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張鈞甯因論文用我國兩字遭出征,作者表示,這是中國網民在民族主義心態下,趁著中共整頓飯圈文化,把統獨拿出來熱炒...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也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我要投稿:http://bit.ly/2HpW6Nv
#中國 #台灣 #台獨 #統獨 #張勳慶 #張鈞甯 #黃安 #劉樂妍
張勳慶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連家真該虛心面對台灣和人民
作者: 張勳慶 (文字工作者)
就在 3 月初,連戰之女連惠心,以網路上一部「中華民國七大不可思議」短片內容,對該短片製作人劉恆溦提起妨礙名譽告訴。隨後劉恆溦接到警方通知,從南部搭車到北市大安分局說明。這事在媒體上有報導,但大部份人都把焦點瞄準劉恆溦是台灣基進黨台南新聞部工作人員,然後依自我政治立場亂噴口水去留言,而忽視了這是一起眾所周知卻難以轉型的台灣史公案。
在這部短片中,其實對連家能從連震東當官後能在短短期間內累積大量財富的爭議,提出了不可思議大哉問。但這個話題,又或者國府撤退來台前後發生的公產變成私產的事情,造成許多後代至今仍在享用無盡的貪婪,當然有很多有待翻找史料,讓更多真相呈現。但其實最大的邪惡並不在自肥,而是讓真正愛這塊土地與人民的知識份子就此含冤、含怨而喪命,這才是永還不了的良心罪。
那就以劉恆溦點出的連家財富能大爆發為例,其實這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軍頭之一柯遠芬,都在事件發生後所寫的事變十日記中有云,能鎮壓成功以台人制台人去應變是用對了方法。而這在留日教書的戴國煇和葉芸芸透過採訪與搜查史料上,由遠流出版的《愛憎二二八》一書也證實了此點,其中便引用吳濁流看法「背叛了本省人的半山們,雖有種種派別,不過在打倒本省知識階層,以求自己的飛黃騰達,卻是一致的。」至於這些半山所指何人呢?該書 291 頁上寫出國府能一網打盡當時台灣知識份子,是存有一份黑名單。這份名單是重慶回來半山所提,這些半山有劉啟光、林頂立、游彌堅、連震東、黃朝琴。
連家能隨國府撤退來台,又入黨為官後用投資精準而累積成巨富之事,其實在許多報導中都有書寫。在 2017 年時代力量在立院黨團,還要求再查清連震東和仁濟院一案,假如連惠心今日真要用妨礙名譽去提告,那說真的要告的人沒完沒了。而且就算有律師軍團陣仗,但若正視這段史實後,可能只會讓整個家族在台灣社會上更難堪。後人能讓家族抬起頭來,要用的方法只有虛心與良知去面對社會與自我要求,然後社會人心才能慢慢接納和包容,這種智慧才能讓連家走出陰影,一再提告只會自傷罷了。
張勳慶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家真該虛心面對台灣和人民
作者: 張勳慶 (文字工作者)
就在 3 月初,連戰之女連惠心,以網路上一部「中華民國七大不可思議」短片內容,對該短片製作人劉恆溦提起妨礙名譽告訴。隨後劉恆溦接到警方通知,從南部搭車到北市大安分局說明。這事在媒體上有報導,但大部份人都把焦點瞄準劉恆溦是台灣基進黨台南新聞部工作人員,然後依自我政治立場亂噴口水去留言,而忽視了這是一起眾所周知卻難以轉型的台灣史公案。
在這部短片中,其實對連家能從連震東當官後能在短短期間內累積大量財富的爭議,提出了不可思議大哉問。但這個話題,又或者國府撤退來台前後發生的公產變成私產的事情,造成許多後代至今仍在享用無盡的貪婪,當然有很多有待翻找史料,讓更多真相呈現。但其實最大的邪惡並不在自肥,而是讓真正愛這塊土地與人民的知識份子就此含冤、含怨而喪命,這才是永還不了的良心罪。
那就以劉恆溦點出的連家財富能大爆發為例,其實這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軍頭之一柯遠芬,都在事件發生後所寫的事變十日記中有云,能鎮壓成功以台人制台人去應變是用對了方法。而這在留日教書的戴國煇和葉芸芸透過採訪與搜查史料上,由遠流出版的《愛憎二二八》一書也證實了此點,其中便引用吳濁流看法「背叛了本省人的半山們,雖有種種派別,不過在打倒本省知識階層,以求自己的飛黃騰達,卻是一致的。」至於這些半山所指何人呢?該書 291 頁上寫出國府能一網打盡當時台灣知識份子,是存有一份黑名單。這份名單是重慶回來半山所提,這些半山有劉啟光、林頂立、游彌堅、連震東、黃朝琴。
連家能隨國府撤退來台,又入黨為官後用投資精準而累積成巨富之事,其實在許多報導中都有書寫。在 2017 年時代力量在立院黨團,還要求再查清連震東和仁濟院一案,假如連惠心今日真要用妨礙名譽去提告,那說真的要告的人沒完沒了。而且就算有律師軍團陣仗,但若正視這段史實後,可能只會讓整個家族在台灣社會上更難堪。後人能讓家族抬起頭來,要用的方法只有虛心與良知去面對社會與自我要求,然後社會人心才能慢慢接納和包容,這種智慧才能讓連家走出陰影,一再提告只會自傷罷了。
張勳慶 在 張勳慶- Explore 的必吃
作者指出,若政府在土地和房屋稅制上,被財團和「利」委掌控,高房價是最能造成財富寡頭集中,和世代剝削的利器。他質疑,請問哪位國人會相信,貧富惡化下仍有7成購屋者 ... ... <看更多>