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推理小說中的主角,跑去向哆啦ㄟ夢借了時光機】
話說《哆啦ㄟ夢》網路流傳的版本中,有一個結局是這樣的:哆啦ㄟ夢陪伴大雄老死後,又搭乘時光機回到第一次見到大雄的時候~
先別覺得有洋蔥,因為眼尖腦快的讀者,一定會馬上發現,這劇情有bug之處-欸,那個時候,不是應該還會有另一個哆啦ㄟ夢嗎?
難道是未來的哆啦ㄟ夢幹掉了過去的哆啦ㄟ夢?可是沒有過去的哆啦ㄟ夢,何來未來的哆啦ㄟ夢?又哆啦ㄟ夢電池哪牌的這麼持久?
所以後來網路這個討論串,就在各種可能中歪樓了~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哆啦ㄟ夢》認真來說,本來就是一套科幻漫畫啊!
但不止《哆啦ㄟ夢》喜歡這麼搞,其實推理小說也很喜歡來這套,這就是跟時間旅行相關的錯亂推理,而且種類繁多,有百百款呢~
先說最近有句話很流行: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可人如果要做選擇,很多時候,都會跟哆啦ㄟ夢一樣,選最關鍵紀念的一刻。
就像艾希頓.庫奇演的《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牽一髮動全身,於是決定從最先開始相遇的地方,斬斷一切的情緣與孽。
而且很有趣的是,故事當中常會發明有,等同時光機功能的媒介,端看主角怎麼使用;但有時也會以一種前所未聞(?)的病症出現。
如大家可能已經很熟悉的《蝴蝶效應》,和作家主兒《螢火蟲效應》一樣,只要誦讀日記的特定記憶,眼前一片模糊就回到過去。
罕見疾病的話,大概有《記憶的玩物》(Recursion)偽記憶症候群(FMS)或《時空旅人之妻》(the Time Traveler’s Wife)時空錯置失調。
一個是讓人認知記憶與實際情況不符(我是林志玲不是紀昭君);一個是基因時鐘有問題,使他常裸奔於生命的關鍵時刻身不由己。
但是說了這麼多,好像還是沒有回答到鄉民的問題-那個時候,有另一個哆啦ㄟ夢嗎?未來的哆啦ㄟ夢有沒有幹掉過去的哆啦ㄟ夢?
這大概也只有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人生複本》(Dark Matter)過去現在未來,到底有幾個我是不是我的我(?)能解惑惹~
《人生複本》是我們在靠北婚姻版上常會聽到的故事-雖然彼此真心相愛,但當年懷孕生子讓彼此事業都無法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
直到有天男主出意外,才明白自己以前有多不珍惜;且每分每秒每個決定,都會像悟空吹毛成猴,生出千千萬萬個我還有平行宇宙!
比坊間勵志心靈雞湯會講的內容:「人一生當中,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還要真實(X);因為只有一個我可以重獲幸福~
但這樣「千千萬萬個我是不是我的我,只能有一個我」的爭奪,如果化繁為簡,而且性別翻轉的話,就是作家文善《輝夜姬計畫》。
意外後穿越重生,自己和周遭人物還在,卻從專注事業的女強人,一腳踏入未來科幻烏托邦色彩「國家替養孩子」重視家庭的世界。
一則千千萬萬,一則兩個的男女對照,顯示了性別框架裡,家庭事業輕重、性別天職(?及分工的社會難題-人有時真的是沒得選擇。
另外還有一種,雖然不必計較有幾個我,卻像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一試再試心好累,要時光回溯(砍掉重練)不如直接給我一刀~
聽過行刺希特勒,還可以again再again嗎(美國總統川普白宮外已經被抓的槍手表示),而且「一片黑幕降臨」就能再生,這就是凱特.亞金森(Kate Atkinson)《娥蘇拉的生生世世》(Life After Life)。
也有比較走奇幻妖怪路線的,放大絕就是在某個儀式中獲勝的話,就可以像搓神燈一樣,叫有時光回溯能力的妖怪阿里嘎該出來跑腿,功能性可能比月光寶盒更好,這就是《說妖卷二修羅妄執》。
其實說穿了,這些想回到某個特定時間事件的關鍵,都是因為遺憾;讓人更覺得悲傷的是,無論怎樣,最後悲劇一定都還會重演。
