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斯佩爾特粉的一些操作想法與經驗分享含全穀粉的操作
#杜蘭小麥粉應用
#一起讀書!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how-i-handle-spelt-flour.html
全文轉貼. 但是部落格文上會有期刊連結及格文連結可以點看. (然後~ 我超開心有人答對20%是加杜蘭小麥粉. 這應該不是猜的! )
臉書的粉絲頁上有人留言台灣的斯佩爾特粉不好買. 而且, 據我所知.目前大部分的進口都是以斯佩爾特全穀粉為主.
以一般小麥粉操作的麵糰製作麵包是一般人熟悉的. 所以絕大多數的酸種製作都是以總粉量60%以上的細緻的小麥高筋粉搭配不同的穀物粉. 全穀或是高礦物粉或是發芽麥粉....
以這樣的方式完成的麵包. 效果比較可以有所根據並且比較可預期.
要談到這些粉. 當然要從單粒小麥Einkorn 說起. 這是現代小麥的祖先. 後來發展成二粒小麥Emmer 再來到現代的三粒小麥包括斯佩爾特麥. 也就是說. 這些穀物真正分析下來都含有相同的但是不同比例的蛋白質. 也就是麵筋.
麵筋的組成我也不多說. 但大致上我們做麵包要注意的是麵筋裡面的 gliadin麥醇溶蛋白/glutenin谷蛋白 這個比率的結果, Gliadin 是負責延展的. Glutenin 則是負責讓麵糰彈回來的. 也就是說. 當延展度高但彈回來的能力小. gliadin/glutenin 這個數據就會比較大!
在這篇論文中提到 Reactivity of gluten proteins from spelt and bread wheat accessions towards A1 and G12 antibodies in the framework of celiac disease
differences among gliadins and glutenins between spelt and wheat were observed. RP-HPLC reveals a much higher content of total gliadins and a lower content of total glutenins in spelt than in wheat. The gliadin/glutenin ratio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pelt, 3.5, than in wheat, 2 ( 斯佩爾特小麥中的麥醇溶蛋白/谷蛋白比率為 3.5,明顯高於小麥的2)
也就是說, 當你使用小麥1:斯佩爾特粉1 去玩它時 這個數據就會變成( 3.5+2)/ 2=2.75. 如果你用小麥4: 斯佩爾特 1 那這個數據就會變成( 4x2+1x3.5)/ ( 4+1)=2.3
大部分的人就是在那個2.75~2 之間玩麵筋遊戲( 當然, 全穀粉的加入還有不同的挑戰).
但是. 麵筋的世界就只限於小麥跟斯佩爾特麥嗎? 當然不是.
所以, 在我的想法中. 既然你就是想玩主粉是斯佩爾特麥. 那就找個比一般小麥的gliadin/glutenin 還要低的麥來做吧!
這也是我選杜蘭小麥的原因. 加拿大的期刊網站上有這樣一篇文:
INFLUENCE OF PROTEIN CONTENT ON SOME DURUM WHEAT QUALITY PARAMETERS ( 按右上角可以下載全文)
在這篇文的第五頁裡有不同品種杜蘭小麥(蛋白質含量不同)的gliadin/glutenin 數據. 基於智慧財產權. 請自行下載觀看. 但要提到的是. 總蛋白質含量越高. gliadin/glutenin 的比例越低. 最高蛋白質含量的杜蘭小麥粉( 總共有兩大品種但也分別有不同的蛋白質比例的品種) . gliadin/glutenin 可以是0.92 及1.02 但有趣的是. 杜蘭小麥裡並非越高蛋白質, gliadin/glutenin 就一定越低. 但總的來說. 就算我們不知道買來的是哪一個杜蘭小麥粉的品種. 只要是蛋白質成分約13% 上下. 它的gliadin/glutenin 都會是0.9左右.
所以, 理論上來說....
如果我的斯佩爾特麥4: 杜蘭小麥1 ..... ( 4x 3.5+ 1x0.9)/( 4+1)
=2.98
恩~ 是不是比較好操作了點....
