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紛飛💐☘️,秋意濃,又是感謝老師的時分。在女兒上課前,我做了一些擠花餅乾💐,配著孩子感謝的賀卡,一起讓孩子的老師們甜進心裡。NA星人也很榮幸受到家長的邀請,在教室拉琴🎻,陪伴老師們度過歡樂的午餐時光。😊
曾經遇過的老師,是什麼樣子呢?我不禁回憶。
小學時期理應是孩子的天堂,但艾瑪卻經歷過高年級的導師每天看股票機,還有被樂團老師呼巴掌的經驗。當年我不上課後班、爸媽也不懂得送禮,導師從來就沒給過我好臉色。高中放榜時碰到我媽,問我考得怎麼樣,還驚訝地對我媽說『她怎麼可能上前三志願?』🤷♀️
國中時期,遇到一個同學都怕他、但卻超疼我、對待我如母親般的導師。他知道我喜歡寫文章,總是不斷鼓勵我參加所有的國語文競賽,包含作文、朗讀、演講等,也由於這些機會,漸漸開啟我學習的興趣。❤️
高中時期遇到一位了解女孩兒多愁善感的老師,不但會在週記上與我交流,還給了我好幾本有趣的英文書為我打氣。英文版的小王子就是當時他送我的其中一本書之一,因為他永遠知道,我在自己的B612,活著、夢著。🔮
到了研究所時期的指導教授,更是待我如親,我也在他身邊當了近一年的助理,更在他身上看到了嚴以律己的態度,也提早讓自己去適應工作裡有著『老闆』💁♂️的這件事,對我後來出社會影響甚鉅。
不優的老師,這輩子我記著。而好的老師,卻影響我一輩子。謝謝後來所有對我充滿愛的老師們,有了你們,才能在我學習的國度裡,讓幸福的拼圖得以完整。🥰🙏
#教師節快樂
#落花知秋
#擠花餅乾
#俏媽艾瑪xNA星人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
心流經驗作文 在 藍燁 Lan Ye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分享一下我的創作好了☺️
其實我很多韻腳都是歌寫完錄完
為了拍影像或表演練了一段時間才發現
哇嗚 這裡有押韻耶😂
是的 押韻不限於句末幾個字
各種句首句中或隔句也是能有韻的😌
整首做完之後解析自己的創作別有一番樂趣😙
我是屬於詞曲同步型的創作者
拿到音樂/伴奏/編曲/beat/instrumental 後
我就是邊聽邊寫邊錄
整首詞曲寫完也就是我demo錄完的時候😆
當然也有在沒音樂的情況下創作的時候
但礙於沒有樂器的支撐
我都是腦袋憑空創作出詞曲(純白的花/TOYA 都是)
然後再錄純人聲檔交由編曲師編曲
差別在於先有音樂我更能有底做發揮
雖然相較沒先有音樂由零做發想的自由度相對受限
但對於我們這種饒舌起家的創作者來說
有音樂當底可以踩更能ride the beat
更能將節奏的切分與聲線的流暢度做到極致
我也知道有一派rapper專研字音跟押韻
甚至有聽過隨身攜帶韻腳本
一想到就寫下來庫存的
那樣對於字的精確掌握
確實可以做到連續韻跟超密快嘴
那樣的風格跟呈現出來的技術性確實是一門功夫
不過相較之下我追求的是另一個方向的呈現
我喜歡做的是聽起來舒服順暢讓人想一聽再聽
不想過於鑽研韻腳到須看歌詞才能聽得懂唱什麼
我認為歌曲的傳達應該是靠耳朵聽的當下傳遞
不過還是得強調沒有好壞只是喜好不同
技巧型的饒舌也是需用心鑽研且有它的市場
曾有資深饒舌樂迷送我一個稱號「饒舌白居易」
意思是我的饒舌容易入耳也容易聽懂
真是完全命中我的創作核心❤️
做的東西被理解是一種很感動的感覺🥰
所以其實我在創作的當下
並不會刻意去想我要怎麼押韻
這個段落要用幾韻來呈現要展現什麼技巧
或者flow句型要怎麼編排等等
而是聽完音樂之後依它給我的感覺有一個主題
或沒音樂的時候更需要一個主題
然後大概有一個故事寫作的架構跟方向
