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泡泡 最近蒙藏文化中心開了蒙文班,雖然是只開放給台北市民的,但這倒讓我想起了席慕蓉的詩〈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許多人知道席老師是因為她許多婉約溫柔的詩,或者張清芳曾經唱過的出塞曲,但我個人卻覺得,〈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應該最能顯現出蒙古人的失根之痛。
😢😢😢😢
詩是這樣寫的:
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
讓他在天涯海角 也從不能相忘
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
奔流在蒙古高原 我遙遠的家鄉
如今終於見到這遼闊大地
站在這芬芳的草原上 我淚落如雨
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 找到回家的路
哎! 父親的草原
哎! 母親的河
雖然已經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 母親的河
母親的河
👉️👉️👉️
大家可能知道,席老師是在1947年之後到台灣的蒙古人,漢文的功底深厚,直到46歲時才第一次踏上蒙古草原,後來在一個蒙古歌唱家的邀請下,與另一個蒙古作曲家一起合作,這首詩也是歌詞。某種程度上,也一直跟所謂的懷鄉文學有隱隱相承的關係,也是一種少數民族對於「原鄉」的懷想,因此,在中國是很常被拿來講的樣板。
然而,我在看這首詩時,卻覺得感傷,重點在於,詩中說「已經不能用母語來訴說」,這是多麼悲慘的事,尤其席老師的父親在1960年代以後就在德國教授蒙文,他可以說是蒙古的精英份子,僅僅一代,就已經無法使用蒙語了。
那種失根之痛,從這首詩唱起,到後來席老師的《寫給海日汗的21封信》時,她第一封就從一千三百年前的〈闕特勤碑〉說起,談蒙古高原上曾經睥睨世界的榮光、談被漢文隱藏的另一面歷史,我在看《寫給海日汗的21封信》時,覺得這真的應該跟〈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一起來討論。如果可以,楊海英的《沒有墓碑的草原》也值得一讀,那些懷抱著夢想的蒙古精英如何被徹底根除,令人驚心。
有一個內蒙的朋友告訴我,因為席老師後來「走很偏」,所以這首歌雖然很紅,但大部分時候都不大提她了。我的想法是,如果是在海外蒙古人的群體很紅,完全可以理解,但在內蒙很紅,不覺得很奇怪嗎?在理應講蒙語的地方用漢語懷鄉,有事嗎?
討論從母語、從文化開始的反思跟尋根,所謂尋根,決不是找到哪裡哪裡的祖墳或祖譜而已,而是找到自己失去了多少又努力撿回多少。
同樣的一首詩,可以看作民族融合、遊子回鄉,也可以看作母語失根、尋找認同。
你會怎麼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reated by VideoShow:http://videoeditorglobalserver.com/free...
張清芳 出塞 曲 在 神秘失控人聲樂團 SEMISCON Vocal Ban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週六台上見!購票--> http://ppt.cc/Fbe3q )
[人聲點唱機的故事]
這次,我們要一首首介紹這次人聲點唱機會唱的歌。每首歌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時空背景,同時也交織著聆聽者當下的生活與心情。到底是哪些歌,可以上台上台下的我們一同回味呢?
<偶然> / 1976(陳秋霞), 1991(張清芳), 1999(蔡琴)
詩:徐志摩
原唱:陳秋霞
作曲:陳秋霞
《秋霞》電影演唱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xyAI0kD9s
張清芳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Sa3MVdY3I
蔡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s5QB75qAs
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很少有歌曲在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詮釋中,版版皆成為經典--<偶然>是其中的少數之一。這次神秘失控特別邀請到了歐開合唱團 O-KAI SINGERS藝術總監賴家慶老師,首次為歐開以外的團隊跨刀編曲;賴老師為這首歌打造了全新的畫面!我們只能用「過於喧囂的孤獨」、「全然寂靜的喧嘩」、「情緒滿溢的空洞」來形容賴老師精彩的編曲了!期待這次的合作,也能夠成為一個特別的阿卡版經典!
陳秋霞是香港70年代紅極一時的傳奇歌手與演員。1976年他主演的第一部自傳式電影《秋霞》,立刻奪下了第14界金馬獎影后,而片中她以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作<偶然>為本,作曲演唱的同名歌曲,也因此紅透半邊天。
而15年後,歌唱生涯步入成熟期的張清芳 Stella Chang,於1991年推出的《留聲三-出塞曲》專輯,成為他的顛峰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說是民歌時代末期最後的耀眼作品;其中,張清芳也以他高亢清亮的嗓音重新詮釋了這首美麗與哀愁齊備的詩作。
令一位歌后蔡琴 ,則於1999年出版了她主演的果陀劇場舞台劇《淡水小鎮》原聲帶《機遇》,也收錄了這首歌。在蔡琴低迴婉轉的歌聲中,呈現了和張清芳完全不同的詮釋;而這張專輯至今已有8個發行與復刻版本,蔡琴的美聲與製作人鮑比達的吹毛求疵,使得本專輯成為台灣音響發燒友必收的作品,1999年的首版更是奇貨可居,二手市場價格一度炒作至三萬元一張。
---------
2015人聲點唱機
神秘失控+姬聲雅士
11/28(六) 14:30 / 19:30
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兩廳院售票:http://ppt.cc/Fbe3q
張清芳 出塞 曲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精采節目回顧-今晚我可以讀詩:席慕蓉】
節目播出時間:2011-06-11
198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七里香》,出版後引起轟動,形成空前的熱銷,短時間內重印達六次之多,一時洛陽紙貴。數年後出版第二本詩集《無怨的青春》。
她的詩,可柔婉,可豪放;柔婉得纖細如髮,豪放得令人忍不住引吭長嘯。她能深邃,但不見奇譎;她擅說情,觸動多少年輕男女的心。其代表作《出塞曲》經過蔡琴、張清芳的演繹被公認為詩歌與流行歌曲相結合的典範。作品中浸潤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
傾聽主持人方平的分享與朗讀
線上聆聽︰http://www.ic975.com/AOD/Play.ic?id=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