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松,但她仍努力訓練並代表俱樂部報名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Switzer以原本貫用的中性縮寫註冊成功、取得參賽資格,進行賽事。但跑到一半時,被賽事人員發現她是女性,試圖阻礙她、要將她趕出比賽,但Switzer仍堅持跑完全程(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嗎?)
當時波士頓田徑協會主任對此表示:
「女人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規則禁止這樣做。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陷入混亂。…..如果那個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會打她。」
這次賽事後,勇敢的Switzer和其他女選手努力與田徑協會溝通,希望開放女性參與的機會。
在她們的努力下,五年後,波士頓馬拉松終於開放讓女性跑者正式參賽,而且,連之前努力要把Switzer趕出比賽的賽事人員也幫助推動女性參賽!
#奧運的性別平等推進
其實不只是田徑,許多現在大家習以為常、女性能自由參與的 #運動空間,都是這樣一步步辛苦爭取而來,並非從天而降。奧運中的女性,當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1896年 首屆奧運有女性運動員,但無參賽權。
1900年 女性取得少部分奧運項目的參賽權。
1928年 奧運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田徑項目。
1981年 國際奧運組織首次出現女性委員。
1991年 奧委會制定的新規章,所有新增加的項目必須男、女選手都可參與。
1997年 國際奧會首位副主席由女性擔任。
2012年 首次所有奧運參賽國皆有女性參與。
2014年 國際奧會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將參賽選手男女性別比各佔50%列為目標。
2020年 首屆「性別平等」的奧運。
東京東奧在性別平權上的突破包含:
🏅女性運動員達48.8%,為歷屆奧運最高。
🏅增加9個男女混合項目,總數提升到18個。
🏅獨木舟、賽艇、射擊、柔道、帆船、舉重項目,首次實現男子及女子項目一致。
🏅首次開幕式上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以往旗手一位且多為男性)。
🏅規定每個代表隊運動員至少有一位女性及一位男性運動員(過去曾有部分代表隊禁止女性參加)。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通過納入禁止性傾向歧視。
🏅為歷屆奧運中最多出櫃LGBTI+選手(據Outsports統計共168位)。
本次東奧開始前,國際奧會便宣示:
「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作為奧運的領導者,國際奧會正不斷採取行動促進性別平等。」
#台灣男女選手都傑出
#台灣女性選手超亮眼
台灣過去歷屆奧運共得到24面奧運獎牌,其中女性共獲15面(4金、4銀、7銅),佔62.5%。
本次東奧,台灣68位參賽選手中有35位女性,人數超過一半。
台灣獲得的12面獎牌中,女性獲得6.5面(1金、1銀、4.5銅,銅牌包含混雙),可見不分性別,台灣選手表現皆相當傑出,和東奧設定的標準比,台灣女性選手的表現,又更為突出!
#從基層開始支持更多女性進入運動領域
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 #體育深耕 不能只停留在奧運,更要從小且從基礎做起。
我在立法院內多次對此質詢及提出預算案,便是希望能從基層體育開始,在學校教育、全民運動到選手培訓等面向,打造更加友善、更加平等、不受暴力傷害的運動環境。(歡迎參考:https://bit.ly/2XIX7v5 , https://bit.ly/3qk4cec , https://bit.ly/3D1BfLB , https://bit.ly/2N6a8Kf , https://bit.ly/2W7r3As , https://bit.ly/3D34ihN , https://bit.ly/3szL3rb )
只有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愛運動,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以及支持來發展,台灣的體育潛能才是真正發揮!
#遺憾與歧視仍然有
#改革和突破要繼續
這些年來,台灣體壇和奧運在性別平等上都有進展,我們很開心看到許多女性自在發揮運動專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許多女性選手,必須刻意隱藏自己的女性身分。
但,性別平等這條路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像本次東奧籌備及舉辦期間便發生許多重要的性別事件:
🔎東京奧運主席因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在輿論批評下辭職,改由前奧運選手橋本聖子接手,東京奧組委因而檢討將朝增加女性參與決策的方向邁進。
🔎美國體操隊核心運動員Simone Biles在比賽期間察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在決賽前決定退出比賽。
她的決定和說明,促使大家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體育領域的性侵害、性騷擾問題及 #MeToo 運動。(2017年美國體操隊爆出史上最嚴重的性侵案,上百位選手站出來指證遭隊醫性侵,Biles是其中一位長期受害者,也是唯一一位現在仍繼續參與國際賽事的倖存者。)
🔎為了抵制體操界性化女性的現象,德國體操隊選擇穿著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上場。
🔎韓國射箭選手安山(An San),只因為剪短髮、就讀女子大學,便遭許多韓國網友列為「女性主義者」及「仇男」,並被嚴重攻擊。
⠀
以上列出的,只是有被報導的部分事件。
在台灣,我們偶爾還是會看到針對女性是否賞心悅目、男性運動員是否能有陰柔動作等各種爭論;也還是有女性運動員遭遇性騷擾等事件、從小訓練期間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各種數據也顯示女性在基層參與運動的比例仍然較低。
這些現象都提醒著,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前方還有更多的路要大步邁進。
就像勇敢「破壞社會秩序」報名參賽的女選手Kathrine Switzer在跑道上被驅趕的50年後,再度參與波士頓馬拉松時所說的:
「看看過去50年我們做的改變,未來的50年,我們肯定會做得更好!」
下一屆2024巴黎奧運的Logo已經揭曉,法國作為主辦國,決定用一張女性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意,並呼應1900年的巴黎奧運,就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賽的奧運!
