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聲物語📻#李泰祥 #現代民歌運動開創者
作為「現代民歌運動」開創者之一,自小在台東阿美族馬蘭部落的青山碧野之中長大、天性善感早慧的李泰祥,少年時代即對文學、藝術有所共鳴。
上世紀七○年代末,適逢校園民歌風潮興起,一眾青年學子紛紛拿起吉他開始唱起「自己的歌」。在一連串初始的探索和實驗下,當時有不少民歌創作者經常從文學作品裡汲取素材及養分,謂古今之詩歌皆可入樂歌唱,尤其喜愛將現代詩拿來吟詠唱和,曲調風格多以美國鄉村音樂形式表達東方古典的抒情意境為主、且偏好相對雅致(藝術)化的唱腔。
諸如楊弦演唱余光中的〈鄉愁四韻〉以及羅青、洛夫、張曉風和楊牧的詩作,吳楚楚演唱周夢蝶的〈擺渡船上〉、〈行到水窮處〉等。
至於出身學院科班受過西方古典音樂訓練的李泰祥,在兼顧大眾流行市場與創作品質的要求下,不僅譜寫出風靡一時的「鄉土民謠」,後來更擅長採用詩人的作品做為歌詞入樂,錄製成一首首風格質樸清新、雅俗相濟的「新民歌」,堪稱為現代詩譜曲數量最多(包括三毛〈橄欖樹〉、余光中〈傳說〉、葉維廉〈你我擁抱旭日〉、鄭愁予〈錯誤〉、羅門〈山雲遊〉、席慕容〈戲子〉、瘂弦〈歌〉等詩作,歌手齊豫、許景淳、辛曉琪、葉倩文、潘越雲都唱過)且質感最精緻的作曲家,從而開啟了八○年代文學音樂的鼎盛風華。
--------------------
更多故事請看📖《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
💽《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SOUNDS OF THE TIMES:FILMS,LITERATURE,OLD RECORDS)
作者│李志銘
裝幀設計│何佳興
設計協力│張喬淇、歐冷
🎙
讀 冊 https://goo.gl/TNUGPH
博客來 https://goo.gl/k1UCke
誠 品 https://goo.gl/9xUnAW
張曉風風格 在 Auguste關德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86年,三十年前,我是一位畫漫畫的中學生⋯當時聽著李壽全「未來的未來」,沒想到,當時的「未來」現在已經過去了那麼久。
發生的一切,猶如人生一瞬。
模糊的未來與等待
——我們在麥田裡的那些光景
聽說過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X世代、Y世代……這些名詞罷?其原始似不可考。我第一次看到這種分別世代的說法,是出於詹宏志的文章,但他用的字眼是「四字頭」(民國四十年代出生)。雖說率先拈出,卻也沒有因應成習。直到十多年後的本世紀初,無論甚麼場合,你都會聽到有人說「那些四年級的」,此時,不只是「字頭」變成了「年級」,「四字頭」的人也已經變成「他者」,帶些令人感覺礙眼、討厭、怎麼還不走開的味道。
四字頭的混到八○年代才當兵算是晚的了。我是在1983到1985之間當的兵,那種很「涼」的教官差使,幾乎每週三和週末都有假可放;一放假我就去麥田。
麥田,咖啡館、唱片行一半一半。在我們那一代人看,「麥田」二字毫無疑問是一個世代的標籤,大約就是我們出生前幾年初版的《麥田捕手》,恰恰在我們兒童到青春期的時候有了中文譯本。看到麥田二字,你若不會想到麵粉或威士忌,而是想到捕手,那麼,你就差不多是「四字頭」了。