這就跟之前介紹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一直跳針重播創傷畫面的痛扣很像;可事實多半無改可改,就算改了也絕對無法圓滿。
所以悲劇重演或悲傷無奈是這類推理結局最大特點,那些我你追我跑相互鬥毆,或什麼時候燈泡才會亮的心好累,都只是過程而已。
但說到結局,相信讀者對《哆啦ㄟ夢》的結局也很好奇吧,遺憾的是,因作者早逝的關係,所以《哆啦ㄟ夢》的結局就是沒有結局…
不過現在看到網路流傳多種版本的「結局」,或許我們也可以想成這是《哆啦ㄟ夢》這部漫畫,自己新開複本和多重宇宙的寓意吧。
相信一直在天國看著的作者,也會覺得開薰的;說不定,網路流傳的其中之一,就是作者所想,托夢穿越重生借他人之筆的結晶呢。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人物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不過一個是為了愛,一個是為了生涯規劃的兩難(臺大還是360萬)、生命未解的遺憾(喪親或失愛之類)結合連續犯罪的謎團。
★偽記憶症候群(False Memory Syndrome),簡稱FMS,《記憶的玩物》中的設定類似病毒到處轉傳,感染者因為無法知道真假參半的人生如何面對,所以會本能的飛蛾撲火,以死亡來結束一切混亂。
★《哆啦ㄟ夢》結局討論串,可參考Dcard感情版〈大雄臨終前〉的文章,發人深省外,實在非常好笑,詳見(https://is.gd/rYpte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影評: 【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6817 【方格子】文章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d5293b6fd89780001ba64e9 「你還記得你發明出能夠持續13小時的燈泡時候...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的推薦目錄: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擁有成長視角的人,認為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可以培養、可以發展的,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感受到的並非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成長、進步的機會。
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因而能從中找到收穫,從而在下一次挑戰中表現得更好。
在靈活的注意視角下,任何經歷都存在不同的兩面:喪失的一面與收穫的一面。當我們選擇性地關注其中一面時,我們的生活會隨之發生變化。
取自《擺脫內耗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在昨天的贈書直播之後,我想特別分享這篇摘文,跟大家討論黎老師的視角轉換。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12676309385186/
各位朋友如果有聽直播,會很明顯感受到黎老師看待單親挑戰的視角不同。而得與失,常常跟視角的轉換有關,也影響未來的成長。
所以,除了摘文中易懂好讀的例子之外,黎老師本人的親身實證,也是我們絕佳的學習典範。還沒參與昨天贈書直播的朋友,非常歡迎您點開昨天的直播連結,即使不是為了贈書,您的點閱與留言,也能讓更多人關心單親議題。
另外,這本書也有贈書活動,連結附在下方,也歡迎參與。祝願您,能採取成長視角,幫助自己心智更靈活,也更有機會走向屬於您的成功!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34858933197056/
……………………………………………………………..