但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之所以我在主圖的麵包上放這樣的組成:
1. 75% 斯佩爾特中礦物質粉 Dinkelmehl 812 75%
2. 20% 杜蘭小麥粉( 14%蛋白質)
3. 5% Roggenmehl996 ( 裸麥低礦物粉)
4. 30% 中筋粉餵養野酵液種( 100%水量)
5. 2.2% 鹽
6. 70% 水
是因為. 事實上這兩個粉的性格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杜蘭小麥粉在德文叫Hartweizen 硬小麥. 也就是說它雖然可以粉磨得很細. 但實際上要" 黏成團" 需要時間. 很多人會靜置醒發. 也有人就是不斷地攪拌....
而斯佩爾特粉則不是. 它最不需要的就是攪拌很久!
所以在混合上就有一定的難度.
我是有做過全斯佩爾特酸種麵包的:
使用瑞士古早斯貝爾特麵粉 Urdinkel 完成的全酸種大麵包與法棍. 奇亞子保濕 Spelt sourdough bread and Baguette over night retardation Dinkelbrot
我處理斯佩爾特粉的大原則有以下三點
1.不過度攪拌.
關於這點. 我有一個最近才發生的經驗談:
我最近都在做這樣的一個吐司:
只使用啤酒花米麴種完成的100% 百分百全穀斯佩爾特麥馬斯卡彭乳酪帶蓋吐司 Spelt whole meal Mascarpone toast bread Pullman loaf Dinkelvollkorn Toastbrot only fermented with Hops Koji yeast water
一直以來我都是固定買超市一般的斯佩爾特全穀粉. 但某一天... 我要去拜訪朋友. 想說~ 那用好一點的粉好了! 我使用的是有機的這款:
這樣看可能看不太出來. 但可以感覺到左邊的比較黃一點. 那是因為它的粉磨得比較細. 兩種都是一樣的斯佩爾特全穀粉( 因為我太常用它了. 所以不管是哪一間超市的普通斯佩爾特全穀我都倒瓶子裡密封.)
這會有甚麼結果呢?
沒有過發. 過發的麵團可以看到更圓更密的孔洞.... 但在我處理基發的過程中我就已經知道我把它撐過頭了!
斯佩爾特粉在沒有其他輔助材料時不能打倒完全薄膜. 但那個到薄膜的階段真的只是一瞬間!
所以, 斯佩爾特粉連粉的細緻度都會有影響!
這是我這次學到的....
不過~ 我還是硬著頭皮送了一條給朋友.
順便現寶一下. 這是我妹寄給我的生日禮物. 雖然是法文書. 但都已經絕版. 這是在我的自學老師Lutz 的文中有提到過的書. 大本的那本有一些特殊整形的麵包. 下面的這本是我妹覺得可以看的( 最好是. 我真的不會法文) 小本的叫爺爺的麵包. 感覺是一本很有情感的麵包書.
2. 溫度要低( 不超過24度)
我的混合溫度有時候會只有20度. 因為我有感覺它在溫度高時似乎黏性越大. 混合的速度當然也越快. 這好像也適用於一般小麥. 你可以試試用冰水與室溫水混麵團. 會發現冰水成團的速度比較慢. 這也相對幫你延長一點容易過度混合的麵團.
3. 水量要比一般小麥粉低.
這是很久以前就已經談過的. 100%斯佩爾特小麥白吐司與如何使用三能花土司模型玩新意. 中種法實際操作 Sponge method how to , Spelt pullman loaf 後發結束判斷影片 Dinkel brot rezept
( 添加維他命C 對使用這個粉很久以後的我而言. 目前是想到就加的. 但我真的覺得是有幫助的)
但因為斯佩爾特粉的保濕度不好. 所以如果可以. 用奇亞子或是洋車前子粉( 2%) 都是不錯的保濕組合. 這就要談到我在上面那個配方中加5% 裸麥細粉的作用了. 裸麥的吸水量高. 而且它會增香. 在處理得當的麵糰中事非常有幫助的粉. 通常. 我如果要使用德粉 Weizenmehl550 做棍子想有 T55 的感覺. 都會加一點裸麥粉. T55 的粉會比Mehl550 的礦物質低一點. 加裸麥粉當然比加奇亞子或是洋車前子粉高一點挑戰. 但是, 它確實是比前兩者還要好的選擇. 因為它有好的香氣.
