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5.10
育兒心靈充電站
細細品讀好文分享~💕
下方標記
文章出處喔😁
⭐修復“內在小孩”心靈創傷的六句話,一生受用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如何去療癒內在受傷的小孩
請記住這六句治癒孩子一生的話吧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傷害。
或許現在的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
那麼,該如何療癒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癒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
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癒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
⭐對不起
“對不起“,是多少孩子期盼能從家長口裡說出來的話語。
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被指責,尤其是當家長誤解自己的時候。
孩子渴望家長的那句“對不起”的背後,無非是想得到家長的理解,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然而,當這句“對不起”被家長隱藏的時候,孩子內在的傷痛,也隨著憤怒、悲傷、委屈等情緒一點點的累積著。
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誤解了孩子,應當及時道歉。
道歉不僅能及時消除誤解,還能樹立家長勇於擔當、以身作則的形象,這對孩子的影響無疑是正面且積極的。
當遭到父母的誤解時,無論是哪種方式的誤解,每個孩子渴望的無非都是家長真誠的道歉,填補內心深處的那個缺口。
⭐“對不起”儘管只有三個字,傳遞的信息卻是:
你沒有那麼糟糕,我誤解了你,甚至傷害了你,我有不對的地方,我承認我的錯誤,並向你真誠道歉。
每個家長曾經也是個孩子
回首自己的童年
是否也被自己的家長誤解
當我們自己被誤解時
是否也曾渴望家長跟自己道歉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內在很深創傷的修復
有時僅僅只需要一句:“對不起”
這不是你的錯
孩子內心受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來源於外部,也可能來源於內在。
當孩子受傷時,常常伴隨的是恐懼、悲傷、自責等負面情緒,而且往往容易將矛頭指向自身,認為自己很糟糕,爸媽會因此不愛自己,厭惡和否定自己。
⭐創傷心理學認為:處理創傷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受傷者感受到安全感,讓其建立正性體驗,暫時遠離負性體驗,讓其感覺到安全與支持。
因此,當受傷的孩子責難自己的時候,家長應直接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也許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受傷確實是因為他自身的某些問題,這時告訴他不是他的錯,不是助長他推卸責任嗎?
於是很多家長可能會利用此時進行說教,試圖讓孩子達到痛定思痛的效果。
殊不知此時的做法,如同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試想,當你處於強烈的負面情緒體驗中,此時有人還在你耳邊進行指責或說教,你的感受是什麼?
“這不是你的錯”直接傳達的信息是:
我沒有指責你的意思,並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否定你這個人,我依舊是愛你的。
並且,在此基礎上,對孩子說一些鼓勵性的言語,效果會更好。
當家長的指責和訓斥,轉變成一種包容與理解時,孩子的傷害很快就被療癒了。
父母與孩子之間,孩子和他人之間的感情,就會自然的流動下去。
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時,應該第一時間堅定而決絕地告訴孩子“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很多來訪者在諮詢室裡痛訴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經常會提及家長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自己的心靈。
家長自己卻從未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卻沒有任何的反應與表示,甚至搪塞、否認、狡辯。
比如,一個來訪者的孩子說,母親曾經拆過她的信件,並且因此侮辱她。
但母親卻矢口否認,表示沒有這回事,孩子當時臉憋的通紅,眼淚一下就掉下來了。
對於孩子而言,儘管從輩分上自己未能與家長平起平坐,但是在他們的心裡,常常有著一桿天平,自己在這頭,家長在那頭。
孩子渴望能夠與家長平等、真誠地溝通。
而當天平常年失衡時,家長看似是贏了、戰勝了孩子,但孩子的心,早就對父母關閉了。
如果說“對不起”是一顆救心丸,
那“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就是一顆定心丸。
在孩子受傷時,“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的分量重如泰山。
一是修復現實的創傷,二是給予了孩子希望。
這是一句一言九鼎的話,需要家長自身的反省、擔當和魄力。
假如家長總是不停的重複保證,卻依舊故伎重演,那麼孩子的信任也將隨著家長的失信而下降。
⭐我愛你
“我愛你”——這是多少孩子夢寐以求能從家長口裡說出來的一句話,是多少家長想表達卻深埋心底的一句話。
當孩子受傷時,特別是當孩子覺得自己犯了錯、闖了禍、變得糟糕透頂、不可饒恕時,往往沉浸在擔心、害怕、恐懼中,覺得家長不會再愛自己了。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意大利的一對夫妻,結婚多年後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孩子可愛。
孩子兩歲時,有一天,丈夫出門的時候,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蓋子的藥水,他大聲的提醒妻子記得把藥瓶收好,然後匆匆趕去上班。
妻子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忘了丈夫的叮嚀。
男孩拿起藥瓶,被藥水顏色所吸引,一口氣喝光了藥水。
由於藥的成分劑量高,孩子雖然及時送到醫院,但已經回天乏術。
妻子被突然發生的意外嚇呆了!