成長與收穫視角
【文/ 于德志】
要擺脫內耗,必須注意靈活性的不可或缺。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中,據說記者採訪時問他:「你為什麼不放棄呢?那麼多人都失敗了,你自己也失敗了五千多次,為什麼不乾脆放棄?」愛迪生的答覆是:「誰說我失敗了五千多次?我成功發現了五千多種無效的設計方案,這是一個巨大的收穫。」最終,在失敗了一萬多次後,愛迪生成功發明了燈泡。
這就是注意力視角的力量—不存在所謂的「失敗」,每一次經歷帶來的都是寶貴的收穫與經驗。
其實,在靈活的注意視角下,任何經歷都存在不同的兩面:喪失的一面與收穫的一面。當我們選擇性地關注其中一面時,我們的生活會隨之發生變化。正如上面的記者,當他關注於五千多次失敗時,他感到的是挫敗與無望;與他相反,當愛迪生關注於五千多次的成長時,他看到的是越來越靠近目標的收穫與希望。
注意視角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對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
義大利都靈大學醫學院的生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法布里奇奧.貝內德蒂的一項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收穫視角的療癒力量。他與同事一起,針對胸腔手術病人的術後疼痛感做了研究。在術後一小時手術麻醉效果消失後,手術造成的劇烈疼痛感會出現。醫生會為病人注射硫酸嗎啡止痛。在注射止痛藥時,貝內德蒂教授與同事做了些細微調整:一半病人由醫生在病床旁注射,另一半的病人由提前設置好的程序自動注射,兩組患者藥物注射量完全相同。
結果,相同的注射量,在採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後,患者的感受卻截然不同:看到醫生為自己注射止痛藥的一組病人,疼痛迅速減弱;而另一組並不知道自己被注射了止痛藥的病人,疼痛減弱速度變慢。在後期關於焦慮症患者、高血壓患者、帕金森患者的類似研究中,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能否注意到自己的收穫,決定著我們所感知到的疼痛程度。
哈佛大學克魯姆博士與蘭格教授針對七家不同飯店的八十四名房間清潔人員做了另一項研究:注意視角的改變對她們意味著什麼?
這些清潔女工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當被問到每天是否會鍛鍊身體時,她們的回答是「沒有」。其實,她們每天對房間的清潔工作,就是最佳的運動。
克魯姆博士首先測量了這些女性清潔人員的體重、血壓、體脂率、對工作的滿意度,然後將她們分為兩組。第一組,研究人員為她們進行了十五分鐘的講解:用一系列的資料讓這些清潔女工相信,她們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而每天運動帶來的那些健康益處她們都會擁有。第二組, 則不做任何干預。
四週後,研究人員對所有被試進行第二次測量,結果顯示,注意到並相信自己的工作就是很好的運動的一組,體重下降,血壓下降,體脂率下降,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而另一組,則幾乎沒有變化。
該實驗再次說明:改變注意視角,將帶來一系列身心變化。
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 Dweck)教授是思維模式研究領域的領先人物,在幾十年的研究中,她發現人有兩種基本思維視角:成長視角和固定視角。這兩種思維視角,可以互相轉化,但影響截然不同。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固定視角。一個擁有固定視角的人,相信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固定的,是不可改變的。對他們來說,變化的生活更容易喚醒恐懼。比如,我看起來是否聰明?犯錯是否會改變我的名聲、改變他人對我的看法?我是不是不像別人希望的那樣足智多謀,還是會讓他們失望?
在這種恐懼中,他們會逐漸遠離挑戰,遠離失敗,遠離一切不確定性。但生活本身就充斥著挑戰、失敗和不確定性,因此,這種視角很容易導致內耗:無法面對真實的生活,遭遇持久的痛苦。
與固定視角不同,擁有成長視角的人,認為自己的品質、智力、天賦、能力等都是可以培養、可以發展的,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感受到的並非是威脅,而是難得的成長、進步的機會。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一部分,因而能從中找到收穫,從而在下一次挑戰中表現得更好。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總結自己和同事幾十年的研究結果,認為:成長視角與固定視角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一個擁有成長視角的人,可能會因為年齡、地位的變化而變成固定視角,但成長視角是個人心理靈活性發展以及個人成功的關鍵。
.
以上文字取自
擺脫內耗人生:走出焦慮、自責、憤怒、悔恨⋯⋯透過有效練習轉化情緒,讓你停止內在糾結、化解自我衝突,重新拿回生命主控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293
麥田出版
.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流大戰】
宥:這部電影,我必說,還真不賴!
把這場發明、商業、專利之戰,講得又浪漫又精彩,真的好好看呀~
更特別的是,竟然沒有把愛迪生講成偷專利的壞蛋,而是描述成一個類似東尼史塔克那樣雖然性格有缺陷,但是又愛家又有裡想的大天才!
【電流大戰】:82分—這場戰爭沒有輸贏,只有夢想!
