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空餘的時間都在聽podcast,從各類的節目當中吸收不少新的觀念或是獲得指引。在曾公跟梁sir的再出發的第二季 #台北市立棒球場 中,前兄弟象領隊洪瑞河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當進退兩難時,轉個彎往旁邊走,人生有時候需要轉個念」
「人生歷程,只有不計回報 才能終有好報」
洪領隊談的是當年職棒分裂為兩聯盟以及後續合併的過程,當然裡面風風雨雨,「走過才知深淺」,他談信任、談胸襟。談從對立到合作,很值得大家細細品嚐跟體會。
對應到現在職業籃球的戰場,或是任何商場上的競爭,其實他的體會都值得相關參與者參考。有時候退一步站在客觀的立場,反而能夠更看清楚全局,如果還是無法「轉個彎」前進,可以從過來人的經驗學到一些智慧,更能圓融的找到解決方案。
在近期讀到的書籍當中無論是演說大師西奈克 #無限賽局 觀念,或是哈佛企管教授史蒂芬柯維超過500頁的著作 #第三選擇 ,都非常能呼應在這樣的困境中,如何利用創造性的思維去處理問題。
當問題太過棘手的時候,先不要過度積極想要立刻解決,因為帶著情緒做出的決定,通常不會是最好的選擇。擱置最有爭議的部分,先從有共識的項目出發,跨越鴻溝、找出有爭取空間的中間派,這是 #如何改變一個人 作者約拿伯格教我的方法。
說到閱讀,也分享一個小故事。前一段時間我在粉絲團分享讀書心得時,意外收到出版社行銷企劃的訊息,她很開心我喜歡他們作者的觀念,問我還喜歡哪些書籍,說要寄給我閱讀。我說無論名人傳記、投資理財、商業管理,當然還有跟運動相關的書籍我都愛看。
不多久這位體貼的行銷企劃寄來兩本暢銷書。我也很快的把他們看完了,哈哈。除了發現自己近期閱讀的速度加快之外,也在持續分享好書的過程中,跟李笑來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一樣,升級了自己腦袋的軟體。今天編輯又LINE我說,中秋節之後要再送我幾本書。我回想當時分享閱讀心得的時候,完全沒料到有這樣的意外收穫。
談到意外驚喜,從一年前開始做podcast跑步不要聽之後,我越來越能體會這樣的觀念。很多也想做節目的朋友會諮詢我的意見,而我也曾被邀請去跟幾個團體分享做播客的心得。想在任何時間開始都不是問題,但需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你想要做podcast?這個為什麼就是西奈克黃金圈理論的核心。
如果你首先浮現的答案是:我想賺錢,我想變成網紅KOL,那十之八九可能都會以失敗收場,尤其是對於素人起家的朋友來說。
我所見到多數成功的例子都不是以商業考量為第一優先,而是一個「不管怎樣我就是想分享」的熱忱,就算沒有錢我也會繼續做下去的態度。這是在漫長的時間流當中最寶貴的禮物。做節目要造成影響力就是不斷的做下去,一直強化自己的內容,建立與聽眾之間的信任感,當你們彼此之間都為了一個共同的信仰參與其中時,就會越滾越大,如雪球般的影響力累積發生。這跟累積跑量變的越來越強的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誰又會想到,一年後我們節目成為路跑協會在2021臺北馬拉松的官方合作夥伴呢?
看到這裡,你是否開始體會洪領隊的話「只有不計回報,才能終有好報」?記得那句slogan嗎?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後來我在挑戰任何一個陌生的領域時,都是用這句話砥礪著自己。
祝福大家中秋快樂!
