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金豐綻」位在人口最密集的下大里地區,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充足
台中大里最高CP值! 「德金豐綻」擁地段核心移居族最愛
https://bit.ly/34L5Me7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
德金豐綻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KJnxJgNNAs/hqdefault.jpg)
德金豐綻 在 王薀老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王薀老師最新著作《茶堂懷錄》
茶香,綻放在啜飲的餘韻 ; 雨電風霜都是人生的淬鍊連結
: http://sc.piee.pw/RHQWN
還記得《茶堂》與《建盞·茶談》裡那一則則動人心弦、極富人生哲理的故事,在茶香滿溢、燈光昏黃的古典茶堂裡展演開來.....,讀來讓人如癡如醉,欲罷不能,讀後卻又令人回味再三,警醒深思。
在眾所期盼下,王薀老師《茶堂懷錄》正式和讀者們見面了,依舊是~「人情閲盡義理深,世道感懷見真性」,在艋舺阿嬸的故事裡,「活在人前背後,倘若不能自在,那其實是有愧於己的」訴說著你我的心事。每一杯茶都是歲月,也是人生!這些心茶和話語都是啟發和教導,雋永的遇見都讓人心中如朗目開襟,暸若發通。在大江大海的人生裡,誰不是在風霜裡成就自己和他人?
道盡人世滄桑幽微
《茶堂懷錄》是王薀老師「茶堂」系列的最新作品。王老師藉著「茶堂」來敘說他的見聞,塵封多時的潘朵拉盒,頓時成為悲歡離合的舞台一如曹雪芹藉著青埂峰下一頑石,道盡金玉良緣總成空,賈府興衰一場夢,成 就千古奇書《紅樓夢》。同樣茶堂川流聚散,人往風微,但雪泥鴻爪,總有足堪憶者,或有一德之足式,或有一言之可傳,就成為書中精采之篇章。
《茶堂懷錄》開篇即以濃墨重彩寫出深巷尊爵跌宕起伏的一生,更兼及「南社」風雷並起的歷史,他從動盪的大時代來到「歸骨於田橫之島」, 原本是王謝堂前燕,如今落得只剩一襟晚照。酒醒時往事愁腸,傷心處淚眼凝噎。然因他體悟陵谷更迭之無常,多少前塵舊夢,如漚似戲。於是他將平生所學於一觴一詠中娓娓道出,澤被後起的學子。而〈異國茶緣〉則以兩名女子在感情道路上不同的面對與抉擇,而映照出其處境亦迥然有別,一位鶼鰈情深而幸福美滿,一位卻紅樓隔雨滿身傷痕。藉此實例,王老師提出「兩悔無不釋之怨,兩求無不合之交」,做為男女交往的至理名言。
王老師由於對社會人情長期觀察及潛心地思考,再加上學識豐贍,下筆為文縱橫馳騁,咫尺千里,寫人則婉孌生姿,敘事則餘韻獨留,雖是平凡瑣細之中卻有真知灼見,而筆酣墨飽之餘又道盡滄桑幽微!清代史家章學誠談到為文要有文情、文心,尤貴有文性。王老師可說三美俱,故成佳篇。目所見,耳所聞,筆之於文,真情流露,聲容並至,皆在《茶堂懷錄》中。
書籍特色:
一、王薀老師暢銷系列《茶堂》第三部!也是傾慕懷念的師友錄!
二、從上海到台灣、日據到民國,點評近代知名文人、藝文軼聞。
三、疏理台灣早期被遺忘的庶民史,往事歷歷如繪。
四、根據真人實事,比小說更曲折離奇的現實故事。
五、從康德到唯識,囊括中西哲學及儒釋道的不傳之學!