她不知道如何面對丈夫,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中。
當丈夫接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時,面對孩子的屍體,儘管他也很傷心,但是他擁抱住妻子,在妻子耳邊說了一句話“我愛你”。
這個故事,何其感人與震撼。
丈夫對妻子的愛,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在巨大的傷痛面前,“我愛你”這句話充滿著溫暖的治癒性,簡單直接、直抵心靈。
當內在孩子受傷時,一定是他最虛弱時,請用愛為他作最好的治療。
⭐心理學家爾·羅傑斯說: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我愛你”這簡單的三個字,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是:
我理解你此刻的難受與傷痛,我願意接納這樣的你,無論你做了什麼,變成什麼樣,你永遠都是我最親愛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無條件的愛。
不管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都是值得被愛的。
縱使有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句“我愛你”。
我為你感到驕傲
在心理諮詢室裡,無數的來訪者提及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總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與成績沒能得到家長的肯定而潸然淚下。
有多少孩子,終其一生的努力拼搏,僅僅為了獲得家長的一句肯定。
受傷的孩子,內心脆弱時,更需要家長的及時肯定。
假如孩子總是得不到家長的肯定與鼓勵,除了一根筋死磕到底證明自己以外,還可能走向極端,自暴自棄,或破罐子破摔。
面對受傷的孩子,“我為你感到驕傲”這句話所傳遞的信息是:
你的努力和付出,你的成績和進步,我看到了,你很棒!
⭐在“看到”的基礎上“肯定”,是家長需要傳遞給孩子的態度。
但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就會表現出指責、不耐煩、失望的態度。
儘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態度可能會促進部分孩子發憤圖強,但是往往也傳達了一種“你是優秀的我才愛你”的信號。
潛台詞就是“如果你不夠優秀,我就不愛你了”。
對於孩子而言,在有條件的愛中成長,時常會感覺到受傷,質疑家長愛的是否是自己。
⭐“我為你感到驕傲”是一種價值鼓勵,讓孩子覺得他是優秀的、被愛的、值得被愛的。
將來,他就會成長為一個充滿自信與愛的人。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
當孩子受傷時,常常會有強烈的恐懼與焦慮,擔心家長拋棄自己,狀態退行到一個嬰兒的狀態。
孩子的這種擔心被家長拋棄的感受,追根溯源,源自最初與撫養者之間的依戀。
一般小孩在6個月的時候,就會與母親(或最初的撫養者)建立起依戀關係。
當母親消失在視線中的時候,孩子會哭鬧,此時會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
如果在最初階段母嬰間的依戀關係沒有處理好,對孩子而言,內心會留下一種創傷。
當日後再次出現創傷性事件時,孩子就會重新體驗到被母親拋棄時的創傷性場景,痛徹心扉。
因此,當孩子內心受到較大的創傷時,此時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嬰兒無異,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體驗到一種被完美的愛照顧著的感覺。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能把孩子帶到與母嬰一體化的那個溫暖、舒適的場景中,讓孩子在正性的體驗中,修復根源於童年早期時的創傷。
“我永遠不會離開你”,傳遞的更多是一種精神上的陪伴與關懷。
即便在現實層面,我離開了你,但是我對你的愛,將會內化為一種力量,在你心底,陪伴著你,溫暖著你,滋養著你。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內在小孩"。
每個人的"內在小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過傷害,都需要被療癒和被滋養。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以上的六句話,可以多講給孩子聽,療癒孩子的創傷、讓親子之間的愛可以重新順暢流動;
也可以多說給伴侶和自己,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用愛和理解包裹自己、療癒自己,擁有更加幸福快樂的生活。
🎀🎀🎀
🚂 成長叢書(中文書與電子書):
📘 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的人生十二堂課
📘 https://bit.ly/3f2Jtr1
📕 生命解碼:啟航宇宙尋根之旅
📕 https://bit.ly/2XpGhzj
🎙️110年05月22日 (六) 專題講座(三小時):
高維度心流的量子思維:
成長(growth)心態的真實自我
與定型(fixed)心態的虛幻自我
🎙️主講人:林文欣
著作《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
的人生十二堂課》
💌報名表: https://reurl.cc/Kxnoje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電子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有些人說話你聽不下去
#對話是一種合作 #我們都有一些期待
.