#也推薦瓦基的節目下一本讀什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
情緒賽局答案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核心2.0:不給答案,只需核對】
#新書上市倒數7天
隨著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上市的日子越來越近,我想是時候和大家聊聊新書的內容,讓大家知道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習。
新書仍舊以「聽核心」為對話的基底,但隨著大家的學習越來越深入,許多學習者雖然已經會運用這項基礎工具了,卻常常不知道每一個對話工具應該指向何方。
為了大家對話上的這個困境,我決定將「聽核心」往上提升至2.0版本,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將每一工具最重要的方向,清楚的提列出來,知道自己該抵達的目的在何方。
與孩子對話,許多父母都想「教導」孩子最好、最快、最不會失敗的捷徑,但那是屬於父母經歷過許多經驗才獲得的「答案」,並不是孩子「最需要的答案」,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經歷失敗」,因為唯有失敗,孩子才能得到屬於適合他們人生的「答案」。
因此,在新書中,我大力的提倡「大膽讓孩子失敗,父母用心陪伴」,唯有通過這樣的教養,孩子才能既失敗又不脫離愛的陪伴下,成為一個完整的大人。
在這教養觀點的基礎下,與孩子對話的過程,不提供孩子答案,成了很重要的起手式。
該如何在對話中,不給孩子答案?
「聽核心2.0」中的「核對──核目標」,承載了絕對的關鍵。
使用「核對」,可以將孩子的提問,透過自己的詮釋,換句話反問孩子你的疑惑,一來一往之間,就可以能不以提供答案為目標的貼近孩子。
舉個例子。
前兩日,我開車接送三個孩子回家,川川提問了我一個可愛的問題。
川川:媽媽,我們(孩子)和爸爸,你比較愛誰?
很多時候,父母面對這樣的問題,知道回答任何一方,都會讓另一方難過,因此總是習慣回答:兩個都愛。但孩子提問這樣的問題,自然希望父母能回答「最愛孩子」,當父母踏錯第一步,後面就會淪為「收拾爛攤子」的窘境,因為孩子可能因此生氣、崩潰、大哭。
面對這樣的問題,孩子心中自有期望中的答案,但他們的期望歸期望,父母不需要刻意去滿足他們的期望,父母最該做的,是藉由這個問題,去瞭解孩子心裡真正的想法,並且引發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覺察(如果這個問題對父母而言很殘忍,那麼也該讓孩子試著面對同樣的問題,讓她們體會這份殘忍,孩子才能啟動思索)。
我以「聽核心2.0」中的「核對──核目標」作為對話的核心來示範。
我:在我回答之前,我想先知道,你希望我回答最愛你們,還是最愛爸爸?(讓孩子自己體驗這個問題的兩難處境)
川川思索了一會兒:你如果只說愛我們,爸爸會傷心,但如果只說最愛爸爸,我們也會傷心,所以……
我:所以……該怎麼辦呢?
川川:所以你應該要說「都喜歡」。
這是川川經歷思考過後的答案,因為是她經過設身處地之後,選擇的答案,因此當我回應相同答案時,她不會再起情緒波瀾或反感。
我:我也是這麼想的,你和爸爸,都是我的最愛,很難選擇。我本來很擔心如果我說「都喜歡」你會生氣,覺得我不夠重視你們呢,會嗎?(針對我原本的擔憂,再進行一次核對,藉此更貼近川川的內在)
川川:還好啦,只要你跟爸爸不要太相愛就好了。
我對川川的這個回答,感到好奇了,因為這句背後,彷彿藏著川川的擔憂。到底是什麼擔憂,還需父母更進一步核對。
我:如果太相愛,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嗎?你是不是擔心什麼?
川川:當然啦,如果你們太相愛,就沒有空來愛我們啦。
我:哦,原來是這樣呀,你擔心我沒有空愛你們,不是討厭爸爸呀。(核對)
川川:當然不是啦,我也很愛爸爸的。
我:那怎樣的表現是太愛爸爸,怎樣的表現是剛剛好的愛?這好像有點難。(核目標:要做哪些事孩子才能安心?)
