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來信詢問說他有膽囊息肉,應該如何追蹤?我來說明一下:
膽囊息肉在一般人群中的罹患率為 1%~7%。
息肉可分成四種:
1️⃣膽固醇息肉 這類佔的比例最多,膽囊息肉超過一半是膽固醇息肉,這是因為膽固醇代謝異常堆積在膽囊壁上形成。
2️⃣發炎性息肉 顧名思義是因為膽囊慢性發炎性形成。
3️⃣肌腺瘤 膽囊內壓過大造成膽囊壁結構異常,肌肉層增生而成。基本上沒有惡性的疑慮。
4️⃣腺瘤 可以說是比較惡性的息肉(被認為是癌前病變),有一半的腺瘤合併有膽結石存在。
Q : 息肉會變成癌症嗎?
A : 絕大部分中等大小的息肉(0.6〜1公分)都表現為良性的自然進程,但有少數惡性腫瘤性息肉直徑不到1公分(這很罕見我是沒遇過)。在幾項大型研究中,大於1公分的息肉明顯增加發生腺瘤的可能性,癌變的機率開始增加,若大於1.8公分會是膽囊癌的機率就更高了。
Q: 膽囊息肉會長大嗎?
A: 統計起來平均追蹤三年的時間,有6.6 %的息肉會長大,雖然變大的機率很低,但仍有可能。
Q: 超音波可以區分息肉是良性或惡性嗎?
A: 不容易。杜普勒超音波是可以協助判斷是否為腺瘤,不過大部分的息肉用超音波不易區分是否有惡性變化,大多是測量大小推測,有懷疑惡性腫瘤時,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Q : 飲食上要注意什麼嗎?
A :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膽固醇息肉跟飲食中的膽固醇有關,避免高油飲食應該是合理的,尤其有許多人還合併有膽結石,應多留意是否血脂肪過高。
依據息肉大小有以下建議:
☑️大於1公分,應考慮膽囊切除。
☑️0.6~1公分,建議開始每 3~6 個月超音波追蹤 1 次,如果息肉大小未見增加,隨後可每年追蹤 1 次 。
☑️一般檢查偶然發現的無症狀且直徑小於0.5公分的息肉,不追蹤似乎也是合理的。
最後要提醒的是,息肉和結石常常同時存在,有時候超音波很難區分是否有大息肉混在裡面,臨床上也有膽囊腫瘤被誤認為結石的案例,所以不確定時,多做幾次超音波是必要的。以上是一般原則,合適的追蹤方式還是要跟您的醫師討論喔!
~歡迎自由分享~
台大校園杜鵑花季開始嘍!
息肉大小 在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哪些才是真正危險的 #息肉?◑
►大小等於或大於1公分。
►不論大小,顯微鏡下看到有「絨毛」成分,且超過整個腺瘤體積的20%以上。一般病理報告如果出現「管狀絨毛腺瘤」或「絨毛腺瘤」,就是屬於這類。
►不論大小,顯微鏡下看到有「重度細胞異型」者。(這類病灶有時候會被歸類為「原位癌」)
息肉大小 在 大小約0.2-1公分之間。有時候,膽固醇息肉會脫落 - Facebook 的必吃
由於膽囊腺瘤與膽囊癌有很密切的關係,需特別注意息肉的大小與病患的年紀,息肉大小超過1.2公分可能已有局部惡性變化,超過1.8公分,可能已經是侵入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