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實在是太太太幸福了!
要學習新技能、新語言,或是想提升本來就會的技術,
都可以線上學習,透過手機、iPad、電腦,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在這資訊爆炸,疫情又尚未減緩的日子裡,線上課程的發明真的太方便了!!
今天要告訴大家好康的資訊~
PressPlay Academy 這次舉辦了一個【設計救世界!13 主題,朝聖各路大神】的專案!關於設計的大小事,提供三大領域:繪畫、提案、生活設計。總共13個老師,23堂課程免費試閱,我們可以找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試閱試聽後再決定要不要進一步購買課程學習!
試閱後我自己最感興趣的是這2堂課程:
📖 畫出迷人風格 | iPad電繪Procreate插畫課/YUANCHi
試看兩個章節後,覺得教學很仔細,
可以學到procreate的工具用法,上色技巧。
📖 用手機出好菜 ! 90 分鐘帶你拍出食物美照/舌尖上的攝影師 Nick
雖然我有相機,但是現在真的很懶得帶出門了,
加上手機相機又越做越好,
而且絕佳的拍照moment總是刻不容緩!
我現在立刻、馬上就要捕捉眼前的風景,
真的來不及把相機從包包拿出來,
再把鏡頭蓋打開,調整光圈大小、快門速度...
最快的還是手機,所以學習手機攝影是現在的趨勢啊~
老師的基本概念和實際示範,
可以讓我們從攝影大災難,變成攝影小天才!
不管你是一心想轉職的職業倦怠者,
或是剛畢業覺得前途茫茫的待業者,
還是在家帶小孩整天只能追劇的家庭主婦/主夫,
這是免費的,推薦大家可以培養自己的新興趣,
學習新事物也能為生活帶來一些快樂喔。
會不會你上了課之後,
超有天份,甚至成為那方面的自由工作者?
誰知道呢,我一開始也是個一般上班族,
一邊當薪水小偷,一邊開啟自己的興趣,
沒想到就這樣變成插畫工作者了。
等等,幻想泡泡我先幫你戳破一下,
不是說上了課就一定會變強喔!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聽過吧?
但無論如何,學習新事物我覺得都是很棒的事!
好的,看完上面的文字,
我已經認證你的學習心態有80分了(蓋章
來吧,連結給你,我們來開啟學習的快樂之旅。
https://www.pressplay.cc/link/0BDEA8E9
即日起至5/20兌換加碼送Pinkoi 折價券、設計精選課程專屬折價券,再抽設計精選課程3名,印花樂商品10名幸運兒!
#PressPlayAcademy #設計救世界 #線上學習平台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為一名專業的攝影師,出遊時肯定需要隨身攜帶一組高級的攝影相機,這樣才能在各種時刻,拍攝出足以讓自己發大財的好照片。 在這款《攝影模擬器》遊戲中,你不僅要適應各種相機型號、鏡頭、支架,還得學會操控無人機和照相陷阱的應用;當一切準備就緒時,就可以開始真正的探索之旅,走入大自然找到最佳的位置和角度,調...
快門速度最快 在 Simon Chang 張 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晚間七點半。
2020 年二月 張 雍系列講座 最終回
"然而你應該也會同意,背著相機走在街頭,早已不再如你所期待地那派輕鬆寫意。
與陌生人四目交會的片刻,對方不甚友善、經常伴隨著惶恐的眼神,理直氣壯地控訴著你與手裡的那台相機 —— “這回你/妳又要從我這兒偷走什麼東西?”… 因為早先於你之前,曾經有一個、兩個、甚或好多個攝影師們已用了超高倍數的長鏡頭、快門速度最快、每秒連拍十四張照片的新型數位相機拍攝了眼前的人群。而那些選擇不走進故事便輕易獵取到的畫面被拍下之後,其實與快門按下前別無二致,相機後邊那總是好奇的關切,與畫面裡主角們依舊沒有任何互動或連結,只有閃躲與遮掩 —— 不妨稍加留意身旁人們拍照時那不帶感情、既疏離又冷漠的扭捏,按下快門的同時,也宣告了從此不再關心眼前的世界。那貪婪的視線,狼吞虎嚥似地反覆端詳著相機背面狹小螢幕裡那張、或那十四張,得用過去式語法描述的數位圖片;彷彿剛拍下了攝影史上最重要的照片,徒留下稍早畫面中那位故事的主角,在那早已被遺棄、為攝影師自行拉上封鎖線的故事現場。這強烈的訊息再清楚不過 —— 目光緊盯著顯示螢幕的攝影師,他/她最在乎的,就只是那一小格顯得冰冷的數位影像,而非此刻仍孤零零在前方顯得不知所措的 —— 那個人以及臉上無助的神情。..." - 張 雍
- - - - - -
張 雍 攝影講座系列
【輯肆】在街頭,攝影是我的母語
02.16.2020 (Sun.) 19:30-21:30
https://bit.ly/34k1kDU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 張 雍 Simon Chang
課程當天報名請洽學學客服專線:
02-87516898 分機 704
快門速度最快 在 Simon Chang 張 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刊登於三月號小日子雜誌的專欄故事可能會得罪不少人,然而,自己打從心底服膺捷克諺語的啟示: "說完實話,然後馬上走人!"。攝影被當作某種"國王的新衣"來認知在國內早已不是新聞;你究竟是那個每秒 14 張的小偷、還是受故事歡迎的客人? 下回拍下一張照片,別急著檢查顯示幕,先讓視線自然地聯繫上被攝者的眼神 - 答案其實不在那張照片裡,而在於當相機兩邊的好奇心連結時 (clicked) 那格外真切的心跳聲...
