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人生障礙俱樂部
我很幸運。當兵時我擔任心輔員,不用出操,不用穿軍服,是個冷氣永遠吹不完的爽缺。那時冷氣吹的不是體溫,而是優越感,即便我只是個有心輔官在背後撐腰,狐假虎威的菜兵,依舊讓同梯們羨慕得要命,每個都願意拿身家跟我交換,於是那年夏天我多了一堆乾弟。
我服務的單位叫「心衛中心」,在軍中它等於另外兩個字:天堂。
但是,進天堂是有代價的。
在軍中,領很多錢,準備被國家重用一輩子的叫「志願役」;領個幾千塊,每天巴望退伍的叫「不願役」。這兩種人有個交集,就是體味都很濃郁,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很憂鬱。
這群人會在每週五的下午,把各自的憂鬱塞進一本叫「大兵手記」的冊子裡,由輔導長進行檢測,一旦含量超標,這本軍旅怨史就會像證物一樣被寫上編號,放進夾鏈袋,由專人送往心衛中心,交付心輔員進行輔導訪查。也就是說,擺在我們桌上的夾鏈袋,都是厭世圈的菁英,憂鬱界的霸主,而心輔員的任務,就是負責稀釋這些手冊的怨氣濃度,降低他們再度被裝袋的機率。
怨氣無色無味,即便穿上防毒裝備也是枉然,心輔員長期暴露在怨氣滿盈的實驗室裡,唯一能做的只有相信自己的身體,這就是吹冷氣的代價。為了吹冷氣,只能吸怨氣。
現在想想,軍營就像個厭世博物館,展示著各種憂鬱的狀態。根據我們手上這本厭世備忘錄,可大致將憂鬱類型分為以下幾種:兵變、被禁假、業務太多、學長拗公差、內褲晒不乾、胯下長溼疹,或是隔壁一直打鼾等。還有個傢伙每次都會以「絕筆」兩個字作結,通常會寫絕筆的人都還有些幽默感,因此我們不太擔心他的存亡。而這些大兵手記的結尾處,都有輔導長的心靈眉批(「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之類的),最後配上兩個大大的紅字:「加油!」
加油的目的是什麼?不太確定。
我能確定的是,絕對不會有人被這兩個字激勵。但也不會有人覺得被敷衍,因為我們都清楚,憂鬱這種情緒,不是軍階能夠安撫的。憂鬱就像一顆讓人疲於應付的快速直球,可憐的輔仔每星期都要面對成千上萬顆,他知道自己不是千手觀音,但至少還能留下這兩個字,試著把句號畫得圓滑一些。
因此,「加油。」=「雖然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你,但希望你一切都好。」
對於一般大兵而言,這兩個字是個可接受的結局,畢竟只要把軍營大門打開,他們的怨氣就會一掃而空,開門放假比什麼神藥都有用。
但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加油這兩個字就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這與他們所展現的「態度」有關。
►對憂鬱的人說加油,是沒有用的?🤔🤔https://goo.gl/fzt8Ab
#壓垮憂鬱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通常就是那句加油
#憂鬱就像一條失落之路
志願役 爽缺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常看到有些人批評軍旅生涯的朋友們,
其實這樣的生活大多時候是不得已的選擇,是更為體貼家裡的朋友,不想增加家人負擔所以選擇這樣辛苦的生活。
我們綠樹盟的參選人 @陳冠宇 就是一位體貼的年輕人,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軍旅生涯有時候是唯一的選擇,聽聽冠宇的想法。
今年底,也期待更多優秀的青年參政,
推薦竹北二選區代表參選人-@陳冠宇!!