一天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我們才會有意或無意地選擇把時間和注意力放在哪些人身上。
.
根據英國語言哲學家及理論家保羅格萊斯(Herbert Paul Grice)的看法,人會不自覺對對話抱有某些期待,一旦期待落空,我們就不想繼續聽下去。
.
原因在於,溝通基本上是一種合作過程,如果我們察覺對方沒有遵守協議內容,就會覺得受騙,想退出協議。格萊斯列出對話期待的四個原則:
.
🔺質的原則—期待聽到真話。
🔺量的原則—期待得到新資訊,但又不會多到超過負荷。
🔺關係原則—期待對話切題,符合邏輯。
🔺禮貌原則—期待對方說的話長短適中、清楚、有條理。
.
有些學者主張應該把禮貌及公平輪流說話也納入,但一般都認為格萊斯的四原則最符合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期待,即使我們並無意識到。這說明了為什麼跟失智症或精神疾病患者說話那麼困難。由於脫離了現實和社會規範,他們可能滔滔不絕說出天馬行空、雜亂無章、模糊暧昧或毫不相干的話。
.
這也是為什麼請求技術支援會把人惹怒。照本宣科的回應通常跟你的意見毫不相干,給的訊息不是太少就是太多,而且往往是錯的——「您的裝置與我們的不同。」
.
格萊斯的對話四原則隱含的社會契約適用於不同的文化,無論對話內容是友好或敵對都一樣。我們可能很氣對方,卻還是遵循這四個原則而產生有意義的辯論。
.
儘管格萊斯的四原則具有普遍性,但也普遍受到或多或少的質疑。這或許是因為人對於什麼話才誠實、切題、合乎邏輯、長短適中、清楚或有條理,各有不同的看法。儘管如此,我們心中還是期待對方符合這些原則。若是發現對話滿口胡說八道、前言不搭後語,或巨細靡遺說著我們根本不在乎的事,我們通常會煩不勝煩,放棄傾聽。
.
聽來或許奇怪,但違反格萊斯四原則的人多半不是不善說話,而是不善傾聽。#最佳的溝通者,無論對象是一群人或一個人,#都是過去認真聽人說話、#當下也同樣認真傾聽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夠投入對話、取悦或啟發他人,是因為事先瞭解聽眾之後,根據聽眾所需挑選適合的題材和表達風格。
.
此外,即使說話時,他們也會同時留心聽眾的反應,注意語言和非語言的線索,以及空間裡的能量,從而判斷聽眾是否跟上、對話題是否感興趣。就像你跟祖母和女友說話要用不同的敘述方法,跟同事/顧客、開放的朋友/保守的朋友說話也要有所區隔。
.
說的話、怎麼說,取決於你對聽眾的瞭解—至少理想狀況下應該如此。縱使有強大的信念和價值觀,如果不考慮面前的聽眾是誰,就無法清楚有力地表達自己,說服他人。每個人的興趣、敏感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不同,若不試著察覺並尊重這些差異,必定會使人厭煩或發怒,不然就是讓人產生防備。
.