麥田當時有詹宏志、陳雨航、陳正益、吳正忠、李壽全、羅大佑、陳栩椿、王克捷、蘇拾平……等十個股東,一群四字頭而比我年紀稍長的傢伙,都三十出頭,也都沒把這字號當事業來辦,事實上也沒辦了一兩年。大體而言,就是盤下了個一分為二的店面,賣錄音帶(還有剛開始當令的CD),以及我一杯都沒喝過的各式咖啡。
我從部隊裡放了假就來麥田混時間,自朝至夕,自昏至夜,好像在等待著甚麼發生,而甚麼也沒有發生。
一推開麥田的玻璃門,我總是說:「聽說你們這裡最好喝的是台灣啤酒。」跟我一起喝台啤的是個美國學者Tom Wilson,專研歷代孔廟從祀,我們很快地結交了來自不同地面上的朋友──有些原本認得,有些從未謀面,有些時聞其名,有些一見如故。無論如何,時時隔桌喧呼,好像也沒甚麼正經事,但是無意間,我們好像都在創作著一點東西。
張艾嘉的《忙與盲》專輯,是在進門右邊第一張方桌上談出來的,桌邊激烈爭論現代女性生活與情感的是袁瓊瓊、吳永毅和我,但是我們都得聽年輕製作人李宗盛裁示「專輯唱片的概念」。
進門左邊第一張方桌椅背上一度掛著羅大佑忘了帶走的黑皮夾克,不過很快地,就被畫漫畫的老瓊接手穿走了,倒是誰也沒計較過。老瓊自己忘在桌上沒帶走的是Pink Floyd的《The Wall》VHS錄影帶,當天被我順回家,也不記得日後還了沒有。
對我而言,最不計較的一個經驗是潘越雲的一首歌:〈一片海洋〉,幾瓶啤酒下肚,我只寫出開頭兩段,就得回營點名去了。只好用圖釘把草稿釘在公告欄上,寫明「李宗盛收」。不知道多久以後,發現這首歌竟然已經問世,兩段歌詞,後面是一連串的「啊!一片海洋」很好聽──即使我的故事根本還沒開始說呢。
在麥田裡,貫穿著這一切瑣碎的青春風景的,是大鬍子李壽全。1985吧?我臨退伍,聽到滿城人在風靡《青春差館》就自覺老透了。等待的時光中不免心緒浮躁,也帶著些即將失業一輩子的惶恐。我只有在麥田會覺得稍稍寬心,因為在這裡混的傢伙好像都沒有甚麼正業,也幾乎都跨過了三十歲的門檻。而我,還差兩年多──儘管孤魂野鬼吧,畢竟還有些前輩。這是為甚麼後來的歌詞裡會出現:「三十歲,我的職業是自由」這樣的句子。
當時導演萬仁正在拍《超級市民》,李壽全負責音樂和主題曲,他不在乎我只寫半首歌就算交卷的前科,很認真地在麥田最裡面的一張桌子上跟我說:「你先聽一下Bruce Springsteen。」
在前一年裡,Bruce Springsteen剛剛頂風撞擊瑪丹娜的Material Girl,發行了他的大經典Born In The U.S.A。我在隔壁唱片區拿了兩張,其中一張給了Tom,我並且問他:「李壽全好像要我寫一首這種風格的東西。」Tom斜斜眄我一眼,用他很流利的中文說:「那你要有點良心。」
李壽全和我幾乎不討論詞義宗旨,只討論修辭技術,比方說:押韻。他認為:ㄢ、ㄤ也是可以通押的,ㄛ、ㄡ是可以通押的。我在三十多年以後還記得他圈著嘴發出各種聲音,不斷嘟囔著:「很接近啊?很接近啊?為甚麼不可以呢?」非常不服氣的表情。
但是,當時決定一首歌可以流通、或是不可以流通的人關心的是另外的事。新聞局把我們的歌打了回票,他們認為歌名〈模糊的未來〉太消極、太負面。日後這歌改名〈未來的未來〉公開發行了,知名散文家張曉風還在報端撰文抨擊,說:現在的年輕人居然看不清楚自己的未來!
