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自己不在未來,就在現在。
認真回想,以前我好像在每一段關係中都是在扮演某一個角色,不由自主的在為每個對象做調整。不只有在戀愛上,有時候可能跟朋友、工作夥伴都是,尤其是在前輩面前,常常我都會本能反應似的改變自己。聲音要甜一點嗎?笑話要低級一點嗎?從穿衣服就可以看出,我今天是要跟誰吃飯。雖然是微調,但透露出了一件事,我好像不夠喜歡真正的自己,所以才會擔心大家也不會喜歡真正的我。我告訴自己即使累,但如果持續努力,有一天就能變成大家都喜歡的Lara。
久而久之我和世界的相處模式只有「由外到內」,會依照別人對我的反應去斷定我的下一步。大家會覺得我很好相處,我卻越來越不快樂。現在我慢慢開始懂了,原來我把順序弄反了。我該優先處理的是自己內心的感受,其他人買不買單,其實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像找另外一半,如果我跟夢中情人在一起,但我根本無法在他面前做自己,最後還是會走不下去。
我現在33歲,So What? 終於懂,「當下的自己」才是人生時間軸上最重要的!
對了,有人好奇這次「{}」的意思嗎?簡單說是「大括號」,在數學運算式中稱作「空集合」。數學不好的人就想像一個清空的行李箱吧。「空」不是無,而是無限可能。括號還有另外一個更好懂的意思,就是「優先處理」。將過去整理過後的自己,回歸純粹,態度成熟自信!(失戀後重新出發的人應該很有感觸吧!🤣)
Your best self is not in the future, but in the Now.
Looking back, I seem to have been playing a role in almost every relationship I was ever in. I'm not just talking abou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Whether it was with friends or colleagues (especially seniors), I would modify myself almost instinctively. Should my voice be sweeter? My jokes dirtier? If you wanted to know who I was eating with that day, all you had to do was look at the clothes I was wearing.
The changes were subtle, but they still reflected a truth: I didn’t feel like the real me was enough so I was worried that other people would also find her lacking. I told myself that if I just kept working at it, I would someday become a version of Lara that everyone accepted.
Eventually I only knew how to get my cues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I would always base my next step on feedback I got from others. Most people considered me easy to get along with, but I grew more and more unhappy.
I think I had it all wrong. My first priority should have been listening to my inner voice. Whether or not other people agree with it is not in my control nor of my concern. Take looking for a partner. Even if I found the person of my dreams, it would never last if I couldn’t be myself around them.
I am 33 years old. So What? I finally understand that "the present self"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n the timeline of life! It’s time to prioritize me!
By the way, is anyone curious about the meaning of "{}" this time? Besides the more commonly known representation of parentheses as prioritization, these curly brackets are called “the empty set”. The empty what? If like me, math is not your strongest suit, think of it as an empty suitcase. "Empty" doesn’t mean nothing, but infinite possibilities! What will you fill your life with this time?
2021全新專輯《來者何人{}》
數位收聽:https://LaraLiang.lnk.to/DearYou2
<再也沒有你> 陳勢安 Andrew Tan
數位收聽:https://kkbox.fm/Iss26l
#Lara梁心頤2021全新專輯二部曲 #來者何人{} 全球發行