不只是對方說話時應該傾聽,自己說話時也該打開耳朵聽。別人對你小孩的雙簧管獨奏會真的有興趣嗎?當你開始談論政治時,對方臉色有異嗎?當你說「長話短說」時,對方是不是鬆了口氣?如果你不擅長邊說話、邊觀察別人的反應,那就直接問,親口確認:「你走神了嗎?」「我越線了嗎?」「你認為呢?」「你還跟得上嗎?」「坐不住了嗎?」「覺得無聊嗎?」「有道理嗎?」「太多了嗎?」
.
在最理想的狀況下,對話是持續的傾聽反饋迴路,塑造人說的話和說的方式。愛默生曾道:「是好讀者造就了好書。」。同理,「是好聽眾造就了好的對話。」當對話雙方都專心投入時,仿佛在跳精彩的雙人舞,無論誰在說話,兩人都專注地傾聽彼此。不只雙方的腦波一致,研究顯示你們的身體和聲調也會不謀而合,呼應彼此的說話風格、姿勢、眼神和動作。
.
跟不善傾聽的人(聽不懂你說的話,或是不在意你聽到什麼話會有何種感受)說話,就像跟一個節奏跟你不合或毫無節奏的人跳舞,從頭到尾都很彆扭,而且小心你的腳趾!對方要說的事或許很重要,但你要花更多心力和自制力才能挖掘出來。
.
也有可能對方就是個混蛋,儘管這種狀況很少。自我中心的對話方式,更常源自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焦慮或盲點。有時候只要傾聽他們說話,他們也會開始傾聽,不只傾聽談話的對象,還有他們自己。如此一來,對話就會變得更協調、更切題、更有問有答。
.
◼️傾聽的力量在於,
◼️你可以決定自己想投入多少心力、什麼時候又該喊停。
.
--
.
📖本文摘錄自《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作者凱特‧墨菲(Kate Murphy)為記者,報導散見於《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法新社》及《德州月刊》,目前定居於德州休士頓。本書由 大塊文化 發行。這本書選得好呀,大塊!
.
她寫的文章兼容並蓄,流傳甚廣,題材包羅萬象,舉凡健康、科技、科學、設計、技術、航空、商業、金融、時尚、餐飲、旅行和房地產,應有盡有。她擅長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解釋複雜難懂的題材,特別是人類互動背後的科學原理,幫助讀者瞭解人類行為的由來。
.
本書以幽默的筆調,結合心理、腦科學、溝通與社會觀察,點出當代生活缺乏聆聽的嚴重性。並剖析「發聲-聆聽」的雙向機制,讓讀者重新認識聆聽行為背後的理論、真實情境,進而自我調整,提高認知的敏銳度。傾聽不只是保持沉默,主動傾聽才是溝通的王道。
.
閱讀紙本: https://tinyurl.com/ywnhhc4f
Readmoo:http://moo.im/a/7lovwS
.
----
.
▫️工商時間▫️
.
5/12(三)晚間,一起來參加〈經典也青春〉活動~本活動由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與 IC之音 竹科廣播電台 合作,今年將舉辦三場見面會,由主持人蕙慧姐與來賓一起聊聊〈經典也青春〉的幕後故事與心中的經典書單。第一場將由讀墨電子書執行長龐文真上節目,一起進行對談。
.
在這邊看更詳細的活動內容 👉 https://readmoo.pse.is/3eq2cv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電子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信是什麼 #從他人眼光發掘自信
#自信的躍進 #不再恐懼退縮焦慮的關鍵
.
我遇見一位非常特別的登山家:艾瑞克德康(Érik Decamp),這位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畢業生與同是登山家的妻子凱特琳德提維爾(Catherine Destivelle)一同攀登過許多世界最高聳的山峰,包括喜馬拉雅山脈中的象鼻神山四號峰,以及西藏的希夏邦馬峰等等。
.