(The Current War,2019)
故事講述1880年代的美國,電力系統與電燈剛被發明,並準備要在美國各地普及。而當時的當紅炸子雞,愛迪生,主張使用「直流電」(DC)系統,並希望以此獨佔市場;另一方面,「西屋電氣」的威斯汀豪斯,與遠渡重洋而來的年輕發名家特斯拉,則主張應使用「交流電」(AC)系統,希望可以與愛迪生抗衡,在電力與燈光的商機之中分一杯羹。於是乎,多位「大發明家」用科技與創意決戰千里,一場關於「電流」的商業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這部片真是先呼萬喚始出來呀!等到我都望穿秋水了呢。
其實這部電影本來計畫在2017年就要上映,然而當時因為發行商「溫斯坦影業」的首席哈維·溫斯坦爆出性醜聞,而導致電影撤檔、無法上映。後來歷經了「溫斯坦影業」破產、被併購、發行權又輾轉由101工作室接手,【電流大戰】才能重見天日!
而【電流大戰】這部電影到底好不好看呢?
我必須說:還不賴!
(以下有雷。但這些都是歷史事件,其實網路就都查得到了)
-愛迪生:歡迎來到偉大發明的殘酷事實-
愛迪生這個人,在我小的時候,被形塑成一個「偉大的發明家」;長大之後,大家對愛迪生的印象則是「奸詐無恥的剽竊者」。本來以為電影也是以那個壞形象,來講愛迪生的「不擇手段」,不過【電流大戰】給我們的顯然不是(不只)如此。
故事的一開始,我們確實發現,愛迪生是個自大又自以為是的傢伙,對於投資人頤指氣使、把員工(特斯拉)當成白痴在使喚,甚至將素未謀面(也還沒成為敵人)的威斯汀豪斯一家放鳥在大雪中,連深愛他的妻子也覺得自己像是員工一樣。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一切都我行我素,愛迪生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一般(有點像東尼史塔克吧)。
因此對於西屋電氣使用交流電、搶攻電力商機,愛迪生異常地義憤填膺,甚至不惜耍小手段來打擊西屋電氣。
漸漸的,我們從電影中明白,愛迪生在當時其實資源並不多,甚至是有點窮的狀態,只要一有閃失,可能就會窮困潦倒、再也無法支持他的發明夢。另一方面,對於嘔心瀝血,年復一年,忍耐孤獨,好不容易才完成的發明,就這樣一點一滴的變成別人的功勞和利益,任誰都會不甘心吧。
可是他並不是壞人啊,看看他對妻子、孩子的愛(儘管有些疏忽、刻薄),看看他對於「不做殺人武器」的理想主義……
所以看似是愛迪生不見容競爭對手的成功;其實更像是用盡各種方法,也要保護自己的夢想、自己所愛,那種悲壯的決心。
-西屋:重點是,對世界貢獻了什麼?-
而西屋電氣的威斯汀豪斯更是如此。這人有點像是老派的理想家,不太願意與愛迪生隔空打口水戰,也不願意用不正當的方式打商戰,只是老老實實地希望用發明來給予社會貢獻(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電力)。
片中我們看到,他是正直到連身邊的老婆都受不了的那種,使用了一點小手段就極度良心不安,對老婆懺悔的程度。如此可愛之人,觀眾很難不去喜歡這個角色。
可是由於愛迪生擁有名氣、掌握輿論,即便西屋電氣掌握了更好的技術,仍然難敵愛迪生;再加上為了打這場「電流大戰」,威斯汀豪斯失去了好友、公司瀕臨破產,生存本能被激發出來後,這麼古意的人也狗急跳牆,做出違心之舉了。
-讓高牆倒下吧-
你會發現, 故事中的兩方,其實都不是壞人,都沒有誰真正「有錯」,在爭奪創意、專利、商業利益的戰爭之中,愛迪生跟西屋都損失慘重,進而使用的手段就越來越偏。而結果就是誰也沒有真正的勝利!