最後分享我對於這次處理兩種背道而馳的麵粉方式:
通常. 我在處理斯佩爾特粉量比高的麵團時, 會直接與水及酸種一起攪拌. 做30分鐘的Fermentolyse.
但是, 在處理單一杜蘭小麥粉則是會用長時間的Autolyse. 有的人. 甚至會跟全麥粉處理方式一樣. 做一個晚上的冷藏Autolyse.
我這次的處理方式是使用70%水.把兩種粉混勻. 做一小時的Autolyse. 加酸種( 用手持攪拌機的螺旋攪拌棒. ) 休息10分鐘. 加鹽. 之後就等1小時候盆內Light fold. 家裡的溫度最近比較低. 約是22度. 總發酵時長約5小時. 而且我覺得30% 的酸種量其實不會快很多. 但比較容易坍塌看不出來.
這個麵團有個很有趣的特性. 那就是我最近在做的吐司手法應用.
你應該會發現我最近的吐司中會有一個基礎發酵結束一小時前取出. 做灑粉摺疊的動作. 我發覺這個動作對拉整面筋很有幫助. 我不會很用力地去摺疊拉扯它. 但是小小的一個動作也使用在這個麵糰上. 我發現它的氣體有充得比較足. 整個麵團感覺比較有力量. 我想. 那應該是 在長時間連結後. 杜蘭小麥的glutenin 這個彈性蛋白質發揮了一點" 固形"的作用. 這是後發一小時40分鐘後的樣子.
所謂的Same day bake ( 沒有做冷藏後發) 的麵團. 在割線上都是比較難的. 但我的對策在這篇文中
酸種大麵包割線 斯貝爾特麵粉 高水量 Dinkelmehl Dinkelbrot Sauerteig Spelt sourdough bread Double scoring 雙線割法
寫得很明白. 之所以用中間割線的原因是因為不容易兩邊被拉扯開. 而且在中間那道線會用停頓的方式來割. 就是不要一刀帥氣去割. 一定會拉刀.
對於這顆包. 我割第二道線的角度會比較" 直角" 一點. 因為當你被刀割傷時. 與皮膚90度垂直的傷口會比斜入的傷口還要難癒合. 我的感覺是輕輕挑兩邊還是容易在烤焙時馬上被" 黏" 起來.
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美包! 我蠻開心的!
同樣一個麵團. 我做了另一個實驗. 也就是另一個麵團放籃後直接放3度冷藏後發.
通常. 大多數酸種烘焙都不會加30%酸種在長時間發酵的麵糰上. 也因為怕過發. 但這次的效果真的蠻好的. 而且孔洞也比當天烘焙的大一點. 但外觀上... 我不覺得有明顯不同 除了冷藏後發的梨肌比較明顯. 所以這個食材的組成. 蠻適合多玩幾次的.
當然, 這也只是我的第一次杜蘭小麥與斯佩爾特粉的混合. 只是, 還是要強調. 我對於這個組成事先是有經過考慮的. 所以當我有這樣的成績就很想要快點與各位分享. 但如果還有補充. 當然也會繼續寫文...
一起研究吧!