德康同時也身兼高山嚮導───這是一份與自信心高度相關的工作,他必須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並知道如何將信心傳遞給自己帶領的人。為了幫助他的隊員們擺脫恐懼,德康有一招看似冒險,但多半非常有效的策略:如果一位隊員在攀登前的準備與訓練中,全程都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他就會在正式攀登時指定這位隊員打頭陣。通常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對方很快脫離焦慮狀態,並因為從嚮導身上得到了自信,立刻認為自己變得強大。
.
德康在訓練的過程中,會給出明確的指示和解釋,讓隊員們重複練習正確的動作,然後指定一位最害怕的隊員走在前面。而這位隊員會將信心轉換為行動,證明自己值得眾人信任。
.
這正是瑪麗亞蒙特梭利所提倡的教育方針中,非常核心的一環。蒙特梭利教育法立基在善意與信心之上,時至今日獲得很大的成功。這位義大利籍的教育學家不斷提醒父母:「絕對不要幫助孩子做一件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說,要盡可能對孩子們具有信心,表現出來的話,就是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當自己有時想要「示範一下」時,孩子會顯得不耐煩:我們想快一點把事情做完,於是插手孩子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而孩子的確有惱怒的理由,因為我們這麼做,是不夠信任他們的表現。
.
父母、教練、老師及所有亞里斯多德定義中的朋友,都該熟悉這兩種培養自信的交互階段:首先,我們必須給予對方自信,然後對其展現信任;接著,讓對方有安全感後,再稍微抽掉一些安全感。我們需要讓這兩種狀態交互作用,才能培養出得以探索世界的膽量。
.
因為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中,常會混雜了這兩種自信發展的層面,所以我們應該懂得在他人眼光中發掘自信,便會覺得自己更加強大。
.
身為哲學教授,我經常體驗到這個過程。有時我會不經意地在演講中偏離原本的主題,甚至在某個時間點忘記要怎麼回到自己原本的論點上,因此覺得困窘、甚至快要失去信心,但臺下聽眾與學生們充滿興趣與好奇的眼神,總能夠讓我平靜下來。我有時也會突然驚覺,剛剛發給學生的哲學文獻,對我自己而言也相當晦澀難解,但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我的信心,總能讓我很快理清思路。
.
艾瑞克德康告訴我,他也有過一模一樣的經驗:登山隊出發探險時,隊員對他的信心會增強他的自信。我們畢竟是依賴人際關係生存的物種,因此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
德康和我都像他的登山隊員一樣,因為感受到肩上承擔著他人的信心,因而找到了自信。
.
自信是他人給予我們的禮物,而我們欣然接受。若有學生問我一個困難的問題,我會反過來告訴他:你其實知道答案。我給予學生信心,而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收到這份信心禮物的學生都能在幾秒鐘內給出一個有趣的答案。
.
我們有時會聽到某人──可能是同事或家人──說他們缺乏自信,讓我們覺得自信似乎是種自我內在的問題。但如果從來沒有人相信他們、給予他們自信,他們理所當然會為焦慮所苦。看到這些能力超群卻缺乏自信的人,有時真是令人驚訝。因為他們忽略了人類是依賴人際關係生存的物種,而不是孤立、獨自累積技能的單元體。
.
《仁慈的力量》(Puissance de la douceur)與《冒險禮讚》 (Éloge du risque)的作者安杜弗勒芒特爾(Anne Dufourmantelle)也是精神分析師。二〇一七年因為救援溺水的孩子,自己反而不幸溺水身亡。她的行為用一種激進的方式證明「缺乏自信這件事不存在」。
.
病人們在諮詢椅上把感受到的痛苦化為語言,而杜弗勒芒特爾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病人的焦慮大多來自於對他人缺乏信任,這是童年時缺乏內在安全感導致的災難性結果。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身邊沒有能夠給予他們信心的人,因此即使從悲慘童年倖存下來、長大成人,依然無法對自己抱有信心。當安杜弗勒芒特爾說「缺乏自信這件事不存在」時,她的意思是,缺乏自信事實上就是缺乏對他人的信心。
.