觀賞過程中,我們不禁疑惑,愛迪生有發明的狂熱與才幹,威斯汀豪斯有資源;愛迪生有名氣,而西屋電氣有對的方向;愛迪生發明了燈泡,西屋則掌握發電機。如果兩方放下成見,互相合作的話,這件事早就圓滿落幕了。
可是他們並沒有,大家都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圍起了重重高牆;但殊不知這樣只是故步自封,把自己孤立;只要拆掉彼此防範的那道心牆,握手合作,也許是可以雙贏的。這就是人性,而這樣的衝突,也正是【電流大戰】好看的地方!
最後,愛迪生與威斯汀豪斯正式碰面,威斯汀豪斯問起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愛迪生的不禁流露出了複雜的表情,又是心酸、又是驕傲,臉上難掩著如男孩得到心愛玩具時的狂喜;而一旁聽他敘述的威斯汀豪斯,也對那種「發明家的偉大時刻」心生嚮往。其實兩人是很像的,都有著同樣的熱愛,都是著迷於發明的同路人啊!
這場戲只有「精湛」二字足以形容,班乃迪克康柏拜區精製、富有層次的臉部表情,生動地展現「回顧當時苦盡甘來」的複雜情緒,讓我都不忍把目光從他臉上移開了!麥克夏儂也是,幾個臉部特寫,就能演出他的崇拜、羨慕、英雄惜英雄的情懷。
簡簡單單兩個人的對白與表演,就能看得我熱血沸騰!雖然是個安靜、祥和的時刻,卻是給我了整部電影情緒最高昂的高潮戲碼。可見劇組與這群演員有多厲害、多會講故事!
且即便這通篇說的是跟電機工程有關的「理工科」的事情,但是電影中,發明家們對於未來世界的視野、對於理想抱負的追逐與掙扎,都讓我覺得,若肚裡沒有一定的素養、內心沒有那樣的夢想,大概是說不出如此動人的故事的!
雖然這是場沒有真正贏家的戰爭,可是我們知道,走在夢想的路上,也沒有真正的輸家(除了特斯拉之外)。
即便愛迪生輸了這場「電流戰爭」,可是後來他也因此發明了電影,今天人們才有機會在大銀幕上面看到他們的故事;至於威斯汀豪斯呢,則是在電氣工程界中得到了認可,榮獲「愛迪生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看命運是不是很有趣呢?
-強大的視覺-
在導演艾方索·戈梅茲-雷瓊,以及韓國攝影師Chung-hoon Chung的掌鏡之下,這部電影在視覺風格方面極為有特色。
你時不時可以看到一些極端的鏡位、新奇的運鏡和犀利的剪輯。例如由正上方俯視曠野中的電燈圓陣、由很低的角度仰視特斯拉抬頭看著滿天電線;片中也有許多流暢的一鏡到底、自然卻又不失張力的破水平運鏡和手持晃動鏡頭;又或者是,每當故事中有東西被電死時,就會巧妙且可愛地瞬間切到別的畫面……等,種種花俏的視覺技巧不可不謂目炫神迷,看得我是心花怒放的。
也對,這部電影的製片可是拍【刺客聯盟】(Wanted,2008)的俄國導演;攝影則是朴贊郁的攝影師啊!團隊裡面這麼多善於用特殊的視覺風格來講故事的人,怪不得【電流大戰】的視覺這麼強大!
總而言知,【電流大戰】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劇情電影!節奏明快,有時也很幽默、諷刺,而且演員的演技跟視覺呈現都好得沒話說。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看故事的人,應該都會看得津津有味的哦~
P.S.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還是有點門檻的。最好知道一些電流的基本常識,以及愛迪生、特斯拉的生平,對「電流戰爭」先有個大概的認識,觀賞本片時才比較不會那麼有距離感。
#宥影評 #TheCurrentWar #AlfonsoGomezRejon #MichaelMitnick #BenedictCumberbatch #MichaelShannon #TomHolland #NicholasHoult #WarOfTheCurrents #ThomasEdison #GeorgeWestinghouse #NikolaTesla
延伸閱讀:
【脫歐之戰】經典台詞
https://www.facebook.com/…/a.16774337022…/2404351529598679/…
【扮演著改變世界的角色-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https://www.facebook.com/…/a.16526010114…/2560008190699678/…
【電影名人堂-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https://www.facebook.com/…/a.23331224867…/2562938497073314/…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完整影評:
【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6817
【方格子】文章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d5293b6fd89780001ba64e9
「你還記得你發明出能夠持續13小時的燈泡時候,是什麼感覺嗎?」
在電影裡,由麥可夏儂所飾演的喬治威斯汀豪斯(西屋電氣創辦人)問愛迪生時的那一刻,道盡了多少對夢想、理想、科學、真理奮鬥的人們,內心最渴望又最真實的內心聲音啊!
