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證明給誰看,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
有時候阻礙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當你在追求一個你認為「好」的信念、一個你認為「對」的目標時,若總讓你感到痛苦焦慮,那就是不太對、不太好,那表示「成為自己」的渴望正在吶喊,強烈的情緒正在邀請你暫停下來,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這些信念與目標從何而來?有誰說過?
2.這些信念與目標背後有沒有故事?
3.我是為了感到幸福而達成它,還是為了逃避痛苦、證明自己是好的而達成它?
其實,感到幸福毋須向誰證明,所以如果你的信念與目標有「想證明給某人看」的意味,這裡頭肯定與外界立下的標準有關。只要勇敢接納自己,你也可以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培養對自己的覺察,檢測你的接納力 ▍
「接納力」不是一場比賽,沒有輸贏,也不代表你的價值是好是壞。
接納力並非永恆不變,你的心情、人生境遇、人際關係等都會隨時影響著我們。接納力是為了讓我們帶著清楚的意識,看見自己現在發生什麼,讓我們可以更積極、主動地提升對自己的接納,無須再耗費大量心力來討厭自己、抗拒命運!
▍正視內在渴望,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
全球最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曾說:「你敢去渴望什麼,生命就會給你什麼。」曾歷經坎坷童年的歐普拉用他的血淚鍛造出這段金玉良言;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前提之下,才不會苦於追求不適合的目標,進而感到挫折、痛苦。
活得「完整」比活得「完美」更重要,只要能意識到自己是否有順應本性,「活出原廠設定」的與生俱來的特質、愛好與天賦……你將會更遊刃有餘、更安心自在、更身心快樂。
▍要完全不在乎外界眼光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試著練習 ▍
所有成功的光輝璀璨,都是燃燒著失敗所積累的殘骸。是時候讓我們拿回主導權,當自己人生的主人。
你將逐漸發現接納的神奇:咬緊牙關的「努力」減少了,放鬆流暢的「投入」增加了;因為你不再需要逼迫自己成為別人期許的你,可以享受於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
唯有接納自我、相信自己
更完整,才能更有力量!
取自《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
各位朋友,一周工作的開始,早安:
在這篇文章中,這本書的分享就要告一段落了。我好喜歡「接納」的概念,如果加入「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的架構,那就更清楚要如何在生活中實踐。
「接納自己的需求,絕非自私,因為在人際修羅場裡,沒有界線就沒有真正的關係。」
以前有人為了遂行他們的控制,讓我們忽視自己、打壓我們的自主、模糊我們的界線。現在我們有了知識的幫助,知道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我們開始願意把既平凡且獨特的自己找回來。
有人慣用的伎倆,就是沒有為他付出,就是自私。道德舉得高高,都在要求別人,卻輕放自己。
現在我們看懂了,也就不隨之起舞了。祝願您,接納我們的平凡,並且欣賞我們的獨特!
************************************
我們既平凡,也獨一無二
【文/ 蘇予昕】
在《小王子》的故事裡,有一段經典情節。
當小王子發現他所深愛、努力灌溉的那朵玫瑰,並非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奇物種,世界上竟存在著一座花園,盛開著五千朵同樣的玫瑰,此情此景讓小王子內心的驕傲與意義感瞬間崩解,自己也瞬間變得平凡無奇了。
此時,狐狸告訴他:「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跟成千上萬個小男孩一樣的小男孩而已。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只是一隻跟成千上萬隻狐狸一樣的狐狸而已。可是,如果你馴服我的話,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就會是這世上的唯一。我對你來說,就會是這世上的唯一……」
