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記憶猶新,趕緊來跟大家分享雙寶參加麥當勞 #小小接待員的初體驗!
這個活動表訂規定是三歲,但我們仍舊可以報名成功,我想是因為當年度滿三歲,所以就不管月份了!考量到午睡習慣,我們挑選下午四點的場次,一次收費$450,要事先繳交訂金$200,尾款當天點餐時候付。
說真的,我覺得$450不是很便宜,但當天體驗覺得麥當勞很用心,真的是 #快樂製造天堂!一進到麥當勞,麥當勞姊姊會跟小朋友打招呼活絡氣氛,然後就換上小小接待員的襯衫跟領巾,男生則是小領帶
-
#上工啦
麥當勞姊姊會請經理人出來,擊掌✋代表我要打卡了!一開始雙寶很害羞,基本上都要爸爸牽著手
-
#門口歡迎光臨
並列兩排在門口,由爸媽走進來,小朋友熱列的鞠躬喊歡迎光臨
-
#唱歌帶動唱
麥當勞姊姊會帶動唱賣當勞之歌,依稀記得有什麼阿拉斯加魚🐟,但當下的雙寶一直沒辦法融入,雙寶爸突然想到可能是肚子餓了!於是我趕緊去買四塊雞塊,果真一吃下去,眉開眼笑馬上跟麥當勞姊姊唱唱跳跳😂。
-
#洗手清潔
大家一起排隊洗手,麥當勞姊姊很有耐心的教導每個小孩如何徹底清潔手,過程都沒有馬呼!
-
#一起來上課
麥當勞姊姊會拿出很大的台灣地圖,跟各位小朋友分享麥當勞食材的來源,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各拿兩個貼上去。還會巡視冷凍庫/冷藏區/倉庫分別放什麼物品(也是用看板),這時候雙寶坐在最後面,竟然就這樣給我同步趴在桌上!(看這情況,以後上課可能也是混水摸魚一族😆)
-
#準備來點餐囉
這是最好玩的環節,可以直接進入收銀台,我們就負責點餐,麥當勞姊姊會逐一引導該如何幫我們點餐,連雙手拿錢都有特別指導。然後就親自做蛋捲冰淇淋🍦,這個雙寶超開心的,一直笑的合不攏嘴!最後到出餐,整個流程就結束。
拿到餐點,我們就先到二樓用餐,吃完就在下來拿結業證書還有體驗營的小禮物跟大家合拍!合拍的時候,姊姊又有點緊張,我們就又趕緊各塞一口冰淇淋安撫,然後又笑嗨嗨~真的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內😂
.
兒童餐有兩個選擇,我們剛好各一
🎈鱈魚堡🐟(不加番茄醬)+玉米杯+鮮奶
🎈一口咬麥麥雞🐔+玉米杯+鮮奶
說真的之前就耳聞麥麥雞很難吃,一打開看到那個色澤跟樣子,我真的都不敢吃,因為我覺得很像🐶罐頭🤣,可是雙寶吃的津。津。有。味,還跟我說好吃!!!
-
這中間,姊姊讓我很驚訝,真的很乖!👍
姊姊是第一個體驗點餐的,我幫她把餐點放在桌上後,挖了兩口冰在紙杯,跟她說乖乖坐在這等媽媽,媽媽要幫妹妹拍照📷,結果吃完冰之後,她就坐在椅子上,大聲喊:媽媽,我坐在這等你喔!等到妹妹餐點用好,我去找她時候,她真的是坐在自己位置上,完全沒有先吃食物!❤️
這讓我想到,我們在等待麥當勞指引時候,坐在我們對面的一個媽媽不斷破口罵他兒子有多吵,跟小孩阿嬤說,他根本過動兒,上小學要吃藥等等。罵人的聲量整家店都聽到,尷尬的是,一直對著她兒子說:你看人家都坐得住,為何你不行!🥴 (我心想,我在家裡也常常這樣吼啊!)