#再也沒有你 #NoMoreU #SoWhat3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這次很榮幸有機會和華研合作 為林宥嘉的 IDOL 全球巡迴演唱會提供歌詞英譯校稿服務 讓紐澳等海外場次的聽眾可以更投入與認識林宥嘉的魅力 我們一共翻校了三十多首歌曲,從中先挑出自己也很喜歡的《兜圈》跟大家分享 ❤️ 看完影片,你就能翻譯: 🌹「打呵欠」 🌹「幸福兜了一個圈」 🌹...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新聞] Bionic五週年,重溫Billboard封面故事- 看板Christina 的評價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告白實行委員會,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myself關閉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ANIME1 - 動漫小說 ... 的評價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myself關閉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ANIME1 - 動漫小說 ... 的評價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BTS 金南俊I love , l love , I love myself - 追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我們大家的河合莊01 - YouTube 的評價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再見; 再見,我。
朋友問起為何許久沒有貼文,一時之間也答不出來,只能以「江郎才盡」搪塞,雖說搪塞,倒也不全然不是事實。父喪後我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並非沒有感想,沒有心情,卻連打開電腦的意志力都沒有。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年,我想,也許我終於找到答案。
住院期間,朋友轉來出版社編輯的來信,有意和我討論出書事宜。我的訊息功能已經關閉,編輯很有心的輾轉找到丹丹的乾媽。出院後需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雖然可以炫耀「有出版社找我出書喔!」,實際上在待處理清單上並不是很優先的位置。直接跳到五月下旬,醫生表示「可以正常生活了」之後,我也和出版社的編輯見面了。現在回想起來,我上次為了工作跟編輯見面應該是上個世紀的事了,譯者跟編輯沒見過面是很正常的事。總之對方表示對我近年來照顧父母的經驗有興趣,希望我在六個月內寫出七萬字。她們並帶來幾本相關書籍提供參考。為了釐清出版社的要求,我向她們確認:「所以你們要的是我的體驗和觀點,不是我的文筆?」總編輯非常明確的回答:「對。文字方面我們會有專人修改。」我拿起那陣子很紅的一本書翻了翻,好奇的問此書賣了幾刷,我不太記得聽到「二十三刷」時我的表情是否透露出任何玄機,但希望沒有明顯到讓人看出我心中的OS。
雖然編輯很積極,這件事還是不了了之,我覺得很抱歉的是未曾交代沒有簽約的原因。混過出版界的我知道編輯的方向是正確的,內容比文筆重要,只不過內心深處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說:「可是我喜歡我的文筆,我喜歡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就算別人看不懂,那是因為有時我故意寫的模擬兩可,有時候我不得不寫的模擬兩可,是因為牽涉到別人的隱私。將來等一切結束了,我可是打算寫下完整的故事呢。」就現實層面而言,當時的我身心俱疲,既沒有體力也沒有足夠的專注力寫出七萬字,更何況母親還在世,故事還沒結束。就我混過出版界的經驗而言,就算我寫得出那七萬字,我希望自己的名字印在一本我能引以為傲的書上,而不是一本寧願用筆名出版的書,這種事,在我當譯者時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回想起來,當時的我雖然還在硬撐,其實身心狀況都已經開始走下坡,只不過這個下坡既長而緩,因而難以注意,等我發現時,已經頻臨崩潰邊緣,陷入個人地獄的黑洞裡。雖然勉強爬出了陰影之外,我忍不住問自己:「我怎麼了?」
從小學一年級注音比賽得獎以來,閱讀一直是我生活裡最重要的一部分,從亞森羅蘋到福爾摩斯,國中時躲在棉被裡看倪匡,以前的我,幾乎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買書上,就連從英國跨海搬家時都捨不得帶了四百本原文書回台灣(那是個電子書還沒有出現的時代)。茉莉書店來家裡收書時賣了五千多塊,而一本的收購價才一折。我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買書,不再閱讀,不再以文字滋潤我的靈魂?(等一下,我的靈魂在哪裡?)
我不記得我審的最後一本書書名是什麼,但記得向編輯請辭時的心痛。我記得最後一本讀完的書是「鬼地方」,再上一本也許是「敵人的櫻花」以及所有王定國的書,當時我還在從事譯者工作。父親過世後,我只留下自己的譯作與少數值得收藏的作品,其他的書全部賣掉了。我依然買書,但買十本可能只讀完一本。我一直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當我看到那本印了二十三刷的書之後,我知道並不完全是我的問題,而是我的世界改變了,價值觀也改變了。出版夢是一回事,什麼樣的書是另一回事,甚至連是否圓夢都不再重要。隨著譯者生涯結束,生活重心也改變了,再怎麼追劇還是在看「實習醫生」,因為跟生活最相關。現在的我,朗朗上口的是藥名,症狀,病名。閱讀不再是習慣,或嗜好,或工作。事實上,閱讀從我的世界消失了,那個世界,從小學一年級到2019年在醫院完成最後一本譯作的世界,消失了,結束了,那個一直支撐著我的信念,總是給我所有人生答案的世界,崩塌了,沒有了。
父親的案子和解後,我把我收到的賠償金全部捐掉或請客,因緣際會下,用父母親的名義捐了二十萬元防疫物資,實際上還是我自己掏腰包。每次我提起以前當譯者窮到什麼地步時,聽者多半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我因為捐了二十萬朋友說:「哇你好有錢喔!」事實是,母親過世後我會更有錢,可是這些錢買不回我所失去的,曾經堅定不移的信念。我的人生,失去了大部分的意義,成了地基垮掉,搖搖欲墜的危樓,那一磚一瓦堆疊起來的世界,在過去三年中,以同樣的方式一磚一瓦的倒了,只是速度更快。
電視轉播菲利浦親王的喪禮時,我和許多人一樣好奇棺木上的卡片會寫什麼(相較於哈利王子的「MOMMY」),那驚鴻一瞥的「I love you」使我掩口落淚。我想起影集裡他們兩夫妻吵架的情節,應該是心不甘情不願被放逐海上五個月之前,女王對親王說:「Because you are lost.」
I am lost. I need to find myself again, if there's anything left to be found.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訊息量爆炸,還沒回到的夥伴等等我,我都會努力回完喔,也謝謝在社群或是留言底下幫我回覆的夥伴,大大減低我的工作量🙇♀️
這一波新筆友超級多,你們是本來就認識我的嗎?還是透過其他社團知道我的?雖然我很擅長破荷包,但本質上最愛的是跟大家聊教養!