【2019 #小日子三月號 #張雍 創意現場專欄】
#06 一秒十四張的小偷 / 故事的客人
text & photo by 張雍 Simon Chang
你應該也會同意,背著相機走在街頭,早已不再如你所期待地那派輕鬆寫意。與陌生人四目交會的片刻,對方不甚友善、經常伴隨著惶恐的眼神,理直氣壯地控訴著你與手裡的那台相機 – “這回你/妳又要從我這兒偷走什麼東西?”… 因為早先於你之前,曾經有一個、兩個、甚或好多個攝影師們已用了超高倍數的長鏡頭、快門速度最快、每秒連拍十四張照片的新型數位相機拍攝了眼前的人群。而那些選擇不走進故事便輕易獵取到的畫面被拍下之後,其實與快門按下前別無二致,相機後邊那總是好奇的關切,與畫面裡主角們依舊沒有任何互動或連結,只有閃躲與遮掩 - 不妨稍加留意身旁人們拍照時那不帶感情、既疏離又冷漠的扭捏 - 按下快門的同時,也宣告了從此不再關心眼前的世界。那貪婪的視線,狼吞虎嚥似地反覆端詳著相機背面狹小螢幕裡那張、或那十四張,得用過去式語法描述的數位圖片;彷彿剛拍下了攝影史上最重要的照片,徒留下稍早畫面中那位故事的主角,在那早已被遺棄、為攝影師自行拉上封鎖線的故事現場。這強烈的訊息再清楚不過 – 目光緊盯著顯示螢幕的攝影師,他/她最在乎的,就只是那一小格顯得冰冷的數位影像,而非此刻仍孤零零在前方顯得不知所措的 - 那個人。
鏡頭越換越長,相機兩邊的距離卻漸形疏遠 - 這正是當前讓人不解的攝影趨勢。
若缺少基本的尊重,照片被拍下的同時,其實也意謂著故事的結束。拍照的人往往過於自信,自以為觀察力過人,其實鏡頭前當事人的感受經常比攝影師更直接且率真,若任由那些目中無人的竊取來蒙蔽攝影交流的本質,那儼然正成為常態的”攝影竊案”只會讓更多人對於攝影師產生不信任及不友善的觀感;最荒謬的是 – 現代人又特別喜愛與自己的相機合照;社群網站上不就經常見著人們手持相機與手機自拍的個人照? 若那名慣竊 (或攝影師) 恰巧就是透過手裡那台相機來“犯案”,那些照片不正好就大剌剌地公開在網路上讓被害人一一來指認?