有興趣的媽媽,可以關注年底的場次喔:
https://fun.mcdonalds.com.tw/camp.html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歡迎到IG影片分享比較快 @watermama2016
#巧巧立立兩歲了
#2Y10M20D
#好想到處報名活動但都很難搶
#巧克立小小職人趣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阿湯I'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阿湯的新家了,雖然去年年底就已經入住,但因為買的東西太多,一直在等來等去,所以遲遲沒有跟大家開箱,接下來會陸續的依每個區域慢慢的跟大家介紹,首先就從我們家入口、玄關以及廚房開始介紹起,後續還有貓屋、客廳等,而每個地方有提到的東西我也會儘量列給大家,想購買的可以參考啦。 影片中提到...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Jasmine X Choco Twin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阿湯I'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Jersey Heard Me 球衣藏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不列顛娘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心得] iPad 常用筆記、學生App 分享推薦- 看板iOS 的評價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Google 版抖音登場,YouTube Shorts 正式登陸香港 的評價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絕對不推的YouTube 影片下載器之一,Y2mate 的評價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VLOG #79 美食最高殿堂/米其林三星/結婚三週年吃頤宮/火焰片 ... 的評價
- 關於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影音行銷該做YouTube Shorts 嗎?從演算法4 個更新方向 ... 的評價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阿湯I'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阿湯的新家了,雖然去年年底就已經入住,但因為買的東西太多,一直在等來等去,所以遲遲沒有跟大家開箱,接下來會陸續的依每個區域慢慢的跟大家介紹,首先就從我們家入口、玄關以及廚房開始介紹起,後續還有貓屋、客廳等,而每個地方有提到的東西我也會儘量列給大家,想購買的可以參考啦。
影片中提到的東西,請大家自行搜尋產品名稱:
格柵:
頂天柱車架(台灣):SOLAR頂天立地自行單車收納架
資源回收桶(淘寶):拓牛家用分類垃圾桶
玄關:
地圖畫(淘寶):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72598078149
六角洞洞板(淘寶):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93739158474
吊衣架(淘寶):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51053973757
廚房:
博的真空米桶(淘寶)
砧板刀具消毒器(淘寶):ZHENMI 臻米砧板刀具消毒器
拓牛 T3 智能垃圾桶(淘寶)
3D立體觸控式電腦微波爐 MAX34EW(台灣)
米家恆溫電水壺(台灣)
米家 IH 電子鍋(台灣)
飛利浦氣炸鍋 HD9642(台灣)
咖啡機(美國 - 得利購代購購入):the Barista Pro™
電動氣泡水機(台灣):Sodastream電動式氣泡水機POWER SOURCE
鐵胃(美國 - 得利購代購購入):InSinkErator Evolution
RO 飲水機:Coway Circle P-160L
新家設計說明請到顆老大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_JF7euKZw
新家開箱系列(一):https://youtu.be/41I8j8Sw3fk
新家開箱系列(二):https://youtu.be/fQbvJrlCoiA
新家開箱系列(三):https://youtu.be/cGHUE9_vN6o
新家開箱系列(四):https://youtu.be/sa9Oq4XEGxg
新家開箱系列(五):https://youtu.be/uxsmSsUU5Gw
-----
背景音樂來源:Audio Jungle
影片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錄影設備:Fujifilm X-T2、Saramonic Blink500
-----
喜歡我的影片別忘了按讚、訂閱還有開啟鈴鐺
你也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我:
-----
► Email:[email protected]
► 部落格:https://steachs.com/
► F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1I8j8Sw3fk/hqdefault.jpg)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Jersey Heard Me 球衣藏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Know more jersey, No more money 開箱企劃 EP.5🏆 】
-
「兩個小問題,希望你能留言告訴我!」
🅰️ 看完影片後,哪件球衣讓你最有印象?
🅱️ 下一件,你想看我介紹哪一款球衣?留言的許願直接就會是我參考的開箱清單哦!
-
📦 2020-21 賽季城市版近期陸續釋出,我們也開始動身為大家陸續帶來每一款城市版的開箱介紹,讓觀望中的朋友;已入手想細細品嘗的朋友能對這些球衣能有更多的了解。
-
⛰ 今天帶來的三款球衣開箱,你不說是NBA球衣,我還以為是國家地理頻道的聯名紀念款呢!球衣的細節給你滿滿的自然城市風光。
大地原民風的碳土色系 / 東升西落的天際線大景 / 毫無理由要你掏錢的飛馬
你最喜歡哪一款呢!