還沒跟上的這邊請,下次半年後啦。
📌2021上半年度新品&大V首賣直播筆記:https://fb.watch/6kPZ4spUf9/
🔸下單連結:https://gbf.tw/hctrm
🔸一月直播瞭解之前品項:https://reurl.cc/AkyRVp
🔸提醒,已經收到很多未填寫完整的申請,務必仔細確認後再送出,不確定自己填的正確度請重新填寫,最快是 #結團後才開始審核(不要一申請就問我過了沒有啊)審核將會在一個月以內結束(結團後我會發申請QA區在 #大V福利社)
📌申請事項底加:https://www.facebook.com/616822268449134/posts/2297318793732798/
📌我來宣導一下:大家若有事情聯繫kidsread 客服。務必留下完整資料加快回覆留言速度,今天訊息量超大他們都沒辦法正常用餐🥲
1⃣️訂單大名&電話
2⃣️你的訂單號碼
3⃣️你的問題是什麼
推廣正向教養與實踐蒙特梭利,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希望你們買東西之餘也喜歡我的教養文啊❤️
前陣子我發現雙寶廚房的使用率大降,可能是兔兔佔走了客廳的位子,要假裝煮飯還要跑來中島這區有點麻煩。
改裝成寶寶真實版小廚房後他們每天都好想使用,準備食材做點心洗碗就能花掉很多時間😆
💡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要跟小小孩做這些事呢?長大教起來不是比較簡單嗎?孩子做這些事情不如去多讀幾本書好了?
蒙特梭利告訴我們,孩子的內在驅使著他必須透過工作精進技能,而做家事絕對是0-6歲寶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正向教養之父也告訴我們,人終其一生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
1⃣️什麼是歸屬感呢?覺得自己是群體的一份子。
2⃣️什麼是價值感?覺得自己有存在的價值。
透過替家人服務讓孩子有貢獻的機會,替別人做事可以讓孩子產生歸屬感。
德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研究表示,孩子從1歲起,就會形成關於自我的觀念,3歲就會進入自尊期,開始尋找自我價值。
🔸在這個時期裡,父母過度幫助孩子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從而產生挫敗感。
🌟對孩子而言,被需要和被肯定的感覺非常重要。
這種感覺會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價值感,也是讓孩子懂得去愛,承擔責任,練習給予的原動力。
這種感覺來自於獨立完成一件事,最好能有機會為他人提供幫助!
好亮今天替晚餐加菜,做了玉米雞蛋燒給大家,亮亮負責擺碗盤,好好負責遞餐具,自己裝自己的玉米蛋,吃完才能再來領下一份喔。
看到這裡你想到瑪麗亞蒙特梭利說的哪一句話?
⬇️來複習⬇️
【一句話看蒙特梭利】Mom,help me do it myself;媽媽,幫我,讓我能自己做。
除了標題提到的~還有另一句很重要的話👉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如果孩子覺得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幫他做。
🌟簡單來說在蒙特梭利裡👉成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協助孩子的獨立。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指向相遇_只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以下漏漏長~都是你們常問的QA⬇️
蒙特梭利有幾個重點:
📌預備好的環境
⚠️家裡不是蒙特梭利教室,不需要跟教室一樣提供「正統教具/傢俱」盡可能在家裡的限度內配合孩子即可。
我們將危險物品收起來,將環境佈置的更適合孩子,像是在沙發下提供凳子孩子就能自由上下沙發(也是一個很好消耗體力的運動😆)
提供適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沒用到的插座加裝安全鎖,容易碰撞的傢俱直角防撞條等等等..