~~~~~~~~~~~~~~~~~~~~~~~~~~~以下是最近心得~~~~~~~~~~
做麵包這麼久. 會越來越會跟自己的生活結合. 例如, 我找杜蘭小麥粉跟斯佩爾特粉搭配. 我們總是聽人說一個婚姻裡. 要有長久的好的相處是因為互補. 所以找對象不要找甚麼都跟你一樣的. 要有人可以幫妳踩煞車. 但也因為那個跟你不一樣個性的人才會有很多的. 生活上的爭吵. 就算你說有人結婚從來不吵架的. 那也只是" 修養問題" 因為別人的另一半比較能接受另一半的不同用不一樣的" 方式" 來接受( 是說, 哪個夫妻吵架後對方馬上就改?).
我覺得上面那個麵團在最後基發結束前的那個灑粉摺疊. 是很有用的. 或許, 如果你一開始就使盡力氣攪拌那杜蘭小麥粉的" 彈性"出現了. 所有的斯佩爾特麵筋也拉鬆了! 會有這樣的成績嗎?
相反的, 雖然全杜蘭小麥麵包我也做過( 臉書, 兩個杜蘭小麥的食譜 ) 我一直覺得口感太Q
會不會, 將以前可能會想加一般小麥粉的衝動改成使用斯佩爾特粉會口感更平衡? 這都是另一扇窗啊!!!
這讓我想到是不是我們會常常在結婚很久以後忽略要給另一半驚喜? 但卻常常期待另一半給我們驚喜?
或是. 我們是否有做到關心對方? 不是在想改變他. 而是想讓自己也配合?
昨天, 老爺肚子裡的蛔蟲.... 我. 發現他出門回來帶了這個香蕉
因為他出遠門去把送檢查的車子開回來. 通常, 他路上都會買巧克力果腹.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買香蕉. 於是, 我知道我最近的168有影響了他. 這盤是今天早上的愛心.... 我發現, 他吃沙拉會胖! 因為他不喜歡油醋醬. 每次都喜歡加1/3 瓶優格醬. 所以直接炒菜還比較妥當. 澱粉類還是一樣. 我最近一直在做的全穀吐司一片夾豬肝醬. 你覺得這樣的關心他感受不到嗎?
怕他沒想到. 當然要另外加一句問: 你覺得我有沒有愛你?
我兒子已經確定要去蘇黎世讀書了.... 那天, 我跟我兒子說, 你媽媽我剛開始做麵包都是因為你! 他眼睛睜大!
是真的! 因為他不想帶被同學嫌味道怪異的紫菜包飯.
從鮮酵玩到野酵液種越玩越大跑到巴塞隆納學硬種學Panettone 然後又跳回來思考啤酒米麴種. 每天跟麵粉打交道都很有趣. 沒想到, 因為兒子, 讓我找到一個可以陪我的遊戲. 我們的世界是因為有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而有不同的新體驗是真的. 所以不需要覺得自己就是孤身來孤獨去...生命真的很美妙!
你呢? 是否你也覺得麵包製作是一個很有趣的世界?
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因為~ 你看完了這個有點無趣又可能不是很懂但卻很想懂的文. 不是嗎?
關於粉類還有一些非常有用的資訊在這篇期刊論文上:
Comparative Study on Gluten Protein Composition of Ancient (Einkorn, Emmer and Spelt) and Modern Wheat Species (Durum and Common Wheat)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不妨動動手指到食物鏈FB專頁按個讚. 有問題大家可以一起找答案. 順便找我的碴我會非常感動!