電影的劇情發展到了此刻,我完全能夠理解這個故事的創作初衷:它並不只是單純還原威斯汀豪斯和愛迪生,兩人在歷史上因為直流電和交流電在商業發展的競爭攻防;而是兩個同樣都在追求理想,但方向和目標卻完全相反的立場,其實對科學真理探索的本質並沒有差別。
我喜歡《電流大戰》的理由,正是它對於故事核心價值的探索過程,一步步建立起以「人」為本質的故事架構,並對「科技」和「社會」兩者的意義做出論述。「你還記得那個感覺(感動)嗎?」是呀!我們何嘗不是在追求那一霎時的成就。
你也看過《電流大戰》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電流大戰》The Current War
片 長 | 107分鐘
分 級 | 保護級 6+
上映日期 | 2019.07.19
導 演 | 艾方索戈梅茲雷瓊
演 員 | 班尼迪克康柏拜區、麥可夏儂、湯姆霍蘭德、尼可拉斯霍特
產 地 | 美國
發 行 | CATCHPLAY
語 言 | 英文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加點吉拿棒: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YouTube頻道:https://goo.gl/Muo4bo
以行動贊助我們持續創作: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Pressplay訂閱專案:https://goo.gl/nsRrEB
#XXY #影評 #電影 #娛樂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 在 [ #發明燈泡的不是愛迪生|那他到底做了什麼? ] ... - 臺灣吧 的必吃
發明燈泡 的不是愛迪生|那他到底做了什麼? ] 為什沒發明燈泡的愛迪生, 卻被大家認為是燈泡的發明者 ? 雖然愛迪生的生平有很多爭議, (捧油還知道哪些呢?) ... <看更多>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過程 在 [問卦] 愛迪生除了發明燈泡之外還有做了什麼? - 看板Gossiping 的必吃
※ 引述《bbob (小海)》之銘言:
: 愛迪生是一等一的發明家
: 還說過非常的有名的話
: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努力
: 試了一千次才發明的燈泡
: 真是讓人感動
: 有沒有愛迪生除了發明燈泡之外還有做了什麼改變世界呢
愛迪生的八卦,最著名的就是「電流大戰」(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
,而且就在他的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由於他意氣用事與固執,先後被西屋電氣的
創辦人偉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與電機怪傑特斯拉(Nikola Tesla)打趴
在地上,自尊也被他對最大的投資股東摩根(J.P.Morgan)狠狠地踩在地上,
被糊了一臉大姨媽。
所謂「古有二桃殺三士,今有一文戰三者」,喚戰神必備文字:代PO、勿戰、科科
(理性、優質、勿噓)他全都用上,甚至不惜至上K島毀謗對方,想當然爾,最後落得
淒慘的下場。
1882年,愛迪生成功地在曼哈頓營運了中央發電系統,全美各地開始建造發電廠與
輸配電系統。只是愛迪生用的是110V的直流電,這種低電壓的輸送,能量損失很大。
當時最遠只能輸送到三公里內的距離,好比在台北市政府旁蓋個發電廠,大安信義
就算了,內湖南港只能說是一遍「黑壓壓」。
直到1887年愛迪生發現自己的生意竟然被一間小咖的「西屋電氣」給搶走,他驚覺
不妙,仔細研究後發現,對方用的是交流電!