噢,就算這樣也不可能做到100%完美,剩下的部分就是要讓孩子拿捏分寸的地方。
💡舉個例子~孩子拿到剪刀把玩是誰問題👉成人;孩子吃收不起來的電器電線是誰的問題👉孩子
將危險物品收好是成人的責任,而沒辦法收起來的地方就是不屬於孩子的,只要每一個人每一次都一樣的堅持孩子很快會懂某些事不可以做。
💡來個我家的例子👉
1⃣我家沒有柵欄亮亮可以自由探索,唯獨貓房他不能進去,只要一爬進貓房門就會馬上被抱到落地窗前,不記得執行多久後有成效,後來亮亮只會坐在門口喊貓貓了。
2⃣幼幼亮很愛咬空氣清淨機的電線,每次咬就把他抱到椅凳上坐五分鐘,之後就不會再咬了。
🌟附上我家常見狀況的應對方式給你參考✨
1⃣不吃飯👉可以不吃飯但不能影響家人用餐,收餐到下餐前只有水喝
2⃣不睡覺👉可以不睡覺但不能影響照顧者得趁這段時間整理家事沒辦法陪他,在時間到達前半個小時待嬰兒床上
3⃣打翻水👉一起整理,小小孩不整理也不額外處罰
4⃣亂丟食👉收餐,在遊戲時間提供適合丟的物品給他
5⃣不合意就哭哭👉坐在他看的到的地方試著說出孩子的感覺,跟他說如果想抱抱可以過來媽咪這,或是你也可以自己發洩情緒。哭完再給個抱抱
6⃣不收玩具👉小小孩是活在當下的不收很正常,平常跟他說一起收吧,如果孩子不收成人也能幫忙收
7⃣坐汽座哭👉那就哭吧,我沒有習慣再汽座上給零食的習慣,不然台北高雄往返要餵多久啊,餐跟餐之間不吃零食是我的規定。玩具我只給三個丟光就沒了!
8⃣不想刷牙或吃藥👉沒辦法一定得做~十字固定奉上😆
9⃣吃東西得在餐椅上👉一旦決定下餐桌就沒得吃
———
📌跟隨孩子
全世界的孩子都有一模一樣的成長規律,作為大人,我們必須承認規律的存在,尊重這些規律。
但是~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發展模式和不同的速度,我們需要觀察他們正處於怎樣的階段、內在有怎樣的需求進而去協助他。
———
📌觀察
蒙特梭利最重要的職責不在於教,而是在於「觀察」許多時候不做什麼比做了什麼更難。
失誤控制是蒙特梭利重要的一環,不需要刻意提醒孩子,每次事情開始前由大人示範,孩子操作時盡可能「觀察不提醒」
🔸孩子會發現,原來用力敲蛋會破在外面,蛋殼掉入成品會吃到硬硬的,用力攪拌會打翻沒有蒸蛋吃,太多鹽巴會好鹹,剛出爐的時候好燙!經由多次且重複的練習,方能達成目標。
孩子天生勇於挑戰,對於有興趣的事一試再試就算有可能被大人處罰也阻擋不了他的心(ex玩插頭、爬高高)
試著允許孩子有限度的犯錯,保有樂於嘗試不放棄的精神吧!
🌟放手練他的身,用愛練他的心。
———
📌有限制的自由
在蒙特梭利裡自由與紀律是正相關的,而「放縱」就是缺乏規範的自由。
🔸現在許多人號稱「尊重」孩子,實際上可能誤會了尊重的定義不知不覺的放縱孩子,這對孩子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而我們成人的責任之一就是教會孩子「責任」在哪裡。
紀律簡單來講就是「規範」,是培養孩子瞭解「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環境」的約束。
🌟蒙特梭利說:「自由必須以獨立為基礎」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給孩子練習的機會已達到獨立的目的,而孩子的吶喊更需要被大人聽到:「我不希望別人伺候我,因為我並非無能。」只有真正具有這種思想並被滿足的孩子,才能感覺自己是自由的。
蒙特梭利裡的紀律,是建立在自由基礎上的「主動」與「積極」的紀律,那些看似乖巧的孩子,如果只是被動的配合服從,或是因出於害怕(怕被罵、怕大人囉嗦、怕不被喜愛…)才遵守規則,是稱不上有紀律的。
對小小孩而言規範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因為這時候是他們「透過外在秩序,來建立內在秩序」的時期。
🔸環境的規範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上有所依循、並做出預測,孩子都喜歡固定的作息重複的行為,在有變更的時候要提早告訴孩子(秩序敏感期)幫助他們瞭解環境、適應環境。
教養孩子時如果可以掌握自由與紀律的原則溫柔且堅定的執行,會發現孩子的情緒相對穩定,大大減少孩子跟父母摩擦的機會。
舉個先前V友問我的例子👉外出快來不及孩子堅持要自行更衣。
🔸「有限制的自由」意思是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但不能是無上限的提供。
早上起來家人急著要出門,孩子鬧脾氣就是不肯由大人更衣但自己又穿不好,我們要做的是遵守讓孩子獨立的紀律(自己練習穿衣服)
如果想減少早上著衣的時間可以前一天睡前就讓他挑選兩件中的哪一件衣服是他想明天穿呢?並約定好明天早上給他多少時間自行穿著,超過則有父母接手~
有時很奇妙的,當孩子擁有自主權時,他的配合度就會忽然提高了。
———
📌吸收性心靈
蒙特梭利認為0-6歲兒童獨有的心智特徵「孩子對環境中所接觸到的影響跟刺激都不會加以分辨的全盤吸收」將其轉換成人格特質一部分經驗。
蒙特梭利曾用海綿跟照相機來描述兒童這種心智全盤吸收與不加以區分的特質,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告訴孩子正確及對的事情噢!