曾經是大學田徑校隊的我,親身體會過運動帶給我的許多挑戰、成長與快樂。期待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以及未來台灣基層的各種運動場域,都能看到更多人,從小到大,不分性別,在運動場上自在翱翔,揮灑汗水,為更好的自我而突破。
也提醒大家,帕運會緊接著將在8月24日開幕,歡迎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繼續為台灣選手加油!
最後,一定要向大家推薦我去看的這個「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去了解與感受女性參與運動的突破過程。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發展更加平等、友善與茁壯!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
展期:2021/08/05-12/12,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管理處、臺灣國家婦女館、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德望柔道技擊館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LikeJapan生活】三度大病 也不能打倒她:日本女子輪椅籃球隊代表兼隊長 藤井郁美 帶領隊伍出戰帕奧
曾在2008年北京帕奧 (殘奧)女子輪椅籃球比賽中獲得第四名的藤井郁美,帶領日本隊再闖奧運!藤井在15歳時被發現患有惡性骨肉瘤,需要切除右腿的大腿骨和膝蓋關節,然後在17歲時患上潰瘍性大腸炎,要切除全部大腸。在中學活躍於籃球部的她,於20歲重拾對運動的信心,開始參與輪椅籃球,更被選為日本代表出戰世界賽。
擁有多年大賽經驗的藤井於2016年結婚和生小孩,在練習籃球和照顧家庭中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努力提高射籃的質量,更在2018年起擔任女隊的隊長,學習如何帶領隊員溝通合作,提升團隊的戰鬥力和自信心。2020東京帕奧對藤井而言是一場集10年競技生涯達成的重要時刻,她希望能夠為團隊的勝利作出貢獻,順利取得獎牌!
東京殘奧會 香港選手:
- 射箭:危家銓
- 田徑:任國芬、鄧雨澤
- 羽毛球:陳浩源、朱文佳
- 硬地滾球:楊曉林、何宛淇、劉慧茵、廖詠彤、梁育榮、謝德樺、黃君恒
- 馬術:謝佩婷、曾靝賜、鍾美娟
- 游泳:陳睿琳、張可盈、許家俊、鄧韋樂
- 乒乓球:吳玫薈、王婷莛
- 輪椅劍擊:余翠怡、鍾婉萍、吳舒婷
東京殘奧會 台灣選手:
- 田徑:楊川輝、劉雅婷
- 羽毛球:方振宇
- 游泳:陳亮達
- 乒乓球:田曉雯、林姿妤、程銘志、盧碧春
- 舉重:林亞璇
- 柔道:李凱琳
© THE NIPPON FOUNDATION PARALYMPIC SUPPORT CENTER
by #LikeJapan_JJ
==========
新影片 / 東京「絕景」拉麵老店 直望奧運場館景色
https://youtu.be/f2WxXaorDCM
新影片 / 日本歌手介紹 美波 聲嘶力竭的歌聲
https://youtu.be/V-jIyfEtrJ8
LikeJapan IG 日本旅遊相片更新中:
www.instagram.com/like.japan/
德望柔道技擊館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圖輯】東京奧運/不斷更新》直擊閉幕式現場!田徑選手陳傑任掌旗官
東京奧運完美落幕,8月24日將迎來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帕運),帕運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賽事,參賽者包括移動障礙、截肢、失明、腦性麻痺等有身心障礙的運動員。
中華隊在帕奧共取得10席參賽資格,包括桌球、柔道、游泳和田徑等項目。公視也將於8月24日至9月5日轉播帕奧賽事,邀請您一起為中華隊加油!🇹🇼
===
21:16 大會施放煙火慶祝東京奧運圓滿結束,國立競技場館外也打出「SAYONARA」(再會)和「ARIGATO」(謝謝)標語,並謝謝全球支持東京奧運。🇯🇵
21:08 女演員大竹忍握著孩子們的手仰望星空,奧運聖火也緩緩熄滅。
21:06 奧委會主委巴赫宣布東京奧運正式閉幕,並期待在三年後的法國奧運再相會。
20:59 奧委會主委巴赫、難民隊一同上台,其中巴赫在致辭中提到:「因為我們團結站在一起,你們為了奧運榮耀彼此競爭激烈,同時又在選手村裡和平相處,我們在最嚴峻的時刻攜手度過,你們給了世人最珍貴的一份禮物——希望。」
20:54 東奧組委會主席橋本聖子致辭,其中橋本聖子在致辭中提到:「2020東京奧運賽場上充滿了你們的熱情,你們的力量和你們對體育的愛,不論在多艱困的情況,你們都面帶微笑面對各項挑戰,感謝你們的支持。」
