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當年念美術歷史有這本書,不知道該會有多好?你知道為何莫內喜歡畫風景畫睡蓮嗎?你知道哪個畫家喜歡畫胸部嗎?你知道哪個畫家喜歡偷窺嗎?畫家也有「復仇者聯盟」?那誰是神盾局局長?誰人緣最好?為何有人賣畫賣到老都賣不出去還是帳戶空空?有誰是富二代?畫畫純興趣?
前一次我買了顧爺的《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這一回《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實在笑死我。由於我對於神話還有一定基礎,所以覺得讀起來非常風趣。但藝術畫作這回事,本人實在沒有好好唸過。
這時覺得,如果當年去羅浮宮的時候有讀過這本書,那解讀館內畫作肯定增加非常多趣味。
首先,大家對於印象派是什麼?顧爺寫這本把整個印象派相關的畫家都寫出驚人的關係圖。對,看一下另一張之前很轟動的圖,這位「陳漢典」(請參考下圖),就是專門畫芭蕾舞女聞名的大師竇加(Edgar DEGAS)。請仔細看他畫的舞女,有一個黑衣男子。這代表甚麼呢?
他堪稱當時的人眼3D 列表機,光是看舞者的律動,他就能精準地掌握角度、神韻,讓人看他的畫作,彷彿就是從2D變成3D。
不過,竇加算不算印象派?很多人甚至覺得他是印象派大師中所仰慕的大師,而他性格孤僻,還好有超級好朋友馬奈,以及多位畫家都交情甚好的畢沙羅,所以廣義上來說,大家還是把竇加歸在印象派這邊的交際圈。
這本書把眾多畫家彼此關係,寫得活靈活現,實在會笑死你。包括畫家如何成名,需要經過哪些階段。
講到印象派,幾個大師各位多少也略懂略懂,比如說莫內。他真是超級印象派,堪稱是「人肉照相機」,他可以同時在好幾塊畫布作畫,根據不同氣候狀況而畫出差異光影。
另外,莫內的超級名作:睡蓮。這個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其實這已經是他後期,43歲歸隱山林後,搬到吉維尼小鎮,開始畫非常多的睡蓮,他在光影陰暗之間的變化,近看看不出那些色彩交疊的趣味,但遠看就完全掌握光影細節。
其實之前雷諾瓦跟他都有畫過「蛙塘」這個主題,但雷諾瓦本來強項就是畫人(跟女人胸部),所以同樣的風景,自有不同構圖創意。
莫內就把重點擺在湖池水色的光影搖曳。名作「睡蓮」系列的技巧非常讓我佩服,每一筆油料色塊的堆疊,讓我覺得遠中近三種角度看,會看到不太相同的光線設計。
總之,內行看門道,我們這些外行看書寫得還真是熱鬧,而且還能搞懂這些門派特色,與畫家間的八卦,這書讀起來煞有意思。
看到這裡表示你很認真讀了,只要你在下面留言告訴我,為何你想要看這本書,我就要抽書送給大家啦。要抽兩本送給大家喔!
大家快來讀這本有趣的書,就能更加瞭解現代藝術啦,保證下回去逛畫廊,就算看不懂畫作技巧,起碼你也會記得這些畫家之間的八卦趣聞。
購買請點:https://bit.ly/36O9711
三套合買:https://bit.ly/2Sw2TKI
這三套建議一次收購,真的超有趣,絕對不騙你。我自己當初先買了:《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
後來才出《世界太Boring,我們需要文藝復興》、《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這兩本也很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日未講畢加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以天價拍賣,成交價是1.79億美金。我想講講這些東西。其實我都不是太熟悉,不過也想跟大家講講。成交價其實即是13.8億港元。 畢加索是奠定近代畫的三大師之一,尤以他最有名。以我粗淺的認識,畢加索之前是印象派,代表畫家有塞尚、莫內、高更、焚高等人。印象派之名是來自《印...