舉個例,當看到美麗的環境時,他們會吸收這個環境,將其作為自己心智的一部分。
所以,你給他美麗,他以後就會創造美麗,因為那是他構建心智時的一部分原材料。
而如果你給他看到醜惡,他也會吸收醜惡,醜惡也會成為他身上的一部分。
所以,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是他們吸收的原材料,我們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首先必須是那樣的人。
#好亮育兒日誌
#蒙特梭利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這次很榮幸有機會和華研合作
為林宥嘉的 IDOL 全球巡迴演唱會提供歌詞英譯校稿服務
讓紐澳等海外場次的聽眾可以更投入與認識林宥嘉的魅力
我們一共翻校了三十多首歌曲,從中先挑出自己也很喜歡的《兜圈》跟大家分享 ❤️
看完影片,你就能翻譯:
🌹「打呵欠」
🌹「幸福兜了一個圈」
🌹「平凡得特別」
❤️💛💚💙💜
Facebook 下載單字卡:https://www.facebook.com/bingobilingual/
Instagram 看 Bingo 私生活:https://instagram.com/bingobilingual_bb/
➡️ 金曲譯者的其他影片:
真實的自己最美 別輸給霸凌 | 蔡依林 玫瑰少年 歌詞翻譯及解析
https://youtu.be/lGG_BBFNsf0
絕美翻譯!! 郁可唯 路過人間 cover 用英文唱
https://youtu.be/VEKxfu-4C8g
不肯被掰彎?! |五月天 盛夏光年 解析及翻譯
https://youtu.be/rwfpPLAr_Ok
【兜圈 Detour】
中英歌詞
玩玩積木
Playing with blocks
換換座位
Changing seats
聽聽唱片
Listening to the CD
又輪迴了 幾遍
Playing on repeat
騎騎單車
Riding bikes
盪盪鞦韆
Playing on swings
看看雲堆
Looking at the clouds
還要吹散 幾遍
Being blown away again
喔 不知不覺
Oh, without us knowing
已走了 多遠
We’ve come this far
妳 打呵欠 我 遊花園
You yawned, I roamed the park
差一點 多一些
We were almost there
路過了 學校花店
We walked past the same school and flower store
荒野到海邊
The same wilderness and beach
有 一種浪漫的愛
There’s a kind of romance
是浪費時間
In which we waste time for each other
徘徊到 繁華世界
Not until I’ve seen glamour
才發現 妳背影
Did I find you
平凡得特別
Ordinary but special
繞過了 城外邊界
We’ve walked around the city
還是沒告別
Yet no one said goodbye
愛 錯過了太久
Failed to see the love in front of us
反而 錯得 完美 無缺
But that makes us fall in love at the right time
幸福兜了一個圈
It was a necessary detour to happiness
想去的終點 就在原點
The goal turns out to be where it all started
聊聊是非 吐吐苦水
Gossips, complaints and hearsay
喋喋不休 是時候談 風月
Time to talk about who makes you passionate
等待誤會 熬成約會
Wait for mistakes to turn into dates
重新定位 要成爲 妳的誰
Redefine myself and become your soulmate
想起來好像昨天 我們初次見面
It feels like yesterday when we first met
想不起很久以前 少了妳在身邊
I can’t recall the days when you weren’t here yet
謝謝妳陪我 迷途樂園
Thank you for getting lost with me in this maze
繞了一個圈 才體會
Only after the detour do I realize
這樣的迂迴 多麽可貴
How precious our story is
那些美好的兜圈
Those wonderful detours
讓回憶值得懷念
Make our life memorab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r6MCyF4kBU/hqdefault.jpg)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告白實行委員會,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必吃
告白實行委員會~ 共1集http://myself-bbs.com/thread-42465-1-1.html 3 一直以來我們的戀愛是十公分~ ... 4 現在喜歡你(今好きになる。) ... 1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 ... <看更多>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BTS 金南俊I love , l love , I love myself - 追星板 | Dcard 的必吃
如果說我喜歡碩珍的溫柔、喜歡玧其的音樂、喜歡號錫的舞蹈。 ... 南俊,是方PD打造防彈少年團的契機,從大南協的南俊出RAP實力備受肯定。 14歲就開始 ... ... <看更多>
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myself 在 [新聞] Bionic五週年,重溫Billboard封面故事- 看板Christina 的必吃
不知不覺Bionic居然五週年了!
