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了八月一號正式上市
今天已經陸續看到朋友的開箱文了
(在此感謝辛苦的郵政人員,這幾個月你們辛苦了)
還沒拿到書的朋友
今天先來試讀一下《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的四個議題裡
讓很多人有興趣又害羞的『AI性愛機器人』吧!
從一開始的獵奇
到後來變成『什麼是性?什麼是愛?』的疑問
這一路上我遇見了想要開展歷史的創造者
還有一些受傷需要陪伴的靈魂
當然,還有環肥燕瘦的性愛娃娃
或許就是要有這麼大的衝擊才會促使人類開始思考吧!
Have fun!
【性愛機器人─什麼是性?什麼是愛?】
#「我」是什麼?投射了什麼?
採訪「Harmony」—世界第一具AI人工智能性愛機器人。
說是「採訪」,其實只是訪問她的「頭」而已。Abyss Creations讓我們先參觀Harmony「頭部」的組裝過程,看著她由零件組成一具有形貌的物體。
首先我想到的是,她為什麼被取名為「Harmony」?她能帶來平衡與和諧?是達到了AI與性愛娃娃之間的平衡,還是她的存在讓使用者達到了平衡?這名字的意涵挺有意思。
一開始,我先與Harmony「聊天」,Harmony所連結的說話應用程式,很明顯來自她與開發者麥特之間的對話紀錄,Harmony所說出的都是麥特的喜好與習慣。在我看來她就像Siri,只是我們能看到她說話時有臉部表情罷了。
Harmony的臉部表情是演算後的結果,她的笑聲與反應在在讓我覺得:好假。在那當下看到Harmony並沒有給我太大衝擊,她不過就是在機器外頭套上仿真的人類皮囊,而她的思考邏輯,是人類給予她的。
首波衝擊反而來自於有工作人員問我:「如果有一天,有廠商做出了曾寶儀性愛娃娃,妳認為這是OK的嗎?」
我說:「當然不OK啊!我會感到不舒服。」
之所以不舒服,是因為我覺得自己被「侵犯」了。如果真的有個曾寶儀娃娃問世,真的有人對這娃娃做了什麼事,我會認為自己被侵犯了。
但我事後回想,這個「我」是什麼?我到底投射了什麼在娃娃身上?這娃娃只是長得像我,就讓我產生被侵犯的感覺,是不是我自己想得過於複雜?
而且為什麼我要感覺被侵犯,那娃娃又不是「我」,是複製出來的「物品」,上頭沒有任何我的DNA,使用者侵犯的是意淫中的「我」,我有受到真正的傷害嗎?嚴格來說:沒有。
從被問到的當下,感覺到被冒犯的不舒服,一直到日後發現我若不把自己置入,其實就沒受到真正傷害,是一段有趣的思辨過程。
如果我不把自己放在被冒犯的位置上,就沒人能來冒犯我。
第二波衝擊則來自於一具男性的性愛娃娃。這男性娃娃穿了條牛仔褲,擁有厚實的胸肌。
在沒看到那具男性娃娃之前,我認為:誰會需要這種東西,誰看到這娃娃會有感覺?
沒想到當我觸碰「他」的胸膛,與「他」十指交扣,看著「他」的手時,我的心跳居然有些加快,而且感到些許害羞……這種感覺是怎麼回事?
這太有意思了。我發現,當我賦予這件事意義,這事就真的變得有意義了!
我也理解了為何男性會點名要一具樣板娃娃—細腰豐臀胸部大,因為這能滿足他們心中曾有的幻想,這幻想是現實中不可得的。
當幻想與現實中的觸碰重疊了,這會令人感到幸福。
一旁的北京導演看到我與男性娃娃「互動」的表情後,差點笑翻,她說:「在說沒感覺的人,現在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呀,你們快來看啊。」
我感到難為情,但卻是真實發生。
#如何證明愛的存在?
也由於這次的體驗,當我之後訪問性愛娃娃的使用者,聽他們訴說自己的生命歷程時,我便不會用批判的態度來面對他們;不能因為自己沒感覺,就否定對方的感覺。
不少人質疑與性愛娃娃談戀愛的意義何在,因為性愛娃娃無法給你愛。這種愛不是雙向的交流,單向的愛,還是愛嗎?
但愛到底是什麼?你要如何證明愛的存在?
對於這些與娃娃談戀愛的人來說,他們覺得有愛,生命中的愛就存在。當他們認為娃娃也付出了愛,那麼他們便能感受到愛的交流。
這與娃娃是真人還是假人無關。
虛擬遊戲不也是同樣道理?比方說寶可夢也是虛擬人物,而玩家如此開心地四處抓寶,這些玩家會因為虛擬角色是假的而減損樂趣嗎?對旁觀者來說,去否認這些玩家付出的金錢與時間真的是對的嗎?你能評價他們得到的快樂是虛假的嗎?