20:50 巴黎奧運現場:法國總統馬克宏說著新奧運格言「一起更快、更高、更強」,飛行表演隊飛過法國地標艾菲爾鐵塔。
20:41 演奏法國國歌、升法國國旗。這是史上第一次透過播放影片的方式,演奏新主辦城市的國歌,影片中還一度播放在國際太空站演奏的薩克斯風,這是法國在100年後再度承接奧運主辦國。
20:39 國際奧會會期交接儀式: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將奧會會旗交還給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巴赫再轉交給下屆奧運主辦城市代表巴黎市長安妮・伊達戈。
20:35 前進巴黎2024,降國際奧會會旗
國際奧會歌演唱者:岡本知高(日本男高音)
國際奧會歌演奏者:NHK交響樂團
20:20 太鼓表演,接著由僅18歲的日本舞者Aoi Yamada在場中獨舞,手提燈籠的表演者圍繞著她,藉此回憶和我們永別的親友。
20:19 志工代表上台,接受全場運動員致謝,場中螢幕也打上「感謝全體志工及工作人員」的標語。
20:16 介紹IOC運動員委員會新成員,三位成員入選國際奧會選手委員會的代表。
20:01 馬拉松頒獎典禮:頒發男女馬拉松獎牌得主,以往奧運會閉幕典禮上只有男子馬拉松得主受獎,這是史上第一次同時頒發男子與女子馬拉松獎牌。
女子金牌得主為肯亞的選手佩雷斯・傑普契奇爾(Peres Jepchirchir)、銀牌由布里吉德・科斯蓋(Brigid Kosgei)獲得,她也是來自肯亞,銅牌則是美國的長跑運動員莫莉·賽德爾(Molly Seidel)。
19:59 演奏希臘國歌,希臘為奧運的發源地,因此每屆奧運開幕及閉幕都會有一些希臘的元素穿插其中。
19:45 「你我也是東京人」音樂表演:場中化為草地,儼然變身為東京市區的大公園,選手們則化身東京客,開心地享受周日下午的悠閒氣氛。
此次選手來到的東京,因應防疫原則,完全無法離開選手村或賽場體驗東京,因此大會特別讓選手及隊職員能在閉幕時,感受東京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19:43 經典五環表演:透過不同顏色的光影在場中飛舞,並搭配煙火呈現出奧運經典五環。
19:36 主辦國日本代表隊進場。日本這一次奧運共獲得27金14銀17銅,排第三。
19:30 美國代表隊進場。美國這一屆奧運會最終以39金41銀33銅,共獲得獎牌113面,金牌數與總獎牌數都排名第一。
19:29 中華隊代表團進場,除了四位田徑選手:楊俊瀚、鄭兆村、黃士峰和陳傑,還包含幾位物理治療師、教練、運動防護員也一起加入。
19:09 各國國旗進場:各國代表團掌旗官持國旗進場,現場播放「一起更強」影片,並回顧奧運精彩畫面。
19:08 升日本國旗,並由寶塚歌劇團(國寶級的歌舞團體)領唱日本國歌。
19:04 日本國旗進場,由高藤直壽(2020奧運柔道金牌)、河合來夢(2018年青奧霹靂舞金牌)、大橋悠依(2020奧運游泳雙金得主)擔任旗手。
19:03 日皇德仁弟弟秋篠宮文仁親王與國際奧會主席巴赫連袂步入場,並主持閉幕典禮。
19:00 東奧閉幕典禮開始
===
經歷為期17天的賽事後,「2020東京奧運」閉幕典禮在日本時間晚間8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在東京國立競技場「閉門」舉行。
閉幕式主題為「我們共享的世界」(Worlds We Share),至於聖火如何交給下屆主辦城市「巴黎」將成為今晚一大看點。
由於東京疫情嚴峻,大多數選手都已返國,中華隊由楊俊瀚、鄭兆村和黃士峰及陳傑四位田徑選手代表出席,並由陳傑任掌旗官。
回顧本屆中華隊的表現可說是滿載而歸,一口氣拿下二金、四銀、六銅,共12面獎牌,創下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以來台灣的最佳紀錄。
延伸閱讀|
東京奧運/不斷更新》閉幕典禮精華看這邊!田徑選手陳傑掌旗領代表團進場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052
文|梁駿樂、劉宣廷
圖|美聯社、體育署
-
■2020東京奧運看公視■
7/23-8/8公視現場直播🇹🇼
請鎖定公視3台、公視台語台
邀您一起為中華隊加油🥇
-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2020東京奧運 #奧運 #東奧
德望柔道技擊館 在 德望柔道技擊館 - Facebook 的必吃
德望柔道技擊館, 桃園市桃園區. 836 likes · 21 talking about this · 211 were here. 柔道/角力/格鬥/以色列防身術基礎防身國小以上至成人社團活動.軍警訓練配合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