很像學生時期寫作文一樣先想一個大概起承轉合
然後從第一句開始下筆
寫完第一句的句型結構後
再由第一句往下延伸對仗同句型聲律的第二句
而這個過程是自然生成的
就是依照先出來的第一句的樣式跟聲律
照著心中那個故事的發展所需
而填上第二句所需要的那些字
而同時又兼顧這兩句所呈現的聲律和諧性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同步同時間在當下完成跟進行
一切真的只能靠當下對於這個故事的敘述跟感覺
綜合當下以前所有曾進腦的資料資訊跟人生經驗
所濃縮而成的那幾個字
當然後面再轉韻換句型甚至押頭韻隔句押韻等
以上這些也都是順順的依照邊創作邊回顧前文
以及寫到這個當下的豐富度跟整體度來當下進行的
以上所有的我的這種創作方式
如果要用本格派文字派對於句型跟對仗及連續用韻
這類需要鑽研選字的創作方式來說
確實不太適用
因為如果我在那個當下去顧及到這些
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我無法顧及到自然流淌的聲律
以及同時瞬間故事可能的未知發展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這是我自己而言
確實還是有經過精密設計還能顧及到這些的創作者
不過對我而言那需要花更多的準備跟心力
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然流出(?)的創作方式😌
對我來說比較自然
也能顧到比較多我想顧到的聲律部分
也比較快速可以生成作品
這就是為什麼我寫歌很快的關係
除了這件事以外我沒有什麼事會承認快的(誤😝
謝謝你看到這裡
謝謝你對我的創作及創作方式感興趣
希望對你們各位的創作也能提供另一種方式與想法
然後講了這麼多還看到最後一行的朋友們
對的 我又有新歌了😎帥死的 期待一下 很快曝光
心流經驗作文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小編在中國作家葉偉民的公眾號上看到的。內容主要談得是「比喻如何不落俗套」。
他在文章裡舉了先舉了錢鍾書和張愛玲寫過的生動的比喻例句,並從中總結出寫出好比喻的三個步驟:做減法、欲似先遠、終於神似。
一起來看看這篇「比喻教學」吧。
-
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 葉偉民
寫作中比喻用得多,寫好卻不易。先看看以下幾個句子:
驕陽似火,整個城市熱得像蒸籠。
天上的星星像孩子的眼睛。
月牙彎彎,像小船一樣掛在天邊。
老師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
你可能無比熟悉,這些都是學生時代作文的高頻金句。不少人更覺得,比喻不過如此,A和B瞅著像,放一起得了。歷期寫作課,我修改過不少習作,這麼湊合著比的不在少數,它們也是「作文氣」的一種。
有種商品叫「大路貨」,不是指劣質貨,而是品質平均而銷路廣的東西,如平價服飾、速食麵、大眾飲料等,好用不貴需求大,就是不精美。
我覺得用來形容以上句子也很合適。提筆就來,簡單好懂又順口。不過,如果大量用到文學創作中,問題就來了,你的文章一定也隨之成為「大路貨」——不一定爛,但一定不會好。
這是為啥?因為喻體和本體太像、太接近、太陳舊了,從而失去想像和意會空間。比喻的關鍵在喻體,其與本體的奇妙組合是比喻的命門。
《文心雕龍》裡這樣說比喻:以切至為貴,即準確切合才好。後來,紀曉嵐(是的,就是清宮劇裡與和珅鬥嘴的那個)有些不同意見,說:「亦有太切,轉成滯相者。」意思是,過度精確也不好,丟了靈氣。