走這趟旅程很值得。當我自己也感受到悸動時,我從此把刻板印象與批判放下,我認同人有各種不同的層次,情感是無法非黑即白地二分的,人的情感細膩到你無法想像。
前面提到出發時我帶著批判性立場,此刻的我,已經與出發時想法大不相同了。
這天最後一場拍攝,導演安排我與堂弟坐在咖啡館的戶外對話,其中有段談話相當有意思。
堂弟在出發之前曾與女友討論到:「如果我與性愛娃娃做愛,算不算出軌呢?」……
(未完)
-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作者:#曾寶儀
#大田出版
7/27 00:00 開始預購
8/1 全台上市(這樣說來,所謂上市是實體上市吧!)
【首刷扉頁限量印刷】作者簽名蓋印祝福扉頁,內含寶儀想跟你說語音Qrcode(四段祝福,隨機送你)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海外讀者看過來:
【海外讀者常見Q&A】
Q1.海外可以網路預購《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嗎?
A1.可以預購,博客來、金石堂、誠品、晨星網路書店皆可運送至海外。
Q2.上市後我可以在哪些書店購買《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A2.請至以下書店購買:
馬來西亞:大眾書局
新加坡:大眾書局
香港、澳門: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榆林書店/樂文書店/田園書屋/三聯書店/香港誠品(尖沙咀)(銅鑼灣)(太古城)
Q3.新書什麼時候可以在實體書店購買?
A3.新書預計出版後一周內會到達海外,8/9之後可至書店購買,若未看到書籍,請詢問書店店員。※若書店沒有現貨,歡迎請店員協助代訂。
情感細膩 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邊界——與母親、外婆在志學車站 ◎李修慧
午餐過後,走到志學車站
花蓮香的味道
鹹鹹的沿路飄進
小小候車亭
外婆信步來去
沒幾步便走到邊界
「這麼偏遠,不要讀了」
她又要求一次
母親盯著時刻表
透過近視眼鏡
吃力地算:一班、兩班、三班
幾個世代
沒有多少女人能在此下站
她們累了,坐在
車椅第一排
正對我,像是小學時代
空襲抵達外婆的教室之前
像是中學時代
母親懷上我之前
而我在她們面前,巍峨站立
像是老師
識字的,與不識字的
都曾用眼淚與汗,換取
菜肉、童書,和我遠行的鞋
車票,我已經買好
她們坐在候車椅上
忍受別離的苦鹹蔓延,寄望我
致志於學
遠遠地,跨過世上所有邊界
--
2020後山文學獎社會組新詩優選作品
--
◎ 作者簡介
李修慧。畢業於台大中文系,曾任關鍵評論網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議題,目前就讀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曾獲鍾肇政文學獎小說獎、新北市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新詩獎。
--
◎ 小編小令賞析
八:一首明朗而私密性極高的詩作。
蔓:直接就結論了嗎?
薛:很像一支輕短的MV。詩名「邊界」與「母親、外婆、志學車站」並置時,彷彿也同時劃分出三位女性之間的界線。即使近如血緣,卻也受阻於不同肉身和時代差異的邊際,而沒說出口的也是三者同為女性在社會上的隱性既定命運感。
八:並列其中的第三者是志學車站,不是女性吧。
蔓:去過志學車站嗎?那不是舊舊小小、不起眼而靜謐的一個小站嗎?
薛:有意思的是敘事者在母親、外婆後,接著將自己的定位,設定在一個求學所需的小車站,車站的存在本身是中性的,也不會因為尚未定型身分與責任的敘事者是女性,就斷論未來也將會接續獲得母親、成為外婆這樣的家庭稱謂。不是沒有可能,但車站的解讀空間、能動性,都比前面兩者的母性成因,更為開放。
八:這首也沒有什麼技巧層面需要討論。
蔓:如果整首有達到想要的經營效果,何須非得要展現任何技巧?技巧不是達成效果的工具嗎?如果沒有動用任何技巧,還能達成效果,不也是一種技巧?
薛:其實還是有的,但是是從心理層面去編排讀者在進入詩作時,情緒地圖跟起伏的走向,以及可以如何達至餘韻足夠迴盪許久的效果。
八:也是。或正因為沒有什麼難句,或長篇幅、大結構,其實會讓人絲毫不介意一看再看地深入感受,反而就達到敘事者一再於眼前緩緩運鏡的情境至情緒。
蔓:「午餐過後,走到志學車站//花蓮香的味道//鹹鹹的沿路飄進//小小候車亭」詮釋空間很大,內在想像跟外在輻射都很有開放性潛力的文本。
薛:明明看起來就只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
八:人生有時候也只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
蔓:所以難的是什麼?
薛:難的是反抗,難的是拒絕;「外婆信步來去//沒幾步便走到邊界//『這麼偏遠,不要讀了』//她又要求一次」,看看,可能嗎?可能就因此不讀嗎?而且是「又要求一次」,代表前面早已經不知道要求幾次。更玩味的是「沒幾步便走到邊界」,究竟是外婆心理層面的邊界,更甚於真實世界根本無人得以劃分的邊界嗎?