後期 印象 畫 派 三 大師 在 水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吾友去看了浮世繪的展。其實我是衝著葛飾北齋那幅紅到不行的《神奈川沖浪裏》去的。想去親眼看看這幅影響歐洲畫壇甚鉅的著作。葛飾北齋,連梵谷高更等大師都曾認真臨摹過其作品,甚至有人說沒有葛飾北齋就沒有印象派,有這回事!?總之其實對他也所知甚少。吾友則帶著想去品味一點色色的春宮畫的心情(結果完全沒有這種東西她超失落啊哈哈哈XD)不過話雖如此我們走出展場仍感到滿足,因為這個展比我們想像中都要有趣的多!!
說到浮世繪,會想到什麼?細長丹鳳眼的女性(和色情)?XD 啊,是也沒錯,畢竟浮世繪就是描繪「世間」的作品,江戶時代市井小民的喜怒哀樂、人們生活百態、男歡女愛,全部入畫。後期,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爲浮世繪帶來了新的風格-風景畫。北齋在他 66 歲高齡的時候,創作出「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也是其中一幅)。各地遠眺富士山的 36 種風貌,富士山被他畫得出神入化。構圖、角度,如今看來仍十足現代感。
歌川廣重的風景畫以人為主,充滿人味的風景畫,變化多端的取景視角。我特別喜歡他的雨景,用角度不一的黑線條表現雨絲,夏天傍晚驟雨的狼狽畫得惟妙惟肖,實在很有漫畫風味。
其實,浮世繪在江戶時代,就好像漫畫在今天。人物表情之豐富,情緒張力十足,完全可以拿來做LINE貼圖表情包嘛!(難怪我看得這麼高興又認真,這麼久以前的圖畫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仍有趣到不行。因為非常入世啊!風景畫不只是風景,就是風俗畫。沒有相機的年代,就靠這些畫師告訴你各地風土民情,哪裡有好吃好玩的,根本就是當時的旅遊雜誌。有人說《北齋漫畫》(其實是北齋的隨筆創作,但非常厲害,而且畫的總數高達四千張!)就是日本漫畫的濫觴,我相信欸。北齋活了90歲,以其古怪任性的性格在這漫長歲月中創作不懈,留下數量可觀的作品。覺得很棒。
看展的好玩之處就是,其實你本來只知道這樣(請伸出雙手隨便比個寬度),走出展場,好啦可能也還是略懂略懂,但眼界開了,還多懂了一點點前因後過+歷史沿革。以後再看到浮世繪,你知道畫師的特色了,也許還可以叫得出畫家的名字呢。那幅浪也不止是一張很有名的海浪圖了。以後若有機會看到富士山,也會想起北齋那各個角度的「富嶽三十六景」。夠幸運的話,能如《凱風快晴》從梨山看到如畫般紅色的富士山,大概也此生無憾了吧。哈哈哈。
其實展出的5 位江戶時期知名浮世繪師——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歌川廣重和歌川國芳,都很有意思有個人特色。我也甚愛神秘的東洲齋寫樂(筆下人物神情超逼機 XD)。歌川國芳,筆觸豪邁,畫面充滿張力動感,人物性格超生動,奇才啊奇才。但每個要講我又講不完落落長了,有興趣的捧油可別錯過囉~
(當然本身對浮世繪有興趣的必來,但我覺得也不需要特別喜歡浮世繪欸哈哈哈,喜歡圖像喜歡看漫畫的人,應該逛完展都覺得收獲滿滿心情愉悅❤️就像我本只為觀浪而來,其他多看到的,都是賺到的,還賺很大喔!XD)
---------------------------
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繪師展
展覽日期:2020.01.18(六)~2020.04.19(日)
展覽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1展廳
展覽時間:10:00~18:00 (17:30停止售票及入場)
#浮世繪#建議聽導覽細細品嚐 #場景佈置很江戶 #海浪動畫超療癒!