雖然《小王子》最常被引申為對情感關係的譬喻,我卻覺得,它也可以拿來探討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曾說,幼兒在約莫五歲前是非常「自我中心」(egocentrism)的,什麼都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看似唯我獨尊;但在進入校園後,開始產生人際間的社會比較,我們發現原來自己沒那麼好、沒那麼特別,任何一方面都有比我們更優秀的人,那我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或許吧!我們都是那五千朵玫瑰中的其中一朵,基因、身體組織、功能大同小異,如果你把自己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部分」去和其他人比較,肯定會失望,總有人比我好看、比我聰明。但另一方面,世界上卻又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種「原廠設定」,如果你用「完整」的自己看待世界,你會發現,比較基準完全消失,因為太不一樣了,無從比起。
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你能讓自己越來越趨於「完整」而非追求「完美」,既擁有平凡,也擁有獨一無二,如果我們能「馴服」自己的內心(這裡的馴服,我的定義是花時間瞭解、關愛與接納自己),你就能同時感受平凡與獨一無二的美好,無需在兩者間苦苦掙扎。
■ 是「平凡」才讓我們連結,有了歸屬感
若你看過本書前言裡,我在國小遭受同學霸凌、老師鄙視的故事,你就知道我曾多害怕「平凡」,所以我努力想贏、渴望傑出,想打下一片江山,我以為只有不凡的人才會被愛、被尊重,甚至被當個「人」(畢竟當時老師叫我去坐垃圾桶旁邊,儼然被垃圾分類啦……)。
長大後,各種媒體平台的傳播、名人的渲染,更加強了我們對於「不凡」的渴求,即便連已身為國際巨星的 Lady Gaga,都曾敘述自己在卸下華麗裝扮後感到心慌,沒了這個包裝,我還是誰?就算真正得到大眾眼中不凡的位置,內心也一樣感覺平凡。
大多數人認為的平凡,也許是外表、物質、地位上的不出眾,讓人覺得自己不特別,如雞肋一般可有可無的存在;但平凡的真正定義,其實是「人性的共通點」,包含我們的各種需求,例如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論中提到的:生理、安全感、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需求;也包括各種情緒,例如喜、怒、哀、厭惡、驚訝、恐懼、嫉妒等。
十幾年前,曾有個朋友如此形容我:「你好像一個圓,沒有稜角,每個人觸碰到你都會滑開,到底有誰能真正靠近你呢?」
是呀,當時的我努力將自己打點好,不去麻煩任何人,殊不知,表達需求和情緒才能幫助我與人連結,找到對頻的同伴,如果過度追求「不凡」,企圖成為某種「完美」的存在,反而會讓人感到孤單、高處不勝寒。
你我,皆因「平凡」而相識、相連、相愛,你說,是否該好好的感恩平凡、讚嘆平凡呢?
■ 是「獨一無二」讓我們感受個體性,為世界添上色彩
雖然前半輩子的我致力追求「獨一無二」,但也有為數眾多的人告訴我:「和別人不一樣,好可怕。」
獨一無二之處,的確有時候會把旁人嚇個半死,甚至會被要求磨去稜角、配合大家,好像你只能在「獨行俠」和「偽裝成討喜樣子」中二選一,似乎永遠不會有人瞭解、接納這樣的你。
如同《冰雪奇緣》(Frozen)裡的艾莎公主(Elsa),她的雙手與生俱來就有施展冰雪魔法的能力,原本無憂無慮的童年,在一次失手誤傷妹妹安娜(Anna)後變調。艾莎從此得戴上手套、被父母禁用這個能力,安娜則被消除關於魔法所有的記憶,一道房門徹底隔開姐妹倆,幽暗房間裡的艾莎逐日消沉、鬱鬱寡歡。
但這樣的壓抑與禁止,並沒有讓艾莎的能力獲得控制,反而讓她再次面對世人時將整個國度都冰封了,被眾人指責的艾莎只好逃至遙遠的山頂,建造出屬於自己的冰雪城堡。
此時,他在主題曲 Let it go 裡唱著:「藏好,不要去感覺,別讓他們發現(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讓我忍不住潸然淚下。相信你我都曾因為害怕被當成怪胎、邊緣人、壞小孩,而將真實的自己冰封,這是艾莎與我們共同的命運課題─「恐懼」。
可是,艾莎如果只是逃跑,再也不回來,這部片就僅是一位青少年的情緒宣洩而已,因為妹妹不放棄與姊姊的連結,而有機會讓艾莎重新思考在「獨一無二」的能力,和「平凡」的親情中取得平衡的方式。
好比新聞中常見的「犯罪者」,經常讓人誤以為他就是徹頭徹尾的「惡」,卻忽略了缺乏愛的社會、家庭、冷漠的我們,才是真正激發他恐懼的對象。
《冰雪奇緣》教會我們,愛能消融恐懼。在我看來,「自我接納」更能轉化恐懼的能量,成為你開展魔法的力道。
是的,你我都有魔法,就像有些人擅長說故事、有些人很會收納整理……你「原廠設定」中的魔法又是什麼呢?下一節,讓我們繼續來探索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書附一分鐘自我接納力小檢測)
3/7全臺各大書店預購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誠 品|https://reurl.cc/e50Vnm
金石堂|https://reurl.cc/VaGm7N
讀 冊|https://reurl.cc/mdWk7Y
三 民|https://reurl.cc/V6pl3N
MOMO|https://reurl.cc/KkKRxm
讀書共和國|https://reurl.cc/j7M5qq
心理測驗:
https://www.bookrep.com.tw/activeimg/project/defaultlife/
.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