對自己的信心及對他人的信心,實際上是同一件事。
.
這也可以解釋「妄想型人格」(患者對他人極度不信任和懷疑,常將別人的動機視為惡意的。)背後的原理:他們對自己沒有自信、對別人也沒有信心,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懷疑所有外在事物──周遭環境、媒體訊息。簡單來說,他們深深為「內在的不安全感」所苦, 因此懷疑整個世界。也因為這份無所不在的不信任感,讓他們無法找到適合培養自信心的施力點。
.
下列舉動可以幫助我們得到自信,同時學會相信他人:
🟧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與來自不同背景、能夠啟發我們的人建立關係;
🟧選擇能幫助我們成長、覺醒、反省的朋友與生命導師。
.
我們該追尋對自己有益、能讓我們建立安全感並感到自由的人際關係。
.
記得我們稍早之前提過的兩歲小男孩嗎?他主動靠近來訪的陌生客人──小男孩當然心裡會有些害怕,因為陌生人侵入了他的家中,但即使心有恐懼,他依然勇往直前。他對自己有信心、對這位陌生人有信心、同時也對家中其他親近的人有信心。這份信心並非由基因或生物因素決定,而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藉由各種交織的人際關係,一步步培養起來,最終像是包裹初生嬰兒的布巾一樣,讓孩子充滿了安全感。
.
我們有時會撫摸孩子幼小的軀體,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旁邊、會照顧他們、他們不是孤獨的。藉由這些關注的舉動,讓孩子有了信心,這正是他們成長中最需要的東西。孩子大一點之後,藉由讓他獨自進食、讓他大膽地踏出第一步,展現出對孩子的信心。
.
沒有人能在孤立的環境中得到信心,自信最初的來源是愛與友誼。
.
--
.
🏷本文節錄自《自信的躍進:不再恐懼、退縮、焦慮的關鍵》,作者沙爾.貝班(Charles Pépin)是法國哲學家;畢業於巴黎HEC商學院畢業,曾於巴黎政治學院教授哲學,也是法國《心理學雜誌》和《哲學月刊》的專欄作家。中文版由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圓神出版社 發行。
.
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y2cum6vt
.
這是一個人們不曾如此需要自信,也不曾這麼難以獲得自信的年代!我們在自信的路上,容易跌跌撞撞、進進退退,因為對自信的認識,既不完整也不深入。自信,不是關起門就能練!本書帶你我看見自信的10大真諦,找回探索世界的膽量。
.
自信,看似你我生命中虛無飄渺卻不可或缺之物,但其實它並非單純的內在問題,而是人類存在的核心,無法只以單一觀點看待。自信,並非天生擁有,需要後天養成,更需要與他人合作,並懂得自我傾聽、決斷與行動。就拿學習腳踏車的例子來說,自信的組成有三:
.
自信是對他人有信心
——相信在旁邊扶著車子的他人
.
自信是對自我能力有信心
——應用他人指導,學會重要的生活技巧
.
自信是對生命有信心
——內心的喜悅超越單純的滿足感,得以與生命共鳴
.
了解了自信的真諦,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自信舞步,讓信心得以大步躍進,讓生命能夠遇難不退、遇風起飛。
.
💻 閱讀 Readmoo讀墨電子書 本書優惠特價中
👉 http://moo.im/a/cmrACE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電子書 在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見人哥來說書 - YouTube 的必吃
沒有 心理安全感 的組織會發生什麼事?|《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見人哥來說書. 2.6K views · 6 months ago #心得 #書單 #說書人 ...more ... ... <看更多>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電子書 在 [心得] 《原則:生活和工作》終身受用的智慧錦囊PTT推薦- book 的必吃
滿足感是來自於追尋目標的「驅動力」和「執行力」一起發揮到最大值的時刻。 也就是說,重點在於我們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如何欣賞那個 ... ... <看更多>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電子書 在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 - Facebook 的必吃
天下網路書店:https://bit.ly/2Dkgkt4 Readmoo 電子書 :https://bit.ly/32M9k0Z.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