後期 印象 畫 派 三 大師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野獸派太太】
畫家進行肖像畫或練習時,除非是單獨委託案,要不然看著鏡中的自己或找另一半來當麻豆都是最方便省事的方式,因此有些畫家留下為數可觀的自畫像,最著名者大概就是兩位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再者畫家為另一半畫下的肖像畫也相當多,只是根據個人風格各有不同表現。
《戴帽子的女人》(La femme au chapeau,1905)是野獸派(Fauvism)鼻祖-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為妻子艾蜜莉(Amélie Noellie Parayre,1898-1939)繪製的半身肖像畫,於1905年秋季沙龍(Salon d'Automne)展出時,曾讓整個畫壇無比震驚並掀起革命。
==========================
現代藝術自從19世紀中期,由庫爾貝領軍寫實主義,馬奈、莫內發展印象主義,塞尚、梵谷、高更突破更多傳統,藝術改革風潮已如野火燎原,無法收拾。因此才會在1903年出現專供前衛藝術家好好表現的秋季沙龍,好抗衡已經僵化陳舊的官方學院品味。
本是收入穩定的地方法院行政官轉行為畫家,馬諦斯自然承受家庭與經濟壓力,幸好這位硬漢以堅強意志力挺了過來。從仰慕夏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1779)、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等古典大師,到接觸印象派馬奈,都讓馬諦斯不斷內化成長。只是印象派發展後期太追求眼前所見,過於自然主義,忽略了情感、想像力、結構和穩定性等等藝術創作重要特質,已經走入限地,從而陸續出現反動風潮。
馬諦斯也是印象派反動者之一。在他的創作摸索階段,最關鍵在於1899年左右,被幾位後印象派畫家給撼動了。他見識到梵谷那充滿狂熱情感的強烈用色,讓色彩成為主體而忽略對象實際外觀;在高更鼓勵下,運用紅、綠對比色系架構畫面,而不在乎是否真實反映自然;以及1904年結識點描派代表人物席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使得他嘗試利用原色分色效果,將色彩轉成裝飾化。
==========================
1905年夏天,馬諦斯與另一位畫家好友德漢(André Derain,1880-1954)來到法國南部柯里烏爾(Collioure)度假,這時候的馬諦斯還是個窮光蛋,號稱是度假,大概只能帶上畫具享受蔚藍海岸的燦爛陽光,重點還是藝術創作。
就在南法行不久前,馬諦斯和德漢在巴黎才被幾個非洲面具原始又自由的手法給狠狠震撼,再加上梵谷濃麗色彩和高更粗獷畫風的洗禮後,柯里烏爾的美麗假期,讓兩位野獸派先驅創作魂大爆發,催生出數百件油畫、素描和雕像,為接續的秋季沙龍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色彩過於濃烈奪目,表現形式極度任性自由,壓根視古典藝術優雅協調品味於無物,起初甚至被秋季沙龍展的某些委員拒絕展出→連專供新銳藝術家發揮的秋季沙龍都受不了,可見有多嚇人。
幸好馬諦斯還算靠譜,也幸好他自己就是委員可以自肥→這是我說的,在他堅持下,三人作品,包含馬諦斯、徳漢與烏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得以在同一展覽空間內同時展出,這樣才能讓觀者被艷麗炫目的色彩緊緊圍繞,強烈襲擊。
==========================
《戴帽子的女人》也在秋季沙龍展品之列,同時造成軒然大波,簡直引燃了整個巴黎。
