相其實不怎麼性感: 身軀微彎, 色澤磚紅, 直度至少25公分. 摸起來圓潤飽滿堅挺而有彈性(同學們, 請不要想歪!).
2015年總共也才26家手工或工業製作商而已, 年產量近5千噸.
看完這樣的簡介有沒有覺得喫這種東西很有療癒?
這種香腸對很多人來說算滿鹹的, 所以一定要搭配味道淡的蔬菜, 馬鈴薯, 紅蘿蔔等有優先權.
我懶, 送進烤箱烤. 其實這是錯誤示範的作法, 應該是放進水裡以冒泡(不要煮滾)的溫度煮25-30分鐘最好.
可是今天火氣大, 用烤箱烤, 以毒攻毒的概念.
不過今天的疫情報告只做好消息: 根據紅外線圖顯示, 封城之後, 巴黎汙染減少80%. 真是振奮人心! 民調也說84%的法國人認為可以撐到4月15日.
法國成立家暴專線114. (我家阿花與阿蘭應該都用不到)
台灣將輸出1千萬個口罩援助其他國家.
還有, 懷念哥哥張國榮~
#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心血與犧牲
#感謝所有讓這個世界都還能運作的運輸生產製造的人
#張國榮17年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