川川:不會難啦,你只要記得不要只顧著跟爸爸講話,而不跟我們講話,這樣就好了。唉唷,意思就是,你如果想要跟爸爸聊天,也要記得跟我們聊天,這樣就是兩個都愛了。
我:哦,這很容易,我做得到。
川川一個小小的提問,我藉由核對,貼近川川的內在,也回應孩子的焦慮,更協商出未來面對這個課題的辦法。
對話就像是進行一場小小的實驗,放入反應劑(核對)後,不停觀測化學式的反應與變化,而目標就是分離出最原始的元素(渴望)。
日常生活,如果父母皆能以此作為對話的底韻,親子間就能時刻有所連結。
🔥 12/25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上市
https://reurl.cc/A8Vj8p
🔥 送自己聖誕大禮《許榮哲的故事課》線上課
https://reurl.cc/N6vl2Q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李儀婷「愛的賽局理論‧親子教養工作坊」
唯有父母體驗了愛
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
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
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
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
情緒賽局答案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地球生活了五年的時候,我開始覺得,自己降落到不對的地方了。當時一定是錯過站。
我在同物種間老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我這個人,明白人類表達的字字句句,卻沒辦法掌握語言的奧祕;我這個人,與人類同伴有相同外表,但基本特性大有所異。
我家的庭園裡,搭了座色彩繽紛的帳篷,往一旁斜去。我會坐進去,在這艘太空船裡,攤平眼前地圖冊,忖度怎樣才能發射,帶我回去名為家鄉的星球。
如果我百思不得其解,就轉而詢問少數幾個可能真的懂我的人。
「媽,有沒有什麼人類的使用說明書啊?」
她瞅著我,眼神茫然。
「就是⋯⋯像指南那種,解釋人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我不是很確定——從表情推論出內心真實感受從來就不是我的強項,以前不是,現在也不是——但在那個瞬間,我應該是看到我媽媽的心,碎了。
「沒有耶,小蜜。」
不合理啊。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書,幾乎包羅了這浩瀚宇宙其餘的萬象,竟沒有一本可以告訴我怎麼當人;沒有一本可以指引我怎麼準備好應對這世界;沒有一本可以教導我看到悲痛的人怎麼將手臂環放在對方肩上安撫,怎麼在別人笑的時候我也笑,別人哭的時候我也哭。
我知道當初被放在這座星球上,必定有什麼理由。隨著時間推移,我愈來愈能掌握自己的心理狀態,對科學也愈來愈有興趣,最後我終於發覺:就是這個了。我應該要寫出一份我匱缺好久的說明書——用來向我這種不懂人類的人,解釋人類是怎麼一回事,或許可以幫助那些以為自己懂人類的人換個視角看世界。局外人的人生指引。就是這本。
著書的目標並非一直看似明確,有時似乎遙不可及。我還得閱讀蘇斯博士的作品,努力精進普通教育的高級程度;閱讀虛構故事其實讓我畏怯不已。不過,憑著我腦袋的獨特運作方式,以及對科學近乎狂熱的喜愛,人生其他方面的闕漏,我幾乎都得以補足。
請容我好好解釋。我從不覺得自己正常,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正常。我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注意力不足過動(ADHD)、廣泛性焦慮症(GAD),病症全加總在一起,身為人的人生可能並不好受。這種感受確實常有。有自閉症,大概就像玩電動沒有主機,做菜沒有鍋碗瓢盆,彈奏音樂沒有音符。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有ASD的人比較不善處理,難以理解:通常我們無法過濾所見所說,很容易就不堪負荷,還會舉止奇特,旁人可能因此忽略我們的天賦,不予理睬。我會狂敲桌子,發出尖銳古怪的雜音,還常常抽搐——是不定時襲來的神經不自主抽動。我在錯誤的時機說錯話,電影播到悲傷的片段時我笑出來,播到關鍵的劇情時我問個不停。而且我老是離情緒崩潰不遠。要知道我的心理怎麼運作,不妨試想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我的心理狀態,就是那顆網球,從這方到那方,來回往復,彈跳得愈來愈快,上下上下,左右左右,位置不斷變動。然後,倏忽之間,出現變化。一方球員打滑,發生失誤,或打出比對手更聰明的球路,網球旋啊旋,失去控制。崩潰開始。