彭祖體驗心得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歷史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的第一篇,文章留存
早安,這篇主題是聊「中美貿易戰」的發生原因,先說明一下,因為我個人從國小,就愛挖父親書櫃中的黨國禁書,在那個洗腦的年代,這成為我閱讀真實歷史的一個窗口,很多人都認為中美貿易大戰,是美國想繼續稱霸,想要幹掉排名世界第二的經濟體中國,這當然也是原因之一,因為自己長久以來,讀史過程中發現了許多零碎線索,在當時其實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我也是直到此時此刻才豁然開朗,這篇只是一點粗淺的心得,大家不要太嚴肅看待這篇文,輕鬆看就好,主要是讓大家透過一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現在發生的事情。
#文很長但很精彩你看過就會明白
➡️ 現在的情況是過去無數歷史決定的堆疊
在貿易戰的起初,我想中共內部自己恐怕也誤判了情勢,以為老美只是想玩玩關稅,訛詐一點零用錢而已,但在一開始我就說美國人很可能是玩真的,他們終極的目標很可能是希望中國從內部發生質變,並且進而希望誕生一個民主而弱化的中國,而這一個局布置了非常非常久,而中華民國(台灣)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何我總說老美其實根本沒離開過台灣,而美國如何佈這一個長達三十年的局,待我詳細為各位整理出脈絡。
首先我們要先理解一下背景,在1950年-1953時老美與中共打了一場韓戰,那場戰爭歷時雖然不長,但毛澤東與杜魯門的角力對決,其實與台灣息息相關,韓戰除了挽救了日本二戰後催估拉朽後的經濟,也順便確認了台灣的區域角色平衡的定位。
透過韓戰,美國人第一次發現台灣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從此確認了把台灣攢在自己手裡的基調,雖然台灣的二房東中華民國蔣介石總統很不聽話,拒絕幫美國人對中國丟原子彈,但由於杜魯門總統更害怕蘇聯介入而失去歐洲,因此回絕麥克阿瑟要協助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畫,歷史的洪流在這邊很奇妙地轉了彎,美軍第七艦隊開始在台灣海峽協防,打斷了中共五十萬人渡台解放台灣的計畫,美國宣告台灣海峽中立化,而美軍陸續在台灣打造等同美國本土等級的基地,包含現在的台北公館的師部─台北通訊站及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台南空軍基地...等等都是,直到台美斷交前(1951-1979年),老美挹注台灣的外匯不下於10億美元,前期這部分支撐了二房東中華民國,這幾乎要宣告破產的經濟。
而老美由於體會到過去在中國大陸時期,資助蔣政權的幾千億美援,很大部分都被貪墨了,後果不只丟掉了大陸土地,還間接養出了全世界最有錢、有錢到黨產買遍世界各地的車輪黨,因此後來美援一直是老美盡量專款專用,規劃好後直接交給執政當局,投入建設台灣民生與軍事設施,並監督查核經費使用,避免重蹈覆轍。
(黨產好棒棒,充滿正直善良的力量讓希望都肥來了。)
各位有興趣可以回想一下,2015年4月1日下午,2架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部隊的F18路過台灣,由於發動機有點路障,於是都不用預約的,直接就折返並呼叫台南基地塔台,而後直接殺進來台南基地降落停車,順便過夜吃碗台南碗粿,由這種芝麻小事就清楚明瞭,台灣實際上的確直接歸老美管。
➡️ 韓戰過後的中美關係
1953年韓戰過後,由於見識過人海戰術,體驗過機槍槍管打紅,前仆後繼死不怕的老美真的嚇到了,戰後他們決定開始徹底研究中國人這民族,進而打算訂出全盤縝密的方略,而此時的中共由於對內宣稱,祖國輕鬆打贏了韓戰,所以民心士氣空前高漲。(實際上中國軍隊傷亡50萬餘人次,陣亡、另外戰場因疾病挨餓受凍死亡病故約17萬,連老毛的兒子毛岸英都陣亡。)