茶香,綻放在啜飲的餘韻 ; 雨電風霜都是人生的淬鍊:http://sc.piee.pw/RHQWN
王薀老師相關資訊:
【盡薀於書官方網站】:https://teacherwang777.com
【臉書粉絲團FB】: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wang777/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S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eacheryun777/
【拾慧文化創意】:https://www.modernwisdomcc.com/
【LINE@】:拾慧文創
【痞客邦】:http://teacherwang777.pixnet.net/blog
#王薀老師 #暢銷書 #茶堂 #心茶堂 #一杯心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amqTmd68kA/hqdefault.jpg)
德金豐綻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店名:陳興發興記菜館
電話:02 2758-2226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7號(微風南山B2)
營業時間:週日-週三 am11:00 - pm21:30 週四-週六 am11:00 - pm22: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whingkee/
關於:
每年榮獲網路評選「遊港必吃」的煲仔飯第一品牌『興記煲仔飯』!
香港長期興旺,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
加上其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共冶一爐,新舊事物相互交融,締造出香港獨特的都會文化,風貌多樣的名勝景點、郊野景致,其中「購物天堂」和「美食天堂」的美譽更是享負盛名 ,每年吸引到約5,000萬人次到訪香港 ,超過一半以上人次到廟街享受在地美食。
興記於1982年香港開業至今,在廟街扎根超過38個年頭,在油麻地有五間分店,一路以來堅持遵循古法炭火方式製作各式煲仔飯,其獨特炭味飯焦香,及香脆口感,博得『廟街上的炭火香』之美名,征服世界各國慕名而來饕客的味蕾,港星馮德倫等眾多藝人都曾是座上賓。
平均一天銷售1700煲仔飯,兩天就賣破一個101百貨高度,終於首度進駐台灣 !
台灣首店佔地70坪,客座席90位,裝潢將營造出於香港廟街,聚會用餐的熱鬧氛圍,除了販售主打的腊味、章魚雞粒等各式正宗煲仔飯外,店內也將同步提供多樣港式熱賣小炒,讓台灣民眾不用再大老遠跑香港,就能輕鬆品嚐到這興記好滋味!
攤位名:金葉名氣餅
電話:02 2723-7832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7號(微風南山B2)
營業時間:週日-週三 am11:00 - pm21:30 週四-週六 am11:00 - pm22: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oldMenchi/
關於:
品嘗料理最高美味,向世界傳達幸福旨味 日本發跡全新餐飲品牌「金葉集團」,旨在將美味傳播至全世界。以金子半之助天丼創始人「金」子真也,與高級日料Kiichi創始人千「葉」憲二社長為首,透過日本餐飲兩大巨擘跨世代合作,不僅傳承經典,創新演繹,更以正宗日魂融萃豐厚飲食文化,與時俱進的用餐新時尚,開啟美味饗宴的五感新體驗。 「GOLD MENCHI金葉名氣餅」This is Umai!令人一吃上癮的日本炸物旋風!源自日本千葉憲二社長名店人氣料理-名氣餅,由金葉集團美味職人UMAMist從油溫掌控、麵衣濃淡、食材狀態嚴謹掌握;入油鍋如煙花般綻放地美不勝收的名氣餅,將以香脆麵衣包裹多汁的鮮肉內餡之姿,在口中迸出日嚐新食尚美味!
#Meck大叔#陳興發興記菜館#金葉名氣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R_3oacemWQ/hqdefault.jpg)
德金豐綻 在 [新聞] 預售屋實價登錄見真章台中全區站穩2字頭- home-sale 的必吃
根據實價預售屋登錄資料顯示,大里成功段的「德金豐綻」成交21~22萬元、大雅楓林街「富宇楓采」登錄成交也達22萬元、太平區「水美捷堡」21~23萬元、 ... ... <看更多>
德金豐綻 在 Gimy劇迷- PttPlay線上看 的必吃
Pttplay - Gimy TV 劇迷在線觀看戲劇與節目,隨時隨地輕鬆追上最新影劇資訊! 涵蓋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陸劇、韓劇、美劇、台劇、日劇、BL、泰劇、紀錄片等。 ... <看更多>
德金豐綻 在 德金豐綻 - Facebook 的必吃
德金豐綻. 523 likes · 8 were here. Real Estate Servic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