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這張專輯
但是聽久了真的好愛啊
Christina Aguilera's 'Bionic' Turns 5: Revisit the 2010 Billboard Cover Story
Bionic五歲了:重溫2010年的封面故事
原文:https://goo.gl/Eq1NzT
--譯文--
2010年6月四日,Christina Aguilera發行了他極具爭議性的第四張專輯,
透過我們的文章再次回憶這位超級流行巨星的Bionic時期!
*這篇文章原刊登於2010年5月22日發行的Billboard雜誌
(內文的時間點是在發行日以前,所以有些有發生的沒發生的事當時都是未知)
上週Christina在洛杉磯的索尼影業攝影棚中暢談獻給啟發他歌唱的靈魂樂與藍調藝人,
2006年發行的Back to Basics專輯靈感。
至少他是這樣說的,現在他令人詫異的表示這股刺激造就了他極具未來感的專輯,
Bionic。
Christina在錄製VH1’s Storytellers節目時在約兩千名專重面前表示
「抱歉,我的想法有時候有點好高騖遠,但是音樂可以編輯,剪輯貼上!」
就這樣,「剪輯貼上」的標籤就一路跟著RCA在6月4日發行的後現代大碟Bionic。
這張與大玩復古風格,銷量近一百七十萬張的Back to Basics大相逕庭的專輯
包含了許多例如M.I.A., Le Tigre, Peaches 和 Switch等前景看好新人合作的前衛舞曲,
以及和主流音樂人Polow Da Don, Tricky Stewart
還有和Christina長期親密合作製作人Linda Perry的作品。
事實上,Bionic裝滿了電台潛力勁曲,更別提裡面還有一定會吸引2002年
壯麗金曲Beautiful粉絲的大量抒情歌。
但是他大量刺耳的合成器效果和令人燥動的龐克舞曲節奏,使得Bionic也傳達出
這位最無所畏懼藝人的大膽藝術宣言。就像首張單曲Not Myself Tonight的歌詞,
「我覺得煥然一新,不喜歡的人,我管你去死。」
*Beautiful收錄於 2002年銷售量超過四百二十萬張的Stripped專輯
Christina的首張同名專輯銷量超過八百二十萬張
2008年熱門單曲精選,原只在Target百貨銷售的Keeps Gettin’ Better三十五萬一千張
29歲的Christina在錄製Storyteller幾週前,剛結束一整天攝影訪問後,
在比佛利山莊的SLS旅館中,脫掉高跟鞋放下頭髮,窩在扶手椅上笑著說:
「這張專輯會有叛逆的元素。」接著很快地說「但我不是要證明什麼,
在我事業的這個階段已經不需要什麼奇怪的比較或負面情緒了。」
在辛辣具SM暗示的 Not Myself Tonight MV釋出後,
許多人好奇Christina是不是覺得要追上在Back to Basics後,
近年主宰舞曲市場的Lady GaGa。New York雜誌上的Vulture專欄就問
「在這後GaGa時代,Christina是否能在流行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Christina對此回應:「我在這行已經很久了,十年後的今天,我沒有什麼需要證明的。
那些負面的人就像在說,很明顯的我跟你熟到可以去操心、談論或引起你的負面情感。」
Christina說他在這張專輯中以各種型態展現他身為妻子、母親、歌手、演員的女性角色,
而不是他想追隨其他人的渴望。「Bionic對我來說是展現我每天身為女人所有的超人能力
。」他表示在音樂加上怪異的元素是一種對自我壓抑的反射。
「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這麼自信、這麼有安全感又這麼性感過。」
*大約(當時的)五年前嫁給Jardan Bratman後,
Christina在2008年生下她們夫妻的第一個孩子Max
毫無疑問的,自早期跟Britney Spears和Justin Timberlake
參與The All New Mickey Mouse Club,少男殺手Genie in a Bottle的泡泡糖時期,
極致狂野的Dirrty,到向Andrews Sisters致敬的Candyman,
Christina的職業生涯已自成一門反差學。
「對我來說這張專輯純粹就是延續Christina的精神」Christina的經紀人,
Live Nation娛樂的主席 Irving Azoff 說:「他每次都在突破和驚豔眾人,
而且他就是有膽坐在那講出『怎樣做對長遠來說比較好? 現場表演要怎樣比較好?』
之類的話。他不玩那種推出大家可預期作品的遊戲,這只是又一個他以藝術家身份成長的
證明。」
「有兩件Christina的事你要知道」製作Not Myself Tonight和 I Hate Boys的
Polow Da Don說:「第一,只要他還在唱,他就是隻訓練有素的歌唱動物。
第二,他知道他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前Zero 7團員,合作譜寫許多Bionic歌曲的澳洲創作才女 Sia Furler
說Christina對Bionic破格的歌單一點都不緊張。「我想他根本就不覺得冒險」Sia說
「他就是對跟他喜愛的人合作很興奮。大家都以為他是個典型的美國人,
但他其實是個小潮潮。他在家坐在火爐旁喝酒休息時,你猜會播什麼歌?