馬諦斯太太-艾蜜莉1897年於一場婚禮上與馬諦斯相遇,隔年兩人結婚,婚後自己在Chateaudun街開了間女帽店,她曾經是馬諦斯畫作中重要麻豆,至少在1939年大畫家遇上新歡助理兼麻豆-莉迪亞・德爾克特羅斯卡婭(Lydia Delectorskaya,1910-1998)之前是如此。
《戴帽子的女人》中,那頂華麗時髦的帽子便相當符合艾蜜莉女帽店老闆的身份,很有可能就是她本倫親自製作出品,雖說只強調色彩,忽略細節,乍看像是一盤熱帶水果,但我們或許還是可以想像它原來華麗的模樣。
除了帽子,艾蜜莉還戴著講究的長手套,手上拿著一把扇子,這在當時都是時尚標配,如果馬諦斯〝認真畫〞的話,應該會是一幅賞心悅目中產階級巴黎美人肖像畫,但要是那麼按部就班,就不是馬諦斯了。
-----------------------------------
他把艾蜜莉的五官簡化,臉蛋先以黃和綠色系簡單刷幾下,兩道彎彎的眉毛用棕褐線條隨意帶過,理當誘人的雙唇和亮麗紅髮只刷上幾筆橘紅顏料意思意思一下,過分的是,鼻子是綠色的…鼻子是綠色的…鼻子是綠色的…
艾蜜莉身上原來美麗的服飾和背景,也都只用色塊堆砌而成。用這種方式畫女人,不只觀眾無法接受,想必艾蜜莉也很想暈倒,但為了支持丈夫的畢生志業,也只能咬著棉被含淚忍受,繼續〝真愛〞下去→這也是我說的。
風波至此尚未結束,沒有最過分,只有更過分。有人問馬諦斯,艾蜜莉究竟穿了甚麼顏色的衣服?他回答:「當然是黑色啊~」→你說是不是會讓人很想翻桌?
保守派藝評家路易斯・沃克斯勒(Louis Vauxcelles,1870-1943)將馬諦斯等三人畫作與文藝復興雕塑進行比較,並於1905年10月17日在Gil Blas日報上發表評論:〝Donatello chez les fauves ...〞,意即〝(被包圍)在野獸中的多納泰羅〞,從此『野獸派』一詞被廣泛流傳。另一位支持印象主義和象徵主義的藝評家卡米爾・莫克萊(Camille Mauclair,1872-1945)則說這些作品像是〝拿一桶油漆潑向眾人〞。
然而藝評家再毒舌,也無法抑制勢必爆發的新浪潮。
---------------------------------
《戴帽子的女人》標誌馬諦斯朝向更具表現力的風格變化,堪稱是他個人和藝術史上的一大步。
鮮豔顏色、不拘又鬆散的筆觸和〝未完成〞的粗糙質感,加上生動、非自然色彩被使用於所有物體,造成極大視覺震撼,並真切傳達出藝術家的情感特質。另外以不同色塊架構圖形的方式,透露他遵循偶像塞尚〝畫出真實所見,而非他人教你看見〞的原則,如此大膽用色和豪放筆觸更揭示現代藝術對於色彩的定義,以及由塞尚所開啟的現代簡約風潮。
現代藝術因為馬諦斯對於形式與色彩的前衛研究,以及推波裝飾藝術風潮的形成,又再度往前邁進。
==========================
不過畫家終究要混口飯吃求生存,這麼大膽可怕的畫作賣得掉嗎?
還真的有人買,而且是畫展後沒多久,不用等到畫家本倫拜見上帝後。有對來自美國,定居巴黎的藏家-史坦兄妹,李歐・史坦(Leo Stein,1872 -1947)和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年)以500法郎買下《戴帽子的女人》。討價還價過程難免,最終還是藝術家獲得勝利,多賺了100法郎。
這對於手頭仍舊拮据的馬諦斯來說確實是很大鼓舞,即使並不是因為買主們喜歡這幅畫,應該是兄妹倆支持現代藝術的成分居多。據說,李歐曾表示這是他見過塗得最胡鬧糟糕的一坨顏料…
另外也有說法指出,史坦兄妹的大嫂莎拉・史坦(Sarah Stein)才是最初購買者。
==========================
因為艾蜜莉頭上那頂帽子太像是一座塞滿了水果、鮮花和鳥類的熱帶叢林,讓某位舊金山藝評家於1928年提出此畫該重新命名為《風景》(Landscape)→那個…藝評家可以不要再來亂了嗎?