這樣的生活儘管教人沮喪,但也完全是種解放。不屬於這個世界,也代表你處在專屬於你的世界——在一個可以自由訂立規則的世界。除此之外,隨著時間流逝,我逐漸了解神經多樣性這種非比尋常的混合狀態,也是一種福氣,那其實就是我的超能力,讓我配備了快速、有效率、能徹底分析問題的心理利器。ASD意味著我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沒有先入之見;焦慮與ADHD則有助於我迅即處理資訊,讓我在百無聊賴與極度專注之間用力蹦跳,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情境後,得以在心中一一推演出可能遇到的結果。我的神經多樣性衍生了如此多個身為人類有何意義的問題,但同時也賦予我力量,獲取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尋覓這些答案的方法,在人生中一直給予我至高無上的喜悅:正是科學的力量。人類模稜兩可、時常自相矛盾且難以理解之處,科學清楚明瞭,值得信賴,不會說謊,不會遮掩話中真意,也不會在你背後說閒話。七歲時,我愛上叔叔的科學書,這種直截、具體資訊的來源,我在其他地方就是找不到。每個星期天,我會前去他的書房,沉浸在科學世界中,彷彿壓力閥釋放之感,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找到東西解釋我最深的疑惑:與我同為人類的其他人。在這個拒絕提供確定感的世界中,我持續尋覓確定感,科學則向來隨侍在側,是最堅貞不渝的同盟、最忠誠可靠的朋友。
而且現在,科學這面透鏡成了我觀看世界的方法,我在人類星球探險時碰上諸多人類行為,都可以用科學解釋這些行為之中最神祕的面向。科學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晦澀難明,專業門檻太高,卻也得以闡明最至關重大的事物。比起舉辦團隊打造的活動,癌細胞可以教導我們更多有效合作的真諦;對於人類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我們體內的蛋白質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機器學習機制可以協助我們做出更有條有理的決策;熱力學解釋了在生活中建立秩序的難處;賽局理論為社交禮儀指引了一條康莊大道;演化論說明了我們彼此的想法為何如此迥然有別。我們藉由理解科學原則,得以更深入了解生活的本質:恐懼的來源、人際關係的基礎、記憶運作的方式、意見不合的原因、起起伏伏的感受、個人獨立的程度。
世界關上了面對著我的門,但科學一直是把金鑰,為我解鎖那道門,我相信,科學必須闡明的內容,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舉足輕重,無論是神經典型(neurotypical)、的人,還是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t)的人,如果想更了解人,其實就該透過科學知道人如何運作,了解人體及大自然運作的模式。我們大多數人對於生理機制與物理化學作用的認知,只來自課本圖表的粗略印象,但每種機制與作用皆包含了特性、階層、溝通結構,在在反映出我們日常生活中體驗的一切,也有利於闡釋。只學其中一種,不學另一種,就像是閱讀一本頁數少了一半的書。科學界定了人性以及我們所處的世界,若能更深入釐清科學,必有助於理解自身以及我們周遭的一切。面對各色人事,我們通常仰賴本能、揣測、假設,科學卻有助於撥雲見日,提供解答。
我以前得將人與人類行為當作外國語言來學習,因此認清,原來稱自己外語流利的人,也並非必定能淋漓運用所有詞彙與通達所有文意。我深信,這本我不得不為自己撰寫的使用說明書,有助於各位釐清構成人生經緯的人際關係、社會環境、進退維谷的窘況。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主宰我生活的就只有一個問題:如果你不是天生就能與人建立連結,該怎麼辦?我無法憑本能體會到愛、信任、同理心,但我迫切想要感受到,所以我成了自己科學實驗的活體受試者:測試那些能讓我成為人類的話語、行為、想法,若無法成為人類,至少,也能成為同物種之中能自理生活的成員。
我在追尋這份目標時,一直以來都很幸運,家人、朋友、老師都很照顧我,不吝給予愛與支持(有人則吝惜給予愛與支持,各位之後會讀到)。由於我在人生享受到各種禮遇,希望在此分享自身經驗,告訴大眾,以「差異」為出發點的話,哪些事情可能辦得到,哪些事情可以達成。我得的亞斯伯格症(常與高功能自閉症混為一談),反而讓我變得太「正常」,不像刻板印象中的自閉兒,又太特別而不像神經典型人,因此我將自己視為溝通大使,為這兩個我所處的世界搭起橋梁。
我也知曉,改變人生的要件,就是察覺到有人看見我,有人理解我,要意識到自己是人,有權做自己:事實上,是有責任做自己。人人皆有權與他人連結——心聲有權受到傾聽,言語有權受到重視。尤其,那些本質上與本能上都難以與他人連結,又為此拉扯撲騰的人,更是如此。我期冀透過本書所述的經驗與想法,得以強調我們身為人皆有共通點的重要,並提供找出共通點的新鮮方式。