The Knife(瑞典極具實驗性的電子樂團) 還有 Arthur Russell (美國傳奇音樂人)」
「今天工作充滿創意能量的話,就是我回家最開心的時候」Christina果斷的說,
還用手勢強調「那些人帶給我新的面向。就像一場大合作宴會,
最後感覺真的很好而且有所回報,我會因為那些工作和探索新的領域而感到高興。」
Christina描述著她對Le Tigra「大聲好玩又直接」作品的熱愛,
還與有合作赤裸催淚情歌You Lost Me的Sia建立起整張專輯的心臟。
根據Christina的說法,這張專輯不是透過RCA唱片公司籌劃,
而是他直接找他的合作夥伴,有些人還要Bratman說服Christina他們一定會接電話
(「有些人還是我的粉絲」Christina有點害羞的說)。Azoff叫這個「很好的連結」,
雖然Polow Da Don的合作是唱片公司的建議。
「要合作的話,我就跟他們說『我真的很喜歡你們的作品,而且我很想一窺你們的世界』
」Christina說「『我想看看加上我的聲音會擦出什麼火花。』我覺得我的聲音還可以
有更多發展,如果因為我能就讓我坐在椅子上情歌一首一首接著唱,我會無聊死。」
雖然他也承認擁有這麼多金曲讓Christina可以宣稱他們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第一張專輯後我像我自己保證,我絕對不會再推出我無法共鳴
而且非源自真誠與才華的作品。」
不是在說Bionic是哪種艱澀難懂的藝術音樂實驗,這跟事實差很遠。Chrisitina承認
「也有一些歌是製作人員說『嗯,來首商業主流點的歌好了』,
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有Not Myself Tonight這首歌,但我總是內心糾結。
有一首歌唱片公司真的很想要我錄,但我就是不要,因為他跟整張專輯理念不合,
他並沒有給我任何創意啟發。 他們說『這首會紅!這首會紅!』,
對某些人他當然會紅,但是我不要,因為我會糾結到死,我做不來。紅...」
她嘆了口氣說「Who Let the Dogs Out就紅得要死啊,你懂我意思吧?」
毫無意外的,RCA選擇用超級巨星Christina的形象宣傳Bionic專輯,
而不是Christina小潮潮。「Christina的粉絲超期待他的新專輯可以逼得他們想買。
嘗試新東西總是很有趣,也是歌手必須做的,死忠歌迷也喜歡在唱片收藏中多添一筆。
但是一般歌迷更在乎的是唱片做得多好和背後的故事。」
這張專輯風格強烈、強勢、性感又自信,多樣的合作展現出Christina在音樂上的彈性」
行銷與藝人發展部資深副部長Scott Seviour表示
「但最終他們是要展現出不同風貌的Christina。」他大笑
「我覺得我們的行銷策略就是『這就是張Christina Aguilera的專輯』。」
根據Sevior的說法,唱片公司從三月中開始在Christina的官方網站一點一點
開始釋放歌曲名稱、歌詞和封面照。「一週後我們把官網大翻新成專輯代表的黑白兩色,
還有放上Not Myself Tonight的15秒搶先聽,而且我們得超快速的完成作業。」
Sevior說「部落客馬上就注意到而且粉絲也都在討論。
不是跑到電台巴巴的遞上新單曲打歌,我們想自己建立起粉絲群,
畢竟跟上一次打歌間隔有段時間了,我們這樣重振粉絲團,
而且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其中一員。」
Not Myself Tonight在3月30送到電台,推送當週就進入熱門點播40強。
「流行電台真的在慶祝她的回歸。」RCA唱片集團宣傳部副執行主席Ricahrd Palmese說
「他們知道他是個會炒熱他們播放清單獨特的全球超級巨星。」
他還說Not Myself Tonight很明顯就該是首張單曲。
「現在流行電台需要富有節奏的歌曲,有時候比人們的需要還要強烈。」
他說「尤其是接近春夏兩季,我們知道第一支單曲得是節奏強烈的歌。」
Hype Williams執導的MV在4月30日於Vevo上架,並嵌入官網。
Sevior說5月20新官網會帶著包含音樂作品、香水和與Stephen Webster合作首飾的
網路商店上架,「基本上就是關於Christina的所有東西。」
「我們的確有意的去製造討論」Corson說「市場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很多人想取代Christina的位子,真的很累人。你只能用你最近的熱門單曲證明你有多好。