這番跨時空切磋,實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喻這東西,就要在不新之處「比」出新意來。
錢鍾書把比喻用得清新脫俗,更偶有奇絕。例如《圍城》裡的這幾句——
把方鴻漸忘了就算了。可是心裡忘不了他,好比牙齒鉗去了,齒腔空著作痛,更好比花盆裡種的小樹,要連根拔它,這花盆就得迸碎。
(鴻漸)想這是撒一個玻璃質的謊,又脆薄,又明亮,車夫肯定在暗笑。」
(鴻漸)只覺胃裡的東西給這幾口酒激得要冒上來,好比已塞的抽水馬桶又經人抽一下水的景象。
最後一句尤顯腦洞精奇,即使讀過多遍,消化道依然有反應。再來看幾句張愛玲的,也是妙得很。
外國先生讀到「伍婉雲」之類的名字每覺異常吃力, 舌頭仿佛卷起來打了個蝴蝶結。(《必也正名乎》)
玉清的臉光整坦蕩, 像一張新鋪好的床;加上了憂愁的重壓, 就像有人一屁股在床上坐下了。(《鴻鸞禧》)
孩子們溜冰……像瓷器的摩擦, 又像熟睡的人在那裡磨牙, 聽得我們一粒粒牙齒在牙齦裡發酸, 如同青石榴的子, 剔一剔便會掉下來。(《公寓生活記趣》)
以「牙」喻「愛」,以「玻璃」喻「謊」,以「淤塞馬桶」喻「酒後反胃」,以「蝴蝶結」喻「僵舌」,以「皺床」喻「愁臉」,以「青石榴子」喻「酸牙」。讀來著實形象、趣致、帶勁、秒懂,還能會心一笑。
兩位大咖的筆下之「喻」雖各有風格,底層邏輯卻是通的——形異而神似。喻體和本體乍一看風馬牛,但正是差得遠,一旦找出特定語境下的神韻一線通,便能喻出意外,喻出新奇,讓人有幡然醒悟的淋漓之感,繼而嘆服作家的技巧和想像力。
反觀開頭的例句,喻得司空見慣、直來直去,更無意境可言。
如何改善呢?我有三點建議:
一、做減法
閉上眼想一想,這次你要比喻什麼,把不相關的特質剝離。例如上述的愁臉,要喻其皺,那臉大不大,白不白,長沒長痘都不重要了,統統去掉,從臉的由平入皺,琢磨到屁股坐床,在陌生的搭配中獲得認知上的通透和閱讀快感。
二、欲似先遠
就像揍人,拳頭拉遠些,捶下去才疼。先拉大喻體和本體的距離,表面上看越不相關越好。但兩者都要在日常經驗範圍內,不能過猶不及。例如「她七竅生煙,快要氣成一顆土衛六了。(土星的衛星,大氣層比地球還濃厚)」除非在特定的科普語境中,否則多少有些尬。
三、終於神似
喻體和本體拉遠後,終要落地,唯一的著陸點就是神似。蹩腳的謊言和玻璃相通在哪呢?易破、透明、無從掩飾。愛情和牙齒又相通在哪呢?強行拔掉了都會痛,即使癒合了,舔一舔還是空蕩蕩。
若能做到這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喻體和本體從特徵到意境都流動起來,於一點交匯閃光,終於神似。
這也應了作家秦牧的那句話:「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話裡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裡,哪裡就忽然清晰明亮起來。一個精彩的比喻,有時甚至讓人銘記終生。」
心流經驗作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NmjFDTyCO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user16611.piee.pw/3levqu
#內容為王 #內容行銷 #品牌經營
【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你相信專業有價,也想經營個人品牌,但不知道怎麼開始?
你想被更多人認識,但不想販賣個人隱私、討論別人八卦?
你想傳遞好的知識,希望大家好好看完內容,別草草滑過?