關於看不看得到未來這件事,老實說:我只能提出一個反證──那時新聞局收發窗口的小姐恐怕也不可能看清楚:多次替唱片公司送件、退件、又送件的年輕助理的未來如何;那滿頭大汗、幾乎跑斷腿的年輕人叫周華健,當時還不到二十五歲。
未來是甚麼?還沒有等到的時候大概沒有誰能清楚。我接下來參與壽全的專輯《八又二分之一》也是預期之外的事。受邀寫詞的人很多,有吳念真、陳克華、詹宏志和呂學海。我只記得我所參與的除了〈未來的未來〉之外,還有〈殘缺的角落〉。
〈殘缺的角落〉的主角,是壽全在西門町電影街上看到一個坐著輪椅賣口香糖的殘疾人。壽全原始的構想就是要作一首用口琴伴奏的歌。說的是輪椅上那人總是一張迎人的笑臉。賣出了口香糖,他笑;賣不出,他也笑;警察來開罰單,他還是笑。那笑不是喜樂,而是病。原來他沒有不笑的時候,越痛苦,看起來笑得越開心。
我爛漫無知地把這街景寫進了歌裡。完成後,才從老瓊那裡得知,故事還有後續的發展──輪椅上的笑再也看不見了。那人有一天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壽全說:「那麼我們把這首歌寫完吧?」我們寫了第二首,兩首歌名都叫〈殘缺的角落〉。
從長遠的未來一丁一點地回憶,麥田咖啡館/唱片行早就消失得比灰燼還徹底。壽全在三十年後讓我們重新聽到那時嘶喊出來的聲音,我只能說:未來的已經來了;然而,即使扭轉頭仔細回顧,連過去也是一片模糊。
張曉風風格 在 Hongkongreading 香港閱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不是一本愛情小說/散文,來讀余光中寫的序。
「你還沒有愛過—那種可以稱之為國家民族的愛。」-《你還沒有愛過》張曉風
張曉風
江蘇銅山人。得過吳三連、中山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現任教陽明大學,她編、寫戲劇、雜文、散文。然而真正呈現她面貌的,應是她的散文,可用學者的深度細讀,因它那麼深刻;您可以用孩童的天真翻她的散文,因它是那麼淺明。在創作之外,她堪稱是個「感性的,且不露聲色的文評家。」著有散文集《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序 (節錄)
亦秀亦豪的健筆 余光中——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三十年來台灣的散文作家,依年齡和風格大致可以分為四代。第一代的年齡在八十歲上下,可以梁實秋為代表。第二代在六十歲左右,以女作家居多,目前筆力最健者,當推琦君,但在鬚眉之中,也數得出思果、陳之藩、吳魯芹、周棄子等人,不讓那一代的散文全然變成「男性的失土」。第三代的年齡頗不整齊,大約從四十歲到六十歲,社會背景也很複雜:王鼎鈞、張拓蕪、林文月、亮軒、蕭白、子敏等人都是代表;另有詩人而兼擅散文的楊牧與管管,小說家而兼擅此道的司馬中原(張愛玲亦然,但應該歸於第二代)。第四代的年齡當在二、三十歲,作者眾多,潛力極大,一時尚難遽分高下,但似乎應該包括溫任平、林清玄、羅青、渡也、高大鵬、孫瑋芒、李捷金、陳幸蕙……等人的名字。
張曉風的散文〈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中的兩句話,正好用來印證我前述的論點。在第三代的散文家中,張曉風年紀較輕,但成就卻不容低估。前引的兩句和現代詩的關係還比較落於言詮,再看她另一篇作品〈你還沒有愛過〉中的一句:
而終有一天,一紙降書,一排降將,一長列解下的軍刀,我們贏了!
這一句話寫的是日軍投降,但是那跳接的意象,那武斷而迅疾的句法,卻是現代詩的作風。換了第二代的散文家,大半不會這麼寫的。
張曉風的一枝健筆縱橫於近二十年來的文壇,先是以散文成名,繼而轉向小說,不久又在戲劇界激起壯闊的波瀾,近年她的筆鋒又收回散文的領域,而更見變化多姿。她在散文創作上的發展,正顯示一位年輕作家如何擺脫了早期新文學的束縛,如何鍛鍊了自己的風格,而卓然成為第三代的名家。早在十三年前,我已在〈我們需要幾本書〉一文中指出:「至少有三個因素使早期的曉風不能進入現代:中文系的教育,女作家的傳統,五四新文學的餘風。我不是說,凡出身中文系,身為女作家,且承受五四餘澤的人,一定進不了現代的潮流。我只是說,上述的三個背景,在普通的情形下,任具一項,都足以阻礙現代化的傾向。曉風三者兼備,竟能像跳欄選手一樣,一一越過,且奔向坦坦的現代大道,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張曉風這本新書裡佳作尚多,不及一一細析,但還有一篇值得再三誦讀的,便是書名所用的〈你還沒有愛過〉。此地所謂的愛,是國家民族的大我之愛。作者在貴陽街國軍歷史文物館裡,弔古低迴,感奮於民初青年慷慨報國的忠義精神。她一面瞻仰早期軍校樸拙而莊嚴的同學錄,一面從那些古色古香的通訊地址去揣摩那些相中人物鄉鎮的情景,領著讀者作紙上的故國神遊:
郭孝言 年十九 鎮江城內小市口杜宅後院
章 甫 年廿三 湖南永州老縣門口章吉祥藥號交
李亞丹 年廿二 湖南岳州桃林喻義興寶號轉舊屋李家
就這麼幾十個簡單而又落實的地址,便激發了作者無窮的鄉國之思,同胞之愛,引爆了她光華四射的想像。這些古色斑斕膽氣照人的名錄,具體可握如歷史的把手,作者逐條加上自己的按語,就像實地低迴時心中起伏波動的意識流,虛實相激相盪,真是善作安排。及其高潮,下面的這段文字更是噴薄而出:
只為一聲戍角,那些好男兒從稻田從麥田從高粱田,從商行,從藥鋪,從磨坊,從魚行,從雜貨鋪,從酒坊一一走出來,就這樣,走出一番新翠照眼的日月山川,不知為什麼,越讀那些土裡土氣的小地名,越覺有萬千王師的氣象,每翻一張扉頁,竟覺得在腕底翻起的是颯颯然的八方風雨。
能寫出這種節奏,這種氣魄,這種胸襟的散文,張曉風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裡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這枝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一點剛勁。在散文的批評裡,梁實秋的風趣,思果的恬淡,琦君的溫馨,早經公認,賞析已多,但散文天地的廣闊正如人生,淡有淡味,濃有濃情,懷舊的固然動人溫情,探新的也能動人激情。說散文一定要像橄欖或青茶,由來已久,其實是畫地為牢。誰規定散文不可以像哈密瓜像酒?韓潮蘇海,是橄欖或清茶嗎?散文的讀者不妨拓展自己的視域,也來欣賞張曉風的豪秀,楊牧的雅麗。
張曉風既有天才,又有學力,更有可驚的精力與毅力,我熱切希望她能盡展所長,少作秀,少編書,少寫別人也會寫的那些俏皮小品,或應景文章,把她的大才用來創新並突破散文的華嚴世界。
註:復興二號是神木編號。
七十年一月於廈門街
#hkreading #hkig #hongkongreading #book #書 #literature #閱讀 #hongkong #hk #writer #read #reading #文學 #香港閱讀 #quotes #文青 #inspire #香港 #作家 #love #instagood #follow #simple #idea #taiwan #china #reads #t
張曉風風格 在 【兩代台灣本土科幻!張系國《星雲組曲》vs伊格言《零度分離 ... 的必吃
有些內容、語言風格當然是銘刻了張系國寫作的時代 ... 「散文家立委」張曉風曾經寫過科幻? 談到《零度分離》,主持群又開吵了: 為何皮丘嘲諷後學戰神骷髏頭是「文學 ... ... <看更多>
張曉風風格 在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張曉風- YouTube 的必吃

... 吸收運用西方的戲劇技巧,以詩化的散文來寫對話,不求寫實,有劇作者強烈的個人 風格 。 張曉風 21歲起在東吳大學中文系當助教,27歲赴陽明大學教書。 ... <看更多>
張曉風風格 在 [問題] 風格類似張曉風的書-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最近我媽又重新燃起了閱讀的興趣
於是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散文集
還有他最喜歡的張曉風的書
想不到消化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
不知道還有沒有風格比較類似的作者或書
讓我那年事已高的媽媽能繼續維持興趣
另外還想懇請各位推薦有關貓的書
比較類似貓咪寫景、生活故事,而不是飼育、品種介紹之類的
以前曾經買過一本貓小巴的窩(雖然後來弄丟了...)
覺得還挺喜歡的
這是我自己想看的XD
感謝各位板友的推薦
--
▂
▉▊◤s973180 ◥ Ho! ▁▂▁ ├┤ ◤╬ ╮ ◥▎▏
▊◤s97\s973180⊙ ◢ ▁▂▁◆ ◆s973180 ▇ ⊙ ︵s9731◥▎
▊ 31●◆──◆ 巛◆ Ho! ╰╯ ╠ ◆─◆) 80 ▎
▊◣80 /s973180⊙ ◥ ▇▆▅▄ ◆s973180 ▁ ⊙ ︶ ◢▎
▉▊◣ s973180 ◢ Ho!▇▆▅▆ 請別砍作者ID ψs973180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3.7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