是故,我誠摯邀請各位,和我一起踏進這個由亞斯伯格症、ADHD交織而成的怪奇世界。待在這個世界,固然感覺怪異,但想當然耳,絕對不會沉悶。記得帶上筆記本,把你的耳機塞進包包——耳機倒是很少離開我的耳朵,我對外在世界感官超載(sensory overload)的時候,耳機能有效替我阻隔紛紛攘攘。而有了這副耳機,就代表你準備好了。起而動身吧。
摘錄自《#人類使用說明書》作者序/卡蜜拉‧彭(Camilla Pang)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覺得自己不是地球人的人,不只我一個。只是說,作者用科學理解人,我習慣使用心理學去貼近人心。
後來我發現,其實連地球人本身,都覺得人生很難。也有不少地球人,並不適應地球人自己建構的文明。這現象,有時讓人感覺荒謬,但又衍生出許多讓人感覺悲傷的故事。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書,知道擁有自己目前內在的心靈,那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
ps. 這本書今天晚上9點半會進行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以上文字摘錄自
《#人類使用說明書》
關於生活與人際難題,科學教我們的事
博客來 https://bit.ly/2UL8LAY
大 塊 https://bit.ly/331aGFM
誠 品 https://bit.ly/2ISQHT4
金石堂 https://bit.ly/2UKBPbC
讀 冊 https://bit.ly/35KCP62
Momo https://bit.ly/3lJfS8K
大塊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495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情緒賽局答案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最近我讀到一本很棒的書,書名叫做《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它的作者呢,是查理蒙格,查理蒙格是誰呢?他是巴菲特的合伙人,甚至你要說他是巴菲特的老師也不為過。
在這本書裡面,除了蒐羅他面對投資的很多很多的想法跟智慧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分享了很多他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的很多至理名言。
在這本書裡面談到很多的觀點,其中有一個觀點特別吸引我,這個觀點叫做「多元的思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哦~「當你手上有錘子的時候,你看什麼都是釘子」。
其實呢,這是一般人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經常有的習慣,如果要我用自己更習慣的話說,我說這就叫做「路徑依賴」。
因為你過去的經驗、過去的認知、過去的理所當然,你就會把眼前的事情簡單化,或單一化成為你認為的樣子。
所以呢,你可能就會發現,有時候我們面對這世界,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不是去瞭解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是去責怪這世界為什麼跟我想的不一樣,一定是別人出錯了,一定是這個世界出錯了。那顯然這樣的思維方式,就不符合多元的思維。
如果再用更白話的方法說,所謂的「多元思維」,就是你開始看見很多事情的「可能性」;這世間絕對的真理只有老天爺知道,而所有的事情,只要是屬於人的,都是辨證的結果。
所以呢,查理蒙格就認為,一個人越成熟,他就越少去爭論事情的對錯是非;他反而會把精力放在那這樣的一個觀點,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前提底下,所造成的解釋?隨著觀點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解釋就會不同。
你看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最常脫口而出的就是「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如何」,聽出來了沒有,裡面的關鍵字就是「覺得」跟「應該」,而這份覺得跟應該,它有很強烈的價值判斷、道德判斷。