在這個分眾的時代,要得到關注與認同,光有財力或才華是不夠的。
勁爆的話題,或許會讓你爆紅,卻不一定能得到別人的真心與尊重,
唯有持續耕耘,創作優質的內容,才能打造出專屬於你的王國,
累積你在他人心中的信任度和影響力。
好的內容,
是優秀的銷售員,持續為你帶來訂單。
像堅毅的傳教士,傳達你的理念精神。
像溫暖的好朋友,讓人想常常拜訪你。
像樸實的磨刀石,淬煉你獨特的觀點。
關於「內容行銷」,你是不是有這些疑問?
怎樣才算好內容?第一步該做什麼?
怎麼說人話,讓人聽得懂?
怎麼加入銷售語言,讓客戶願意下訂?
怎麼保持創作熱情,一直有新題目?
怎麼擠出時間創作?
常常還沒寫出任何一個字,腦袋就已經燙到無法運轉。
其實內容製作並不複雜,不用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詞彙,
只要懂得拆解創作流程,你也能寫出自帶銷售力的內容,
讓客戶不知不覺認同你,相信你所推薦的商品或服務。
假如你也想開始製作內容,讓你的專業可以被更多人看見,
你將在這門課程中學到:
1. 擬定吸睛標題:讓人一看就想點,迫不及待想了解
2. 熟悉內容流程:讓創作不再依靠靈感,能持續產出
3. 搭建腳本架構:擴大流量,篩選真正會付費的客戶
4. 瞭解客戶痛點:掌握13個終極心理需求,創造業績
5. 修調優化內容:去蕪存菁,讓邏輯、用詞更吸引人
6. 多元訪談技巧:讓人越聽越久,想要一集集追下去
7. 巧妙危機處理:維持品牌高度,讓負評滑過不沾身
這門課集結嘉玲和怡璇老師十多年寫作經驗,以及啟點頻道上千則影音內容,
與你分享製作熱門內容必要元素、實戰攻略、如何持續產出並保持寫作熱情。
除此之外,最後還有好康大放送,只要加入課程,就可立即獲得:
10份爆款熱賣腳本逐字稿
4份真槍實彈訪談大綱
1份腳本發展架構表
裘老師獨家銷售3心法
(課程使用大量實際案例,建議您聆聽時,直接下載講義,搭配學習,效果更好)
現在就開始創作自己的內容吧!別再花大錢砸廣告,
讓好內容,兌現個人的價值,為你帶來更多的曝光和訂單,
超越國界,成為時間的朋友,在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NmjFDTyCOE/hqdefault.jpg)
心流經驗作文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Bird chats with his friends and nonfriends.
—
♪ EP07 魏如萱(上)|我以為的都不是我以為的
魏如萱,創作女歌手及廣播電台主持人。她認為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學習,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在陳建騏鼓勵她寫歌之前,她認為自己根本不會「創作」;第一首發表的作品,還是當時「自然捲」樂團成員 蔡坤奇 奇哥,幫她把高中作文改編成歌,而她現在卻是廣為人知的「創作歌手」。
魏如萱分享,自己從小就非常喜歡唱歌,腦袋裡時常有一個畫面,是她在眾人面前唱歌大家聽;在她幼稚園時,《小星星》是她時常哼在嘴邊的歌,也曾充滿自信地唱給鄰居聽;而人小志氣高的她跟祖母說:「奶奶,我長大以後要當歌星」當下,祖母沒把她的童言童語放在心上,但誰也沒想過,多年後竟夢想成真。
為了進演藝圈,魏如萱作了很多努力,曾經為了更靠近夢想一點,於是報考了華岡藝校,但進去念書後才發現,學校教的是舞台劇跟燈光,但她也認命地念,就在她想要放棄唱歌的時候,班上同學拉著她去參加歌唱比賽,於是一路過關斬將拿了第一名。
看起來好像很順遂地和當時滾石的子廠牌「真言社」簽了約,卻正值流行唱片產業結構的改變,於是沒發任何一張專輯就解約。後來經由她當時的唱歌老師玫熹Macy的介紹下,去當楊乃文練團時的代唱歌手;因為這樣的契機,她認識了陳建騏、奇哥、林暐哲。
[我以為的都不是我以為的]
回想起自己從小純粹想唱歌的夢想,實際上要能在台上唱歌,該學的東西還不少,更多的是需要不斷地磨練、累積經驗。
魏如萱形容自己就像一隻筆,一直反覆地被慢慢地削掉,直到你能寫出東西為止。而她認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已經註定好要做什麼;每當她想放棄的時候,總會有新的事情將她拉回軌道。
「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惟有自己不斷嘗試後,感覺對了,就會一直走下去。」
ISRC|TWFG72001108
──♫─ 更多韋禮安 ─────────────────────────
韋禮安 WeiBird FB|https://www.facebook.com/Weibird.official