我覺得對像Christina這種藝人並不公平,他不是追求單曲大賣的藝人,但你還是得爭,
你還是得贏回來。」
幸運的是Azoff說「還是有非常多人想跟Christina合作,有很多人崇敬他。
很棒的是在時間內我們要的東西都不缺,在篩選過後,只要不模仿Christina,
你發揮空間大得很。」
Seviour建立出一套他稱為「電視全面性覆蓋宣傳」的計畫,
並從6月6日的MTV電影大獎表演開始,包含上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Live! With Regis and Kelly 以及 The Early Show的宣傳,
止於6月13日VH1連續播放的Storytellers和音樂幕後花絮。
另外還有5月7日上歐普拉秀表演以及五月26日本季美國偶像的決賽
(一位RCA的重要人物拒絕確認後項活動)。
「大家都想要他」Corson說「他是大家都認識的老面孔,希望這次會讓大家再次發現
『天阿,我都忘了他表演不需要調音!他是最棒的表演者之一!又美設想又周全,
別人想跟他比還差得遠咧。』」
7月15日Christina的北美巡迴演唱會從康乃迪克州的Mohegan Sun Arena開始,
其他場次包含紐約Nikon at Jones Beach Theater、
加州he Verizon Wireless Amphitheater。由Leona Lewis擔任開場嘉賓,
在6月4日購買演唱會票的粉絲會獲得Bionic的下載序號。
Christina的第一部主演電影,與Cher、Stanley tucchi、Kristen Bell
和Alan Cumming主演,由Steven Antin執導的Burlesque也將在今年年底上映。
Chrisitna飾演一位跑到LA追求夢想發展的舞者,她很快發現...你大概可以猜到劇情了。
「電影裡的挑透和女人的展現以及有點復古的風格,劇本好像就在說『簽我簽我簽我!』
,上面根本到處都寫了我的名字啊。」Christina說。
「之前就有很多人找Christina拍電影了,但是真的拍這是第一部。」
Azoff說「這是他不同的面貌,你會被他驚艷。」
但Christina的粉絲會不會對他Bionic的新曲風嚇死?Sia並不擔心
「Christina就是拉屎在瓶子裡,他的粉絲都會愛死。」他邊大笑邊說
「他們都是一堆瘋子!我只是在我的Twitter上提到他,一分鐘內就有超過五千個人關注我
。如果這張專輯的銷量下滑並不是對專輯本身的反應,而是整個音樂產業的下滑。」
Le Tigre的Kathleen Hanna認為Chistina的潮派合作人會吸引一些獨立領域的新粉絲。
「大家超支持我們跟他合作」90年代領導開創性地下女子硬蕊龐克樂團Bikini Kill的
Hanna說「幾年前謠傳我們會跟Paris Hilton合作,大家都已經準備好把我們殺了。
很明顯Christina跟Paris Hilton根本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但大家很期待我們跟Christina合作,就像給他們機會去承認他們喜歡Christina一樣。」
在Corson的觀點看來,Christina的舞曲龐克造型只是他在職涯中開闢的道路之一。
「如果你在音樂產業問Christina 20年後還會不會繼續唱歌,他們都說會。
他出公版專輯、爵士專輯還是藍調專輯我都不會驚訝,就看他的念頭帶他到哪了。」
回到Sony影業的攝影棚,Christina花整夜說了一個最長的故事,從簡短的問與答,
他的粉絲問他是不是很慶幸Genie in a Bottle是他的首張單曲開始,
然而Christina走了一段長路回到了最初。
「他們叫我談談」幾分鐘後他指著房間後VH1的製作們「原諒我如果我講個不停。」
觀眾的反應呢?他們大聲地歡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38.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na/M.1434054801.A.5CD.html
※ 編輯: Daniel2468 (36.236.38.39), 06/12/2015 04:33: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