然而麻煩就在這裡,當你對任何事情已經有價值判斷,或道德判斷的時候,你已經註定聽不進相反邊的聲音,或者是其他跟你想象當中不一樣的聲音。
這一點呢,在越年輕的朋友身上,他是越明顯的,彷彿世界上的任何問題,都有單一而且絕對的標準答案,而沒有任何模糊的空間,這似乎聽起來是蠻有情懷的生命狀態。
然而事實上,放到真實人生裡,有很多沒辦法跟人協調,沒辦法跟人合作;或者是活得很不快樂,沒辦法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它的關鍵原因都在這裡。
就像我自己常常打的比方,就是回想我們的學生時代,當你在解一個習題的時候,你已經解出答案了,而在此同時,你幾乎已經不會,再對這個問題去做更深入的思考。
所以為什麼查理蒙格認為「多元思考」是這麼的重要?不管在投資領域裡面,任何一切都是變動的,其實在人生裡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就讓我想到,在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裡面,我談到一個人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有四個必備的能力,其中一個就叫做「做決定」的能力。
所謂的「做決定」,並不是一個習題,找到一個絕對標準正確的答案,而真正會做決定的人,他是知道怎麼樣跟不確定共處;當前提條件改變,而我對應的決策跟行為就會隨之而不同。
然而放大一點來看,在你的人生裡面,你面對很多決定的時候,你是想要找到標準正確的答案?
還是你有一個前提假設,就是如果條件是如何,我就如何;但是如果條件不一樣,我就要做相對應的調整,哪一種比較符合多元思維的模型呢?
如果再說白話一點,我邀請你,當這一段內容聽完之後,回到自己的生活裡去覺察,你是不是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你就會脫口而出那種「我覺得」或「應該」這樣的一個句型?
如果你是的話,那你真的要好好的學習什麼是「多元思維」,特別是「做決定的能力」。
因為這世間沒有標準正確的答案,而所有暫時的答案,或者是階段性的解決方案,都有它的前提跟背景,投資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啊!
所以呢,最後跟你分享查理蒙格他說的一句話,他說:「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這也呼應了我常常說的一句話,叫做「活出你想要的改變」。
其實啊,面對我們的生涯,它就是一個沒有確定規則的無限賽局,在這個賽局裡面,所謂的輸跟贏,都沒有客觀的標準。
在這個賽局裡面,只有一個指標,叫做「你要能夠繼續玩下去」;再說一次,投資是如此,其實人生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要在自己的人生賽局裡面,能夠繼續玩得下去,玩得開心的話,那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我的【過好人生學】這一門線上課。
在這一段時間,我們推出了季節限定的優惠,在今天晚上6月12號的晚上12點之前,只要你加入這門課,你就可以用1413的優惠價來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讓【過好人生學】陪伴你一世一生,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相關的內容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請你千萬不要錯過,我們在今天晚上12點之前的季節限定優惠,讓我們陪伴你一世一生的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NRwHZqC1yg/hqdefault.jpg)
情緒賽局答案 在 賽局理論| 用“囚徒困境” 看中美關稅大戰【尼歐充電站】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創意思維# 賽局 理論#尼歐充電站『 賽局 理論』被認為是20世紀經濟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囚徒困境』是 賽局 理論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 ... ... <看更多>
情緒賽局答案 在 大大長知識|情緒賽局 - Facebook 的必吃
每週一大大長知識#下方留言抽新書你肯定知道,每個決策的背後都潛藏「 情緒 」。想找老闆討論提案還要揣摩他的心情好不好!如果 情緒 是可以預期的、理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