於是1954年8月23號,好大喜功的毛澤東可能接受蘇聯的物資太多,某天突發奇想決定開始幫忙老蔣發展菜刀行業,史稱八二三炮戰,這場對台資助鋼鐵物料的援助,直到1979年由鄧小平執政時才結束,當然也間接加深了美台之間軍事同盟的關係。
➡️ 越戰讓美國徹底了解中共的本質只能智取不能硬上
而1955年越戰開始是重要的一年,老美跟中共又開始在越南戰場上較力,對於小老弟越南,老毛是傾國之力全力出人出力出物資,此時戰爭關係讓中國越發國貧民困,民怨四起,中共的老大毛澤東的威望開始逐漸漸微,由彭德懷為首的一群左傾派想要取而代之,於是史上最會鬥人又最愛喊口號的老毛,開始動歪腦筋,某次開會時,突然悠悠然的跟大家說:「笨蛋!重點在經濟,都別搞政治了(0分),跟著我搞經濟吧!(100分)」
於是他在(1958年-1960年)除了下令 #全面鎮壓西藏,另外搞了 #三面紅旗「大躍進、總路線、人民公社」,一開始大家都丈二金剛總是摸不著頭緒,於是開會就一起問他該怎麼辦?毛澤東瞎掰了一會兒,發現大家眼神越來越疑惑,就乾脆就用老招,拍桌後握拳大喊口號:
「咱們拚經濟!拚經濟!豁出去、人進來、大家發大財!」
(至於怎麼拚?我跟你說沒讀過書的老毛其實根本不知道!發展經濟那是資本主義的事,他壓根根本不懂,去問秘書啊!攤手~)
看看2018年的現在就知道,由於拚經濟這口號太好用,當年底下的人於是就一致鼓掌通過,一堆人開始傻呼呼的跟著他胡搞瞎搞,而人民公社俗稱吃大鍋飯,人民公社建立後,所有社員的財產充公,大至土地房產,小到鍋、盆、桌、椅。而且所有人民公社社員都受黨的控制,每人每月要工作28天。
大躍進期間人民公社的建立,由於大家吃喝拉撒都在一起,中國幾千年來固有的家庭論理體制度被嚴重破壞,總是整天空忙的後果,全國生產力嚴重的低落,你做的再多也吃不上一口飽飯,於是人人摸魚造假,大家忙著喊口號,後來造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飢荒悲劇——最保守估計,至少3600萬人直接死於飢餓和飢餓所造成的各種疾病,另外約4000萬人則由於父母的營養不良而死胎不能誕生,跟中國人在八年抗戰期間死傷人數差不多。
#拚經濟的口號最後變成了拼命
而這些糊塗事,其實都在美國人的默默觀察中,暗暗紀錄做成工作報告,美國人開始一直持續在對台與對中的工作報告中,試圖找出最符合美國與民主陣營利益的計畫。
➡️ 兩岸的運氣與國力在歷史中此消彼長
而這段期間,老毛利用這段社會混亂的時期,把罪都推給彭德懷為首的集團,聯合林彪鬥倒了他們,重新又掌握了中共的最高權力,重新宰制了中國人民的命運,而後數年中國依然在毛澤東的蹂躪之下,為了確保統治的老大是他,老毛數次發動意識形態的鬥爭,不斷將中共的二把手鬥倒換人,其中最高潮就是在1966-1976年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當時全中國都罷工罷課罷市,不種地打糧搞批鬥大會,而除了中共的開國元老們,中國當時有良心水準的知識份子,譬如:清華大學的周華章、周壽憲,北京大學的董鐵寶,中科院力學所的林鴻蓀、程世祜,南開大學的陳天池,大連化物所的蕭光琰,蘭州化物所的陳紹澧,這批從美國留學特地歸來的科學家,在物理、化學、數理、經濟學、機械、核工、土木工程、電子、電機工程均有能有卓越貢獻,但紛紛折損在那十年浩劫中。
當時的台灣人在美援支援與建設下,除領美援的大米吃飽飯外,經濟也從破壞殆盡中逐步回穩,並在老美的規劃下重建體制,而由於老蔣對台灣人才並不信任,因此也藉由老毛搞文革的時期,不斷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吸納海外中國留學海外人才回台,加入政府組織中,貢獻所學並投入建設。
➡️ 老美的布局計畫已有了雛型
前頭有說過,透過韓戰與越戰,美國人更徹底了解中共,這是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政權,我自己也是到了這十年,才體會到這點,我們不能用民主國家的觀念去看待中共的行事風格,而是要不帶仇恨的去客觀理解他們,認識中共後,才會懂他們求生手段的厲害,跟行事風格的殘酷,然後你我對中共政權才不會有虛幻的幻想。