【錯過的軍旅生活】
因應 9/3 軍人節,也聊聊我與從軍擦身而過及志願役的看法。
老樣子,為了節省家裡負擔,知道從軍包吃包住有薪水拿,還可以完成學業,所以國小畢業就報考「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位於鳳山,俗稱中正預(幼)校) ,當時三千多人報考,取一百多名,想當然天資愚鈍的我,也順理成章落榜。 (報考證照已遺失)
第二次與軍旅生活擦身而過,是體育高中畢業,當時書讀不好,又只有體育專長,想到讀私立大學「畢業即負債」,就跟幾個兄弟一起報名志願役,原本屬意要進憲兵單位,但後來在師長、兄弟的勸退下,最後選擇讀大學這條路
:你這麼多意見跟想法,去軍中你會很慘,你比較適合去大學。
在台東練體育的朋友,不少會選擇志願役這條路,很簡單就是四年(第一簽) 下來不亂花,沒意外可存個一、兩百萬,對當時書讀不過別人,體育專長又很難餬口飯吃,十來歲的我們,確實在人生叉路上非常茫然,反正不知要做什麼,那就先簽下去存點錢吧。
有人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有的是為了存好創業基金,這背後有很多故事與苦衷,唯一共同付出的代價就是「自由」。所以在我眼中,或許報名志願役的人不是最聰明、最厲害的人,但絕對是願意為自己、家人來努力承擔「負責」的人,不然請告訴我,你願意拿多少錢來交換你的「自由」。
軍中有非常多惡習與制度需要改革的地方,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如之前某網紅的「志願役軍人多是廢物」論述,應該修正成「軍隊文化還有努力提升空間」會比較妥當。
每當看到那些家境、身世不錯的人,批評這些身不由己要在泥濘翻身打滾的人,就會讓我想起蝙蝠俠裡面,小丑說過的一句話:我已證明我的想法,我證明了其他人和我是相同的。只需要一個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為瘋子。
是的,這些在泥濘辛苦活著的人,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他們人生可能沒幾個好選項能供他們改變,如今願意遵守社會的法律道德秩序,去面對這樣的人生,不是該給他們掌聲與敬意嗎?
還是我們要繼續批判、嘲弄來逼瘋這些人呢?
最後,還是要說志願役是爽缺、廢物的人,請回答我:你願意拿多少錢來交換你的「自由」。
#還在軍中的朋友辛苦了
#也祝福退役弟兄新生活順利
志願役 爽缺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錯過的軍旅生活】
因應 9/3 軍人節,也聊聊我與從軍擦身而過及志願役的看法。
老樣子,為了節省家裡負擔,知道從軍包吃包住有薪水拿,還可以完成學業,所以國小畢業就報考「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位於鳳山,俗稱中正預(幼)校) ,當時三千多人報考,取一百多名,想當然天資愚鈍的我,也順理成章落榜。 (報考證照已遺失)
第二次與軍旅生活擦身而過,是體育高中畢業,當時書讀不好,又只有體育專長,想到讀私立大學「畢業即負債」,就跟幾個兄弟一起報名志願役,原本屬意要進憲兵單位,但後來在師長、兄弟的勸退下,最後選擇讀大學這條路
:你這麼多意見跟想法,去軍中你會很慘,你比較適合去大學。
在台東練體育的朋友,不少會選擇志願役這條路,很簡單就是四年(第一簽) 下來不亂花,沒意外可存個一、兩百萬,對當時書讀不過別人,體育專長又很難餬口飯吃,十來歲的我們,確實在人生叉路上非常茫然,反正不知要做什麼,那就先簽下去存點錢吧。
有人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有的是為了存好創業基金,這背後有很多故事與苦衷,唯一共同付出的代價就是「自由」。所以在我眼中,或許報名志願役的人不是最聰明、最厲害的人,但絕對是願意為自己、家人來努力承擔「負責」的人,不然請告訴我,你願意拿多少錢來交換你的「自由」。
軍中有非常多惡習與制度需要改革的地方,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如之前某網紅的「志願役軍人多是廢物」論述,應該修正成「軍隊文化還有努力提升空間」會比較妥當。
每當看到那些家境、身世不錯的人,批評這些身不由己要在泥濘翻身打滾的人,就會讓我想起蝙蝠俠裡面,小丑說過的一句話:我已證明我的想法,我證明了其他人和我是相同的。只需要一個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能成為瘋子。
是的,這些在泥濘辛苦活著的人,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他們人生可能沒幾個好選項能供他們改變,如今願意遵守社會的法律道德秩序,去面對這樣的人生,不是該給他們掌聲與敬意嗎?
還是我們要繼續批判、嘲弄來逼瘋這些人呢?
最後,還是要說志願役是爽缺、廢物的人,請回答我:你願意拿多少錢來交換你的「自由」。
#還在軍中的朋友辛苦了
#也祝福退役弟兄新生活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