==========================
有機會拜訪舊金山市區的現代藝術美術館(SFMOMA),千萬要來跟熱帶叢林〝野獸派太太〞打聲招呼,順便想像一下她一百多年前現身時,嚇壞眾多巴黎倫的風光模樣。野獸派太太身具鎮館之寶地位,通常會在二樓展間入口或顯眼處好整以暇地等著招呼大家。
然後還可以到一樓附設餐廳,由舊金山米其林三星餐廳Benu名廚Corey Lee所開設的In Situ用餐。In Situ菜單基於〝廚房博物館〞理念而設計,主要提供世界各地名廚最經典菜色,等於不用飛遍全球便能享用到眾多名菜。氣氛輕鬆愉快,酒單也很有可看性,這大概是你在西岸美術館裡所能享受到最可口有趣的滋味。
那天一定喝醉了,所有菜色幾乎都點過一輪,結果照片竟然已消失…(自己面壁
#野獸派太太超威
#馬諦斯 #野獸派 #現代藝術
#舊金山現代藝術美術館
#SFMOMA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後期 印象 畫 派 三 大師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日未講畢加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以天價拍賣,成交價是1.79億美金。我想講講這些東西。其實我都不是太熟悉,不過也想跟大家講講。成交價其實即是13.8億港元。
畢加索是奠定近代畫的三大師之一,尤以他最有名。以我粗淺的認識,畢加索之前是印象派,代表畫家有塞尚、莫內、高更、焚高等人。印象派之名是來自《印象 日出》那幅畫。印像畫派甚麼?那不是物件的實際樣子,跟古代的寫實派不同,而是表現出印象中的景物是怎樣,所以不是那麼寫實,而是加了一些主觀的元素。其實印象派有很多光和影的所產生的效果,用色也較大膽。如果以我這些外行人來講,印象派的畫是覺得很好看。
去到近代,最有名的是畢加索。他早期時,有位朋友自殺死了,令他變得很憂鬱。這是畢加索的藍色時代,他用很多黑色和藍色,看來很憂鬱。有一幅《生命》(La Vie)達到了憂鬱的最高峰。他最著名的是《年老的吉他演奏者》《索羅的肖像畫》或者《蘇珊寶殊的肖像》最能突顯他的憂鬱。
第二個時期叫做畢加索的攻瑰時期,因為他那時拍拖,遇上一個他很喜歡的人,費爾南德,於是他很開心,於是用了很多暖色調,畫了人生開心的事,像馬戲班表演、小丑和各種滑稽角色,穿著格子衫的滑稽角色成了畢卡索的個人標誌。而這個時期成交價最高的的是《拿著煙斗的男孩》。去到這個時期,他的畫還是易理解的。我們看上去還是會明白的。
去到晚期,他受到黑人畫作的影響,變得非常大膽,後來的代名作是亞維農的少女。
這次拍賣的這一幅畫,《阿爾及爾的女人》前後畫了十多幅,這是O verson。這是向另一畫家致敬。別人畫過,所以他又畫這個阿爾及爾的女人。這是較晚期的作品。立體派是大家看不明白,那是用理性的分析,而不再是用立體透視來表達,把形象抽離出,然後重新組合,對所突出的東西有更深刻的感受。這些代表作在美學史上是重要過《阿爾及爾的女人》,所以我不知拍賣會值多少錢。後期的作品創新度更多高。那些畫作不知值多少錢。藝術品每一個都是one of a kind,所以價值是難以估解。畢加索不但畫畫叻,在雕塑上也很叻。他是一個西班牙人,但內戰時支持共和派,怎知給共和派給打敗,於是他去了法國,然後終身沒有回西班牙。張大千曾經找他,和他留影,表示東西大畫家結合,其實也是沾人光。張大千地位當然不能和畢加索比。但中國畫炒得很貴是因為中國人有錢,喜歡炒賣,不過最近反貪,所以價錢下跌不少。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PPQYjmnhO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