交流電的好處是可以用變壓器把電壓升高或降低,而且用在電線輸電時,能量損失
比直流電少。這樣一來,就可以不用蓋很多的電廠,只要先把電壓升高,然後到用戶
附近時再用變壓器降低,這樣一來,成本大大減少,無怪乎一些電廠的廠商都轉單給
西屋電氣!
愛迪生深感交流電的威脅,本能趨使他作出反擊。他不僅召開記者會指出高壓交流電
非常危險,某人的死亡之握根本不算什麼!甚至為了讓人產生恐懼,他當眾抓來
一條狗,嘰的一聲,用交流電將牠電死;之後,更電死了馬與大象!此時,愛迪生
還設計了世界第一張用高壓交流電的電椅來處決犯人,愛迪生還故意稱它為
「偉斯汀豪斯式的處死」。當時處決的畫面大家可以參考《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裡,那位坐上動了手腳的電椅的犯人,殘忍的行刑過程讓人不寒而慄。
一位在場的記者甚至激動地高喊:「我到底看了三小,你讓我看了三小啊!」(揪領口)
對於愛迪生這種招招見血(見自己的血)、近乎不理性的舉動,偉斯汀豪斯則是沉著應戰。
1889年,他找來了自愛迪生公司離職的特斯拉。據聞,愛迪生曾對特斯拉半開玩笑說,
如果你能改善公司的直流發電機,我就賞你5萬鎂(當時特斯拉的週薪是18鎂。)
後來特斯拉認為他做到了,要愛迪生履行承諾,愛迪生就把他的薪水調到25鎂。
這一舉動惹怒了特斯拉,覺得自己受到羞辱,憤而離職。天資聰穎的他之後設計出
多相式交流馬達,並申請了專利。這項發明很快地被偉斯汀豪斯採用,愛迪生的直流電
在特斯拉眼前根本就是一跎屎渣!
有了特斯拉的交流電馬達技術,偉斯汀豪斯從此擁有了技術與市場上無可撼動的地位。
如同在WoT(World of Tank),「豹子只能黑槍,等你換上豹二就可以跟隊友去狼群了」
最後這場交直流戰爭是西屋電氣勝出,特斯拉也為自己出了一口氣。
愛迪生雖然不斷地抵毀交流電,但直流電的缺點越來越明顯。已經殺紅眼的他,失去
理智,不肯認輸,公司的生意更因他受到影響。
1892年,愛迪生的最大出資人摩根瞞著他與德國的西門子交易,將「愛迪生通用」與
「湯生-休士頓電氣公司」合併,改名為「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GE)
而且公司的總裁不是愛迪生。
這項宣佈是經愛迪生的友人告知,「看報紙才知道。」一個充滿自信的人竟然是在如此
侮辱之下離開舞台。他氣的發誓不再從事電的研究,也用低價賣出手中GE的持股,改去
投資發展如合提升鐵砂中的鐵含量的事業。後來GE股票漲了幾十倍,自己的投資也失敗
他自我安慰道:「超爽der!錢花得好過癮啊!」
在他晚年時,經濟情況不好,但是遇上兩位好友,汽車大王福特(Henry Ford)與
橡膠大亨法亞斯通(Harvey Firestone),請他當顧門口。
以上,之後的事就不再提了。至於他耳聾的原因,眾說紛云:
別人的說法是:某天在火車上作實驗,不慎引起火災,列車員一怒之後,就打了愛迪生
一個巴掌。到了下一站,他不僅被推下車,東西全被扔了出去。
自己的說法是:當時雙手抱著東西,只用手指勾著已經開動的火車車門的把手。列車員
急著伸手抓住他的耳朵將他拉進車廂內。「之後,我的耳朵嗡嗡作響。」
補充一下,他自己的說法這件事發生在1862年,但他變成聾子是在兩年前。
據說,車廂著火被勒令把儀器全都搬出是事實,咳咳...所以大家都知道事實是...。
另有此一說,愛迪生出生不久,後因患了猩紅熱,發高燒,使聽力手損。
以上。
參考書籍:
1.wikipedia
2.電的旅程,天下出版社
--
對流血一週仍然不死的生物千萬不能大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4.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6018282.A.18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