韋禮安 WeiBir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eibirdmusic/
韋禮安 WeiBird WeiBo 微博|https://www.weibo.com/weibird
#韋禮安 #韋禮安跟你鳥鳥天 #BIRDBIRDTAL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69izdaU6A/hqdefault.jpg)
心流經驗作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送餐阿嬤」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鄭博真
內容簡介:
✹臺灣第一套老幼共學.代間學習原創繪本✹
《送餐阿嬤》、《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隆重問世!
《送餐阿嬤》
滿足阿嬤為什麼會去送餐呢?
在關懷據點的阿公阿嬤,
進行哪些有趣的身心靈活動?
讓這本繪本啟發孩子,
學習尊重和關懷年長者;
並提供長照機構辦理活動參考。
送餐阿嬤,是現代的魔法阿嬤
〜讓孩童關心長輩並了解老年議題〜
作者鄭博真與插畫家陳雨潔聯手創作《送餐阿嬤》,希望透過繪本的形式,以深具創意又精巧迷人的圖畫搭配淺顯易懂文字,啟發幼童關懷阿公阿嬤,促進世代交流,讓彼此不斷享有新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這套繪本是幼兒園和小學實施老幼共學、代間學習教育很適合的補充教材,可以教導小朋友尊重長輩,了解老年議題,在交集中發出理解和愛的光芒。
〜大好文化三周年獻禮〜
「跨世代.新素養繪本館」
跨世代,不同年齡共讀;新素養,啓發面對新時代的能力!
繪本可以親子師生共讀,更可以老中青幼跨世代共讀!
《送餐阿嬤》
這本繪本描述滿足阿嬤到社區關懷中心擔任志工,幫忙送午餐給其他老人吃。社區老人在關懷中心共同製作和享用午餐,並且參加一些活動。老人們相互照顧與支持,刻畫人生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鄭博真
教育學博士。現任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曾在小學服務20年,從事兒童寫作教學20年,編寫兒童作文和語文書籍30餘冊。爾後,轉任科技大學幼保系服務,研究專長及興趣為幼兒心理發展、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多元智能與創造力教育、正向心理教育、繪本創意教學等,出版《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等專書十餘冊。繪本是孩子最早接觸的讀物,及早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有助於往後語文與美感能力的發展,繪本也是幼兒園及小學最佳的補充教材。閱讀過大量國外翻譯的繪本,進入大學幼保系任教後,又指導學生設計繪本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總覺得臺灣在地的人事物,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文化經驗,值得書寫傳承給後代。因此,除了專業學術研究外,平時更熱愛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中國語文獎章、高雄市柔蘭兒童文學獎。著有《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送餐阿嬤》等繪本。
繪者簡介:陳雨潔
「 繪本,不只是給小孩看的!」我記得我非常熱誠的在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教室對著老師與同學喊了出來。身為獨生女,有著兩邊的阿公阿嬤陪伴長大的我,常在老人之間周旋騙糖果與零食,也對這議題有著深刻的體會與理解。希望能藉由書中表情豐富的人物與鮮艷的顏色,讓所有的讀者能理解人與人之間互相的關懷能帶來的影響。
作者粉絲頁: 鄭博真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中心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yZB2WM6dO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