-
‼️備註1:影片中數次口誤提及「Sun of the Valley」實際應該讀作「The Valley of the sun」,跟大家說聲抱歉,太多堂英文課給體育老師借課了。
‼️備註2:影片中客串幼童實則為小男生,我是不會對小女生如此兇殘的。
‼️備註3:獨行俠今年決定使用白金灰配色一段說明,為媒體文字稿內容,並非官方解釋,特此更至說明。
-
#Knowmorejersey_Nomoremoney
#ThisIsWhyWePay
#JerseyHeardMe球衣藏家
-
🎥+🎤:Mamba Lin (歡迎分享、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 Instagram 主理人的球衣日常:jerseyheardme
🔍 Line@ 團購資訊 / 一對一問答:@jerseyheardme (一定要加@)
🔍 Jersey Heard Me 球衣藏家:https://linktr.ee/mambal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nTcOln6bgc/hqdefault.jpg)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不列顛娘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兩年存到6萬鎊首付的方法不藏私大公開!內容不包含投資理財,分享我如何再有正職工作的情況下,快速主動增加收入
每個月的支配所得,分作三個部分:固定收入、勞務型收入、技術型收入,影片除了分享這些金額,我也會說說我如何找到這方面的工作。
**1.固定薪水收入:每個月的薪水是分淡旺季浮動的,大約2000-3000。為什麼我有機會錄取這個職位,我在之後的影片會再跟大家分享。
**2.勞務型收入:**這類型的收入對我來說,門檻比較低,意思是說「投入花費的成本比較低」,有時間、有力氣,心情也不錯的時候,我就會去做的事情,而且當中我可以得到一點點樂趣。
-接送保母:時薪大約10-15鎊,每次3個小時左右
-代購:利潤約在1-3%和另外有一種利潤高一點的
**3.技術型收入:**這類型門檻相對也高一些的,當然競爭對手也沒有前面一個多喔,只要真材實料的技術,加上合法環境設備和資格,都是可以長久經營發揚光大的好收入
-中文教學:時薪約20-30鎊,
-美甲美睫:1.5小時60-150鎊
**4.有點灰色的收入**
最後,我把前面提到的項目整理成一個每月收入和時間分配表,基本上這兩年沒有太多的零散時間,很明確的目標就是:「兩年,買房子!」,為什麼這麼著急,可以看一下我的另外一集,裡面有說到買房更省錢的生活費分析
因為我沒有英國學歷,也沒有什麼特殊背景專長,然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我完全不是做生意和當老闆的料」所以我用的方法比較笨蛋一點,唯一知道的就是歐美國家人工貴,我就是朝這個路線發揮
以上這一期的影片,就是分享我用哪些方式快速在兩年內存到六萬鎊的首付方法不藏私大公開,更多的細節都會在後面的影片陸續告訴大家唷~掰掰
#英國 #找工作 #置產 #BNO #投資理財
#打工度假 #留學兼職 #海外面試 #學英文
☀️☁️☀️☁️☀️☁️☀️☁️☀️☁️☀️☁️☀️☁️☀️☁️☀️☁️☀️☁️☀️☁️
►UK賺錢分享系列
‧英國|30歲找正職的四個方法【字幕】https://youtu.be/jJyW-KIo3KE
►
‧英國|開箱我姐寄來的空投物資【字幕】https://youtu.be/T3SvuGFknxo
‧英國|3種別碰的戀愛對象【字幕】https://youtu.be/LzBB0Rn8Ctc
‧英國|完全改變的10個生活習慣【字幕】https://youtu.be/F9yimrnqDEg
►
‧英國|Room Tour|月租4萬海邊花園公寓【字幕】https://youtu.be/r8LsaVXnipU
‧英國|Room Tour|月租8萬的倫敦兩房公寓【字幕】https://youtu.be/3qhdd6c3Al8
‧英國|Room Tour|月貸8萬的倫敦聯排別墅【字幕】(預計發表)
►
‧英文|聽和說的自訓方式【字幕】https://youtu.be/0XyfNtcm358
‧英文|聽和說的自訓素材【字幕】https://youtu.be/y0dUGXnWpLM
☀️☁️☀️☁️☀️☁️☀️☁️☀️☁️☀️☁️☀️☁️☀️☁️☀️☁️☀️☁️☀️
FB:不列顛娘子的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Lady30Y
IG:Lady30Y
https://www.instagram.com/Lady30Y
其他臉書社團請搜尋關鍵字【台灣女生在英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gaxSd2MpV0/hqdefault.jpg)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Google 版抖音登場,YouTube Shorts 正式登陸香港 的必吃
日後還會陸續推出新功能,包括讓創作者從其他Shorts 短片、甚至YouTube 平台上成千上萬的影片庫中擷取聲音檔,加插在自己的Shorts 短片、在喜愛的影片加上 ... ... <看更多>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絕對不推的YouTube 影片下載器之一,Y2mate 的必吃
... 太多了,許多免費下載的網站也都有廣告,有廣告彈跳視窗的頁面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我們是在白嫖這網站的資源。 但開始下載後,防毒軟體就陸續地偵測到 ... ... <看更多>
影片太多陸續分享 在 [心得] iPad 常用筆記、學生App 分享推薦- 看板iOS 的必吃
部落格好讀圖文+劃重點版:
https://www.thebiologist.org/blog/200617-ipad-pro-note-taking-app
延續上一篇 iPad Pro 一個月後的使用心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常用的 App for iPad
!