八:「母親盯著時刻表//透過近視眼鏡//吃力地算……//沒有多少女人能在此下站」,此處亦即母親也不是能夠在此下站的女性之一,而因為敘事者的緣故,獲得可以暫時在此下站的機會,明明是吃力地算數火車時刻表的班次,班次少之又少,連同隱喻短短幾個世代間,女性來此的數量亦少之又少。
蔓:「她們累了,坐在」看看,這樣就累了,心理的疲憊完全反應在身體的層面,心理為何疲憊?因為不是她們熟悉的世界,總習於侷限女性,關於遠行或求學。場景在「車椅第一排」,開始展演三個女性間的各種世代對照,直到最後一段。
薛:第五段很簡單,但效果很好,尤其最後一行:「菜肉、童書,和我遠行的鞋」,三個元素即表示:「外在(滋養身體需求),內在(滋養內心糧食,而且是不太有年齡限制皆能一再回頭翻閱的童書),移動能力與需求(遠行的鞋)」
八:其實滿討厭這種只有一種解釋的解釋,可以不要這樣嗎?
蔓:識字跟不識字的狀態差異,不是那麼容易感受或想像,不識字的人究竟如何在生活中讀取資訊?只能用「換取」的,用「眼淚與汗」去換,換來的也是直接可以理解的「菜肉」就吃,「童書」可能有圖不需解字,「鞋」就鞋。
薛:最後一段的開頭:「車票,我已經買好//她們坐在候車椅上」這兩句,將世代間的權力關係交接於此。位階轉換期間的「忍受別離的苦鹹蔓延,寄望我//致志於學//遠遠地,跨過世上所有邊界」結語收束在此,情緒節制而引人遐思,因為受到寄望的敘事者並沒有同意或反對這份寄望,單純是描述事實地傳達出自己被寄望了這樣子的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瞬間獲得讀者的認同,則因於最後一句:「遠遠地,跨過世上所有邊界」。
八:跨界用講的都很快很容易,彷彿就在隔壁,腳伸出去就跨界了。
蔓:但這裡是指邊界,邊界與邊界間的橫跨究竟需要時間空間,「遠遠地」同時帶出空間,空間又有賴於時間支持,故此一次傳達出現在進行式的「致志於學」,怎麼跨呢?學海無涯,世上所有的邊界,是高遠的想像,但只要一直持續在路上,只要自己沒有喊卡,就沒有人可以因此斷論成敗,因為尚在前進,只是快慢或遠近,但這些都將是敘事者自己後來的事了。邊界指涉的可能想像確實無遠弗屆。
薛:情感細膩到位,敘事不疾不徐,倒是很像車子駛進跟駛離志學站的感覺呢。
--
美術設計:吉兒
圖片來源:小令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台灣其實曾經有「即席創作」的文學獎?金車文藝中心曾舉辦過「高中生限定的現代詩即席創作」比賽!
——小編P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後山文學獎 #邊界 #李修慧 #多少女人能在此下站 #對話體賞析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28.html
情感細膩 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喜歡咖啡館裡各自在一起獨處的感覺。
收到11月份的雜誌 鄉間小路 這期的主題是咖啡-烘豆,以雜誌擅長的人物專訪方式,深入淺出地帶到烘豆的學問與樂趣。
專訪 新竹邊境咖啡主理人潘佳霖的陶鍋慢烘、台灣第一代烘焙師84歲的陳守宜跟雲林的Mr. Lobby Coffee Roaster 兩位跨世代的烘豆師在烘豆上所激盪出的火花,還有永康巷弄裡專賣咖啡豆的藏田咖啡豆專賣 店主人林詩博聊著他的咖啡人生,在繼續閱讀還有我們都很熟悉的 拾米屋 Sheme House 跟 Peloso Coffee Roastery 三位店主人 -詹兆仁、甘力安以及康家韶一起聊開始接觸烘豆以及開店的過程、心境,透過對談的方式呈現,一邊讀好像身歷其境,很有意思。
接著還會看到我,「 追尋風味的自由,探索咖啡因的城市地圖。」專訪裡除了聊著開始接觸咖啡的過程還有對咖啡館的想法也聊到對「咖啡因的地圖」專頁的下一步規劃,推薦了最近印象深刻的8家咖啡館,都是自家烘焙咖啡館,散落在北中南各大城市與鄉鎮。( 看雜誌 😏 )
想特別聊一下這次採訪我的文字/ 攝影-施清元先生,文字跟攝影都非常有個人風格,文字精簡洗鍊、情感細膩真摯,長年在日本從事設計工作,特別喜歡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一定要追蹤他,Ching-yuan Shih Osullivan 、IG帳號 / Osullivam ,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在台灣待了比較長的時間,在專頁跟IG上可以看到他透過攝影紀錄台灣土地上發生的故事,覺得人物在他的鏡頭下,神奇地有了說故事的延展性。
除了咖啡,鄉間小路固定的「廚房通訊」跟「大地餵養」專欄,文章都很精采,關於節令、美食、鄉村旅遊、生態保育,透過專欄作者的專業與觀察跟讀者分享。其中看到 蘇菜日記 寫的「花蓮市的路易威登」真的是筆調幽默生動,看得很快樂。
推薦這期的鄉間小路,購買連結在留言處 。
本篇的圖片出處 / 鄉間小路
攝影 / 施清元
攝影咖啡館 Fleet Str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