拍照沒什麼了不起,週遭那群真實的人們才是主角,攝影師不過只是故事的客人。
若透過某種想像的修圖軟體,將十幾年來所有被我拍攝到的人們皆從畫面裡給消失,構圖裡不就只剩下那張桌子、空蕩的街頭、落葉和殘破的影子,這絕非那些當下讓自己腳步不經意停駐時暗自思索的心事。正是因為那位人物當時的存在,牽動了內心深處十分遙遠且柔軟的未知,讓我不願去打擾那連結初生成時最純樸的狀態,出於有如眨眼或呼吸一般的本能、透過正因悸動而顫抖的食指,拍下了那張照片,而我更熱切地想讓對方知道,自己打從心底感謝他當下的存在 - 總是提醒自己,拍完一張照片後,別急著看螢幕,應從容地先將相機放下,讓自己眼睛對應上對方的眼神,一抹自然的微笑並點頭示意,透過短暫的視線交流與儘在不言中的那份心意,冀望方才被拍攝的那位主角能感受到 - 我是何其有幸親眼目睹了那獨特的存在,並衷心感謝有那少於一秒鐘的短暫,讓我們“一起”從那不斷流逝的時間洪流當中,穿越某個微不足道的縫隙,凝結了某個顯得誠摯的心情。
一張照片只是某個故事的開始,拍照不過是藉口、靠近故事才是目的。
沒有理由刻意閃避,更無需掩飾對身旁人群的熱情與好奇。若從這個角度來接近攝影,你會發現,攝影實難使用理性的思維來分析。先前一次訪談中曾提及”每按下一次快門都是一次擁抱”的體認,至今依然帶著 35 釐米的鏡頭四處收集故事,我喜歡讓故事處在一伸手便能觸及的距離和位置 - 拍照前能聞到對方那件大衣的味道或瞄到眉角的皺紋,是多麼興奮的一件事;拍完一張照片,我迫不及待想與對方握手、遞上一包面紙,或放下相機去擁抱那已經/即將成為一張照片的故事。
攝影引人入勝之處並非成品,成品不過就是一張紙,其最扣人心弦之處是顯影前的那段過程。
© Simon Chang 張 雍
https://www.onedayshop.com.tw/products/no83
快門速度最快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身為一名專業的攝影師,出遊時肯定需要隨身攜帶一組高級的攝影相機,這樣才能在各種時刻,拍攝出足以讓自己發大財的好照片。
在這款《攝影模擬器》遊戲中,你不僅要適應各種相機型號、鏡頭、支架,還得學會操控無人機和照相陷阱的應用;當一切準備就緒時,就可以開始真正的探索之旅,走入大自然找到最佳的位置和角度,調整變焦、光圈、對焦和快門速度,盡可能拍出最好的照片。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把這些照片賣給雜誌,購買並升級你的裝備,甚至經營自己的社交媒體吸收大量粉絲。
如果你曾想過當一位專業的攝影師,那麼這款遊戲非常值得推薦給你來嘗試看看。目前遊戲已登上Steam平台,有興趣的玩家趕快下載來玩玩看吧。
(C)Madnetic Games S.A
(C)Madnetic Games S.A「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快門速度最快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拍影片】我如何拍一個Youtube影片 前置寫腳本與拍攝場景大公開|鄉民戰勝華爾街 你還在旁邊只看不行動!大天使TV
00:00 如何拍影片
00:39 寫腳本的流程
02:16 服裝與外觀
02:45 拍影片要準備的東西
03:02 相機參數設定 畫素 幀數 快門速度
04:02 相機要用什麼模式?
05:08 相機跟手機的畫面比較 視角講解
05:29 畫面的顏色要注意什麼
05:44 打光安排 需要正面光
06:10 收音建議另外收音
07:10 有寫稿嗎?需要讀稿機嗎?
07:40 剪輯影片的電腦 MacBookPro 2013
Tubebuddy 幫助加強Youtube SEO的工具
http://bit.ly/pegtube
讀稿機開箱
http://bit.ly/3tbNEaT
讀稿機購買連結
https://shp.ee/tk7xgqt
-----
影片使用器材:
主相機 Sony RX1RII
手機 iPhone 12 Pro Max
縮時攝影 Gopro 7
麥克風 Rode wireless go
剪輯軟體:
Adobe Premere 2019
Arctime Pro 上字幕 https://youtu.be/00F6JVZaUkQ
網易見外工作台聽打 https://youtu.be/tTt7ZC1yyw8
———
另一種人嵌入在畫面中的教學影片拍攝方法
https://youtu.be/pstHedQ8Cd0
#拍片 #大天使TV #Youtuber
☞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 訂閱大天使TV,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正確用藥資訊
‣‣ http://bit.ly/33JLAtk
▶︎大天使TV其它的平台更精彩 有IG與FB粉絲團◀︎
‣‣一鍵連結按這裡 ► https://joy.link/pharmapeggie
▶︎藥師如何投資美股?點連結免費參加分享會 ◀︎
‣‣ http://bit.ly/BOS-Peggie
快門速度最快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