但在這之前想跟你說一下之前很多人私訊我的問題 iPad Pro 的螢幕尺寸與容量大小
推薦?
關於螢幕尺寸,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打算使用 iPad 來念文獻的話,我會強烈建議你買
12.9 吋的大小。因為 12.9 吋的螢幕會比較接近傳統上印出來紙本文獻的大小,所以你
不用一直放大縮小螢幕;而且第二點是 12.9 吋的螢幕在分割畫面上,多工處理看起來會
比較舒服一點。
至於容量大小的話我覺得比較取決於你的預算與你的使用習慣。作為參考這是我使用一個
多月後的容量情況。我的使用習慣是,大部分的檔案都放在雲端,也沒有存放大量影片/
照片/音樂在 iPad 裡。
回到今天的主題,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很多人問我的問題 有沒有推薦一些適合
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學術研究/做筆記用的 iPad App?
關於很多強大的生產力 iPad App,有許多高手已經分享了很棒的心得;網路上也有很多
神人分享如何利用 iPad App 來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
所以這篇想要跟你分享的,主要會是著重在學術方面,尤其是以一個理科三類學生的角度
出發,分享一些我目前在工作上常用到的幾個 iPad App,還有我的一些小小的心得。之
後如果有發現其他不錯的 App,也會陸續更新然後跟你們分享!
我覺得在學習用/學術研究相關的 iPad App 當中,大概可以區分為以下幾大類。如果你
剛剛拿到一台新的 iPad,我覺得安裝好這幾類的 App,應該就能應付基本的學習/學術
研究用需求了。
1. 創造/寫作類: Powerpoint、Word、Excel、Procreate
2. 檔案管理類: 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以及 EndNote、Zotero、
Mendeley...等
3. 筆記/PDF 閱讀類:GoodNotes、Notability、Notes、PDF Expert、LiquidText、
MarginNote
首先關於第一個類別,創造/寫作類: Powerpoint、Word、Excel、Procreate,想必大
家都非常熟悉,也就不多作介紹了。有一點想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有 Office 365
subscription 的話(很多學校都有免費教育版)你也可以直接下載最新版的 Office
app for iPad。
至於第二類,檔案管理類: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以及 EndNote、Zotero
、Mendeley央^。這就看你平常主要是用哪一些雲端空間服務,以及你偏好哪一個文獻
管理軟體。
關於 iPad 上的文獻管理軟體,不知為何問題似乎很多,評價也因此很低。我自己是沒有
在 iPad 上使用這些文獻管理軟體;至於該如何管理這些在 iPad 上閱讀過的文獻,在文
末我會跟你分享我的工作流程心得。
另外有一點跟 iPad 比較無關,但我想要強調且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研究人員都已經知道
了的就是:請多多用雲端硬碟。
我聽過太多(還有自己親身經歷過嗚嗚)各種電腦突然壞掉,資料遺失的例子。
所以對於電腦裡的資料,各種實驗 raw data、figures、論文 manuscripts,基本至少一
定都是實驗室雲端一份、自己雲端一份、自己電腦再一份,這樣會比較安心一點。
關於第三類,也就是本篇的重點: iPad 上的筆記 App,有一件事我想要先跟你說的就是
:沒有一個筆記 App 是完美的。因為每一個人做筆記、閱讀與註記的習慣都不大一樣,
沒有一個做筆記/ 學習用 App 是100% 適合每個人的。
因此這邊我想要分享的是我認為這些 App 最核心的概念,以及我認為他們最重要的功能
。
至於 App 的細節功能,像是:手寫的觸感優劣差異、筆的種類多寡、或是能自定義多少
種顏色央A因為每個人在意的點不一樣所以可能無法直接比較。有些 App 它沒有某些
功能,你可能覺得沒差多少可以適應;但是有些 App 你可能僅僅只是看到它的介面,你
就不習慣無法適應。
很多這些 App的細節功能,在 App Store review 上不一定有寫出來的,其他網路上的
reviewers 也不一定會提及,然後尷尬的是很多時候這些細節功能又必須額外付費;所以
就會變成,你不曉得到底額外花錢來解鎖這個功能,是不是真的值得?