而越戰儘管帶給老美歷史上最羞辱與沉重的傷痛,但這過程他們也透過研究不斷的在進步,譬如他們發現中共這政權不能用硬來的方式抗衡或消滅,因為他們窮,他們不怕被炸回石器時代,因為中共不怕人民死光,他們內鬥就能讓幾千萬老百姓餓死,而且老百姓寧可餓死也不反抗,這都讓民主觀念的老美產生了極大的印象與觀念改變。
越戰從1955-1975年,這二十年的犧牲並沒有白花,他們除了因此日後發明了F16戰隼式戰機,更開始意識到整個亞太情勢並不是靠著拳頭大顆就能搞定,我認為老美更針對中共設了一個大局,而這大局正需要中華民國的參與,而透過美援的實質建設與幫助,老美的勢力在這二十年間開始牢牢地掌控了台灣,將中華民國變成一件批在台灣的外衣,在越戰爆發之前,老美從數度想要推翻蔣介石的政權,譬如改用孫立人取而代之,進而讓台灣民族獨立,但至越戰爆發後,美國人理解了中華民國這政權,在美國整個西太平洋佈局中的重要角色,他們不再像1950年代起,認為一個沒有蔣介石的台灣,或許更符合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相反的他們開始用實質付出,讓老蔣比較安心,當然若你有看過老蔣日記就知道,老蔣並不相信美國,但他很無奈的是需要美國的接濟,並且也需要台灣人的配合與勤奮天性,所以這二房東暫時是當定。
➡️ 美國大布局之小蔣與小鄧過招
因為文太長,所以我暫時將其分成上下集,若各位看官有耐心看到這邊,那麼接下來的那篇,將很清楚地抓出美國布局的脈絡,然後大家就會了解到此時此刻中美貿易戰,為何美國下手如此縝密且凶狠。
這是一段很長的故事,我們下次再聊。✌️✌️
#歷史是一顆剝開會讓人桑心的洋蔥
彭祖體驗心得 在 彭溫雅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女人,妳值得好好呵護。
中醫師 彭溫雅 以橫跨中西醫學的專業背景,
從經期護理、懷孕保健、坐月子調養等各個階段,
針對女性體質深入淺出解說調理之道。
我經常鼓勵身旁的孕媽咪們,只要有決心,同時有方法,就能夠透過坐月子達到事半功倍的調養效果。
從我的親身體驗裡,好好坐月子就幫助我擊退了 #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 及無預警會發作的 #睡眠障礙。
我深刻體驗到中醫調理對於坐月子的重要性,除了深深敬佩老祖宗的智慧,也希望能夠將自身的調養心得分享給大眾。──彭溫雅
坐好月子,過好日子:中醫師彭溫雅的女性調理書
博客來:https://bit.ly/2zlhZcS
誠品:https://bit.ly/2OT5f1T
金石堂:https://bit.ly/2zkVc0x
彭祖體驗心得 在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彭祖體驗」上個月前進埔里! 來到台灣 ... 的必吃
「彭祖體驗」上個月前進埔里! 來到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的課輔班穿上老化體驗裝備「彭祖包」 讓小朋友一嘗「老」的感受。 剛開始,小朋友都躍躍欲試、 ... ... <看更多>
彭祖體驗心得 在 เข้าสู่ระบบ - Facebook 的必吃
8.3 พัน views, 233 likes, 3 loves, 16 comments, 32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PPAP~ 彭祖體驗 等你來! 彭祖 偏鄉學校公益場申請截止日 ... ... <看更多>
彭祖體驗心得 在 彭祖體驗等你來! -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的必吃
PPAP~ 彭祖體驗 等你來! 彭祖 偏鄉學校公益場申請截止日到10/21(五) 目前已經有7所國中小來電詢問與申請囉~ 名額有限,趕快來電04-22060698#615 彭祖 偏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