所以我想說可以藉由這一篇文章,跟你分享我使用這些筆記 App 的心得,除了一起增加
學習研究效率以外,還可以少花一點冤望錢嗚嗚。也希望大家研究學習之餘,也可以不時
分享/討論一些你覺得不錯的學習用/研究用 App : )
以下是我想要跟你分享的幾個我常用的筆記 App:
GOODNOTES 5
核心功能:絕大部分的手寫筆記需求(lecture、seminar、lab meeting它U種場合)
平常唸書時、上課時、實驗室開會時,或是各種不需要錄音的場合時,我都會用
GoodNotes 做筆記。上課時老師給的 Slides,我也是匯入到這裡面,然後就像是印出紙
本一樣你可以直接在上面做筆記。
相較於 Notability,我個人比較喜歡他的使用者介面;而這個 App 本身也有簡單的資料
夾檔案管理功能,打開 App 後要找到你的筆記本很方便。另外,所有的筆記資料也都可
以直接備份到雲端硬碟上,所以使用起來蠻安心的。
NOTABILITY
核心功能:錄音功能與筆記(lecture、seminar央^
如果是需要且可以錄音的 lecture、seminar 場合,我會使用 Notability 來做筆記。最
主要就是因為他強大的錄音功能。App 裡面的筆記資料也可以備份到像是 Google Drive
或是 Dropbox扒竟搧w碟,所以筆記檔案管理/ 備份也算是方便的。
NOTES
核心功能:快速、方便簡單的筆記,且可以迅速同步在其他蘋果裝置上
會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我真的很常用它。雖然是蘋果內建免費的 App,但實用程度一點都不
輸給其他付費的應用程式;尤其是如果你有 iPad、iPhone 和 Mac,那麼方便程度可以說
是更上一層樓。
這個 App 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傳統上的便條紙一樣,簡單、快速,而且還是一張可以一次
同步三個裝置的便條紙。如果靈光一閃,臨時想到什麼實驗研究上的 idea(或是臨時想
到家裡冰箱缺什麼哈哈)都可以很方便迅速地記錄下來。
PDF EXPERT
核心功能:閱讀大部分的 PDF 檔(paper、research proposal、textbook央^並且與
雲端硬碟直接連接
就一般的文獻閱讀需求而言,我覺得 PDF Expert 是可以完全勝任的。介面清楚簡單,做
筆記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它都有。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 App 裡連接你的雲端硬碟,
直接去打開雲端上的文件做修改,編輯過的內容也會上傳回雲端。
這個概念跟前面所提到的 App 不一樣,因此就不需要有「匯入」這個動作 ,也不需要額
外花心力去「匯出」;直接省去前後端的工作流程,這一點真的大大加分。
總結這個 App 對我來說,非常適合簡單的 PDF 文件閱讀;像是閱讀一些不需要精讀的文
章、不需要大量做筆記的研究文獻,或是打開一般的 PDF 文件,我都直接用 PDF
Expert 來執行。然後還有一點是他的基本版功能我覺得就很夠用了(螢光筆註記、手寫
/ 打字輸入央^所以我沒有買付費訂閱版。
LIQUIDTEXT
核心功能:精讀文獻,建立 mind map
我知道有些高手前輩們閱讀文獻時,隨便用一個筆記 App 綽綽有餘了,甚至只要打開
PDF 文件就可以一眼掃瞄出文獻的重點。
但因為我是屬於唸書比較慢的人,所以如果要精讀一篇文獻,我會需要大量的空間做筆記
,並且拆解各個文章段落,梳理出每一個實驗結果間的前後因果關係(關於如何念
paper 文獻,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之後分享給大家)因此在我想要精讀某一篇研究文獻時
,我覺得這個 App 對我的幫助很大。以下簡單地介紹一下它的使用介面:
如你上圖所見,這個 App 主要可分為左右兩邊,左邊是你的文獻,右邊是筆記區(左右
兩區可以互換)。
除了基本的筆記、手寫、螢光筆功能以外,LiquidText 的重點是你可以從左邊文獻中選
取任何你想要的文字段落/ 截圖,放到右邊的筆記區,形成一個一個區塊,並將這些區塊
連結起來,建立起屬於這一個 paper 的 mind map;你也可以插入外部圖片在你的 mind
map 中(signaling pathway, mechanism of action, etc.)幫助你更快速地了解這份研
究文獻。
當然這樣的閱讀方式很花時間,不過我覺得對我來說不僅可以在第一次閱讀時,完整地理
解並架構出整篇 paper 的概念與邏輯;也可以在之後閱讀時,很迅速地把這篇 paper 的
重點抓出來。
關於這個 App 的缺點的話,目前 App 內的檔案管理還蠻不直觀的,要花一點時間適應;
而且這個 App 沒有所謂的自動雲端備份。要備份的話,目前似乎只能手動備份輸出到雲
端,這點真的比較不友善。
還有就是有外國網友說如果檔案太大,App 的反應速度會變很慢;關於這一點,我目前沒
有感受到,可能是因為我是用 iPad Pro?也可能是因為我都只是拿來念 paper,而不是
匯入一整本 textbook。
如果你覺得這個 LiquidText 的概念還不錯的話,我覺得你可以先下載下來玩玩看,畢竟
還是要自己用用看才知道適不適合你。
至於付費版是否值得呢?如果你認爲這個 App 不錯,而且這種閱讀方式可以幫助到你的
學習的話,那這個投資我覺得是值得的(它是一次性購買然後有學生優惠這樣)
MARGINNOTE
核心功能:與 LiquidText 相似
如果你對 LiquidText 的閱讀文獻方式有興趣,或者是你對利用 mind map 來理解文獻有
興趣,但是你不習慣 LiquidText 的話;有一個具有類似的概念、來自中國的 App 叫做
MarginNote,你或許可以試試。
我自己是下載後當天就刪掉了,因為介面雖然看起來比較漂亮,但我使用起來很不習慣,
不知為何用起來有一種浮躁感(非常偏頗且很主觀的描述)所以無法適應。
簡單分享我的閱讀 PAPER 工作流程
最後想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利用上述那些 App,整合到我的閱讀文獻工作流程中。
- 當我在iPad 上看到有興趣的研究文獻時,我會把文獻 PDF 檔案們下載至 Google
Drive
-> 用PDF Expert 來閱讀文獻/用 LiquidText 來精讀文獻
-> 在 Google Drive 中,把比較不相關的研究文獻刪掉
-> 在電腦端,把做好筆記的文獻PDF 檔 attach 到文獻管理軟體內
這是我目前閱讀文獻的工作流程,如果你知道有更好用、更強大的 App 請讓我知道 :D
或許這個流程可以縮減到更精簡、更直觀~
今天主要是以理科三類組學生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我在學習用/學術研究方面,目
前常用到的幾個 App,希望對你有幫助!
之後如果我有發現其他不錯的 App,或是可以增進學習、實驗、學術研究效率的 App,也
會陸續跟大家分享!
謝謝你看到最後!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私訊我,告訴我你的任何想法!
關注我的 Facebook 與 Instagram,我會每週帶你讀一篇生物學新知識,
與那些平常的紐約生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00.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593180835.A.3F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